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60751U - 一种新型轮圈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轮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360751U
CN215360751U CN202121336949.0U CN202121336949U CN215360751U CN 215360751 U CN215360751 U CN 215360751U CN 202121336949 U CN202121336949 U CN 202121336949U CN 215360751 U CN215360751 U CN 2153607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wheel rim
annular chamber
wall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3694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伍金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Price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Price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Price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Price Composi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3694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3607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3607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3607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轮圈,包括轮圈主体,所述轮圈主体上开设有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的内部外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内部凸起的环形凸起,所述轮圈主体的外侧开设有一个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的内部内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内部内陷的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圈主体上进行设置凸点和开设环形腔室,使得该轮圈的质量轻,由于第一弧形倒角面和第二弧形倒角面的设置,再配合凸点,极大的增强了轮圈的强度和辐条孔的强度,有效的防变形,另外由于凸点的设置,使得轮圈在骑行中可以有效的借助空气动力,提升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轮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轮圈。
背景技术
轮圈又叫轮毂,轮圈被用以固定轮胎,是组成自行车中重要的轮子部份,现有轮圈存在质量重和强度小的问题,也无法在骑行中进行借助空气动力,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轮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轮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轮圈,包括轮圈主体,所述轮圈主体上开设有环形腔室,所述环形腔室的内部外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内部凸起的环形凸起,所述轮圈主体的外侧开设有一个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的内部内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内部内陷的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且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三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和两个第三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共同构成一个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胎安装腔体,所述轮圈主体的前侧和后侧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安装在辐条孔处的凸点。
优选的,所述环形腔室的内部内侧壁与环形腔室的前侧内壁的连接处以及环形腔室的内部内侧壁与环形腔室的后侧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为第一弧形倒角面。
优选的,所述环形腔室的内部外侧壁与环形腔室的前侧内壁的连接处以及环形腔室的内部外侧壁与环形腔室的后侧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为第二弧形倒角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轮圈主体上进行设置凸点和开设环形腔室,使得该轮圈的质量轻,由于第一弧形倒角面和第二弧形倒角面的设置,再配合凸点,极大的增强了轮圈的强度和辐条孔的强度,有效的防变形,另外由于凸点的设置,使得轮圈在骑行中可以有效的借助空气动力,提升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轮圈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沿着A-A方向剖开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圈主体、2环形腔室、201第一弧形倒角面、202第二弧形倒角面、203环形凸起、3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1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2第三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4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新型轮圈,包括轮圈主体1,轮圈主体1上开设有环形腔室2,环形腔室2的内部外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2内部凸起的环形凸起203,环形腔室2的内部内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前侧内壁的连接处以及环形腔室2的内部内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后侧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为第一弧形倒角面201,环形腔室2的内部外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前侧内壁的连接处以及环形腔室2的内部外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后侧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为第二弧形倒角面202,轮圈主体1的外侧开设有一个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的内部内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2内部内陷的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1,且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三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2,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1和两个第三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2共同构成一个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胎安装腔体,轮圈主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安装在辐条孔处的凸点4,在轮圈主体1上进行设置凸点4和开设环形腔室2,使得该轮圈的质量轻,由于环形腔室2的内部内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前侧内壁的连接处以及环形腔室2的内部内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后侧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为第一弧形倒角面201,且环形腔室2的内部外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前侧内壁的连接处以及环形腔室2的内部外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后侧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为第二弧形倒角面202,然后再配合凸点4,极大的增强了轮圈的强度和辐条孔的强度,有效的防变形,另外由于凸点4的设置,使得轮圈在骑行中可以有效的借助空气动力,提升功率。
本实用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新型轮圈,包括轮圈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圈主体(1)上开设有环形腔室(2),所述环形腔室(2)的内部外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2)内部凸起的环形凸起(203),所述轮圈主体(1)的外侧开设有一个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的内部内侧壁的中央位置设置为向环形腔室(2)内部内陷的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1),且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的前侧内壁和后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一个第三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2),第一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第二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1)和两个第三环形轮胎安装内陷槽(302)共同构成一个用于安装轮胎的轮胎安装腔体,所述轮圈主体(1)的前侧和后侧均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安装在辐条孔处的凸点(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室(2)的内部内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前侧内壁的连接处以及环形腔室(2)的内部内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后侧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为第一弧形倒角面(2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轮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腔室(2)的内部外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前侧内壁的连接处以及环形腔室(2)的内部外侧壁与环形腔室(2)的后侧内壁的连接处均设置为第二弧形倒角面(202)。
CN202121336949.0U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新型轮圈 Active CN2153607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6949.0U CN215360751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新型轮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36949.0U CN215360751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新型轮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360751U true CN215360751U (zh) 2021-12-31

Family

ID=796350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36949.0U Active CN215360751U (zh) 2021-06-16 2021-06-16 一种新型轮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3607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45936A (en) Spoke wheel for a tubeless tire
CN215360751U (zh) 一种新型轮圈
CN101570111A (zh) 一种轻量化的轻合金车轮
CN214396231U (zh) 五星阶梯式轮辐铝合金轮毂结构
CN203318019U (zh) 平连接式轮辐加强型半表面车轮
CN214138104U (zh) 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CN214267268U (zh) 一种抗变形铝合金新能源汽车轮毂
CN218140869U (zh) 一种大型装载机用高强度轮毂
CN207955172U (zh) 一种无内胎旋风车轮
CN219903914U (zh) 一种新型的低成本电动车轮毂
CN207790176U (zh) 一种高强度高通风孔车轮
CN207790187U (zh) 一种汽车后轮毂
CN214873995U (zh) 一种具有环形加强筋的桃形风孔车轮
CN213734429U (zh) 一种高强度碳纤维轮圈
CN215621171U (zh) 一种高寿命的发动机轮芯
CN211106765U (zh) 一种卡合型电动汽车后桥密封装配结构
CN210881521U (zh) 一种电动车的轮毂结构
CN216886065U (zh) 一种防位移的中空轮胎用轮毂
CN213534339U (zh) 可拆式防脱胎铝合金车轮
CN217672140U (zh) 一种方便拆卸轮毂的电动机及电动车
CN216407663U (zh) 一种重卡简易连接齿轮
CN214822318U (zh) 一种肋凹式轮毂、车轮和汽车
CN214449996U (zh) 一种三片式密封全锻造轮毂、车轮及其机动车
CN214295380U (zh) 一种摩托车轮毂
CN220332374U (zh) 一种高强度摩托车轮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