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838265U - 前主减速器后盖及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 Google Patents
前主减速器后盖及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838265U CN214838265U CN202120216618.7U CN202120216618U CN214838265U CN 214838265 U CN214838265 U CN 214838265U CN 202120216618 U CN202120216618 U CN 202120216618U CN 214838265 U CN214838265 U CN 2148382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r cover
- main reducer
- mounting bracket
- preceding main
- cover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及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在整体结构上,包括后盖本体,于后盖本体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半轴安装半孔,并于后盖本体的侧部设有前主减前安装支架,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与后盖本体一体成型,并于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上设有以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安装的安装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实现了结构优化,易于实现,减少了装配工序,并提高了后盖与车身上的装配精度和安装效率,进而有效提高了后盖的使用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设有该前主减速器后盖的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车企们对于控制车辆的品质和制作成本也越来越重视。现在的纵置四驱车辆,其前减速器总成一般通过使用三个安装支架来固定在车架上,且各安装支架与前减速器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进行固连。
其中,由于前主减前安装支架需安装于车架横梁上,以及为满足安装距离的需求和前安装支架自身强度需求,前主减前支安装架一般采用铸造成型工艺,且长度设计较长,厚度设计的也较大;并为实现前安装支架和前减速器后盖之间的螺接,于前减速器后盖上铸有笨重的支架座,同时,前安装支架与后盖之间设计有至少两颗螺栓来实现固定,以使前主减能够承受更大的扭矩和转矩。
但是,基于上述的前安装支架的改进设计,导致前减速器总成的重量较大、制作成本较高,其次,由于前安装支架与前减速器后盖和车架横梁之间均采用螺栓连接,不仅增加了作业工序和人员成本,而且导致整体装配尺寸公差增加,从而使得前减速器总成振动量增大,增加了整车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下降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可提高后盖的使用效果,且结构简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包括后盖本体,所述后盖本体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半轴安装半孔,并于所述后盖本体的侧部设有前主减前安装支架,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与所述后盖本体一体成型,并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上设有以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安装的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孔内压装有轴套。
进一步的,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两相对侧的至少与所述安装孔相接的区域被加工成定位平面,且所述定位平面环所述安装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的厚度在6-10mm之间。
进一步的,对应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的位置,于所述后盖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有呈弧形的凸起结构,并于所述凸起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筋,各所述加强筋一体固连于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后盖本体之间。
进一步的,各所述加强筋居于所述凸起结构的中部,并于各所述加强筋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由所述后盖本体、所述加强筋及所述凸起结构共同限定出的凹陷区。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结构底部与所述后盖本体内壁的连接部位高于所述后盖本体内壁的最低点。
进一步的,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与所述后盖本体一体铸造成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通过于后盖本体的侧部设置前主减前安装支架,并将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与后盖本体一体成型设置,可简化后盖结构和后盖制作工艺;且相比于前安装支架与前减速器后盖和车架横梁之间均采用螺接的方式,可省去前安装支架与后盖之间的安装工序,减少了作业流程,以可避免产生装配误差,进而提高后盖安装作业的效率,以及前安装支架与后盖之间的隔振量。
同时,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上设有安装孔,不仅可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的安装,还便于该后盖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吊装和定位,以可提高后盖的使用效果。
(2)在安装孔内压装轴套,可提升前安装支架和车身之间的减震效果,进而利于整车隔振效果的提升。
(3)将前安装支架两相对侧的至少与安装孔相接的区域加工成定位平面,且将定位平面环安装孔设置,便于轴套的精准定位和快速压装。
(4)通过将前安装支架的厚度在6-10mm之间,可在确保前安装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的前提下,减少前安装支架的重量和材料成本,间接降低后盖结构的重量和材料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后盖结构的使用效果。
(5)于后盖本体的内壁上形成有呈弧形的凸起结构,并于凸起结构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筋,且将各加强筋一体固连于凸起结构和后盖本体之间,可有效增强后盖本体的强度及刚度,以进一步提升后盖结构的使用效果。
(6)将各加强筋居于凸起结构的中部设置,并于各加强筋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由后盖本体、加强筋及凸起结构共同限定出的凹陷区,以使结构设置合理,并可取得各加强筋对于后盖结构的相对最优的强度提升效果,同时,凹陷区的设置,可降低后盖结构的重量和材料成本,进而更进一步的提升后盖结构的使用效果。
(7)通过将凸起结构底部与后盖本体内壁的连接部位高于后盖本体内壁的最低点设置,可有效防止该连接部位留存齿轮油,以提高齿轮油的使用效率,并避免资源浪费。
(8)前主减前安装支架与后盖本体一体铸造成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可减少模具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包括位于一侧的前主减速器前壳体,以及位于另一侧的如上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所述前主减速器后盖与所述前主减速器前壳体扣合相连,且所述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还包括位于一端的半轴套筒,且所述半轴套筒、所述前主减速器前壳体以及所述前主减速器后盖三者固连于一起。
进一步的,于所述前主减速器前壳体上设有前主减后安装支架,于所述半轴套筒上设有半轴套筒安装支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通过配置上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可将前安装支架与壳体结构一体成型设置,以简化壳体结构和制作工艺,同时,基于上述的后盖结构的优化设计,可减少壳体重量和制作成本,以及壳体的安装作业流程,降低前减速器总成整体的装配误差,以提高壳体的安装效率及整体隔振量,从而提升壳体结构的使用效果,并利于提升车辆整体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盖本体;100、安装半孔;101、第一螺栓孔;102、第二螺栓孔;103、凸起结构;104、凹陷区;
2、前壳体;3、前安装支架;300、安装孔;4、轴套;5、加强筋;6、后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在整体结构上,其包括后盖本体1,后盖本体1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半轴安装半孔100,并于后盖本体1的侧部设有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与后盖本体1一体成型,并于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上设有以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安装的安装孔300,以简化后盖结构,并提高后盖与车身上的装配精度和安装效率,进而提高后盖的使用效果。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除本实施例所述及的前主减速器后盖的各结构,前主减速器后盖的其它结构部分可参见现有前主减速器总成中的相关结构。
基于如上整体结构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前主减速器后盖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此时,正如以上所述的,该前主减速器后盖包括后盖本体1,后盖本体1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半轴安装半孔100,并于后盖本体1的侧部设有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与后盖本体1一体成型,并于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上设有以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安装的安装孔30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3所示,上述的安装孔300内压装有轴套4,以提升前安装支架3和车身之间的减震效果,进而利于整车隔振效果的提升。且为便于轴套4的精准定位和快速压装,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两相对侧的至少与安装孔300相接的区域被加工成定位平面,且定位平面环安装孔300设置。值得一提的是,此处所指的定位平面的加工方式可采用常规的切削加工方式。
本实施例中,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的厚度在6-10mm之间,可在确保前安装支架3具有足够的强度及刚度的前提下,减少前安装支架3的重量和材料成本,间接降低后盖结构的重量和材料成本,从而进一步提高后盖结构的使用效果;且作为优选的,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的厚度一般取值为8mm,以取得相对最优的使用效果。此外,作为优选的,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与后盖本体1一体铸造成型,以构成如上所述的,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与后盖本体1一体成型,使得该后盖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并可减少模具的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结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对应于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的位置,于后盖本体1的内壁上形成有呈弧形的凸起结构103,并于凸起结构10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筋5,各加强筋5一体固连于凸起结构103和后盖本体1之间,以有效增强后盖本体1的强度及刚度,进而进一步提升后盖结构的使用效果。且作为进一步的设置,凸起结构103底部与后盖本体1内壁的连接部位高于后盖本体1内壁的最低点,可有效防止该连接部位留存齿轮油,以提高齿轮油的使用效率,并避免资源浪费。
另外,作为优选的,在图2所示状态下,上述的各加强筋5居于凸起结构103的中部,并于各加强筋5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由后盖本体1、加强筋5及凸起结构103共同限定出的凹陷区104,以使结构设置合理,并可取得各加强筋5对于后盖结构的相对最优的强度提升效果,同时,凹陷区104的设置,可降低后盖结构的重量和材料成本,进而更进一步的提升后盖结构的使用效果。当然,此处所述及的中部,是指在图2所示状态下的凸起结构103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通过于后盖本体1的侧部设置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并将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与后盖本体1一体成型设置,可简化后盖结构和后盖制作工艺;且相比于前安装支架3与前减速器后盖和车架横梁之间均采用螺接的方式,可省去前安装支架3与后盖之间的安装工序,减少了作业流程,以可避免产生装配误差,进而提高后盖安装作业的效率,以及前安装支架3与后盖之间的隔振量。
同时,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上设有安装孔300,不仅可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的安装,还便于该后盖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的吊装和定位,以可提高后盖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位于一侧的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以及位于另一侧的如上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前主减速器后盖与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扣合相连,且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还包括位于一端的半轴套筒,且半轴套筒、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以及前主减速器后盖三者固连于一起。此外,于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上设有前主减后安装支架6,于半轴套筒上设有半轴套筒安装支架。其中,半轴套筒和半轴套筒安装支架均未在图中示出,且二者具体结构均可参照常规的前主减速器总成中的相关部分的结构构造,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在此值得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半轴套筒、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以及前主减速器后盖三者之间的固连方式,与后安装支架6和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之间,以及半轴套筒安装支架和半轴套筒之间的连接方式,一般均采用螺接方式来实现,并在图1及图2中示出了前主减速器后盖上的用于与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实现螺接的第一螺栓孔101,以及用于与半轴套筒实现螺接的第二螺栓孔102。当然,相对于前主减速器后盖上的第一螺栓孔101和第二螺栓孔102,于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和半轴套筒上分别设有与前主减速器后盖相固连的螺栓孔,但并未在附图中示出。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相对于后盖本体1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半轴安装半孔100,于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的两相对端也分别设有与前主减速器后盖匹配设置的半轴安装半孔100,以构成前主减速器后盖与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的扣合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通过配置上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可将前安装支架3与壳体结构一体成型设置,以简化壳体结构和制作工艺;同时,基于上述的后盖结构的优化设计,可减少壳体重量和制作成本,以及壳体的安装作业流程,降低前减速器总成整体的装配误差,以提高壳体的安装效率及整体隔振量,从而提升壳体结构的使用效果,并利于提升车辆整体的NVH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前主减速器后盖,包括后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本体(1)的两相对端分别设有半轴安装半孔(100),并于所述后盖本体(1)的侧部设有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与所述后盖本体(1)一体成型,并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上设有以供前主减速器于车辆车身上安装的安装孔(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300)内压装有轴套(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两相对侧的至少与所述安装孔(300)相接的区域被加工成定位平面,且所述定位平面环所述安装孔(300)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的厚度在6-10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的位置,于所述后盖本体(1)的内壁上形成有呈弧形的凸起结构(103),并于所述凸起结构(10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加强筋(5),各所述加强筋(5)一体固连于所述凸起结构(103)和所述后盖本体(1)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加强筋(5)居于所述凸起结构(103)的中部,并于各所述加强筋(5)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由所述后盖本体(1)、所述加强筋(5)及所述凸起结构(103)共同限定出的凹陷区(10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103)底部与后盖本体(1)内壁的连接部位高于所述后盖本体(1)内壁的最低点。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主减前安装支架(3)与所述后盖本体(1)一体铸造成型。
9.一种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一侧的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以及位于另一侧的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后盖,所述前主减速器后盖与所述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扣合相连,且所述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还包括位于一端的半轴套筒,且所述半轴套筒、所述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以及所述前主减速器后盖三者固连于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前主减速器前壳体(2)上设有前主减后安装支架(6),于所述半轴套筒上设有半轴套筒安装支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16618.7U CN214838265U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前主减速器后盖及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216618.7U CN214838265U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前主减速器后盖及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838265U true CN214838265U (zh) | 2021-11-23 |
Family
ID=78953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216618.7U Active CN214838265U (zh) | 2021-01-26 | 2021-01-26 | 前主减速器后盖及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838265U (zh) |
-
2021
- 2021-01-26 CN CN202120216618.7U patent/CN21483826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152050U (zh) | 汽车电动真空泵安装用真空泵支架 | |
CN101532430B (zh) | 一种发动机多功能正时罩盖 | |
CN105276070A (zh) | 液压悬置及其装配方法 | |
CN209241171U (zh) | 一种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 |
CN214838265U (zh) | 前主减速器后盖及前主减速器壳体结构 | |
CN214001335U (zh) | 轮边驱动装置及其连接板 | |
CN213108904U (zh) | 一种汽车前支柱总成上安装座结构 | |
CN109204474A (zh) | 一种汽车后纵梁总成及汽车 | |
CN201494513U (zh) | 一种汽车的后轮罩内板 | |
CN211032735U (zh) |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 |
CN211550466U (zh) | 一种电驱车分体式主减速器壳体及汽车 | |
CN214578721U (zh) | 前主减速器前壳体及前主减速器壳体 | |
CN114087349A (zh) | 一种车辆驱动桥总成 | |
CN214838309U (zh) | 减速器后盖总成 | |
CN216916044U (zh) | 车辆减震塔座和车辆 | |
CN212473082U (zh) | 一种发动机后悬置支架 | |
CN205033939U (zh) | 客车变速箱、动力总成及客车 | |
CN215110431U (zh) | 主减速器后盖及主减速器壳体总成 | |
CN209776550U (zh) | 一种汽车副车架结构 | |
CN206155061U (zh) | 悬置装置 | |
CN219584287U (zh) | 车辆的后纵梁、底盘结构和车辆 | |
CN216708917U (zh) | 一种新型减重型后轮毂 | |
CN220865487U (zh) | 转向节结构、悬架系统和车辆 | |
CN218805054U (zh) | 一种安装有平台化空气泵的车辆 | |
CN113910896B (zh) | 集成式轮边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