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006840U - 一种汽车内开拉手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内开拉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006840U
CN214006840U CN202022288347.4U CN202022288347U CN214006840U CN 214006840 U CN214006840 U CN 214006840U CN 202022288347 U CN202022288347 U CN 202022288347U CN 214006840 U CN214006840 U CN 2140068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plunger
limiting
contact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28834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立锋
周宝聪
马永兴
周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t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t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t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tong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28834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0068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0068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0068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包括手柄底座,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用于控制电子锁启闭,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手柄底座上;手柄,所述手柄用于控制微动开关启闭和机械锁启闭,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手柄底座上;限位柱塞,所述限位柱塞用于对手柄进行止位,所述限位柱塞设置在手柄底座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具有电子机械双解锁结构,同时保证了在通常情况下机械锁不会被触发,提高内把手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使用舒适度求。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内开拉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内开拉手。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门把手包括把手基座和与把手基座相连接的机械锁,通过把手基座与机械锁的联动实现车门的开闭。通常情况下,使用机械锁联动的把手要集成弹簧、销轴、平衡块、惯性锁等多种零部件,这种汽车门把手由于活动部件多,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把手卡滞、窜动、间隙面差不均等问题,舒适感大大降低,且损耗大。电子开关系统是一种通过电路或芯片工作控制机械开关的开闭、完成开锁、闭锁任务的电子产品,通常包括电子开关、线束、线束连接插头、电子锁本体等部件。目前市面上已有一些汽车内拉手环具有机械电子双解锁功能,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汽车内把手的电子机械双解锁结构”,其公告号CN 210563903 U,包括把手底座、与把手底座转动连接的内把手手柄、以及拉索,所述拉索的一端通过拉索支架与内把手手柄连接,所述拉索的另一端与门锁连接,所述内把手手柄的内端设有手动触发部和电动触发部。该实用新型中汽车内把手具有电子解锁功能和机械解锁功能,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难以控制内把手手柄与把手底座之间的开合角度,在启动微动开关的同时常常也会开启机械锁,影响舒适度,加剧内把手的损耗,影响内把手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内开拉手打开的同时常会启动机械锁,易影响舒适度、加剧内把手的损耗、影响内把手的使用寿命且难以满足客户对强度和耐久性的试验要求等问题,提供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具有电子机械双解锁结构,同时保证了在通常情况下机械锁不会被触发,提高内把手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包括手柄底座,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用于控制电子锁启闭,所述微动开关固定在手柄底座上;手柄,所述手柄用于控制微动开关启闭和机械锁启闭,所述手柄转动连接手柄底座上;限位柱塞,所述限位柱塞用于对手柄进行止位,所述限位柱塞设置在手柄底座上。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微动开关的设置使得内拉手环增加了电子锁的功能,手柄通过转动触发电子解锁和机械解锁,使用时手柄转动首先触发电子解锁,当电子解锁失效时,再触发机械解锁,而限位柱塞的设置对手柄具有一定的止位作用,在手柄触发机械解锁之前,限位柱塞对手柄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使用户在施力过程中也受到明显的阻力,有利于对乘客起到提示作用,便于乘客根据施力情况区别电子解锁和机械解锁,避免直接在启动微动开关的同时常常也会开启机械锁从而加剧内把手的损耗、影响内把手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柱塞包括安装端和接触端,在所述手柄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柱塞的柱塞安装结构,所述柱塞安装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安装端的安装槽和套设在接触端外的限位安装孔。安装端用于与安装槽配合进而安装限位柱塞,而接触端在安装限位柱塞的同时还用于与手柄接触设置,限位安装孔对限位柱塞进行限位,使得限位柱塞仅在轴向进行往复运动,而不会从柱塞安装结构中脱出。
作为优选,在所述安装槽底部设置有用于避免阻碍限位柱塞进行轴向移动的通孔结构。通孔结构的设置有利于限位柱塞进行轴向移动,进而使限位柱塞对手柄具有一定的止位作用,但在对手柄施加较大的力时,限位柱塞发生轴向移动,便于手柄开启机械解锁。
作为优选,所述柱塞安装结构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限位柱塞外,在所述限位柱塞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靠近接触端设置。第一复位弹簧的设置便于在手柄复位的同时限位柱塞同时复位,限位凸起的设置用于控制限位柱塞的位置,同时避免了限位柱塞在复位时从限位安装孔中滑出。
作为优选,所述接触端的端面设置为弧形板结构,在手柄上设置有用于在触发机械解锁前与限位柱塞接触端接触设置的接触臂,所述接触臂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接触端轴向运动的圆角结构,所述圆角结构与弧形板结构配合设置。这样的设置便于接触臂在手柄转动的同时推动限位柱塞轴向移动,进而越过限位柱塞开启机械解锁,同时还手柄进行阻碍作用,便于用户通过施力情况区别电子解锁和机械解锁情况。
作为优选,在所述手柄上还设置有用于触发微动开关的接触板,接触臂设置在接触板上。手柄先通过接触板打开微动开关,在通过接触臂与限位柱塞接触设置判断是否触发机械锁,接触臂设置在接触板上使结构更简单。
作为优选,还包括转轴,所述手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手柄底座上,在所述转轴外套设有用于带动手柄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转轴保证了手柄在手柄底座上发生转动,而第二复位弹簧的设置便于手柄自动复位到初始状态,避免了手柄将电子锁或者机械锁开启后一直保持开启状态。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具有电子机械双解锁结构,同时保证了在通常情况下机械锁不会被触发,且内开拉手轻巧美观还满足了客户对强度和耐久性的试验要求;
(2)限位柱塞的设置便于乘客根据施力情况区别电子解锁和机械解锁,避免直接在启动微动开关的同时常常也会开启机械锁从而加剧内把手的损耗、影响内把手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开拉手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汽车内拉手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汽车内拉手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汽车内拉手环在手柄与限位柱塞未接触时的剖视图;
图5是汽车内拉手环在手柄与限位柱塞接触时的剖视图;
图中:1、手柄底座 101、安装槽 2、手柄 201、接触板 202、接触臂 3、转轴 4、第二复位弹簧 5、限位柱塞 501、安装端 502、限位凸起 503、接触端 6、第一复位弹簧 7、微动开关 701、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包括手柄底座1和手柄2,手柄底座1将内拉手环固定在车门上,在手柄底座1上设置有微动开关7,其中微动开关7为内拉手环增加了电子锁的功能,而在微动开关7上设置有弹片701,弹片701与手柄2接触进而传输信号控制电子锁的启闭,手柄2用于触发电子锁和机械锁,手柄2转动连接在手柄底座1上,在手柄2和手柄底座1之间设置有转轴3,在转轴3外设置有带动手柄2转动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4;另外,在手柄底座1上还设置有限位柱塞5,限位柱塞5连接在手柄底座1上,限位柱塞5包括安装端501和接触端503,在限位柱塞5上设置有限位凸起502,所述限位凸起502靠近接触端503设置,在手柄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柱塞5的柱塞安装结构,柱塞安装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安装端501的安装槽101和套设在接触端503外的限位安装孔,其中,为便于安装,安装槽101设置为“7”字形缺口状结构,在安装槽101与安装端501的端面接触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避免阻碍限位柱塞5进行轴向移动的通孔结构,通孔结构用于套设在安装端501外,在柱塞安装结构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6,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套设在限位柱塞5外。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微动开关7的设置使得内拉手环增加了电子锁的功能,手柄2通过转动触发电子解锁和机械解锁,使用时手柄2转动首先触发电子解锁,当电子解锁失效时,再触发机械解锁,而限位柱塞5的设置对手柄2具有一定的止位作用,在手柄2触发机械解锁之前,限位柱塞5对手柄2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这就使用户在施力过程中也受到明显的阻力,有利于对乘客起到提示作用,便于乘客根据施力情况区别电子解锁和机械解锁,避免直接在启动微动开关7的同时常常也会开启机械锁从而加剧内把手的损耗、影响内把手的使用寿命,也提高了使用舒适度。而安装端501用于与安装槽101配合进而安装限位柱塞5,安装槽101上通孔结构的设置有利于限位柱塞5进行轴向移动,进而使限位柱塞5对手柄2具有一定的止位作用,但在对手柄2施加较大的力时,限位柱塞5发生轴向移动,便于手柄2开启机械解锁,而接触端503在安装限位柱塞5的同时还用于与手柄2接触设置,限位安装孔对限位柱塞5进行限位,使得限位柱塞5仅在轴向进行往复运动,而不会从柱塞安装结构中脱出,
此外,在接触端503的端面设置为弧形板结构,在手柄2上设置有用于在触发机械解锁前与限位柱塞5接触端503接触设置的接触臂202,接触臂202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接触端503轴向运动的圆角结构,圆角结构与弧形板结构配合设置,这样的设置便于接触臂202在手柄2转动的同时推动限位柱塞轴向移动,进而越过限位柱塞开启机械解锁,同时还手柄2进行阻碍作用,便于用户通过施力情况区别电子解锁和机械解锁情况,限位凸起502的设置用于控制限位柱塞5的位置,同时避免了限位柱塞5在复位时从限位安装孔中滑出。在手柄2上设置有用于触发微动开关7的接触板201,接触臂202设置在接触板201上。手柄2先通过接触板201打开微动开关7,在通过接触臂202与限位柱塞5接触设置判断是否触发机械锁,接触臂202设置在接触板201上使结构更简单。
在使用时,如图4所示,手柄2转动,在手柄2转动过程中,电子开关的弹片701随之弹起,转动至一定角度(如10°)时电子开关输出信号,车门通过电子锁解锁,可以推开车门。此时手柄2未接触限位柱塞5;如图5所示,当手柄2继续转动,转动至手柄2接触到限位柱塞5时(如转动20°),限位柱塞5对手柄2有明显的阻力,这就提醒了乘客如果继续转动将越过限位柱塞5开启机械解锁,有效将机械解锁与电子解锁区分开来。
实施例2:
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手柄2本身壁厚较大,手柄采用双射注射成型,这样就避免收缩不均匀导致表面出现凹坑等注塑问题,同时相较于一次性注塑成型,采用双射注塑有利于提高手柄2强度,使其满足客户强度和耐久性试验要求。另外,手柄包括分别注塑成型的连接内部和手持外部,连接内部采用PC/ABS+GF30材料,使其具有更好的强度,保证手柄2强度满足试验要求,而手持外部采用电镀级PC/ABS,便于电镀,提高美观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其特征是,包括
手柄底座(1),
微动开关(7),所述微动开关(7)用于控制电子锁启闭,所述微动开关(7)固定在手柄底座(1)上;
手柄(2),所述手柄(2)用于控制微动开关(7)启闭和机械锁启闭,所述手柄(2)转动连接手柄底座(1)上;
限位柱塞(5),所述限位柱塞(5)用于对手柄(2)进行止位,所述限位柱塞(5)设置在手柄底座(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柱塞(5)包括安装端(501)和接触端(503),在所述手柄底座(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限位柱塞(5)的柱塞安装结构,所述柱塞安装结构包括用于设置安装端(501)的安装槽(101)和套设在接触端(503)外的限位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其特征是,在所述安装槽(101)底部设置有用于避免阻碍限位柱塞(5)进行轴向移动的通孔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其特征是,所述柱塞安装结构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6),所述第一复位弹簧(6)套设在限位柱塞(5)外,在所述限位柱塞(5)上设置有限位凸起(502),所述限位凸起(502)靠近接触端(503)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其特征是,所述接触端(503)的端面设置为弧形板结构,在所述手柄(2)上设置有用于在触发机械解锁前与限位柱塞(5)接触端(503)接触设置的接触臂(202),所述接触臂(202)上设置有用于推动接触端(503)轴向运动的圆角结构,所述圆角结构与弧形板结构配合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其特征是,在手柄(2)上还设置有用于触发微动开关(7)的接触板(201),接触臂(202)设置在接触板(20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其特征是,还包括转轴(3),所述手柄(2)通过转轴(3)转动连接在手柄底座(1)上,在所述转轴(3)外套设有用于带动手柄(2)复位的第二复位弹簧(4)。
CN202022288347.4U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汽车内开拉手 Active CN2140068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8347.4U CN214006840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汽车内开拉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288347.4U CN214006840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汽车内开拉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006840U true CN214006840U (zh) 2021-08-20

Family

ID=77300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288347.4U Active CN214006840U (zh) 2020-10-14 2020-10-14 一种汽车内开拉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0068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820212B1 (en) Actuation device
US9341005B2 (en) Handle device
US6499789B2 (en) Filler inlet compartment lid operating system
CN112204217B (zh) 门扇把手装置,特别是用于机动车辆的
US20020157435A1 (en) Locking device
EP1556569A1 (en) Door handle, especially for vehicle, provided with an inertial security system
CN211038220U (zh) 一种电子解锁机械式汽车门拉手
JP7380693B2 (ja) 自動車用ロック
CN112443217A (zh) 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
CN112252867B (zh) 一种汽车内开拉手及其制造方法
CN214006840U (zh) 一种汽车内开拉手
US4886310A (en)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with flush glass
JP5663738B2 (ja) 自動車の開閉部のためのノブ
CN209924679U (zh) 一种汽车门外把手的隐藏式结构
CN110700707A (zh) 一种用于车用手套箱的扣手装置
JPH0571379U (ja) ドアロックのケーブル連結構造
CN211258158U (zh) 车辆门把手组件以及车辆
CN111809989A (zh) 车门锁体的控制装置
CN219312477U (zh) 车门组件及汽车
KR102629275B1 (ko) 하이브리드식 도어 인사이드핸들
KR102667537B1 (ko) 설치공간을 줄인 하이브리드식 도어 인사이드핸들
CN218953058U (zh) 一种门把手及车辆
CN114753716B (zh) 一种电磁锁及洗衣机
CN218953059U (zh) 一种门把手及车辆
CN210122857U (zh) 汽车电动锁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