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114488U - 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4114488U CN214114488U CN202022421980.6U CN202022421980U CN214114488U CN 214114488 U CN214114488 U CN 214114488U CN 202022421980 U CN202022421980 U CN 202022421980U CN 214114488 U CN214114488 U CN 2141144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wang
- component
- plate
- wire
- buck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41000606750 Actinobacillus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属于绕线机设备领域,包括承托板、收线部件、排线部件、放线部件和卡扣部件,所述收线部件、排线部件和放线部件均安装在承托板的顶部,且收线部件、排线部件和放线部件沿承托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卡扣部件包括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结构相同,并且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分别设置在收线部件和放线部件的一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卡扣部件与收线部件和放线部件的配合,使得更换收线轮和放线轮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通过放线部件能够使绕线结束后放线轮可以及时停住,避免线缆缠绕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机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背景技术
现如今生产出的电机应用于各个领域,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半自动型是国内使用最广泛的绕线机,仅能够实现自动排线,剩下所有操作需操作工完成,通常轴数较少,以配合操作工的操作时间,方便更换不同模具来生产不同产品,优点是价格便宜,一些机械无法完成的工艺可以由人工完成,设备出现偏差可以由操作工调节补偿,但是,这种半自动绕线机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收线处电机转动提供牵引力带动放线处转动,可是当收线处停止转动后,放线处的牵引力不会立刻消失,残余的牵引力仍然会带动放线轮继续转动,可能会导致线状物体出现缠绕现象,而且这种半自动绕线机还存在收线轮和放线轮更换不便的问题,从而影响工作效率,现亟需设计一种可以使收线处和放线处同时停止以及方便更换收线轮和放线轮的半自动绕线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自动绕线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放线轮和收线轮无法同时停止以及收线轮和放线轮更换不便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包括承托板、收线部件、排线部件、放线部件和卡扣部件,所述收线部件、排线部件和放线部件均安装在承托板的顶部,且收线部件、排线部件和放线部件沿承托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卡扣部件包括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所述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结构相同,并且第一卡扣组件和第二卡扣组件分别设置在收线部件和放线部件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部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电机、第一转动杆、第一限位盘和收线轮,所述第一支撑板呈竖直状安装在承托板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一侧,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转动杆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盘和收线轮均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且第一限位盘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放线部件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二电机、第二转动杆、第二限位盘、第三限位盘、刹车盘、刹车板、齿轮、齿条和放线轮,所述第二支撑板呈竖直状安装在承托板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第二支撑板的一侧,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支撑板,所述齿轮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刹车板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刹车板上开设有长方形通孔,且刹车板的底部还开设有与刹车盘相配合的第一半圆槽,所述齿条安装在长方形通孔的侧壁上,且齿条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板,并且第二转动杆与第二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限位盘安装在第二转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盘、刹车盘和放线轮均套设在第二转动杆上,并且第二限位盘与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刹车盘与放线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扣部件包括支撑块和两个卡紧件,所述支撑块套设在第一转动杆上,两个卡紧件对称设置,且两个卡紧件分别安装于支撑块的顶部和底部,每个所述卡紧件均包括第三转动杆、夹紧板、弹簧和两个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对称设置且两个固定块均安装在支撑块的顶部,所述第三转动杆设置在两个固定块之间,并且第三转动杆与两个固定块转动连接,所述夹紧板的截面呈S型,且夹紧板转动设置在第三转动杆上,所述夹紧板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转动杆夹紧配合的第二半圆槽,所述弹簧设置在夹紧板和支撑块之间,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夹紧板和支撑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上均开设有若干与夹紧板底部的第二半圆槽相配合的凹槽,若干所述凹槽沿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排线部件包括丝杆滑台和排线板,所述丝杆滑台安装在承托板上,所述排线板呈竖直状安装在丝杆滑台上,且排线板上开设有放置线缆的锥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收线轮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卡合线头的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承托板的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撑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其一,当需要将放线轮上的线分散至多个收线轮上时,首先捏住第二转动杆上的两个夹紧板,给予两个夹紧板一个相对的作用力,带动两个夹紧板通过第三转动杆向上移动,既而将支撑块从第二转动杆上取下,然后将放线轮套在第二转动杆上,再将支撑块套在第二转动杆上,通过夹紧板底部的第二半圆槽与凹槽的夹紧配合和弹簧的作用力,使得放线轮卡紧在第二转动杆上,同理,将收线轮卡紧在第一转动杆上,通过卡扣的结构将收线轮和放线轮卡紧,使得更换收线轮和放线轮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二,随后将放线轮上的线头依次穿过锥形孔和卡槽,驱动第一电机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杆转动,同时带动已经卡紧的收线轮转动,转动的收线轮通过线缆给予放线轮一个牵引力,带动放线轮转动,开始绕线,当绕线结束后,第一电机停止转动带动收线轮停止转动,同时第二电机开始转动带动齿轮转动,同时带动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转动,既而带动刹车板下降至与刹车盘相抵触,使转动中的放线轮停止转动,当放线轮停止转动后,驱动第二电机反转带动刹车板上升至与刹车盘分开,最后将线缆剪断,并且依次将支撑块和收线轮取出,在第一转动杆上套入新的收线轮,重复上述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放线轮一侧增加刹车板和刹车盘,使得绕线结束后放线轮可以及时停住,避免线缆缠绕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线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放线部件的局部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卡扣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紧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排线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承托板1,收线部件2,第一支撑板21,第一电机22,第一转动杆23,第一限位盘24,收线轮25,放线部件3,第二支撑板31,第二电机32,第二转动杆33,第二限位盘34,第三限位盘35,刹车盘36,刹车板37,齿轮38,齿条39,放线轮40,长方形通孔41,第一半圆槽42,卡扣部件5,第一卡扣组件51,支撑块511,卡紧件512,第三转动杆5121,夹紧板5122,弹簧5123,固定块5124,第二半圆槽5125,第二卡扣组件52,排线部件6,丝杆滑台61,排线板62,锥形孔63,凹槽7,卡槽8,支撑脚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包括承托板1、收线部件2、排线部件6、放线部件3和卡扣部件5,所述收线部件2、排线部件6和放线部件3均安装在承托板1的顶部,且收线部件2、排线部件6和放线部件3沿承托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卡扣部件5包括第一卡扣组件51和第二卡扣组件52,所述第一卡扣组件51和第二卡扣组件52结构相同,并且第一卡扣组件51和第二卡扣组件52分别设置在收线部件2和放线部件3的一端。
具体地,所述收线部件2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电机22、第一转动杆23、第一限位盘24和收线轮25,所述第一支撑板21呈竖直状安装在承托板1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22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1的一侧,且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支撑板21,所述第一转动杆23与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盘24和收线轮25均套设在第一转动杆23上,且第一限位盘24与第一支撑板21固定连接,操作时:第一限位盘24减小了收线轮25转动时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摩擦力,提高了第一电机22的转速。
具体地,所述放线部件3包括第二支撑板31、第二电机32、第二转动杆33、第二限位盘34、第三限位盘35、刹车盘36、刹车板37、齿轮38、齿条39和放线轮40,所述第二支撑板31呈竖直状安装在承托板1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32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1的一侧,且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支撑板31,所述齿轮38安装在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上,所述刹车板37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1的另一侧,所述刹车板37上开设有长方形通孔41,且刹车板37的底部还开设有与刹车盘36相配合的第一半圆槽42,所述齿条39安装在长方形通孔41的侧壁上,且齿条39和齿轮38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33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板31,并且第二转动杆33与第二支撑板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限位盘35安装在第二转动杆33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盘34、刹车盘36和放线轮40均套设在第二转动杆33上,并且第二限位盘34与第二支撑板31固定连接,刹车盘36与放线轮40固定连接,操作时:当绕线停止时,第二电机32开始转动带动齿轮38转动,同时带动与齿轮38相啮合的齿条39转动,既而带动刹车板37下降至与刹车盘36相抵触,使转动中的放线轮40停止转动,当放线轮40停止转动后,驱动第二电机32反转带动刹车板37上升至与刹车盘36分开,使得绕线结束后放线轮40可以及时停住,避免线缆缠绕的现象发生。
具体地,所述第一卡扣部件5包括支撑块511和两个卡紧件512,所述支撑块511套设在第一转动杆23上,两个卡紧件512对称设置,且两个卡紧件512分别安装于支撑块511的顶部和底部,每个所述卡紧件512均包括第三转动杆5121、夹紧板5122、弹簧5123和两个固定块5124,两个所述固定块5124对称设置且两个固定块5124均安装在支撑块511的顶部,所述第三转动杆5121设置在两个固定块5124之间,并且第三转动杆5121与两个固定块5124转动连接,所述夹紧板5122的截面呈S型,且夹紧板5122转动设置在第三转动杆5121上,所述夹紧板5122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转动杆23夹紧配合的第二半圆槽5125,所述弹簧5123设置在夹紧板5122和支撑块511之间,且弹簧5123的两端分别与夹紧板5122和支撑块511固定连接,操作时:通过夹紧板5122与第一转动杆23的相互配合,以及弹簧5123给予夹紧板5122的作用力,使得夹紧板5122可以将收线轮25和放线轮40卡紧在第一转动杆23和第二转动杆33上,并且方便收线轮25和放线轮40的更换,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地,所述第一转动杆23和第二转动杆33上均开设有若干与夹紧板5122底部的第二半圆槽5125相配合的凹槽7,若干所述凹槽7沿第一转动杆23和第二转动杆3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操作时:便于夹紧板5122固定在第一转动杆23上,防止夹紧板5122在转动过程中掉落。
具体地,所述排线部件6包括丝杆滑台61和排线板62,所述丝杆滑台61安装在承托板1上,所述排线板62呈竖直状安装在丝杆滑台61上,且排线板62上开设有放置线缆的锥形孔63,操作时:通过锥形孔63对线缆限位,防止线缆来回移动时活动空间过大导致排线不标准。
具体地,所述收线轮25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卡合线头的卡槽8,操作时:将线头卡在收线轮25上,防止收线轮25刚开始转动时线头脱落。
具体地,所述承托板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撑脚9,操作时:设置的若干支撑脚9用于支撑罐体,若干包覆在支撑脚9上的橡胶可以在承托板1工作产生振动时减少振动力向外传递。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当需要将放线轮40上的线分散至多个收线轮25上时,首先捏住第二转动杆33上的两个夹紧板5122,给予两个夹紧板5122一个相对的作用力,带动两个夹紧板5122通过第三转动杆5121向上移动,既而将支撑块511从第二转动杆33上取下,然后将放线轮40套在第二转动杆33上,再将支撑块511套在第二转动杆33上,通过夹紧板5122底部的第二半圆槽5125与凹槽7的夹紧配合和弹簧5123的作用力,使得放线轮40卡紧在第二转动杆33上,同理,将收线轮25卡紧在第一转动杆23上,随后将放线轮40上的线头依次穿过锥形孔63和卡槽8,驱动第一电机22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转动杆23转动,同时带动已经卡紧的收线轮25转动,转动的收线轮25通过线缆给予放线轮40一个牵引力,带动放线轮40转动,开始绕线,当绕线结束后,第一电机22停止转动带动收线轮25停止转动,同时第二电机32开始转动带动齿轮38转动,同时带动与齿轮38相啮合的齿条39转动,既而带动刹车板37下降至与刹车盘36相抵触,使转动中的放线轮40停止转动,当放线轮40停止转动后,驱动第二电机32反转带动刹车板37上升至与刹车盘36分开,最后将线缆剪断,并且依次将支撑块511和收线轮25取出,在第一转动杆23上套入新的收线轮25,重复上述操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卡扣结构将收线轮25和放线轮40卡紧,使得更换收线轮25和放线轮40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通过在放线轮40一侧增加刹车板37和刹车盘36,使得绕线结束后放线轮40可以及时停住,避免线缆缠绕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实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板(1)、收线部件(2)、排线部件(6)、放线部件(3)和卡扣部件(5),所述收线部件(2)、排线部件(6)和放线部件(3)均安装在承托板(1)的顶部,且收线部件(2)、排线部件(6)和放线部件(3)沿承托板(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卡扣部件(5)包括第一卡扣组件(51)和第二卡扣组件(52),所述第一卡扣组件(51)和第二卡扣组件(52)结构相同,并且第一卡扣组件(51)和第二卡扣组件(52)分别设置在收线部件(2)和放线部件(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部件(2)包括第一支撑板(21)、第一电机(22)、第一转动杆(23)、第一限位盘(24)和收线轮(25),所述第一支撑板(21)呈竖直状安装在承托板(1)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22)安装在第一支撑板(21)的一侧,且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贯穿第一支撑板(21),所述第一转动杆(23)与第一电机(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盘(24)和收线轮(25)均套设在第一转动杆(23)上,且第一限位盘(24)与第一支撑板(2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部件(3)包括第二支撑板(31)、第二电机(32)、第二转动杆(33)、第二限位盘(34)、第三限位盘(35)、刹车盘(36)、刹车板(37)、齿轮(38)、齿条(39)和放线轮(40),所述第二支撑板(31)呈竖直状安装在承托板(1)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32)安装在第二支撑板(31)的一侧,且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贯穿第二支撑板(31),所述齿轮(38)安装在第二电机(32)的输出端上,所述刹车板(37)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板(31)的另一侧,所述刹车板(37)上开设有长方形通孔(41),且刹车板(37)的底部还开设有与刹车盘(36)相配合的第一半圆槽(42),所述齿条(39)安装在长方形通孔(41)的侧壁上,且齿条(39)和齿轮(38)相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33)的一端贯穿第二支撑板(31),并且第二转动杆(33)与第二支撑板(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限位盘(35)安装在第二转动杆(33)的一端,所述第二限位盘(34)、刹车盘(36)和放线轮(40)均套设在第二转动杆(33)上,并且第二限位盘(34)与第二支撑板(31)固定连接,刹车盘(36)与放线轮(4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件(5)包括支撑块(511)和两个卡紧件(512),所述支撑块(511)套设在第一转动杆(23)上,两个卡紧件(512)对称设置,且两个卡紧件(512)分别安装于支撑块(511)的顶部和底部,每个所述卡紧件(512)均包括第三转动杆(5121)、夹紧板(5122)、弹簧(5123)和两个固定块(5124),两个所述固定块(5124)对称设置且两个固定块(5124)均安装在支撑块(511)的顶部,所述第三转动杆(5121)设置在两个固定块(5124)之间,并且第三转动杆(5121)与两个固定块(5124)转动连接,所述夹紧板(5122)的截面呈S型,且夹紧板(5122)转动设置在第三转动杆(5121)上,所述夹紧板(5122)的底部开设有与第一转动杆(23)夹紧配合的第二半圆槽(5125),所述弹簧(5123)设置在夹紧板(5122)和支撑块(511)之间,且弹簧(5123)的两端分别与夹紧板(5122)和支撑块(5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3)和第二转动杆(33)上均开设有若干与夹紧板(5122)底部的第二半圆槽(5125)相配合的凹槽(7),若干所述凹槽(7)沿第一转动杆(23)和第二转动杆(33)的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部件(6)包括丝杆滑台(61)和排线板(62),所述丝杆滑台(61)安装在承托板(1)上,所述排线板(62)呈竖直状安装在丝杆滑台(61)上,且排线板(62)上开设有放置线缆的锥形孔(6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轮(25)的一侧开设有用于卡合线头的卡槽(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板(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支撑脚(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21980.6U CN214114488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421980.6U CN214114488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4114488U true CN214114488U (zh) | 2021-09-03 |
Family
ID=77501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421980.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114488U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41144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6043A (zh) * | 2021-10-15 | 2022-01-07 | 铜陵精达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铜基导体线材卷收设备 |
-
2020
- 2020-10-26 CN CN202022421980.6U patent/CN2141144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96043A (zh) * | 2021-10-15 | 2022-01-07 | 铜陵精达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铜基导体线材卷收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114488U (zh) | 一种半自动绕线机 | |
CN214263304U (zh) |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收线装置 | |
JPS5829352A (ja) | フラツトモ−タのア−マチユアコイル巻線装置 | |
CN113371533A (zh) | 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筒纱生产加工装置 | |
CN209880400U (zh) |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自动缠绕装置 | |
CN218768883U (zh) | 一种电缆线束绝缘胶带缠绕包扎装置 | |
CN217100573U (zh) | 一种用于电子元件铜线包裹设备 | |
CN217562403U (zh) | 一种扼流圈生产用穿线机 | |
CN116130240A (zh) | 一种变压器绕线设备 | |
CN112103078B (zh) | 一种高频变压器生产用具有限位机构的铜线缠绕装置 | |
CN214054125U (zh) | 一种焊丝用绞合装置 | |
CN214495247U (zh) | 移动式换盘下线装置 | |
CN211225793U (zh) | 一种用于线缆生产的分类绕线装置 | |
CN211077972U (zh) | 一种卷带装置 | |
CN113078785A (zh) | 一种电机定子制作加工机械及加工方法 | |
CN211225819U (zh) | 一种电线分卷机 | |
CN213445546U (zh) | 一种高纯铜线自动卷线机 | |
CN213763859U (zh) | 一种汽车线束生产用的剪切装置 | |
CN219068036U (zh) | 一种绕线装置 | |
CN213469420U (zh) | 一种用于调直机的自动上料装置 | |
CN216441558U (zh) | 一种电网用线缆切割装置 | |
CN221473360U (zh) | 一种金属丝绳切断机 | |
CN212113570U (zh) | 一种电子线架底板装配机 | |
CN215733955U (zh) | 一种定子绑线机的定位装置 | |
CN216575864U (zh) | 稀土永磁行业单线六工位切割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