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06887U -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06887U
CN215706887U CN202122099230.6U CN202122099230U CN215706887U CN 215706887 U CN215706887 U CN 215706887U CN 202122099230 U CN202122099230 U CN 202122099230U CN 215706887 U CN215706887 U CN 2157068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connection
vehicle body
automobile body
connecting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923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小灯
经继明
刘永波
凤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Aima Vehicle Indust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923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068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068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068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包括左车体、右车体和后连接,左车体和右车体呈相对设置,后连接设置于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后连接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和右车体可拆卸连接。该车架及电动车能够便于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架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
现有技术中,电动车的车架包括左车体、右车体和后连接,其中,左车体和右车体呈相对设置,后连接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和右车体采用焊接固定。这种固定方式,虽然具有连接稳定、可靠的优点,但是,维修时需要整体进行更换,存在无法更换单独的零部件的缺点,导致维修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架及电动车,能够便于拆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车架,包括左车体、右车体和后连接,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呈相对设置,所述后连接设置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之间,所述后连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可拆卸连接。该车架能够便于拆装。
可选地,所述车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后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对应装配于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后连接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连接耳上,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连接耳交叠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以使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孔相互重合。
可选地,所述后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上分别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对应装配于所述导向孔内,以使所述后连接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定位安装。
可选地,所述后连接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车架还包括后衣架,所述后衣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衣架还穿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可选地,所述后衣架包括U型连接架,所述U型连接架的两折臂分别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可拆卸连接,所述U型连接架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开口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以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后衣架还包括保护板,所述连接杆包括相互连接且具有夹角的第一子连接杆和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穿过所述开口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子连接杆的底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呈贴合设置,所述保护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子连接杆上。
可选地,所述后连接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所述车架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可拆卸固定于安装槽内以闭合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保护盖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卡接,以使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安装槽卡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车,包括上述的车架。该车架能够便于拆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
该车架包括左车体、右车体和后连接,左车体和右车体呈相对设置,后连接设置于左车体和右车体之间,后连接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和右车体可拆卸连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左车体、右车体和后连接可以单独进行制造,待制造完成后再集中进行组装,通过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方式形成车架。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后连接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和右车体采用焊接固定的连接方式,在本申请提供的车架中,后连接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和右车体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方式,既满足了形成的车架需要具有连接稳定、可靠的使用需求,又便于在维修时通过拆卸使得车架分离成单独的零部件进行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图标:100-车架;10-左车体;20-右车体;21-安装板;30-后连接;31-连接耳;32-安装槽;321-开口;322-第一卡接部;40-后衣架;41-U型连接架;42-连接杆;421-第一子连接杆;422-第二子连接杆;43-保护板;50-保护盖;51-第二卡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架100,包括左车体10、右车体20和后连接30,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呈相对设置,后连接30设置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之间,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该车架100能够便于拆装。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该车架100包括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呈相对设置,该车架100还包括后连接30,后连接30设置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之间,且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关于后连接30与左车体10以及后连接30与右车体20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具体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只需使得后连接30与左车体10以及后连接30与右车体20之间连接稳定、可靠形成的车架100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关于左车体10、右车体20和后连接30的具体结构和具体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示例地,左车体10、右车体20和后连接3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左车体10、右车体20和后连接30的实际结构进行设计,左车体10、右车体20和后连接30的材质可以是铝合金、钛合金等。
如上所述,该车架100包括左车体10、右车体20和后连接30,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呈相对设置,后连接30设置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之间,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左车体10、右车体20和后连接30可以单独进行制造,待制造完成后再集中进行组装,通过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方式形成车架100。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采用焊接固定的连接方式,在本申请提供的车架100中,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采用可拆卸连接的固定方式,既满足了形成的车架100需要具有连接稳定、可靠的使用需求,又便于在维修时通过拆卸使得车架100分离成单独的零部件进行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
同理地,当该车架100还包括前连接(图中未示出)时,前连接与后连接30呈相对设置,前连接设置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之间,且前连接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以下内容均以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前连接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下述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的具体方式进行设计,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示例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车架100还包括紧固件(图中未示出),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紧固件穿过连接孔对应装配于安装孔内,以使后连接30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固定连接(螺纹连接)。其中,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螺栓等现有技术中的标准件,以便于维修时对紧固件进行更换。此外,紧固件、连接孔和安装孔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以提高后连接30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只需使得紧固件、连接孔和安装孔分别呈一一对应设置即可,这里不作具体限制。
示例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扣,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上分别设置有卡接槽,和/或,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槽,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上分别设置有卡接扣,卡接扣容置于卡接槽内,以使后连接30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固定连接(卡接)。其中,卡接扣上可以设置有卡钩,以提高卡接扣与卡接槽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后连接30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卡接扣还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使卡接扣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卡接扣与卡接槽能够过盈配合,进一步提高卡接扣与卡接槽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请结合参照图2,可选地,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耳31,连接孔设置于连接耳31上,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板21,安装孔设置于安装板21上,连接耳31交叠设置于安装板21上,以使连接孔与安装孔相互重合,从而便于对准安装。同理地,卡接扣可以设置于(同一或另一)连接耳31上,卡接槽可以设置于(同一或另一)安装板21上,连接耳31交叠设置于安装板21上,以使卡接扣卡接于卡接槽内,从而便于对准安装。
示例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柱,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上分别设置有导向孔,和/或,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上分别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对应装配于导向孔内,导向柱对应装配于导向孔内,以使后连接30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定位安装,从而提高对准安装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现有技术中,一部分电动车的车架100包括前连接、左车体10、右车体20和后连接30,当驾驶者使用电动车载人时,缺少能够对乘客起到保护作用的零部件,存在电动车的安全性能较差的问题;一部分电动车的车架100还包括后衣架40,其中,后衣架40采用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后连接30上,当驾驶者使用电动车载人时,能够通过后衣架40对乘客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电动车的安全性能,但是,由于后衣架40与后连接30无法灵活拆装,因此,存在更换维修成本较高的问题。
如图2所示,示例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连接30上设置有安装槽32,安装槽32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321;车架100还包括后衣架40,后衣架4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后衣架40还穿过开口321可拆卸固定于安装槽32内,以通过后衣架40提高车辆载人时的安全性能,从而尽可能地避免乘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后仰摔落的现象,同时,还能便于在维修时通过拆卸使得后衣架40能够与后连接30分离成单独的零部件进行更换,降低了维修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后衣架4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的具体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这里不作具体限制。示例地,后衣架4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参照上述后连接30的两端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的具体方式进行设计,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2所示,具体地,后衣架40包括U型连接架41,U型连接架41的两折臂分别与左车体10和右车体20可拆卸连接,U型连接架41上设置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穿过开口321容置于安装槽32内,以使连接杆42与安装槽32可拆卸连接。值得注意的是,U型连接架41可以在两折臂以及连接两折臂的连接臂之间具有一定的高度差,由于连接臂相较于两折臂更靠近车辆的后方,因此,连接臂的高度可以高于两折臂的高度,以使得乘客具有前倾靠近驾驶员的趋势,从而起到保障乘客安全的作用。
但是,上述方式所能起到的保护作用非常有限,为此,优选地,后衣架40还包括保护板43,连接杆42包括相互连接且具有夹角的第一子连接杆421和第二子连接杆422,第一子连接杆421穿过开口321容置于安装槽32内,且第一子连接杆421的底面与安装槽32的底面呈贴合设置,保护板43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子连接杆422上,保护板43可以包括相互连接且具有夹角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第一板体与第二子连接杆422呈贴合设置,第二板体用于对乘客的躯体(后背)进行止挡,以通过保护板43进一步地提高车辆载人时的安全性能,从而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乘客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后仰摔落的现象。其中,上述的两个夹角的具体角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只需使得乘客能够乘坐于驾驶员、第一子连接杆421、第二子连接杆422、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形成的空间内即可,这里不作具体限制。另外,保护板43可以呈O型结构、X型结构、“山”字型结构等,以增大保护板43与乘客的躯体(后背)之间的接触面积。
请再结合参照图3和图4,示例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后连接30上设置有安装槽32,安装槽32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321;车架100还包括保护盖50,保护盖50可拆卸固定于安装槽32内以闭合开口321。这样一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同一车架100,可以同时包括后衣架40和保护盖50两种不同配件,以满足使用者的不同使用需求。示例地,在使用者需要后衣架40保护乘客安全时,可以将后衣架40安装在安装槽32内,而将保护盖50拆卸收纳起来,以通过后衣架40提高车辆载人时的安全性能;在使用者需要利用后座放置较大的物品时,可以将保护盖50安装在安装槽32内,而将后衣架40拆卸收纳起来,以通过保护盖50对安装槽32起到防尘保护的作用,提高车辆的美观性和整体性。
关于保护盖50的具体结构和具体材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只需使得保护盖50能够与开口321相适配并能够闭合开口321即可,这里不作具体限制。示例地,保护盖50的材质为塑料、橡胶等。
如图3和图4所示,关于保护盖50安装在安装槽32内的具体方式,可选地,安装槽3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22,保护盖50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接部51,第二卡接部51与第一卡接部322配合卡接,以使保护盖50与安装槽32卡接,以提高保护盖50与安装槽3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第二卡接部51还可以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使第二卡接部51能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发生弹性形变,从而使得第二卡接部51与第一卡接部322能够过盈配合,进一步提高第二卡接部51与第一卡接部32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卡接部322需要避免对后衣架40与安装槽32的连接产生干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动车。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动车包括上述的车架100。由于车架100的结构和有益效果已经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车体、右车体和后连接,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呈相对设置,所述后连接设置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之间,所述后连接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后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孔,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上分别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连接孔对应装配于所述安装孔内,以使所述后连接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连接耳上,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上分别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连接耳交叠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以使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安装孔相互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上分别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对应装配于所述导向孔内,以使所述后连接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定位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车架还包括后衣架,所述后衣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后衣架还穿过所述开口可拆卸固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衣架包括U型连接架,所述U型连接架的两折臂分别与所述左车体和所述右车体可拆卸连接,所述U型连接架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所述开口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以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槽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衣架还包括保护板,所述连接杆包括相互连接且具有夹角的第一子连接杆和第二子连接杆,所述第一子连接杆穿过所述开口容置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一子连接杆的底面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呈贴合设置,所述保护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子连接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连接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
所述车架还包括保护盖,所述保护盖可拆卸固定于安装槽内以闭合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保护盖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部配合卡接,以使所述保护盖与所述安装槽卡接。
10.一种电动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车架。
CN202122099230.6U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 Active CN2157068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9230.6U CN215706887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9230.6U CN215706887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06887U true CN215706887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1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9230.6U Active CN215706887U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068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5519248A (ja) 車両用の採光用開口システム
US7048326B2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motor vehicle
CN215706887U (zh) 一种车架及电动车
US5772460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827482B2 (ja) 車両用サンバイザホルダ取付構造
US20050206132A1 (en) Stamped airbag retention members and method of airbag assembly
CN110803118B (zh) 一种车用雷达安装结构、安装方法及汽车
CN216684308U (zh) 线束固定支架
CN215513894U (zh) 车辆的翼子板装饰结构及车辆
CN219821587U (zh) 一种交通工具的前围连接板结构及交通工具
CN217672454U (zh) 工具箱组件和具有其的汽车
CN216214153U (zh) 线束固定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9046356U (zh) 线束连接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8661730U (zh) 安全带安装装置及车辆
CN213354363U (zh) 摄像头安装架及摄像头模组
CN213354364U (zh) 车载摄像头支撑件及摄像头模组
CN220947874U (zh) 一种底板线束护线盒
CN115384281A (zh) 一种遮阳板挂钩
CN219733108U (zh) 车辆隐藏式外把手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097313U (zh) 用于车辆的挂钩总成和车辆
CN210478537U (zh) 一种外后视镜线束固定结构
CN218558666U (zh) 一种汽车后备箱前地毯的安装固定结构
CN217227500U (zh) 一种雨刮臂连接座
CN218858320U (zh) 显示器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315187U (zh) 挡泥板组件和具有其的代步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