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01403U - 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01403U
CN215401403U CN202121475340.1U CN202121475340U CN215401403U CN 215401403 U CN215401403 U CN 215401403U CN 202121475340 U CN202121475340 U CN 202121475340U CN 215401403 U CN215401403 U CN 2154014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assembly
cylinder
mounting seat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475340.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饶小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Krealux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Krealux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Krealux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Krealux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475340.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014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014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014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用于将端子外壳逐个送出;输送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座和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容置端子外壳的第一滑槽;定位机构,与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对接,用于沿第二方向拍齐端子外壳;夹手机构,包括有夹手组件和驱动组件;机架,第一安装座、定位机构和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机架。通过振动盘将端子外壳逐个输送到第一滑槽中,然后输送组件驱动端子外壳进入到定位机构中,然后定位机构拍齐端子外壳,接着夹手组件夹起端子外壳,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夹手组件将端子外壳送出。

Description

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FT06-1端子组件较多,且结构较为复杂,目前主要是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装配,手动将端子外壳取出后,再将其他组件与端子外壳装配在一起,但不断重复取出端子外壳的动作劳动强度较大,且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能够送出端子外壳,代替手动取出的方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用于将端子外壳逐个送出;输送机构,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对接,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座和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容置所述端子外壳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端子外壳匹配,所述输送组件驱动所述端子外壳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定位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对接,用于沿第二方向拍齐端子外壳,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互相垂直;夹手机构,包括有夹手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夹手组件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的活动端,所述夹手组件用于将所述端子外壳从所述定位机构取出,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手将所述端子外壳送出;机架,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机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振动盘将端子外壳逐个输送到第一滑槽中,然后输送组件驱动端子外壳进入到定位机构中,然后定位机构拍齐端子外壳,接着夹手组件夹起端子外壳,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夹手组件将端子外壳送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座、第一滑块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往靠近所述定位块的方向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朝所述第二安装座的方向延伸突出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面向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平面,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平面贴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电机、两个传动轮和输送带,两个所述传动轮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电机驱动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转动,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所述输送带传动,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开设有长形孔,所述输送带穿过所述长形孔突出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动轮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输送带匹配,所述定位槽防止所述输送带发生偏移。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架设置有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有张紧轮和连接块,所述张紧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块,所述张紧轮与所述输送带抵接,所述连接块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气缸、第二滑块和滑轨,所述滑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滑块运动,所述夹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滑轨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板和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穿过所述限位板设置,所述限位螺钉与所述限位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螺钉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手组件包括有夹手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夹手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动端,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夹手气缸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夹手气缸用于夹取所述端子外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夹手气缸的活动端安装有两个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有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之间留有避让所述端子外壳的避让槽,以使所述第一夹块能够伸进所述端子外壳中,所述第一夹块伸进所述端子外壳中与另一个所述夹持部件的所述第二夹块配合夹持所述端子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缺少振动盘后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2示出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示出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中夹手气缸的示意图;
图6为图5示出的夹手气缸夹取端子外壳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振动盘100;
输送机构200、第一安装座210、第一滑槽211、定位板212、长形孔213、电机221、输送带222、传动轮223、连接块231、张紧轮232;
定位机构300、第一气缸301、第二安装座302、第一滑块303、第二滑槽304、定位块305、定位平面306;
夹手机构400、第二气缸411、滑轨412、第二滑块413、夹手气缸421、第三气缸422、夹持部件423、第一夹块424、第二夹块425、避让槽426、限位板431、限位螺钉432;
机架500、端子外壳6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振动盘100,用于将端子外壳逐个送出;输送机构200,与振动盘100的出料端对接,输送机构200包括有第一安装座210和输送组件,输送组件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10,第一安装座210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容置端子外壳的第一滑槽211,第一滑槽211与端子外壳匹配,输送组件驱动端子外壳沿第一方向移动;定位机构300,与输送机构200的出料端对接,用于沿第二方向拍齐端子外壳,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相垂直;夹手机构400,包括有夹手组件和驱动组件,夹手组件安装在驱动组件的活动端,夹手组件用于将端子外壳从定位机构300取出,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夹手将端子外壳送出;机架500,第一安装座210、定位机构300和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机架500。
通过振动盘100将端子外壳逐个输送到第一滑槽211中,然后输送组件驱动端子外壳进入到定位机构300中,然后定位机构300拍齐端子外壳,接着夹手组件夹起端子外壳,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夹手组件将端子外壳送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定位机构300包括有第二安装座302、第一滑块303和第一气缸301,第二安装座302沿第二方向开设有容置第一滑块303的第二滑槽304,第二滑槽304与第一滑槽211连通第二滑槽304内设置有定位块305,第一气缸301驱动第一滑块303向定位块305移动。输送组件将端子外壳输送到第二滑槽304中,然后第一气缸301驱动第一滑块303向定位块305移动,使第一滑块303将端子外壳推向定位块305,然后第一滑块303与定位块305配合拍齐端子外壳,并夹持端子外壳,方便夹手组件夹取端子外壳,提高夹手组件的夹取精度,提高夹手组件连续夹取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第一安装座210设置有定位板212,定位板212朝第二安装座302的方向延伸突出于第一安装座210,第二安装座302面向定位板212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平面306,定位板212与定位平面306贴合。通过第二安装座302上的定位平面306与定位板212抵接,使快速实现第一安装座210与第二安装座302之间的定位,方便快捷。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输送组件包括有电机221、两个传动轮223和输送带222,两个传动轮223均安装在第一安装座210,电机221驱动其中一个传动轮223转动,两个传动轮223之间通过输送带222传动,第一滑槽211的底部开设有长形孔213,输送带222穿过长形孔213突出于第一滑槽211的底部。通过电机221驱动传动轮223转动,以及两个传动轮223配合,使输送带222沿第一方向往复运动,实现利用输送带222与端子外壳之间的摩擦力,连续向第二滑槽304输送端子外壳,提高生产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轮223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与输送带222匹配,定位槽防止输送带222发生偏移,防止输送带222脱离传动轮223,提高输送带222运行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机架500设置有张紧组件,张紧组件包括有张紧轮232和连接块231,张紧轮232转动安装在连接块231,张紧轮232与输送带222抵接,连接块231活动设置在机架500。通过将张紧轮232安装在连接块231上,使移动连接块231时,能够通过张紧轮232调节输送带222的张紧程度,需要说明的是,张紧轮232设置在第一安装座210的下方,避免张紧轮232干涉输送带222运输端子外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气缸411、第二滑块413和滑轨412,滑轨412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滑块413与滑轨412滑动连接,第二气缸411驱动第二滑块413运动,夹手组件设置在第二滑块413。通过第二气缸411驱动第二滑块413运动,使夹手组件能够沿水平方向运动,将端子外壳送出,同时通过滑轨412与第二滑块413配合,提高夹手组件运动的直线度,减少夹手组件的晃动,提高稳定性,且简单实用,方便维护。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夹手组件包括有夹手气缸421和第三气缸422,夹手气缸421安装在第三气缸422的活动端,第三气缸422安装在第二滑块413,第三气缸422驱动夹手气缸421沿竖直方向运动,夹手气缸421用于夹取端子外壳,通过第三气缸422驱动夹手气缸421向下移动,使夹手气缸421能够夹取端子外壳,然后第三气缸422复位,使夹手气缸421上升,将端子外壳从第二滑槽304中取出,然后通过驱动组件将夹手气缸421送出,然后夹手气缸421松开端子外壳,将端子外壳送出。需要说明的是,为方便夹手气缸421夹取端子外壳,第二滑槽304的深度小于端子外壳的高度,使端子外壳突出于第二滑槽304,方便夹手气缸421夹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6,夹手气缸421的活动端安装有两个夹持部件423,夹持部件423包括有第一夹块424与第二夹块425,第一夹块424与第二夹块425之间留有避让端子外壳的避让槽426,以使第一夹块424能够伸进端子外壳中,第一夹块424伸进端子外壳中与另一个夹持部件的第二夹块425配合夹持端子外壳。通过避让槽426,使第一夹块424伸进端子外壳时,夹持部件423不会与端子外壳的侧壁发生干涉,使第一夹块424能够顺利伸进端子外壳中,然后夹手气缸421驱动两个夹持部件相互远离,使第一夹块424与第二夹块425内外配合,夹紧端子外壳的侧壁,避免直接从外侧夹持端子外壳,避免夹坏端子外壳,提高夹手组件的安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滑轨412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板431和限位螺钉432,限位螺钉432穿过限位板431设置,限位螺钉432与限位板431螺纹连接,第二滑块413设置在两个限位螺钉432之间。通过转动滑轨412两端的限位螺钉432,使调节两端限位螺钉432之间的距离,使调节第二滑块413在滑轨412上的行程,方便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第二滑块413的行程。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动盘,用于将端子外壳逐个送出;
输送机构,与所述振动盘的出料端对接,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座和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沿第一方向开设有容置所述端子外壳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与所述端子外壳匹配,所述输送组件驱动所述端子外壳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定位机构,与所述输送机构的出料端对接,用于沿第二方向拍齐端子外壳,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互相垂直;
夹手机构,包括有夹手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夹手组件安装在所述驱动组件的活动端,所述夹手组件用于将所述端子外壳从所述定位机构取出,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手将所述端子外壳送出;
机架,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定位机构和所述驱动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机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有第二安装座、第一滑块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二安装座沿所述第二方向开设有容置所述第一滑块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第一滑槽连通,所述第二滑槽内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往靠近所述定位块的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朝所述第二安装座的方向延伸突出于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面向所述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平面,所述定位板与所述定位平面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有电机、两个传动轮和输送带,两个所述传动轮均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座,所述电机驱动其中一个所述传动轮转动,两个所述传动轮之间通过所述输送带传动,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开设有长形孔,所述输送带穿过所述长形孔突出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的外圆周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输送带匹配,所述定位槽防止所述输送带发生偏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设置有张紧组件,所述张紧组件包括有张紧轮和连接块,所述张紧轮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块,所述张紧轮与所述输送带抵接,所述连接块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二气缸、第二滑块和滑轨,所述滑轨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水平方向运动,所述夹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有限位板和限位螺钉,所述限位螺钉穿过所述限位板设置,所述限位螺钉与所述限位板螺纹连接,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两个所述限位螺钉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手组件包括有夹手气缸和第三气缸,所述夹手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动端,所述第三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滑块,所述第三气缸驱动所述夹手气缸沿竖直方向运动,所述夹手气缸用于夹取所述端子外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手气缸的活动端安装有两个夹持部件,所述夹持部件包括有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之间留有避让所述端子外壳的避让槽,以使所述第一夹块能够伸进所述端子外壳中,所述第一夹块伸进所述端子外壳中与另一个所述夹持部件的所述第二夹块配合夹持所述端子外壳。
CN202121475340.1U 2021-06-30 2021-06-30 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Active CN2154014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5340.1U CN215401403U (zh) 2021-06-30 2021-06-30 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475340.1U CN215401403U (zh) 2021-06-30 2021-06-30 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01403U true CN215401403U (zh) 2022-01-04

Family

ID=7964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475340.1U Active CN215401403U (zh) 2021-06-30 2021-06-30 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014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39644B (zh) 一种组装、点胶装置
CN210824232U (zh) 上料托盘定位装置
CN113732696A (zh) 一种电源适配器的外壳和导电弹片自动上料组装机
CN11045970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打钢珠装置
CN215401403U (zh) 端子外壳自动上料装置
CN108723747B (zh) 一种用于指尖陀螺的自动装配机构
CN110561125B (zh) 一种z型板攻牙加工流水线
CN114273917B (zh) 胶盖组装机及其操作方法
CN211277263U (zh) 温控器调节部件的装配装置
CN212705306U (zh) 一种组装装置
CN114749830A (zh) 一种lamp指示类LED器件焊线全自动上料结构
CN211375139U (zh) 一种100g光模块中的光器件to压接机
CN113681259A (zh) 一种耳机盒转轴装配设备
CN107324013B (zh) 一种全自动触头组装机
CN111061021A (zh) 一种100g光模块中的光器件to压接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8612064U (zh) 一种调节器l架攻牙机
CN219465120U (zh) 焊接加工设备
CN219859302U (zh) 自动进料装置
CN111509527B (zh) 一种基于探测头压线设备的探测头压线方法
CN218695240U (zh) 一种注塑件齿轮和配件的预组装设备
CN215879659U (zh) 一种摆臂式线材搬运装置
CN110482161B (zh) 一种双流水线机构、一种中转装置
CN211028555U (zh) 一种自动组装激光焊接设备
CN218888771U (zh) 一种钻码设备
CN117622872B (zh) 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多头上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