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45138U - 车身侧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身侧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45138U
CN215245138U CN202121121499.3U CN202121121499U CN215245138U CN 215245138 U CN215245138 U CN 215245138U CN 202121121499 U CN202121121499 U CN 202121121499U CN 215245138 U CN215245138 U CN 2152451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onnecting structure
mounting groove
bas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12149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德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12149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451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451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451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身侧连接结构以及车辆,所述车身侧连接结构包括:纵梁,所述纵梁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安装通孔;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紧固组件的紧固套筒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安装通孔;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纵梁上,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紧固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的两侧,所述加强板具有凸起部,所述紧固套筒伸出所述安装通孔的部分位于所述凸起部内并与所述加强板连接。由此,可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的结构强度,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对周围部件的固定稳定性,并可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的高频中刚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的隔音降噪性能,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Description

车身侧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侧连接机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承载式车身,路面传递的载荷由车轮、悬架系统、悬架系统与车身安装点这一路径传递至车内,为了有效地降低噪声,需要提高车身安装点的隔振性能。
现有技术中,车身侧连接结构可以满足低频段范围内的动刚度要求,对中高频段的噪声的削减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身侧连接结构,所述车身侧连接结构的高频段模态较高,高频动刚度较高,可以有效地降低中高频段噪声,提高使用体验。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车身侧连接结构的车辆。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包括:纵梁,所述纵梁具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具有安装通孔;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紧固组件的紧固套筒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安装通孔;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设置在所述纵梁上,所述加强板与所述紧固组件位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的两侧,所述加强板具有凸起部,所述紧固套筒伸出所述安装通孔的部分位于所述凸起部内并与所述加强板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加强板,可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的结构强度,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对周围部件的固定稳定性(例如:驱动总成、副车架、电池包等),进而通过在加强板上设置凸起部,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的高频中刚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的隔音降噪性能,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中间区域形成为所述凸起部,所述板体的两侧具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一翻边、所述板体均与所述纵梁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用于固定所述紧固套筒,所述第一基座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槽,所述第二基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的另一端上,且所述第一基座与所述第二基座均与所述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主板体和连接翻边,所述第一主板体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适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紧固套筒,所述连接翻边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翻边包括: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连接的第一连接翻边,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连接的第二连接翻边,所述第一连接翻边与所述第二连接翻边朝向所述第一主板体的同一侧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容置槽朝向所述第一主板体的另一侧凹陷,且所述容置槽呈弧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座包括:第二主板体和侧加强板,所述第一主板体远离所述安装槽的底壁的一端具有固定翻边,所述固定翻边与所述第二主板体连接,所述第二主板体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板体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加强板,所述侧加强板通过位于所述侧加强板两端的弯折翻边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板体的端部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纵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主板体构造为螺母板,并适于与位于所述纵梁的上板连接。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侧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连接结构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连接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连接结构的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连接结构的第一基座与紧固套筒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连接结构的第一基座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连接结构的第二基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身侧连接结构100,
纵梁10,安装槽11,
紧固组件20,第一基座21,第一主板体211,连接翻边212,容置槽213,固定翻边214,第二基座22,第二主板体221,侧加强板222,弯折翻边223,连接板224,紧固套筒23,
加强板30,板体31,凸起部311,第一翻边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以及车辆。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包括:纵梁10、紧固组件20和加强板30。
其中,纵梁10具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具有安装通孔;紧固组件20设置在安装槽11内,且紧固组件20的紧固套筒23的至少部分伸出安装通孔;加强板30设置在纵梁10上,加强板30与紧固组件20位于安装槽11的底壁的两侧,加强板30具有凸起部,紧固套筒23伸出安装通孔的部分位于凸起部内并与加强板30连接。
具体而言,纵梁10构造为中空结构,纵梁10内部限定出安装槽11,紧固组件20设置在安装槽11内,加强板30设置在安装槽11外并与纵梁10连接,紧固组件20的紧固套筒23至少部分伸出纵梁10的安装通孔并与加强板30固定,加强板30上对应设置有凸起部,通过凸起部可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100的结构强度,并提高车身侧安装结构的Z向刚度,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100的高频动刚度。
由此,当车辆的驱动总成、电池包等部件通过本申请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固定在车身上时,基于车身侧连接结构100更高的高频动刚度,可以削减中高频噪声,提高NVH性能。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通过设置加强板30,可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100的结构强度,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对周围部件的固定稳定性(例如:驱动总成、副车架、电池包等),进而通过在加强板30上设置凸起部,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100的高频中刚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100的隔音降噪性能,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在图1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加强板30包括:板体31,板体31的中间区域形成为凸起部,板体31的两侧具有第一翻边32,第一翻边32、板体31均与纵梁10固定。
具体而言,板体31和第一翻边32包绕纵梁10设置且均与纵梁10连接,可以提高加强板30在纵梁10上的固定稳定性,以进一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100的结构强度,而板体31的中间区域形成为凸起部,凸起部与纵梁10的外表面间隔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100的动刚度。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紧固组件20包括: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22,第一基座21用于固定紧固套筒23,第一基座21的一端伸入安装槽11,第二基座22设置在第一基座21的另一端上,且第一基座21与第二基座22均与纵梁10连接。
也就是说,第一基座21沿纵梁10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二基座22沿纵梁10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使第一基座21与第二基座22均与纵梁10连接,可以提高紧固组件20与纵梁10的连接稳定性,以提高通过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固定在车身上的部件在车身上的固定稳定性。
在图5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基座21包括:第一主板体211和连接翻边212,第一主板体211内设有容置槽213,容置槽213适于容纳至少部分紧固套筒23,连接翻边212与安装槽11的内壁连接。
具体而言,连接翻边212为多个,多个连接翻边212环绕第一主板体211设置,且多个连接翻边212均与安装槽11的内壁连接,可以提高第一基座21与纵梁10的连接稳定性,并改善受力,避免紧固套筒23朝向第一基座21传递的受力出现应力集中。
可以理解的是,连接翻边212包括:与安装槽11的底壁连接的第一连接翻边212,与安装槽11的侧壁连接的第二连接翻边212,第一连接翻边212与第二连接翻边212朝向第一主板体211的同一侧延伸并间隔设置。这样,在提高第一基座21与侧壁的连接稳定性的同时,可以避免第一连接翻边212与第二连接翻边212出现干涉,便于加工以及装配。
如图4所示,容置槽213朝向第一主板体211的另一侧凹陷,且容置槽213呈弧形。这样,一方面,容置槽213的外形轮廓与固定套筒的侧壁的外形轮廓更加贴合,可以提高固定套筒与第一基座21的配合稳定性,同时容置槽213和连接翻边212背离彼此延伸,可以增大安装空间,避免装配干涉,提高装配便利性。
如图6所示,第二基座22包括:第二主板体221和侧加强板222,第一主板体211远离安装槽11的底壁的一端具有固定翻边214,固定翻边214与第二主板体221连接,第二主板体221的两侧设置有与第一主板体211相对的两个侧加强板222,侧加强板222通过位于侧加强板222两端的弯折翻边223与安装槽11的侧壁连接。
由此,通过设置第二基座22,并使第二基座22与纵梁10连接,可以通过第二基座22对第一基座21与固定套筒进行限位,避免固定套筒出现晃动现象,进一步提高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对通过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固定在车身上的部件的固定稳定性。
在图6所示的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主板体221的端部还设置有连接板224,连接板224与纵梁10连接,第二主板体221构造为螺母板,并适于与位于纵梁10的上板连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紧固组件20与纵梁10的连接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采用上述实施例中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可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并有效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受到高频激励产生的噪声,有效的提高车辆的NVH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纵梁(10),所述纵梁(10)具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具有安装通孔;
紧固组件(20),所述紧固组件(20)设置在所述安装槽(11)内,且所述紧固组件(20)的紧固套筒(23)的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安装通孔;
加强板(30),所述加强板(30)设置在所述纵梁(10)上,所述加强板(30)与所述紧固组件(20)位于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的两侧,所述加强板(30)具有凸起部,所述紧固套筒(23)伸出所述安装通孔的部分位于所述凸起部内并与所述加强板(3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30)包括:板体(31),所述板体(31)的中间区域形成为所述凸起部,所述板体(31)的两侧具有第一翻边(32),所述第一翻边(32)、所述板体(31)均与所述纵梁(10)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20)包括:第一基座(21)和第二基座(22),所述第一基座(21)用于固定所述紧固套筒(23),所述第一基座(21)的一端伸入所述安装槽(11),所述第二基座(22)设置在所述第一基座(21)的另一端上,且所述第一基座(21)与所述第二基座(22)均与所述纵梁(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座(21)包括:第一主板体(211)和连接翻边(212),所述第一主板体(211)内设有容置槽(213),所述容置槽(213)适于容纳至少部分所述紧固套筒(23),所述连接翻边(212)与所述安装槽(11)的内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翻边(212)包括:与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连接的第一连接翻边(212),与所述安装槽(11)的侧壁连接的第二连接翻边(212),所述第一连接翻边(212)与所述第二连接翻边(212)朝向所述第一主板体(211)的同一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213)朝向所述第一主板体(211)的另一侧凹陷,且所述容置槽(213)呈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22)包括:第二主板体(221)和侧加强板(222),所述第一主板体(211)远离所述安装槽(11)的底壁的一端具有固定翻边(214),所述固定翻边(214)与所述第二主板体(221)连接,所述第二主板体(221)的两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一主板体(211)相对的两个所述侧加强板(222),所述侧加强板(222)通过位于所述侧加强板(222)两端的弯折翻边(223)与所述安装槽(11)的侧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板体(221)的端部还设置有连接板(224),所述连接板(224)与所述纵梁(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板体(221)构造为螺母板,并适于与位于所述纵梁(10)的上板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侧连接结构(100)。
CN202121121499.3U 2021-05-24 2021-05-24 车身侧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Active CN2152451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1499.3U CN215245138U (zh) 2021-05-24 2021-05-24 车身侧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121499.3U CN215245138U (zh) 2021-05-24 2021-05-24 车身侧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45138U true CN215245138U (zh) 2021-12-21

Family

ID=794579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121499.3U Active CN215245138U (zh) 2021-05-24 2021-05-24 车身侧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451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45138U (zh) 车身侧连接结构以及车辆
CN215097819U (zh) 后副车架
CN211107698U (zh) 用于增程汽车的后副车架及车辆
CN212637074U (zh) 后减震器安装板及后减震器安装总成
CN217835804U (zh) 车辆的中通道总成以及车辆
CN218929600U (zh) 一种车身后端传力结构及车辆
CN215204310U (zh) 车辆的悬置支架以及车辆
CN219339563U (zh) 车身侧围组件及车辆
CN219277426U (zh) Esc模块固定支架和车辆
CN218140929U (zh) 减震器支撑结构
CN110962932A (zh) 一种后副车架安装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7022666U (zh) 纵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6734479U (zh) 后副车架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8141767U (zh) 车架和车辆
CN218536865U (zh) 顶盖后横梁总成及车辆
CN215205060U (zh) 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
CN218431411U (zh) 车架总成及车辆
CN110758080B (zh) 悬置安装结构
CN218055365U (zh) 一种副车架总成
CN216331379U (zh) 一种电动汽车被动侧后悬置安装点的加强结构
CN217672823U (zh) 一种前副车架安装结构及车架总成
CN214775253U (zh) 车辆后纵臂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20430285U (zh) 副车架和车辆
CN218536880U (zh) 车辆的副仪表板组件及车辆
CN218892610U (zh) 副车架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