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02458U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02458U CN215502458U CN202120520244.8U CN202120520244U CN215502458U CN 215502458 U CN215502458 U CN 215502458U CN 202120520244 U CN202120520244 U CN 202120520244U CN 215502458 U CN215502458 U CN 21550245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vity
- water
- air outlet
- water tank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有内胆,其具有前侧敞口的烹饪腔室;水箱,设置在所述内胆之外,其内部具有相连通的储水腔和容腔,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容腔位于所述储水腔的下游,所述水箱具有连通所述容腔和所述烹饪腔室的出气口;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或水箱外,用来将容腔内的水加热成蒸汽;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阀片,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出气口处,且被布置成相对所述出气口运动,从而增大或减小对所述出气口的遮盖面积。能够调整进入烹饪腔室内的蒸汽量,从而达到较好的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烹饪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如蒸箱、具有加湿功能的烤箱、蒸烤一体机、蒸微一体机及微蒸烤一体机等烹饪设备,都是具有利用蒸汽加热食物的功能。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可快速排出蒸汽的蒸箱装》,其专利号为ZL202020380622.2(授权公告号为CN212368789U)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排出蒸汽的蒸箱装置,包括有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用于加热食物的蒸箱内胆和用于给蒸汽发生器供水的第一水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箱装置还包括有喷水嘴,用于向蒸箱内胆中喷射冷水,该喷水嘴开设于蒸箱内胆上;第二水箱,用于储存冷水,该第二水箱包括有第一出水管和入水管,第二水箱的第一出水管经第一水泵与喷水嘴相连;集水孔,用于将冷凝水排出蒸箱内胆,该集水孔开设于蒸箱内胆的底部。上述专利中的水箱设置在内胆的顶部,蒸汽发生器设置在内胆的后侧,需要水箱直接抽水到内胆后侧的蒸汽发生器中,足够多的水被加热后再产生蒸汽,这样的设计也大大缩短了水箱内水的蒸饪或加湿持续时间;此外,蒸汽发生器设置在内胆的后侧,用户使用时无法观察到蒸汽发生器,藏在内胆后侧的蒸汽发生器工作一段时间后,内部会出现很多水垢,水垢积累多了,直接影响此蒸汽发生器的热效率,使得蒸功能会越来越弱,影响用户使用;并且蒸汽发生器里的水垢很难被清除。
为此,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蒸汽加热装置和蒸烤箱》,其专利号为ZL201821522866.9(授权公告号为CN209315618U)公开了一种蒸汽加热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蒸煮食物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壁设置水箱,所述水箱包括导磁底面或者水箱内设置导磁板,所述水箱内或水箱外设置电磁加热装置,所述电磁加热装置通电后,水箱产生涡流而加热水箱中的水并产生蒸汽;所述蒸汽通过连接水箱与箱体的蒸汽管道进入所述箱体对箱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上述专利中通过在水箱内设置电磁加热装置对水箱内的水加热成水蒸汽,虽然可通过加热水量来间接控制进入烹饪腔室内的蒸汽量,提高了水箱内的水利用率,蒸饪时间或加湿持续时间也会相应增加,但是,由于管路内会残有蒸汽量,从而可能存在烹饪腔室内所需要的蒸汽量多但是加热水量少而无足够的蒸汽量进入至烹饪腔室内,也可能存在烹饪腔室内所需要的蒸汽量少而又加热水量多而有较多的蒸汽进入的情况,即无法根据箱体的烹饪腔室内实际所需的蒸汽量调节进入烹饪腔室内的蒸汽。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烹饪设备作进一步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调节蒸汽出气量大小的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提供了一种使得内胆中的蒸汽分布均匀的目的的烹饪设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有
内胆,其具有前侧敞口的烹饪腔室;
水箱,设置在所述内胆之外,其内部具有相连通的储水腔和容腔,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容腔位于所述储水腔的下游,所述水箱具有连通所述容腔和所述烹饪腔室的出气口;
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水箱内或水箱外,用来将容腔内的水加热成蒸汽;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阀片,设置在所述水箱的出气口处,且被布置成相对所述出气口运动,从而增大或减小对所述出气口的遮盖面积。
为了自动打开或关闭出气口,还包括有用来驱动所述阀片相对所述出气口运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阀片驱动连接。
驱动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但是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
第一电机,被布置成相对水箱固定;
联动组件,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相连接;
内齿圈,呈环状,其中心线与所述出气口的中心线相重合或并排间隔布置,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联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从而带动所述内齿圈沿所述出气口的周向转动;
所述阀片有多个,且位于所述内齿圈的内围,并沿所述内齿圈的周向布置且呈旋转对称分布,每个所述阀片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相啮合的传动齿轮,各所述阀片在所述内齿圈的带动下转动而遮盖所述出气口或者朝相反方向转动而在中央围合形成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的调节孔而打开所述出气口。
联动组件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用齿轮和齿部配合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凸轮的形式,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的转动轴线并排间隔布置,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有
多个外齿部,沿所述内齿圈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内齿圈的外周壁上;及
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且与所述外齿部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阀片为基本呈径向向外弯曲的弧形状,相邻两个所述阀片沿着对应传动齿轮的转动轴线在所述出气口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各所述阀片的内侧边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的调节孔。
优选地,所述水箱具有内箱体及位于所述内箱体外围的外箱体,所述储水腔和容腔位于所述内箱体内,所述容腔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口,所述通气口的周沿侧向延伸形成有走气通道,所述外箱体具有位于所述走气通道之外围的连接通道,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连接通道包括有横截面面积不变的直管段及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的扩张段,所述走气通道位于所述直管段内,所述扩张段的末端开口处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所述的出气口。扩张段的设计,使得更多的蒸汽通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扩张段通过连接管与所述烹饪腔室相连通,所述内齿圈和阀片均位于所述连接管的内腔中,所述连接管具有横截面面积沿着流体流动路径逐渐减小的收缩段。如此,蒸汽在连接管内慢慢加速,使得蒸汽进入内胆的烹饪腔室有一定速度,这样烹饪腔室内的热蒸汽相对均匀地分布,使得内部食物受热更加地均匀。
为了防止烫伤用户,所述内箱体在位于所述容腔的外侧具有隔热层。如此,即使水箱内部有较高温度,用户取出水箱时也不会被烫伤。
为了减少容腔内的水垢,所述容腔内设置有具有用来吸附水垢的软质吸附件,所述软质吸附件具有多个毛细小孔。
为了调节进入至容腔内的水量,所述储水腔上开设有与所述容腔相连通的贯通口,还包括有封堵塞及用来驱动所述封堵塞相对所述贯通口运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贯通口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封堵塞相连接。
调节机构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可以采用齿轮和齿条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形式,但是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
连杆,沿着所述贯通口内流体流动方向延伸,其第一端穿入所述储水腔内且与所述封堵塞相连接;
推动机构,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连杆的第二端相连接,从而带动所述连杆沿其长度方向来回运动。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至容腔内的水量,继而调节进入烹饪腔室内的蒸汽,所述容腔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储水腔之下,所述储水腔的底壁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壁,所述贯通口开设在所述储水腔的底壁上,且与所述环壁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环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贯通口与所述容腔的出水口,所述封堵塞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上端上,所述连杆的下端设置有活塞,所述推动机构与所述活塞相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活塞相对所述环壁上下运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口。
出水口的布置方式之一:所述出水口成组设置,且至少有两组,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每组中至少有两个,且沿着所述环壁的周向间隔布置。
推动机构的采用形式之一:还包括有作用在所述活塞上,且始终使所述活塞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的弹性件,所述推动机构为蜡马达。
出水口的布置方式之二:所述出水口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整体呈螺旋向下布置。
推动机构的采用形式之二: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有
第二电机,被布置成相对所述水箱固定,其具有与所述连杆基本垂直的输出轴;
扇形齿轮,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且该扇形齿轮的外周壁的局部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凸齿;及
连接环,基本呈扁圆形,竖向设置,其上端与所述活塞相连接,该连接环包括有两个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板部,两个所述竖板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扇形齿轮的凸齿相啮合的内齿部,从而在所述扇形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连接环上下来回运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腔室的水箱通过其内部的加热件对容腔加热,由此,蒸汽在水箱内部产生后直接流入至烹饪腔室内,当烹饪腔室内无需太多蒸汽时,阀片可逐渐闭合而逐渐关闭出气口,从而控制进入烹饪腔室内的蒸汽量;当烹饪腔室内需要较多蒸汽时,可将阀片逐渐打开而不断地增大进入烹饪腔室内的蒸汽量,即能够调整进入烹饪腔室内的蒸汽量,从而达到较好的烹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烹饪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水箱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阀片和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电磁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内围形成有调节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水箱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11为水箱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施例二的水箱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施例二的内箱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实施例二的水箱的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实施例二的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优选实施例。
该实施例的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有内胆1、水箱2、加热件、阀片3、驱动机构4、调节机构6及弹性件。其中,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为烤箱、蒸箱或者蒸功能和烤功能的一体机或者蒸烤微一体机等中的一种。
如图2所示,内胆1具有前侧敞口的烹饪腔室11。水箱2设置在内胆1之外,具体地,水箱2设置在内胆1之上,且该水箱2包括有内箱体2a及位于内箱体2a外围的外箱体2b,具体参见图3和图10所示。如图11所示,外箱体21b包括有底部敞口的上箱体200和顶部敞口的下箱体201,上箱体200和下箱体201的敞口相对接形成有外箱体21b。如图11所示,内箱体2a包括有顶部敞口的底座02及覆盖在底座02顶部敞口处的盖板021,內箱体2a内设置有顶部敞口的内壳体04,在盖板021覆盖在底座02的顶部敞口处的状态下,盖板021的局部能将内壳体04的顶部敞口遮盖住。如图3和图10所示,内壳体04与盖板021之间形成有储水腔21,内箱体2a的内腔在位于储水腔21之外具有容腔22,储水腔21的底壁上开设有与容腔22相连通的贯通口211,沿着流体流动路径,容腔22位于储水腔21的下游。
为了方便向内箱体的储水腔21内加水,内箱体2a能在电动推杆7的驱动下相对外箱体2b前后运动,具体地,如图2所示,电动推杆7位于水箱2之后,且该电动推杆7的动力输出端穿过外箱体2b后与内箱体2a相连接。
如图3所示,在水箱2和内胆1之间设置有用来将容腔22内的水加热成蒸汽的加热件,加热件靠近容腔22布置,本实施例的加热件为电磁加热盘29,如图6所示,电磁加热盘29包括有陶瓷板291及设置在陶瓷板291之上表面的励磁线圈292,励磁线圈292有两组且沿着前后方向间隔布置。水箱至少局部采用金属材质制成,通过电磁加热盘上的励磁线圈工作,对水箱底部金属进行涡流加热,从而将容腔22内的水加热成水蒸气。对于前述电磁加热盘的具体工作原理与背景技术中的电磁加热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本实施例中将不再详细赘述。如此,蒸汽在水箱内部产生,无需额外的水泵,降低了成本。
为了控制容腔内的加热水位的高度,在容腔22内设置有检测水位的传感器。另外,如图3所示,容腔22与内箱体2a之间具有隔热层,本实施例的隔热层为真空层28,如此,内箱体2a采用三层结构,即内层为储水腔、中间层为容腔,外层为隔热层。如此,即使水箱内部有较高温度,用户取出水箱时也不会被烫伤。
为了减少容腔内的水垢,如图3和图10所示,容腔22内设置有具有用来吸附水垢的软质吸附件5,软质吸附件5具有多个毛细小孔51。软质吸附件5上的毛细小孔51,会形成毛细现象,从而吸附容腔22内的水垢,当软性吸附件5上的水垢吸附较多时,只需要将软性吸附件取出进行清洗即可,有利于软性吸附件的重复使用。此外,如图3所示,容腔22的内底壁上具有多个凸起部225,多个凸起部225使得其整个底面呈曲面状,一方面增加了加热面积,能快速产生蒸汽,另一方面,不易结水垢。
为了实现容腔与烹饪腔室的连通,如图3和图4所示,容腔2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口220,通气口220的周沿向后延伸形成有走气通道222,如图3和图10所示,外箱体2b之上箱体200具有位于走气通道222之外围的连接通道27,如图3和图10所示,沿着流体流动路径,连接通道27包括有横截面面积不变的直管段271及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的扩张段272,走气通道222位于直管段271内,且该走气通道222的外周壁与直管段271的内周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扩张段272的设计,使得更多的蒸汽流入至扩张段272内。扩张段272的末端开口处设置有安装板223,安装板223上开设有出气口221,如此,出气口221用来实现容腔22与烹饪腔室11的连通。扩张段272通过连接管224与烹饪腔室11相连通,安装板223位于扩张段272与连接管224之间,连接管224具有横截面面积沿着流体流动路径逐渐减小的收缩段2241。收缩段2241的存在,让蒸汽在连接管224内慢慢加速,使得蒸汽进入内胆的烹饪腔室有一定速度,这样烹饪腔室内的热蒸汽相对均匀地分布,使得内部食物受热更加地均匀。经水箱流入烹饪腔室内的蒸汽流动方向参见图2中空心箭头所指的方向。
为了控制进入烹饪腔室11内的蒸汽量,如图3所示,在连接管224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阀片3,阀片3设置在水箱2的出气口221处,且为基本呈径向向外弯曲的弧形状。前述的阀片3在驱动机构4的驱动下相对出气口221运动,从而增大或减小对出气口221的遮盖面积,以调节流出的蒸汽流量。如此,当内胆内无需太多蒸汽时,如图5所示,阀片可逐渐闭合;如图8所示,若内胆内需要较多蒸汽时,阀片可逐渐打开,以此调节进入烹饪腔室11内的蒸汽量。
前述的驱动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与阀片3驱动连接。如图5和图8所示,驱动机构4包括有第一电机41、联动组件42及内齿圈43。联动组件42的动力输入端与第一电机41相连接,联动组件42的动力输出端与内齿圈43的动力输入端相连接,从而带动内齿圈43沿出气口221的周向转动。前述的内齿圈43呈环状,位于连接管224的内腔中,该内齿圈43的中心线(转动轴线)与出气口221的中心线相重合或并排间隔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内齿圈43的转动轴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如图5所示,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沿着前后方向延伸,上述的联动组件42包括有外齿部431及主动齿轮421,外齿部431有多个,且沿内齿圈43的周向间隔布置在内齿圈43的局部外周壁上;主动齿轮421安装在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上,且与外齿部431相啮合。如此,在第一电机41的驱动下,并在主动齿轮421与外齿部431的传动啮合下实现内齿圈43沿出气口221的周向转动。
如图5和图8所示,上述的各阀片3均位于内齿圈43的内围,且所有阀片3沿内齿圈43的周向布置且呈旋转对称分布,内齿圈43的内周壁上设置有多个沿周向布置的齿部,每个阀片3上均设置有与内齿圈43内位的齿部相啮合的传动齿轮31,传动齿轮31的转动轴线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相邻两个阀片3沿着对应传动齿轮31的转动轴线在出气口22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各阀片3的内侧边沿32共同围合形成有调节孔03。如此,各阀片3在内齿圈43的带动下转动而将出气口221完全遮盖,或者,各阀片3在内齿圈43的带动下朝相反方向转动而在中央围合形成与出气口221相连通的调节孔03而打开出气口221。
为了打开或关闭上述的贯通口211,如图10所示,在储水腔21内设置有封堵塞25,封堵塞25在调节机构6的驱动下相对贯通口211上下运动而打开或关闭该贯通口211。调节机构6的动力输出端与封堵塞25相连接。具体地,储水腔21的底壁在位于贯通口211的外围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壁212,环壁212上开设有连通贯通口211与容腔22的出水口2121。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出水口2121成组设置,且至少有两组,并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每组中至少有两个沿着环壁212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出水口2121。
如图4和图10所示,底座02在对应环壁212的位置上具有上下贯通且位于环壁212外围的导向通道023,为了限制环壁212向下运动,导向通道023的内周壁向内上形成有台阶0231,环壁212的下部与台阶0231的上部相抵,导向通道023与内壳体04的底壁之间留有供水通过的间隙05。在出水口处于打开状态且贯通口211处于打开状态下,水流依次经贯通口211、出水口2121及间隙05后流入至容腔22内,水流流动方向具体参见图10中箭头所指的方向。
如图10所示,调节机构6包括有连杆61和推动机构。上述连杆61竖向设置,且上端穿过环壁212的內腔而位于储水腔21内,封堵塞25设置在连杆61的上端上,连杆61的下端设置有活塞26,推动机构与活塞26相连接,从而带动活塞26相对环壁212上下运动而打开或关闭出水口2121。推动机构为蜡马达62,蜡马达62的动力输出端与连杆61的下端相连接,从而带动连杆61向上运动。弹性件为套设在连杆61外侧的弹簧63,弹簧63的上端与内壳体的底壁相抵,弹簧63的下端与活塞26相抵而处于蓄能状态,在弹簧63处于蓄能状态下,始终使活塞26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
在上述活塞26不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上下布置的出水口2121不断地被打开,则不断地有较多的水进入至容腔22内,即进入容腔22的水量逐渐增大;在活塞26不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上下布置的出水口2121不断地被关闭,此时,进入容腔22内的水量不断地减小,直至无水流入至容腔22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实施例二:
如图11至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优选实施例。
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仅在于:出水口2121的布置方式不同,具体地,出水口2121有多个,多个出水口2121整体呈螺旋向下布置,具体参见图13和图16所示。
推动机构的结构形式不同,具体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二电机631、扇形齿轮632及连接环633。其中,第二电机631位于水箱2之下,且固定在内胆1之上,且该第二电机631具有与连杆61基本垂直的输出轴,本实施例的第二电机631的输出轴沿着左右方向延伸。扇形齿轮632安装在第二电机631的输出轴上,且该扇形齿轮632的外周壁的局部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凸齿6321;连接环633基本呈扁圆形,且竖向设置,该连接环633上端与活塞26相连接,该连接环633包括有两个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板部6331,两个竖板部6331的内壁上沿上下方向布置有与扇形齿轮632的凸齿6321相啮合的内齿部6332,从而在扇形齿轮63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连接环633上下来回运动。为了使得连接环633仅上下运动,内胆的顶壁上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滑轨635,连接环633上下滑动地限位在滑轨635上。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机631仅单向转动,无需采用正反电机,降低了对电机的要求。在第二电机631转动半圈后,带动连接环633向下运动继而带动活塞26向下运动,从而出水口2121不断地被打开,如此将不断地有较多的水进入至容腔22内,即进入容腔22的水量逐渐增大;在第二电机631朝同一转动方向继续转动后,将带动连接环633向上运动继而带动塞26向上运动,从而各个出水口2121不断地被关闭,此时,进入容腔22内的水量不断地减小,直至无水流入至容腔22内。
Claims (16)
1.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包括有
内胆(1),其具有前侧敞口的烹饪腔室(11);
水箱(2),设置在所述内胆(1)之外,其内部具有相连通的储水腔(21)和容腔(22),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容腔(22)位于所述储水腔(21)的下游,所述水箱(2)具有连通所述容腔(22)和所述烹饪腔室(11)的出气口(221);
加热件,设置在所述水箱(2)内或水箱(2)外,用来将容腔(22)内的水加热成蒸汽;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
阀片(3),设置在所述水箱(2)的出气口(221)处,且被布置成相对所述出气口(221)运动,从而增大或减小对所述出气口(221)的遮盖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来驱动所述阀片(3)相对所述出气口(221)运动的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阀片(3)驱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有
第一电机(41),被布置成相对水箱(2)固定;
联动组件(42),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机(41)相连接;
内齿圈(43),呈环状,其中心线与所述出气口(221)的中心线相重合或并排间隔布置,其动力输入端与所述联动组件(42)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从而带动所述内齿圈(43)沿所述出气口(221)的周向转动;
所述阀片(3)有多个,且位于所述内齿圈(43)的内围,并沿所述内齿圈(43)的周向布置且呈旋转对称分布,每个所述阀片(3)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内齿圈(43)相啮合的传动齿轮(31),各所述阀片(3)在所述内齿圈(43)的带动下转动而遮盖所述出气口(221)或者朝相反方向转动而在中央围合形成与所述出气口(221)相连通的调节孔(03)而打开所述出气口(22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与所述传动齿轮(31)的转动轴线并排间隔布置,所述联动组件(42)包括有
多个外齿部(431),沿所述内齿圈(43)的周向间隔布置在所述内齿圈(43)的外周壁上;及
主动齿轮(421),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41)的输出轴上,且与所述外齿部(431)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3)为基本呈径向向外弯曲的弧形状,相邻两个所述阀片(3)沿着对应传动齿轮(31)的转动轴线在所述出气口(22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局部重叠,各所述阀片(3)的内侧边沿(32)共同围合形成所述的调节孔(0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具有内箱体(2a)及位于所述内箱体(2a)外围的外箱体(2b),所述储水腔(21)和容腔(22)位于所述内箱体(2a)内,所述容腔(22)的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口(220),所述通气口(220)的周沿侧向延伸形成有走气通道(222),所述外箱体(2b)具有位于所述走气通道(222)之外围的连接通道(27),沿着流体流动路径,所述连接通道(27)包括有横截面面积不变的直管段(271)及横截面面积逐渐增大的扩张段(272),所述走气通道(222)位于所述直管段(271)内,所述扩张段(272)的末端开口处设置有安装板(223),所述安装板(223)上开设有所述的出气口(2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段(272)通过连接管(224)与所述烹饪腔室(11)相连通,所述内齿圈(43)和阀片(3)均位于所述连接管(224)的内腔中,所述连接管(224)具有横截面面积沿着流体流动路径逐渐减小的收缩段(224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体(2a)在位于所述容腔(22)的外侧具有隔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22)内设置有具有用来吸附水垢的软质吸附件(5),所述软质吸附件(5)具有多个毛细小孔(51)。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腔(21)上开设有与所述容腔(22)相连通的贯通口(211),还包括有封堵塞(25)及用来驱动所述封堵塞(25)相对所述贯通口(211)运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贯通口(211)的调节机构(6),所述调节机构(6)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封堵塞(25)相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6)包括有
连杆(61),沿着所述贯通口(211)内流体流动方向延伸,其第一端穿入所述储水腔(21)内且与所述封堵塞(25)相连接;
推动机构,其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连杆(61)的第二端相连接,从而带动所述连杆(61)沿其长度方向来回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22)至少局部位于所述储水腔(21)之下,所述储水腔(21)的底壁具有向下延伸的环壁(212),所述贯通口(211)开设在所述储水腔(21)的底壁上,且与所述环壁(212)的内腔相连通,所述环壁(212)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贯通口(211)与所述容腔(22)的出水口(2121),所述封堵塞(25)设置在所述连杆(61)的上端上,所述连杆(61)的下端设置有活塞(26),所述推动机构与所述活塞(26)相连接,从而带动所述活塞(26)相对所述环壁(212)上下运动而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水口(2121)。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2121)成组设置,且至少有两组,且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每组中至少有两个,且沿着所述环壁(212)的周向间隔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作用在所述活塞(26)上,且始终使所述活塞(26)具有向下运动的趋势的弹性件,所述推动机构为蜡马达(62)。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2121)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2121)整体呈螺旋向下布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有
第二电机(631),被布置成相对所述水箱(2)固定,其具有与所述连杆(61)基本垂直的输出轴;
扇形齿轮(632),安装在所述第二电机(631)的输出轴上,且该扇形齿轮(632)的外周壁的局部具有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凸齿(6321);及
连接环(633),基本呈扁圆形,竖向设置,其上端与所述活塞(26)相连接,该连接环(633)包括有两个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板部(6331),两个所述竖板部(633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扇形齿轮(632)的凸齿(6321)相啮合的内齿部(6332),从而在所述扇形齿轮(632)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所述连接环(633)上下来回运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20244.8U CN215502458U (zh) | 2021-03-11 | 2021-03-11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520244.8U CN215502458U (zh) | 2021-03-11 | 2021-03-11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02458U true CN215502458U (zh) | 2022-01-14 |
Family
ID=79800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520244.8U Active CN215502458U (zh) | 2021-03-11 | 2021-03-11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02458U (zh) |
-
2021
- 2021-03-11 CN CN202120520244.8U patent/CN21550245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110733B (zh) | 立式空调器室内机 | |
US20140144423A1 (en) | Gas oven range | |
CN105902142A (zh) | 一种婴儿辅食机 | |
CN112294099B (zh) | 一种用于蒸烤烹饪设备的排气结构及蒸烤一体机 | |
CN215502458U (zh) |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烹饪设备 | |
KR20050031784A (ko) | 증기조리장치 | |
CN208551531U (zh) | 物料清洗装置及烹饪器具 | |
CN215502456U (zh) | 一种用于烹饪设备的水箱结构及烹饪设备 | |
CN212912906U (zh) | 一种使用体验好的蒸汽炸锅 | |
CN205386071U (zh) | 一种蒸汽料理机 | |
CN211795864U (zh) | 一种烹饪一体机 | |
CN114893794A (zh) | 一种具有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 |
CN113208456A (zh) | 蒸烤箱 | |
CN110897497A (zh) | 一种分体式蒸锅 | |
CN209106929U (zh) | 一种节能锅 | |
CN219995309U (zh) | 一种蒸汽发生装置用聚能件及蒸汽加热锅具 | |
CN213237646U (zh) | 一种具有灶具的蒸制烹饪设备 | |
CN217429810U (zh) | 一种烤制烹饪设备 | |
CN110269520B (zh) | 一种带烤功能的家用电器 | |
CN218552120U (zh) | 引流式空气炸锅 | |
CN110811302A (zh) | 一种具有双内胆的家用电器 | |
CN215570618U (zh) | 一种具有烹饪设备的集成灶 | |
CN218852488U (zh) | 一种具有蒸功能的烹饪装置 | |
CN219125969U (zh) | 可产生高温蒸汽的蒸汽烤箱 | |
CN217827495U (zh) | 一种蒸制内胆结构及蒸制烹饪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