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88569U - 一种移动运载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运载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988569U CN214988569U CN202120224082.3U CN202120224082U CN214988569U CN 214988569 U CN214988569 U CN 214988569U CN 202120224082 U CN202120224082 U CN 202120224082U CN 214988569 U CN214988569 U CN 2149885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
- assembly
- mobile carrier
- moving
- carr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运载机构,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该移动运载机构,用于移动运载器件,包括移动运载组件,所述移动运载组件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驱动组件和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基体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固定在所述基体上,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所述驱动组件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联动移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用于固定器件。本实施例中的移动运载机构中设置左右两个夹具,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实现移载的联动,夹具在确定的两个工位间循环,提高了移载的效率,且避免了工位的等待浪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运载机构。
背景技术
在各个制造领域一般都会涉及器件装载移动,比如在对器件进行加工或检测时,需将器件移载到待加工或待检测的工位,目前的移动运载机构通过单个移载夹具依次将器件移载到各个工位等待加工或检验,完成各工序后再回到起点重复前述动作,各工位无法同时作业,造成等待时间的浪费,同时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生产要求。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急需一种高效、稳定的移动运载机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运载机构,以减少工序等待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载移动机构,用于移动运载器件,包括移动运载组件,所述移动运载组件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驱动组件和基体,基体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基体上;所述驱动组件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联动移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用于固定器件。
在本申请提供的运载移动机构中,所述第一夹具包括夹持部和第一支撑台,所述夹持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上,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驱动组件紧固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运载移动机构中,所述第一夹具还包括导向部、驱动部及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下方,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台上并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支撑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台与所述驱动组件紧固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运载移动机构中,所述第二夹具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夹具相同。
在本申请提供的运载移动机构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模组及固定组件,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模组的一端相连,所述模组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上,所述模组包括壳体、丝杆及滑块,所述丝杆穿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
在本申请提供的运载移动机构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载板、U型板及桥接板,所述移载板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和所述滑块,所述U型板固定在所述桥接板上,通过所述桥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
在本申请提供的运载移动机构中,所述移动运载机构包括两组所述移动运载组件,所述两组移动运载组件沿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移动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基体上。
在本申请提供的运载移动机构中,所述移动运载机构包括四组所述移动运载组件,四组所述移动运载组件成排列成两列,形成两条平行移动路径,所述每一条移动路径上均设有两组所述移动运载组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运载机构,用于移动运载器件,通过设置左右两个夹具,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实现移载的联动,夹具在确定的两个工位间循环,提高了移载的效率,且避免了工位的等待浪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运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移动运载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运载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运载机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运载机构的应用场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图1至图6中,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运载机构主要用于移动运载器件。在此,器件可以是电池,具体可以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譬如方形铝壳动力电池,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运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移动运载机构包括移动运载组件100,该移动运载组件100包括第一夹具10、第二夹具20、驱动组件30和基体40,驱动组件30安装在基体40上,驱动组件30紧固连接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并通过驱动组件30控制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联动移动,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用于固定器件,从而实现器件的移动运载。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夹具10包括夹持部11和第一支撑台12,夹持部11固定在第一支撑台12上,用于夹持固定器件,便于器件的移动运载。优选地,夹持部11为两组,同时夹持固定器件的两端。夹持部11可为夹爪气缸,夹爪气缸的夹爪夹持固定器件。
上述第一夹具10还可包括导向部13、驱动部14及第二支撑台15,第二支撑台15设置于第一支撑台12的下方,导向部13设置于第二支撑台15上并贯穿第一支撑12,驱动部14穿过第二支撑台15固定于第一支撑台12的底部,驱动部14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撑板12连接,在驱动部14的驱动作用下,第一支撑台可在竖直方向升降,即能够实现第一支撑台12上固定的器件的升降,便于器件的其他工序实现。
导向部13包括直线轴承131和导向杆132,直线轴承131贯穿设置于第一支撑台12上,导向杆13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台15上,导向杆132的另一端穿过直线轴承131;驱动部14驱动第一支撑台12上下升降时,导向杆132和直线轴承131的配合作用,第二支撑台能够直线升降,不会发生左右偏移。优选地,导向部13的数量可以为四组,当然,也可以是两组、三组,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部14可为电缸,电缸的输出轴与第一支撑台12连接,电缸输出轴的伸缩驱动第一支撑台12的升降。
可以理解,第一夹具10的第二支撑台15的底部还可设有导轨滑槽16,相对应的,在基体40的对应导轨滑槽16的位置上设置有导轨,参见图1,导轨与导轨滑槽的配合作用,用于在夹具移动的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减小移动过程中的摩擦阻力,便于夹具的移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导轨和导轨滑槽16可用滚轮代替,滚轮安装在第二支撑台15的底部,滚轮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也可以为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在基体40上还可包括导向槽,该滚导向槽沿滚轮的滚动路径设置于基体40上。
上述第一夹具10还可包括第一拖链17,第一拖链17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支撑台15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支撑台上,第一拖链17用于保护其对应的线路管道,以减少线路管道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线路被拉扯或者缠绕甚至是损坏的问题。
可以理解,第二夹具20的结构可与第一夹具10结构相同,第二夹具20的具体结构可参照上述描述,在此不做详细展开。
如图3所示,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驱动组件30包括伺服电机31、模组32及固定组件33,伺服电机31与模组32的一端相连,模组32包括壳体321、丝杆及滑块322,模组32通过壳体321设置在基体40上,丝杆穿设于壳体32内部,丝杆的一端连接伺服电机31,滑块322与丝杆连接,丝杆在伺服电机31作旋转运动的作用下,通过丝杆带动滑块322向远离或者靠近伺服电机31的方向作往复移动;固定组件33固定在滑块322上,驱动组件30通过固定组件33紧固连接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从而带动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作往复移动。
固定组件33包括移载板331、U型板332及桥接板333,移载板331固定连接U型板332和滑块322,U型板332固定在桥接板333上,通过桥接板333固定连接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以此实现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的联动。驱动组件30通过该固定组件33连接第一夹具10及第二夹具20,通过伺服电机31的旋转带动模组32的滑块322往复移动,滑块322带动固定组件33往复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的联动往复移动。
上述移动运载组件100还可包括第二拖链50,参见图4,第二拖链50的一端固定于基体40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一夹具10上,用于保护其对应的线路管道,以减少线路管道在往复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线路被拉扯或者缠绕甚至是损坏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运载机构包括移动运载组件,该运载组件包括第一夹具10、第二夹具20、驱动组件30和基体40,驱动组件30安装在基体40上,驱动组件30紧固连接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并通过驱动组件30控制第一夹具10和第二夹具20移动,从而实现器件的移动运载。本实施例设置两个联动夹具,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实现移动运载工具的联动,某一夹具在确定的工位间循环,提高了移载的效率,且避免了工位的等待浪费。
在一实施例中,移动运载机构可以包括两组相同的移动运载组件,两组移动运载组件沿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移动的方向并排设置于基体上,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移动运载机构包括图5和图6中移动运载组件中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移动方向的两组移动运载组件;可以理解的是,当有两组移动运载组件时,基体上相对应的导轨滑槽或导向槽设置于移动运载组件的移动范围内,实现移动运载组件的滑动。本实施例的两组移动运载组件可增加运载的器件数量,同时设置驱动组件的输出力大小相同、输出速度一致,保证两组移动运载组件的平稳同步移动,两组移动运载组件在不同的工位间同时运行,减少等待浪费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移动运载机构可以包括四组移动运载组件,如图5和图6所示。四组移动运载组件成排列成两列,形成两条平行移动路径,每一条移动路径上均设有两组移动运载组件。本实施例的两组移动运载组件可增加运载的器件数量,同时设置驱动组件的输出力大小相同、输出速度一致,保证四组移动运载组件的平稳同步移动,四组移动运载组件在不同的工位间同时运行,减少等待浪费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施例的移动运载机构,在实际生产中能够提高效率,减少工位等待时间的浪费,以包含四组移动运载组件的移动运载机构为例对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做具体说明。在新能源行业动力电池的生产中,需对电池进行扣盖预点焊生产,电池在上料位上料后,需要将电池移载到扣盖位扣盖,扣盖完成后需要移载到轮廓检测&预点焊位进行轮廓检测和预点焊,然后需要移载到外观检测位进行外观检测,最后移载到下料位下料。如图7所示,为各移动运载组件在上料位和下料位的结构示意图,该移动运载组件包括第一移动运载组件A、第二移动运载组件B、第三移动运载组件C及第四移动运载组件D,各移动运载组件中的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分别标记为顺序1和2,参见图7,第一运载组件A中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分别标记为A1、A2,第二运载组件B中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分别标记为B1、B2,第三运载组件C中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分别标记为C1、C2,第四运载组件D中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分别标记为D1、D2,各工序位置依次为上料位1、扣盖位2、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外观检测位4及下料位5。第一移动运载组件A和第三移动运载组件C在上料位1、扣盖位2及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之间往复运动,第二移动运载组件B和第四移动运载组件D在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外观检测位4及下料位5之间往复运动,电池在扣盖位2、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及外观检测位4进行加工工序操作时,移动运载机构无需等待电池加工完成,而是可移动到其他工位进行其他操作。
第一步:第一移动运载组件A和第三移动运载组件C在上料位1通过机械手将电池固定在夹具中上料,A1和C1处于上料位1上料,A2和C2置于扣盖位2,此时A2中无上料,机械手将电池置于A1和C1中上料即第一批电池;此时第二移动运载机构B和第四移动运载机构D均置于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及外观检测位4。
第二步:A1和C1在上料位1上料第一批电池之后,移动运载机构向下一工位移动,A1和C1到达扣盖位2,A2和C2在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第二移动运载机构B和第四移动运载机构D置于外观检测位4及下料位5,A1和C1将第一批电池送至扣盖位2后空载回到上料1位继续上料第二批电池,此时A2和C2移载扣盖位2中扣盖完成的第一批电池,第二移动运载机构B和第四移动运载机构D置于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及外观检测位4。
第三步:A1和C1在上料位1上料第二批电池之后,移动运载机构向下一工位移动,A1和C1到达扣盖位2,第二批电池在扣盖位2扣盖,A2和C2将第一批电池移载到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进行轮廓检测和预点焊工序,第二移动运载机构B和第四移动运载机构D空载且与第一移动运载机构A和第三移动运载机构C之间不隔工位的同步联动。
第四步:上述第一批电池在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第二批电池在扣盖位2,A1和C1空载回上料位上料第三批电池,A2和C2空载回扣盖位2运载完成扣盖的第二批电池,B1和D1在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运载完成工序后的电池。
第五步:A1和C1在上料位1上料第三批电池之后,移动运载机构向下一工位移动,A1和C1到达扣盖位2,第三批电池在扣盖位2扣盖,A2和C2将第二批电池移载到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进行轮廓检测和预点焊工序,B1和D1将第一批电池移载到外观检测位4进行外观检测,B2和D2空载。
第六步:前一步中各移动运载机构将电池送至个加工工位后,空载同步联动返回至前一工位,即A1和C1空载返回至上料位并上料第四批电池,A2和C2空载到扣盖位2运载扣盖后的第三批电池,B1和D1空载到达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运载加工后的第二批电池,B2和D2空载到外观检测位4运载外观检测合格的第一批电池。
第七步:A1和C1在上料位1上料第四批电池之后,移动运载机构向下一工位移动,A1和C1到达扣盖位2,第四批电池在扣盖位2扣盖,A2和C2将第三批电池移载到轮廓检测&预点焊焊位3进行轮廓检测和预点焊工序,B1和D1将第二批电池移载到外观检测位4进行外观检测,B2和D2将运载的第一批电池在下料位5进行。以上七步是第一批电池从上料位1到下料位5的各工序运载加工情况,依次类推,后续电池扣盖各工序均是按照第一批电池的步骤来运送。
通过调节各移动运载组件中驱动组件的速度,实现联动第一移动运载组件A和第二移动运载组件B、第三移动运载组件C和第四移动运载组件D的等速运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运载机构中设置左右两个夹具,通过驱动组件的驱动,实现移载的联动,夹具在确定的两个工位间循环,提高了移载的效率,且避免了工位的等待浪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移动运载机构,用于移动运载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运载组件,所述移动运载组件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驱动组件和基体,基体所述驱动组件安装在所述基体上;所述驱动组件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联动移动,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用于固定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包括夹持部和第一支撑台,所述夹持部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台上,所述第一支撑台与所述驱动组件紧固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还包括导向部、驱动部及第二支撑台,所述第二支撑台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的下方,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台上并贯穿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驱动部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支撑台连接,所述第二支撑台与所述驱动组件紧固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具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夹具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模组及固定组件,所述伺服电机与所述模组的一端相连,所述模组固定设置在所述基体上,所述模组包括壳体、丝杆及滑块,所述丝杆穿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伺服电机,所述滑块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固定在所述滑块上,所述驱动组件通过所述固定组件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移载板、U型板及桥接板,所述移载板固定连接所述U型板和所述滑块,所述U型板固定在所述桥接板上,通过所述桥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移动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运载机构包括两组所述移动运载组件,所述两组移动运载组件沿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的移动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基体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运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运载机构包括四组所述移动运载组件,四组所述移动运载组件成排列成两列,形成两条平行移动路径,所述每一条移动路径上均设有两组所述移动运载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24082.3U CN214988569U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一种移动运载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24082.3U CN214988569U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一种移动运载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988569U true CN214988569U (zh) | 2021-12-03 |
Family
ID=79144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24082.3U Active CN214988569U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一种移动运载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988569U (zh) |
-
2021
- 2021-01-26 CN CN202120224082.3U patent/CN21498856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684627U (zh) | 一种自动上下料的双机械手系统 | |
CN113794083A (zh) | 一种载具自动插针设备 | |
CN208214768U (zh) | 一种密封圈机器人组装机 | |
CN214778917U (zh) | 一种弹夹式上下料装置 | |
CN115241518B (zh) | 一种电芯模组堆叠装置 | |
CN110877820B (zh) | 一种加压接触式电芯预热炉 | |
CN214988569U (zh) | 一种移动运载机构 | |
CN218538433U (zh) | 一种柔性单元上下料机构 | |
CN210897954U (zh) | 汽车电源线连接器自动化卡装装置 | |
CN111071701A (zh) | 连接器自动送料装置 | |
CN215824105U (zh) | 一种冲床上下料装置 | |
CN210236366U (zh) | 取放料装置以及电池生产设备 | |
CN211970790U (zh) | 一种自动移载测试线 | |
CN221625439U (zh) | 一种便于线缆端部加工的输送装置 | |
CN216234777U (zh) | 一种启动电机电枢轴上料机械手 | |
CN220679692U (zh) | 一种自动镭码装置 | |
CN216582877U (zh) | 直线传送机构 | |
CN220376262U (zh) | 铁芯上料装置及上料系统 | |
CN220745255U (zh) | 一种剪刀叉升降平移输运机构 | |
CN217126212U (zh) | 上下料装置及激光加工设备 | |
CN219286477U (zh) | 电芯间距调节机构及电池组装生产线 | |
CN218639655U (zh) | 一种新型取放料机械手机构 | |
CN220722728U (zh) | 一种往复式循环供料机构 | |
CN215709186U (zh) | 一种电机转子焊接压敏电阻生产用环形循环输送机构 | |
CN217316838U (zh) | 一种工作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29 Address after: 518000 workshop 501, building 3,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center park, No. 12, Chongqing Road, Hepi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s lithium battery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No. 9988 Shennan Road,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AN'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