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5533U - 加高型自卸车厢 - Google Patents

加高型自卸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5533U
CN214775533U CN202022706243.0U CN202022706243U CN214775533U CN 214775533 U CN214775533 U CN 214775533U CN 202022706243 U CN202022706243 U CN 202022706243U CN 214775533 U CN214775533 U CN 214775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heightening
plate
carriag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7062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毅
朱良
段玉诚
孙俊
梁纯坤
刘晓黎
杨建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Yunnan Construction Automobile Refitting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Yunnan Construction Automobile Refitting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Yunnan Construction Automobile Refitting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7062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5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5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553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加高型自卸车厢,其包括车厢前板、车厢侧板、车厢底板、车厢尾板和副车架,所述车厢前板固接于所述车厢侧板的前端,所述车厢底板固接于所述车厢侧板的底端,所述车厢尾板活动连接于所述车厢侧板的尾端,所述副车架设于所述车厢底板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侧板包括上车厢侧板和下车厢侧板,所述上车厢侧板可拆卸的拼接于所述下车厢侧板的顶部,所述下车厢侧板的前端与所述车厢前板固接,所述下车厢侧板的底端与所述车厢底板固接,所述上车厢侧板的前端、尾端分别与所述下车厢侧板活动连接。

Description

加高型自卸车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高型自卸车厢。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影响下,我国的自卸卡车产业进入了加速增长阶段。以自卸汽车为重心的工程机械装备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因此,设计价格合理,经久耐用的自卸车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自卸车的设计关键之一在于车厢的设计。
市面上较为常见的是自卸车厢是普通高度的车厢,而对于某些货物的装载,又需要加高型的车厢。现有技术中,这种加高型自卸车厢由于其结构的缺陷导致其强度不够,承载能力差,不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且易损坏,增加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加高型自卸车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高型自卸车厢,其包括车厢前板、车厢侧板、车厢底板、车厢尾板和副车架,所述车厢前板固接于所述车厢侧板的前端,所述车厢底板固接于所述车厢侧板的底端,所述车厢尾板活动连接于所述车厢侧板的尾端,所述副车架设于所述车厢底板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侧板包括上车厢侧板和下车厢侧板,所述上车厢侧板可拆卸的拼接于所述下车厢侧板的顶部,所述下车厢侧板的前端与所述车厢前板固接,所述下车厢侧板的底端与所述车厢底板固接,所述上车厢侧板的前端、尾端分别与所述下车厢侧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下车厢侧板包括侧板平铁、侧板前立柱、侧板后立柱和侧板上边框,所述侧板平铁底部与所述车厢底板固接;所述侧板前立柱竖直的固接于所述侧板平铁的前端,并高出所述侧板平铁的顶部;所述侧板后立柱竖直的固接于所述侧板平铁的尾端,其上设有若干安装螺孔;所述侧板上边框水平的固接于所述侧板平铁的顶部外侧,所述侧板上边框的前端与所述侧板前立柱固接,其尾端与所述侧板后立柱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车厢侧板包括侧板加高平铁、侧板加高边框、前侧板加高连接件、后侧板加高连接件和侧板加高后立柱,所述侧板加高边框竖直的固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的前端和尾端,其上设有若干安装螺孔;所述前侧板加高连接件与所述侧板前立柱固定连接,并可通过螺栓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前端的侧板加高边框可拆卸连接;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通过螺栓与侧板加高平铁尾端的侧板加高边框可拆卸连接;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与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固接,其底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侧板后立柱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车厢侧板还包括侧板加高上边框、侧板加高下边框、侧板加高竖衬、侧板加高横衬,所述侧板加高上边框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的顶部,并位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的外侧;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的底部,并位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的外侧;所述侧板加高竖衬沿竖直方向固接于侧板加高上边框和侧板加高下边框之间,并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固接;所述侧板加高横衬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加高竖衬之间,并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加高边框依次包括第五板部、第六板部和第七板部,所述第六板部垂直连接于第五板部和第七板部之间,所述第七板部与所述第五板部平行间隔,所述第五板部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的外侧边缘固接,所述第七板部位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加高连接件横截面呈L型,其一边与所述侧板前立柱固接,其另一边通过螺栓与所述侧板加高边框的第七板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横截面呈L型,其一边与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固接,其另一边通过螺栓与所述侧板加高边框的第七板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内部中空,其内部固接有侧板加高内插件,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伸出至所述侧板加高平铁的底部之下;所述侧板后立柱内部中空,其内部固接有后立柱承插件;所述后立柱承插件可与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对插。
进一步地,在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和所述后立柱承插件上分别设有若干螺孔,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与所述后立柱承插件之间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上边框的顶部高于所述侧板平板的顶部而形成台阶;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的的底部高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的顶部而形成台阶;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可搭接于所述侧板上边框上并使得所述侧板加高平铁与所述侧板上表框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下车厢侧板还包括侧板下边框、侧板竖衬和侧板横衬,所述侧板下边框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平铁的底部,并位于所述侧板平铁的外侧;所述侧板下边框与所述车厢底板固接;所述侧板竖衬沿竖直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上边框和侧板下边框之间,并与所述侧板平铁固接;所述侧板横衬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竖衬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其侧板由上车厢侧板、下车厢侧板活动连接而成,其上下两部分的上车厢侧板、下车厢侧板自身强度可靠,因此可大大提高车厢的强度,提高承载能力。此外,上车厢侧板和下车厢侧板之间可拆卸连接,可方便上车厢侧板的更换,其即可用作普通高度的车厢使用,也可用作加高型车厢使用,而且在上车厢侧板故障时,可方便局部的更换上车厢侧板。本实用新型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具有功能实用、结构可靠的特点,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宜大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示意图。
图2是另一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未装上车厢侧板的示意图。
图4是车厢前板、车厢侧板、车厢底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下车厢侧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侧视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侧板下边框、侧板加高下边框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侧板横衬、侧板加高横衬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侧板上边框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侧板后立柱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侧板后立柱的平面示意图。
图14是侧板竖衬、侧板加高竖衬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图14的展开示意图。
图16是侧板前立柱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17是上车厢侧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18是图17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7的侧视图。
图20是图18的局部放大图。
图21是图18的局部放大图。
图22是侧板加高边框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23是侧板加高后立柱的平面示意图。
图24是图23的俯视图。
图25是侧板加高内插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26是图25的俯视图。
图27是前侧板加高连接件、后侧板加高连接件的横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
车厢前板10、车厢侧板20、上车厢侧板21、侧板加高平铁211、侧板加高边框212、第五板部2121、第六板部2122、第七板部2123、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侧板加高后立柱215、后立柱加高板2151、后立柱加高框2152、侧板加高上边框216、侧板加高下边框217、侧板加高竖衬218、侧板加高横衬219、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下车厢侧板22、侧板平铁221、侧板前立柱222、侧板后立柱223、侧板上边框224、第一板部2241、第二板部2242、第三板部2243、第四板部2244、侧板下边框225、侧板竖衬226、侧板横衬227、后立柱承插件228、前立柱加高板229、车厢底板30、车厢尾板40、副车架50、封板60、双联座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1~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包括车厢前板10、车厢侧板20、车厢底板30、车厢尾板40和副车架50。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车厢前板10固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前端,所述车厢底板30固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底端,所述车厢尾板40活动连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尾端,所述副车架50设于所述车厢底板30下方。
如图2、图3所示,所述车厢侧板20包括上车厢侧板21和下车厢侧板22,其中,下车厢侧板22为固定结构,上车厢侧板21为可拆卸结构,因而上车厢侧板21可根据需要而拼接在所述下车厢侧板22的上方而加高车厢侧板20。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下车厢侧板22包括侧板平铁221、侧板前立柱222、侧板后立柱223、侧板上边框224、侧板下边框225、侧板竖衬226、侧板横衬227、后立柱承插件228。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侧板平铁221为钢板,其长度和高度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所述侧板平铁221设有两块,其平行间隔。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侧板前立柱222竖直的固接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前端,并位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外侧。为方便连接所述上车厢侧板21,所述侧板前立柱222的顶部高出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顶部。本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侧板前立柱222为U型槽钢,或由钢板弯折呈横截面呈U型的结构。所述侧板前立柱222以开口朝向所述侧板平铁221而与所述侧板平铁221焊接在一起。具体的,所述侧板前立柱222的下段与所述侧板平铁焊接在一起。所述侧板前立柱222的上段,即高出于侧板平铁221的部分,其开口侧焊接有前立柱加高板229。所述前立柱加高板229与所述侧板平铁221平行,并位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上方。所述前立柱加高板229用于封闭住所述侧板前立柱222上段的U型开口。此外,所述前立柱加高板229的底部可与侧板平铁221的顶部焊接在一起。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侧板后立柱223竖直的固接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尾端。所述侧板后立柱223的顶部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顶部平齐或基本平齐。本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所示,所述侧板后立柱223为U型槽钢,或由钢板弯折成横截面呈U型的结构。所述侧板后立柱223以开口朝向所述侧板平铁221而与所述侧板平铁221焊接在一起。所述侧板后立柱223与所述侧板平铁221之间形成空腔,其可以设置所述后立柱承插件228。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后立柱承插件228用于与所述上车厢侧板21的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进行对插。所述后立柱承插件228为口型槽钢,其固接于所述侧板后立柱223的内壁上,且不高于所述侧板后立柱223的顶部。
为可拆卸连接,如图5、图13所示,在所述侧板后立柱223和所述后立柱承插件228上预设有安装螺孔,其用于与所述上车厢侧板21通过螺栓实现可拆卸连接。
此外,如图5、图6、图7所示,为加强下车厢侧板22的强度和刚度,在所述下车厢侧板22上还设有侧板上边框224、侧板下边框225、侧板竖衬226、侧板横衬227。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侧板上边框224沿水平方向焊接于所述侧板平铁221顶部的外侧,且侧板上边框224的前端与所述侧板前立柱222焊接在一起,所述侧板上边框224的尾端与所述侧板后立柱223焊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如图7、图11所示,所述侧板上边框224由钢板弯折而形成,其包括第一板部2241、第二板部2242、第三板部2243和第四板部2244。所述第一板部2241和侧板平铁221垂直并焊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板部2242与所述第一板部2241垂直,并与所述侧板平铁221平行间隔。所述第三板部2243与所述第二板部2242垂直,并与所述第一板部2241平行间隔。所述第四板部2244与所述第三板部2243垂直,并与所述第二板部2242平行间隔。所述第四板部2244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板部2241相间隔而形成开口。所述第四板部2244的边缘部分与所述侧板平铁221焊接在一起,且所述第三板部2243略高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顶部而形成台阶,以利于上车厢侧板21搭接。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侧板下边框225沿水平方向焊接于所述侧板平铁221底部的外侧,且侧板下边框225的前端与所述侧板前立柱222焊接在一起,所述侧板下边框225的尾端与所述侧板后立柱223焊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侧板下边框225由钢板弯折成类U型而形成。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侧板竖衬226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侧板上边框224和侧板下边框225之间,并分别与所述侧板上边框224、侧板下边框225、侧板平铁221焊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如图14、图15所示,所述侧板竖衬226为U型槽钢或由钢板弯折成横截面呈U型的形状。所述侧板竖衬226的开口朝向所述侧板平铁221。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侧板横衬227沿水平方向间隔分布于所述侧板竖衬226之间,并分别与所述侧板竖衬226、侧板平铁221焊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侧板横衬227由钢板弯折成类U型形状。
如图5、图6、图7所示,所述侧板平铁221、侧板前立柱222、侧板后立柱223、侧板上边框224、侧板下边框225、侧板竖衬226、侧板横衬227、后立柱承插件228焊接为整体而形成所述下车厢侧板22。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上车厢侧板21包括侧板加高平铁211、侧板加高边框212、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侧板加高后立柱215、侧板加高上边框216、侧板加高下边框217、侧板加高竖衬218、侧板加高横衬219、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用于加高车厢侧板20的高度,其为钢板,其尺寸可根据需要而设置。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长度不长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长度。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侧板加高边框212竖直焊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前端和尾端,其上设有若干安装螺孔。所述侧板加高边框212的高度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高度接近或一致。本实施例中,如图22所示,所述侧板加高边框212由钢板弯折而形成,其依次包括第五板部2121、第六板部2122和第七板部2123。如图20所示,所述第五板部2121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外侧边缘贴合并焊接在一起。所述第六板部2122垂直连接于第五板部2121和第七板部2123之间。所述第七板部2123与所述第五板部2121平行间隔,并位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外侧。在所述第七板部2123上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安装螺孔,其用于与所述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进行可拆卸连接。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用于实现可拆卸连接。所述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上设有若干安装螺孔,其与位于侧板加高平铁211前端的侧板加高边框21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具体的,其与所述第七板部2123螺栓连接。所述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的另一边则与所述侧板前立柱222焊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如图20、图27所示,所述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为L型槽钢,或由钢板弯折成L型,其一边与所述第七板部2123贴合而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其另一边与所述侧板前立柱222贴合而焊接在一起。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用于实现侧板加高平铁211与侧板加高后立柱215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上设有若干安装螺孔,其与位于侧板加高平铁211尾端的侧板加高边框212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具体的,其与所述第七板部2123螺栓连接。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的另一边则与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215焊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如图21、图27所示,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为L型槽钢,或由钢板弯折成L型,其一边与所述第七板部2123贴合而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其另一边与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215贴合而焊接在一起。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215竖直的与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焊接在一起。如图23、图24所示,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215由后立柱加高板2151和横截面呈U型的后立柱加高框2152对合焊接而成。如图21所示,所述后立柱加高板2151伸出于所述后立柱加高框2152前后两端而形成台阶结构以方便进行限位。所述后立柱加高框2152通过其侧壁与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贴合而焊接在一起。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215内部中空,其可设置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
如图17、图18、图21、图25、图26所示,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用于与所述下车厢侧板22的后立柱承插件228进行对插连接。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焊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215的内部,且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的下端伸出至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底部之下,从而可插入至所述下车厢侧板22的立柱承插件内,实现上车厢侧板21和下车厢侧板22的对合连接。
此外,为加强连接稳固性,在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和所述后立柱承插件228上分别设有位置相对的螺孔,当两者对插在一起时,其可通过螺栓连接在一起。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为加强上车厢侧板21的强度和刚度,在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上还设有侧板加高上边框216、侧板加高下边框217、侧板加高竖衬218、侧板加高横衬219。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侧板加高上边框216水平的焊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顶部的外侧,所述侧板加高上边框216的前端、尾端分别伸入至所述侧板加高边框212内。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加高上边框216为U型槽钢,其U型开口朝向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而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焊接在一起。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217水平的焊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底部的外侧,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217的前端、尾端分别伸入至所述侧板加高边框212内。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217由钢板弯折而成,其横截面呈一边向外倾斜的类U型。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217以开口朝向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而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焊接在一起。此外,如图4所示,为方便上车厢侧板21与下车厢侧板22定位连接,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217的底部略高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底部,从而使得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217与侧板加高平铁211之间形成台阶,这样便可利于与侧板上边框224和侧板平铁221顶部形成的台阶对接,以使得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底部边缘可与侧板上边框224贴合,从而避免上车厢侧板21向外移动。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侧板加高竖衬218竖直的焊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外侧,其顶部与所述侧板加高上边框216焊接在一起,其底部与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217焊接在一起。本实施例中,如图14、图15所示,所述侧板加高竖衬218为U型槽钢,或由钢板弯折成横截面呈U的结构。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侧板加高横衬219沿水平方向焊接在所述侧板加高竖衬218之间,其与所述侧板加高竖衬218垂直。本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侧板加高横衬219由钢板弯折成一边向外倾斜的类U型结构。
如图17、图18、图19所示,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侧板加高边框212、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侧板加高后立柱215、侧板加高上边框216、侧板加高下边框217、侧板加高竖衬218、侧板加高横衬219、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便构成了上车厢侧板21。所述上车厢侧板21的侧板加高平铁211、侧板加高边框212、侧板加高上边框216、侧板加高下边框217、侧板加高竖衬218、侧板加高横衬219焊接为整体结构,其为上车厢侧板21的主体结构,该主体结构的前端可通过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而与下车厢侧板22的侧板前立柱222连接在一起,其尾端可通过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而与侧板加高后立柱215连接在一起。由于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与侧板加高边框21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因此上车厢侧板21的主体结构可拼接在下车厢侧板22的上方使用,并可从下车厢侧板22的上方取下,从而可方便根据使用需求而对车厢侧板20进行加高。
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车厢前板10焊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前端,具体的,其与车厢侧板20的侧板前立柱222焊接在一起。所述车厢前板10的结构可参考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制。
如图1、图2、图4所示,所述车厢底板30焊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底部,具体的,其与所述车厢侧板20的侧板下边框225焊接在一起。所述车厢底板30的结构可参考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所述车厢尾板40活动连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尾部,具体的,其与所述上车厢侧板21的侧板加高后立柱215连接:在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215的顶部焊接有封板60,所述封板60水平设置,在所述封板60的顶部焊接有双联座70。所述双联座70可选用公知的双联座70,所述车厢尾板40的顶部可与所述双联座70铰接在一起,从而使得所述车厢尾板40与所述车厢侧板20之间形成转动连接而可方便进行后卸卸货。所述车厢尾板40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制。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副车架50设于所述车厢底板30下方,其尾端与所述车厢尾板40铰接在一起,从而方便车厢尾板40被顶升转动而进行卸货。所述副车架50的具体结构可参考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不对其进行限制。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Claims (10)

1.一种加高型自卸车厢,其包括车厢前板(10)、车厢侧板(20)、车厢底板(30)、车厢尾板(40)和副车架(50),所述车厢前板(10)固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前端,所述车厢底板(30)固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底端,所述车厢尾板(40)活动连接于所述车厢侧板(20)的尾端,所述副车架(50)设于所述车厢底板(30)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侧板(20)包括上车厢侧板(21)和下车厢侧板(22),所述上车厢侧板(21)可拆卸的拼接于所述下车厢侧板(22)的顶部,所述下车厢侧板(22)的前端与所述车厢前板(10)固接,所述下车厢侧板(22)的底端与所述车厢底板(30)固接,所述上车厢侧板(21)的前端、尾端分别与所述下车厢侧板(22)活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厢侧板(22)包括:
侧板平铁(221),底部与所述车厢底板(30)固接;
侧板前立柱(222),竖直的固接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前端,并高出所述侧板平铁(221)的顶部;
侧板后立柱(223),竖直的固接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尾端,其上设有若干安装螺孔;
侧板上边框(224),水平的固接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顶部外侧,所述侧板上边框(224)的前端与所述侧板前立柱(222)固接,其尾端与所述侧板后立柱(223)固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厢侧板(21)包括:
侧板加高平铁(211);
侧板加高边框(212),竖直的固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前端和尾端,其上设有若干安装螺孔;
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与所述侧板前立柱(222)固定连接,并可通过螺栓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前端的侧板加高边框(212)可拆卸连接;
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通过螺栓与侧板加高平铁(211)尾端的侧板加高边框(212)可拆卸连接;
侧板加高后立柱(215),与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固接,其底端通过螺栓与所述侧板后立柱(223)可拆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车厢侧板(21)还包括:
侧板加高上边框(216),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顶部,并位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外侧;
侧板加高下边框(217),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外侧;
侧板加高竖衬(218),沿竖直方向固接于侧板加高上边框(216)和侧板加高下边框(217)之间,并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固接;
侧板加高横衬(219),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加高竖衬(218)之间,并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固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加高边框(212)依次包括第五板部(2121)、第六板部(2122)和第七板部(2123),所述第六板部(2122)垂直连接于第五板部(2121)和第七板部(2123)之间,所述第七板部(2123)与所述第五板部(2121)平行间隔,所述第五板部(2121)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外侧边缘固接,所述第七板部(2123)位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外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侧板加高连接件(213)横截面呈L型,其一边与所述侧板前立柱(222)固接,其另一边通过螺栓与所述侧板加高边框(212)的第七板部(2123)可拆卸连接;
所述后侧板加高连接件(214)横截面呈L型,其一边与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215)固接,其另一边通过螺栓与所述侧板加高边框(212)的第七板部(2123)可拆卸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加高后立柱(215)内部中空,其内部固接有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伸出至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底部之下;
所述侧板后立柱(223)内部中空,其内部固接有后立柱承插件(228);
所述后立柱承插件(228)可与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对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和所述后立柱承插件(228)上分别设有若干螺孔,所述侧板加高内插件(2110)与所述后立柱承插件(228)之间可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板上边框(224)的顶部高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顶部而形成台阶;
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217)的底部高于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的顶部而形成台阶;
所述侧板加高下边框(217)可搭接于所述侧板上边框(224)上并使得所述侧板加高平铁(211)与所述侧板上边框(224)贴合。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高型自卸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厢侧板(22)还包括:
侧板下边框(225),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侧板平铁(221)的外侧;所述侧板下边框(225)与所述车厢底板(30)固接;
侧板竖衬(226),沿竖直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上边框(224)和侧板下边框(225)之间,并与所述侧板平铁(221)固接;
侧板横衬(227),沿水平方向固接于所述侧板竖衬(226)之间。
CN202022706243.0U 2020-11-20 2020-11-20 加高型自卸车厢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75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6243.0U CN214775533U (zh) 2020-11-20 2020-11-20 加高型自卸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706243.0U CN214775533U (zh) 2020-11-20 2020-11-20 加高型自卸车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5533U true CN214775533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64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70624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75533U (zh) 2020-11-20 2020-11-20 加高型自卸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5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45176B1 (en) Vehicle box reinforcing brace
CN108556959A (zh) 一种utv宽体平板拖车
CN214775533U (zh) 加高型自卸车厢
CN212709666U (zh) 一种变截面副梁结构
CN113044123A (zh) 一种铝合金轻量化快装厢式结构
CN110667707B (zh) 一种提高汽车车身扭转刚度的结构
CN214823708U (zh) 一种功能复合型集装箱运输半挂车
CN214523513U (zh) 自卸半挂车及其自卸车厢
CN213861981U (zh) 自卸车厢
CN213861987U (zh) 自卸渣土车厢
CN201258025Y (zh) 一种车用立柱结构及货车
CN213676895U (zh) 一种半挂车纵梁加强结构
CN214929690U (zh) 铁路敞车及其侧墙内补强绳座
CN213322976U (zh) 一种大吨位渐变截面式轻型自卸车车架及矿用自卸车
CN216636649U (zh) 半挂车厢体横梁用加强结构
CN212765888U (zh) 一种超低的自卸车车身
CN213861980U (zh) 自卸车厢
CN216508073U (zh) 一种自卸车车厢结构
CN214215566U (zh) 自卸车厢
CN213138923U (zh) 一种超低型鹅颈隐藏式侧翻自卸半挂车
CN214930150U (zh) 一种快装式轻量化货车厢体
CN216332359U (zh) 自卸半挂车厢体用底板横梁装置
CN216332332U (zh) 自卸半挂车厢体用前立柱结构
CN212098588U (zh) 侧翻式自卸车
CN218400752U (zh) 一种车用驾驶室白车身后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