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924417U - 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924417U
CN214924417U CN202120855862.8U CN202120855862U CN214924417U CN 214924417 U CN214924417 U CN 214924417U CN 202120855862 U CN202120855862 U CN 202120855862U CN 214924417 U CN214924417 U CN 2149244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bot
connecting rod
arm
nu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558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车谦功
任惠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nzhou Bright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nzhou Brigh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nzhou Bright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nzhou Bright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8558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9244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9244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9244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涉及机器人非标自动化设备领域,本申请由机器人替代人工对圆筒形工件的搬运和码垛,机器人总成末端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下方连接夹具总成;夹具总成中部设置丝杠,丝杠上下依次设置与丝杠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活动连接上连杆,所述第二螺母活动连接下连杆,上连杆和下连杆末端均设置撑紧臂,夹具总成和机器人总成偶合成一体,由机器人统一控制,形成机器人的第七轴,实现了最大的协调性。夹具总成采用内胀紧式结构,三组撑紧臂可以通过机器人控制伸出或收回,实现夹具总成夹持范围的胀大或缩小。

Description

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非标自动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圆筒形金属工件夹紧和搬运的夹具,通常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外夹紧式的夹具。这种夹具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在机器人对工件码垛时不适用,因为当圆筒形工件竖立码垛时,工件与工件之间紧靠在一起,没有容纳夹具的空间。
二是普通内孔胀紧式夹具。此种夹具尽管可以避免外夹紧式夹具码垛时的空间干涉问题,但是常见的此类夹具一般比较简单,只是采用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和原理,即:中轴与周围均布的三个或两个胀紧接触爪形成平行四边形,当人工提起胀紧接触爪而中轴相对下移时,夹具直径方向收缩;反之,中轴上提时,夹具直径胀大,撑紧圆筒形工件的内壁,靠摩擦力提起工件,以此实现夹持。这种夹具也不适合机器人搬运和码垛的要求,因为这种夹具收缩进入圆筒形工件内时,要保证胀紧接触爪接触到工件底部,中轴必须向下伸出工件下端面,而胀紧时中轴又要上升高出工件上端面,对于自动化领域,工件是由链板输送线运送的,工件下面一般来说没有孔供中轴下伸,而对于中轴上升,这个升高的距离会抵消机器人码垛的有效高度,而且对不同内径工件,中轴升高的高度不同,码垛高度位置不好控制,所以并不能通用。
再者,仅机械结构的夹具不具备夹紧状态的指示和信号反馈,不能满足控制系统需要。如果没有夹紧,机器人搬运时会出现工件甩脱事故,其可靠性、安全性不能满足需要。现有夹具在控制等方面不能满足机器人自动化夹持工件的要求,由机器人和自动化的方式替代人工搬运和码垛势在必行,故急需研发一款更加可靠、安全、空间可行、且能够实现夹紧状态反馈信息的夹紧机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以便解决现有夹持圆筒形工件的夹具存在的空间干涉、可靠性低和安全性差等问题,且能够实现夹紧状态信息实时反馈,进一步提高了夹持码垛效率和精度。
本申请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机器人总成和机器人总成外接的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总成末端设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下方连接夹具总成;所述夹具总成包括丝杠,所述丝杠上下依次设置与丝杠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活动连接上连杆,所述第二螺母活动连接下连杆,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末端均设置撑紧臂,所述撑紧臂与上连杆和下连杆均为活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确保了所述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上下移动时的幅度相同,使撑紧臂在缩胀时始终保持上下两端同样的幅度,以保证和工件内壁上下两端均匀接触,保持最大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总成还包括连接盘和连接板;所述连接盘和连接板分别设置于丝杠的顶部和底部位置;所述连接盘中心处设置联轴器用以连接丝杠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螺母通过螺母销轴与上连杆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螺母通过螺母销轴与下连杆旋转连接;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通过臂销轴与撑紧臂旋转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销轴连接更加简单易安装,强度也得以保证,且销轴维修和更换更加快捷,替换件易得。
进一步地每一组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两侧均设置导轨,所述导轨顶部固定于连接盘上,底部固定于连接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每组导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形成一定宽度的缝隙,便于上连杆和下连杆在缝隙之间只做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而不能沿圆周方向转动,以达到防止撑紧臂随丝杠转动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顶部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盘连接;所述导轨底部通过螺钉与连接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撑紧臂外侧设置铝片衬板,所述铝片衬板形状与撑紧臂端面一致,外面呈圆弧状,便于和工件圆弧形内壁接触,所述铝片衬板以沉头螺钉固定于撑紧臂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止工件被过大的夹紧力夹伤,铝材不易对工件内壁造成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杆、下连杆和撑紧臂共有三组,以丝杠为轴心均匀间隔分布,相互之间夹角呈120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撑紧臂跨度范围最大,对工件施加的压力也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侧边为三个向外延伸的安装板,每个安装板角度间隔120度,每个安装板两侧均开设安装凹槽,所述导轨底端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于所述安装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的安装更加稳固和方便,导轨放置于安装凹槽内卡紧,通过底端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后整体强度更高。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齿轮箱,所述齿轮箱顶面通过法兰盘与机器人总成连接,所述齿轮箱顶面还设置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通过内部电机轴与齿轮箱内的传动齿轮连接;所述齿轮箱底面设置底板,所述底板连接下方夹具总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于夹具总成上方的驱动机构有效节省了设备体积,整体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化。
进一步地,所述机器人总成的底部为机械臂底座,所述机械臂底座顶面活动连接旋转板,所述旋转板上设置底座电机和摇臂,所述摇臂下部一侧安装摇臂电机;所述摇臂顶部末端连接横臂和电机组;所述横臂末端连接终端旋转臂,所述终端旋转臂底部连接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夹具总成可在机器人总成的驱动下偶合成一个系统,夹具成为机器人的第七轴,统一由机器人控制,动作协调性更高。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由机器人替代人工对圆筒形工件进行抓取、搬运和码垛,夹具总成安装在机器人总成和驱动机构的末端,和机器人总成偶合成一体,由机器人统一控制,形成机器人的第七轴,实现了最大的协调性。夹具总成采用内胀紧式结构,三组撑紧臂可以通过机器人控制伸出或收回,实现夹具总成夹持范围的胀大或缩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总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机器人总成主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机器人总成后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驱动机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夹具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夹具总成仰视图;
图8为本申请夹具总成和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夹持部分工作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器人总成;101、机械臂底座;102、旋转板;103、摇臂;104、横臂;105、终端旋转臂;106、底座电机;107、摇臂电机;108、电机组;
2、驱动机构;201、伺服电机;202、电机轴;203、齿轮箱;204、底板;
3、夹具总成;301、连接盘;302、连接板;303、丝杠;304、联轴器;305第一螺母;306、第二螺母;307、上连杆;308、下连杆;309、撑紧臂;3010、臂销轴;3011、铝片衬板;3012、导轨;3013、连接环;3014、沉头螺钉;3015、螺母销轴;
4、控制柜;5、工作台;6、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参考图1-9,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总成1和机器人总成1外接的控制柜4,所述机器人总成1末端设置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下方连接夹具总成3;所述夹具总成3包括丝杠303,所述丝杠303为双向丝杠,丝杠303的中间由连接环3013连接;所述连接环3013上下分别设置有与丝杆303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305和第二螺母306,当丝杆303转动时,第一螺母305和第二螺母306相向或者相背移动;所述第一螺母305活动连接上连杆307,所述第二螺母306活动连接下连杆308,所述上连杆307和下连杆308末端均设置撑紧臂309,所述撑紧臂309与上连杆307和下连杆308均为活动连接,所述撑紧臂309外侧设置铝片衬板3011,所述铝片衬板3011形状与撑紧臂309端面一致,所述铝片衬板3011以沉头螺钉3014固定于撑紧臂309上。
撑紧臂309收缩和胀大时丝杠303不会向下或向上伸出,即:丝杠303和撑紧臂309始终保持平齐,两端始终在一个水平面上,适应了机器码垛的需要。所述撑紧臂309的外侧横截面设计为圆弧形,铝片衬板3011也呈圆弧形,与工件6的内孔圆弧匹配,以加大与工件内壁的接触面积和受力面积。
所述夹具总成3还包括连接盘301和连接板302;所述连接盘301和连接板302分别设置于丝杠303的顶部和底部位置,起固定作用;所述连接盘301中心处设置联轴器304用以连接丝杠303和驱动机构2;所述第一螺母305通过螺母销轴3015与上连杆307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螺母306通过螺母销轴3015与下连杆308旋转连接;所述上连杆307和下连杆308通过臂销轴3010与撑紧臂309旋转连接。所述上连杆307、下连杆308和撑紧臂309共有三组,以丝杠303为轴心均匀间隔分布,相互之间夹角呈120度夹角。所述夹具总成3的夹持部分有多款不同直径范围的规格,必要时可以根据工件内孔大小更换使用。一般来说可适应内径范围在Φ67mm-Φ325mm之间的圆筒形工件。
每一组所述上连杆307和下连杆308两侧均设置导轨11,所述导轨11顶部固定于连接盘301上,底部固定于连接板302上;所述导轨11顶部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盘301连接;所述导轨11底部通过螺钉与连接板302固定。
所述连接板302侧边为三个向外延伸的安装板,每个安装板角度间隔120度,每个安装板两侧均开设安装凹槽,所述导轨11底端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于所述安装凹槽内。连接盘12和连接板13及导轨11构成的框架结构有效地增强了夹具的整体刚性,减轻了丝杠303的受力程度,防止丝杠303变形。
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1和齿轮箱203,所述齿轮箱203顶面通过法兰盘与机器人总成1连接,所述齿轮箱203顶面还设置伺服电机201,所述伺服电机201通过内部电机轴202与齿轮箱203内的传动齿轮连接;所述齿轮箱203底面设置底板204,所述底板204连接下方夹具总成3。
所述机器人总成1的底部为机械臂底座101,所述机械臂底座101顶面活动连接旋转板102,所述旋转板102上设置底座电机106和摇臂103,所述摇臂103下部一侧安装摇臂电机107;所述摇臂103顶部末端连接横臂104和电机组108;所述横臂104末端连接终端旋转臂105,所述终端旋转臂105底部连接驱动机构2;所述机器人总成1可实现6轴协作,在夹具总成3和机器人总成前端还设置激光测距仪,实时感知工件高度是否与码垛层间高度一致,自动防止码垛时碰撞。
夹具总成3可以对多个不同直径规格的工件6进行夹取,通用性强;对于更大或更小的工件内孔,可以通过拆卸联轴器304的螺丝和插拔信号线插头更换相应的部件即可,方便快捷,可靠性高。
撑紧臂309的上下两部分之间装有传感器,以检测夹具是否与将要夹取的工件6规格相符,如果不一致,夹具和机器人系统会停止抓取并报警。夹具总成3上的传感器可以自动感知夹紧状态并反馈机器人信号,使机器人总成1和夹具总成3具备智能判断能力。本装置可以智能化地根据工件6的重量和大小,给出适合的夹紧力矩,既可以保证工件6可靠地夹紧,又可以防止工件6被过大的夹紧力夹伤,安全、可靠、智能化。该夹具总成3和机器人总成1偶合成的夹持系统,具备了夹紧状态、夹具规格、工件规格、夹紧力矩输出四个方面的自动检测和处理功能,形成了一个智能化的系统。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夹具总成3和机器人总成1偶合成一体,与机器人总成1原有的六轴传动结构形成了机器人的第七轴,由机器人总成1统一控制,实现机器人动作与夹具动作的协调一致。所述撑紧臂309的适当位置装有传感器,当铝片衬板3011接触到工件6内壁时,信号反馈给机器人总成1。在所述伺服电机201正反转动的驱动下实现所述撑紧臂309的张开和收缩,当所述撑紧臂309收缩、直径变小后,机器人将夹具伸入工件中心孔内,随后胀紧,当力矩达到设定值时,机器人提起工件6进行搬运和码垛,否则,机器人停止继续动作并报警提示人工处理。
以上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本申请的夹具和机器人智能系统,不限于上述实施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变形,也不限于上述的应用领域,可以在更多相似的领域应用,总之,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设计思路、机械结构形式、智能驱动控制方式的所有改进和变化,均属于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总成(1)和机器人总成(1)外接的控制柜(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总成(1)末端设置驱动机构(2),所述驱动机构(2)下方连接夹具总成(3);所述夹具总成(3)中部设置丝杠(303),所述丝杠(303)上下依次设置与丝杠(303)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305)和第二螺母(306),所述第一螺母(305)活动连接上连杆(307),所述第二螺母(306)活动连接下连杆(308),所述上连杆(307)和下连杆(308)末端均设置撑紧臂(309),所述撑紧臂(309)与上连杆(307)和下连杆(308)均为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总成(3)还包括连接盘(301)和连接板(302);所述连接盘(301)和连接板(302)分别设置于丝杠(303)的顶部和底部位置;所述连接盘(301)中心处设置联轴器(304)用以连接丝杠(303)和驱动机构(2);所述第一螺母(305)通过螺母销轴(3015)与上连杆(307)旋转连接,所述第二螺母(306)通过螺母销轴(3015)与下连杆(308)旋转连接;所述上连杆(307)和下连杆(308)通过臂销轴(3010)与撑紧臂(309)旋转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上连杆(307)和下连杆(308)两侧均设置导轨(11),所述导轨(11)顶部固定于连接盘(301)上,底部固定于连接板(30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11)顶部通过焊接方式与连接盘(301)连接;所述导轨(11)底部通过螺钉与连接板(302)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臂(309)外侧设置铝片衬板(3011),所述铝片衬板(3011)形状与撑紧臂(309)端面一致,外面呈圆弧状,所述铝片衬板(3011)以沉头螺钉(3014)固定于撑紧臂(309)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307)、下连杆(308)和撑紧臂(309)共有三组,以丝杠(303)为轴心均匀间隔分布,相互之间夹角呈120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02)侧边为三个向外延伸的安装板,每个安装板角度间隔120度,每个安装板两侧均开设安装凹槽,所述导轨(11)底端通过内六角圆柱头螺钉固定于所述安装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包括伺服电机(201)和齿轮箱(203),所述齿轮箱(203)顶面通过法兰盘与机器人总成(1)连接,所述齿轮箱(203)顶面还设置伺服电机(201),所述伺服电机(201)通过内部电机轴(202)与齿轮箱(203)内的传动齿轮连接;所述齿轮箱(203)底面设置底板(204),所述底板(204)连接下方夹具总成(3)。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总成(1)的底部为机械臂底座(101),所述机械臂底座(101)顶面活动连接旋转板(102),所述旋转板(102)上设置底座电机(106)和摇臂(103),所述摇臂(103)下部一侧安装摇臂电机(107);所述摇臂(103)顶部末端连接横臂(104)和电机组(108);所述横臂(104)末端连接终端旋转臂(105),所述终端旋转臂(105)底部连接驱动机构(2)。
CN202120855862.8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Active CN2149244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5862.8U CN214924417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55862.8U CN214924417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924417U true CN214924417U (zh) 2021-11-30

Family

ID=790668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55862.8U Active CN214924417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9244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3551A (zh) * 2022-10-09 2022-11-08 江苏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协作装盒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03551A (zh) * 2022-10-09 2022-11-08 江苏金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协作装盒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1322A (zh) 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CN214924417U (zh) 一种抓取圆筒形工件的机器人
CN211137151U (zh) 一种机械手
CN111252535A (zh) 一种具备自锁功能的计算机硬件转运机械臂
CN109911824B (zh) 气瓶旋装机器人
CN109926857B (zh) 一种夹紧装置的驱动方法
US20050084345A1 (en) Dual motor tapping machine
CN113732774B (zh) 一种快速装夹定位工装
JPWO2012035819A1 (ja) 組付装置
CN212330086U (zh) 一种汽车车身焊接站输送机械手
CN210232307U (zh) 一种夹紧装置
CN210524445U (zh) 一种数控加工cnc夹具
CN210452724U (zh) 杆件或管件夹持转运装置
CN215239146U (zh) 一种液压马达输出轴自动拧紧装置
CN220297124U (zh) 一种码垛机器人夹紧装置
CN218559393U (zh) 自动码垛机
CN109835724B (zh) 一种自动码垛夹具
CN216940695U (zh) 一种装有衔接机构的吊装机器人
CN218988070U (zh) 一种抓取结构
CN215659262U (zh) 一种夹装错位后机床停止装置
CN210528262U (zh) 一种柱型重物翻转装置
CN215707443U (zh) 一种新型装箱夹具机构
CN218428407U (zh) 一种盆体自适应电动抓手
CN212371495U (zh) 一种吊马焊前组对用工装
CN220807248U (zh) 一种装夹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