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4245U - 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524245U CN214524245U CN202023196638.7U CN202023196638U CN214524245U CN 214524245 U CN214524245 U CN 214524245U CN 202023196638 U CN202023196638 U CN 202023196638U CN 214524245 U CN214524245 U CN 2145242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ring
- front fork
- support frame
- thick bamboo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属于自行车配件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架、竖直设置的固定杆和竖直设置的两个支撑筒,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架顶部,两个支撑筒连接于支撑架底部的两端,第一弹簧连接于支撑架和支撑筒之间,支撑筒底端连接有用于连接轮轴的连接板,第一弹簧与支撑筒之间设置有调节件,第一弹簧底端和调节件固定连接,调节件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架的方向移动。本申请具有操作人员仅需要操作调节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骑行环境与不同骑行人员的自身情况调节减震前叉的减震范围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配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城市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骑自行车出行,这种出行方式既健康又环保。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6456491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多级自行车减震前叉,包括叉体,叉体上端连接有支架,支架内部上端连接有上挡板,上挡板下端连接有空气弹簧,空气弹簧外侧连接有外置机械弹簧,空气弹簧下端连接有下挡板,下挡板下端连接有上磁体,上磁体下端连接有保护套,支架下端内部设有下磁体,叉体包括上连接块,上连接块下端连接有空气密封柱,空气密封柱下端连接有密封油层,密封油层下端连接有活塞,活塞下端连接有上内置机械弹簧,上内置机械弹簧下端连接有上主轴,上主轴下端连接有下主轴,下主轴上端外侧连接有下内置机械弹簧。工作时,当前叉受到撞击时,首先外置机械弹簧、空气弹簧以及上磁体和下磁体对作用力进行减震,减小了车体往下运动的趋势,同时叉体中设有的活塞、上内置机械弹簧和下内置机械弹簧也进行减震,减小了车体往上运动趋势。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此减震前叉减震系数一定,且不可调节,无法适应不同骑行人员对减震的不同要求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此减震前叉无法适应不同骑行人员对减震的不同要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包括支撑架、竖直设置的固定杆和竖直设置的两个支撑筒,固定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架顶部,两个支撑筒连接于支撑架底部的两端,第一弹簧连接于支撑架和支撑筒之间,支撑筒底端连接有用于连接轮轴的连接板,第一弹簧与支撑筒之间设置有调节件,第一弹簧底端和调节件固定连接,调节件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架的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件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仅需要操作调节件,就可以改变调节件相对于支撑架的距离,使得第一弹簧的减震范围发生变化,可以根据不同的骑行环境与不同骑行人员的自身情况调节减震前叉的减震范围,且操作方法简单方便。
可选的,所述调节件为调节环,调节环与支撑筒螺纹连接,调节环外周壁上开设有调节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环与支撑筒的螺纹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在转动调节环时,调节环会在支撑筒上移动,从而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以调节第一弹簧的减震范围;调节槽的开设,使得操作人员在转动调节环时,不会由于调节环较光滑,而难以拧动调节环,操作人员拧转调节环更省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弹簧内部罩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和支撑架底面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杆的设置,使得第一弹簧在伸缩时,由于支撑杆对第一弹簧的支撑作用,使得第一弹簧在伸缩时稳定性较高,从而减震前叉在为自行车减震时较稳定。
可选的,所述支撑筒内固定连接有弹性垫,弹性垫和支撑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垫的设置,不仅对支撑杆进行了保护,防止支撑杆与支撑筒进行刚性碰撞,也同时对支撑杆起到了缓冲作用,弹性垫协助第一弹簧同时加强了自行车前叉的减震作用。
可选的,所述弹性垫固定连接有位于弹性垫下方的第二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二弹簧对弹性垫起到了支撑作用,弹性垫不会由于被支撑杆长期按压而失去弹性,第二弹簧保护了弹性垫,另一方面来说,第二弹簧对支撑杆起到缓冲作用,使得减震前叉的减震效果更好。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上开设有可供第一弹簧与固定板连接的顶限位槽;调节环连接第一弹簧处开设有底限位槽,第一弹簧通过底限位槽与调节环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限位槽与底限位槽的开设,使得第一弹簧的顶端与底端在与支撑架、调节环固定连接时被限位,则第一弹簧在支撑架、调节环上的连接更稳定。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为三角形架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架体的设置,使得支撑架自身的稳定性更高,从而对支撑筒与固定杆的支撑效果更好,使得整个自行车前叉的稳定性更高。
可选的,支撑筒与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呈圆台状的连接柱,连接柱顶端和支撑筒固定连接,底端和连接板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柱的形状设置,使得连接板与轮轴连接后,对轮轴的支撑作用力更好,从而使得轮轴与整个自行车前叉的连接稳定性更高,则减震前叉的减震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调节件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仅需要操作调节件,就可以改变调节件相对于支撑架的距离,使得第一弹簧的减震范围发生变化,可以根据不同的骑行环境与不同骑行人员的自身情况调节减震前叉的减震范围;
2、调节环与支撑筒的螺纹连接,使得操作人员在转动调节环时,与支撑架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以调节第一弹簧的减震范围;
3、第二弹簧的设置,使得第二弹簧对弹性垫起到了支撑作用,也对支撑杆起到缓冲作用,使得减震前叉的减震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旨在显示弹性垫与第二弹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旨在显示调节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支撑架;11、顶限位槽;12、固定板;2、固定杆;3、支撑筒;4、第一弹簧;5、调节环;51、调节槽;52、底限位槽;6、支撑杆;7、弹性垫;8、第二弹簧;9、连接板;91、连接柱;92、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参照图1,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包括支撑架1、固定杆2和支撑筒3,支撑架1水平设置;固定杆2竖直设置,且位于支撑架1上方,并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支撑筒3竖直设置为两个,两个支撑筒3位于支撑架1下方,且与支撑架1两端连接,支撑筒3与支撑架1之间竖直设置有两个第一弹簧4,第一弹簧4顶端与支撑架1连接,底端与支撑筒3连接;支撑筒3下方连接有用于连接车轮轮轴的连接板9。
骑行者骑在自行车上时,碰到崎岖不平的路面时,车轮抖动带动连接板9抖动,连接板9抖动带动支撑筒3抖动,支撑筒3抖动带动第一弹簧4伸缩,第一弹簧4伸缩消除支撑架1的抖动,使得支撑架1仅有较小的浮动,从而固定杆2有较小的抖动,最终传递到车把上的抖动几乎消除。
参照图1和图2,支撑架1的纵截面呈倒V形,支撑架1下方设置有两个固定板12,固定板12横截面的面积呈圆形,两个固定板12分别位于支撑架1的两端,并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固定板12下方竖直设置有支撑杆6,支撑杆6的顶端与固定板12底面固定连接。固定板12底面开设有顶限位槽11,顶限位槽11的横截面呈环形,第一弹簧4的顶端位于顶限位槽11内,并与固定板12固定连接,第一弹簧4下方设置有调节环5,调节环5的横截面呈环形,调节环5套设于支撑筒3上,调节环5顶面开设有底限位槽52,第一弹簧4底端位于底限位槽52内,并与调节环5固定连接。
参照图2和图3,调节环5的外壁开设有多个调节槽51,多个调节槽51在调节环5外周面上均匀分布,支撑筒3的外壁上开设有螺纹,调节环5与支撑筒3螺纹连接,且可以向相对于固定板12靠近或远离的方向移动。
当不同的骑行人员准备骑行前,首先根据不同骑行人员的骑车需要及骑车环境,手指嵌入调节槽51,抓住调节环5并拧动调节环5,使得调节环5在支撑筒3上相对于固定板12靠近或远离,以调节第一弹簧4的减震范围。
参照图2,支撑筒3内设置有水平的弹性垫7,弹性垫7的横截面呈圆形,且弹性垫7的直径与支撑筒3的内径相等;支撑筒3内竖直设置有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位于弹性垫7下方,第二弹簧8的顶面与弹性垫7的底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8的底面与支撑筒3固定连接。
参照图1,连接板9竖直设置为两个,且连接板9上水平开设有连接孔92,车轮轮轴穿射连接孔92,并与连接板9转动连接;连接板9与支撑筒3之间设置有连接柱91,连接柱91呈圆台状,且连接柱91面积较大的一侧和支撑筒3底面固定连接,连接柱91面积较小一侧和连接板9的顶端固定连接。
当骑行人员在骑行时,碰到崎岖不平的路面,车轮抖动带动连接板9抖动,连接板9抖动带动连接柱91抖动,连接柱91抖动带动支撑筒3抖动,支撑筒3抖动带动第一弹簧4伸缩,第一弹簧4的伸缩带动固定板12上下移动,固定板12移动带动支撑杆6上下移动,支撑杆6向下移动到支撑筒3内,碰到弹性垫7,弹性垫7上下移动,在对支撑杆6产生弹力的同时,压缩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反弹后,经过弹性垫7对支撑杆6施加反方向的弹力,则支撑杆6向上移动,支撑杆6和第一弹簧4共同带动支撑架1移动,支撑架1移动带动固定杆2移动,最终传递到固定杆2上的震动几乎被消除。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的实施原理为:当不同的骑行人员准备骑行前,首先根据不同骑行人员的骑行需要及骑车环境,拧动调节环5,使得调节环5在支撑筒3上相对于固定板12靠近或远离,以调节第一弹簧4的减震范围;当骑行人员在骑行时,车轮抖动,带动连接板9及连接柱91抖动,连接柱91抖动带动支撑筒3抖动,支撑筒3抖动带动第一弹簧4伸缩,第一弹簧4的伸缩带动固定板12及支撑杆6上下移动,支撑杆6向下移动到支撑筒3内,压缩弹性垫7及第二弹簧8,第二弹簧8反弹后,经过弹性垫7对支撑杆6施加反方向的弹力,则向上移动的支撑杆6和第一弹簧4共同带动支撑架1轻微浮动,支撑架1浮动带动固定杆2浮动,最终传递到固定杆2上的震动几乎被消除。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包括支撑架(1)、竖直设置的固定杆(2)和竖直设置的两个支撑筒(3),固定杆(2)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顶部,两个支撑筒(3)连接有支撑架(1)底部的两端,第一弹簧(4)连接于支撑架(1)和支撑筒(3)之间,支撑筒(3)底端连接有用于连接轮轴的连接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4)与支撑筒(3)之间设置有调节件,第一弹簧(4)底端和调节件固定连接,调节件向靠近或远离固定架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调节环(5),调节环(5)与支撑筒(3)螺纹连接,调节环(5)外周壁上开设有调节槽(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4)内部罩设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杆(6),支撑杆(6)顶端和支撑架(1)底面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3)内固定连接有弹性垫(7),弹性垫(7)和支撑杆(6)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垫(7)固定连接有位于弹性垫(7)下方的第二弹簧(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上开设有可供第一弹簧(4)与固定板(12)连接的顶限位槽(11);调节环(5)连接第一弹簧(4)处开设有底限位槽(52),第一弹簧(4)通过底限位槽(52)与调节环(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为三角形架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筒(3)与连接板(9)之间设置有呈圆台状的连接柱(91),连接柱(91)顶端和支撑筒(3)固定连接,底端和连接板(9)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96638.7U CN214524245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196638.7U CN214524245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524245U true CN214524245U (zh) | 2021-10-29 |
Family
ID=782969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196638.7U Active CN214524245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524245U (zh) |
-
2020
- 2020-12-25 CN CN202023196638.7U patent/CN2145242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3033674A1 (en) | Suspen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cycles | |
CN214524245U (zh) | 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 | |
US20080203699A1 (en) | Handlebar mount shock absorber structure | |
CN207106025U (zh) | 一种减震车轮 | |
CN212980458U (zh) | 一种滑板车的减震机构 | |
CN202165511U (zh) |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液压减震器 | |
CN214248134U (zh) | 一种高强度轮椅前叉避震结构 | |
CN214356492U (zh) | 一种减震装置及滑板车 | |
CN206050060U (zh) | 一种滚轮式多级阻尼簧管无人机防摔装置 | |
CN205207528U (zh) | 防共振双减震器 | |
CN214524244U (zh) | 一种内置弹簧减震前叉 | |
CN203532616U (zh) | 弹力可调式后减震器 | |
CN221138467U (zh) | 一种自行车前叉用减震装置 | |
CN216478625U (zh) |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减震器 | |
CN111098959A (zh) | 一种方向把式可随向偏转的摩托车平衡悬架 | |
CN219506176U (zh) | 一种自行车避震前叉 | |
CN201261530Y (zh) | 单避震前叉轴结构 | |
CN218806329U (zh) | 一种避震自行车车架 | |
CN219838661U (zh) | 一种自行车用前叉立管 | |
CN215938980U (zh) | 基础骑行技巧训练器 | |
CN220082030U (zh) | 汽车减振器液压缓冲保护装置 | |
CN114104173B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用前置减震装置 | |
CN221519904U (zh) | 一种运动自行车 | |
CN220562876U (zh) | 一种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 |
CN219601526U (zh) | 一种电动滑板车后轮减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