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2960U - 一种慢阻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慢阻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2960U
CN214742960U CN202120870630.XU CN202120870630U CN214742960U CN 214742960 U CN214742960 U CN 214742960U CN 202120870630 U CN202120870630 U CN 202120870630U CN 214742960 U CN214742960 U CN 214742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p
protrusion
stopping
slow
piston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8706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和平
宁成
王海洋
罗琦洋
宁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Lei Yan Nitrogen Sp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Sanj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Lei Yan Nitrogen Sp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Sanj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Lei Yan Nitrogen Sp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Jiangsu Sanj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Lei Yan Nitrogen Sp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208706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2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2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2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慢阻停装置,该装置包括封闭腔体、设置在封闭腔体内的活塞组件和阻停件,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阻停件套设在活塞杆上,阻停件包括一体连接的轴肩部和阻停部,该阻停部沿远离轴肩部的一端设置有阻停凸起。通过该装置上的阻停件与封闭腔体或活塞杆之间的跳点磨擦面和磨檫力实现减速阻停,无需任何动力源,结构简单,设计思路巧妙,部件加工难度低,满足多领域应用的诸多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慢阻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弹簧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慢阻停装置。
背景技术
气弹簧是一种可以实现支撑、缓冲、制动、高度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零件,在工程机械中,主要应用于罩盖、门等部位。气弹簧主要由活塞杆、活塞、密封导向套、填充物、压力缸和接头等部分组成,其中压力缸为密闭的腔体,内部充有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腔体内的压力是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
有些气弹簧在具体应用时,在全伸展或全压缩时会要求有阻停性能,所谓的阻停就是在伸展和压缩行程的终点位置停住不能动,需要通过加规定大的外力才可移位,而这种阻停又不是锁定,无需设置锁定装置。目前,市面上采用的阻停件存在组成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应用领域有限等缺点。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部件加工难度低,可以满足多领域应用的阻停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需任何动力源,仅利用部件间的跳点磨擦面和磨檫力实现的慢阻停装置,结构简单,部件加工难度低,可以满足多领域应用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慢阻停装置,包括封闭腔体、设置在所述封闭腔体内的活塞组件和阻停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所述阻停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阻停件包括一体连接的轴肩部和阻停部,所述阻停部沿远离所述轴肩部的一端上设置有阻停凸起,所述封闭腔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凸起。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阻停件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开口和第二通开口,所述第一通开口和所述第二通开口对称设置。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阻停凸起为沿所述阻停部外周边缘的弧面凸起。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闭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凸起、第二内凸起和第三内凸起,所述第二内凸起和所述第三内凸起之间形成与所述弧面凸起相适配的弧面凹槽。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轴肩部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杆的连接端的轴径相适配的圆形孔。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轴肩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封闭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环形凸起。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阻停凸起为沿阻停部内圆周边缘的双锥面内凸起。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活塞杆上沿靠近所述活塞本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内分别放置有第一弹性挡圈和第二弹性挡圈。
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挡圈和第二弹性挡圈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阻停件的轴肩部抵接在活塞本体上并与活塞杆固定连接,使阻停件随着活塞组件的移动而移动;当活塞组件做运动时,阻停凸起经过封闭腔体内壁上的第一内凸起、第二内凸起时产生两次短暂减速,最后运动至行程终点,使阻停凸起阻停在封闭腔体的环形凹槽内停止不动。另一方面通过封闭腔体内的环形凸起固定卡接在阻停件的轴肩部上的环形凹槽内,使阻停件固定不动;当活塞组件做运动时,活塞杆上的第一弹性挡圈、第二弹性挡圈接触到阻停凸起时产生两次短暂减速,最后运动至行程终点,使阻停凸起阻停在活塞本体和第一弹性挡圈之间停住不动。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装置上的阻停件与封闭腔体或活塞杆之间的跳点磨擦面和磨檫力实现减速阻停,无需任何动力源,结构简单,部件加工难度低,可以满足多领域应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阻停装置组成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应用领域有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且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的解释和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慢阻停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的P阻停件的右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一种慢阻停装置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的P’阻停件的左视图;
图6为图5中沿B-B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封闭腔体;2、活塞组件;3、P阻停件;3’、P’阻停件;11、第一内凸起;12、第二内凸起;13、第三内凸起;21、活塞本体;22、活塞杆;31、P轴肩部;32、P连接部;31’、P’轴肩部;32’、P’连接部;310、环形凹槽311、圆形孔;312、第一通开口;313、第二通开口;320、双锥面内凸起;321、弧面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以图式揭露本申请的多个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是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除非单独定义指出的方向以外,本文中涉及到的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向均是以本申请实施例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等方向为准,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随之改变。“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此一并说明,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此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互相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包括封闭腔体1、设置在封闭腔体内的活塞组件2和P阻停件3;该活塞组件2包括活塞本体21和活塞杆22,P阻停件3套设在活塞杆22上,P阻停件3包括一体连接的P轴肩部31和P阻停部32,P阻停部32沿远离P轴肩部31的一端上设置有阻停凸起。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阻停凸起为沿P阻停部32外周边缘的弧面凸起321。再者,封闭腔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内凸起,更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封闭腔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凸起11、第二内凸起12和第三内凸起13,第二内凸起12和第三内凸起13之间形成与弧面凸起321相适配的弧面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P阻停件3的P轴肩部31抵接在活塞本体21上并与活塞杆22固定连接,使P阻停件3随着活塞组件的移动而移动;当活塞组件2做伸展运动时,弧面凸起321依次经过封闭腔体1内壁上的第一内凸起11、第二内凸12起时产生两次短暂减速,最后运动至行程终点,使弧面凸起321阻停在封闭腔体1的环形凹槽内停止不动,进而实现伸展运动的阻停功能;当做压缩运动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外力就可移位。
如图2、图3所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P阻停件3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开口312和第二通开口313,且第一通开口312和第二通开口313对称设置。进一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P轴肩部31的中部开设有与活塞杆22的连接端的轴径相适配的圆形孔3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P阻停件3的P阻停部32是由两个对称的立体弹性半圆扇面组成,在每个立体弹性半圆扇面沿远离P轴肩部31的一端的外径边缘设置有弧面凸起321。其中,立体弹性半圆扇面的宽度和厚度是根据实际设计阻停力的大小而定;同样弧面凸起、封闭腔体的内凸起的凸起高度和宽度也是根据实际设计阻停力大小而选择确定。
实施例二
如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包括封闭腔体1、设置在封闭腔体1内的活塞组件2和P’阻停件3’;该活塞组件2包括活塞本体21和活塞杆22,P’阻停件3’套设在活塞杆22上,P’阻停件3’包括一体连接的P’轴肩部31’和P’阻停部32’,P’阻停部32’沿远离P’轴肩部31’的一端上设置有阻停凸起。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阻停凸起为沿P’阻停部32’内圆周边缘的双锥面内凸起320。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所谓双锥面内凸起320包括左侧的内圆锥面和右侧的P’弧面凸起,其内圆锥面的锥度优选20度至60度,更进一步优选42度,角度及高度的选择根据实际要求的阻停力而设计。P’阻停件3’与P阻停件3均是模具硬塑成型件。
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P’轴肩部31’的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310。结合图4所示,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封闭腔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与环形凹槽310相适配的环形凸起15。
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活塞杆22上沿靠近活塞本体21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该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内分别放置有第一弹性挡圈41和第二弹性挡圈42。进一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弹性挡圈41和第二弹性挡圈42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椭圆形。
综上所述,本申请一方面通过阻停件的轴肩部抵接在活塞本体上并与活塞杆固定连接,使阻停件随着活塞组件的移动而移动;当活塞组件做运动时,阻停凸起经过封闭腔体内壁上的第一内凸起、第二内凸起时产生两次短暂减速,最后运动至行程终点,使阻停凸起阻停在封闭腔体的环形凹槽内停止不动。另一方面通过封闭腔体内的环形凸起固定卡接在阻停件的轴肩部上的环形凹槽内,使阻停件固定不动;当活塞组件做运动时,活塞杆上的第一弹性挡圈、第二弹性挡圈接触到阻停凸起时产生两次短暂减速,最后运动至行程终点,使阻停凸起阻停在活塞本体和第一弹性挡圈之间停住不动。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该装置上的阻停件与封闭腔体或活塞杆之间的跳点磨擦面和磨檫力实现减速阻停,无需任何动力源,结构简单,部件加工难度低,设计思路巧妙,可以满足多领域应用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阻停装置组成结构复杂,加工难度高,应用领域有限的问题。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但如前对象,应当理解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方式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对象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慢阻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腔体、设置在所述封闭腔体内的活塞组件和阻停件,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本体和活塞杆,所述阻停件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阻停件包括一体连接的轴肩部和阻停部,所述阻停部沿远离所述轴肩部的一端设置有阻停凸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停件沿其轴向方向开设有第一通开口和第二通开口,所述第一通开口和所述第二通开口对称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停凸起为沿所述阻停部外周边缘的弧面凸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凸起、第二内凸起和第三内凸起,所述第二内凸起和所述第三内凸起之间形成与所述弧面凸起相适配的弧面凹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部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活塞杆的连接端的轴径相适配的圆形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肩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凹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腔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凹槽相适配的环形凸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停凸起为沿所述阻停件内圆周边缘的双锥面内凸起。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上沿靠近所述活塞本体的一端开设有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和所述第二环槽内分别放置有第一弹性挡圈和第二弹性挡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慢阻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挡圈和第二弹性挡圈的横截面形状均为椭圆形。
CN202120870630.XU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慢阻停装置 Active CN214742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0630.XU CN214742960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慢阻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870630.XU CN214742960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慢阻停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2960U true CN214742960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613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870630.XU Active CN214742960U (zh) 2021-04-25 2021-04-25 一种慢阻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2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84593B1 (en) Cover seals with latching locking features
CN109642675B (zh) 密封装置
CN214742960U (zh) 一种慢阻停装置
JP2013532093A (ja) 液圧ブレーキシステム用シール部材
CA2605448A1 (en) Elastomeric spring-damper with integral stops
US8827056B2 (en) Damper device
JP2014214769A (ja) シール構造
JP6076789B2 (ja) シール構造
JP5497137B1 (ja) 往復動用密封装置
JP2005054827A (ja) 密封装置
JP2007127148A (ja) ピストン軸受
JPH0615163Y2 (ja) パッキン
US20200284290A1 (en) Ball joint and dust cover
WO2018008521A1 (ja) シール材の配置構造
CN215521958U (zh) 一种密封圈以及安装有该密封圈的填料函
CN213711490U (zh) 一种新型抗高压微型液压缸
JP2019196789A (ja) パッキン
JPH0141975Y2 (zh)
JP2015518120A (ja) 緩衝器における改良
JP2581284Y2 (ja) キャップシール
JP2019094999A (ja) バネ部材及び封止部材
JP5211927B2 (ja) 密封装置
WO2018008520A1 (ja) シール材の配置構造
JP2010101426A (ja) 密封装置
JP2019138388A (ja) 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