CN215944395U - 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944395U
CN215944395U CN202122087415.5U CN202122087415U CN215944395U CN 215944395 U CN215944395 U CN 215944395U CN 202122087415 U CN202122087415 U CN 202122087415U CN 215944395 U CN215944395 U CN 2159443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door
plate
dump truck
doo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874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枘
李少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hang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h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hang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hang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8741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9443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9443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9443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自卸车后门包括:后门门板总成,后门门板总成包括至少一块后板和后板包边,后门门板总成安装于后门外框上;至少两个后门双联座,至少两个后门双联座在后门外框的两侧对称分布;至少两个固定件,至少两个固定件安装于后门门板总成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自卸车后门不方便人为装卸货物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卸车后门能够既能够上下开门,又能够左右开门的技术效果,装卸货物更加便捷高效。

Description

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自卸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
背景技术
传统的自卸车后门为上下翻转开门的尾门开启方式,适用于装沙石等散货,此种类型的货物只需要举升箱体即能完成卸料动作,但这上下翻转开门的尾门开启方式不适用于装卸袋装的水泥、水果蔬菜等需要人为上车装卸料的货物。
此外,现有机构中自卸车由于其现有机构强度不足,承载能力差,且易损坏,使用时维修成本高。常见的自卸车货箱都是通过加厚钢材来提高强度,但这样会增加箱子的自重,在额定载质量一定的情况下,车身越重,相应的车厢可承载的货物就越少,载质量利用系数就会降低。
因此,如何解决传统自卸车的后门不方便人为装卸货物,货箱自重加重导致的装载量减少的技术问题尤为重要,开发出满足不同条件下的装卸货要求和不同载质量的装载需求的自卸车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解决了传统自卸车后门不方便人为装卸货物的技术问题,通过改善车身结构,使得自卸车能满足不同条件下的装卸货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卸车后门,包括:后门门板总成,后门门板总成包括至少一块后板和后板包边,后门门板总成安装于后门外框上;至少两个后门双联座,至少两个后门双联座在后门外框的两侧对称分布;至少两个固定件,至少两个固定件安装于后门门板总成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后门门板总成安装于后门外框上,使得后门门板总成具有限位作用,能够防止车箱上的货物掉落。后门双联座对称设于后门外框两侧,后门双联座对车厢具有限位作用,后门双联座的高度可以调节,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装载需求,实施容易,普适性更高。固定件安装于后门门板总成的两侧,用于固定后门门板总成于后门外框上,使得后门结构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后门双联座包括:后立柱插头;后立柱,后立柱与后立柱插头为可拆卸式安装,后立柱与后门外框通过锁定装置连接;后门手动锁钩,后门手动锁钩设于后门外框底部,后门手动锁钩用于固定自卸车后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自卸车在行驶过程中受到各种外力影响会产生变形,变形程度小就是刚度好,一般情况下刚度好强度也好,刚度差的车行驶在不平路面上就容易发出响声。后立柱的刚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车身的整体刚度,因此后立柱要选择高强度的材料。后立柱与后立柱插头配合连接且为可拆卸式安装,能够适应不同载质量的装载需求,提高了车厢的承载能力,提升了工作效率。后立柱通过锁定装置连接于后门外框,锁定装置能够起固定作用,使得后立柱具有很好的支撑作用,锁定装置解锁可以实现后立柱的可拆卸式安装,容易实现,便于操作。后门手动锁钩具有固定作用,能够将后门固定于后门外框,使得后门不容易发生晃动,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当后门手动锁钩锁定时,后门关闭,当后门手动锁钩解锁时,后门能够向下打开,方便装卸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固定件包括侧开门合页和门栓挂板,固定件用于固定后门门板总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门合页是连接物体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部件。侧开门合页能够连接后门门板总成与后门外框,当合页关闭时,后门门板总成固定于后门外框,当合页打开时,后门门板能够活动,可以实现左右开门,容易实现,便捷高效。门栓挂板能够将后门门板总成固定于后门外框,当门栓挂板锁定时,后门门板总成固定于后门外框,当门栓挂板解锁时,后门门板能够活动,实现左右开门,便于人为装卸货物,实操性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后立柱插头上设有基座,基座上设有轴,轴通过连接件安装于后门外框。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轴连接后门两侧的后门外框,由于后门与后门外框是相连接的,使得后门外框能够围绕轴实现向上的翻转,从而后门跟随着后门外框向上翻转,便于卸料,更为便捷,容易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后门外框包括底梁和边梁组件,边梁组件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边梁,边梁组件对称安装与底梁的两端,后门外框底部设有后门锁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底梁和边梁组件连接所形成的后门外框,能够用于包围后门,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后门外框底部的后门锁钩能够固定后门,使得后门不容易发生晃动,当后门锁钩锁定时,后门关闭,当后门锁钩解锁时,后门能够向下打开,便于装卸货,操作便捷高效。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卸车,包括本实施例的任一中自卸车后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本实例提供的自卸车后门既可以上下开门,又可以左右开门,能够实现不同的装卸货要求和装载需求,普适性高,容易实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自卸车整车采用高强度板,车身重量轻,且强度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自卸车还包括:副车架、前板、底架和侧厢;其中,侧厢对称安装于底架上,侧厢的底部和两侧分别与底架、前板和后门连接,连接后形成容纳空间,副车架用于支撑所述容纳空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侧厢安装于底架上,侧厢高度对货物装载起限位和固定作用,防止货物向外掉落,提高货物运输的稳定性。侧厢与底架、前板和后门连接,形成的空间即为货物装载的空间,副车架位于车厢底部,对车厢起支撑作用,具有承载能力,使得车厢不容易发生晃动,货物装载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前板两侧设有限位板,前板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与限位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前板向外延伸,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减少自卸车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有一定缓震效果。前板两侧的限位板起支撑和门框的作用,固定板与限位板连接后,在自卸车运行过程中起车厢的稳定和限位作用,使得车厢内的货物放置安全安靠,不易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底架包括:底板、底架前封框、底架横筋、底架纵梁、举升座和减震件;其中,底架前封框设于底板靠近前板处,底架横筋与底架纵梁连接,举升座设于底板下方,减震件设于底板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底板前封框使得前板与底板连接得更加紧密牢固,货物不容易泄露,底架横筋与底架纵梁连接使得底架结构更为稳定。举升座用于抬起车厢或放下车厢,当举升座抬起底板时,车厢内的货物可以实现卸货,当举升座放下时,车厢内的货物可以实现装货,操作容易。并且,举升座可以实现左右方向的卸货,灵活性高,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省时省力。底板下方的减震件能够在自卸车行驶过程中减少震动带来的影响,具有缓震和减震作用,使得货物在车厢内的稳定性,不容易掉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例中,侧厢包括:侧厢横框、侧厢竖框;其中,侧厢竖框与侧厢横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侧厢横框和侧厢竖框连接,提高了侧厢结构的稳定性,侧厢不容易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自卸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后门双联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后门外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卸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自卸车底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自卸车侧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卸车整车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自卸车后门;110-后门门板总成;111-后板;112-后板包边;113-后门外框;120-后门双联座;130-固定件;121-后立柱插头;122-后立柱;123-锁定装置;124-手动锁钩;131-侧开门合页;132-门栓挂板;125-基座;126-轴;127-连接件;114-底梁;115-边梁组件;116-边梁;117-后门锁钩;200-副车架;300-前板;400-底架;500-侧厢;310-限位板;320-固定板;410-底板;420-底架前封框;430-底架横筋;440底架纵梁;450-举升座;460-减震件;510-侧厢横框;520-侧厢竖框;530-合页二;540-锁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卸车后门1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后门门板总成110,后门门板总成110包括至少一块后板111和后板包边112,后门门板总成110安装于后门外框113上;至少两个后门双联座120,至少两个后门双联座120在后门外框113的两侧对称分布;至少两个固定件130,至少两个固定件130安装于后门门板总成110的两侧。
具体的,自卸车后门100包括后门门板总成110,后门门板总成110包括一块后板111及其后板包边112;两个后门双联座120,它们对称安装于后门门板总成110的两侧;四个固定件,四个固定件两两对称安装于后门门板总成110的两侧,用于将后门门板总成110固定于后门外框。通过固定件130的开合,可以实现自卸车后门100的左右方向的开启和锁紧,便于人为装卸货物。
具体的,自卸车后门100包括两块后板111及其后板包边112,两块后板111之间通过固定件130连接;两个后门双联座120,它们对称安装于后门门板总成110的两侧;六个固定件130,其中两个固定件130用于固定上述两块后板111,四个固定件130两两对称安装于后门门板总成110的两侧,用于将后门门板总成110固定于后门外框。通过后门门板总成110的两侧固定件130的开合,可以实现自卸车后门100的左右开门。通过两个后板111上的固定件130的开合,可以实现自卸车后门100左右方向的双开门,便于人为装卸货物。
实施例二:
参见图1和图2,后门双联座120包括:后立柱插头121;后立柱122,后立柱122与后立柱插头121为可拆卸式安装,后立柱122与后门外框113通过锁定装置123连接;后门手动锁钩124,后门手动锁钩124设于后门外框113底部,后门手动锁钩124用于固定自卸车后门100。
具体的,由于后立柱122与后立柱插头121为可拆卸式安装,因此可以根据不同载质量的装载需求来选择相应适配的后立柱,在实际操作者实用性更高。当锁定装置123锁定时,后立柱122与后门外框113锁定连接;当锁定装置123解锁时,后立柱122与后门外框113解开连接,后立柱122可以拆卸下来。后门外框113底部设有后门手动锁钩124,当后门手动锁钩124锁上时,后立柱122固定于后门外框123,自卸车后门100关闭,其被固定于后门外框113上;当后门手动锁钩124解锁时,后门100解锁,可以实现后门100向下方向的开门,便于人为装卸货物。
实施例三:
参见图1,固定件130包括侧开门合页131和门栓挂板132,固定件130用于固定后门门板总成110,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两个侧开门合页131横向设于后门门板总成110同一侧,且上下分布,两个门栓挂板132横向设于与上述两个侧开门合页131对称位置。当两个侧开门合页131和门栓挂板132关闭时,后门门板总成110固定于后门外框113上;当两个侧开门合页131和门栓挂板132打开时,后门门板总成110可以实现左右方向的打开,便于人为装卸货物。
具体的,还可以使用四个侧开门合页131将后门门板总成110固定在后门外框113上。四个侧开门合页131两两对称分布于后门门板总成110两侧,当上述四个侧开门合页131关闭时,后门100关闭;当上述四个侧开门合页131打开时,后门100打开。
实施例四:
参见图2和图4,后立柱插头121上设有基座125,基座125上设有轴126,轴126通过连接件127安装于后门外框113,轴126连接了后门100两侧的后立柱插头,使得后门100可以通过轴126实现向上方向翻转开门。
实施例五:
参见图1和图3,后门外框113包括底梁114和边梁组件115,边梁组件115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边梁116,边梁组件115对称安装与底梁114的两端,后门外框113用于支撑和固定后门门板总成110,使得后门100结构更加稳定。后门外框113底部设有后门锁钩117,当后门外框113被后门锁钩117锁紧时,后门门板总成110可通过横向布置的侧开门合页131和门栓挂板132进行后门100左右方向的打开和关闭。
实施例六: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自卸车,包括本实施例的任一种自卸车后门100。自卸车还包括:副车架200、前板300、底架400和侧厢500。其中,侧厢500对称安装于底架400上,侧厢500起限位和固定作用,防止货物掉落。侧厢500的底部和两侧分别与底架400、前板300和后门100连接,连接后形成容纳空间包围底架400,上述容纳空间能够放置货物,副车架200用于支撑上述容纳空间,使得自卸车结构更加稳定。本实施例提供的自卸车的后门100既可以上下方向的开门和关门,又可以左右方向的开门和关门,能够实现不同的装卸货要求和装载需求,普适性高,容易实现,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自卸车整车采用高强度板,车身重量轻,且强度好。
实施例七:
参见图4和图6,前板300两侧设有限位板310,前板300包括固定板320,固定板320与限位板310连接。限位板310通过侧板门栓挂板540与侧厢500连接,限位板310高度高出于侧厢500,固定板320的连接使得前板300与侧厢500密封,自卸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震动,固定板320起到缓冲的作用,限位板310与侧厢500形成的高度差能够让货物不容易因震动而掉落。
实施例八:
参见图4、图5和图7,底架400包括:底板410、底架前封框420、底架横筋430、底架纵梁440、举升座450和减震件460;其中,底板410用于支撑货物,底架前封框420设于底板410靠近前板300处,底板前封框420使得前板300与底板410连接得更加紧密牢固,货物不容易泄露。底架横筋430与底架纵梁440连接,使得底架400结构更为稳定。举升座450设于底板410下方,若车厢内装有沙石等散货,当举升座450抬起时,车厢随之升起,车厢会与副车200形成夹角,车厢内的货物沿着夹角方向向下掉落,省时省力。减震件460设于底板410下方,能够在自卸车行驶过程中减少震动带来的影响,具有缓震和减震作用,使得货物在车厢内的稳定性,不容易掉落。
实施例九:
参见图4和图6,侧厢500包括:侧厢横框510、侧厢竖框520;其中,侧厢竖框520与侧厢横框510固定连接,使得侧厢500结构更加稳定。侧厢500底部设有合页二530,合页二530用于侧厢500与底架400连接,侧厢两侧分别设有锁栓540,用于侧厢500与限位板310连接,以及用于侧厢500与后立柱122连接。当位于侧厢500两侧的锁栓540解锁时,且侧厢500底部的合页二530打开,侧厢500可以向下方向打开,能够实现装卸货。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卸车后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门门板总成(110),所述后门门板总成(110)包括至少一块后板(111)和后板包边(112),所述后门门板总成(110)安装于后门外框(113)上;
至少两个后门双联座(120),所述至少两个后门双联座(120)在所述后门外框(113)的两侧对称分布;
至少两个固定件(130),所述至少两个固定件(130)安装于所述后门门板总成(110)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双联座(120)包括:
后立柱插头(121);
后立柱(122),所述后立柱(122)与所述后立柱插头(121)为可拆卸式安装,所述后立柱(122)与所述后门外框(113)通过锁定装置(123)连接;
后门手动锁钩(124),所述后门手动锁钩(124)设于所述后门外框(113)底部,所述后门手动锁钩(124)用于固定所述自卸车后门(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130)包括侧开门合页(131)和门栓挂板(132),所述固定件(130)用于固定所述后门门板总成(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卸车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立柱插头(121)上设有基座(125),所述基座(125)上设有轴(126),所述轴(126)通过连接件(127)安装于所述后门外框(1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卸车后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外框(113)包括底梁(114)和边梁组件(115),所述边梁组件(115)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边梁(116),所述边梁组件(115)对称安装与所述底梁(114)的两端,所述后门外框(113)底部设有后门锁钩(117)。
6.一种自卸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自卸车后门(1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卸车还包括:副车架(200)、前板(300)、底架(400)和侧厢(500);
其中,所述侧厢(500)对称安装于所述底架(400)上,所述侧厢(500)的底部和两侧分别与所述底架(400)、所述前板(300)和所述后门(100)连接,连接后形成容纳空间,所述副车架(200)用于支撑所述容纳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300)两侧设有限位板(310),所述前板(300)包括固定板(320),所述固定板(320)与所述限位板(3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400)包括:底板(410)、底架前封框(420)、底架横筋(430)、底架纵梁(440)、举升座(450)和减震件(470);
其中,所述底架前封框(420)设于所述底板(410)靠近所述前板(300)处,所述底架横筋(430)与所述底架纵梁(440)连接,所述举升座(450)设于所述底板(410)下方,所述减震件(470)设于所述底板(410)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卸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厢(500)包括:侧厢横框(510)、侧厢竖框(520);其中,所述侧厢竖框(520)与所述侧厢横框(510)固定连接。
CN202122087415.5U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 Active CN2159443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415.5U CN215944395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87415.5U CN215944395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944395U true CN215944395U (zh) 2022-03-04

Family

ID=80431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87415.5U Active CN215944395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9443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1959B (zh) Flap-shaped containers for the conveyance of plate-like goods and trailers carrying them
US4527826A (en) Convertible trailer apparatus
CN201342977Y (zh) 一种中分自卸车货厢
CN112918360A (zh) 一种新型翼开启自卸半挂车及其自卸方法
CN201646496U (zh) 侧翻自卸车
SK283476B6 (sk) Vozidlo s nadstavbou
CN215944395U (zh) 一种自卸车后门及其自卸车
CN100545001C (zh) 重型加长挂车刮板式自卸装置
CN219807243U (zh) 一种高性能中翻自卸集装箱
CN214929237U (zh) 一种新型翼开启自卸半挂车
CN202703598U (zh) 一种铁路货车整体翻转式车顶结构
CN201924772U (zh) 货车及货车货箱门
CN217374283U (zh) 一种带固定底架和边梁的活动底板式车厢结构
CN202295028U (zh) 载货汽车的车箱后门和载货汽车的车箱
CN206273646U (zh) 固定式液压侧翻板
CN204432479U (zh) 一种大吨位矿用自卸车货箱
CN201012645Y (zh) 重型加长挂车刮板式自卸装置
AU2014317761B2 (en) Unibody hopper trailer
CN201342978Y (zh) 一种双层边板侧翻车厢
CN203511650U (zh) 两用漏斗车
CN112498398A (zh) 一种敞车底架
CN203450236U (zh) 一种运输车
CN205916590U (zh) 一种全开式集装箱的滑动支撑装置
CN216101746U (zh) 一种自卸车箱体和自卸车
CN201998874U (zh) 颗粒状货物运输自卸车车厢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