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146585U - 一种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146585U CN215146585U CN202120610006.6U CN202120610006U CN215146585U CN 215146585 U CN215146585 U CN 215146585U CN 202120610006 U CN202120610006 U CN 202120610006U CN 215146585 U CN215146585 U CN 2151465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orkpiece
- assembly
- pressure maintaining
- line body
- detection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装置,传输线体,其上沿自身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装配组件,其用于抓取工件移载至上料工位处;以及,检测组件,其位于工件的移动路径上;其中,传输线体用于传输载具,传输线体上布置有定位支架、保压组件以对应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定位支架用于限制载具的位置,装配组件抓取工件后移载至定位支架上的载具;检测组件包括上检测部及下检测部,下检测部靠近设置在定位支架,上检测部位于定位支架上方;上检测部在一直线驱动器驱动下,使得上检测部移动至定位支架的正上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标自动化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在非标自动化领域中,在装配过程中,将不少于两零部件压合在一起形成整体时,采用保压机构对整体工件进行保压是总所周知的,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装配流水线在加工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在工件的装配过程中,为了保证其装配的精度,常采用检测装置对其位置进行定位检测步骤,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装配过程是将两零部件组装,因此至少包括两检测装置分别对两工件的位置进行检测,而在自动化加工时传输线体作为重要流转机构,保证了工件可以依次实现不同的加工,而同时传输线体也限制了检测装置的布设位置,使得用于检测传输线体上工件的检测装置仅能设置在传输线体,但是装配时,另一工件也需要移载机构驱动从该工件的上方装入至该工件内,容易导致检测装置与移载机构产生干涉,从而导致装配过程失败。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装配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其通过设置可动的上检测部,使得在装配组件抓取工件进行装配时,上检测部可移动实现让位,以避免两部件产生干涉。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装置,其通过两保压组件工作,以优化传输线体,使得保压与装配加工相适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更高的产生比。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有点,提供的一种装配装置,包括:
传输线体,其上沿自身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
装配组件,其用于抓取工件移载至所述上料工位处;以及
检测组件,其位于工件的移动路径上;
其中,所述传输线体用于传输载具,所述传输线体上布置有定位支架、保压组件以对应所述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所述定位支架用于限制载具的位置,所述装配组件抓取工件后移载至所述定位支架上的载具;
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上检测部及下检测部,所述下检测部靠近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架,所述上检测部位于所述定位支架上方;
所述上检测部在一直线驱动器驱动下,使得所述上检测部移动至所述定位支架的正上方。
优选地,还包括撕膜组件,其用于撕除工件上包覆的薄膜,所述撕膜组件位于工件的移动路径上,所述撕膜组件与所述检测组件沿工件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装配组件抓取的工件移动至所述撕膜组件位置处,所述撕膜组件夹紧薄膜,随着所述装配组件带动工件远离所述撕膜组件,使得将薄膜从工件上剥离。
优选地,所述定位支架的顶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装配孔,所述传输线体上还设置有抬升模组,所述抬升模组位于所述装配孔的正下方;
所述抬升模组将所述传输线体上传输的载具抬升至抵触在所述定位支架的顶部,所述装配组件穿过所述装配孔将工件承放在载具上。
优选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龙门架,其靠近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架处;
所述直线驱动器安装在所述龙门架上,所述上检测部安装在所述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输出端上;
通过所述直线驱动器驱使所述上检测部沿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上检测部可移动至所述装配孔的正上方。
优选地,所述龙门架位于所述传输线体的一侧,所述直线驱动器驱使所述上检测部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传输线体的传输方向。
优选地,所述保压组件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两所述保压组件沿所述传输线体传输方向依次布设在所述传输线体上。
优选地,所述保压组件包括:
连接座,其顶端设置有用于承接工件的限位面;以及
压合部,其位于所述限位面上方;
其中,所述压合部包括压头模组及至少两组配重模组,所述配重模组下压在所述压头模组的顶端,使得所述压头模组下压于工件上,从而带动工件在从倾斜状态调整至平衡状态;
当工件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配重模组下压所述压头模组使得所述压头模组下压于工件的倾斜顶点处,进而驱使工件偏转至平衡状态;当工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每组所述配重模组作用于所述压头模组压合工件相应的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压头模组包括基板以及从所述基板一侧面向外延伸形成的保压块,所述配重模组下压于所述基板对应的另一侧面上;
所述保压块压合在工件的周向区域上,每组所述配重模组的重心线位于所述保压块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装配组件包括机械臂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动力输出端上的吸嘴,通过所述机械臂带动所述吸嘴移动,所述吸嘴用于吸附工件。
优选地,所述传输线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传输部,所述传输部上设置有用于承接载具的传输带;
两所述传输部间设置有挡止部,所述挡止部对应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处,通过所述挡止部限制所述传输部上移动的载具,从而使得载具限位在所述上料工位或保压工位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装置,通过直线驱动器驱动上检测部移动,使得在装配组件抓取工件移动至上料工位处进行装配时,上检测部移动远离上料工位为装配组件让位,从而避免了上检测部、装配组件产生干涉,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保压组件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保压组件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压合部的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压合部的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压合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压头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压合部的立体结构第三视角示意图;
图11为图10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压合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压合状态下的受力分析图。
附图标记说明:
21、传输线体;211、传输部;212、定位支架;213、挡止部;
22、检测组件;221、上检测部;222、龙门架;223、直线驱动器;
23、装配组件;
24、撕膜组件;
25、保压组件;
251、压合部;
2511、压头模组;25111、基板;25112、保压块;25113、中空腔;25114、第一空位;25115、第二空位;
2512、驱动板;
2513、配重模组;25131、安装座;25132、配重块;35133、配重柱;
2514、压合驱动器;
2515、支座;
2516、导向模组;
252、连接座;
2521、限位面;
2522、通孔;
2523、定位柱;
253、顶升部;
2531、顶升驱动器;2532、顶升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2的示出,可以看出,一种装配装置,包括:
传输线体21,其上沿自身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
装配组件23,其用于抓取工件移载至所述上料工位处;以及
检测组件22,其位于所述装配组件23抓取工件的移动路径上;
其中,所述传输线体21用于传输载具,所述传输线体21上布置有定位支架212、保压组件25以对应所述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所述定位支架212用于限制载具的位置,所述装配组件23抓取工件后移载至所述定位支架212上的载具;
具体地,所述定位支架212位于所述传输线体21上,所述定位支架212靠近所述传输线体21的上游端处,所述定位支架212的顶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装配孔,所述传输线体21上还设置有抬升模组,所述抬升模组位于所述装配孔的正下方,通过所述抬升模组顶推所述传输线体21上的载具,从而使得载具从所述传输线体21上脱离,并逐渐靠近所述定位支架212的顶部;
当所述抬升模组将所述传输线体21上传输的载具抬升至抵触在所述定位支架212的顶部,载具上的安装位置对应在所述定位支架212的装配孔位置处,从而便于所述装配组件23穿过所述装配孔将工件承放在载具上。
所述检测组件22包括上检测部221及下检测部224,所述下检测部224靠近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架212,所述上检测部221位于所述定位支架212上方,所述上检测部221透过所述装配孔检测载具,所述上检测部221及下检测部224包括视觉检测器以及调节焦距的驱动器;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所述装配组件23穿过所述装配孔将工件承放在载具上,而所述上检测部221透过所述装配孔检测载具,造成了所述装配组件23与所述上检测部221在工作过程中易产生干涉,所述装配组件23与所述上检测部221易产生碰撞,导致加工过程的失败,更有甚者会造成所述装配组件23与所述上检测部221的损坏;
为了避免上述的问题,当需要对载具位置进行检测时,所述上检测部221在一直线驱动器223驱动下,使得所述上检测部221移动至所述定位支架212的正上方,而当检测后,所述上检测部221移动远离所述定位支架212,以便于为所述装配组件23让位,从而保证了该装配装置正常使用。
所述检测组件22还包括龙门架222,其靠近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架212处;所述直线驱动器223安装在所述龙门架222上,所述上检测部221安装在所述直线驱动器223的动力输出端上;通过所述直线驱动器223驱使所述上检测部221沿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上检测部221可移动至所述装配孔的正上方;
所述龙门架222位于所述传输线体21一侧处,所述直线驱动器223的驱动方向与所述传输线体21的传输方向相平行,使得所述上检测部221沿所述传输线体21的传输方向移动;
通过所述上检测部221及下检测部224分别检测载具以及所述装配组件23上抓取的工件,其中,具体地,所述装配组件23抓取的工件后,从所述下检测部224的上方经过,以使得所述下检测部224对所述装配组件23上的工件检测,从而保证了工件的位置,同时,所述上检测221对载具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得装配精度提高;
进一步地,在装配完毕后,所述上检测部221在所述直线驱动器223的驱使下再移动至所述上料工位处,检测装载具上工件的位置,以检测装配质量,从而使得该装配装置加工的工件精度更高。
该装配装置还包括撕膜组件24,工件上包覆有薄膜,所述撕膜组件24夹取薄膜,在装配组件23远离所述撕膜组件24时将薄膜从工件上剥离,所述撕膜组件24位于所述装配组件23抓取工件的移动路径上;
所述装配组件23抓取的工件移动至所述撕膜组件24位置处,所述撕膜组件24夹紧薄膜,随着所述装配组件23带动工件远离所述撕膜组件24,使得将薄膜从工件上剥离。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撕膜组件24、检测组件22设置在所述传输线体21相对应的两侧,所述装配组件23位于在所述传输线体21上设置所述撕膜组件24的同一侧,以避免所述装配组件23在移动过程中,与所述上检测部和/或所述龙门架222干涉,同时将该装配装置设置在所述传输线体21的两侧合理利用空间,使得该装配装置更加紧凑。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配组件23包括机械臂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动力输出端上的吸嘴,通过所述机械臂带动所述吸嘴移动,所述吸嘴用于吸附工件。
所述传输线体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传输部211,所述传输部211上设置有用于承接载具的传输带,所述传输带可带动放置其上的载具,随着传输带运动而移动;
两所述传输部211间设置有挡止部213,所述挡止部213对应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处,通过所述挡止部213限制所述传输部211上移动的载具,从而使得载具限位在所述上料工位或保压工位处。
所述保压组件25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两所述保压组件25沿所述传输线体21传输方向依次布设在所述传输线体21上。
在使用该装配装置的过程中,由于所述装配组件23抓取工件将薄膜撕除装入载具这一过程所消耗的时间小于所述保压组件25对载具上工件保压所需的时间,而若所述保压组件25不完成保压,则由所述装配组件23加工完成的装配有工件的载具将囤积在所述定位支架212与所述保压组件25之间的传输线体21上,且囤积的载具数量将逐渐增大,为了避免出现大量囤积的情况,通过设置在两保压组件25对两载具保压,从而使得一所述装配组件23加工的载具对应两所述保压组件25,优化布局,使得保压与装配加工相适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更高的产生比。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保压组件25包括:连接座252,其顶端设置有用于承接工件的限位面2521;以及
压合部251,其位于所述限位面2521上方;
相应地,所述压合部251包括压头模组2511及至少两组配重模组2513,所述配重模组2513下压在所述压头模组2511的顶端,使得所述压头模组2511下压于工件上,从而带动工件在从倾斜状态调整至平衡状态;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配重模组2513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压头模组2511同时安装在两所述配重模组2513的底部;
其中,所述压头模组2511包括基板25111以及从所述基板25111一侧面向外延伸形成的保压块25112,所述配重模组2513下压于所述基板25111对应的另一侧面上,所述基板25111上承接两所述配重模组2513;
具体地,所述保压块25112压合在工件的周向区域上,每组所述配重模组2513的重心线位于所述保压块25112的外侧。
在装配工件的过程中,由于工件自身形状的原因,装配的位置并非处于理想的位置处,需要压合机构压合调整工件位置,同时通过保压的方式,使得工件连接更加稳定;装配工件时,工件可处于倾斜状态或平衡状态,倾斜状态为工件相对于所述压头模组2511的压合面倾斜,使得工件与所述压头模组2511的接触面积小,而平衡状态为工件的水平度与所述压头模组2511的压合面相一致,当工件处于平衡状态时,该装配装置对工件实施保压,当工件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配重模组2513下压所述压头模组2511使得所述压头模组2511下压于工件的倾斜顶点处,进而驱使工件偏转至平衡状态;当工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每组所述配重模组2513作用于所述压头模组2511压合工件相应的区域内。
具体保压原理包括:当工件处于倾斜状态时,参考图12示出的,工件倾斜的顶点位置处是与所述压头模组2511相抵触的位置,而此时,由于两所述配重模组2513下压于所述压头模组2511上,此时,工件与所述压头模组2511相抵触的位置所受的重力为两所述配重模组2513的重力总和G,而工件与所述压头模组2511相抵触的位置对所述压头模组2511的支持力FN'与G相一致,因此,当工件处于倾斜状态下,所述压头模组2511对相抵触位置的工件的所施加的作用力更大,从而在该作用力的驱使下,使得工件可偏转至平衡状态。
当工件处于平衡状态时,参考图13示出的,由于每组所述配重模组2513的重心线位于所述保压块25112外侧,使得每组所述配重模组2513的重力g对应相邻所述保压块25112与工件接触部分的支持力FN,使得两所述配重模组2513分别对所述保压块25112上的两部分分别施加作用力,而所述保压块25112所受的重力作用为g,其中,G>g;因此,使得在工件处于不同的状态下,工件所受到的所述配重模组2513的重力不相同,从而满足调整工件位置或保压过程中所需的不同压力。
所述保压块25112的开设有中空腔25113,以形成所述保压块25112环状凸起的压合结构,使得所述保压块25112压合在工件的周向区域上。
所述保压块25112上设置有凹陷的空位,所述空孔用于对工件让位,工件上还设置有易损部件,压合容易损坏所述易损部件,在对应工件上易损部件的位置处形成空位,避免了压合对所述易损部件的损坏。
具体地,所述空位包括第一空位25114及第二空位25115,所述保压块25112呈矩形结构,所述第一空位25114、第二空位25115分别设置于所述保压块25112相邻的两对角处。
所述压合部251包括导向模组2516,在一驱动力作用下使得所述压头模组2511压合在工件上,并使得所述配重模组2513受所述导向模组2516限定沿垂直方向滑动。
所述压合部251还包括有压合驱动器2514以及安装在所述压合驱动器2514的动力输出端上的驱动板2512,所述压合驱动器2514安装在所述限位面2521上,所述压合驱动器2514用于提供所述压头模组2511压合在工件上的驱动力;
通过所述导向模组2516使得所述配重模组2513与所述驱动板2512滑动连接,所述压合驱动器2514驱使所述驱动板2512沿平行于所述驱动板2512滑动的方向运动;所述压合驱动器2514驱使所述驱动板2512带动所述压头模组2511向下移动至所述压头模组2511与工件相抵触,当所述压合驱动器2514继续驱使所述驱动板2512向下移动时,所述压头模组2511相对所述驱动板2512向上滑动,从而使得所述配重模组2513的重力下压于工件。
该装配装置还包括顶升部253,所述顶升部253安装在所述连接座252上,从而使其位于所述限位面2521的下方;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252呈C型,所述限位面2521形成所述连接座252的顶部结构,所述顶升部253位于所述连接座252的中空腔内;
通过所述顶升部253提供一驱动力以驱使工件移动,工件向上移动使得工件抵触在所述压头模组2511上,并持续推动所述压头模组2511向上移动至所述配重模组2513的重力下压于工件。
所述限位面2521上开设有通孔2522,所述顶升部253包括顶升驱动器2531以及安装在所述顶升驱动器2531的顶升板2532,所述顶升板2532用于承接工件,在所述顶升驱动器2531驱使下,所述顶升板2532带动工件抬升至贴合在所述顶升板2532下表面上,所述压头模组2511穿过所述通孔2522压合在工件上。
在本优选实施例中,该装配装置同时设置所述顶升部253及压合驱动器2514,所述压合部251还包括用于承接所述压合部251部件的支座2515,所述支座2515安装在所述限位面2521的上表面上,所述压合驱动器2514安装在所述支座2515,所述驱动板2512与所述支座2515间通过所述导向模组2516连接,从而使得所述驱动板2512在所述支座2515上滑动。
所述顶升部253设置在所述限位面2521下方,所述限位面2521的下表面上安装有用于限制工件位置的定位柱2523,通过所述顶升部253推动工件使得工件套设在所述定位柱2523上,从而对工件实施定位,从而提高了装配的精度。
所述配重模组2513包括安装座25131以及承放在所述安装座25131上的配重块25132,所述配重模组2513绕所述压头模组2511的中心线方向周向布设;在本优选实施例中,两所述配重模组2513以所述压头模组2511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所述安装座25131呈L型,所述配重块25132承放在所述安装座25131的拐角处,所述压头模组251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5131的底部,所述安装座25131上安装有限制所述配重块25132的配重柱35133,所述配重块25132套设在所述配重柱35133上,堆叠的所述配重块25132为所述压头模组2511提供重力压合工件。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10)
1.一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传输线体(21),其上沿自身传输方向依次设置有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
装配组件(23),其用于抓取工件移载至所述上料工位处;以及
检测组件(22),其位于工件的移动路径上;
其中,所述传输线体(21)用于传输载具,所述传输线体(21)上布置有定位支架(212)、保压组件(25)以对应所述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所述定位支架(212)用于限制载具的位置,所述装配组件(23)抓取工件后移载至所述定位支架(212)上的载具;
所述检测组件(22)包括上检测部(221)及下检测部(224),所述下检测部(224)靠近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架(212),所述上检测部(221)位于所述定位支架(212)上方;
所述上检测部(221)在一直线驱动器(223)驱动下,使得所述上检测部(221)移动至所述定位支架(212)的正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撕膜组件(24),其用于撕除工件上包覆的薄膜,所述撕膜组件(24)位于工件的移动路径上,所述撕膜组件(24)与所述检测组件(22)沿工件的移动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装配组件(23)抓取的工件移动至所述撕膜组件(24)位置处,所述撕膜组件(24)夹紧薄膜,随着所述装配组件(23)带动工件远离所述撕膜组件(24),使得将薄膜从工件上剥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架(212)的顶部开设有上下贯穿的装配孔,所述传输线体(21)上还设置有抬升模组,所述抬升模组位于所述装配孔的正下方;
所述抬升模组将所述传输线体(21)上传输的载具抬升至抵触在所述定位支架(212)的顶部,所述装配组件(23)穿过所述装配孔将工件承放在载具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2)还包括龙门架(222),其靠近设置在所述定位支架(212)处;
所述直线驱动器(223)安装在所述龙门架(222)上,所述上检测部(221)安装在所述直线驱动器(223)的动力输出端上;
通过所述直线驱动器(223)驱使所述上检测部(221)沿一直线方向往复移动,所述上检测部(221)可移动至所述装配孔的正上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架(222)位于所述传输线体(21)的一侧,所述直线驱动器(223)驱使所述上检测部(221)的移动方向平行于所述传输线体(21)的传输方向。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组件(25)的数量不少于两个,两所述保压组件(25)沿所述传输线体(21)传输方向依次布设在所述传输线体(21)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压组件(25)包括:
连接座(252),其顶端设置有用于承接工件的限位面(2521);以及
压合部(251),其位于所述限位面(2521)上方;
其中,所述压合部(251)包括压头模组(2511)及至少两组配重模组(2513),所述配重模组(2513)下压在所述压头模组(2511)的顶端,使得所述压头模组(2511)下压于工件上,从而带动工件在从倾斜状态调整至平衡状态;
当工件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配重模组(2513)下压所述压头模组(2511)使得所述压头模组(2511)下压于工件的倾斜顶点处,进而驱使工件偏转至平衡状态;当工件处于平衡状态时,每组所述配重模组(2513)作用于所述压头模组(2511)压合工件相应的区域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模组(2511)包括基板(25111)以及从所述基板(25111)一侧面向外延伸形成的保压块(25112),所述配重模组(2513)下压于所述基板(25111)对应的另一侧面上;
所述保压块(25112)压合在工件的周向区域上,每组所述配重模组(2513)的重心线位于所述保压块(25112)的外侧。
9.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组件(23)包括机械臂以及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动力输出端上的吸嘴,通过所述机械臂带动所述吸嘴移动,所述吸嘴用于吸附工件。
10.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体(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传输部(211),所述传输部(211)上设置有用于承接载具的传输带;
两所述传输部(211)间设置有挡止部(213),所述挡止部(213)对应设置在所述上料工位及保压工位处,通过所述挡止部(213)限制所述传输部(211)上移动的载具,从而使得载具限位在所述上料工位或保压工位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10006.6U CN215146585U (zh) | 2021-03-25 | 2021-03-25 | 一种装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610006.6U CN215146585U (zh) | 2021-03-25 | 2021-03-25 | 一种装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146585U true CN215146585U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93530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610006.6U Active CN215146585U (zh) | 2021-03-25 | 2021-03-25 | 一种装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1465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9062A (zh) * | 2021-03-25 | 2021-06-15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装置 |
-
2021
- 2021-03-25 CN CN202120610006.6U patent/CN2151465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959062A (zh) * | 2021-03-25 | 2021-06-15 | 苏州富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830243B (zh) | 工件上料贴装及保压装置 | |
CN109748104B (zh) | 一种双工位聚合物锂电池上料方法 | |
CN113070653B (zh) | 一种仓储装置的自动化上料装配设备 | |
CN112109999B (zh) | 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及方法 | |
CN112222820A (zh) | 一种撕膜装配一体式流水线 | |
CN215146585U (zh) | 一种装配装置 | |
CN112046157A (zh) | 一种二维码打标系统 | |
CN113909861B (zh) | 电池安装保压设备 | |
CN112959062A (zh) | 一种装配装置 | |
CN215146393U (zh) | 一种天线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3146242A (zh) | 马达牙箱座组装设备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2794063B (zh) | 工件上料检测及回收机构 | |
CN215509909U (zh) | 马达牙箱座组装设备 | |
CN216780748U (zh) | 装配装置 | |
CN214526603U (zh) | 一种料盘上料及回收装置 | |
CN214444447U (zh) | 一种撕膜装配一体式流水线 | |
CN213443502U (zh) | 一种图书姿态调整系统 | |
CN215146394U (zh) | 一种仓储装置的自动化上料装配设备 | |
CN112917127A (zh) | 一种天线自动组装设备 | |
CN112509944A (zh) | 一种制程终端检测设备 | |
CN112718562B (zh) | 自动保压、识别及检测装置 | |
CN112378927A (zh) | 多自由度调整装置及传输机构 | |
CN217806977U (zh) | 一种保压设备 | |
CN213905300U (zh) | 一种制程终端检测设备 | |
CN118218950B (zh) | 自动涂胶组立生产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