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203168U - 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203168U
CN215203168U CN202023195871.3U CN202023195871U CN215203168U CN 215203168 U CN215203168 U CN 215203168U CN 202023195871 U CN202023195871 U CN 202023195871U CN 215203168 U CN215203168 U CN 2152031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movable
die
fixed
movable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195871.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晓晨
杨勇
王玉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el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el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el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elin Micr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195871.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2031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2031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2031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有动模垫板,所述动模垫板上方设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的上方设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的上方设有定模垫板,左右侧的支撑板之间设有推料组件,所述定模板的左端面与动模板的左端面之间连接有锁紧组件,所述定模垫板与定模板之间、动模垫板与动模板之间均设置有弹力组件,且动模垫板与动模板之间设置有开闭组件,当注塑机开始开模时,定模垫板上的弹力组件使定模型芯退出产品,此时由于开闭组件的作用,使动模板与动模垫板保持相对静止,最后将锁紧组件强行拉开使动模板和定模板分离,同时带动动模板与动模垫板分离,使动模型芯脱离产品,同时在推料组件的作用下将产品推出。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注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模具注塑采用传统开模方式,依靠注塑机直接打开分型面,产品依靠顶针顶出,这种传统方式仅适用于肉厚均匀、无深孔深筋位的产品,但是易导致产品拉翻、顶出变形等外观问题,且不适用于有深孔、薄壁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动模垫板,所述动模垫板上方设有动模板,所述动模板的上方设有定模板,所述定模板的上方设有定模垫板,左右侧的支撑板之间设有推料组件,所述定模板的左端面与动模板的左端面之间连接有锁紧组件,所述定模垫板与定模板之间、动模垫板与动模板之间均设置有弹力组件,且动模垫板与动模板之间设置有开闭组件,所述定模垫板的底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定模型芯,所述动模垫板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动模型芯,所述动模板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料槽,所述定模型芯的下端与动模型芯的顶端均伸入料槽内。
优选的,所述弹力组件包括第一等高螺丝和第一弹簧,所述定模垫板与定模板之间、动模垫板与动模板之间均开设有与弹力组件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弹力组件安装在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开闭组件包括树脂开闭器,所述动模板与动模垫板上开设有与树脂开闭器适配的限位孔,所述树脂开闭器嵌装在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锁紧组件包括定距拉板,所述定距拉板的外表面中上部通过若干螺栓与定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定距拉板的外表面中下部通过若干螺栓与动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料组件包括推板,所述推板上端面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顶针,所述顶针的顶端伸入料槽内。
优选的,所述动模板的底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顶针板,所述顶针板与顶针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板的底端面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等高螺丝,所述动模垫板上开设有与第二等高螺丝设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二等高螺丝安装在固定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注塑机完成射出成型、冷却的动作后,注塑机开始进行开模动作,定模垫板上的第一弹簧使定模板与定模垫板分离,定模垫板带动定模型芯退出产品,定模板内的第一等高螺丝用于限制后退距离,此时由于树脂开闭器的作用使动模板与动模垫板保持相对静止,成型机使定模、动模分型面打开,使定模脱离产品,最后将定距拉板强行拉开使动模板和定模板分离,同时带动动模板与动模垫板分离,动模垫板内的第一等高螺丝限制拉开距离,使动模型芯脱离产品,同时由于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使顶针板向上运动,顶针板带动顶针向上移动,顶针将产品顶出,使产品与动模板脱离,新型结构简单有效,模具加工工艺简单,这种方式不会增加明显的模具成本,可提升产品良率,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其结构原理为使用机械力将开模动作分三步完成,每一步动作都可以保证产品外观、尺寸不受影响,可有效解决开模时产品深孔拉翻、薄壁顶出变形等外观问题,此种结构相比原有模具结构更稳定,通过一个逐次脱离的方法,取代原有一次脱离结构,此结构不增加成型周期,模具制造方面采用的是普通加工方式,且新增的机构件均为标准件,成本较低,全套结构不增加明显成本,且新结构更有利于后续量产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的主体结构开模后的示意图。
图中:1-定模型芯,2-动模型芯,3-顶针,4-第一弹簧,5-第一等高螺丝,6-定距拉板,7-树脂开闭器,8-定模垫板,9-定模板,10- 动模板,11-动模垫板,12-底座,13-推板,14-推料组件,15-锁紧组件,16-开闭组件,17-弹力组件,18-支撑板,19-顶针板,20-第二等高螺丝,21-料槽,22-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包括底座12,所述底座12的上端面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动模垫板 11,所述动模垫板11上方设有动模板10,所述动模板10的上方设有定模板9,所述定模板9的上方设有定模垫板8,左右侧的支撑板 18之间设有推料组件14,所述定模板9的左端面与动模板10的左端面之间连接有锁紧组件15,所述定模垫板8与定模板9之间、动模垫板11与动模板10之间均设置有弹力组件17,且动模垫板11与动模板10之间设置有开闭组件16,所述定模垫板8的底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定模型芯1,所述动模垫板11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动模型芯,所述动模板10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料槽21,所述定模型芯1的下端与动模型芯2的顶端均伸入料槽21内。
当注塑机完成射出成型、冷却的动作后,注塑机开始进行开模动作,定模垫板8上的弹力组件17使定模板9与定模垫板8分离,定模垫板8带动定模型芯1退出产品,此时由于开闭组件16的作用使动模板10与动模垫板11保持相对静止,成型机使定模、动模分型面打开,使定模脱离产品,最后将锁紧组件15强行拉开使动模板10和定模板9分离,同时带动动模板10与动模垫板11分离,使动模型芯 2脱离产品,同时在推料组件13的作用下将产品推出,这种方式不会增加明显的模具成本,可提升产品良率,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其结构原理为使用机械力将开模动作分三步完成,每一步动作都可以保证产品外观、尺寸不受影响,可有效解决开模时产品深孔拉翻、薄壁顶出变形等外观问题,此种结构相比原有模具结构更稳定,通过一个逐次脱离的方法,取代原有一次脱离结构,此结构不增加成型周期,模具制造方面采用的是普通加工方式,且新增的机构件均为标准件,成本较低,全套结构不增加明显成本,且新结构更有利于后续量产保障。
所述弹力组件17包括第一等高螺丝5和第一弹簧4,所述定模垫板8与定模板9之间、动模垫板11与动模板10之间均开设有与弹力组件17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弹力组件17安装在安装孔内,第一等高螺丝5用于限制后退距离,第一弹簧4用于给定模垫板8的弹出或动模板10的弹出提供弹力。
所述开闭组件16包括树脂开闭器7,所述动模板10与动模垫板 11上开设有与树脂开闭器7适配的限位孔,所述树脂开闭器7嵌装在安装孔内,设置的树脂开闭器7用于在定模垫板8弹出时,使动模板10与动模垫板11保持相对静止。
所述锁紧组件15包括定距拉板6,所述定距拉板6的外表面中上部通过若干螺栓与定模板9固定连接,所述定距拉板6的外表面中下部通过若干螺栓与动模板10固定连接,用于将定模板9与动模板 10锁紧固定。
所述推料组件14包括推板13,所述推板13上端面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顶针3,所述顶针3的顶端伸入料槽21内,设置的顶针3 用于将产品顶出。
所述动模板10的底端面开设有凹槽19,所述凹槽19内设置有顶针板19,所述顶针板19与顶针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板19的底端面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等高螺丝20,所述动模垫板11上开设有与第二等高螺丝20设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二等高螺丝20安装在固定孔内,在动模板10弹出时,同时由于第二弹簧22的作用力使顶针板19向上运动,顶针板19带动顶针3向上移动,用于顶针3自动将产品顶出,便于产品与动模板10脱离。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包括底座(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上端面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动模垫板(11),所述动模垫板(11)上方设有动模板(10),所述动模板(10)的上方设有定模板(9),所述定模板(9)的上方设有定模垫板(8),左右侧的支撑板(18)之间设有推料组件(14),所述定模板(9)的左端面与动模板(10)的左端面之间连接有锁紧组件(15),所述定模垫板(8)与定模板(9)之间、动模垫板(11)与动模板(10)之间均设置有弹力组件(17),且动模垫板(11)与动模板(10)之间设置有开闭组件(16),所述定模垫板(8)的底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定模型芯(1),所述动模垫板(11)的上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动模型芯,所述动模板(10)上端面中部开设有料槽(21),所述定模型芯(1)的下端与动模型芯(2)的顶端均伸入料槽(2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组件(17)包括第一等高螺丝(5)和第一弹簧(4),所述定模垫板(8)与定模板(9)之间、动模垫板(11)与动模板(10)之间均开设有与弹力组件(17)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弹力组件(17)安装在安装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组件(16)包括树脂开闭器(7),所述动模板(10)与动模垫板(11)上开设有与树脂开闭器(7)适配的限位孔,所述树脂开闭器(7)嵌装在安装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15)包括定距拉板(6),所述定距拉板(6)的外表面中上部通过若干螺栓与定模板(9)固定连接,所述定距拉板(6)的外表面中下部通过若干螺栓与动模板(10)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组件(14)包括推板(13),所述推板(13)上端面左右侧分别固定连接有顶针(3),所述顶针(3)的顶端伸入料槽(2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10)的底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顶针板(19),所述顶针板(19)与顶针固定连接,所述顶针板(19)的底端面左右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2)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等高螺丝(20),所述动模垫板(11)上开设有与第二等高螺丝(20)设配的固定孔,所述第二等高螺丝(20)安装在固定孔内。
CN202023195871.3U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 Active CN2152031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5871.3U CN215203168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195871.3U CN215203168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203168U true CN215203168U (zh) 2021-12-17

Family

ID=79435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195871.3U Active CN215203168U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20316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203168U (zh) 一种新型改变开模顺序机构
CN213860419U (zh) 行位延时开模的注塑模具
CN110103417A (zh) 一种带斜行位的塑料制品成型工艺模具
CN210940253U (zh) 一种三头外螺旋注塑件的模具结构
CN210336741U (zh) 双色模滑块合模结构
CN217573911U (zh) 一种零度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14214632U (zh) 一种模内切浇口机构
CN219634440U (zh) 具有侧抽芯的双色注塑模具
CN220923153U (zh) 倒扣结构注塑模具
CN213618145U (zh) 具有防粘前模的顶出结构的高精度模具
CN215703527U (zh) 前模镶件先行弹出的模具结构
CN212331709U (zh) 一种汽车天窗用导轨滑套注塑模具
CN216329793U (zh) 一种滑块局部延时抽芯机构以及注塑模具
CN112277265B (zh) 注塑模具及注塑方法
CN220808346U (zh) 生产电池盖子用的前模、模具组件及生产设备
CN219505340U (zh) 一种具有平衡浇口结构的模具
CN214137136U (zh) 一种充电抢保护盖注塑模具
CN218083994U (zh) 一种跷顶式模具
CN211868508U (zh) 一种水口设于产品开口边缘的新型注塑模具
CN211941905U (zh) 一种智能音箱主壳体模具
CN219968673U (zh) 一种生产储油杯盖的注射模具
CN212528548U (zh) 应用于模具的滑块防粘模机构
CN219171574U (zh) 一种塑胶模具结构
CN209718476U (zh) 一种无拔模斜度的注塑模具
CN221048965U (zh) 多阶顶出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