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032735U -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032735U
CN211032735U CN201921860848.6U CN201921860848U CN211032735U CN 211032735 U CN211032735 U CN 211032735U CN 201921860848 U CN201921860848 U CN 201921860848U CN 211032735 U CN211032735 U CN 211032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aluminum alloy
shaped frame
frame
solid 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86084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
马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Vi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Vi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Vi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Vie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86084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032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032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0327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零件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两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多个加强筋,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间位置开有第一U形框,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位置开有与所述第一U形框大小相同但位置相反的第二U形框,所述第二U形框与所述第二U形框组成方形腔室;该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的设置,通过在第一壳体的内腔底部安装加强筋,加强筋合理布置使其副车架得到较高的刚度、模态,再经过拓扑优化将受力较小的部位材料去除,尽量降低副车架重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副车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背景技术
副车架可以看成是前后车桥的骨架,是前后车桥的组成部分。副车架并非完整的车架,只是支承前后车桥、悬挂的支架,使车桥、悬挂通过它再与“正车架”相连,习惯上称为“副架”。副架的作用是阻隔振动和噪声,减少其直接进入车厢,所以大多出现在豪华的轿车和越野车上,有些汽车还为引擎装上副架。现有的副车架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在使用的时候架体的强度较小,从而使得架体长时间的使用后架体的刚度与模态会降低,从而会影响副车架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副车架在使用的时候架体的强度较小,从而使得架体长时间的使用后架体的刚度与模态会降低,从而会影响副车架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下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两个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装配孔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多个加强筋,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间位置开有第一U形框,所述第二壳体的中部位置开有与所述第一U形框大小相同但位置相反的第二U形框,所述第二U形框与所述第二U形框组成方形腔室,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焊接固定有两个连接板,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有一个连接座,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开有多个第二装配孔,所述第二壳体顶部的所述第二装配孔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的所述第二装配孔相匹配,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通过装配螺栓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沿着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框边分布。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开有两个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加强筋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两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延伸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第一壳体的内腔底部安装加强筋,加强筋合理布置使其副车架得到较高的刚度、模态,再经过拓扑优化将受力较小的部位材料去除,尽量降低副车架重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副车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壳体100,第一装配孔110,加强筋120,第一U形框130,第二壳体200,第二U形框210,连接板220,第二装配孔230,连接座240,延伸座2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用于提高副车架的刚度、模态,再经过拓扑优化将受力较小的部位材料去除,尽量降低副车架重量,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副车架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2,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
请再参阅图1-2,第一壳体100位于第二壳体200的下部,第一壳体100的内腔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两个第一装配孔110,第一装配孔110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多个加强筋120,第一壳体100的中间位置开有第一U形框130,第一壳体100用于与第二壳体200组成碟式结构,第一装配孔110用于对加强筋120进行定位,加强筋120用于提高第一壳体100的强度和刚度,第一U形框130用于与第二U形框210组成框体。
请再参阅图1,第二壳体200的中部位置开有与第一U形框130大小相同但位置相反的第二U形框210,第二U形框与第二U形框210组成方形腔室,第二壳体200的顶部焊接固定有两个连接板220,第二壳体2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有一个连接座240,第二壳体200的顶部开有多个第二装配孔230,第二壳体200顶部的第二装配孔230与第一壳体100内部的第二装配孔230相匹配,两个第二装配孔230通过装配螺栓连接,第二壳体200与第一壳体100组成碟式结构,连接板220、连接座240用于与外接的结构连接,第二装配孔230用于方便的将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连接。
请再参阅图1,为了提高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之间的稳定性,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之间安装有橡胶圈,橡胶圈沿着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框边分布。
请再参阅图1,为了方便的与外接的装置连接,连接板220的内部开有两个安装孔。
请再参阅图2,为了有效的提高副车架的强度,加强筋120的数量为六个,六个加强筋120的两端与第一装配孔110和第一壳体100的内侧壁焊接固定。
请再参阅图1,为了方便的对副车架进行定位,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的两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延伸座250。
上述的加强筋120、第二装配孔230、连接板220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记载的具体数量,本技术领域人员在本装置能完成其提高强度功能的前提下,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减少其数量。
工作原理:将加强筋120按照规定焊接固定于第一壳体100的内腔中,再将第二壳体200卡于第一壳体100的顶部,使得第二装配孔230对齐,再将装配螺栓拧进第二装配孔230中,使得第一壳体100与第二壳体200连为一体,使其无法脱模,将第一U形框130与第二U形框210组成的腔室插于外接装置上,再将连接座240、延伸座250、连接板220分别通过与外接的装置连接,使铝合金副车架能够带来很好的悬架连接刚度。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5)

1.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所述第一壳体(100)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下部,所述第一壳体(100)的内腔底部通过焊接固定有两个第一装配孔(110),所述第一装配孔(110)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多个加强筋(120),所述第一壳体(100)的中间位置开有第一U形框(130),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中部位置开有与所述第一U形框(130)大小相同但位置相反的第二U形框(210),所述第二U形框与所述第二U形框(210)组成方形腔室,所述第二壳体(200)的顶部焊接固定有两个连接板(220),所述第二壳体(200)的左侧壁和右侧壁的顶部分别通过焊接固定有一个连接座(240),所述第二壳体(200)的顶部开有多个第二装配孔(230),所述第二壳体(200)顶部的所述第二装配孔(230)与所述第一壳体(100)内部的所述第二装配孔(230)相匹配,两个所述第二装配孔(230)通过装配螺栓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之间安装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沿着所述第一壳体(100)与所述第二壳体(200)框边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20)的内部开有两个安装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120)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所述加强筋(120)的两端与所述第一装配孔(110)和所述第一壳体(100)的内侧壁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和所述第二壳体(200)的两外侧壁一体成型有延伸座(250)。
CN201921860848.6U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Active CN211032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0848.6U CN211032735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860848.6U CN211032735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032735U true CN211032735U (zh) 2020-07-17

Family

ID=71562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860848.6U Active CN211032735U (zh) 2019-10-31 2019-10-31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032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30234U (zh) 一种后置客车发动机悬置系统
CN211032735U (zh)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CN212332775U (zh) 集成储气筒与悬架板簧支座的车架横梁总成及其安装结构
CN205059197U (zh) 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的左悬置总成
CN110816664A (zh) 一种实心低压铸造铝合金前副车架
CN217227487U (zh) 一种大件牵引车牵引一体式保险杠
CN110065378A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总成悬置
CN208760732U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210122050U (zh) 一种新能源动力总成悬置
CN211567585U (zh) 一种铸铝支架前减振器上支撑结构
CN207029295U (zh) 一种轻型汽车用副车架
CN209925894U (zh) 一种电动轿车锂电右舵增程器支架
CN211308729U (zh) 一种suv用的后悬挂横梁总成
CN218489750U (zh)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卡车
CN217778775U (zh) 后背门组件及车辆
CN212861079U (zh) 一种带橡胶预压的变速箱支承
CN216240902U (zh) 一种消声器吊耳结构及汽车
CN210591278U (zh) 一种装配式后悬架控制臂
CN218805054U (zh) 一种安装有平台化空气泵的车辆
CN220904673U (zh) 一种电动汽车底盘电池一体化安装架及独立驱动系统
CN219007932U (zh) 副车架与电池包连接组件及新能源汽车
CN210062598U (zh) 一种铝合金减震器座加强结构
CN209776550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结构
CN211493645U (zh) 一种新能源电池安装结构
CN215706338U (zh) 一种转向架构架、转向架以及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