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89322U - 连接器组装体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组装体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89322U
CN214589322U CN202120612615.5U CN202120612615U CN214589322U CN 214589322 U CN214589322 U CN 214589322U CN 202120612615 U CN202120612615 U CN 202120612615U CN 214589322 U CN214589322 U CN 2145893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electric terminal
contact
metal
connecto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1261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坂纯士
横山阳平
松永章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911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4813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022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6684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050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9387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203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39543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219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4555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329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61245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413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7196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5523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6729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6172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5459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8422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7607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842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2074300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005298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230774U/ja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2145893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893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获得具备制造容易且垂直度的精度高的电端子的连接器组装体。连接器组装体(10)具备第一连接器(500)和第二连接器(100),第一连接器具有保持于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第一电端子(800),第二连接器具有与第一电端子接触而使电导通的第二电端子(400),第一电端子包括由将金属制平板弯曲一次而成的大致L字形状形成的部位,沿该大致L字形状的第一方向延伸的平板状部位构成为与第二电端子接触的接触部(810),第二电端子通过与构成第一电端子的接触部的平行于第二方向的两个面分别接触,从而夹着接触部进行两点接触,接触部的被从第二电端子接受两点接触的接触点(P1)、(P2)夹着的部位仅由金属材料构成。

Description

连接器组装体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组装体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将平板状的两个电路基板电连接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这种连接器为了适当地使电导通而具备多个电端子。
例如,参照图27,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基板对基板连接器,该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包括:插头连接器(103),其具备保持于插头侧壳体的插头侧电源触头(5A、5B;插头侧的电端子);以及插座连接器(101),其具备插座侧电源触头(12A、12B;插座侧的电端子)。
在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插头连接器(103)具备的插头侧电源触头(5A、5B)成为如下结构:将金属板弯曲成“コ”字并配置于模具,通过嵌件成形而覆盖于树脂的插头侧嵌合部。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与现有技术文献的说明相关的附图标记,通过附加括号来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区分。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基板对基板连接器中,存在难以进行与插座侧电源触头(12A、12B)接触的插头侧电源触头(5A、5B)的形状加工的课题。即,由于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插头侧电源触头(5A、5B)构成为将金属板弯曲成“コ”字并配置于模具,且通过嵌件成形而覆盖树脂的插头侧嵌合部,因此将与插座侧电源触头(12A、12B)的接触点相对于插头连接器(103)的插入方向保持为平行且垂直的加工非常困难。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6897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制造容易且垂直度的精度高的电端子的连接器组装体和连接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具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或脱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金属制的第一电端子,该金属制的第一电端子保持于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金属制的第二电端子,该金属制的第二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端子接触而使电导通,所述第一电端子包括由将金属制平板弯曲一次而成的大致L字形状形成的部位,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沿该大致L字形状的第一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位构成为与所述第二电端子接触的接触部,所述第二电端子通过与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平行于第二方向的两个面分别接触,从而夹着所述接触部进行两点接触,所述接触部中的被从所述第二电端子接受两点接触的接触点夹着的部位仅由金属材料构成。
即,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由于第一电端子构成为包括由将金属制平板弯曲一次而成的大致L字形状形成的部位,因此第一电端子的制造容易。另外,由于构成第一电端子的接触部的被从第二电端子接受两点接触的接触点夹着的部位仅由金属材料构成,因此容易使第一电端子的接触部的垂直度的精度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可以比所述第二电端子的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部位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大。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可以是所述第二电端子的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部位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的两倍以上。
即,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由于接触部的厚度尺寸比第二电端子大,因此能够实现电阻值低且电流容量大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与所述接触部进行两点接触的所述第二电端子的两个接触点中的、所述第二电端子的靠近焊接部的接触点与所述第一电端子的靠近焊接部的接触点接触。
即,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与接触部进行两点接触的第二电端子的两个接触点中的、第二电端子的靠近焊接部的接触点与第一电端子的靠近焊接部的接触点接触,由此线路长度变短,能够实现电阻值低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所述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树脂制的所述第一电端子收容部和金属制的所述第一电端子可以通过嵌入成型而一体化。
即,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通过嵌入成型使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和金属制的第一电端子一体化,由此能够实现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难以从第一电端子剥离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可以具有平板状的四角被倒角而成的倒角形状部。
即,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通过在构成第一电端子的接触部的四角形成倒角形状部,从而能够实现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更加难以从第一电端子剥离的状态。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和树脂制的所述第一电端子收容部,可以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三方向的厚度相同且在与第二方向平行的面无高低差。
即,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构成第一电端子的接触部和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在与第二方向平行的面成为无高低差的形状,由此能够享有嵌入成型用模具的制作变容易,制造变容易的优点。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所述第一电端子的焊接部的板厚能够形成得比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焊接部以外的部位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所述第一电端子的焊接部可以弯曲,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整体形状形成为大致J字形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在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可以形成有薄壁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优选为基板对基板连接器,该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将装配有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电路基板与装配有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电路基板电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包括能够用作上述第一连接器的连接器。
另外,本实用新型包括能够用作上述第二连接器的连接器。
实用新型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提供一种具备制造容易且垂直度的精度高的电端子的连接器组装体和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的上侧立体图。
图2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仰视图。
图4是将图2的连接器组装体沿A-A线示出的剖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第一电路基板及第二电路基板。
图5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的主视图。
图6是将图5的连接器组装体沿B-B线示出的剖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第一电路基板及第二电路基板。
图7是仅将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连接器组装体的第一电端子及第二电端子放大示出的放大剖视图。在图中,图7的图(a)所示的分图示出构成连接器组装体的第一电端子和第二电端子嵌合前的状态,图7的图(b)所示的分图示出构成连接器组装体的第一电端子和第二电端子嵌合后的图6的状态。
图8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所包含的第一连接器的下侧立体图。
图9是示出图8的第一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10是将图9的第一连接器沿C-C线示出的剖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第一电路基板。
图11是示出图8的第一连接器的主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第一电路基板。
图12是将图11的第一连接器沿D-D线示出的剖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第一电路基板。
图13是示出图1的连接器组装体所包含的第二连接器的上侧立体图。
图14是示出图13的第二连接器的俯视图。
图15是将图14的第二连接器沿E-E线示出的剖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第二电路基板。
图16是示出图13的第二连接器的主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第二电路基板。
图17是将图16的第二连接器沿F-F线示出的剖视图。在图中,用虚线表示第二电路基板。
图18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能够采用的多种变形方式的一例(第一变形例)的仰视立体图。
图1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能够采用的多种变形方式的一例(第二变形例)的仰视立体图。
图20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能够采用的多种变形方式的一例(第三变形例)的仰视立体图。
图21是示出图20所示的第三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2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能够采用的多种变形方式的一例(第四变形例)的剖视图。该图示出与图12对应的纵剖面。
图23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器能够采用的多种变形方式的一例(第五变形例)的剖视图。该图示出与图12对应的纵剖面。
图24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包括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结构在内的插头连接器的结构例的仰视立体图。
图2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包括第二连接器所具有的结构在内的插座连接器的结构例的俯视立体图。
图2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包括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结构在内的插头连接器的另一结构例的剖视图。该图示出图24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纵剖面。
图27是示出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组装体(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的纵剖面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连接器组装体
100 第二连接器(连接器)
100f 第二连接器(插座连接器)
200 第二绝缘体
210 底面部
230 第二电端子收容部
232 绝缘平面
236 岛状部
240 第二内壳收容部
250 第二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
252 第二内壁部
254 平板安装部
256 凸形状部
300 第二外壳
310 第二金属底面部
320 第二金属周壁部
330 第二金属卡合部
350 第二内壳
400 第二电端子
410 第二接触部
420 第二焊接部(焊接部)
450 第二高频信号端子
460 第二电路基板
500 第一连接器(连接器)
500a 第一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连接器)
500b 第二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连接器)
500c 第三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连接器)
500d 第四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连接器)
500e 第五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连接器)
500f 第一连接器(插头连接器)
500g 第一连接器(插头连接器的另一结构例)
600 第一绝缘体
610 上表面部
620 第一周壁部
622 第一长边侧壁部
626 第一短边侧壁部
627 第一连接壁部
628 第一短边侧壁槽部
630 第一电端子收容部
632 成形用凹部
634 高低差
640 第一内壳收容部
650 第一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
660 第一外壳固定部
700 第一外壳
700a 第一外壳结构体
700b 第一外壳结构体
710 第一金属平面
720 第一金属周壁部
722 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
726 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
727 第一金属短边侧臂部
730 第一金属卡合部
732 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
733 第一金属长边侧臂卡合部
736 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
737 第一金属短边侧臂卡合部
750 第一内壳
800 第一电端子
810 第一接触部(接触部)
810g 第一接触部(接触部的另一结构例)
812 倒角形状部
814 薄壁部
820 第一焊接部(焊接部)
820d 第四变形例的第一焊接部(焊接部)
820e 第五变形例的第一焊接部(焊接部)
850 第一高频信号端子
860 第一电路基板
P1 接触点
P2 接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各技术方案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另外,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特征的组合并不全部是实用新型的解决手段所必需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具备第一连接器500和第二连接器100。
参照图1及图4,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器500沿第一方向相对于第二连接器100嵌合或脱离。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是上下方向。在图中,将上下方向表示为Z方向。特别是,将上方作为+Z方向,将下方作为-Z方向。
如图4、图6、图10及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器500固定于第一电路基板860。
如图8及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器500具备第一绝缘体600、以包围第一绝缘体600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外壳700、在第一绝缘体600的内部安装的两个第一内壳750、配置在两个第一内壳750之间的六个第一电端子800、以及配置于被第一外壳700和第一内壳750夹着的区域的两个第一高频信号端子8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第一电端子800至少有一个即可,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多于六个的数量。另外,第一连接器500只要具备第一绝缘体600、第一内壳750、以及第一电端子800即可。即,第一连接器500也可以不具备第一外壳700和第一高频信号端子850。
参照图8、图9、图10及图12,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绝缘体600由树脂构成,且具有上表面部610、第一周壁部620、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第一内壳收容部640、第一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650、以及第一外壳固定部660。
如图9、图10及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上表面部610具有与上下方向正交的矩形平板形状,并规定了第一绝缘体600的上端。
如图8及图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周壁部620在沿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具有构成矩形状的四边的中央部被切口且四边的四角被倒角而成的外周。即,第一周壁部620具有四个第一长边侧壁部622、四个第一短边侧壁部626、以及将第一长边侧壁部622和第一短边侧壁部626连结的四个第一连接壁部627。
如图8及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四个第一长边侧壁部622中,两个第一长边侧壁部622沿着第二方向排列,并且在第三方向上两对第一长边侧壁部622相互对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方向是X方向,第三方向是Y方向。第一长边侧壁部622的上端与上表面部610连结。
如图8及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四个第一短边侧壁部626中,两个第一短边侧壁部626沿着第三方向排列,并且在第二方向上两对第一短边侧壁部626相互对置。第一短边侧壁部626的上端与上表面部610连结。第一短边侧壁部626的第三方向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壁部627连结,第一长边侧壁部622的第二方向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壁部627连结。在第一短边侧壁部626形成有用于在壁面的中央部嵌入到后述的第一金属短边侧臂部727的第一短边侧壁槽部628。
在作为上下方向的第一方向上,第一短边侧壁部626的下端、第一长边侧壁部622的下端、以及第一连接壁部627的下端处于相同的位置。即,第一周壁部620形成为从具有矩形状的四角被倒角而成的平板形状的第一绝缘体600的周围朝向下方立起设置的壁面。
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沿第二方向延伸的两个壁面在第三方向上并列,且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在该壁面的上下方向上具有下端开口的孔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端子800有六个,因此在第三方向上并列的两个壁面分别有三个孔部。即,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孔部规定了第一电端子800的位置。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内被第一周壁部620包围。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是XY平面。
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内壳收容部640是在构成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并列的两个壁面各自的端部形成的孔部。后述的第一内壳750是板状的金属构件,且第一内壳750的板面沿着第三方向配置。也就是,以第一内壳750的板面平行配置在与作为并列的两个壁面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壁面方向、即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的方式,形成第一内壳收容部640的孔部。
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650是将第一高频信号端子850收容固定的孔部。第一高频信号端子850在被第一外壳700和第一内壳750夹着的区域配置有两个。因此,第一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650是在与该两个配置位置对应的部位形成的孔部。
如图9及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壳固定部660是从第一绝缘体600的上表面部610的第二方向侧的侧面朝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壳固定部660在+X方向的侧面形成两个,且在-X方向的侧面形成两个。作为突出部的第一外壳固定部660通过在各侧面各配置有两个的突出部来按压后述的第一外壳700的一部分,并利用该按压力将第一外壳700固定于第一绝缘体600。
如图8至图10、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壳700保持于第一绝缘体600。
参照图8及图9,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外壳700当在第一方向上观察时成为使呈“コ”字形状的两个第一外壳结构体700a、700b的“コ”字的敞开侧相向配置的结构,且第一外壳700以整体上具有四边形状的外形的方式配置。由两个第一外壳结构体700a、700b构成的第一外壳700由金属构成且具有第一金属平面710、第一金属周壁部720、以及第一金属卡合部730。
如图8至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平面710是与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第一金属平面710位于第一绝缘体600的第一周壁部620所具有的第一长边侧壁部622的下端。第一金属平面710位于第一绝缘体600的第一周壁部620所具有的第一短边侧壁部626的下端。第一金属平面710位于第一绝缘体600的第一周壁部620所具有的第一连接壁部627的下端。
如图8、图9、图11及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周壁部720具有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和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
从图8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具有与第一方向正交的平板形状。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位于第一绝缘体600的第一周壁部620所具有的两个第一长边侧壁部622的第三方向外端。
从图8等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具有与第一方向正交的平板形状。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位于第一绝缘体600的第一周壁部620所具有的两个第一短边侧壁部626的第二方向外端。
从图8等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第二方向的内方侧形成有第一金属短边侧臂部727,该第一金属短边侧臂部727用于分别将两个第一外壳结构体700a、700b分别相对于第一绝缘体600的第一周壁部620所具有的两个第一短边侧壁部626固定。第一金属短边侧臂部727分别相对于两个第一外壳结构体700a、700b各形成有两个。第一金属短边侧臂部727能够嵌入到形成于第一短边侧壁部626的第一短边侧壁槽部628。
当将第一金属短边侧臂部727嵌入到形成于第一短边侧壁部626的第一短边侧壁槽部628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受到来自第一外壳固定部660的朝向第二方向按压力,该第一外壳固定部660从第一绝缘体600的上表面部610的第二方向侧的侧面朝向外侧突出,由此实现第一外壳结构体700a、700b相对于第一绝缘体600的牢固的固定。更详细而言,如图9所示,作为突出部的第一外壳固定部660在第一绝缘体600的第二方向的两侧面各形成有两个。当将第一金属短边侧臂部727嵌入到形成于第一短边侧壁部626的第一短边侧壁槽部628时,各第一外壳结构体700a、700b的第二方向的内方侧被形成于第一短边侧壁部626的第一短边侧壁槽部628固定位置,各第一外壳结构体700a、700b的第二方向的外方侧通过作为突出部的第一外壳固定部660而受到朝向第二方向的外侧的按压力。各第一外壳结构体700a、700b由于是金属材料,因此产生抵抗该按压力的弹性力,从而将第一外壳700相对于第一绝缘体600固定。
参照图10及图12,在将第一连接器500固定于第一电路基板860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周壁部720所具有的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和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各自的上端被焊接于第一电路基板860上的电路图案(circuit pattern)(未图示)。由此,第一外壳700能够作为接地导体(ground conductor)而成为接地电位(ground potential)。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卡合部730具有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第一金属长边侧臂卡合部733、以及第一金属短边侧臂卡合部737。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是在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的第三方向的外周面、且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的壁面形成的棒状突起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位于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的第三方向的外周面中央部。作为棒状突起部的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以棒状形状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是在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第二方向的外周面、且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壁面形成的棒状突起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位于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第二方向的外周面中央部。作为棒状突起部的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以棒状形状沿第三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长边侧臂卡合部733是在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的第三方向的外周面、且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的壁面形成的悬臂状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长边侧臂卡合部733位于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的第三方向的外周面外侧端部。作为悬臂状部的第一金属长边侧臂卡合部733形成为对第三方向施加弹性力。
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短边侧臂卡合部737是在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第二方向的外周面、且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壁面形成的悬臂状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金属短边侧臂卡合部737位于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第二方向的外周面外侧端部。作为悬臂状部的第一金属短边侧臂卡合部737形成为对第二方向施加弹性力。
从图4及图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和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与第二连接器100侧的外壳(详细情况见后述)接触,由此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和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以相互向第一外壳700的中心侧倾斜的方式受力。该倾斜的力使为金属材料的第一外壳700的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和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产生弹性力。另外,第一金属长边侧臂卡合部733和第一金属短边侧臂卡合部737通过与第二连接器100侧的外壳(详细情况见后述)接触,从而施加朝向第一外壳700的外方侧的按压力。所产生的按压力经由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和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而施加到第二连接器100侧的外壳(详细情况见后述),由此能够实现第一连接器500与第二连接器100的嵌合固定。
如图8至图10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内壳750是板状的金属构件。第一内壳750配置有两个。第一内壳750的板面在第一绝缘体600的内部沿着第三方向配置。更详细而言,将第一内壳750插入相对于第一绝缘体600作为孔部形成的第一内壳收容部640,且第一内壳750和第一绝缘体600通过嵌入成型而一体化。第一内壳收容部640的孔部形成于构成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并列的两个壁面各自的端部,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壁面方向是与第二方向平行的方向。两个第一内壳750之间的板面沿着与该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平行配置。
参照图10,在将第一连接器500固定于第一电路基板860时,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内壳750的上端被焊接于第一电路基板860上的电路图案(未图示)。由此,第一内壳750能够作为接地导体而成为接地电位。
参照图8至图10,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端子800由金属制的导电性构件构成。多个第一电端子800保持于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端子800有六个。另一方面,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构成在第三方向上并列的两个壁面,在两个壁面分别有三个孔部。第一电端子800插入至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所具有的孔部,且金属制的第一电端子800和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通过嵌入成型而一体化。即,第一绝缘体600通过难以剥离多个第一电端子800的嵌入成型而可靠地进行保持。另外,多个第一电端子800配置在两个第一内壳750之间。
参照图8至图10、图12,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高频信号端子850由金属制的导电性构件构成。第一高频信号端子850在从第一方向的纵剖面观察时具有倒L字形状。第一高频信号端子850插入至作为孔部形成的第一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650,并通过嵌入成型而一体化,且第一高频信号端子850相对于被第一外壳700和第一内壳750夹着的两个区域分别各配置有一个。
如图15及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100固定于与第一电路基板860不同的第二电路基板460。
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100具备第二绝缘体200、以包围第二绝缘体200的方式配置的第二外壳300、在第二绝缘体200的内部安装的两个第二内壳350、配置在两个第二内壳350之间的多个第二电端子400、以及配置于被第二外壳300和第二内壳350夹着的区域的两个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定于该实施方式,第二电端子400至少有一个即可,也可以是两个以上、多于六个的数量。另外,第二连接器100只要具备第二绝缘体200、第二内壳350、以及第二电端子400即可。即,第二连接器100也可以不具备第二外壳300和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
参照图3、图13及图14,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绝缘体200由树脂构成,且具备底面部210、第二电端子收容部230、第二内壳收容部240、以及第二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250。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底面部210具有与上下方向正交的H字形的平板形状,且规定了第二绝缘体200的下端。
如图13至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电端子收容部230具有两个绝缘平面232和岛状部236。
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绝缘平面232是与第一方向、即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如图14所示,绝缘平面232位于底面部210的第三方向两端附近。绝缘平面232在第三方向上位于绝缘平面232的+Y侧和-Y侧的两部位。
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岛状部236从底面部210朝着第一方向向上方突出。如图14所示,岛状部236的第三方向的两侧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内被绝缘平面232包围。即,岛状部236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内被两个绝缘平面232夹着。岛状部236在第三方向上位于两个绝缘平面232的中间。
如图14及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内壳收容部240形成为用于将一个第二内壳350收容保持的孔部。通过将第二内壳350嵌入到作为孔部的第二内壳收容部240,从而相对于第二绝缘体200将第二内壳350收容保持。
如图13、图14及图1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250具有两个第二内壁部252、和用于插入并固定于两个第二内壁部252之间的平板安装部254。另外,平板安装部254包括以插入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的方式将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收容固定的凸形状部256。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在被第二外壳300和第二内壳350夹着的区域配置有两个。因此,第二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250形成于与该两个配置位置对应的部位。
如图13及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250可以设置在两个第二内壁部252之间。更详细而言,通过相对于在底面部210的第二方向侧的周缘处在第三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第二内壁部252之间,将平板安装部254沿第二方向从外方侧朝向内方侧插入,从而能够在两个第二内壁部252之间形成第二高频信号端子收容部250。
如图13、图14及图17所示,在安装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时,平板安装部254所具有的凸形状部256以沿第二方向朝向内方侧的方式配置。当从第二方向观察作为第一方向的上下方向的纵剖面时,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呈C字形的开放部向外侧打开的壶形,并且通过相对于在第三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第二内壁部252之间,将平板安装部254沿第二方向从外方侧向内方侧插入,从而平板安装部254所具有的凸形状部256穿过至C字形的封闭部的内侧,使得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被凸形状部256和底面部210夹持并固定。
参照图13至图15,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电端子400由金属制的导电性构件构成。多个第二电端子400保持于第二电端子收容部230。更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电端子400有六个。另一方面,第二电端子收容部230具有两个绝缘平面232和岛状部236。绝缘平面232位于底面部210的第三方向两端附近。岛状部236从底面部210朝着第一方向向上方突出。岛状部236在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平面内被两个绝缘平面232夹着。通过将第二电端子400插入到在两个绝缘平面232与岛状部236之间且沿第二方向并列形成的各三个、合计六个间隙,从而将第二电端子400嵌入到间隙,且将第二电端子400保持于第二电端子收容部230。即,第二绝缘体200保持六个第二电端子400。另外,六个第二电端子400配置在两个第二内壳350之间。
参照图13至图15,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由金属制的导电性构件构成。在从第二方向观察作为第一方向的上下方向的纵剖面时,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具有C字形的开放部向外侧打开的壶形。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在配置于在第三方向上并列配置的两个第二内壁部252的外方侧的状态下,通过相对于两个第二内壁部252之间将平板安装部254沿第二方向从外方侧朝向内方侧插入,从而平板安装部254所具有的凸形状部256穿过至C字形的封闭部的内侧,使得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被凸形状部256和底面部210夹持并固定。
如图13至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内壳350是板状的金属构件。第二内壳350配置有两个。第二内壳350的板面在第二绝缘体200的内部沿着第三方向配置。更详细而言,通过将两个第二内壳350嵌入到相对于第二绝缘体200作为孔部形成的两个第二内壳收容部240,从而分别安装两个第二内壳350。安装第二内壳350的间隙的方向是与第三方向平行的方向。将第二内壳350嵌入到作为孔部形成的第二内壳收容部240,以使得两个第二内壳350彼此的板面沿着与该第三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平行配置。
参照图15,在将第二连接器100固定于第二电路基板460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内壳350的下端被焊接于第二电路基板460上的电路图案(未图示)。由此,第二内壳350能够作为接地导体而成为接地电位。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外壳300与第二内壳350连接并被保持。更详细而言,第二外壳300在两个第二内壳350的两端部的朝向第三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四个部位处与第二内壳350连接。
参照图13及图14,当从第一方向观察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外壳300整体上具有四边形状的外形。第二外壳300由金属构成,且在从作为第一方向的上下方向观察时,第二外壳300具有中央开口的第二金属底面部310、以及以包围四边形状的外形整周的方式在第二金属底面部310立起设置的口字形的第二金属周壁部320。另外,在第二金属周壁部320的四边的中央上方,第二金属卡合部330以朝向内侧鼓出的方式形成。也就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外壳300由中央开口的第二金属底面部310、在俯视下呈口字形的第二金属周壁部320、以及从第二金属周壁部320的四边的各边的中央上方朝向内侧鼓出的四个第二金属卡合部330形成。
从图14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金属底面部310是与第二内壳350连接的部位。在第二金属底面部310所具有的中央的开口内部配置有第二内壳350,第二金属底面部310在两个第二内壳350的两端部的朝向第三方向的外侧延伸的四个部位处与第二内壳350连接。
从图13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形成于第二金属周壁部320的第二金属卡合部330形成为朝向内方侧具有曲率的弯曲形状。从图4及图6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金属卡合部330通过与第一连接器500侧的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和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接触,从而第二金属卡合部330被按压而以朝向第二外壳300的外周侧倾斜的方式受力。该倾斜的力使为金属材料的第二外壳300的第二金属卡合部330、第二金属周壁部320产生弹性力。而且,在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的外周侧形成的第一金属长边侧臂卡合部733和在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外周侧形成的第一金属短边侧臂卡合部737,与第二金属周壁部320的内周面接触并施加按压力。这些弹性力和按压力施加到第二金属卡合部330、第二金属周壁部320、第一连接器500侧的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以及第一金属长边侧臂卡合部733、第一金属短边侧臂卡合部737,由此能够实现第一连接器500与第二连接器100的嵌合固定。
参照图15及图17,在将第二连接器100固定于第二电路基板460时,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金属底面部310的底面或第二金属周壁部320的下端被焊接于第二电路基板460上的电路图案(未图示)。由此,第二外壳300能够作为接地导体而成为接地电位。
接下来,参照图7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的特征结构。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连接器500所具有的第一电端子800具有的形状包括由将金属制平板弯曲一次而成的大致L字形状形成的部位,且第一电端子800的沿该大致L字形状的第一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位构成为与第二电端子400接触的第一接触部810。
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端子800的与形成有第一接触部810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成为第一焊接部820,在将第一连接器500固定于第一电路基板860时,该第一焊接部820被焊接于第一电路基板860上的电路图案(未图示)。由此,将第一电路基板860和第一连接器500电连接。
参照图7,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器100所具有的第二电端子400形成为如下构件:具有与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接触的第二接触部410、以及焊接于第二电路基板460上的电路图案(未图示)的第二焊接部420。在将第二连接器100固定于第二电路基板460时,第二焊接部420被焊接于第二电路基板460上的电路图案(未图示)。由此,将第二电路基板460和第二连接器100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第二电端子400是将金属制的薄平板弯折六次而形成的构件,且通过多个弯曲形状的作用而具有弹簧弹力。因此,对比参照图7中的分图(a)和分图(b)明显可知,若将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插入到第二电端子400的第二接触部410,则由第二接触部410的弯曲形状形成的间隙扩大且与第一接触部810接触。此时,由于为金属材料的第二接触部410产生欲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弹性力,因此该弹性力作为对第一接触部810的按压力而发挥作用,从而能够可靠地维持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与第二电端子400的第二接触部410的接触状态。
另外,如图7中的分图(b)所示,第二电端子400的第二接触部410通过与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的平行于第二方向的两个面分别接触,从而夹着第一接触部810在符号P1及P2所示的两点部位处进行两点接触。而且,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端子800具有如下特征:第一接触部810中的被从第二电端子400接受两点接触的接触点P1、P2夹着的部位仅由金属材料构成。
首先由于第一电端子800构成为包括由将金属制平板弯曲一次而成的大致L字形状形成的部位,因此具有上述特征的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的制造容易。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电端子800中,由于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中的被从第二电端子400接受两点接触的接触点P1、P2夹着的部位仅由金属材料构成,因此容易使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的垂直度的精度高。这些效果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用作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组装体的情况下尤其有益。
另外,如图7中的分图(a)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10中构成为,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L1比第二电端子的与第一接触部810接触的部位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L2大。进而,更优选为,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L1优选为第二电端子400的与第二接触部410接触的部位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L2的两倍以上。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中,由于如上述现有技术那样,在第一电端子800不存在薄壁部,且接触部的厚度尺寸比第二电端子400大,因此能够得到实现电阻值低且电流容量大的状态的效果。该效果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用作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组装体的情况下尤其有益。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L1可以使用0.12mm的尺寸,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电端子中的与第一接触部810接触的部位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L2可以使用0.06mm的尺寸。这样,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范围相对于极小型的连接器组装体10也能够应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中构成为,与第一接触部810进行两点接触的第二电端子400的两个接触点P1、P2中的、第二电端子400的靠近第二焊接部420的接触点P1与第一电端子800的靠近第一焊接部820的接触点P1接触。也就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焊接部820和第二电端子400的第二焊接部420以在第三方向上位于相同方向的方式配置,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线路长度变短,能够实现电阻值低的状态。该效果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用作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组装体的情况下尤其有益。
接下来,以下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中的第一连接器500与第二连接器100的嵌合操作。
参照图4、图10及图15,以第一连接器500的第一金属周壁部720所具有的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及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与第二连接器100的第二金属周壁部320在上下方向上对置的方式,对第一连接器500及第二连接器100进行定位。此时,第一连接器500的第一金属周壁部720所具有的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及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与第二连接器100的第二金属卡合部330在上下方向上对置。
在上述定位之后,使第一连接器500和第二连接器100以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靠近的方式移动,并将第一连接器500在上下方向上局部地插入第二连接器100。此时,第一连接器500的第一金属周壁部720所具有的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及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局部地收容于第二连接器100的第二金属卡合部330。
当使第一连接器500和第二连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进一步靠近时,首先,在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的外周侧形成的第一金属长边侧臂卡合部733和在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外周侧形成的第一金属短边侧臂卡合部737与第二金属卡合部330的内周面接触并施加按压力。
此时,第一连接器500和第二连接器100彼此所具有的端子类在对位的状态下开始局部地插入。即,第一连接器500的第一电端子800与第二连接器100的第二电端子400、第一连接器500的第一高频信号端子850与第二连接器100的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以及第一连接器500的第一内壳750与第二连接器100的第二内壳350,分别成为局部地插入或接触状态。
当以使第一连接器500和第二连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进一步靠近的方式对连接器组装体10施加力时,在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的外周侧形成的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和在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外周侧形成的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一边与第二金属卡合部330的内周面接触一边向下方移动,在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和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与作为鼓出部形成的第二金属卡合部330的顶部接触的时刻,第一连接器500相对于第二连接器100的插入力为最大。
在上述接触之后,当以使第一连接器500和第二连接器100在上下方向上进一步靠近的方式继续对连接器组装体10施加力时,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和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的第一方向上的中央位置越过第二金属卡合部330的鼓出形状的顶部并向下方移动,第一连接器500的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及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的上方曲面与第二金属卡合部330的鼓出形状的下方曲面接触。在此,在第一连接器500的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及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越过了第二连接器100的第二金属卡合部330的鼓出形状的顶部的时刻以后,第一连接器500相对于第二连接器100的插入力减少。另外,第一连接器500的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及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的上方曲面与第二金属卡合部330的鼓出形状的下方曲面接触,由此第一连接器500与第二连接器100的嵌合稳定。而且,在第一金属长边侧棒卡合部732和第一金属短边侧棒卡合部736开始与第二金属卡合部330接触以后,在第一金属长边侧壁部722的外周侧形成的第一金属长边侧臂卡合部733和在第一金属短边侧壁部726的外周侧形成的第一金属短边侧臂卡合部737,也紧接着与第二金属周壁部320的内周面接触并施加按压力,因此该按压力也有助于第一连接器500与第二连接器100的嵌合的稳定化。
在从上述插入力减少的状态到嵌合稳定的状态为止的期间内,第一连接器500和第二连接器100彼此所具有的端子类的插入从局部插入的位置到达正规嵌合的位置。这样,完成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中的第一连接器500与第二连接器100的嵌合操作。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的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或改进。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将第一电端子800固定保持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下方侧的端部成为比第一电端子800的下方端部向+Z方向凹陷的形状,第一电端子800和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这两者的下方侧的端部的位置未对齐。然而,在本实用新型中,例如也可以像图18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500a那样,采用第一电端子800和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这两者的下方侧的端部的位置对齐的结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像图18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500a那样,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和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能够构成为第三方向的厚度相同且在与第二方向平行的面无高低差。这样,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中,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和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在与第二方向平行的面成为无高低差的形状,由此能够享有嵌入成型用模具的制作变容易,制造变容易的优点。另外,由于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相对于第一接触部810的接触面积扩大,因此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对第一接触部810的固定保持力提高。特别是,第一接触部810成为反复进行与第二接触部410嵌合和脱离的动作的部位,因此通过提高固定保持力能够得到连接器组装体的寿命延长的效果。而且,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能够适当地防止由于反复进行嵌合和脱离的负荷而使得第一接触部810移动,从而发生短路的情况。这些效果在将变形方式例的连接器组装体10用作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组装体的情况下尤其有益。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8中,在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侧面存在成形用凹部632。该成形用凹部632是在通过嵌入成型使第一电端子800与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一体化时,为了配置用于将第一电端子800固定保持的夹具而不可避免地产生的部位。通过对成形用凹部632的形状和配置花费工夫,能够实现如下结构:在成形用凹部632以外的部位处在第一接触部810外表面和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外表面不产生高低差。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能够像图19所示的第二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500那样,实现不存在图18所示的成形用凹部632的结构。在该第二变形例的情况下,也能够采用第一电端子800和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这两者的下方侧的端部的位置对齐的结构。但是,在该第二变形例的情况下,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和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构成为,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的第三方向的厚度稍薄,且在与第二方向平行的面产生微小的高低差634。在通过嵌入成型一体化时,为了配置用于将第一电端子800固定保持的夹具而需要该高低差634。在该第二变形例的情况下,由于使第一电端子800和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这两者的下方侧的端部的位置对齐,并扩大了第一方向上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相对于第一接触部810的接触面积,因此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对第一接触部810的固定保持力也提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像图20及图21所示的第三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500c那样,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能够采用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具有平板状的四角被倒角而成的倒角形状部812的结构。像图20及图21所示的第三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500c那样,通过在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的四角形成倒角形状部812,从而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也形成于倒角形状部812的部位,因此能够实现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更加难以从第一电端子800剥离的状态。也就是,通过进一步提高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对第一电端子800的固定保持力,能够实现连接器组装体的寿命延长。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像图22所示的第四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500d那样,通过对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焊接部820d实施压扁加工,能够采用该第一焊接部820d的板厚形成得比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焊接部820d以外的部位的板厚薄的结构。像第四变形例那样,通过使第一焊接部820d的板厚变薄,与板厚变薄相对应地树脂部分变厚,因此能够得到在嵌入成型时树脂的流动性良好的优点。另外,通过第一连接器500d的低高度化,能够实现连接器组装体的紧凑化。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2所示的第四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500d的情况下,由于仅使第一焊接部820d的板厚变薄,因此对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的强度、电阻没有影响,从而是优选的。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像图23所示的第五变形例的第一连接器500e那样,能够采用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焊接部820e弯曲,且第一电端子800的整体形状形成为大致J字形状的结构。像第五变形例那样,当第一焊接部820e通过弯曲而使得第一电端子800的整体形状成为大致J字形状时,能够在第一电路基板860和第一焊接部820e的外方侧确保较大的用于焊接的空间。在此,通常来讲,由于在电端子的端部(切剖面)无镀覆,因此对于焊接于端部的焊料,焊接强度降低,但在电端子弯曲而使得整体形状成为大致J字形状的第五变形例的方式的情况下,由于不对无镀覆的电端子的端部(切剖面)进行焊接,而对有镀覆的部位实施焊接,因此能够得到焊接强度提高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等中,例示了具备外壳(第一外壳700、第二外壳300)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500、500a、500b、500c、第二连接器100)并进行了说明。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组装体10中,例示了存在六组第一电端子800和第二电端子400的情况并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范围。例如,能够采用如图24及图25所示的结构。即,图24及图25所示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500f、第二连接器100f)示出了不存在外壳而存在24组第一电端子800和第二电端子400的情况的结构例。像图24及图25所示的连接器(第一连接器500f、第二连接器100f)那样,在不存在外壳而存在多组第一电端子800和第二电端子400的方式例的情况下,由于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第一电端子800和第二电端子400,因此也能够得到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而且,该效果在将变形方式例的连接器组装体10用作基板对基板连接器组装体的情况下尤其有益。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采用对图24所示的插头连接器施加改进而得到的图26所示的另一方式例。在图26所示的另一方式例的作为插头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500g中,通过对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g实施压扁加工而形成有薄壁部814。像图26所示的另一方式例的插头连接器那样,通过相对于第一接触部810g形成薄壁部814,在连接器嵌合时能够得到咔哒感(click feeling),由此能够得到使用便利性良好的连接器组装体。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并说明了使第一电端子800和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通过嵌入成型而一体化的情况,但也可以使用能够得到与由嵌入成型进行的一体化同样的效果的方法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装体。例如,也可以将第一电端子800压入第一电端子收容部63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构成第一电端子800的第一接触部810和第一焊接部820整体上构成大致L字形状的第一电端子800的情况的方式例。然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电端子只要具有包括由将金属制平板弯曲一次而成的大致L字形状形成的部位的形状即可,也可以以在由大致L字形状形成的第一接触部810和第一焊接部820之间包含具有任意形状的导电性金属的部位的方式构成第一电端子。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外壳(第一外壳700、第二外壳300)整体上具有四边形状的外形。而且,第一外壳700由呈“コ”字形状的两个第一外壳结构体700a、700b这两个部件构成,且第二外壳300由四边形的一个部件构成。即,本实用新型中的外壳不限于四边形的一个部件,也可以是多个部件的组合。
另外,例如,将上述实施方式的高频信号端子(第二高频信号端子450、第一高频信号端子850)假定为单端传输方式(single-ended transmission)的单端端子。所谓单端,是指在通过信号线传输数字数据的方式中,以某个电压为基准,并根据电压比该作为基准的电压高还是低来表现信号的“1”和“0”的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的高频信号端子不限于单端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基于差动传输方式(differential transmission)等其他传输方式的高频信号端子。
根据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记载明确可知,施加了这样的变更或改进的方式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连接器组装体,其具备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或脱离,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具有金属制的第一电端子,该金属制的第一电端子保持于树脂制的第一电端子收容部,
所述第二连接器具有金属制的第二电端子,该金属制的第二电端子与所述第一电端子接触而使电导通,
所述第一电端子包括由将金属制平板弯曲一次而成的大致L字形状形成的部位,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沿该大致L字形状的第一方向延伸的平板状的部位构成为与所述第二电端子接触的接触部,
所述第二电端子通过与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平行于第二方向的两个面分别接触,从而夹着所述接触部进行两点接触,
所述接触部中的被从所述第二电端子接受两点接触的接触点夹着的部位仅由金属材料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比所述第二电端子的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部位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是所述第二电端子的与所述接触部接触的部位的第三方向的厚度尺寸的两倍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端子的与所述接触部进行两点接触的两个接触点中的、所述第二电端子的靠近焊接部的接触点与所述第一电端子的靠近焊接部的接触点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器所具有的树脂制的所述第一电端子收容部和金属制的所述第一电端子通过嵌入成型而一体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具有平板状的四角被倒角而成的倒角形状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和树脂制的所述第一电端子收容部在从第一方向观察时,第三方向的厚度相同且在与第二方向平行的面无高低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端子的焊接部的板厚形成得比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焊接部以外的部位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端子的焊接部弯曲,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整体形状形成为大致J字形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在构成所述第一电端子的所述接触部形成有薄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组装体是基板对基板连接器,该基板对基板连接器将装配有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一电路基板与装配有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电路基板电连接。
12.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能够用作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一连接器。
13.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能够用作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组装体中的第二连接器。
CN202120612615.5U 2020-05-13 2021-03-25 连接器组装体及连接器 Active CN2145893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05298 2020-01-16
JP2020-084468 2020-05-13
JP2020084468 2020-05-13
JP2020091146A JP7348135B2 (ja) 2020-05-26 2020-05-26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20-091146 2020-05-26
JP2020-102280 2020-06-12
JP2020102280A JP7366844B2 (ja) 2020-06-12 2020-06-12 コネクタ
JP2020105098A JP7493877B2 (ja) 2020-06-18 2020-06-18 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20-105098 2020-06-18
JP2020120397A JP7395437B2 (ja) 2020-07-14 2020-07-14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20-120397 2020-07-14
JP2020121984A JP7445551B2 (ja) 2020-07-16 2020-07-16 コネクタ
JP2020-121984 2020-07-16
JP2020132981A JP7461245B2 (ja) 2020-08-05 2020-08-05 コネクタ
JP2020-132981 2020-08-05
JP2020141324A JP7471960B2 (ja) 2020-05-13 2020-08-25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20-141324 2020-08-25
JP2020155230A JP7467296B2 (ja) 2020-09-16 2020-09-16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20-155230 2020-09-16
JP2020-161721 2020-09-28
JP2020161721A JP2022054592A (ja) 2020-09-28 2020-09-28 コネクタ組立体
JP2020184224A JP7476078B2 (ja) 2020-11-04 2020-11-04 コネクタ
JP2020-184235 2020-11-04
JP2020-184224 2020-11-04
JP2020184235A JP2022074300A (ja) 2020-11-04 2020-11-04 コネクタ
JP2020005298U JP3230774U (ja) 2020-12-08 2020-12-08 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89322U true CN214589322U (zh) 2021-11-02

Family

ID=78524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12615.5U Active CN214589322U (zh) 2020-05-13 2021-03-25 连接器组装体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89322U (zh)
TW (1) TWM61841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8410U (zh) 2021-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07990A (en) Elastically supported dual cantilever beam pin-receiving electrical contact
CN214625450U (zh) 连接器组装体及连接器
US71724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apparatus capable of resisting repetition of connection and disconnection
JP3161642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組立方法
EP1986275A1 (en) Connector
CN100420100C (zh) 可安装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组合
JP4077116B2 (ja) 電気端子
CN109301546B (zh) 电连接器
CN110890657B (zh) 电连接器组装体以及被用于该电连接器组装体的电连接器
JP3230774U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JPH10326652A (ja) コネクタ
KR101045172B1 (ko) 콘택트 및 커넥터
US6890216B2 (en) Connector which can be simplified in structure of an end portion in a card inserting/removing direction
KR20110088346A (ko) 커넥터
CN214589322U (zh) 连接器组装体及连接器
US7074075B2 (en) Reduced-size connector
US6276942B1 (en) Terminal for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CN116544689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KR100397836B1 (ko) 스프링 접촉 단자를 구비한 전기 커넥터
JP7493877B2 (ja) 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コネクタ
JP2005310777A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040098568A (ko) 커넥터 및 커넥터 조립체
US6338633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JP4386676B2 (ja) コネクタ
JP2006172738A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プラグコンタクト、及びプラグコネクタの組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