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73820U -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73820U
CN214773820U CN202120763336.9U CN202120763336U CN214773820U CN 214773820 U CN214773820 U CN 214773820U CN 202120763336 U CN202120763336 U CN 202120763336U CN 214773820 U CN214773820 U CN 21477382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cooling
circulating line
fan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76333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boan Plastic Cement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boan Plastic Cement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boan Plastic Cement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boan Plastic Cement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76333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7382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7382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7382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其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模具、填充有冷却液的循环管道、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动力件及对模具和循环管道降温的风扇,所述循环管道与模具抵接,所述动力件与循环管道两端连通,所述风扇设置于模具及循环管道的下方。本申请具有动力件驱动循环管内的冷却液不断循环流动,当冷却液流经与模具贴合部分时,能够对模具降温,而风扇所产生的气流能够同时对循环管道及模具降温散热,进一步增加降温效果,从而减少模具开设冷却水道,并且能够适配不同类型的模具,有效减少模具生产成本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用各种压力机和装在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通过压力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出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专用工具统称为模具。塑胶模具是一种用于压塑、挤塑、注射、吹塑和低发泡成型的组合式模具的简称。在我们日常的生产及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及产品,从机床底座、机身外壳,到纽扣、牙刷手柄等的生产均与模具有密切的联系。
为了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工件的冷却速度,便于工件快速脱模,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会在模具中开设冷却水道,通常朝冷却水道注入冷却水从而模具降温。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开设冷却水道的方法,每款模具都需要单独开设,且开设冷却水道工艺复杂,还需要增加模具的厚度,从而导致生产模具的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能够稳定对模具冷却的同时降低模具生产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模具、填充有冷却液的循环管道、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动力件及对模具和循环管道降温的风扇,所述循环管道与模具抵接,所述动力件与循环管道两端连通,所述风扇设置于模具及循环管道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件驱动循环管内的冷却液不断循环流动,当冷却液流经与模具贴合部分时,能够对模具降温,而风扇所产生的气流能够同时对循环管道及模具降温散热,进一步增加降温效果,从而减少模具开设冷却水道,并且能够适配不同类型的模具,有效减少模具生产成本。
可选的,所述循环管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段、冷却段、出水段及散热段,所述进水段的进水口及散热段的出水口均与动力件连接,所述冷却段包括对模具下端降温的第一冷却部及对模具侧壁降温的第二冷却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液在动力件的作用下依次沿进水段、冷却段、出水段及散热段流动,随后散热段的冷却液在经过动力件后,再次流至进水段循环,从而能够及时对冷却段的冷却液降温,冷却段中包括的第一冷却部及第二冷却部分别对模具不同的地方降温冷却,使模具各个位置的冷却效果更加均匀,便于提升脱模效果。
可选的,所述冷却段的截面呈矩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段的截面呈矩形,与呈弧形相比,在相同长度的情况下,增加冷却段与模具的接触面积,便于提升冷却段与模具的冷却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冷却部弯曲形设置,并抵接于模具下表面,所述第二冷却部盘绕于模具外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冷却部呈弯曲形设置,第二冷却部盘绕于模具外侧壁,能够有效增加模具与冷却段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冷却段对模具的降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模具下表面开设有增加与第一冷却部接触面积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第一冷却部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冷却部置于连接槽内,从而增加第一冷却部与模具的接触面积,便于提升第一冷却部对模具的冷却效果。
可选的,所述散热段的上投影视图呈弯曲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段呈弯曲形设置,便于提升冷却液在散热段停留的时间,从而能够增加风扇产生的气流对散热段的接触面积,便于提升风扇对散热段的散热冷却效果,使冷却液能够更佳的对模具进行降温。
可选的,所述底座包括抵接于模具下端的限位板及设置在限位板下端的多根支撑杆,所述限位板上表面开设有与模具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下表面开设有贯穿限位板底面的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将限位板抬起,便于将风扇安装于限位板下方,限位槽与模具进行定位,从而增加模具的稳定性,通槽能够让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够直接通与模具的下表面接触,并对模具进行降温冷却,也便于模具自身散热,从而提升模具的降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风扇固定有引导气流流动方向的导风罩,所述导风罩位于风扇与循环管道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够沿导风罩流动,并与循环管道及模具充分接触,让循环管道及模具与气流充分接触,提升风扇对循环管道及模具的降温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风罩内设置有将风扇产生的气流分流的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扇产生的气流通过网板后,能够分散快速流动的气流,从而让气流与循环管道的更加充分接触,便于提升循环管道的降温冷却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动力件让冷却液沿循环管道循环流动,使循环管道与模具接触部分对模具降温,风扇同时对循环管道及模具降温冷却,进一步提升循环管道及模具的降温效果,不仅能够适配不同的模具,还能使模具不需要开设冷却水道,降低模具的生产成本。
2.风扇能够在导风罩及网板的作用下,使气流与循环管道及模具充分接触,并且风扇产生的气流能够同时对循环管道及模具进行降温,从而增加风扇所产生的气流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循环管道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展示底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11、限位板;111、限位槽;112、通槽;12、支撑杆;2、模具;21、连接槽;3、循环管道;31、进水段;32、冷却段;321、第一冷却部;322、第二冷却部;33、出水段;34、散热段;4、网板;5、风扇;6、水泵;7、导风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能够对模具2降温的同时,节省生产成本。
参照图1,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包括底座1、模具2、循环管道3及动力件。模具2设置在底座1上,动力件在本实施例中为水泵6,循环管道3内填充有冷却液,冷却液用于降低模具2温度。
参照图2,循环管道3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段31、冷却段32、出水段33及散热段34,进水段31的进水口与水泵6的出水口连通,散热段34的出水口与水泵6的进水口连通,使冷却液能够不断循环流动。冷却段32与模具2抵接,用于降低模具2温度,底座1下端固定有风扇5,风扇5位于模具2及循环管道3的下方,能够同时对循环管道3及模具2散热,从而模具2不需要开设冷水管道,并且冷却装置能够适配不同类型的模具2,便于降低生成成本。
参照图2和图3,冷却段32包括第一冷却部321及第二冷却部322,第一冷却部321用于降低模具2下端的温度,第二冷却部322用于降低模具2侧壁的温度。第一冷却部321及第二冷却部322的进水口均与进水段31连通,第一冷却部321及第二冷却部322的出水口均与出水段33连通。为了增加冷却段32与模具2的接触面积,冷却段32的截面均呈矩形设置,能够稳定贴合于模具2侧壁。第二冷却部322盘绕于模具2的外侧壁,第一冷却部321的上投影视图呈弯曲设置,且模具2的下表面开设有连接槽21,连接槽21与第一冷却部321插接配合,能够增加第一冷却部321与模具2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模具2的冷却效果,还可以对模具2与循环管道3的位置进行定位。
参照图2,散热段34位于第一冷却部321及风扇5之间,且散热段34的上投影视图呈弯曲设置,从而能够增加散热段34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风扇5所产生的气流在对模具2降温的同时,能够更佳的对散热段34散热。
参照图4,底座1包括限位板11及四根支撑杆12,限位板11呈矩形设置,支撑杆12分别一体成型于限位板11下端两条长边的端部,限位板11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111,限位槽111与模具2插接配合,能够对模具2位置进行定位。限位槽111下表面所在的侧壁开设有通槽112,通槽112将限位板11的下端贯穿,便于风扇5产生的风能够稳定的对模具2温度冷却。
参照图3,风扇5还穿设有导风罩7,导风罩7上端位于风扇5与循环管道3之间,且导风罩7与循环管道3之间留有间隙,导风罩7能够更好的将风扇5所产生的气流传导至循环管道3及模具2上,便于增加散热效果。
参照图3,导风罩7的内腔还通过螺栓固定有网板4,网板4用于分散风扇5所产生的气流,使气流能够充分与模具2及循环管道3接触,便于提升散热冷却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塑胶模具2冷却装置的实施原理为:将模具2安装至限位板11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模具2需要降温时,启动水泵6,循环管道3内的冷却液开始循环流动,在冷却液流至第一冷却部321及第二冷却部322时,能够对模具2进行散热。随后冷却液流至散热段34,此时风扇5产生的气流在导风罩7的引导下,经过网板4后与散热段34接触,从而对散热段34进行降温,随后冷却液再次回流至水泵6中,并再次对模具2进行降温。风扇5产生的气流在对散热段34进行降温的同时,还能够对模具2进行降温,进一步提升冷却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设置在底座(1)上的模具(2)、填充有冷却液的循环管道(3)、驱动冷却液循环流动的动力件及对模具(2)和循环管道(3)降温的风扇(5),所述循环管道(3)与模具(2)抵接,所述动力件与循环管道(3)两端连通,所述风扇(5)设置于模具(2)及循环管道(3)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3)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段(31)、冷却段(32)、出水段(33)及散热段(34),所述进水段(31)的进水口及散热段(34)的出水口均与动力件连接,所述冷却段(32)包括对模具(2)下端降温的第一冷却部(321)及对模具(2)侧壁降温的第二冷却部(3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段(32)的截面呈矩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部(321)弯曲形设置,并抵接于模具(2)下表面,所述第二冷却部(322)盘绕于模具(2)外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2)下表面开设有增加与第一冷却部(321)接触面积的连接槽(21),所述连接槽(21)与第一冷却部(321)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段(34)的上投影视图呈弯曲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包括抵接于模具(2)下端的限位板(11)及设置在限位板(11)下端的多根支撑杆(12),所述限位板(11)上表面开设有与模具(2)配合的限位槽(111),所述限位槽(111)下表面开设有贯穿限位板(11)底面的通槽(11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固定有引导气流流动方向的导风罩(7),所述导风罩(7)位于风扇(5)与循环管道(3)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罩(7)内设置有将风扇(5)产生的气流分流的网板(4)。
CN202120763336.9U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Active CN21477382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3336.9U CN214773820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763336.9U CN214773820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73820U true CN214773820U (zh) 2021-11-19

Family

ID=78687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763336.9U Active CN214773820U (zh) 2021-04-14 2021-04-14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7382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773820U (zh) 一种塑胶模具冷却装置
CN212666621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快速冷却机构
CN210061814U (zh) 一种方便脱模的注塑模具
CN207240767U (zh) 一种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13353429U (zh) 一种具有水路排布结构的水冷式模具
CN213891045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1334379U (zh) 一种改性聚酰胺纤维棒材成型循环冷却装置
CN211334455U (zh) 一种生产橡胶注塑成型用冷却模具
CN214354002U (zh) 汽车碳罐整形装置
CN216001115U (zh) 一种具有快速冷却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13564109U (zh) 一种用于笔杆成型的快速冷却模具
CN219338548U (zh) 一种新材料带翻边一步法模具
CN220555211U (zh) 一种多腔体注压成型模具的均匀冷却结构
CN215703278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冷却流道
CN217414599U (zh) 一种塑胶模具加工用冷却装置
CN216230613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13107892U (zh) 一种快速水冷的注塑模具
CN217752370U (zh) 一种具有双重限位结构的塑胶模具
CN220280408U (zh) 一种辅助散热模架
CN215151578U (zh) 一种高效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13137635U (zh) 一种塑料件生产用水冷却模具
CN214491496U (zh) 一种pp后背门外板注塑成型装置
CN218139559U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注塑模具
CN213704335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模具
CN216400455U (zh) 一种可以循环冷却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