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63816U - 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163816U
CN214163816U CN202022556777.XU CN202022556777U CN214163816U CN 214163816 U CN214163816 U CN 214163816U CN 202022556777 U CN202022556777 U CN 202022556777U CN 214163816 U CN214163816 U CN 2141638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lted
spring
raw materials
seat
automotive i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567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显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axing Zhiyua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axing Zhiyua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axing Zhiyua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axing Zhiyua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5567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1638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1638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1638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模腔,所述下模具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部栓接有顶板。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第一弹簧、移动板和活动杆的配合,可对推动移动架进行弹性移动,第一弹簧所携带的弹性势能使得密封圈与下模具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更加有效避免原料的流出,通过移动架、环形架和密封圈的配合,可进一步增强对密封圈和下模具之间的密封效果,确保生产出的汽车内饰的完整性,同时原料的不外泄有利于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性,避免原料的浪费,解决了传统汽车内饰生产用模具密封效果差,从而无法防止原料流出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
汽车内饰涉及到汽车内部的方方面面,在汽车内饰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注塑模具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汽车内饰生产用模具密封效果差,在压铸过程中易导致原料流出,使得加工出的汽车内饰存在外观缺陷,增加了汽车内饰的次品率,降低了汽车内饰的生产质量,同时原料溢出模具外,难以清理,大大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量。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解决了传统汽车内饰生产用模具密封效果差,从而无法防止原料流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模腔,所述下模具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部栓接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并栓接有移动座,所述移动座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上模具,所述移动座的内腔设置有压紧机构。
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支撑板、第一弹簧、移动板、活动杆、移动架、环形架和密封圈,所述移动座内腔的两侧均竖向栓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相向的一侧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支撑板的一侧栓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移动板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的底部贯穿移动座并栓接有环形架,所述环形架的底部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内腔的两侧均竖向栓接有滑柱,所述移动架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嵌设有滑套,且滑套的内腔与滑柱的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内腔的两侧从左至右均依次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板配合使用的滑块。
优选的,所述滑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与移动架内腔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与移动座内腔的底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柱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与移动座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与下模具的顶部栓接。
优选的,所述移动座底部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定位柱,所述下模具顶部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开设有与定位柱配合使用的定位孔。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
1、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第一弹簧、移动板和活动杆的配合,可对推动移动架进行弹性移动,第一弹簧所携带的弹性势能使得密封圈与下模具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更加有效避免原料的流出,通过移动架、环形架和密封圈的配合,使得密封圈和下模具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加显著,防止原料溢出模具外,确保生产出的汽车内饰的完整性与美观性,有效降低汽车内饰的次品率,同时原料的不外泄有利于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性,避免原料的浪费,减轻了使用者的工作量,解决了传统汽车内饰生产用模具密封效果差,从而无法防止原料流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滑柱和滑套的配合,防止移动架在移动过中发生晃动,进一步增强了移动架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使得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对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起到有效平稳滑动限位的作用,通过第二弹簧的配合,进一步增强了密封圈与下模具的密封效果,进而使得加工出的模具更加完整,通过第三弹簧的配合,避免移动座与下模具发生直接碰撞,可对移动座在下落过程中起到有效弹性缓冲的作用,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的配合,防止移动座与下模具固定时发生错位晃动,使得移动座与下模具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的结构主视剖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移动架、环形架和密封圈的结构局部立体图。
图中标号:1、下模具;2、导向柱;3、顶板;4、气缸;5、移动座;6、上模具;7、压紧机构;71、支撑板;72、第一弹簧;73、移动板;74、活动杆;75、移动架;76、环形架;77、密封圈;8、滑柱;9、滑槽;10、滑块;11、第二弹簧;12、第三弹簧;13、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的结构主视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移动架、环形架和密封圈的结构局部立体图,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包括下模具1,所述下模具1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模腔,所述下模具1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导向柱2,所述导向柱2的顶部栓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71并栓接有移动座5,所述移动座5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上模具6,所述移动座5的内腔设置有压紧机构7。
所述压紧机构7包括支撑板71、第一弹簧72、移动板73、活动杆74、移动架75、环形架76和密封圈77,所述移动座5内腔的两侧均竖向栓接有支撑板71,所述支撑板71相向的一侧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第一弹簧72,所述第一弹簧72远离支撑板71的一侧栓接有移动板73,所述移动板73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74,可对推动移动架75进行弹性移动,第一弹簧72所携带的弹性势能使得密封圈77与下模具1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更加有效避免原料的流出,所述活动杆74远离移动板7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架75,所述移动架75的底部贯穿移动座5并栓接有环形架76,所述环形架76的底部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密封圈77,可进一步增强对密封圈77和下模具1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原料溢出模具外,确保生产出的汽车内饰的完整性与美观性,有效降低汽车内饰的次品率,同时原料的不外泄有利于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性,避免原料的浪费,减轻了使用者的工作量。
所述移动座5内腔的两侧均竖向栓接有滑柱8,所述移动架75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嵌设有滑套,且滑套的内腔与滑柱8的表面滑动连接,防止移动架75在移动过中发生晃动,进一步增强了移动架75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所述移动座5内腔的两侧从左至右均依次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板73配合使用的滑块10,使得移动板73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对移动板73在移动过程中起到有效平稳滑动限位的作用。
所述滑柱8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二弹簧11的顶部与移动架75内腔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二弹簧11的底部与移动座5内腔的底部栓接,进一步增强了密封圈77与下模具1的密封效果,进而使得加工出的模具更加完整。
所述导向柱2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12,所述第三弹簧12的底部与移动座5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三弹簧12的底部与下模具1的顶部栓接,避免移动座5与下模具1发生直接碰撞,可对移动座5在下落过程中起到有效弹性缓冲的作用。
所述移动座5底部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定位柱13,所述下模具1顶部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开设有与定位柱13配合使用的定位孔,防止移动座5与下模具1固定时发生错位晃动,使得移动座5与下模具1之间的固定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控制器启动气缸4工作,气缸4的活塞杆推动移动座5向下移动,随后定位柱13卡入定位孔内,此时上模具6与模腔贴合,下模具1对密封圈77进行挤压,接着密封圈77推动环形架76向上移动,环形架76带动移动架75向上移动,移动架75推动活动杆74同步向外侧移动,活动杆74推动移动板73向外侧移动,移动杆将第一弹簧72向内侧挤压,随后第一弹簧72携带的弹性势能带动移动板73向内侧进行弹性复位,移动板73再次将活动杆74向内侧挤压,活动杆74推动移动架75向下移动,于此同时第二弹簧11的弹性势能同步带动移动架75向下进行弹性复位,从而移动架75可带动环形架76向下移动,环形架76推动密封圈77与下模具1紧密贴合,即可完成对模具的高效密封作业。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71、第一弹簧72、移动板73和活动杆74的配合,可对推动移动架75进行弹性移动,第一弹簧72所携带的弹性势能使得密封圈77与下模具1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更加有效避免原料的流出,通过移动架75、环形架76和密封圈77的配合,使得密封圈77和下模具1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加显著,防止原料溢出模具外,确保生产出的汽车内饰的完整性与美观性,有效降低汽车内饰的次品率,同时原料的不外泄有利于保持工作台面的整洁性,避免原料的浪费,减轻了使用者的工作量,解决了传统汽车内饰生产用模具密封效果差,从而无法防止原料流出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模腔,所述下模具(1)顶部的四周均栓接有导向柱(2),所述导向柱(2)的顶部栓接有顶板(3),所述顶板(3)顶部的中心处栓接有气缸(4),所述气缸(4)的活塞杆贯穿支撑板(71)并栓接有移动座(5),所述移动座(5)底部的中心处栓接有上模具(6),所述移动座(5)的内腔设置有压紧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7)包括支撑板(71)、第一弹簧(72)、移动板(73)、活动杆(74)、移动架(75)、环形架(76)和密封圈(77),所述移动座(5)内腔的两侧均竖向栓接有支撑板(71),所述支撑板(71)相向的一侧从上至下均依次栓接有第一弹簧(72),所述第一弹簧(72)远离支撑板(71)的一侧栓接有移动板(73),所述移动板(73)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活动连接有活动杆(74),所述活动杆(74)远离移动板(7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移动架(75),所述移动架(75)的底部贯穿移动座(5)并栓接有环形架(76),所述环形架(76)的底部通过强力胶粘接有密封圈(7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5)内腔的两侧均竖向栓接有滑柱(8),所述移动架(75)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嵌设有滑套,且滑套的内腔与滑柱(8)的表面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5)内腔的两侧从左至右均依次开设有滑槽(9),所述滑槽(9)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移动板(73)配合使用的滑块(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8)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11),所述第二弹簧(11)的顶部与移动架(75)内腔的顶部栓接,所述第二弹簧(11)的底部与移动座(5)内腔的底部栓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2)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12),所述第三弹簧(12) 的底部与移动座(5)的底部栓接,所述第三弹簧(12)的底部与下模具(1)的顶部栓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5)底部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栓接有定位柱(13),所述下模具(1)顶部的两侧从前至后均依次开设有与定位柱(13)配合使用的定位孔。
CN202022556777.XU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 Active CN2141638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6777.XU CN214163816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556777.XU CN214163816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163816U true CN214163816U (zh) 2021-09-10

Family

ID=77599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56777.XU Active CN214163816U (zh) 2020-11-06 2020-11-06 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1638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65159B (zh) 制备汽车内饰板件的复合成型装置
CN109093999A (zh) 一种三维表面加饰tom法真空成型覆膜设备
KR101094928B1 (ko) 진공 가압 제조 장치
CN214163816U (zh) 一种汽车内饰生产用带防止原料流出的模具
CN214188147U (zh) 一种注塑模具用紧固装置
CN209158936U (zh) 一种三维表面加饰tom法真空成型覆膜设备
CN201669887U (zh) 塑板热压成型的一次性压形冲切成型模具
CN202045273U (zh) 减振器贮油缸双头缩口模具
CN212472179U (zh) 一种发泡泡沫注塑模具
CN111016044B (zh) 一种多工位双面覆皮发泡台架及发泡方法
CN107471551A (zh) 一种高效预热的模具
KR101192521B1 (ko) 차량용 내장재의 성형방법
CN105290218B (zh) 汽车车身铰链支架级进连续模具
CN214982857U (zh) 一种便于更换模芯的塑料模具
CN107297812A (zh) 全自动连体座便器高压成型机压紧成型机构及成型机
CN219357628U (zh) 一种车轮制造用生产模具
CN208576198U (zh) 一种多层材料的熔融连接装置
CN209903983U (zh) 一种定位准确的tpu材料高周波热合无缝焊接装置
CN109968791B (zh) 复合坐垫快速成型装置及成型方法
CN110722355A (zh) 一种不同样式的高铁减震垫板加工一体化设备
CN216230380U (zh) 一种增强型备胎盖板成型装置
CN214263546U (zh) 一种高精密五金冲压模具
CN213500814U (zh) 一种pp蜂窝板基材汽车备胎盖板的加工装置
CN219055168U (zh) 一种金属件粘胶模具用的脱模装置
CN218948292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