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55175U - 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55175U
CN215755175U CN202122068599.0U CN202122068599U CN215755175U CN 215755175 U CN215755175 U CN 215755175U CN 202122068599 U CN202122068599 U CN 202122068599U CN 215755175 U CN215755175 U CN 215755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uction
automatic feeding
convey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685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海东
张攸赳
吴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685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55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55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55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传输贴装元件的传送工作台、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地设置在传送工作台一侧的升降座、用于驱使升降座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件,以及设置在升降座上的翻转机构,其中,传送工作台上具有传料座,传料座上具有容置槽,翻转机构包括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根翻转轴,翻转轴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座上,每根翻转轴的一端部上均固设有吸料座,吸料座始终位于传料座的上方,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所有的翻转轴同步旋转的翻转驱动组件。本自动上料装置结构简单,能够实现自动化上料,节约人力成本,并能够对贴装元件进行翻转,满足后续工艺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贴装工艺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生产率,贴合装置中往往设置有上料装置,但现有技术中,一方面,上料装置的自动化程度不高,需要配合人工才能实现精准上料,生产成本较高;另一方面,上料装置结构复杂且臃肿,占用空间较大;再者,由于前序工艺的影响、本身的贴合工艺需求、待贴装元件本身的结构特点等,往往需要对待贴装元件进行翻转,以便于后续工艺的进行,但是,现有的上料装置通常只具备简单的上料传输功能,并不具备对待贴装工件的翻转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该自动上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上料,并能够实现贴装元件的翻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传输贴装元件的传送工作台、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地设置在所述传送工作台一侧的升降座、用于驱使所述升降座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的翻转机构,
其中,所述传送工作台上具有传料座,所述传料座上具有多个并排设置且用于容置所述贴装元件的容置槽,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根翻转轴,所述翻转轴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每根所述翻转轴的一端部上均固设有用于吸取所述贴装元件的吸料座,所述吸料座始终位于所述传料座的上方,所有的所述吸料座与所有的所述容置槽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所有的所述翻转轴同步旋转的翻转驱动组件。
优选地,所有的所述翻转轴的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均相同。
优选地,所述吸料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吸嘴,所述吸料座具有取料工作状态与上料工作状态,当所述吸料座处于所述取料工作状态时,所述吸嘴朝下地设置;当所述吸料座处于所述上料工作状态时,所述吸嘴朝向左右方向上的其中一侧,所述吸料座由所述取料工作状态向所述上料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翻转轴旋转90°。
进一步地,所述吸嘴具有用于吸附所述贴装元件的吸附面,当所述吸料座处于所述吸料工作状态时,所述吸附面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有的所述吸附面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吸料座处于所述上料工作状态时,所述吸附面沿竖直方向延伸,所有的所述吸附面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吸料座上的所述吸嘴具有两组,两组所述吸嘴沿所述翻转轴的轴向间隔地设置,所述吸嘴具有用于吸附所述贴装元件的吸附面,所述吸附面与所述吸料座的侧面间距地设置。
优选地,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有多组,每组所述翻转轴上均同轴地固设有一组所述的驱动齿轮;
换向齿轮,所述换向齿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任意相邻的两组所述驱动齿轮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所述的换向齿轮,且所述换向齿轮分别与两组所述驱动齿轮之间啮合地设置,两组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换向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1;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
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所述驱动齿轮之间。
优选地,所述传送工作台呈圆盘状,且所述传送工作台绕竖直方向延伸的轴心线转动地设置,所述传料座具有沿周向间隔地分布在所述传送工作台上的多组,所述传料座随所述传送工作台的旋转而交替地位于所述吸料座的下方。
优选地,每个所述吸料座上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容置槽,所述翻转轴也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根,且两根所述翻转轴的轴心线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贴装元件进行搬运转送的搬移机构,所述搬移机构上具有两组夹持组件,两组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且能够沿搬移方向直线运动地设置,两组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与所述吸料座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接料座,所述接料座上具有两个用于容置所述贴装元件的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搬移方向间隔地排布,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被驱动而各自沿所述搬移方向直线运动。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料装置,传送工作台上设置有传料座,升降座上设置有翻转机构,传料座能够将贴装元件自动输送至翻转机构处,并通过翻转机构对贴装元件进行翻转,即传输和翻转动作无需人工辅助,结构简单且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和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料装置部分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其中,吸料座均处于取料工作状态;
附图3为附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料装置部分结构的二维示意图;
附图5和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料装置部分结构的三维示意图,其中,吸料座均处于上料工作状态;
附图7为附图6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附图8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0为附图8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11为附图8中自动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附图12为附图1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
100、贴装元件;
1、传送工作台;11、传料座;111、容置槽;
2、升降座;
3、升降驱动件;
4、翻转机构;41、翻转轴;42、吸料座;421、吸嘴;43、翻转驱动组件;431、驱动齿轮;432、换向齿轮;433、电机;434、传动齿轮组;
5、搬移机构;51、夹持组件;
6、接料座;61、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各附图所示的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传输贴装元件100的传送工作台1、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地设置在传送工作台1一侧的升降座2、用于驱使升降座2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件3,以及设置在升降座2上的翻转机构4,本实施例中,传送工作台1呈圆盘状,且传送工作台1绕竖直方向延伸的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如此设置,占用空间较小。
具体地,传送工作台1上具有传料座11,传料座11具有沿周向间隔地分布在传送工作台1上的多组,传料座11随传送工作台1的旋转而交替地位于吸料座42的下方,传料座11上具有多个并排设置且用于容置贴装元件100的容置槽111,容置槽111对贴装元件100具有限位作用,即传料座11在运动过程中,贴装元件100不会相对传料座11发生位移,保证贴装元件100能够准确地移动至翻转机构4处,本实施例中,传料座11具有沿传送工作台1周向间隔分布的四组,每组传料座11上并排设置有两组容置槽111。
翻转机构4包括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根翻转轴41,翻转轴41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座2上,每根翻转轴41的一端部上均固设有用于吸取贴装元件100的吸料座42,吸料座42始终位于传料座11的上方,所有的吸料座42与所有的容置槽111一一对应地设置,翻转机构4还包括用于驱使所有的翻转轴41同步旋转的翻转驱动组件43,且所有的翻转轴41的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均相同。本实施例中,翻转轴41也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根,且两根翻转轴41的轴心线位于同一高度位置,吸料座42亦设置有两组,即翻转机构4能够同时对两组贴装元件100进行同步翻转。
吸料座42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吸嘴421,吸嘴421具有用于吸附贴装元件100的吸附面(图中未示出),吸料座42具有取料工作状态与上料工作状态,参见附图1至附图3所示,当吸料座42处于取料工作状态时,吸嘴421朝下地设置,吸附面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有的吸附面位于同一平面,且在此工作状态下,升降驱动件3驱动升降座2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一定距离,使得贴装元件100从容置槽111中脱离,从而使吸料座42能够带动贴装元件100转动;参见附图5至附图7所示,当吸料座42处于上料工作状态时,吸嘴421朝向左右方向上的其中一侧,吸料座42由取料工作状态向上料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翻转轴41旋转90°,吸附面沿竖直方向延伸,所有的吸附面相互平行,此时,贴装元件100亦翻转90°,便于后续的取料。
两组吸料座42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具有间距,以保证翻转轴41在转动过程中,吸附有贴装元件100的吸料座42不会相互干涉。本实施例中,每个吸料座42上的吸嘴421具有两组,两组吸嘴421沿翻转轴41的轴向间隔地设置,吸附面与吸料座42的侧面间距地设置,即每组吸料座42上的两组吸嘴421之间可以形成空间,便于后续取料时,夹爪或者其他夹具类机构插入。
翻转驱动组件43包括:
驱动齿轮431,驱动齿轮431有多组,每组翻转轴41上均同轴地固设有一组的驱动齿轮431;
换向齿轮432,换向齿轮432转动地设置在升降座2上,任意相邻的两组驱动齿轮431之间均设置有一组的换向齿轮432,且换向齿轮432分别与两组驱动齿轮431之间啮合地设置,两组驱动齿轮431与换向齿轮432之间的传动比为1:1,如此可以保证各组翻转轴41能够同步旋转,且转动的角度和方向相同;
电机433,用于提供翻转轴41转动时所需的动力,电机433设置在升降座2上;
传动齿轮组434,传动齿轮组434设置在电机433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驱动齿轮431之间。
翻转驱动43件采用齿轮传动,传动比稳定,传动精度较高,有利于精确控制。
参见附图8至附图12所示,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贴装元件100进行搬运转送的搬移机构5,搬移机构5上具有两组夹持组件51,两组夹持组件51分别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且能够沿搬移方向直线运动地设置,两组夹持组件51的位置与吸料座42的位置相对应,当吸料座42处于上料工作状态时,两组夹持组件51将吸料座42上的贴装元件100夹持并搬运至指定位置。
参见附图8、附图10和附图11所示,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接料座6,接料座6上具有两个用于容置贴装元件100的定位槽61,两个定位槽61沿搬移方向间隔地排布,两个夹持组件51分别被驱动而各自沿搬移方向直线运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自动上料装置,传送工作台1绕竖直方向延伸的轴心线转动地设置,能够提高空间利用率,使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传送工作台1上设置有传料座11,升降座2上设置有翻转机构4,传料座11能够将贴装元件100自动输送至翻转机构4处,并通过翻转机构4对贴装元件100进行翻转,即传输和翻转动作无需人工辅助,结构简单且自动化程度较高,减少生产成本。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传输贴装元件的传送工作台、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地设置在所述传送工作台一侧的升降座、用于驱使所述升降座沿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的翻转机构,
其中,所述传送工作台上具有传料座,所述传料座上具有多个并排设置且用于容置所述贴装元件的容置槽,所述翻转机构包括均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多根翻转轴,所述翻转轴绕自身轴心线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每根所述翻转轴的一端部上均固设有用于吸取所述贴装元件的吸料座,所述吸料座始终位于所述传料座的上方,所有的所述吸料座与所有的所述容置槽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翻转机构还包括用于驱使所有的所述翻转轴同步旋转的翻转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翻转轴的旋转方向及旋转角度均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座的一侧面上设置有吸嘴,所述吸料座具有取料工作状态与上料工作状态,当所述吸料座处于所述取料工作状态时,所述吸嘴朝下地设置;当所述吸料座处于所述上料工作状态时,所述吸嘴朝向左右方向上的其中一侧,所述吸料座由所述取料工作状态向所述上料工作状态转换的过程中,所述翻转轴旋转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具有用于吸附所述贴装元件的吸附面,当所述吸料座处于所述吸料工作状态时,所述吸附面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有的所述吸附面位于同一平面;当所述吸料座处于所述上料工作状态时,所述吸附面沿竖直方向延伸,所有的所述吸附面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吸料座上的所述吸嘴具有两组,两组所述吸嘴沿所述翻转轴的轴向间隔地设置,所述吸嘴具有用于吸附所述贴装元件的吸附面,所述吸附面与所述吸料座的侧面间距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有多组,每组所述翻转轴上均同轴地固设有一组所述的驱动齿轮;
换向齿轮,所述换向齿轮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任意相邻的两组所述驱动齿轮之间均设置有一组所述的换向齿轮,且所述换向齿轮分别与两组所述驱动齿轮之间啮合地设置,两组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换向齿轮之间的传动比为1:1;
电机,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升降座上;
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齿轮组设置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其中一组所述驱动齿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工作台呈圆盘状,且所述传送工作台绕竖直方向延伸的轴心线转动地设置,所述传料座具有沿周向间隔地分布在所述传送工作台上的多组,所述传料座随所述传送工作台的旋转而交替地位于所述吸料座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吸料座上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所述容置槽,所述翻转轴也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两根,且两根所述翻转轴的轴心线位于同一高度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贴装元件进行搬运转送的搬移机构,所述搬移机构上具有两组夹持组件,两组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能够沿竖直方向升降且能够沿搬移方向直线运动地设置,两组所述夹持组件的位置与所述吸料座的位置相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还包括接料座,所述接料座上具有两个用于容置所述贴装元件的定位槽,两个所述定位槽沿所述搬移方向间隔地排布,两个所述夹持组件分别被驱动而各自沿所述搬移方向直线运动。
CN202122068599.0U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Active CN215755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8599.0U CN215755175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68599.0U CN215755175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55175U true CN215755175U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81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68599.0U Active CN215755175U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551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1103A (zh) * 2022-03-26 2022-05-20 宁波诚兴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ba线路板自动贴片设备及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1103A (zh) * 2022-03-26 2022-05-20 宁波诚兴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ba线路板自动贴片设备及工艺
CN114521103B (zh) * 2022-03-26 2024-01-26 宁波诚兴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cba线路板自动贴片设备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755175U (zh) 一种贴装元件的自动上料装置
CN208543550U (zh) 一种钟机自动上下料与啤压装置
CN206966984U (zh) 一种双面汇流排自动装配机
CN210649752U (zh) 一种汽车刹车片加工上下料机械手
CN209774641U (zh) 用于冲压上料的四轴机器人
CN105499972B (zh) 精密部件装配智能机器人
CN111546083A (zh) 一种工作台z轴运动的卧式五轴翻板加工中心
CN216884684U (zh) 精雕加工系统及其上下料系统
CN215784529U (zh) 多工位点胶锁附设备
CN113145422B (zh) 一种高效纸芯自动点胶工艺及其成套设备
CN209793728U (zh) 一种双主臂多轴伺服机械手
CN214055268U (zh) 一种水平关节机械手
CN211495884U (zh) 牙叉式基板运输装置
CN113894429A (zh) 翻转机构及全自动打标机
CN207901087U (zh) 一种多工位旋转式工作机构
CN115258253B (zh) 基于机械手操作的塑料工件贴膜设备及贴膜方法
CN110790000A (zh) 锂电池盖帽组装翻转搬运机器人
CN211197834U (zh) 高效高精准锂电池盖帽搬运机器人
CN218491002U (zh) 防粘连的铝片自动上料装置
CN218453734U (zh) 一种定向卧转立翻转机构
CN219688801U (zh) 料仓底部取料翻转结构及贴合设备
CN220033210U (zh) 一种磁铁旋转调整下料装置
CN220611042U (zh) 一种电池片包边设备
CN220097834U (zh) 一种360度旋转全自动码垛机
CN219193731U (zh) 一种高速放片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2, zengshan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hongshida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9 Jinzhu Road, Lujia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HOSTAR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