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86072U - 粘贴式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粘贴式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86072U
CN214686072U CN202022386487.5U CN202022386487U CN214686072U CN 214686072 U CN214686072 U CN 214686072U CN 202022386487 U CN202022386487 U CN 202022386487U CN 214686072 U CN214686072 U CN 2146860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workpiece
horizontal
fixed
han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8648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文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nu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238648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860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860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860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粘贴式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水平固定机构和垂直固定机构,所述底座下部粘贴于工作台面,所述水平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部,所述垂直固定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部。粘贴式固定装置操作方便,安装快速,而且工作地点多样化,能够有效地避免工件因应夹紧力过大而导致的工件损伤,当工件为不规则工件或者环形工件时,也能够对工件进行有效固定。

Description

粘贴式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粘贴式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为了夹紧固定工件,需要工件固定装置,常见的工件固定装置是台钳。台钳,又称虎钳,台虎钳。台钳为钳工必备工具,也是钳工名称的来源,因为钳工的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台钳上完成的,比如锯,锉,錾,以及零件的装配和拆卸。
现有台钳结构主要包括活动钳身、固定钳身、底座、丝杆等部分。活动钳身安装在固定钳身上,活动钳身通过一根有梯形螺纹的丝杆来带动其在固定钳身槽内移动,从而使钳口能够开合。固定钳身连接在底座上,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在钳工台上。手柄通过带动丝杆从而带动钳身的运动,具有两个增力机构,一个为手柄的增力,另一个为梯形螺纹传动的增力,增力比非常大,所以钳口的夹紧力是非常大的,可以可靠的固定住工件,从而保证在钳工工作时作用在工件上大的作用力时工件不会发生任何移动。但也是因为夹紧力太大,可能会夹伤工件表面,所以在夹紧需要保护工件表面不被损坏的时候需要在工件和台钳钳口之间垫上比工件要软的东西以保护工件,比如纸或者软金属。
公开号为CN107962511B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固定装置,其包括驱动件、转动件及至少一个固定组件,驱动件用于驱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包括柱体及至少一个安装面,每个安装面上开设有卡槽及安装孔,卡槽用于收容工件,安装孔贯穿卡槽的底面,每个固定组件包括压料件及紧固螺杆,压料件包括本体及连接孔,连接孔的轴线与压料件的相对两侧面的法线之间及安装孔的轴线与安装面的法线之间具有预设夹角且度数相同,连接孔内开设有内螺纹,紧固螺杆转动穿设于安装孔内,紧固螺杆的一端开设有螺纹部以与连接孔的内螺纹螺合,转动紧固螺杆以驱动压料件移动从而使压料件逐渐抵压或者远离位于卡槽内的工件以固定或者释放工件,上述固定装置装拆夹方便且能对工件进行转动。但是,仍然存在下列问题:
1.台钳等固定装置必须以钳口的宽度为标定规格安装在相应的钳工台上,非常限制工作地点。
2.对于一些不规则工件或者环形工件,如果要对其上表面进行加工,就需要对这种工件进行固定,常见的固定装置固定效果不佳;有时因为固定装置的夹紧力过大而夹伤工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工作地点受限制,以及现有技术对环形工件或者特殊工件难以固定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粘贴式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水平固定机构和垂直固定机构,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粘贴层,所述水平固定机构和垂直固定机构均设于所述底座上方,工件置于所述底座上方通过所述水平固定机构和垂直固定机构固定。
相比于传统固定装置,粘贴式固定装置不必局限于车间或者工件固定工位等特定的工作地点,不需要选择固定装置专用台面,也不需要根据固定装置来选择工作台面的型号,其对于工作台的要求仅需工作台台面为平面。通过粘贴式固定装置底座与工作台平面的粘贴实现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固定,操作方便,安装快速,而且工作地点多样化,加强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的环境适应性。
相比于传统固定装置单一方向夹紧的固定方式,首先,粘贴式固定装置由水平固定机构和垂直固定机构对所需加工的工件进行固定,对工件的约束来自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对工件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工件受到粘贴式固定装置的作用力较小,能够有效地避免工件因应夹紧力过大而造成的损伤。其次,因为粘贴式固定装置对工件的约束来自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所以当工件为不规则工件或者环形工件时,也能够对工件进行有效固定,提高了粘贴式固定装置对工件的适应性。
进一步,所述水平固定机构和所述垂直固定机构数量各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水平固定机构和两个所述垂直固定机构交叉等距分布于底座上部,两个所述水平固定机构处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垂直固定机构处于同一直线上。工件受到水平固定机构和垂直固定机构的夹紧力能够平均分布,使其能够稳定地固定在粘贴式固定装置上,加强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水平固定机构包括水平顶柱、基座、连接条和把手,所述基座带有一个贯通孔,且所述基座底端与底座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顶柱自由端顶紧工件,所述水平顶柱另一端穿过所述基座上的贯通孔与所述连接条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条另一端与所述把手中部连接,所述把手下部与基座铰连接。通过拉动所述把手,带动贯通孔中的水平顶柱做轴向运动,实现工件在水平方向上的固定与放松。所述水平固定机构在固定时既能起到省力的作用,同时又能防止水平固定机构与工件松开,起到水平固定机构自锁的效果,提高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每个所述水平固定机构均包括两个平行的连接条,两个平行的所述连接条一端均与水平顶柱连接,所述两个平行的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把手转动时,两个所述连接条同步运动。使连接条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平衡,并减小单个连接条所受的拉应力和剪切应力,增强贴式万能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垂直固定机构包括垂直压块、第一支架、第二支架、铰接头、丝杆和手柄,所述垂直压块为L型压块,所述垂直压块包括固定端、连接一端和连接二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连接一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工件上表面接触,所述固定端限制所述工件的轴向运动,所述连接一端与所述铰接头铰接,所述连接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铰接,所述第二支架下部与第一支架固定,所述第二支架上部设有第二螺纹贯通孔,所述丝杆穿过第二支架上部的第二螺纹贯通孔与所述第二支架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杆一端通过铰接头与所述垂直压块连接一端连接,所述丝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通过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所述手柄,带动丝杆轴向运动,进一步带动所述垂直压块自由侧上下运动,实现工件在垂直方向上的固定与放松。所述垂直固定机构在固定时既能起到省力的作用,同时又能防止垂直固定机构与工件松开,起到垂直固定机构自锁的效果,提高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安全性。
进一步,所述垂直固定机构还包括旋钮、升降丝杆和固定块,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第一螺纹贯通孔,所述旋钮固定在所述升降丝杆上端,所述升降丝杆穿过第一支架上的第一螺纹贯通孔,下端与所述固定块旋转连接,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底座上。通过旋转旋钮带动升降丝杆旋转,从而实现垂直固定机构高度的自由调节,使工件的选择范围更大,增强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工件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粘贴式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本装置不必局限于车间或者工件固定工位等特定的工作地点,加强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的环境适应性;当工件为不规则工件或者环形工件时,也能够对工件进行有效固定,提高了粘贴式固定装置对工件的适应性;粘贴式固定装置在固定时既能省力,同时又能使本装置达到自锁的效果,提高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安全性;工件的选择范围更大,增强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工件适应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粘贴式固定装置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粘贴式固定装置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粘贴式固定装置实施例中水平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粘贴式固定装置实施例中垂直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底座1,水平固定机构2,水平顶柱21,基座22,连接条23,把手24,垂直固定机构3,垂直压块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铰接头34,丝杆35,手柄36,旋钮37,升降丝杆38,固定块3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粘贴式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底座1底部设有粘贴层,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均设于底座1上方,工件4置于底座1上方通过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固定。
相比于传统固定装置,粘贴式固定装置不必局限于车间或者工件固定工位等特定的工作地点,不需要选择固定装置专用台面,也不需要根据固定装置来选择工作台面的型号,其对于工作台的要求仅需工作台台面为平面。通过粘贴式固定装置底座1与工作台平面的粘贴实现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固定,操作方便,安装快速,而且工作地点多样化,加强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的环境适应性。
相比于传统固定装置单一方向夹紧的固定方式,首先,粘贴式固定装置由水平固定机构 2和垂直固定机构3对所需加工的工件进行固定,对工件4的约束来自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对工件4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工件4受到粘贴式固定装置的作用力较小,能够有效地避免工件4因应夹紧力过大而造成的损伤。其次,因为粘贴式固定装置对工件4的约束来自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所以当工件4为不规则工件或者环形工件时,也能够对工件4进行有效固定,提高了粘贴式固定装置对工件4的适应性。
作为优选方案,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数量各为两个,且两个水平固定机构 2和两个垂直固定机构3交叉等距分布于底座1上部,两个水平固定机构2处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垂直固定机构3处于同一直线上。工件4受到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的夹紧力能够平均分布,使其能够稳定地固定在粘贴式固定装置上,加强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方案,水平固定机构2包括水平顶柱21、基座22、连接条23和把手24,基座22带有一个贯通孔,且基座22底端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水平顶柱21自由端顶紧工件4,水平顶柱21另一端穿过基座22上的贯通孔与连接条23一端连接,连接条23另一端与把手 24中部连接,把手24下部与基座22铰连接。通过拉动把手24,带动贯通孔中的水平顶柱21做轴向运动,实现工件4在水平方向上的固定与放松。水平固定机构2在固定时既能起到省力的作用,同时又能防止水平固定机构2与工件4松开,起到水平固定机构2自锁的效果,提高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水平固定机构2均包括两个平行的连接条23,两个平行的连接条 23一端均与水平顶柱21连接,两个平行的连接条23的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把手24转动时,两个连接条23同步运动。使连接条23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平衡,并减小单个连接条23所受的拉应力和剪切应力,增强贴式万能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方案,垂直固定机构3包括垂直压块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铰接头34、丝杆35和手柄36,垂直压块31为L型压块,垂直压块31包括固定端、连接一端和连接二端,固定端与连接一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固定端与工件4上表面接触,固定端限制工件4的轴向运动,连接一端与铰接头34铰接,连接二端与第二支架33铰接,第二支架33 下部与第一支架32固定,第二支架33上部设有第二螺纹贯通孔,丝杆35穿过第二支架33 上部的第二螺纹贯通孔与第二支架33螺纹连接,且丝杆35一端通过铰接头34与垂直压块 31连接一端连接,丝杆3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6。通过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手柄36,带动丝杆35轴向运动,进一步带动垂直压块31自由侧上下运动,实现工件4在垂直方向上的固定与放松。垂直固定机构3在固定时既能起到省力的作用,同时又能防止垂直固定机构 3与工件松开,起到垂直固定机构3自锁的效果,提高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安全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如图1-4所示,粘贴式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底座1底部设有粘贴层,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均设于底座1上方,工件4置于底座1上方通过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固定。
相比于传统固定装置,粘贴式固定装置不必局限于车间或者工件固定工位等特定的工作地点,不需要选择固定装置专用台面,也不需要根据固定装置来选择工作台面的型号,其对于工作台的要求仅需工作台台面为平面。通过粘贴式固定装置底座1与工作台平面的粘贴实现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固定,操作方便,安装快速,而且工作地点多样化,加强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的环境适应性。
相比于传统固定装置单一方向夹紧的固定方式,首先,粘贴式固定装置由水平固定机构 2和垂直固定机构3对所需加工的工件进行固定,对工件4的约束来自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在对工件4起到固定作用的同时,工件4受到粘贴式固定装置的作用力较小,能够有效地避免工件4因应夹紧力过大而造成的损伤。其次,因为粘贴式固定装置对工件4的约束来自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所以当工件4为不规则工件或者环形工件时,也能够对工件4进行有效固定,提高了粘贴式固定装置对工件4的适应性。
作为优选方案,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数量各为两个,且两个水平固定机构 2和两个垂直固定机构3交叉等距分布于底座1上部,两个水平固定机构2处于同一直线上,两个垂直固定机构3处于同一直线上。工件4受到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的夹紧力能够平均分布,使其能够稳定地固定在粘贴式固定装置上,加强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优选方案,水平固定机构2包括水平顶柱21、基座22、连接条23和把手24,基座22带有一个贯通孔,且基座22底端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水平顶柱21自由端顶紧工件4,水平顶柱21另一端穿过基座22上的贯通孔与连接条23一端连接,连接条23另一端与把手 24中部连接,把手24下部与基座22铰连接。通过拉动把手24,带动贯通孔中的水平顶柱 21做轴向运动,实现工件4在水平方向上的固定与放松。水平固定机构2在固定时既能起到省力的作用,同时又能防止水平固定机构2与工件4松开,起到水平固定机构2自锁的效果,提高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水平固定机构2均包括两个平行的连接条23,两个平行的连接条 23一端均与水平顶柱21连接,两个平行的连接条23的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把手24转动时,两个连接条23同步运动。使连接条23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平衡,并减小单个连接条23所受的拉应力和剪切应力,增强贴式万能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方案,垂直固定机构3包括垂直压块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铰接头34、丝杆35和手柄36,垂直压块31为L型压块,垂直压块31包括固定端、连接一端和连接二端,固定端与连接一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固定端与工件4上表面接触,固定端限制工件4的轴向运动,连接一端与铰接头34铰接,连接二端与第二支架33铰接,第二支架33 下部与第一支架32固定,第二支架33上部设有第二螺纹贯通孔,丝杆35穿过第二支架33 上部的第二螺纹贯通孔与第二支架33螺纹连接,且丝杆35一端通过铰接头34与垂直压块 31连接一端连接,丝杆3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6。通过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手柄36,带动丝杆35轴向运动,进一步带动垂直压块31自由侧上下运动,实现工件4在垂直方向上的固定与放松。垂直固定机构3在固定时既能起到省力的作用,同时又能防止垂直固定机构 3与工件松开,起到垂直固定机构3自锁的效果,提高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方案,垂直固定机构3还包括旋钮37、升降丝杆38和固定块39,第一支架32 上设有第一螺纹贯通孔,旋钮37固定在升降丝杆38上端,升降丝杆38穿过第一支架32上的第一螺纹贯通孔,下端与固定块39旋转连接,固定块39固定在底座1上。通过旋转旋钮 37带动升降丝杆38旋转,从而实现垂直固定机构3高度的自由调节。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
实施例二中的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旋钮37带动升降丝杆38旋转,从而实现垂直固定机构 3高度的自由调节,可以对在高度调节范围内工件4进行固定,使工件4的选择范围更大,增强了粘贴式固定装置的工件适应性。
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Claims (5)

1.粘贴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所述底座(1)底部设有粘贴层,所述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均设于所述底座(1)上方,工件(4)置于所述底座(1)上方通过所述水平固定机构(2)和垂直固定机构(3)固定;
所述水平固定机构(2)和所述垂直固定机构(3)数量各为两个,且两个所述水平固定机构(2)和两个所述垂直固定机构(3)交叉等距分布于底座(1)上部,两个所述水平固定机构(2)处于同一直线上,两个所述垂直固定机构(3)处于同一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贴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固定机构(2)包括水平顶柱(21)、基座(22)、连接条(23)和把手(24),所述基座(22)带有一个贯通孔,且所述基座(22)底端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平顶柱(21)自由端顶紧工件(4),所述水平顶柱(21)另一端穿过所述基座(22)上的贯通孔与所述连接条(23)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条(23)另一端与所述把手(24)中部连接,所述把手(24)下部与基座(22)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贴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水平固定机构(2)均包括两个平行的连接条(23),两个平行的所述连接条(23)一端均与水平顶柱(21)连接,所述两个平行的所述连接条(23)的另一端与把手连接,所述把手(24)转动时,两个所述连接条(23)同步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贴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固定机构(3)包括垂直压块(31)、第一支架(32)、第二支架(33)、铰接头(34)、丝杆(35)和手柄(36),所述垂直压块(31)为L型压块,所述垂直压块(31)包括固定端、连接一端和连接二端,所述固定端与所述连接一端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端与所述工件(4)上表面接触,所述固定端限制所述工件(4)的轴向运动,所述连接一端与所述铰接头(34)铰接,所述连接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架(33)铰接,所述第二支架(33)下部与第一支架(32)固定,所述第二支架(33)上部设有第二螺纹贯通孔,所述丝杆(35)穿过第二支架(33)上部的第二螺纹贯通孔与所述第二支架(33)螺纹连接,且所述丝杆(35)一端通过铰接头(34)与所述垂直压块(31)连接一端连接,所述丝杆(3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贴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固定机构(3)还包括旋钮(37)、升降丝杆(38)和固定块(39),所述第一支架(32)上设有第一螺纹贯通孔,所述旋钮(37)固定在所述升降丝杆(38)上端,所述升降丝杆(38)穿过第一支架(32)上的第一螺纹贯通孔,下端与所述固定块(39)旋转连接,所述固定块(39)固定在底座(1) 上。
CN202022386487.5U 2020-10-23 2020-10-23 粘贴式固定装置 Active CN2146860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86487.5U CN214686072U (zh) 2020-10-23 2020-10-23 粘贴式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86487.5U CN214686072U (zh) 2020-10-23 2020-10-23 粘贴式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86072U true CN214686072U (zh) 2021-11-12

Family

ID=7852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86487.5U Active CN214686072U (zh) 2020-10-23 2020-10-23 粘贴式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860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52480A1 (zh) 一种自动化焊接工装用夹具机构
CN116000336A (zh) 一种工件夹持用的机床三爪卡盘及其使用方法
CN210173026U (zh) 一种钻孔机夹具
CN214686072U (zh) 粘贴式固定装置
CN212600356U (zh) 一种机械自动化夹持装置
CN111890279A (zh) 电厂导瓦间隙调整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5903363U (zh) 一种天窗导轨的弯条夹具
CN211540904U (zh) 一种学生实习用台钳
CN210210061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台钳
CN220295876U (zh) 一种机器人夹具
CN216398667U (zh) 一种同时自动拧紧螺丝和夹紧螺母的工装
CN217493431U (zh) 一种圆管端面铣槽夹具
CN206084503U (zh) 支架液压四轴夹具
CN219458490U (zh) 一种c型线夹安装工具
CN218592799U (zh) 一种电子万能试验机夹持工装
CN213105650U (zh) 一种数控加工中心用夹具工装
CN218426945U (zh) 一种精密轴承加工用四轴数控转台夹持机构
CN219358738U (zh) 快锁夹具
CN214323373U (zh) 一种机械手指打磨用抱具夹支架
CN220313085U (zh) 一种内嵌式油压虎钳
CN219170240U (zh) 一种快速夹紧工装夹具
CN219336820U (zh) 机床夹具
CN211491127U (zh) 多功能f夹
CN220613037U (zh) 一种机床夹具
CN214186055U (zh) 一种自动拧螺栓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29

Address after: 201101 floor 3, building 2, No. 7001, Zhongchu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hinuo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32604 No.87 Yanhu Road, Duchang Town, Duchang County, Jiujiang City, Jiang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en Wenp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