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635714U - 掺混配煤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掺混配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635714U
CN214635714U CN202120596334.5U CN202120596334U CN214635714U CN 214635714 U CN214635714 U CN 214635714U CN 202120596334 U CN202120596334 U CN 202120596334U CN 214635714 U CN214635714 U CN 2146357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waste
bag
blending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9633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社
杨建华
谷文彬
王瑞
程鹏
杨树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n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n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n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ne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9633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6357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6357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6357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掺混配煤装置,其涉及煤焦化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搅拌装置,铲车,悬臂吊装置,储料装置,电动葫芦,第一输料皮带机构,计量装置,袋式过滤器;搅拌装置包括外壳,外壳上具有朝向上方的入口,设置在外壳上部的用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进行破袋的破袋机构,设置在外壳下部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用于将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搅拌混合形成混合物料,外壳上具有卸料口,外壳入口的周围设置有除尘管道,除尘管道与袋式过滤器相连通;电动葫芦安装在悬臂吊装置上,其用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自上而下投放入搅拌装置内;等等。本申请能够实现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并得到混合均匀的焦化前的原料。

Description

掺混配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焦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掺混配煤装置。
背景技术
煤焦化的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对于焦化生产企业,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通常做为配煤使用,从而避免无序堆积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但在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配入过程中,由于物料特性的原因,通常不能做到均匀配入,这样就会影响焦炭产品的质量。物料特性的原因具体如下:粉状废料在配入时会带来扬尘污染,而粘性废料在配入时会粘连皮带,因此,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不能实现连续均匀的配入。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掺混配煤装置,其能够实现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并得到混合均匀的焦化前的原料。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掺混配煤装置,所述掺混配煤装置包括:搅拌装置,铲车,悬臂吊装置,储料装置,电动葫芦,第一输料皮带机构,计量装置,袋式过滤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具有朝向上方的入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上部的用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进行破袋的破袋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下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将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搅拌混合形成混合物料,所述外壳上具有卸料口,所述外壳入口的周围设置有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与袋式过滤器相连通;所述电动葫芦安装在悬臂吊装置上,其用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自上而下投放入所述搅拌装置内;所述铲车用于将粘性废料投入至所述搅拌装置中;所述储料装置用于接收自所述外壳的卸料口输出的混合物料进行存储;所述第一输料皮带机构位于所述储料装置的出口的下方,以接收自所述储料装置的出口输出的混合物料,所述计量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输料皮带机构,通过所述计量装置以控制所述第一输料皮带机构输出混合物料的单位时间的输送量。
优选地,所述破袋机构包括:多个破袋片,单个所述破袋片由所述外壳的中心向边缘延伸,多个破袋片绕所述外壳的中心分布,多个破袋片靠近所述外壳中心的一侧连接在一起,单个所述破袋片的上端呈锐角。
优选地,所述破袋片的上侧边至少包括靠近所述外壳中心的第一段上侧边和远离所述外壳中心的第二段上侧边,所述第一段上侧边与所述外壳的轴线之间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段上侧边与所述外壳的轴线之间角度。
优选地,所述破袋片的远离所述外壳中心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破袋机构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
优选地,所述外壳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外壳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外壳,所述搅拌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壳上,所述破袋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通过插设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除尘管道绕设安装在所述外壳开口处的外侧壁处,所述除尘管道的进风口朝向多个不同方向。
优选地,所述掺混配煤装置还包括:第二输料皮带机构,所述第二输料皮带机构的一端位于所述卸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二输料皮带机构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料装置的进口处。
优选地,所述悬臂吊装置能够在周向方向上进行转动,所述电动葫芦能够在所述悬臂吊装置上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电动葫芦能够吊住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使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
优选地,所述粉状废料和所述粘性废料为煤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本申请中的掺混配煤装置能够将煤焦化的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分别通过铲车、悬臂吊装置和电动葫芦输送至搅拌装置中进行混合以形成混合物料。在粉状废料混合的过程中,通过破袋机构在外壳内部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进行破袋,并通过袋式过滤器进一步消除带来的扬尘污染。而且形成的混合物料具有低粘性的特性,因此,不会黏连在输料皮带上也不会粘结成大块,所以可以实现连续均匀的输送。后期混合物料存储在储料装置中,并通过第一输料皮带机构以及计量装置可以将储料装置中的混合物料持续性的、并以可控的速率向配煤皮带上输送,最后煤炭和混合物料经粉碎机粉碎后送至焦炉生产使用,从而实现废料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目的。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条款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许多改变、修改和等同。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掺混配煤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装置的侧视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
1、悬臂吊装置;2、电动葫芦;3、搅拌装置;31、外壳;311、第一外壳;312、第二外壳;32、破袋机构;321、破袋片;3211、第一段上侧边;3212、第二段上侧边;33、搅拌机构;34、卸料口;35、除尘管道;36、过滤机构;4、第二输料皮带机构;5、储料装置;6、第一输料皮带机构;7、计量装置;8、袋式过滤器;9、第三输料皮带机构;10、配煤皮带;11、粉状废料。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为了能够实现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11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并得到混合均匀的焦化前的原料,在本申请中提出了一种掺混配煤装置,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掺混配煤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掺混配煤装置可以包括:搅拌装置3,铲车,悬臂吊装置1,储料装置5,电动葫芦2,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计量装置7,袋式过滤器8;搅拌装置3包括外壳31,外壳31上具有朝向上方的入口,设置在外壳31上部的用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进行破袋的破袋机构32,设置在外壳31下部的搅拌机构33,搅拌机构33用于将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11搅拌混合形成混合物料,外壳31上具有卸料口34,外壳31入口的周围设置有除尘管道35,除尘管道35与袋式过滤器8相连通;电动葫芦2安装在悬臂吊装置1上,其用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自上而下投放入搅拌装置3内;铲车用于将粘性废料投入至搅拌装置3中;储料装置5用于接收自外壳31的卸料口34输出的混合物料进行存储;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位于储料装置5的出口的下方,以接收自储料装置5的出口输出的混合物料,计量装置7安装在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通过计量装置7以控制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输出混合物料的单位时间的输送量。
本申请中的掺混配煤装置能够将煤焦化的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11分别通过铲车、悬臂吊装置1和电动葫芦2输送至搅拌装置3中进行混合以形成混合物料。在粉状废料11混合的过程中,通过破袋机构32在外壳31内部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进行破袋,并通过袋式过滤器8进一步消除带来的扬尘污染。而且形成的混合物料具有低粘性的特性,因此,不会黏连在输料皮带上也不会粘结成大块,所以可以实现连续均匀的输送。后期混合物料存储在储料装置5中,并通过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以及计量装置7可以将储料装置5中的混合物料持续性的、并以可控的速率向配煤皮带10上输送,最后煤炭和混合物料经粉碎机粉碎后送至焦炉生产使用,从而实现废料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的目的。
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本申请中的掺混配煤装置,下面将对其做进一步解释和说明。如图1所示,掺混配煤装置可以包括:搅拌装置3,铲车,悬臂吊装置1,储料装置5,电动葫芦2,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计量装置7,袋式过滤器8等装置。本申请中的掺混配煤装置中采用的设备可以位于同一轴线上,充分利用现场位置,从而使得布局更加紧凑合理。
其中,铲车用于将粘性废料投入至搅拌装置3中,由于煤焦化的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粘性废料粘结在一起,其呈较大的块,因此只能通过铲车将其一起铲起并倒入至搅拌装置3中。粘性废料具体可以指含有一定水分和类油物质的废料,通常呈颗粒状或块状,堆放时间过长易发生粘连及板结现象。
如图1所示,粉装废料通常呈细颗粒物,堆放不会发生粘连现象。粉状废料11由于产生粉尘,因此,粉状废料11通过包装袋将其进行盛放,从而形成较大的包状,这样可以解决在搬运过程中粉状废料11飞散的麻烦。悬臂吊装置1用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进行搬运,具体而言,悬臂吊装置1的底部为混泥土基础,从而能够增加其稳定性,悬臂吊装置1的悬臂吊可以在周向方向上进行转动。电动葫芦2安装在悬臂吊装置1的横梁上,电动葫芦2能够在悬臂吊装置1上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同时,电动葫芦2能够吊住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使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这样,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能够被电动葫芦2吊起,之后,悬臂吊装置1的悬臂吊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位于搅拌装置3的正上方,再通过电动葫芦2的下降从而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运送至搅拌装置3的外壳31内。
其中,粉状废料11和粘性废料分别为煤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如图1所示,搅拌装置3可以包括外壳31,外壳31上具有朝向上方的入口,设置在外壳31上部的用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进行破袋的破袋机构32,设置在外壳31下部的搅拌机构33。电动葫芦2下降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自外壳31的朝向上方的入口投放至外壳31中。在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进入外壳31中后,外壳31上部的破袋机构32将粉状废料11的包装袋破开,以使粉状废料11从包装袋中下落至破袋机构32下方的搅拌机构33处。粉状废料11掉出包装袋后,电动葫芦2上升,将包装袋从搅拌装置3的外壳31中取出。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搅拌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破袋机构32可以包括:多个破袋片321,单个破袋片321由外壳31的中心向边缘延伸,多个破袋片321绕外壳31的中心分布,多个破袋片321靠近外壳31中心的一侧连接在一起,单个破袋片321的上端呈锐角。多个破袋片321呈锐角的上端聚合连接一起,并位于外壳31的轴线处。这样,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从外壳31的入口的中心进入,多个破袋片321呈锐角的上端聚合连接一起形成的尖角将粉状废料11的包装袋从中心刺破。包装袋根据多个破袋片321一刺破的中心再形成多个散射状的裂口,这样,包装袋中的粉状废料11可以瞬间完全从包装袋中掉出,不会出现卡在包装袋中问题,从包装袋中掉出的粉状废料11通过相邻破袋片321之间的超大间隙下落至破袋机构32下方的搅拌机构33处。
如图3所示,破袋片321的上侧边至少包括靠近外壳31中心的第一段上侧边3211和远离外壳31中心的第二段上侧边3212,第一段上侧边3211与外壳31的轴线之间角度小于第二段上侧边3212与外壳31的轴线之间角度。通过上述方式,通过第一段上侧边3211可以有利于刺破粉状废料11的包装袋,而第二段上侧边3212则有利于在刺破后的包装袋上形成更大的散射状的裂口,以便于粉状废料11从包装袋中的掉出。
如图3所示,破袋片321的远离外壳31中心一端与外壳31的内壁相连接,从而实现多个破袋片321与外壳31之间的固定连接。外壳31的入口可以呈由下向上逐渐增大的渐开状,这样可以便于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投放入搅拌装置3中。
如图2所示,外壳31入口的周围设置有除尘管道35。除尘管道35绕设安装在外壳31开口处的外侧壁处,除尘管道35的进风口朝向多个不同方向。除尘管道35均与袋式过滤器8相连通,袋式过滤器8能够产生负压吸力,从而通过除尘管道35将外壳31入口周围的空气吸入进行过滤,以除去空气中的粉尘。当外壳31上部的破袋机构32将粉状废料11的包装袋破开,粉状废料11从包装袋中下落至破袋机构32下方的搅拌机构33处时,大量的粉状废料11会扬起,产生大量的粉尘漂浮在空气中,此时,除尘管道35就能够将外壳31入口周围的粉尘吸入至袋式过滤器8中进行过滤,从而消除搅拌装置3产生的粉尘影响。
如图3所示,搅拌装置3与破袋机构32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36。过滤机构36可以是连接在外壳31内侧壁上的多根杆体,多根杆体可以依次排列形成一定的间距,例如5cm至10cm之间,多根杆体也可以相互之间垂直排列,以形成矩形的镂空或者平行四边形的镂空。该过滤机构36可以将粘性废料中的大块杂物过滤出来,避免其掉入搅拌机构33中造成对搅拌机构33的损坏。
如图2所示,搅拌机构33用于将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11搅拌混合形成混合物料,外壳31上具有卸料口34,通过卸料口34可以将外壳31内混合好的混合物料输出。搅拌机构33可以包括电机和与电机相传动连接的搅拌桨叶,通过搅拌桨叶实现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11的混合,两者混合后粉状废料11粘附在粘性废料表面,粘性废料也同时被搅拌桨叶不断的分割成更小的颗粒,颗粒再粘附粘性废料,因此最终形成的混合物料的粘性得到了大大降低,也其形态也被搅拌成了很小的颗粒状,因此,混合物料不会黏连在输料皮带上也不会粘结成大块,后期可以通过传送带实现连续均匀的输送。
作为可行的,外壳31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外壳311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外壳312,搅拌装置3安装在第二外壳312上,破袋机构32安装在第一外壳311上。第一外壳311和第二外壳312之间通过插设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需要在对搅拌装置3的搅拌机构33进行维修或清洗时,可以利用悬臂吊装置1和电动葫芦2将整个第一外壳311和破袋机构32吊起,与第二外壳312分离。
如图1所示,储料装置5用于接收自外壳31的卸料口34输出的混合物料进行存储。由于搅拌装置3形成的混合物料是一批一批的,不是连续的,因此为了可以实现后期连续不断均匀的输出混合物料,先要将搅拌装置3形成的混合物料存储至一定的量。作为可行,掺混配煤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输料皮带机构4,第二输料皮带机构4的一端位于卸料口34的下方,第二输料皮带机构4的另一端位于储料装置5的进口处。第二输料皮带机构4的一端低于第二输料皮带机构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输料皮带机构4将搅拌装置3的卸料口34排出的混合物料输送至更高的储料装置5的进口处。由于混合物料不会黏连在输料皮带上也不会粘结成大块,因此优选首选通过传送带实现连续均匀的输送。
如图1所示,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位于储料装置5的出口的下方,以接收自储料装置5的出口输出的混合物料,计量装置7安装在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通过计量装置7以控制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输出混合物料的单位时间的输送量。当储料装置5的下料闸门被打开后,储料装置5内的混合物料就会掉落在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的输料皮带上,计量装置7安装在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上层输料皮带的下方,其能够计量某一处或一段距离输料皮带上混合物料的重量,根据计量装置7称量得到的混合物料的重量,进而控制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的电机的转送,从而控制输料皮带的移动速度,移动速度越大,单位时间内输送量越大,移动速度越小,单位时间内输送量越小。根据输料皮带的移动速度和计量装置7称量得到的混合物料的重量便能够计算得到具体的单位时间内的输送量。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另一端可以与第三输料皮带机构9项对接,以将混合物料输送至第三输料皮带机构9上,第三输料皮带机构9具有斜度,从而将混合物料提升至下料口。下料口下方为配煤皮带10,混合物料从下料口下落,掉入配煤皮带10上,进而与原本在配煤皮带10上运输的煤按照需要的比例相混合。
在本申请中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掺混配煤装置的掺混配方法,其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进行掺混配操作前,可以先进行准备工作:将搅拌装置3内部清理彻底,保证没有杂物;将破袋机构32的破袋片321的上侧边打磨锋利,保证后期将粉状废料11的包装袋一次性破袋;检查搅拌装置3以及输料皮带机构的电机是否正常;提前将粉状废料11和粘性废料运送至现场,并对粘性废料进行检查,去除其中的杂物;在废料装入搅拌装置3前,可以将搅拌装置3提前开启,在较低的转速下进行运行;在废料装入搅拌装置3前,可以将袋式过滤器8提前开启,保证搅拌装置3入口处的吸力,确保能充分的将粉尘收集至布袋除尘器的灰仓内。
通过铲车将粘性废料投入至搅拌装置3中。
通过电动葫芦2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吊起,并通过悬臂吊装置1移动至搅拌机构33上方,再通过电动葫芦2吊住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使其在竖直方向上向下移动至外壳31中的破袋机构32处破开包装,以使粉状废料11下落进入外壳31的搅拌机构33处。投入搅拌装置3中的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11的质量比例可以在2:1至4:1的范围内,作为优选的,可以选取在3比1左右,这样可以保证后期通过搅拌装置3形成的混合物料具有较好的非粘性,又不会出现呈粉状现象,可以便于后期通过输料皮带均匀输送。为了减小电动葫芦2吊起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的次数,一次混合过程中,所有的粉状废料11采用一个大型包装袋进行包装,这样电动葫芦2吊起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11的次数只需一次,也可以提高搅拌装置3中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11混合的均匀程度。
使用袋式过滤器8将外壳31入口周围粉状废料11下落过程中扬起的粉尘通过除尘管道35吸入,从而减少现场的扬尘污染,改善操作环境。
待粉状废料11和粘性废料投入至搅拌装置3以后,通过搅拌装置3将两者进行充分混合。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搅拌装置3电机的转速,以增强对废料的混合效果。可以在在卸料口34取样检测,当检测结果与理论混合结果一致时,视为搅拌结束。
粉状废料11和粘性废料混合完成以后,将搅拌装置3中的混合物料通过卸料口34排出至储料装置5中进行存储。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第二输料皮带机构4实现对混合物料的高度提升以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移动。具体而言可以先开启第二输料皮带机构4的输料皮带,再提起卸料口34的闸门,这样混合物料经输料皮带提升至储料装置5中备用。
当配煤皮带10上具有煤条件时,开启储料装置5的下料闸门和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以将储料装置5中的混合物料向配煤皮带10上进行输送,并通过计量装置7和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的输料皮带的移动速度控制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输出混合物料的单位时间的输送量。通过第一输料皮带机构6可以将储料装置5中的混合物料连续均匀的输送掉落到移动的配煤皮带10上,从而混合物料与配煤皮带10上的煤炭能够以预设的混合比例进行混合,之后,煤炭和混合物料经粉碎机粉碎后送至焦炉生产使用,从而实现废料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例如,本申请人公司利用该掺混配煤装置及其方法预计每年可处理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11约3500吨,可全部转化为焦化产品(焦炭、焦油、煤气等),焦化产品价格按2000元/吨计算,每年可增加经济效益700万元,可以带来较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
披露的所有文章和参考资料,包括专利申请和出版物,出于各种目的通过援引结合于此。描述组合的术语“基本由…构成”应该包括所确定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以及实质上没有影响该组合的基本新颖特征的其他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掺混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配煤装置包括:搅拌装置,铲车,悬臂吊装置,储料装置,电动葫芦,第一输料皮带机构,计量装置,袋式过滤器;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具有朝向上方的入口,设置在所述外壳上部的用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进行破袋的破袋机构,设置在所述外壳下部的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将粘性废料和粉状废料搅拌混合形成混合物料,所述外壳上具有卸料口,所述外壳入口的周围设置有除尘管道,所述除尘管道与袋式过滤器相连通;所述电动葫芦安装在悬臂吊装置上,其用于将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自上而下投放入所述搅拌装置内;所述铲车用于将粘性废料投入至所述搅拌装置中;所述储料装置用于接收自所述外壳的卸料口输出的混合物料进行存储;所述第一输料皮带机构位于所述储料装置的出口的下方,以接收自所述储料装置的出口输出的混合物料,所述计量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输料皮带机构,通过所述计量装置以控制所述第一输料皮带机构输出混合物料的单位时间的输送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混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袋机构包括:多个破袋片,单个所述破袋片由所述外壳的中心向边缘延伸,多个破袋片绕所述外壳的中心分布,多个破袋片靠近所述外壳中心的一侧连接在一起,单个所述破袋片的上端呈锐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掺混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袋片的上侧边至少包括靠近所述外壳中心的第一段上侧边和远离所述外壳中心的第二段上侧边,所述第一段上侧边与所述外壳的轴线之间角度小于所述第二段上侧边与所述外壳的轴线之间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掺混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破袋片的远离所述外壳中心一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与所述破袋机构之间设置有过滤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掺混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位于上部的第一外壳和位于下部的第二外壳,所述搅拌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外壳上,所述破袋机构安装在所述第一外壳上;所述第一外壳和所述第二外壳之间通过插设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混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管道绕设安装在所述外壳开口处的外侧壁处,所述除尘管道的进风口朝向多个不同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混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掺混配煤装置还包括:第二输料皮带机构,所述第二输料皮带机构的一端位于所述卸料口的下方,所述第二输料皮带机构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储料装置的进口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混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吊装置能够在周向方向上进行转动,所述电动葫芦能够在所述悬臂吊装置上沿水平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电动葫芦能够吊住包状包装的粉状废料使其在竖直方向上进行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掺混配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状废料和所述粘性废料为煤焦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CN202120596334.5U 2021-03-24 2021-03-24 掺混配煤装置 Active CN2146357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6334.5U CN214635714U (zh) 2021-03-24 2021-03-24 掺混配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96334.5U CN214635714U (zh) 2021-03-24 2021-03-24 掺混配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635714U true CN214635714U (zh) 2021-11-09

Family

ID=78455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96334.5U Active CN214635714U (zh) 2021-03-24 2021-03-24 掺混配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6357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73184A (zh) 一种粉末涂料生产用打包设备
CN207890012U (zh) 一种超细粉大容量脱气包装机
CN206385058U (zh) 生物质氨基模塑料预混料装置
CN204036636U (zh) 粉煤灰标砖生产系统
CN214635714U (zh) 掺混配煤装置
CN112871024A (zh) 掺混配煤装置及其方法
CN110509435A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用袋装水泥自动下料机
CN210884328U (zh) 污泥和除尘灰混合回收系统
CN215665925U (zh) 一种可定量输送的活性炭投料站
CN214233819U (zh) 一种多重搅拌粉碎的玻璃瓶原料混合装置
CN213221702U (zh) 一种智能化石膏砂浆生产设备
CN213408854U (zh) 一种节能环保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CN212739864U (zh) 一种活性炭掺混均化除尘系统
CN212475111U (zh) 一种矿山提升机
CN209954997U (zh) 一种uhpc材料混合搅拌打包系统
CN112275434A (zh) 一种便于矿渣微粉制造的生产工艺
CN215027815U (zh) 一种磷石膏进料装置
CN217805718U (zh) 一种纸筋灰的自动化生产系统
CN210999445U (zh) 一种混凝土配料机
CN114534617B (zh) 一种油田钻井用助剂环保自动化生产线
CN217550389U (zh) 粉剂生产用旋振筛
CN210709750U (zh) 一种混凝土助剂的生产系统
CN214139040U (zh) 一种半自动粉体包装机
CN220596113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砂浆运输用斗式提升机
CN211417856U (zh) 一种自动化机械手拆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