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269290U - 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269290U
CN212269290U CN202020691199.8U CN202020691199U CN212269290U CN 212269290 U CN212269290 U CN 212269290U CN 202020691199 U CN202020691199 U CN 202020691199U CN 212269290 U CN212269290 U CN 2122692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upporting seat
supporting
gyro wheel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6911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炜
周培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Wuy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Wuy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Wuy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Wuyi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6911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2692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2692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26929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包括主座,所述主座由两个并排的侧支撑块与安装在两个侧支撑块上表面之间的连接块组成,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一侧固定有定液压缸,且连接块的下方另一设置有动液压缸,所述定液压缸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支撑座,所述动液压缸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电驱推动装置,且电驱推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支撑座相固定,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驱推动装置,电驱推动装置可推拉第二支承座,以改变第二支撑座的位置,使得调整支撑座的位置方式为电驱状态,较为方便,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液压缸,由两个液压缸进行受力,避免单个液压缸受力易损毁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
背景技术
起重机属于工程机械的一种,起重机支腿用于起吊时支撑的部件。起重机在起吊前支撑部件将整个车体抬起,并将重力集中在支腿上,以保护轮胎和车身不被损坏。而在支腿伸展后,很多时候会由于特殊路口而不能进行支撑,如路面的坑洼或路面较窄时,导致支腿伸展后可能没地方进行支撑,从而影响正常起吊;
为此申请号为201820537827.X的专利中提出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其通过调整下方支撑块之间的位置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其存在缺陷:
1、手动调节较为麻烦;
2、调解后受力的为一个液压缸,导致一个液压缸的受力较大,易损毁液压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调节下方支撑块之间的位置较为麻烦以及只有一个液压缸手里易损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包括主座,所述主座由两个并排的侧支撑块与安装在两个侧支撑块上表面之间的连接块组成,所述连接块的下表面一侧固定有定液压缸,且连接块的下方另一设置有动液压缸,所述定液压缸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支撑座,所述动液压缸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内部安装有电驱推动装置,且电驱推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支撑座相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内部设置为空腔,所述电驱推动装置包括厚板,厚板横穿空腔,且厚板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相固定,且厚板的另一端固定有挡板,且厚板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齿条,齿条上啮合有齿。
优选的,所述齿轮的中心处固定有轮轴,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前表面安装有用以驱动轮轴转动的电机。
优选的,所述动液压缸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动矩形块,第一动矩形块的前后侧均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包括第一中轴和第一滚轮,第一滚轮转动安装在第一中轴的圆周外部,所述侧支撑块上与第一滚轮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导向轨,且第一导向轨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滚轮插入第一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动液压缸靠近缸体下端的部分固定有第二动矩形块,第二动矩形块的前后侧均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包括第二中轴和第二滚轮,第二滚轮转动安装在第二中轴的圆周外部,所述侧支撑块上与第二滚轮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导向轨第二导向轨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滚轮插入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定液压缸的圆周外部固定有定矩形块,且定矩形块焊接在侧支撑块的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驱推动装置,电驱推动装置可推拉第二支承座,以改变第二支撑座的位置,使得调整支撑座的位置方式为电驱状态,较为方便;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液压缸,由两个液压缸进行受力,避免单个液压缸受力易损毁的现象。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驱推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21、空腔;3、电驱推动装置;31、电机;32、厚板;33、齿条;34、齿轮;35、轮轴;36、挡板;4、主座;41、侧支撑块;42、连接块;43、第一导向轨;45、第二导向轨;46、第一限位槽;47、第二限位槽;5、定液压缸;6、动液压缸;7、第一滑块;71、第一中轴;72、第一滚轮;8、第二滑块;81、第二中轴;82、第二滚轮;9、第一动矩形块;10、第二动矩形块;11、定矩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包括主座4,主座4由两个并排的侧支撑块 41与安装在两个侧支撑块41上表面之间的连接块42组成,连接块42可连接起两个侧支撑块41,并且连接块42的上表面直接接受来自车体的压力,连接块42的下表面一侧固定有定液压缸5,定液压缸5的圆周外部固定有定矩形块11,且定矩形块 11焊接在侧支撑块41的内侧,定液压缸5伸长时可进行调节车体的高度,这里的定矩形块11可使得定液压缸5进一步的定位在主座4保证其牢固度,定液压缸5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支撑座2,第二支撑座2直接与地面接触;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连接块42的下方另一设置有动液压缸6,动液压缸6可进行水平移动,动液压缸6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座1,第二支撑座2的内部安装有电驱推动装置3,且电驱推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支撑座1相固定,电驱推动装置3工作时刻进行推拉第一支撑座1,以改变第一支撑座1 的位置,以躲避调坑洼的路面或者是能够行走较窄的路面;
结合图1、图2和图4所示,第二支撑座2的内部设置为空腔21,电驱推动装置3包括厚板32,厚板32横穿空腔21,且厚板3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1相固定,且厚板32的另一端固定有挡板36,且厚板32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齿条33,齿条 33上啮合有齿轮34,齿轮34共设置有两个,上方的齿轮34为主动轮,下方的齿轮34为从动轮,齿轮34的中心处固定有轮轴35,第二支撑座2的前表面安装有用以驱动轮轴35转动的电机31,电机31可带动主动轮转动,进而通过齿条33的作用来带动厚板32进行水平移动,当厚板32进行水平移动时可推拉第一支撑座1;
结合图1和图2所示,动液压缸6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动矩形块9,第一动矩形块9的前后侧均安装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包括第一中轴71和第一滚轮72,第一滚轮72转动安装在第一中轴71的圆周外部,侧支撑块41上与第一滚轮72 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导向轨43,且第一导向轨43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6,第一滚轮72插入第一限位槽46的内部,在第一支撑座1做水平移动时,动液压缸6也可发生水平移动,在动液压缸6发生水平移动时,第一滑块7在第一导向轨43的内部移动,移动状态为第一滚轮72在第一限位槽46的内部转动行走;
继续参照图1和图2所示,动液压缸6靠近缸体下端的部分固定有第二动矩形块10,第二动矩形块10的前后侧均安装有第二滑块8,第二滑块8包括第二中轴81和第二滚轮82,第二滚轮82转动安装在第二中轴81的圆周外部,侧支撑块41上与第二滚轮8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导向轨45,第二导向轨45 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7,第二滚轮82插入第二限位槽47的内部,在第一支撑座1做水平移动时,动液压缸6也可发生水平移动,在动液压缸6发生水平移动时,第二滑块8在第二导向轨45的内部移动,移动状态为第二滚轮82在第二限位槽47的内部转动行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装置时,当道路过窄时,电机31可带动上方的齿轮34转动(上方齿轮34 的转动方向应当为顺时针旋转),进而通过齿条33的作用来带动厚板32向着靠近第二支撑座2的方向移动,此时厚板32进行水平移动时可拉动第一支撑座1,第一滑块7在第一导向轨 43的内部移动,移动状态为第一滚轮72在第一限位槽46的内部转动行走,第二滑块8在第二导向轨45的内部移动,移动状态为第二滚轮82在第二限位槽47的内部转动行走,当第一支撑座1与第二支撑座2距离较近时可通过较窄路段;
当路面坑洼时,使得电机31反向转动,此时电驱推动装置3可推动第一支撑座1,使得第一支撑座1与第二支撑座2能够远离,此时第一支撑座1与第二支撑座2之间的空间可容纳坑洼路段,以使得本装置可避免坑洼路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包括主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座(4)由两个并排的侧支撑块(41)与安装在两个侧支撑块(41)上表面之间的连接块(42)组成,所述连接块(42)的下表面一侧固定有定液压缸(5),且连接块(42)的下方另一设置有动液压缸(6),所述定液压缸(5)的下端安装有第二支撑座(2),所述动液压缸(6)的下端安装有第一支撑座(1),所述第二支撑座(2)的内部安装有电驱推动装置(3),且电驱推动装置(3)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支撑座(1)相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2)的内部设置为空腔(21),所述电驱推动装置(3)包括厚板(32),厚板(32)横穿空腔(21),且厚板(32)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1)相固定,且厚板(32)的另一端固定有挡板(36),且厚板(32)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齿条(33),齿条(33)上啮合有齿轮(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34)的中心处固定有轮轴(35),所述第二支撑座(2)的前表面安装有用以驱动轮轴(35)转动的电机(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液压缸(6)靠近上端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动矩形块(9),第一动矩形块(9)的前后侧均安装有第一滑块(7),第一滑块(7)包括第一中轴(71)和第一滚轮(72),第一滚轮(72)转动安装在第一中轴(71)的圆周外部,所述侧支撑块(41)上与第一滚轮(7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导向轨(43),且第一导向轨(43)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限位槽(46),第一滚轮(72)插入第一限位槽(46)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液压缸(6)靠近缸体下端的部分固定有第二动矩形块(10),第二动矩形块(10)的前后侧均安装有第二滑块(8),第二滑块(8)包括第二中轴(81)和第二滚轮(82),第二滚轮(82)转动安装在第二中轴(81)的圆周外部,所述侧支撑块(41)上与第二滚轮(82)对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导向轨(45)第二导向轨(45)的上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二限位槽(47),第二滚轮(82)插入第二限位槽(47)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液压缸(5)的圆周外部固定有定矩形块(11),且定矩形块(11)焊接在侧支撑块(41)的内侧。
CN202020691199.8U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92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1199.8U CN212269290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691199.8U CN212269290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269290U true CN212269290U (zh) 2021-01-01

Family

ID=738871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691199.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269290U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2692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87612U (zh) 一种用于重型物流的高精密设备吊装装置
CN205601804U (zh) 小型汽车携升降平移器
CN212269290U (zh) 一种随车起重机支腿
CN111285269A (zh) 轮式地面行走式换衬机械手
CN212766470U (zh) 一种底盘可调节式汽车起重机
CN110722488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叶轮地面拼装装置
CN112720549A (zh) 一种轮胎夹取机械手
CN111255201A (zh) 一种墙壁自动刷漆装置
CN216303183U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用提升装置
CN204552197U (zh) 无避让可独立设置的空中停车装置
CN113929014B (zh) 一种电力设备安装用提升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9780371U (zh) 一种立体智能车库存放装置
CN110255453B (zh) 一种食用乙醇生产工艺及加工设备
CN114165088A (zh) 一种可伸缩叉臂及具有其的泊车机器人
CN211393712U (zh) 一种带单向伸缩台面的移动升降台车
CN206552051U (zh) 一种机车助推器
CN114715217B (zh) 一种地铁车辆检修用探测装置
CN220465461U (zh) 一种液压移车工具
CN209758900U (zh) 一种大型起重机制作平台
CN219058422U (zh) 一种汽车轴承拆卸辅助装置
CN218378805U (zh) 一种小型液压工作站
CN213738329U (zh) 一种用于桥吊或轮胎吊的加高结构
CN219805619U (zh) 一种前桥焊接工装
CN216741580U (zh) 一种锚杆施工防护装置
CN215851166U (zh) 一种移车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