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54766U - 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 - Google Patents

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54766U
CN214354766U CN202023099105.7U CN202023099105U CN214354766U CN 214354766 U CN214354766 U CN 214354766U CN 202023099105 U CN202023099105 U CN 202023099105U CN 214354766 U CN214354766 U CN 2143547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assembly
movable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piece
positioning
connect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309910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光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hong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ho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hong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hong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309910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547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547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547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背光源组装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该膜片对位装置中,第一驱动组件能驱动连接台直线移动,第二驱动组件的导向块与活动定位件的导向槽滑动配合使得第二驱动组件能驱动活动定位件直线移动,连接台的滑动方向与活动定位件的滑动方向相垂直,使得连接台能在两个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活动定位件具有两个第一定位面,固定定位件具有两个第二定位面。要对膜片定位时,将膜片放置在活动定位件的支撑面上,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配合使活动定位件逐渐靠近固定定位件,两个第一定位面与两个第二定位面分别抵设于膜片四边,实现膜片定位。该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零件较少,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背光源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
背景技术
背光贴膜机主要用于背光源产品后段组装,具体是将扩散膜、下增光膜、上增光膜、遮光膜等膜片依次贴合在由框架与导光板组成的半成品上。膜片呈矩形,具有四边。在对这些膜片自动贴合时,要利用膜片对位装置对待贴膜片进行定位,再将定位后的膜片贴合在由框架与导光板组成的半成品上。传统的膜片对位装置包括中心定位平台及四个设于中心定位平台周围的对位装置,每个对位装置包括微调滑台、驱动微调滑台靠近或远离中心定位平台的气缸,以及固定在滑台上的对位挡块。四个对位装置配合,能对放在中心定位平台上的膜片进行定位。然而,传统的膜片对位装置零件较多,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以解决现有膜片对位装置结构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膜片对位装置,包括:
第一驱动组件;
连接台,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直线移动;
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连接台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设有导向块;
活动定位件,具有支撑面及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面,所述活动定位件滑动装配于所述连接台上,所述连接台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活动定位件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活动定位件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定位件的滑动方向之间呈锐角,所述导向块滑动装配于所述导向槽以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定位件直线移动;
固定定位件,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二定位面,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面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面一一对应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台与安装面之间设有第一直线导轨机构;
所述连接台与所述活动定位件之间设有第二直线导轨机构。
可选地,所述膜片对位装置还包括设于安装面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机构的第一支撑台,以及设于所述连接台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机构的第二支撑台。
可选地,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机构平行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机构平行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连接台的第一丝杠螺母机构;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及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活动定位件的第二丝杠螺母机构。
可选地,所述连接台呈板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台的相对两侧。
可选地,所述活动定位件包括支撑板及设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L型挡臂,所述支撑面形成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定位面形成于所述第一L型挡臂上,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可选地,所述固定定位件包括支撑脚及连接于所述支撑脚的第二L型挡臂,所述第二定位面形成于所述第二L型挡臂上。
可选地,所述导向块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以使所述导向块能够相对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滚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贴膜机,包括上述的膜片对位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该膜片对位装置中,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驱动组件能驱动连接台直线移动,第二驱动组件的导向块与活动定位件的导向槽滑动配合使得第二驱动组件能驱动活动定位件直线移动,连接台的滑动方向与活动定位件的滑动方向相垂直,使得连接台能在两个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活动定位件具有两个相垂直的第一定位面,固定定位件具有两个与第一定位面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面。需要对膜片定位时,将膜片放置在活动定位件的支撑面上,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配合使活动定位件逐渐靠近固定定位件,两个第一定位面与两个第二定位面分别抵设于膜片的四边,实现膜片的定位。该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零件较少,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膜片对位装置的立体装配图;
图2为图1的膜片对位装置的另一角度立体装配图;
图3为图1的膜片对位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图1的膜片对位装置在放置有膜片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膜片对位装置100,包括:第一驱动组件110、连接台120、第二驱动组件130、活动定位件140与固定定位件150。连接台120由第一驱动组件110驱动直线移动。第二驱动组件130设于连接台120上,第一驱动组件110的轴线与第二驱动组件130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二驱动组件130的输出端设有导向块130a。活动定位件140具有支撑面140a及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面140c,活动定位件140滑动装配于连接台120上,连接台120的滑动方向与活动定位件140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活动定位件140具有导向槽140b,导向槽140b的延伸方向与活动定位件140的滑动方向之间呈锐角,导向块130a滑动装配于导向槽140b以使第二驱动组件130驱动活动定位件140直线移动。固定定位件150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二定位面150a,两个第一定位面140c与两个第二定位面150a一一对应平行设置。
本申请提供的膜片对位装置100,与相关技术相比,该膜片对位装置100中的第一驱动组件110与第二驱动组件130的轴线相互平行,第一驱动组件110能驱动连接台120直线移动,第二驱动组件130的导向块130a与活动定位件140的导向槽140b滑动配合使得第二驱动组件130能驱动活动定位件140直线移动,连接台120的滑动方向与活动定位件140的滑动方向相垂直,使得连接台120能在两个相垂直的方向上移动。活动定位件140具有两个相垂直的第一定位面140c,固定定位件150具有两个与第一定位面140c一一对应的第二定位面150a。结合图1、图4,需要对膜片10定位时,将膜片10放置在活动定位件140的支撑面140a上,第一驱动组件110与第二驱动组件130配合使活动定位件140逐渐靠近固定定位件150,两个第一定位面140c与两个第二定位面150a分别抵设于膜片10的四边,实现膜片10的定位。该膜片对位装置零件较少,结构简单紧凑,使用成本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初始放置在活动定位件140支撑面140a上的膜片10,在水平面两个垂直方向上具有一定范围内的位置偏差。通过第一驱动组件110与第二驱动组件130输出一定的位移,带动活动定位件140在两个相垂直的方向移动预定位移,使两个第一定位面140c与两个第二定位面150a分别抵设于膜片10的四边,即可实现膜片10的精定位。
在活动定位件140设置导向槽140b时,导向槽140b的延伸方向与活动定位件140的滑动方向之间呈锐角,导向槽140b的延伸方向就是导向槽140b的长度方向。示例性的,导向槽140b的延伸方向与活动定位件140滑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是30°至60°,具体角度不限定。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连接台120与安装面(图未示)之间设有第一直线导轨机构161。安装面用于安装膜片对位装置100。设置第一直线导轨便于连接台120稳定可靠地直线滑动。其中,导轨161a可安装在安装面上,滑块161b安装在连接台120上,滑块161b滑动装配在导轨161a上。
连接台120与活动定位件140之间设有第二直线导轨机构162。设置第二直线导轨便于活动定位件140稳定可靠地直线滑动。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膜片对位装置100还包括设于安装面且用于支撑第一直线导轨机构161的第一支撑台1611,以及设于连接台120且用于支撑第二直线导轨机构162的第二支撑台1621。设置第一支撑台1611使第一直线导轨机构161抬升一定高度,便于将第一驱动组件110至少部分容置于安装面与连接台120之间。设置第二支撑台1621,便于将第二驱动组件130至少部分容置于连接台120与活动定位件140之间。这些方案利于结构紧凑。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第一直线导轨机构161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第一直线导轨机构161平行间隔设置;第二直线导轨机构162的数量为多个,所有第二直线导轨机构162平行间隔设置。在两个结构件之间设置多个平行间隔的直线导轨机构,利于结构件滑动装配,可靠性更好。
示例性的,配置有两个第一直线导轨机构161,两个第一直线导轨机构161分别靠近连接台120的两个相对位置设置,第一驱动组件110位于两个第一直线导轨机构161之间,这样布局结构紧凑,利于连接台120稳定滑动。
示例性的,配置有两个第二直线导轨机构162,两个第二直线导轨机构162分别靠近活动定位件140的两个相对位置设置,第二驱动组件130与两个第二直线导轨机构162的同一端间隔设置,这样布局结构紧凑,利于活动定位件140稳定滑动。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第一驱动组件110包括第一电机111及用于将第一电机111的动力传递至连接台120的第一丝杠螺母机构112;第二驱动组件130包括第二电机131及用于将第二电机131的动力传递至活动定位件140的第二丝杠螺母机构132。驱动组件采用控制电机与丝杠螺母机构组合的方式,容易装配,便于控制输出位移以调整执行件的位置。具体的,电机输出轴连接于丝杠的一端,丝杠与螺母螺纹传动,螺母作为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执行件连接,电机工作时丝杠的转动转换为螺母的直线位移以带动执行件直线移动。这里执行件是指连接台120或活动定位件140。此外,第一电机111与第二电机131同向且相邻设置,这样便于电机的接线操作。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3,连接台120呈板状,第一驱动组件110与第二驱动组件130分别位于连接台120的相对两侧。这样充分利用上下方向的位置,使得整体结构紧凑。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活动定位件140包括支撑板141及设于支撑板141的第一L型挡臂142,支撑面140a形成于支撑板141上,第一定位面140c形成于第一L型挡臂142上,导向槽140b设于支撑板141上。该活动定位件140容易成型。支撑板141与第一L型挡臂142可以直接成型或组装而成。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固定定位件150包括支撑脚151及连接于支撑脚151的第二L型挡臂152,第二定位面150a形成于第二L型挡臂152上。该固定定位件150容易成型。支撑脚151可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安装面上。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导向块130a转动安装于第二驱动组件130的输出端,以使导向块130a能够相对导向槽140b的内壁滚动。采用这个方案,利于导向块130a在导向槽140b内移动,便于导向块130a带动活动定位件140相对连接台120直线滑动。
在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至图4,提供一种背光贴膜机,包括上述的膜片对位装置100。由于本背光贴膜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同样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膜片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驱动组件;
连接台,由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直线移动;
第二驱动组件,设于所述连接台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设有导向块;
活动定位件,具有支撑面及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一定位面,所述活动定位件滑动装配于所述连接台上,所述连接台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活动定位件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活动定位件具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活动定位件的滑动方向之间呈锐角,所述导向块滑动装配于所述导向槽以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定位件直线移动;
固定定位件,具有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二定位面,两个所述第一定位面与两个所述第二定位面一一对应平行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与安装面之间设有第一直线导轨机构;
所述连接台与所述活动定位件之间设有第二直线导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片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对位装置还包括设于安装面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机构的第一支撑台,以及设于所述连接台且用于支撑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机构的第二支撑台。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片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机构平行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所有所述第二直线导轨机构平行间隔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及用于将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连接台的第一丝杠螺母机构;
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及用于将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传递至所述活动定位件的第二丝杠螺母机构。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膜片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呈板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台的相对两侧。
7.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膜片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定位件包括支撑板及设于所述支撑板的第一L型挡臂,所述支撑面形成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定位面形成于所述第一L型挡臂上,所述导向槽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膜片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定位件包括支撑脚及连接于所述支撑脚的第二L型挡臂,所述第二定位面形成于所述第二L型挡臂上。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膜片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输出端,以使所述导向块能够相对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滚动。
10.一种背光贴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膜片对位装置。
CN202023099105.7U 2020-12-21 2020-12-21 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 Active CN2143547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9105.7U CN214354766U (zh) 2020-12-21 2020-12-21 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3099105.7U CN214354766U (zh) 2020-12-21 2020-12-21 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54766U true CN214354766U (zh) 2021-10-08

Family

ID=779872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3099105.7U Active CN214354766U (zh) 2020-12-21 2020-12-21 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547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59944B2 (en) Robot arm
CN210110942U (zh) 一种电芯堆叠装置
TW201408487A (zh) 定位機構及採用該定位機構之貼合設備
CN214354766U (zh) 膜片对位装置及背光贴膜机
CN211450158U (zh) 角度调节机构及投影仪
US20130105281A1 (en) Conveying device
CN112550816A (zh) 背光贴膜设备
CN220148408U (zh) 一种防尘模组、龙门架及智能平台系统
CN214356938U (zh) 背光贴膜设备
CN114161066B (zh) 一种桁架臂拼焊一体变位机
CN214354765U (zh) 膜片转移装置及背光贴膜机
CN211361222U (zh) 一种直线模组机构
CN113172992A (zh) 网版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CN115711725A (zh) 一种sfr测试设备
CN209822787U (zh) 电池软包整形装置
CN217295898U (zh) 定位成像机构及检测设备
CN113183607A (zh) 网版对位调整机构和印刷机
CN217224183U (zh) 视觉对位机构及焊接设备
CN219455959U (zh) 视觉检测装置
JP2017013210A (ja) 二軸位置決めステージ装置
CN218590955U (zh) 一种点胶固化装置及镜头组装设备
CN217522361U (zh) 一种激光管升降调节机构
CN210413498U (zh) 一种双轴龙门模组
CN220439583U (zh) 角度调节组件及具有其的检测设备
CN218082274U (zh) 产品自动校准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