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81004U -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81004U
CN215881004U CN202122077126.7U CN202122077126U CN215881004U CN 215881004 U CN215881004 U CN 215881004U CN 202122077126 U CN202122077126 U CN 202122077126U CN 215881004 U CN215881004 U CN 2158810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outer ring
bearing outer
polishing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712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aituo Huany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Haituo Huany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Haituo Huany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Haituo Huanyu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7712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810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810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810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包括打磨组件、固定组件、摩擦组件和限位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打磨组件的上表面;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板体、气缸、第三板体、第一杆体和轴承;所述第一杆体均匀焊接于第二板体的一侧,所述轴承套接于第一杆体的外侧;所述摩擦组件安装于打磨组件的上表面;所述摩擦组件包括导向槽、滑动板、凹槽、第二杆体和把手;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轴承外圈依次放置入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驱使第二板体向第三板体的方向运动,第一杆体上的轴承插入轴承外圈的内部,防止轴承外圈位移,此时,即可将轴承外圈的位置固定,还不会影响轴承外圈在打磨时的转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轴承是一种将相对运动限制在所需的运动范围内并减少运动部件之间摩擦的机械元件。轴承的设计可以提供运动部件的自由线性运动或围绕固定轴线的自由旋转,也可以通过控制作用在运动部件上的法向力的矢量来防止运动。
轴承外圈在加工时,需要对其外侧上的毛刺进行打磨;
然而,现有的打磨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问题:
由于轴承外圈体积较小,在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时,为保证安全,往往不采用人手固定,而采用机械的方式进行固定,然而,采用此种方式,打磨轴承外圈时,需要不断转动轴承外圈,以对轴承外圈均匀打磨,而采用机械固定,却往往不能起到对轴承外圈更好转动的目的,影响了打磨效率;
为此,提出一种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包括打磨组件、固定组件、摩擦组件和限位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打磨组件的上表面;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板体、气缸、第三板体、第一杆体和轴承;
所述第一杆体均匀焊接于第二板体的一侧,所述轴承套接于第一杆体的外侧;
所述摩擦组件安装于打磨组件的上表面;
所述摩擦组件包括导向槽、滑动板、凹槽、第二杆体和把手;
所述滑动板位于靠近第三板体的一侧,所述凹槽均匀开设于滑动板的上表面;
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打磨组件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板体、电机、连接杆和打磨片;
所述第一板体焊接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电机均匀安装于第一板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板体的一侧且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气缸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板体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板位于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开设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板滑动于导向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第二杆体焊接于滑动板的一侧,所述把手焊接于第二杆体的外侧顶部。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四板体、弹簧和第五板体;
所述第四板体焊接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弹簧共设置四个,四个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四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五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板体的另一侧贴合于第三板体的一侧。
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轴承外圈依次放置入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启动气缸,气缸的活塞杆驱使第二板体向第三板体的方向运动,第一杆体上的轴承插入轴承外圈的内部,防止轴承外圈位移,此时,即可将轴承外圈的位置固定,还不会影响轴承外圈在打磨时的转动效果;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杆带动打磨片转动,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此时,握住把手,通过第二杆体带动滑动板在导向槽内左右滑动,滑动板上的凹槽增大与轴承外圈外侧底部的摩擦力,使轴承外圈转动,提高打磨效果,从而提高打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打磨组件;11、底座;12、第一板体;13、电机;14、连接杆;15、打磨片;20、固定组件;21、第二板体;22、气缸;23、第三板体;24、第一杆体;25、轴承;30、摩擦组件;31、导向槽;32、滑动板;33、凹槽;34、第二杆体;35、把手;40、限位组件;41、第四板体;42、弹簧;43、第五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包括打磨组件10、固定组件20、摩擦组件30和限位组件40:
固定组件20安装于打磨组件10的上表面;
固定组件20包括第二板体21、气缸22、第三板体23、第一杆体24和轴承25;
第一杆体24均匀焊接于第二板体21的一侧,轴承25套接于第一杆体24的外侧;
摩擦组件30安装于打磨组件10的上表面;
摩擦组件30包括导向槽31、滑动板32、凹槽33、第二杆体34和把手35;
滑动板32位于靠近第三板体23的一侧,凹槽33均匀开设于滑动板32的上表面;
限位组件40设置于打磨组件10的上表面。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打磨组件10包括底座11、第一板体12、电机13、连接杆14和打磨片15;
第一板体12焊接于底座11的上表面,电机13均匀安装于第一板体12的一侧;第一板体12为电机13提供安装位置。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电机13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板体12的一侧且与连接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打磨片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杆14的一端;电机13的输出轴转动,可以带动连接杆14转动,从而带动打磨片15转动,以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气缸22安装于底座11的上表面,气缸22的活塞杆与第二板体21的一侧固定连接;通过以上设置,气缸22的活塞杆伸缩可以带动第二板体21运动,以固定待加工的轴承外圈。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三板体23固定连接于底座11的上表面,滑动板32位于第二板体21和第三板体23之间;通过以上设置,第三板体23配合第二板体21,将待加工的轴承外圈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导向槽31开设于底座11的上表面,滑动板32滑动于导向槽31的内部;导向槽31限定滑动板32的运动方向。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二杆体34焊接于滑动板32的一侧,把手35焊接于第二杆体34的外侧顶部;通过握住把手35,通过第二杆体34带动滑动板32左右运动,从而摩擦轴承外圈,使轴承外圈均匀转动,提高打磨效果。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限位组件40包括第四板体41、弹簧42和第五板体43;
第四板体41焊接于底座11的上表面,弹簧42共设置四个,四个弹簧42的一端与第四板体41的一侧固定连接,四个弹簧42的另一端与第五板体43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五板体43的另一侧贴合于第三板体23的一侧;通过以上设置,在放置轴承外圈进入第二板体21和第三板体23之间时,第五板体43可以防止轴承外圈离开第二板体21和第三板体23之间,同时,在滑动滑动板32,滑动板32推动第五板体43,挤压弹簧42,在滑动板32停止挤压第五板体43时,弹簧42顶动第五板体43进行复位。
工作原理:首先将轴承外圈依次放置入第二板体21和第三板体23之间,此时,由于第五板体43的限制,轴承外圈不会脱离第二板体21与第三板体23之间,然后启动气缸22,气缸22的活塞杆驱使第二板体21向第三板体23的方向运动,第一杆体24上的轴承25插入轴承外圈的内部,防止轴承外圈位移,此时,即可将轴承外圈的位置固定,还不会影响轴承外圈在打磨时的转动效果;
在打磨过程中,启动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通过连接杆14带动打磨片15转动,对轴承外圈进行打磨,此时,握住把手35,通过第二杆体34带动滑动板32在导向槽31内左右滑动,滑动板32上的凹槽33增大与轴承外圈外侧底部的摩擦力,使轴承外圈转动,提高打磨效果,从而提高打磨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包括打磨组件、固定组件、摩擦组件和限位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打磨组件的上表面;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二板体、气缸、第三板体、第一杆体和轴承;
所述第一杆体均匀焊接于第二板体的一侧,所述轴承套接于第一杆体的外侧;
所述摩擦组件安装于打磨组件的上表面;
所述摩擦组件包括导向槽、滑动板、凹槽、第二杆体和把手;
所述滑动板位于靠近第三板体的一侧,所述凹槽均匀开设于滑动板的上表面;
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打磨组件的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组件包括底座、第一板体、电机、连接杆和打磨片;
所述第一板体焊接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电机均匀安装于第一板体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第一板体的一侧且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打磨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连接杆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安装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体固定连接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板位于第二板体和第三板体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开设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滑动板滑动于导向槽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体焊接于滑动板的一侧,所述把手焊接于第二杆体的外侧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四板体、弹簧和第五板体;
所述第四板体焊接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弹簧共设置四个,四个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四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五板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板体的另一侧贴合于第三板体的一侧。
CN202122077126.7U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Active CN2158810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7126.7U CN21588100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7126.7U CN21588100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81004U true CN215881004U (zh) 2022-02-22

Family

ID=80503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7126.7U Active CN215881004U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810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0906536A (en) Clamping device for rotary index device of machine tool
CN215881004U (zh) 一种轴承外圈加工用的打磨装置
CN215880843U (zh) 一种防变形薄壁轴承用加工装置
CN214292568U (zh) 研磨机
CN214109852U (zh) 一种弧形圆管机械打磨装置
CN218137161U (zh) 应用于精磨抛光机的椭圆摆幅机构
CN101101016B (zh) 压缩机曲轴、以及磨削这种曲轴的方法
CN113263391B (zh) 一种光学元件表面粗糙度加工装置
CN112223017B (zh) 一种用于汽车摆臂的加工机器及其使用方法
CN213889409U (zh) 一种阀门球体加工装置
CN110883648B (zh) 一种不锈钢制品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3196819U (zh) 一种抛光机夹具
CN219649596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的夹持装置
CN113478369A (zh) 一种不锈钢阀杆抛光机
CN212287240U (zh) 一种金属壳体自动打磨机
CN111360624A (zh) 一种u型金属件自动加工装置
CN217890464U (zh) 打磨机构及爬壁机器人
CN219485263U (zh) 一种零部件抛光打磨用机器人
CN211916497U (zh) 一种轴承加工用具有夹持结构便于调节的磨床
EP0967048A1 (en) Two-sided flattening apparatus
CN219901720U (zh) 一种水泵外壳加工夹持装置
CN219685045U (zh) 一种铝片抛光机构
CN218801328U (zh) 一种铝合金表面的抛光机
CN218312775U (zh) 一种用于金属合金材料加工的抛光装置
CN219309450U (zh) 一种溅射靶材浸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