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97199U - 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97199U
CN215097199U CN202121805138.0U CN202121805138U CN215097199U CN 215097199 U CN215097199 U CN 215097199U CN 202121805138 U CN202121805138 U CN 202121805138U CN 215097199 U CN215097199 U CN 215097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ruck body
eco
block
cover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51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超
杜英华
颜伟
张纪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Dali Special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ali Special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ali Special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ali Special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51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97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97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971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安装环保盖的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右框架固设在所述左框架右侧,所述左框架和所述右框架后侧壁均固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并用于安装设备零件的连接块,相对的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滑动安装有用于连接车身驱动件的连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组合在一起的左框架和右框架,安装时,横板连接固定车身驱动件,左框架和右框架靠近车身可以使两个卡块进入到两个对应连接块上的凹槽内部,实现了左框架和右框架的定位工作,定位后即可通过螺杆完成左框架、右框架和车身驱动件之间的定位组装工作,提高了安装效果和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车身环保盖是一种安装在工程车的车厢顶部,用来封闭车厢和防止杂物从车厢顶部进行车厢内部的车辆配件,车身环保盖一般为金属材质,结构强度高,通过矩形的金属连接框与车身上的驱动件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目前在使用矩形的金属连接框来进行环保盖和车身驱动件的连接工作时,需要人工进行连接框的定位和扶正工作,降低了安装效率,而且金属连接框的结构固定,无法适配不同大小的环保盖、不同车辆和不同位置的驱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工作,降低了适用性,降低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具有可以定位组装连接框和驱动件,同时可以根据安装需求来改变连接框的大小和内部连接组件的位置,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安装环保盖的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右框架固设在所述左框架右侧,所述左框架和所述右框架后侧壁均固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并用于安装设备零件的连接块,相对的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滑动安装有用于连接车身驱动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块外壁螺纹连接有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组件的螺杆。
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横板和卡块,所述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横板固设在两个所述卡块之间并用于连接车身驱动件,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固设在所述横板顶端和底端并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连接块。
其中,所述连接块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对应所述卡块的凹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凹槽之间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凹槽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左框架和所述右框架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的开放端相互连通。
其中,所述卡块靠近对应所述螺杆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杆的螺孔,所述螺杆螺接固定在所述螺孔内部。
其中,所述左框架右侧端固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右框架的连接杆,所述右框架左侧端固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杆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槽内部,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槽之间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右框架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用于连接对应所述连接杆的螺栓,所述连接杆靠近对应所述螺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栓的固定孔。
其中,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固定孔呈直线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设置组合在一起的左框架和右框架,左框架和右框架的后侧壁上均安装有连接块,用来连接车身驱动件的连接组件由横板和安装在横板顶端和底端的两个卡块组成,安装时,横板连接固定车身驱动件,左框架和右框架靠近车身可以使两个卡块进入到两个对应连接块上的凹槽内部,实现了左框架和右框架的定位工作,定位后即可通过螺杆完成左框架、右框架和连接组件的连接固定工作,实现了左框架、右框架、连接组件和车身驱动件之间的定位组装工作,降低了安装时零件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装效果和安装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中,左框架右侧端的两个连接杆滑动连接在右框架左侧端的两个连接槽内部,左框架可以向右框架的左侧移动,然后通过螺栓和连接杆上的固定孔进行位置固定工作,连接组件可以在对应两个连接块上的凹槽之间移动,并通过螺杆进行位置固定工作,方便进行左框架和右框架整体结构的大小调节工作、连接组件的位置调节工作,通过改变左框架和右框架整体结构的大小,同时改变两个连接组件的位置,可以使装置适应不同大小的环保盖、不同车辆和不同位置的驱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工作,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框架;11、连接杆;111、固定孔;2、右框架;21、连接槽;22、螺栓;3、连接块;31、螺杆;32、凹槽;4、连接组件;41、横板;42、卡块;421、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用于安装环保盖的左框架1和右框架2,右框架2固设在左框架1右侧,左框架1和右框架2后侧壁均固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并用于安装设备零件的连接块3,相对的两个连接块3之间滑动安装有用于连接车身驱动件的连接组件4,连接块3外壁螺纹连接有用于连接固定连接组件4的螺杆31。
本实施方案中:左框架1和右框架2组成连接框本体,左框架1和右框架2均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匚形框体结构,结构强度高,左框架1和右框架2内部均安装有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支撑杆,进一步的增强了左框架1和右框架2的结构强度。
左框架1和右框架2的后侧壁上均安装有连接块3,连接块3为实心的不锈钢块,结构强度高,相对的两个连接块3之间安装有用来连接车身驱动件的连接组件4,连接组件4由横板41和两个卡块42组成,横板41和卡块42均为钢结构件,连接组件4整体的结构强度高,两个卡块42分别安装在横板41的顶端和底端,连接块3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卡块42的凹槽32,两个卡块42分别可以卡入到两个对应连接块3上的凹槽32内部,实现了左框架1、右框架2和对应连接块3之间的连接定位工作,因此在安装时,横板41连接固定车身驱动件,左框架1和右框架2靠近车身,卡块42进入到对应连接块3上的凹槽32内部,完成左框架1和右框架2的定位工作,定位后依次向内转动连接块3上的螺杆31,螺杆31会进入到对应卡块42上开设的螺孔421内部,完成左框架1、右框架2和对应连接组件4的连接固定工作,实现了左框架1、右框架2和车身驱动件之间的定位组装工作,不需要人工进行装置零件的扶正和托起安装工作,降低了安装时零件出现偏移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安装效果和安装效率。
卡块42可以在凹槽32内部移动到不同的位置,然后通过不同的螺杆31进行卡块42的位置固定,完成连接组件4的位置调节和固定工作,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通过改变连接组件4的位置,可以使装置适应不同位置驱动件的连接固定工作,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
卡块42与凹槽32之间过盈配合,提高了连接组件4进行位置调节和安装后使用时的稳定性,两个连接组件4在连接左框架1和右框架2时,两个横板41会分别卡入到左框架1和右框架2内部,进一步的提高了左框架1、右框架2和连接组件4之间进行位置调节和连接固定时的稳定性,装置和车身驱动件连接的牢固性强。
右框架2安装在左框架1的右侧,左框架1右侧端的两个连接杆11滑动连接在右框架2左侧端的两个连接槽21内部,连接杆11可以在对应的连接槽21内部向外移动,因此在连接杆11和连接槽21之间的配合下,可以使左框架1在右框架2的左侧向外移动,然后通过右框架2上的螺栓22和连接杆11上的固定孔111进行位置固定工作,实现了左框架1和右框架2整体结构的大小调节工作,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连接杆11与连接槽21之间过盈配合,提高了左框架1和右框架2进行大小调节时的稳定性,固定孔111的数量为五个,五个固定孔111呈直线分布,实现了左框架1和右框架2的多种大小调节工作,工作时,工人可以根据安装需求来自行改变左框架1和右框架2整体结构的大小,同时更换不同的螺杆31来适配进入到相对凹槽32内部不同位置的连接组件4,可以使装置适应不同大小的环保盖、不同车辆和不同位置的驱动件之间的连接固定工作,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工作时,将横板41连接车身驱动件,向外拉动左框架1来调整左框架1和右框架2整体的结构大小,调整好后转动螺栓22将左框架1和右框架2的结构固定,然后将左框架1和右框架2靠近车身,卡块42进入到对应的凹槽32内部,完成左框架1和右框架2的定位工作,定位后依次转动螺杆31来将卡块42固定在对应的凹槽32内部,完成左框架1、右框架2、连接组件4和车身驱动件之间的定位组装工作,工作效率高。

Claims (8)

1.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安装环保盖的左框架和右框架,所述右框架固设在所述左框架右侧,所述左框架和所述右框架后侧壁均固设有两个呈对称分布并用于安装设备零件的连接块,相对的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滑动安装有用于连接车身驱动件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块外壁螺纹连接有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连接组件的螺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横板和卡块,所述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横板固设在两个所述卡块之间并用于连接车身驱动件,两个所述卡块分别固设在所述横板顶端和底端并用于连接对应的所述连接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内部开设有用于容纳对应所述卡块的凹槽,所述卡块与所述凹槽之间过盈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为开放式结构,所述左框架和所述右框架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凹槽的开放端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靠近对应所述螺杆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杆的螺孔,所述螺杆螺接固定在所述螺孔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框架右侧端固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右框架的连接杆,所述右框架左侧端固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杆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槽内部,且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连接槽之间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框架顶部和底部均螺纹连接有用于连接对应所述连接杆的螺栓,所述连接杆靠近对应所述螺栓的侧壁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螺栓的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为五个,五个所述固定孔呈直线分布。
CN202121805138.0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 Active CN215097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5138.0U CN215097199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5138.0U CN215097199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97199U true CN215097199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319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5138.0U Active CN215097199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971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97199U (zh) 一种自卸工程车车身环保盖的连接结构
WO2019024734A1 (zh) 机盖锁定位工装
CN204235476U (zh) 一种舱盖锁扣定位装具
CN108556756B (zh) 旗杆安装组件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3973822U (zh) 一种防盗汽车行李架横杆
CN213936503U (zh) 一种天线快装套件
CN210649236U (zh) 一种油井电泵电缆卡箍与夹板焊接用工装
CN210068289U (zh) 一种易安装的排气管装饰罩总成
CN209891893U (zh) 一种车门锁加强板结构
CN210194567U (zh) 一种多级液压启闭机
CN220562843U (zh) 一种汽车前后副悬架安装夹具
CN21905416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汽车工装夹具
CN211728938U (zh) 汽车钢板弹簧辅助定位装置
CN219542937U (zh) 一种航空装配型架配件加工工装
CN114537558B (zh) 行李箱的安装方法及工装
CN218367306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稳定杆支架安装结构
JP2751524B2 (ja) エンジンマウントの支持構造
CN211390945U (zh) 用于汽车发动机尾气后处理部件的安装装置
CN216327860U (zh) 一种电动控制车用螺栓生产用的夹持装置
CN217804169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挂车用车轴
CN216830697U (zh) 汽车遮阳板镜盖销轴压入工装
CN213534433U (zh) 排气尾管装饰罩安装支架
CN220700886U (zh) 一种储油盒支架
CN220979654U (zh) 一种汽车机电冷却三通硬管总成
CN21960550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压缩机转接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ver of dump truck body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11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

Pledgee: China Postal Savings Bank Co.,Ltd. Jiaxiang County sub branch

Pledgor: SHANDONG DALI SPECIAL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1614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