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99153U -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 Google Patents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99153U
CN214499153U CN202120699820.XU CN202120699820U CN214499153U CN 214499153 U CN214499153 U CN 214499153U CN 202120699820 U CN202120699820 U CN 202120699820U CN 214499153 U CN214499153 U CN 214499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conveyor
groove
tank
tr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9982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席亚兵
盖巍巍
孙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9982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99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99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99153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5588 priority patent/WO2022214034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41/00Methods of underground or surface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21C41/16Methods of underground mining; Layout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3/00Transport specially adapted to underground conditions
    • E21F13/02Transport of mined mineral in gall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lling Or Emptying Of Bunkers, Hoppers, And Tanks (AREA)
  • Screw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其中,第一运输机包括:第一槽体,设置为连接掘进机的运输本体;第二槽体,设于第一槽体的后端,并设置为与运输本体转动连接;举升机构,设于第二槽体的下方,用于驱动第二槽体进行升降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分别与掘进机的运输本体连接,可有效增强第一运输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了工作过程中的晃动,此外,通过改变举升机构的设置方式,使得举升过程更加省力,有利于提高举升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Description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掘进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第一运输机和一种掘进机。
背景技术
目前,掘进机在工作时,通常是利用第一运输机将前方的煤等物料运送至掘进机后方,进而利用掘进机后方搭接的皮带运输机或其他运输设备将物料进一步向后方运送。由于井下空间较为复杂,后方的运输设备的形式和工作位置不同,第一运输机与后方的运输设备之间存在搭接困难的问题,对不同的施工场景的适应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一运输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掘进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包括:第一槽体,设置为连接掘进机的运输本体;第二槽体,设于第一槽体的后端,并设置为与运输本体转动连接;举升机构,设于第二槽体的下方,用于驱动第二槽体进行升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第一运输机包括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举升机构,用于掘进机。在装配时,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沿掘进机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槽体与掘进机的运输本体连接,形成前溜槽;第二槽体与运输本体转动连接,形成转动槽。通过在第二槽体下方设置举升机构,以驱动第二槽体相对于运输本体和第一槽体在高度方向转动,实现升降,以在运送物料时能够调整第二槽体的高度,实现出料口的高度调节,以便于与后方的其他运输设备进行搭接,能够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以及不同形式的运输设备。其中,举升机构可以设置在掘进机的后支撑结构上。
本方案中的第一运输机,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分别与掘进机的运输本体连接,可有效增强第一运输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工作过程中的晃动,同时,通过改变举升机构的设置方式,可以在举升过程中更加省力,有利于提高举升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第一运输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槽体的后端设有第一配合结构;第二槽体的前端设有与第一配合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配合结构,第二配合结构能够相对于第一配合结构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槽体的前端与第一槽体的后端相对应,通过在第一槽体的后端设置第一配合结构,而在第二槽体的前端设置第一配合结构,以通过第一配合结构与第二配合结构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之间的衔接,以在运送物料过程中,物料能够由第一槽体向第二槽体运动,防止产生物料的阻塞或堆积而影响正常运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配合结构为圆弧凹槽,设于第一槽体的两个第一侧板的后端面;第二配合结构为圆弧凸起,设于第二槽体的两个第二侧板的前端面,并分别伸入至位于同一侧的圆弧凹槽中;其中,第二侧板的前端面上位于圆弧凸起的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分别向第二槽体的后端倾斜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配合结构设置为圆弧凹槽,第二配合结构设置为圆弧凸起,以便于二者之间的衔接和配合。具体地,圆弧凹槽设置在第一槽体的两个第一侧板的后端面,圆弧凸起设置在第二槽体的两个第二侧板的前端面,并分别与两个圆弧凹槽对应设置。在装配于掘进机时,每个圆弧凸起伸入至位于同一侧的圆弧凹槽内,使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形成拼接,且圆弧凸起可以在圆弧凹槽内转动。其中,在第二侧板的前端面上,位于圆弧凸起的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分别朝向后方倾斜设置,使得第二侧板的前端面与第一侧板的后端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以为第二槽体的转动预留避让空间,防止发生干涉。需要说明的是,圆弧凹槽和圆弧凸起可以是相互匹配的半圆形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圆弧凸起的外侧设有挡料板,挡料板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并封挡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槽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料板,挡料板具体位于圆弧凸起的外侧,且能够封挡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间隙,以防止在运送物料过程中物料通过间隙向外渗漏。其中,挡料板可以与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以使挡料板形成固定,并能够随第二槽体一同发生转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圆弧凸起设有转动轴孔,并通过转动销轴与运输本体转动连接;其中,转动销轴伸出运输本体外的一端均设有环形槽,环形槽设置为与运输本体外侧的压板配合,以对转动销轴进行轴向限位。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二槽体的圆弧凸起上设置有转动轴孔,运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的销轴孔。第二槽体的圆弧凸起通过转动销轴与运输本体形成转动连接,以便于第二槽体通过相对于运输本体的转动实现升降。转动销轴上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位于伸出运输本体外的一端,通过在运输本体上设置压板,并使压板伸入至环形槽内,以限制转动销轴的轴向运动,实现轴向限位,以增强连接稳定性。其中,压板与运输本体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槽体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运输本体的接口结构;第一侧板上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固定轴孔,接口结构和固定轴孔分别通过固定销轴与运输本体固定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槽体的第一侧板上,前端设置有接口结构,靠近后端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轴孔,运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的销轴孔。第一槽体的接口结构和固定轴孔分别通过固定销轴与运输本体形成固定连接,以增强第一槽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其中,接口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凹槽结构(例如U形凹槽)、螺栓孔、销轴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举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举升油缸,举升油缸的活塞端与第二槽体的底部转动连接,举升油缸的缸筒端设置为与掘进机的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举升机构具体包括举升油缸,且举升油缸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在装配于掘进机时,举升油缸的缸筒端与掘进机的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活塞端与第二槽体转动连接,以通过举升油缸的活塞的伸出运动驱动第二槽体进行举升;反之,通过活塞的收回运动带动第二槽体下降。其中,由于第二槽体与后支撑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在举升过程中,有利于缩短力臂,举升更加省力,举升效率提高,所需的举升功率下降,有利于降低能耗。其中,可以在后支撑结构上和第二槽体的底部设置对应的耳环结构,以便于举升机构的安装和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运输机还包括:第三槽体,与第二槽体的后端转动连接,且第三槽体内设有运送机构;摆动机构,设于第三槽体的一侧,用于驱动第三槽体向第二槽体的侧方摆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二槽体的后方设置第三槽体,以使第一运输机进一步向后方延续。具体地,第三槽体的前端与第二槽体的后端转动连接,且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二槽体,使得第三槽体可以绕转动轴线向第二槽体的两侧摆动,形成摆动槽;同时,第三槽体还可以随第二槽体一同相对于第一槽体和运输本体进行升降运动。其中,通过在第二槽体的侧方设置摆动机构,用于向第三槽体输出动力,驱动第三槽体进行摆动。本方案中进一步扩大了第一运输机的活动范围,能够与更多不同形式、不同位置的运输设备进行搭接,适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掘进机,包括:车体,后部设有后支撑结构;输本体,设于车体上;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第一运输机,第一运输机的第一槽体与运输本体固定连接,第一运输机的第二槽体与运输本体转动连接,第一运输机的举升机构可转动地设于后支撑结构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掘进机包括车体、运输本体、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任一项的第一运输机。具体地,运输本体和第一运输机设于车体上,以随车体进行移动。运输本体与车体固定连接,第一运输机的第一槽体与运输本体固定连接,第二槽体与运输本体转动连接,以通过运输本体对第一运输机进行安装和连接;第二槽体可以相对于运输本体和第一槽体进行升降运动,以改变第二槽体的高度,以在工作过程中便于与后方的其他运输设备进行搭接。车体的后部设有后支撑结构,第一运输机的举升机构安装于后支撑结构上,以从第二槽体的下方驱动第二槽体进行举升运动,有利于克服第二槽体的重力,有利于提高举升效率,减少能耗。
进一步地,车体上还可以设置掘进工作机构,用于进行掘进开采操作。
此外,本方案中的掘进机还具有上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运输机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运输本体为箱形结构,且运输本体的前端和后端贯通;其中,第一槽体设于运输本体内,并与运输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槽体的前端伸入运输本体内,并与运输本体的侧壁转动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运输本体具体为前后贯通的箱形结构,第一槽体设置在运输本体内,且第二槽体的前端伸入至运输本体内,并与第一槽体形成衔接。运输本体分别与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形成固定和连接,具体地,第一槽体与运输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槽体的前端与运输本体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运输机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举例而言,可以在运输本体的侧壁上设置销轴孔,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上分别设置对应的销轴孔,以利用多个销轴对第一槽体与运输本体的侧壁进行固定连接,利用单个销轴使第二槽体与运输本体的侧壁形成转动连接,以便于第二槽体通过相对于运输本体的转动实现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掘进机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运输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运输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运输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掘进机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转动销轴与压板的配合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1第一运输机,11第一槽体,111第一侧板,112第一配合结构,113接口结构,114固定轴孔,115固定销轴,12第二槽体,121第二侧板,122第二配合结构,123挡料板,124转动轴孔,125转动销轴,126压板,127环形槽,13举升机构,14第三槽体,141连接板,142摆动销轴,15摆动机构,2掘进机,21车体,22运输本体,23后支撑结构,231耳环结构,24安装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的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1,用于掘进机2。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运输机1包括第一槽体11、第二槽体12和举升机构13。第一槽体11和第二槽体12在长度方向上相邻设置,且第一槽体11的后端与第一槽体11的前端对应设置。
在第一运输机1装配于掘进机2时,第一槽体11和第二槽体12沿掘进机2的前后方向依次设置;第一槽体11作为前溜槽,与掘进机2的运输本体22连接(图1中第一槽体11以虚线表示);第二槽体12作为转动槽,与运输本体22转动连接,且第二槽体12与第一槽体11相互衔接,以形成前后方向的物料运输通道。第二槽体12下方设置有举升机构13,并安装于掘进机2的后支撑结构23上,以驱动第二槽体12相对于运输本体22和第一槽体11在高度方向转动,实现第二槽体12的升降运动。
在运送物料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槽体12的高度,使第二槽体12的后端能够与不同高度的运输设备进行搭接,以适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景以及不同形式的运输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掘进机2的工作现场,前方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煤炭等物料通过第一运输机1向后方的第二运输机(例如皮带运输机)运送,进而再向后方的第三运输机或者梭车、自卸车等设备运送。由于第三运输机的安装位置以及梭车等设备的高度存在差异,在与第一运输机1进行搭接时存在一定困难。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运输机1,利用可升降的第二槽体12调整高度,以实现出料口的高度调节,便于与后方的其他运输设备进行搭接,同时,第一槽体11和第二槽体12分别与掘进机2的运输本体22连接,可有效增强第一运输机1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了工作过程中的晃动,此外,通过改变举升机构13的设置方式,使得举升过程更加省力,有利于提高举升机构13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槽体12的前端与第一槽体11的后端相对应,在第一槽体1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112,而在第二槽体12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122。第一配合结构112与第二配合结构122之间相互配合,以实现第一槽体11与第二槽体12之间的衔接。在运送物料过程中,物料能够由第一槽体11向第二槽体12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配合结构112可以为圆弧凹槽,对应地,第二配合结构122可以为圆弧凸起。具体地,圆弧凹槽和圆弧凸起可以是相互匹配的半圆形结构。第一槽体11的两个第一侧板111的后端面上分别设有圆弧凹槽,第二槽体12的两个第二侧板121的前端面分别设有圆弧凸起。
在装配于掘进机2时,每个圆弧凸起伸入至位于同一侧的圆弧凹槽内,使第一槽体11与第二槽体12形成拼接;圆弧凸起可以在圆弧凹槽内转动,以与第二槽体12的升降运动相适配。
其中,在第二侧板121的前端面上,位于圆弧凸起的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分别朝向后方倾斜设置,使得第二侧板121的前端面与第一侧板111的后端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以为第二槽体12的转动预留避让空间,防止发生干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槽体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挡料板123,挡料板123对应设于圆弧凸起的外侧,以封挡第一侧板111与第二侧板121之间的间隙,以防止物料在运送过程中通过间隙向外渗漏,起挡料作用。
其中,挡料板123可以与第二侧板121固定连接,以使挡料板123形成固定,并能够随第二槽体12一同发生转动。
进一步地,挡料板123和圆弧凸起上设有转动轴孔124,以在装配于掘进机2时与运输本体22进行转动连接。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第二槽体12的圆弧凸起上设置有转动轴孔124,运输本体22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的销轴孔。圆弧凸起通过转动销轴125与运输本体22形成转动连接,以便于第二槽体12通过相对于运输本体22的转动实现升降。
转动销轴125上设有环形槽127,且环形槽127位于伸出运输本体22外的一端;运输本体22的外侧设置有压板126,并使压板126伸入至环形槽127内,以限制转动销轴125的轴向运动,实现轴向限位,以增强连接稳定性。
其中,压板126与运输本体22之间可以通过螺栓连接,便于拆卸。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1,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图3和图5所示,第一槽体11的前端设置有接口结构113,接口结构113具体可以为U形凹槽,设于第一侧板111上,并由前向后凹陷。第一侧板111上靠近圆弧凹槽的位置设有固定轴孔114,运输本体22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的销轴孔,分别与接口结构113和固定轴孔114对应设置。第一槽体11的接口结构113和固定轴孔114分别通过固定销轴115与运输本体22形成固定连接,以增强第一槽体11的连接强度。其中,接口结构113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U形凹槽,还可以是螺栓孔、销轴孔或其他结构。
进一步地,固定销轴115也可以设有类似图6中的环形槽127,且环形槽127位于伸出运输本体22外的一端;运输本体22上对应设置有压板126,压板126与运输本体22通过螺栓连接,且压板126伸入至环形槽127内,以对固定销轴115进行轴向限位。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举升机构13具体包括两个举升油缸,在装配于掘进机2时,举升油缸的缸筒端与掘进机2的后支撑结构23上的耳环结构231转动连接,活塞端与第二槽体12底部的耳环结构231转动连接,以通过举升油缸的活塞的伸出运动驱动第二槽体12进行举升;反之,通过活塞的收回运动带动第二槽体12下降。其中,每个耳环结构231上设有转动轴孔124,通过转动销轴125与转动轴孔124的配合实现举升油缸的转动连接。
由于第二槽体12与后支撑结构23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在举升过程中,有利于缩短力臂,举升更加省力,举升效率提高,所需的举升功率下降,有利于降低能耗。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运输机1还包括第三槽体14和摆动机构15。第二槽体12的后方设置有第三槽体14,与第二槽体12的后端衔接,以使第一运输机1运输通道进一步向后方延续。
具体地,在第二槽体12与第三槽体14的连接处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两个连接板141,以上方为例,其中一个连接板141与第二槽体12固定连接,另一个连接板141与第三槽体14固定连接;位于第二槽体12上的连接板141为双层板结构,且双层板之间形成有插槽,位于第三槽体14上的连接板141为单层板结构,并插入该插槽中;两个连接板141之间通过摆动销轴142形成转动连接,且摆动销轴142垂直于第二槽体12。下方的两个连接板141与此类似。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将第二槽体12上的连接板141设置为单层板结构,而将第三槽体14上的连接板141设置为双层板结构,两个连接板141同样能够通过摆动销轴142形成转动连接。
通过连接板141使得第三槽体14与第二槽体12之间形成转动连接,且第三槽体14作为摆动槽,可以绕转动轴线向第二槽体12的两侧摆动。同时,第三槽体14还可以随第二槽体12一同相对于第一槽体11和运输本体22进行升降运动,使得出料口既可以调整高度,又可以调整左右方向的位置,进一步扩大了第一运输机1的活动范围,使得第一运输机1能够与更多不同形式、不同位置的运输设备进行搭接,适用性更强。
摆动机构15设于第二槽体12的侧方,用于向第三槽体14输出动力,驱动第三槽体14进行摆动。具体地,摆动机构15可以是伸缩油缸,一端与第二槽体12侧方的耳环结构2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槽体14转动连接,以通过伸缩油缸的活塞的伸出或收回,驱动第三槽体14相对于第二槽体12进行左右摆动。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第一运输机1,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第一运输机1还包括运送机构,例如刮板链条机构,设置在第一槽体11和第二槽体12内,以对进入第一槽体11内的煤炭等物料向后方进行运送,使物料由前向后依次通过第一槽体11、第二槽体12,并向后方的其他运输设备运送。
进一步地,当第二槽体12的后方还设有第三槽体14时,运送机构可以延伸至第三槽体14。
以下提供了上述第一运输机1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第一运输机1包括第一槽体11、第二槽体12、举升机构13第三槽体14、摆动机构15和运送机构。
第一槽体11、第二槽体12和第三槽体14在长度方向上依次设置,且第一槽体11的后端与第一槽体11的前端对应设置,第二槽体12的后端与第三槽体14的前端对应设置。
在第一运输机1装配于掘进机2时,第一槽体11作为前溜槽,与掘进机2的运输本体22连接(图1和图5中第一槽体11以虚线表示);第二槽体12作为转动槽,与运输本体22转动连接,且第二槽体12与第一槽体11相互衔接。第一槽体11的后端设置有第一配合结构112,而在第二槽体12的前端设置有第二配合结构122。具体地,第一配合结构112可以为半圆形的圆弧凹槽,对应地,第二配合结构122可以为半圆形的圆弧凸起。第一槽体11的两个第一侧板111的后端面上分别设有圆弧凹槽,第二槽体12的两个第二侧板121的前端面分别设有圆弧凸起。每个圆弧凸起伸入至位于同一侧的圆弧凹槽内,使第一槽体11与第二槽体12形成拼接;在第二槽体12进行升降运动时,圆弧凸起可以在圆弧凹槽内转动。
其中,在第二侧板121的前端面上,位于圆弧凸起的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分别朝向后方倾斜设置,使得第二侧板121的前端面与第一侧板111的后端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以为第二槽体12的转动预留避让空间,防止发生干涉。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二槽体1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挡料板123,挡料板123对应设于圆弧凸起的外侧,以封挡第一侧板111与第二侧板121之间的间隙,以防止物料在运送过程中通过间隙向外渗漏,起挡料作用。其中,挡料板123与第二侧板121固定连接,并能够随第二槽体12一同发生转动。挡料板123和圆弧凸起上设有转动轴孔124,以在装配于掘进机2时与运输本体22进行转动连接。
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槽体11的前端设置有接口结构113,接口结构113具体可以为U形凹槽,设于第一侧板111上,并由前向后凹陷。第一侧板111上靠近圆弧凹槽的位置设有固定轴孔114。在装配于掘进机2时,通过接口结构113和固定轴孔114与掘进机2的运输本体22进行连接,以对第一槽体11进行固定。
如图3和图5所示,运输本体22的侧壁上设置有对应的销轴孔,分别与接口结构113、固定轴孔114和转动轴孔124对应设置。第一槽体11的接口结构113和固定轴孔114分别通过固定销轴115与运输本体22形成固定连接,第二槽体12的圆弧凸起通过转动销轴125与运输本体22形成转动连接。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固定销轴115和转动销轴125伸出运输本体22外的一端设有环形槽127,运输本体22上对应设置有压板126,且压板126伸入至环形槽127内,以限制固定销轴115和转动销轴125的轴向运动,实现轴向限位。压板126与运输本体22通过螺栓连接,以便于拆卸。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举升机构13具体包括两个举升油缸,设于第二槽体12下方。在装配于掘进机2时,举升油缸的缸筒端与掘进机2的后支撑结构23上的耳环结构231转动连接,活塞端与第二槽体12底部的耳环结构231转动连接,以通过举升油缸的活塞的伸出运动驱动第二槽体12进行举升,通过活塞的收回运动带动第二槽体12下降。其中,每个耳环结构231上设有转动轴孔124,通过转动销轴125与转动轴孔124的配合实现举升油缸的转动连接。
由于第二槽体12与后支撑结构23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在举升过程中,有利于缩短力臂,举升更加省力,举升效率提高,所需的举升功率下降,有利于降低能耗。
如图2和图4所示,在第二槽体12与第三槽体14的连接处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两个连接板141,以上方为例,其中一个连接板141与第二槽体12固定连接,另一个连接板141与第三槽体14固定连接;位于第二槽体12上的连接板141为双层板结构,且双层板之间形成有插槽,位于第三槽体14上的连接板141为单层板结构,并插入该插槽中;两个连接板141之间通过摆动销轴142形成转动连接,且摆动销轴142垂直于第二槽体12,其中一个连接板141与第二槽体12固定连接,另一个连接板141与第三槽体14固定连接;下方的两个连接板141与此类似。
通过连接板141使得第三槽体14与第二槽体12之间形成转动连接;第三槽体14作为摆动槽,可以绕转动轴线向第二槽体12的两侧摆动。摆动机构15设于第二槽体12的侧方,具体地,摆动机构15可以是伸缩油缸,一端与第二槽体12侧方的耳环结构23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槽体14转动连接,以通过伸缩油缸的活塞的伸出或收回,驱动第三槽体14相对于第二槽体12进行左右摆动。
第三槽体14可以随第二槽体12一同相对于第一槽体11和运输本体22进行升降运动,还可以相对于第二槽体12向两侧进行摆动,使得第三槽体14既可以调整高度,又可以调整左右方向的位置,进一步扩大了第一运输机1的活动范围,使得第一运输机1能够与更多不同形式、不同位置的运输设备进行搭接,适用性更强。
此外,在第一槽体11、第二槽体12和第三槽体14内设有运送机构,例如刮板链条机构,以对进入第一槽体11内的煤炭等物料向后方进行运送,使物料向后方的其他运输设备运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掘进机2的工作现场,前方掘进过程中产生的煤炭等物料通过第一运输机1向后方的第二运输机(例如皮带运输机)运送,进而再向后方的第三运输机或者梭车、自卸车等设备运送。由于第三运输机的安装位置以及梭车等设备的高度存在差异,在与第一运输机1进行搭接时存在一定困难。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运输机1,出料口既可以进行高度调整,又可以进行左右位置的调整,便于与后方的其他运输设备进行搭接。同时,第一槽体11和第二槽体12分别与掘进机2的运输本体22连接,可有效增强第一运输机1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了工作过程中的晃动,此外,通过改变举升机构13的设置方式,使得举升过程更加省力,有利于提高举升机构13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掘进机2,如图1、图2和图5所示,掘进机2包括车体21、运输本体22、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运输机1。
运输本体22和第一运输机1设于车体21上,以随车体21进行移动。运输本体22与车体21固定连接,第一运输机1的第一槽体11与运输本体22固定连接,第二槽体12与运输本体22转动连接,以通过运输本体22对第一运输机1进行安装和连接;第二槽体12可以相对于运输本体22和第一槽体11进行升降运动,以改变第二槽体12的高度,以在工作过程中便于与后方的其他运输设备进行搭接。
车体21的后部设有后支撑结构23,第一运输机1的举升机构13安装于后支撑结构23上,以从第二槽体12的下方驱动第二槽体12进行举升运动,有利于克服第二槽体12的重力,有利于提高举升效率,减少能耗。
进一步地,运输本体22具体为前后贯通的箱形结构,第一槽体11设置在运输本体22内,且第二槽体12的前端伸入至运输本体22内,并与第一槽体11形成衔接。运输本体22分别与第一槽体11和第二槽体12形成固定和连接,具体地,第一槽体11与运输本体22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槽体12的前端与运输本体22的侧壁转动连接,有利于提高第一运输机1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
举例而言,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槽体11的第一侧壁上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固定轴孔114,第二槽体12的第二侧壁上位于前端的位置设置有转动轴孔124,运输本体22的侧壁上对应设置有多个销轴孔。第一槽体11通过固定销轴115与运输本体22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槽体12通过单个转动销轴125与运输本体22的侧壁形成转动连接。其中,运输本体22的每个销轴孔处均设有压板126。
进一步地,车体21上还设有安装座24,用于安装掘进工作机构,以进行掘进开采操作。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掘进机2还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第一运输机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提供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第一运输机主要由前溜槽(即第一槽体)、转动槽(即第二槽体)、摆动槽(即第三槽体)、摆动销轴、摆动油缸组成;其中,前溜槽与转动槽为分开式结构,并且前溜槽的前端为U型接口,方便固定,并提供宽裕的调整空间;前溜槽的后端设置固定孔,同时前溜槽的两个侧面板的后端设置成半圆凹型孔,方便与转动槽的半圆凸型进行搭接而不干涉。
转动槽两边的侧板的前端设置成半圆凸型,方便与前溜槽的半圆凹形孔搭接;转动槽靠近半圆凸型的地方,焊接有挡料板,这个作用可以保证物料运输过程中,在前溜槽与转动槽搭接的地方不漏料。
转动槽的后端在上下的地方设置了销轴孔;同时在转动槽的右边设置了摆动油缸的连接耳;摆动槽的前端的上下部分对应设置了摆动的销轴孔,在后方的右侧也设置了摆动油缸的连接耳;通过摆动油缸和摆动销轴将转动槽和摆动槽连接起来,通过摆动油缸的伸缩实现摆动槽的左右摆动。
掘进机主要由本体、第一运输机、销轴、压板、后支撑、升降油缸和螺栓等零部件组成。
第一运输机的前溜槽前端的U型接口通过销轴、压板、螺栓将其固定在本体前端的销轴孔内,再利用销轴、压板、螺栓和本体中段预留的销轴孔将前溜槽后端的固定孔将前溜槽完全固定在本体中;利用销轴通过本体中段预留的另外的一个销轴孔,和转动槽前端的转动销轴孔,将本体与转动槽连接起来,并通过压板、螺栓将销轴固定,实现转动槽可以绕着销轴进行转动。
升降油缸通过后支撑后面预设的油缸连接耳和转动槽后端下面设置的油缸耳进行连接,通过升降油缸的伸缩,实现第一运输机绕着销轴进行上下转动;通过摆动油缸和摆动销轴将转动槽和摆动槽连接起来,通过摆动油缸的伸缩实现摆动槽的左右摆动。
工作原理:掘进机在工作时,如果需要将运输物料的出料口向上或者向下进行运输时,通过操作液压手柄,将液压油给升降油缸进行供油,让第一运输机的后半部分绕着销轴进行转动,实现物料出料口的上下调节;如果将运输物料的出料口向左或者向右进行运输时,通过操作液压手柄,将液压油给摆动油缸进行供油,让第一运输机的摆动槽绕着摆动销轴进行转动,实现物料出料口的左右调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第一运输机的出料口既可以进行高度调整,又可以进行左右位置的调整,便于与后方的其他运输设备进行搭接。同时,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分别与掘进机的运输本体连接,可有效增强第一运输机的强度和稳定性,减少了工作过程中的晃动,此外,通过改变举升机构的设置方式,使得举升过程更加省力,有利于提高举升机构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
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第一运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槽体,设置为连接掘进机的运输本体;
第二槽体,设于所述第一槽体的后端,并设置为与所述运输本体转动连接;
举升机构,设于所述第二槽体的下方,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槽体进行升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运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体的后端设有第一配合结构;
所述第二槽体的前端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相配合的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二配合结构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配合结构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第一运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结构为圆弧凹槽,设于所述第一槽体的两个第一侧板的后端面;
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为圆弧凸起,设于所述第二槽体的两个第二侧板的前端面,并分别伸入至位于同一侧的所述圆弧凹槽中;
其中,所述第二侧板的前端面上位于所述圆弧凸起的上方和下方的部分,分别向所述第二槽体的后端倾斜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运输机,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圆弧凸起的外侧设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并封挡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运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弧凸起设有转动轴孔,并通过转动销轴与所述运输本体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转动销轴伸出所述运输本体外的一端均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设置为与所述运输本体外侧的压板配合,以对所述转动销轴进行轴向限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第一运输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槽体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运输本体的接口结构;
所述第一侧板上靠近后端的位置设有固定轴孔;
所述接口结构和所述固定轴孔分别通过固定销轴与所述运输本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运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举升油缸,所述举升油缸的活塞端与所述第二槽体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举升油缸的缸筒端设置为与所述掘进机的后支撑结构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运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的后端转动连接;
摆动机构,设于所述第三槽体的一侧,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槽体向所述第二槽体的侧方摆动。
9.一种掘进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后部设有后支撑结构;
运输本体,设于所述车体上;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运输机,所述第一运输机的第一槽体与所述运输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运输机的第二槽体与所述运输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运输机的举升机构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后支撑结构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掘进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输本体为箱形结构,且所述运输本体的前端和后端贯通;
其中,所述第一槽体设于所述运输本体内,并与所述运输本体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槽体的前端伸入所述运输本体内,并与所述运输本体的侧壁转动连接。
CN202120699820.XU 2021-04-07 2021-04-07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Active CN214499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9820.XU CN214499153U (zh) 2021-04-07 2021-04-07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PCT/CN2022/085588 WO2022214034A1 (zh) 2021-04-07 2022-04-07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99820.XU CN214499153U (zh) 2021-04-07 2021-04-07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99153U true CN214499153U (zh) 2021-10-26

Family

ID=78202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99820.XU Active CN214499153U (zh) 2021-04-07 2021-04-07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99153U (zh)
WO (1) WO202221403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4729A (zh) * 2021-04-07 2021-05-18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WO2022214034A1 (zh) * 2021-04-07 2022-10-13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090853B4 (de) * 1989-05-19 2004-06-09 Amada Co., Ltd., Isehara Schnitteilstück-Transportvorrichtung für eine Schneidemaschine
CN201258740Y (zh) * 2008-09-18 2009-06-17 河北冀凯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掘进机的第一运输机的溜槽
CN103277099B (zh) * 2013-05-08 2016-01-20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掘进机第二运输机连接结构及掘进机
JP7004290B2 (ja) * 2017-09-29 2022-01-21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コンベヤ装置
CN214499153U (zh) * 2021-04-07 2021-10-26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CN112814729A (zh) * 2021-04-07 2021-05-18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4729A (zh) * 2021-04-07 2021-05-18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WO2022214034A1 (zh) * 2021-04-07 2022-10-13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4034A1 (zh) 2022-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99153U (zh)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CN112814729A (zh) 第一运输机和掘进机
CN101737046B (zh) 刮板式悬臂输送机
CN209493088U (zh) 一种翻斗式堆料上料机
CN114559871B (zh) 自卸半挂车用两级联动滚滑卸料装置
CN101270664A (zh) 行走式转载机
CN201961208U (zh) 一种工程车辆及其料斗装置
CN110450800B (zh) 一种地铁轨道施工运输车
CN111977394A (zh) 一种提升斗式的装载机
CN111535128A (zh) 一种煤矿井下用防爆柴油机湿式混凝土摊铺机
CN103723447A (zh) 一种机载分体式多角度刮板输送机
CN108858782A (zh) 一种低矮煤层用一体式水泥搅拌运输车
CN200992438Y (zh) 刮板式装载机
CN211335693U (zh) 一种自卸车装置
CN214494920U (zh) 一种带旋转上料斗的装载车
CN113931635A (zh) 五臂破碎转载多功能机器人
CN209814944U (zh) 一种散料提升机
CN211393099U (zh) 一种煤矿石扒装转运一体式设备
CN204821568U (zh) 一种双车厢自翻车
CN210260421U (zh) 散料无尘输送系统
CN209491964U (zh) 一种低矮煤层用一体式水泥搅拌运输车
CN208086628U (zh) 废钢的履带式输送机
CN218371393U (zh) 一种转运升降装置
CN2170377Y (zh) 梭车转载机
CN214569282U (zh) 一种连续转斗式装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