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1166U - 一种移车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51166U
CN215851166U CN202122268900.2U CN202122268900U CN215851166U CN 215851166 U CN215851166 U CN 215851166U CN 202122268900 U CN202122268900 U CN 202122268900U CN 215851166 U CN215851166 U CN 2158511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rod
gear
mover
gear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689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颖
陈宇
莫光海
施劲余
何超
邓晓钢
李云伍
王月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222689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511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511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511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车器,包括移车器主体、用于挤压并抬起车辆前轮的液压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移车器主体的前端设有万向轮和与万向轮的安装座转动连接的手柄,移车器主体的后端的两侧均设有驱动轮和驱动驱动轮的轮毂电机,轮毂电机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以便控制装置调节两侧驱动轮的速度。移车过程中仅抬起被移车的车辆前轮、车辆后轮仍与路面接触,抬车过程更快、更简便,有利于提高移车效率;驱动轮由轮毂电机驱动,不单纯依靠人力推动承载被移车的全部质量,不仅节省人力、更加安全,还便于控制移车速率和移车方向、使用灵活;移车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随身携带或置于车库内,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移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车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车器。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交通路线的畅通,需要对故障车辆、堵塞车辆及违停车辆进行转移。现有的移车方法主要包括拖车拖曳、托运车运载和利用移车器转运。
拖车拖曳无动力车辆时,需要在拖车与被移车之间设置缆车,且为保证被移车的正常转向、拖车与被移车需保持较近的距离,因此拖车紧急刹车时被移车极易与拖车发生碰撞。
被移车装入托运车车厢运载时,需要在托运车和被移车之间设置固定结构,托运车紧急刹车时固定结构的机械拉绳可能会损坏车辆,甚至可能由于被移车的惯性过大导致两车发生碰撞、造成车损。
现有的移车器或是体积巨大、不便携带,需手动安装至车体上、耗费时间长、移车效率低;或是纯人力拖动或制动,极其耗费人力,还存在车体与周边环境发生摩擦或碰撞的风险;或是在移车过程中无法改变移车方向,限制了移车的灵活性。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灵活且方便的移车器,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车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且使用灵活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移车器,包括移车器主体、用于挤压并抬起车辆前轮的液压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移车器主体的前端设有万向轮和与所述万向轮的安装座转动连接的手柄,所述移车器主体的后端的两侧均设有驱动轮和驱动所述驱动轮的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以便所述控制装置调节两侧所述驱动轮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沿所述移车器主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的定位凸台、驱动所述定位凸台沿所述滑轨移动的液压杆、用于与所述车辆前轮的前端接触的支撑杆以及用于与所述车辆前轮的后端接触的下压杆,所述移车器主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滑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下压杆;
所述定位凸台内设有与所述移车器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通孔,所述下压杆通过滑动轴承安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液压杆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下压杆靠近所述移车器主体的轴线的一端设有齿条,所述移车器主体设有齿轮轴、与所述齿条啮合的齿轮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的齿轮轴电机,所述齿轮套设于所述齿轮轴的外周部,所述齿轮轴与所述齿轮轴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与所述下压杆对应的所述齿轮安装于齿轮盒内,所述齿轮盒与所述下压杆连接,当所述下压杆沿所述滑轨相对滑动时,所述齿轮盒带动所述齿轮相对所述齿轮轴滑动;
当所述齿轮轴电机转动时,所述齿轮轴带动所述齿轮同向转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下压杆同步向外伸展或向内收缩。
优选的,与所述定位凸台配合的所述滑轨和所述齿轮轴之间设有支撑凸台和与所述支撑凸台滑动连接的所述滑轨,所述支撑凸台内设有与所述移车器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通孔,所述下压杆通过所述滑动轴承安装于所述支撑凸台的所述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移车器主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凸台,所述固定凸台内设有与所述移车器主体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通孔,所述支撑杆通过滑动轴承安装于所述固定凸台的所述通孔内。
优选的,所述手柄包括两节摇杆和连接于相对远离所述万向轮的所述摇杆的移动端的把手,两节所述摇杆之间、所述摇杆和所述把手均为销钉连接。
优选的,靠近所述万向轮的所述摇杆为活动摇杆,远离所述万向轮的所述摇杆为限位摇杆,所述限位摇杆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活动摇杆的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手柄和所述万向轮均位于所述移车器主体的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车器在使用时,液压驱动装置挤压车辆前轮使其抬起,使用者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轮毂电机带动驱动轮转动,同时手拉手柄调节万向轮的方向以引导被移车的方向,利用车辆后轮与路面摩擦力移动被移车。
需要转向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两侧驱动轮的转速不同,配合手柄施加的偏向转速较小的一侧驱动轮的拉力,可以实现被移车的转向;调节两侧驱动轮的速度差,可改变被移车的转向半径。
由于仅抬起车辆前轮、车辆后轮仍与路面接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车器采用“半抬起”的方式移动被移车辆,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手动抬起被移车的四轮并垫设具有滑轮的移动结构的移动方式,抬车过程更快、更简便,有利于提高移车效率;驱动轮由轮毂电机驱动,不单纯依靠人力推动承载被移车的全部质量,不仅节省人力、更加安全,还便于控制移车速率和移车方向、使用灵活;移车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随身携带或置于车库内,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车器的具体实施例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液压抬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支撑杆和下压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齿轮轴伸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万向轮和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图7中:
1为移车器主体、2为手柄、21为限位摇杆、22为活动摇杆、3为万向轮、4为驱动轮、5为轮毂电机、61为支撑杆、62为下压杆、6a为齿条、 6b为杆套、71为固定凸台、72为定位凸台、73为支撑凸台、8为液压杆、9为齿轮、10为齿轮轴、11为齿轮轴电机、12为齿轮盒、13为滑动轴承、 14为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移车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且使用灵活方便。
请参考图1-图7。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移车器的前端为移车器与被移车装配后相对远离车辆后轮的一端,后端为相对靠近车辆后轮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车器,包括移车器主体1、用于挤压并抬起车辆前轮的液压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移车器主体1的前端设有万向轮3和与万向轮3的安装座转动连接的手柄2,移车器主体1的后端的两侧均设有驱动轮4和驱动驱动轮4的轮毂电机5,轮毂电机5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以便控制装置调节两侧驱动轮4的速度。
移车器主体1组成了移车器的承力框架,用于承受被移车车辆前轮的压力、被移车的部分自重以及路面凹坑等造成的冲击力。为了方便将移车器主体1推入被移车的车头下方,移车器主体1的宽度小于被移车前轮的轮背内侧距离。
移车器主体1的前端设有用于引导被移车移动方向的万向轮3,后端设有用于提供移动被移车的动力的驱动轮4。万向轮3和驱动轮4的数量、种类、型号、材质、设置位置和连接方式以及轮毂电机5的种类和型号等根据实际生产中的需要参考现有技术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使用时,液压驱动装置挤压车辆前轮使其抬起,使用者通过控制装置控制轮毂电机5带动驱动轮4转动,同时手拉手柄2调节万向轮3的方向以引导被移车的方向,利用车辆后轮与路面摩擦力移动被移车。
需要转向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两侧驱动轮4的转速不同,配合手柄2 施加的偏向转速较小的一侧驱动轮4的拉力,可以实现被移车的转向;调节两侧驱动轮4的速度差,可改变被移车的转向半径。
在本实施例中,移车过程中仅抬起被移车的车辆前轮、车辆后轮仍与路面接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手动抬起被移车的四轮并垫设具有滑轮的移动结构的移动方式,抬车过程更快、更简便,有利于提高移车效率。
同时,驱动轮4由轮毂电机5驱动,不单纯依靠人力推动承载被移车的全部质量,不仅节省人力、更加安全,还便于控制移车速率和移车方向、使用灵活。
此外,移车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随身携带或置于车库内,便于携带。
优选的,可以设置手柄2和万向轮3位于移车器主体1的轴线上,以便万向轮3更好地引导被移车转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液压驱动装置的结构进行限定,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沿移车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14、与滑轨14滑动连接的定位凸台72、驱动定位凸台72沿滑轨14移动的液压杆8、用于与车辆前轮的前端接触的支撑杆61以及用于与车辆前轮的后端接触的下压杆62,移车器主体1的两侧均设有滑轨14、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定位凸台72内设有与移车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通孔,下压杆62通过滑动轴承13 安装于通孔内,液压杆8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支撑杆61、下压杆62、滑轨14、定位凸台72和液压杆8共同组成了液压抬升组件。其中,支撑杆61固定连接于移车器主体1上,用于固定车辆前轮的位置、方便下压杆62对车辆前轮施加压力;定位凸台72和滑轨 14用于限制下压杆62的移动方向、避免其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液压杆 8用于提供动力源,推动下压杆62挤压车辆前轮。
为了简化移车器的结构,优选的,可以设置移车器主体1两侧的支撑杆61的长度相同,移车器主体1两侧的下压杆62的长度相同,且支撑杆 61的长度和下压杆62的长度相同。
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二者的材质和直径影响其结构强度和刚度,为避免支撑杆61或下压杆62断裂,二者的材质和直径需根据移车器的可移动的车辆最大质量进行设计计算;定位凸台72的尺寸和滑动轴承13的尺寸则根据下压杆62的尺寸确定。
液压杆8的种类、型号和最高工作压力等参数根据实际生产中移车器的可移动的车辆最大质量等因素确定。
当控制装置控制液压杆8伸长时,液压杆8的活塞杆推动定位凸台72 沿滑轨14向靠近被移车的车辆前轮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安装于定位凸台 72内的下压杆62靠近车辆前轮,直至下压杆62挤压车辆前轮并运动至车辆前轮的下方,也即车辆前轮被下压杆62抬起。
反之,当移动到位时,控制装置控制液压杆8收缩,液压杆8的活塞杆带动定位凸台72沿滑轨14向远离被移车的车辆前轮的方向运动,进而带动抬起车辆前轮的下压杆62远离车辆前轮,车辆前轮逐渐被放下至与路面接触,而后推出移车器即可完成移车器的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液压杆8驱动下压杆62靠近并积压车辆前轮,进而抬起车辆前轮,“半抬起”的移动方式相比于全抬起更为节省人力和时间;同时,无需配置千斤顶,有效地降低了移车器的设备成本和整体质量,使得移车器结构轻巧、便于携带。
优选的,可以设置滑轨14关于移车器主体1的轴线对称分布。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车辆的前轮距差距,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靠近移车器主体1的轴线的一端设有齿条6a,移车器主体1设有齿轮轴10、与齿条6a啮合的齿轮9以及与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的齿轮轴电机 11,齿轮9套设于齿轮轴10的外周部,齿轮轴10与齿轮轴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与下压杆62对应的齿轮9安装于齿轮盒12内,齿轮盒12与下压杆62连接,当下压杆62沿滑轨14相对滑动时,齿轮盒12带动齿轮9相对齿轮轴10滑动;当齿轮轴电机11转动时,齿轮轴10带动齿轮9同向转动,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同步向外伸展或向内收缩。
齿轮轴10与齿轮轴电机11连接,其上套设有多个齿轮9。齿轮轴10 的材质和直径根据齿轮轴10的设计强度确定。优选的,齿轮轴10可以设置于移车器主体1的轴线上。
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二者的一侧与车辆前轮接触,另一侧设有与齿轮9啮合的齿条6a,可以是杆体与齿条6a直接连接;也可以如图5所示,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均包括杆体、连接于杆体内侧的齿条6a和套设于杆体另一侧端部的杆套6b,下压杆62的杆套6b与杆体固定连接,支撑杆61 的杆套6b与杆体可转动连接。
由于支撑杆61的杆套6b可相对杆体转动、下压杆62的杆套6b与杆体固定为一体,控制装置控制液压杆8伸长以推动下压杆62靠近车辆前轮时,下压杆62的杆套6b接触并挤压车辆前轮,支撑杆61的杆套6b相对杆体转动,使得车辆前轮在液压压力下上抬。
杆套6b的长度不宜小于车轮的厚度,齿条6a的长度则决定了支撑杆 61/下压杆62凸出移车器主体1的侧面的尺寸范围;齿条6a和杆套6b的尺寸参数根据实际移车需要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为了实现两侧支撑杆61/下压杆62的同步伸展/收缩,两侧支撑杆61/ 下压杆62可以分别设置于齿轮9的上方和下方,如图6所示。
当然,也可以在齿轮9两侧设置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两侧支撑杆61/ 下压杆62分别与从动齿轮啮合,但此方案增加了液压驱动装置的零件数量和制造成本。
齿轮盒12与下压杆62连接,以便下压杆62沿滑轨14运动时、与其配合的齿轮9可随下压杆62同步运动。
请参考图3,齿轮盒12为正方盒结构,其上设有用于与齿轮轴10套接的齿轮轴安装孔和用于供齿条6a通过的齿条孔,且齿轮盒12的两侧面分别与移车器主体1两侧的下压杆62连接。
在安装移车器前,使用者可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齿轮轴电机11转动,使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均向内收缩,直至两侧支撑杆61的跨度小于被移车的车辆前轮的轮背内侧距离,方便移车器直接推入被移车的车头下方,无需倾斜插入、操作简便。
在液压抬升工作前,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齿轮轴电机11转动,使支撑杆 61和下压杆62均向外伸展,直至两侧支撑杆61均凸出车辆前轮的外缘,以增加支撑杆61、下压杆62和车辆前轮的接触面积,方便后续的液压抬升过程。
被移车移动到位且车辆前轮与路面接触后,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齿轮轴电机11转动,使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均向内收缩,直至两侧支撑杆61 的跨度至最小值,以便移车器与被移车的拆卸和移车器的收纳存放。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上述过程中所述的齿轮轴电机11转动,并非特指齿轮轴电机11正转,齿轮轴电机11的具体转动方向需根据其欲获取的运动效果以及齿轮9和齿条6a的旋向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与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的齿条6a部分啮合的齿轮9,实现了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的同步外伸和收缩,不仅简化了移车器与被移车的装配过程,还有利于减小移车器所需的存放空间。
同时,支撑杆61和下压杆62可伸缩,满足了不同前轮距的被移车的移动需要,适用范围广。
优选的,请参考图1和图3,与定位凸台72配合的滑轨14和齿轮轴 10之间设有支撑凸台73和与支撑凸台73滑动连接的滑轨14,支撑凸台73 内设有与移车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通孔,下压杆62通过滑动轴承13 安装于支撑凸台73的通孔内。
支撑凸台73可配合定位凸台72共同支承下压杆62,进而防止下压杆 62在自然状态下倾斜或下沉。
为了简化移车器的结构,优选的,可以设置支撑凸台73的形状和尺寸与定位凸台72的形状和尺寸完全相同,以方便移车器的生产和制造。
优选的,移车器主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凸台71,固定凸台71内设有与移车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通孔,支撑杆61通过滑动轴承13 安装于固定凸台71的通孔内。
固定凸台7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可以设置为两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需要进行说明的是,固定凸台71不可与支撑杆61的齿条6a配合。
一方面,固定凸台71可限制支撑杆61的位置,有利于维持支撑杆61 垂直于移车器主体1的侧面设置的状态;另一方面,滑动轴承13的设置,可减小支撑杆61与固定凸台71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支撑杆61的向外伸长和对内收缩。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手柄2的结构进行限定,请参考图7,手柄 2包括两节摇杆和连接于相对远离万向轮3的摇杆的移动端的把手,两节摇杆之间、摇杆和把手均为销钉连接。相比于单杆设计,手柄2的整体结构的柔性增强,对拉力方向和大小的变化更加敏感。
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摇杆的固定端指摇杆转动过程中转轴所在的一端,移动端为与固定端相对的另一端;摇杆的节数并非特指,也可以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设计为三杆或多杆依次铰接。
拉手2可以设置为拉环,也可以设置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握把,其具体形状、材质和种类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参考现有技术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两节摇杆的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材质和尺寸等根据实际生产的需要确定,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请参考图7,可以设置靠近万向轮3的摇杆为活动摇杆22,远离万向轮3的摇杆为限位摇杆21,限位摇杆21上设有用于容纳活动摇杆 22的限位槽。因此,当移车器收纳时,可将手柄2的连杆折叠后置于移车器主体1上,进一步减小移车器所需的存放空间。
当然,也可以设置靠近万向轮3的摇杆为限位摇杆,21远离万向轮3 的摇杆为活动摇杆22,同样可实现手柄2的折叠存放。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移车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移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移车器主体(1)、用于挤压并抬起车辆前轮的液压驱动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移车器主体(1)的前端设有万向轮(3)和与所述万向轮(3)的安装座转动连接的手柄(2),所述移车器主体(1)的后端的两侧均设有驱动轮(4)和驱动所述驱动轮(4)的轮毂电机(5),所述轮毂电机(5)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以便所述控制装置调节两侧所述驱动轮(4)的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沿所述移车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14)、与所述滑轨(14)滑动连接的定位凸台(72)、驱动所述定位凸台(72)沿所述滑轨(14)移动的液压杆(8)、用于与所述车辆前轮的前端接触的支撑杆(61)以及用于与所述车辆前轮的后端接触的下压杆(62),所述移车器主体(1)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滑轨(14)、所述支撑杆(61)和所述下压杆(62);
所述定位凸台(72)内设有与所述移车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通孔,所述下压杆(62)通过滑动轴承(13)安装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液压杆(8)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1)和所述下压杆(62)靠近所述移车器主体(1)的轴线的一端设有齿条(6a),所述移车器主体(1)设有齿轮轴(10)、与所述齿条(6a)啮合的齿轮(9)以及与所述控制装置信号连接的齿轮轴电机(11),所述齿轮(9)套设于所述齿轮轴(10)的外周部,所述齿轮轴(10)与所述齿轮轴电机(11)的输出轴连接;
与所述下压杆(62)对应的所述齿轮(9)安装于齿轮盒(12)内,所述齿轮盒(12)与所述下压杆(62)连接,当所述下压杆(62)沿所述滑轨(14)相对滑动时,所述齿轮盒(12)带动所述齿轮(9)相对所述齿轮轴(10)滑动;
当所述齿轮轴电机(11)转动时,所述齿轮轴(10)带动所述齿轮(9)同向转动,所述支撑杆(61)和所述下压杆(62)同步向外伸展或向内收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车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定位凸台(72) 配合的所述滑轨(14)和所述齿轮轴(10)之间设有支撑凸台(73)和与所述支撑凸台(73)滑动连接的所述滑轨(14),所述支撑凸台(73)内设有与所述移车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通孔,所述下压杆(62)通过所述滑动轴承(13)安装于所述支撑凸台(73)的所述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车器主体(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凸台(71),所述固定凸台(71)内设有与所述移车器主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通孔,所述支撑杆(61)通过滑动轴承(13)安装于所述固定凸台(71)的所述通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包括两节摇杆和连接于相对远离所述万向轮(3)的所述摇杆的移动端的把手,两节所述摇杆之间、所述摇杆和所述把手均为销钉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车器,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万向轮(3)的所述摇杆为活动摇杆(22),远离所述万向轮(3)的所述摇杆为限位摇杆(21),所述限位摇杆(21)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活动摇杆(22)的限位槽。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和所述万向轮(3)均位于所述移车器主体(1)的轴线上。
CN202122268900.2U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移车器 Active CN2158511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8900.2U CN215851166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移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68900.2U CN215851166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移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51166U true CN215851166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54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68900.2U Active CN215851166U (zh) 2021-09-17 2021-09-17 一种移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511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51166U (zh) 一种移车器
CN101412041A (zh) 复合拖链及运行装置
CN111845984A (zh) 移动式机器人的行走装置
CN112720549A (zh) 一种轮胎夹取机械手
CN201280824Y (zh) 立体车库用横移推拉车
CN101358488B (zh) 立体车库用横移推拉车
CN210654951U (zh) 一种车间运载小车
CN203005504U (zh) 履带式雪地车
CN210526505U (zh) 一种可双重自锁的电动车移车器
CN201653129U (zh) 一种转送窑车带推拉车机构的台车
CN217538089U (zh) 一种立体车库车辆搬运机械手
CN113428810A (zh) 一种夹举式车辆搬运agv
CN215711242U (zh) 组合起吊装置
CN218952933U (zh) 一种立体车库载车板用平移辅助装置
CN115010051B (zh) 一种全向车门架前移机构
CN212220422U (zh) 移动式机器人的行走装置
CN220502547U (zh) 一种汽车维修抬升机
CN217945191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驱动的重车调车机
CN214195755U (zh) 一种可伸缩叉臂及具有其的车辆搬运机器人
CN215558599U (zh) 汽车起重机下沉式卷扬箱
CN111530974B (zh) 一种调节车身校直的校直架装置
CN212269290U (zh) 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
CN218406772U (zh) 一种拖行式夹持泊车机器人
CN214879936U (zh) 转运车
CN214003819U (zh) 大车行走装置及其起重机、装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