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56477U - 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56477U
CN214356477U CN202120285826.2U CN202120285826U CN214356477U CN 214356477 U CN214356477 U CN 214356477U CN 202120285826 U CN202120285826 U CN 202120285826U CN 214356477 U CN214356477 U CN 214356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bedding
plate
connecting block
adjusting
hol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2858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uidi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di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di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dian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2858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56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56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56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后架及调节件;车架包括上接块,后架包括下接块,调节件包括调节板和调节轴,调节轴穿设调节板,旋拧调节轴驱动调节板相对调节轴移动,调节板用于卡固上接块和下接块,使上接块和下接块呈相对固定布置。使用时,车架和后架通过调节件呈相对固定布置,上接块和下接块分别卡固在调节板上;收纳或携带时,旋拧调节轴驱动调节板相对调节轴移动,直至上接块和下接块与调节板呈分离布置,使车架和后架呈活动布置,实现车架和后架的折叠;这样,实现折叠,降低电动自行车的占用体积,便于收纳和携带,通过旋拧调节轴即可实现折叠,结构简单、折叠动作简便且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目前,为了缩小电动自行车的体积,以及为了便于电动自行车的携带,出现了折叠电动自行车。
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存在折叠结构复杂、折叠动作繁琐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动自行车的折叠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后架以及调节件;所述车架包括上接块,所述后架包括下接块,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板和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穿设所述调节板,旋拧所述调节轴驱动所述调节板相对调节轴移动,所述调节板用于卡固所述上接块和所述下接块,使所述上接块和所述下接块呈相对固定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具有固定槽,所述上接块具有上嵌部,所述下接块具有下嵌部,所述上嵌部和所述下嵌部同步嵌入所述固定槽,所述上接块和所述下接块呈相对固定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板包括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之间形成所述固定槽;所述上嵌部和所述下嵌部叠合形成嵌设组,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夹持所述嵌设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沿朝向所述嵌设组方向呈扩口状布置;所述上嵌部具有上嵌面,所述上嵌面朝向所述调节板方向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所述上嵌面用于抵触支撑所述第一夹块;所述下嵌部具有下嵌面,所述下嵌面朝向所述调节板方向逐渐朝上呈倾斜布置,所述下嵌面用于抵触抵压所述第二夹块。
进一步的,所述上嵌部具有上外端面,所述上外端面用于呈平铺抵触所述调节板,所述下嵌部具有下外端面,所述下外端面用于呈平铺抵触所述调节板;所述上外端面和所述下外端面呈同步平铺抵触所述调节板。
进一步的,所述上接块具有用于抵触所述下接块的上接面,所述下接块具有用于抵触所述上接块的下接面;所述下接面包括下抵接面和两个缓冲面,所述下抵接面用于抵触所述上接面,所述下抵接面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缓冲面的内端,所述缓冲面的外端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包括后竖管,所述后竖管呈纵向布置,所述上接块与所述后竖管呈连接布置;所述后架包括后臂,所述后臂包括后板和所述下接块,所述后板与所述下接块呈连接布置,所述后板沿背离所述下接块方向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所述后竖管贯穿所述后板。
进一步的,所述后架包括后主架和后减震器,所述后板的外端与所述后主架呈铰接布置,所述后板的内端与所述下接块呈一体成型布置,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接块和所述后主架。
进一步的,所述上接块具有镂空腔,所述上接块的两端分别形成侧开口,两个所述侧开口分别与所述镂空腔呈连通布置;所述镂空腔具有镂空上壁、两个镂空侧壁、镂空下壁,所述镂空上壁、两个所述镂空侧壁、所述镂空下壁呈首尾围合布置,所述镂空上壁与所述镂空下壁呈对应布置,所述镂空侧壁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镂空上壁和所述镂空下壁,两个所述镂空侧壁呈对应布置且呈倾斜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轴包括轴体、旋拧部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外端与所述旋拧部呈连接布置,所述限位部的内端与所述轴体呈连接布置,所述调节板具有调节孔,所述上接块具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形成对接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对接孔呈对应布置,所述轴体通过所述调节孔贯穿所述调节板延伸穿设所述对接孔;所述限位部的径值大于所述调节孔的径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使用时,车架和后架通过调节件呈相对固定布置,此时,上接块和下接块分别卡固在调节板上,实现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收纳或携带时,旋拧调节轴驱动调节板相对调节轴移动,直至上接块和下接块与调节板呈分离布置,使车架和后架呈活动布置,实现车架和后架之间的折叠;这样,实现折叠,降低电动自行车的占用体积,便于收纳和携带,另外,通过旋拧调节轴即可实现折叠,结构简单、折叠动作简便,同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呈固定状态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呈活动状态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上接块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后臂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调节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的上接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包括车架1、后架2以及调节件3;车架1包括上接块11,后架2包括下接块21,调节件3包括调节板32和调节轴31,调节轴31穿设调节板32,旋拧调节轴31驱动调节板32相对调节轴31移动,调节板32用于卡固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使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呈相对固定布置。
上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使用时,车架1和后架2通过调节件3呈相对固定布置,此时,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分别卡固在调节板32上,实现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收纳或携带时,旋拧调节轴31驱动调节板32相对调节轴31移动,直至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与调节板32呈分离布置,使车架1和后架2呈活动布置,实现车架1和后架2之间的折叠;这样,实现折叠,降低电动自行车的占用体积,便于收纳和携带,另外,通过旋拧调节轴31即可实现折叠,结构简单、折叠动作简便,同时,操作方便。
车架1包括前主架、前轮、车座、电瓶、车把,前轮、车座、电瓶、车把分别安设在前支架;实现电动自行车的使用。
前主架包括前竖管,前竖管呈纵向布置,前轮安设在前竖管的下部,车把安设在前竖管的上部。
前主架包括横管,横管呈横向布置,横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前竖管和后竖管;上接块11的上部连接横管,上接块11的侧不连接后竖管,上接块11的下部呈活动布置,通过上接块11的下部与上接块11配合,实现展开或折叠状态的切换。
横管、上接块11和后竖管呈一体成型布置,便于生产制造,且便于装配。
后架2包括后轮、链条、脚踏板,后轮、链条、脚踏板分别安设在后主架上。
调节板32具有固定槽321,上接块11具有上嵌部111,下接块21具有下嵌部211,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同步嵌入固定槽321,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呈相对固定布置;这样,使用时,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同步嵌入固定槽321,通过调节板32使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呈相对固定布置,实现电动自行车呈展开状态,折叠时,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同步脱离固定槽321,使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呈活动布置,实现电动自行车呈折叠状态。
调节板32包括第一夹块322和第二夹块323,第一夹块322与第二夹块323之间形成固定槽321;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叠合形成嵌设组,第一夹块322与第二夹块323夹持嵌设组;在第一夹块322与第二夹块323的作用下,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稳固性。
固定槽321沿朝向嵌设组方向呈扩口状布置;便于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
上嵌部111具有上嵌面,上嵌面朝向调节板32方向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上嵌面用于抵触支撑第一夹块322;下嵌部211具有下嵌面,下嵌面朝向调节板32方向逐渐朝上呈倾斜布置,下嵌面用于抵触抵压第二夹块323;便于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
上嵌部111具有上外端面,上外端面用于呈平铺抵触调节板32,下嵌部211具有下外端面,下外端面用于呈平铺抵触调节板32;上外端面和下外端面呈同步平铺抵触调节板32;增大上嵌部111与调节板32的接触面积,增大下嵌部211与调节板32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稳固性。
再者,使用状态时,沿自上而下方向,上外端面与下外端面沿上下呈平齐布置,实现调节板32同步抵触上外端面与下外端面,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稳固性。
调节板32具有调节面,调节面呈平面布置,使用状态时,上外端面与下外端面分别呈平铺抵触调节面,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稳固性。
调节面设有多个凸粒,多个凸粒呈平面布置,在各个凸粒的作用下,增强调节面与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摩擦力,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嵌入稳固性,保证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安全。
上接块11具有用于抵触下接块21的上接面,下接块21具有用于抵触上接块11的下接面;下接面包括下抵接面和两个缓冲面,下抵接面用于抵触上接面,下抵接面的两端分别对接缓冲面的内端,缓冲面的外端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这样,下抵接面与上接面的配合,增强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之间的配合固定,保证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安全;在两个缓冲面的作用下,在旋紧调节板32时,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之间具有变形空间,降低对上嵌部111和下嵌部211的损伤,提高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寿命。
车架1包括后竖管,后竖管呈纵向布置,上接块11与后竖管呈连接布置;后架2包括后臂,后臂包括后板和下接块21,后板与下接块21呈连接布置,后板沿背离下接块21方向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后竖管贯穿后板;提高整体的稳定性。
再者,后架2包括后主架和后减震器,后板的外端与后主架呈铰接布置,后板的内端与下接块21呈一体成型布置,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下接块21和后主架;增强后架2的减震效果,提高电动自行车的驾驶舒适性。
并且,使用时,后减震器处于下接块21的下方且连接下接块21,且由于后板的外端与后主架呈铰接布置;便于电动自行车的展开和折叠。
上接块11具有镂空腔112,上接块11的两端分别形成侧开口,两个侧开口分别与镂空腔112呈连通布置;这样,降低上接块11的重量,同时,提高上接块11的受力程度,降低上接块11的变形。
镂空腔112具有镂空上壁、两个镂空侧壁、镂空下壁,镂空上壁、两个镂空侧壁、镂空下壁呈首尾围合布置,镂空上壁与镂空下壁呈对应布置,镂空侧壁的两端分别对接镂空上壁和镂空下壁,两个镂空侧壁呈对应布置且呈倾斜布置;这样,增强上接块11的受力程度,提高上接块11的使用寿命。
调节轴31包括轴体、旋拧部以及限位部,限位部的外端与旋拧部呈连接布置,限位部的内端与轴体呈连接布置,调节板32具有调节孔,上接块11具有对接部,对接部形成对接孔,调节孔与对接孔呈对应布置,轴体通过调节孔贯穿调节板32延伸穿设对接孔;限位部的径值大于调节孔的径值;实现调节轴31驱动调节板32相对移动,实现使用状态与折叠状态的切换。
上接部113与轴体呈螺纹连接布置。
上接部113嵌入下接块21,便于上接块11与下接块21的配合。
调节板32具有调节螺纹,通过调节螺纹,实现轴体与调节板32呈螺纹连接,实现控制调节板32相对移动。
或者,上接块11和下接块21之间形成对接孔,上接块11具有上螺纹,下接块21具有下螺纹,上螺纹与下螺纹呈对应布置;通过上螺纹,轴体与上接块11呈螺纹连接布置,通过下螺纹,轴体与下接块21呈螺纹连接布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后架以及调节件;所述车架包括上接块,所述后架包括下接块,所述调节件包括调节板和调节轴,所述调节轴穿设所述调节板,旋拧所述调节轴驱动所述调节板相对调节轴移动,所述调节板用于卡固所述上接块和所述下接块,使所述上接块和所述下接块呈相对固定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具有固定槽,所述上接块具有上嵌部,所述下接块具有下嵌部,所述上嵌部和所述下嵌部同步嵌入所述固定槽,所述上接块和所述下接块呈相对固定布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包括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之间形成所述固定槽;所述上嵌部和所述下嵌部叠合形成嵌设组,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第二夹块夹持所述嵌设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沿朝向所述嵌设组方向呈扩口状布置;所述上嵌部具有上嵌面,所述上嵌面朝向所述调节板方向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所述上嵌面用于抵触支撑所述第一夹块;所述下嵌部具有下嵌面,所述下嵌面朝向所述调节板方向逐渐朝上呈倾斜布置,所述下嵌面用于抵触抵压所述第二夹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嵌部具有上外端面,所述上外端面用于呈平铺抵触所述调节板,所述下嵌部具有下外端面,所述下外端面用于呈平铺抵触所述调节板;所述上外端面和所述下外端面呈同步平铺抵触所述调节板。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块具有用于抵触所述下接块的上接面,所述下接块具有用于抵触所述上接块的下接面;所述下接面包括下抵接面和两个缓冲面,所述下抵接面用于抵触所述上接面,所述下抵接面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缓冲面的内端,所述缓冲面的外端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
7.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包括后竖管,所述后竖管呈纵向布置,所述上接块与所述后竖管呈连接布置;所述后架包括后臂,所述后臂包括后板和所述下接块,所述后板与所述下接块呈连接布置,所述后板沿背离所述下接块方向逐渐朝下呈倾斜布置,所述后竖管贯穿所述后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架包括后主架和后减震器,所述后板的外端与所述后主架呈铰接布置,所述后板的内端与所述下接块呈一体成型布置,所述减震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下接块和所述后主架。
9.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块具有镂空腔,所述上接块的两端分别形成侧开口,两个所述侧开口分别与所述镂空腔呈连通布置;所述镂空腔具有镂空上壁、两个镂空侧壁、镂空下壁,所述镂空上壁、两个所述镂空侧壁、所述镂空下壁呈首尾围合布置,所述镂空上壁与所述镂空下壁呈对应布置,所述镂空侧壁的两端分别对接所述镂空上壁和所述镂空下壁,两个所述镂空侧壁呈对应布置且呈倾斜布置。
10.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轴包括轴体、旋拧部以及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的外端与所述旋拧部呈连接布置,所述限位部的内端与所述轴体呈连接布置,所述调节板具有调节孔,所述上接块具有对接部,所述对接部形成对接孔,所述调节孔与所述对接孔呈对应布置,所述轴体通过所述调节孔贯穿所述调节板延伸穿设所述对接孔;所述限位部的径值大于所述调节孔的径值。
CN202120285826.2U 2021-02-01 2021-02-01 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Active CN214356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5826.2U CN214356477U (zh) 2021-02-01 2021-02-01 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285826.2U CN214356477U (zh) 2021-02-01 2021-02-01 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56477U true CN214356477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63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285826.2U Active CN214356477U (zh) 2021-02-01 2021-02-01 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56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970150U (zh) 一种铝合金汽车轮毂加工用定位夹具
JP4399409B2 (ja) バッテリ式電動工具
EP3763612A1 (en) Scooter
CN214356477U (zh) 简易折叠式电动自行车
CN215967628U (zh) 一种汽车轮毂夹具
US20040026144A1 (en) Electric driving scooter
CN210867587U (zh) 一种折叠便携式单晶硅太阳能光伏板
CN208128182U (zh) 一种光伏组件固定装置
CN109466302B (zh) 一种带备用电源的电动车
CN213259223U (zh) 一种机器人快换用工具端安装支架
CN201849598U (zh) 可折迭的轻巧电动车
CN211001677U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的电动力模块与车架模块的连接机构
CN217294745U (zh) 座垫避震架
CN217468903U (zh) 多功能插脚座装置
CN212734249U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加工用钻孔装置
CN219312954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架和电动自行车
CN215392637U (zh) 锂电钻钻头稳定组件
CN212449620U (zh) 一种自动无人取放装置
CN214189953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电动车架
CN110329413B (zh) 一种折叠电动车的电动力模块与车架模块的连接机构
CN110884121A (zh) 一种3d打印机用智能适配平台
CN214729382U (zh) 一种电动摩托车车架
CN211167251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自行车
CN220595104U (zh) 电动车用缓震型车架一体车把手
CN210526744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的减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