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38104U - 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 Google Patents

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38104U
CN214138104U CN202023277073.5U CN202023277073U CN214138104U CN 214138104 U CN214138104 U CN 214138104U CN 202023277073 U CN202023277073 U CN 202023277073U CN 214138104 U CN214138104 U CN 2141381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ke
shaft hole
mounting
reinforcing
reinforcing ri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27707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兵华
盛枫
叶燕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g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gu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g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27707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381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38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381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其中,轮辐包括:轮辐本体,轮辐本体具有轴孔和多个安装凸部,多个安装凸部沿轴孔的周向间隔设置;各安装凸部具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过的过孔;加强筋,设置在至少一个安装凸部与轴孔之间;其中,加强筋沿轴孔的径向延伸。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辐的轴孔在翻边加工过程中易导致轮辐开裂的问题。

Description

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背景技术
目前,轮辐的轴孔与螺母座之间的距离较小。在工作人员对轴孔进行翻边加工时,通常出现轴孔与螺母座之间或轴孔上产生开裂的现象,影响轮辐的加工质量,导致轮辐的成品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辐的轴孔在翻边加工过程中易导致轮辐开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轮辐,包括:轮辐本体,轮辐本体具有轴孔和多个安装凸部,多个安装凸部沿轴孔的周向间隔设置;各安装凸部具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过的过孔;加强筋,设置在至少一个安装凸部与轴孔之间;其中,加强筋沿轴孔的径向延伸。
进一步地,轮辐本体包括:支撑环板;端板,与支撑环板连接并位于支撑环板的内周侧,端板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环形翻边,环形翻边的内周面形成轴孔,安装凸部设置在本体上。
进一步地,加强筋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凸部,加强筋的另一端延伸至环形翻边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加强筋和轮辐本体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强筋通过冲压工艺形成。
进一步地,加强筋为多个,多个加强筋与多个安装凸部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加强筋沿轴孔的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加强筋的宽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
进一步地,加强筋的高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9mm。
进一步地,沿加强筋的宽度方向,加强筋的中部高于加强筋的两侧。
进一步地,各安装凸部还具有用于对螺母结构进行支撑的支撑面,支撑面围绕过孔设置;其中,各安装凸部的支撑面凸出于与其相对应的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轮,包括轮辐和设置在轮辐上的轮辋;其中,轮辐为上述的轮辐。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轮辐包括加强筋,且加强筋设置在至少一个安装凸部与轴孔之间。这样,加强筋的上述设置增加了轴孔和安装凸部之间的结构强度,确保工作人员对轴孔处进行翻边加工时,轴孔上、轴孔与安装凸部之间不会发生开裂现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辐的轴孔在翻边加工过程中易导致轮辐开裂的问题,提升了轮辐的整体结构强度,增大了轮辐的成品率。同时,加强筋的上述设置可提高轴孔附近的结构强度,进而延长了轮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轮辐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轮辐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轮辐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轮辐的主视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轮辐的B-B向局部剖视图;以及
图6示出了图3中的轮辐的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轮辐本体;11、轴孔;12、安装凸部;121、过孔;122、支撑面;13、支撑环板;14、端板;141、本体;142、环形翻边;143、散热孔;2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轮辐的轴孔在翻边加工过程中易导致轮辐开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如图1至图6所示,轮辐包括轮辐本体10和加强筋20。轮辐本体10具有轴孔11和多个安装凸部12,多个安装凸部12沿轴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各安装凸部12具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过的过孔121。加强筋20设置在至少一个安装凸部12与轴孔11之间。其中,加强筋20沿轴孔11的径向延伸。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轮辐包括加强筋20,且加强筋20设置在至少一个安装凸部12与轴孔11之间。这样,加强筋20的上述设置增加了轴孔11和安装凸部12之间的结构强度,确保工作人员对轴孔11处进行翻边加工时,轴孔11上、轴孔11与安装凸部12之间不会发生开裂现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辐的轴孔在翻边加工过程中易导致轮辐开裂的问题,提升了轮辐的整体结构强度,增大了轮辐的成品率。同时,加强筋20的上述设置可提高轴孔11附近的结构强度,进而延长了轮辐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加强筋20为多个,多个加强筋20与多个安装凸部12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加强筋20沿轴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如图1至图6,安装凸部12为五个,五个安装凸部12等间距设置。加强筋20为五个,五个加强筋20与五个安装凸部12一一对应地设置,进而确保各安装凸部12与轴孔11之间的部位均设置有加强筋20,进一步增大了轴孔11与安装凸部12之间区域的结构强度,确保轴孔11处进行翻边加工时不会发生开裂。同时,上述设置使得安装凸部12与轴孔11之间的区域更加平缓,便于工艺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筋20的个数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进行调整。可选地,加强筋20为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六个、或多个。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筋20的设置位置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进行调整。可选地,五个安装凸部12中的一个、或两个、或三个、或四个安装凸部12处设置有加强筋20,以使加强筋20的设置更加灵活,以满足不同使用需求,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加工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凸部12的个数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进行调整。可选地,安装凸部12为六个、或八个、或十个。这样,既能够保证轮辐与轮毂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又能够提升车轮的外观美感。
如图1至图6所示,轮辐本体10包括支撑环板13和端板14。其中,端板14与支撑环板13连接并位于支撑环板13的内周侧,端板14包括本体141和设置在本体141上的环形翻边142,环形翻边142的内周面形成轴孔11,安装凸部12设置在本体141上。具体地,本体141具有通孔,在通孔处进行翻边加工,以形成环形翻边142。这样,车轮的车轴穿设在环形翻边142内,进而增大了车轴与轴孔11的接触面积,增大了二者之间的摩擦力,提升了车轴对车轮的驱动可靠性,也避免二者的连接处产生锐边而割伤或划伤车轴,减少了车轴的结构磨损。同时,上述设置使得轮辐本体1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轮辐的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0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凸部12,加强筋20的另一端延伸至环形翻边142的外周面上。这样,加强筋20的上述设置一方面能够对安装凸部12至环形翻边142的区域进行结构加强,进而避免环形翻边142上产生裂纹,提升了轮辐的性能;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安装凸部12与环形翻边142之间的区域发生开裂而导致轮辐成为残次品,提升了轮辐的成品率。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0和轮辐本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加强筋20通过冲压工艺形成。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使得加强筋20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难度。同时,上述加工方式使得轮辐的整体结构强度更佳,避免加强筋20处发生应力集中而影响轮辐的整体结构强度和使用寿命。
可选地,加强筋20的宽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确保加强筋20能够对轴孔11与安装凸部12之间的区域进行结构加强,进而避免环形翻边142上、环形翻边142与安装凸部12之间的区域发生开裂现象;另一方面使得工作人员对加强筋20的冲压加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冲压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0的宽度为15mm,以使加强筋20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筋20的宽度选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进行调整。可选地,加强筋20的宽度为10mm、或18mm、或20mm、或25mm、或28mm。
可选地,加强筋20的高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9mm。这样,上述设置一方面确保加强筋20能够对轴孔11与安装凸部12之间的区域进行结构加强,进而避免环形翻边142上、环形翻边142与安装凸部12之间的区域发生开裂现象;另一方面使得工作人员对加强筋20的冲压加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冲压难度。
在本实施例中,加强筋20的高度为2mm,以使加强筋20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
需要说明的是,加强筋20的高度选值不限于此,可根据工况进行调整。可选地,加强筋20的高度为3mm、或3.5mm、或5mm、或8mm、或8.5mm。
可选地,沿加强筋20的宽度方向,加强筋20的中部高于加强筋20的两侧。这样,上述设置使得工作人员对加强筋20的冲压更加容易,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加工难度和劳动强度。同时,上述设置保证了轮辐的整体结构强度,延长了轮辐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各安装凸部12还具有用于对螺母结构进行支撑的支撑面122,支撑面122围绕过孔121设置。其中,各安装凸部12的支撑面122凸出于与其相对应的加强筋20。具体地,待紧固件的一端穿过过孔121后,使用螺母对紧固件进行锁紧,此时,螺母压设在支撑面122上,以通过支撑面122对螺母进行定位和支撑,避免螺母发生窜动或移位而影响其对紧固件的锁紧效果。同时,上述设置避免螺母压设在加强筋20上而影响加强筋20的结构强度,也避免工作人员在搬运或转移车轮过程中磨损或擦伤加强筋20,进一步延长了轮辐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在过孔121的外周侧设置支撑面122,从而加强轮辐本体10在过孔121处的强度,避免轮辐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因过孔121处应力集中而产生裂纹,因此,在确保了轮辐的厚度较薄而有利于减轻车轮重量的同时,还能够使轮辐具有很优良的强度特性,进而提升了轮辐的实用性和使用寿命。具体而言,仅在过孔121的外周侧设置支撑面122,能够提升轮辐在过孔121处的结构强度,不会大幅增加轮辐的重量,同时还可以大大缩减轮辐的整体厚度,减轻车轮的整体重量,有利于降低车辆的能耗。
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环板13围成锥筒结构,锥筒结构的内径沿远离端板14的方向逐渐增大,且锥筒结构上开设有多个绕端板14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散热孔143。支撑环板13围成锥筒结构,端板14相对于支撑环板13的大径端靠近支撑环板13的小径端设置,端板14与锥筒结构的内壁面之间形成避让车辆的车轴和轮毂的避让空间。另外,由于车辆在制动行驶过程中,制动装置上会产生高温,导致轮胎温度升高,加速轮胎老化,甚至还会引起轮胎着火或爆胎等严重的事故发生,因此,通过在端板14上开设多个散热孔143,能够利用流经散热孔143的风,对轮胎进行降温,从而提升轮胎的使用寿命,提升车辆的使用安全性。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轮(未示出),包括轮辐和设置在轮辐上的轮辋。其中,轮辐为上述的轮辐。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轮辐包括加强筋,且加强筋设置在至少一个安装凸部与轴孔之间。这样,加强筋的上述设置增加了轴孔和安装凸部之间的结构强度,确保工作人员对轴孔处进行翻边加工时,轴孔上、轴孔与安装凸部之间不会发生开裂现象,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轮辐的轴孔在翻边加工过程中易导致轮辐开裂的问题,提升了轮辐的整体结构强度,增大了轮辐的成品率。同时,加强筋的上述设置可提高轴孔附近的结构强度,进而延长了轮辐的使用寿命。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轮辐,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辐本体(10),所述轮辐本体(10)具有轴孔(11)和多个安装凸部(12),多个所述安装凸部(12)沿所述轴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安装凸部(12)具有用于供紧固件穿过的过孔(121);
加强筋(20),设置在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凸部(12)与所述轴孔(11)之间;其中,所述加强筋(20)沿所述轴孔(11)的径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本体(10)包括:
支撑环板(13);
端板(14),与所述支撑环板(13)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环板(13)的内周侧,所述端板(14)包括本体(141)和设置在所述本体(141)上的环形翻边(142),所述环形翻边(142)的内周面形成所述轴孔(11),所述安装凸部(12)设置在所述本体(1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安装凸部(12),所述加强筋(20)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环形翻边(142)的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0)和所述轮辐本体(10)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加强筋(20)通过冲压工艺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0)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筋(20)与多个所述安装凸部(12)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所述加强筋(20)沿所述轴孔(11)的周向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0)的宽度大于等于5mm且小于等于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20)的高度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9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加强筋(20)的宽度方向,所述加强筋(20)的中部高于所述加强筋(20)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凸部(12)还具有用于对螺母结构进行支撑的支撑面(122),所述支撑面(122)围绕所述过孔(121)设置;其中,各所述安装凸部(12)的支撑面(122)凸出于与其相对应的所述加强筋(20)。
10.一种车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辐和设置在所述轮辐上的轮辋;其中,所述轮辐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辐。
CN202023277073.5U 2020-12-29 2020-12-29 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Active CN214138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073.5U CN214138104U (zh) 2020-12-29 2020-12-29 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277073.5U CN214138104U (zh) 2020-12-29 2020-12-29 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38104U true CN214138104U (zh) 2021-09-07

Family

ID=77544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277073.5U Active CN214138104U (zh) 2020-12-29 2020-12-29 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381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3547A (zh) * 2021-12-31 2022-04-05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73547A (zh) * 2021-12-31 2022-04-05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
CN114273547B (zh) * 2021-12-31 2024-01-23 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 轮辐的加强筋的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138104U (zh) 轮辐及具有其的车轮
CN101713444B (zh) 带网格加强筋的汽车制动鼓
CN205523430U (zh) 实心轮胎与轮辋组合结构
CN210211883U (zh) 一种电动三轮车钢质轮毂
CN201745383U (zh) 汽车轮毂
CN212604257U (zh) 一种具有加强筋结构的轮毂
CN206510682U (zh) 一种防滑胎安全铝合金轮毂
CN215474231U (zh) 一种轻量化窄轮辐轮毂
CN207207600U (zh) 一种抗变形易散热型汽车轮毂
CN210257823U (zh) 一种通风散热的轮毂
CN221292791U (zh) 一种汽车轮毂铸件
CN210821633U (zh) 车轮
CN216805011U (zh) 一种扇型窗口的铝合金车轮
CN105114491A (zh) 散热加强型制动鼓
CN212889676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钢圈结构
CN211764663U (zh) 一种大通风孔无内胎钢圈
CN210026907U (zh) 摩托车后轮毂
CN211543135U (zh) 一种轮辐风孔折弯的车辆轮辐
CN210211897U (zh) 车轮
CN210082813U (zh) 一种便于拆装轮胎的车轮
CN216507707U (zh) 一种电动车轮毂
CN215041845U (zh) 一种高强度卡巴轮单胎轮毂
CN219789788U (zh) 一种实心轮胎减震车轮
CN103568692A (zh) 一种机动车的车轮
CN210257824U (zh) 一种高强度的轮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