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3217A - 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3217A
CN112443217A CN201910819024.2A CN201910819024A CN112443217A CN 112443217 A CN112443217 A CN 112443217A CN 201910819024 A CN201910819024 A CN 201910819024A CN 112443217 A CN112443217 A CN 112443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assembly
connecting rod
push rod
sw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190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3217B (zh
Inventor
任严
邱寿发
邱俊铭
周倩倩
高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190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43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43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3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3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32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6Mounting of handles, e.g. to the wing or to the lock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03Handles creating a completely closed wing surface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门体把手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组件、第一连杆组件、第二连杆组件、摆臂和把手。驱动组件与壳体连接,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与驱动组件连接,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连杆组件运动,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组件驱动第二连杆组件运动,摆臂的一端与壳体连接,且摆臂相对于壳体可摆动,把手与摆臂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摆臂、第二连杆组件驱动把手运动。根据本发明的门体把手装置,通过利用摆臂、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可以限定出把手的运动轨迹,进而可以使把手可以平稳、顺畅地运动。

Description

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消费者不仅对车辆的性能有要求,对车辆的美观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门把手凸出汽车侧面,外形不美观,传统汽车门把手与电子技术结合,使把手趋于隐藏式,现有的隐藏式把手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所述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方便操作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包括:壳体;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第一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运动;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运动;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摆臂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摆动;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摆臂、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驱动所述把手运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通过利用摆臂、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可以限定出把手的运动轨迹,进而可以使把手可以平稳、顺畅地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主推杆,所述主推杆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主推杆与所述摆臂抵接;主连杆,所述主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推杆连接;副推杆,所述副推杆与所述主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副推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第一副连杆,所述第一副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副推杆连接,且所述第一副连杆相对于所述副推杆可转动,所述第一副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且第一副连杆相对于所述把手可转动;第二副连杆,所述第二副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副推杆连接,所述第二副连杆相对于所述副推杆可转动,所述第二副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且第二副连杆相对于所述把手可转动,所述第一副连杆和所述第二副连杆沿所述副推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体把手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用于限定所述副推杆运动轨迹的配合槽,所述副推杆与所述配合槽配合,且所述副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槽包括直线段和弧线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弧线段连通,当所述副推杆在所述直线段内运动时,所述把手适于在隐藏状态到拉出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副推杆在所述弧线段内运动时,所述把手适于解锁锁芯;所述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副连杆和所述第二副连杆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连杆为间隔开的两根,两根所述主连杆沿所述主推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所述主连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连接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主推杆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副推杆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二段相比,所述第一段更靠近所述把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摆臂具有镂空部;所述门体把手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两根所述主连杆之间,且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部分结构穿设于所述镂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体把手装置还包括: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摆臂与所述销轴连接,且所述摆臂围绕所述销轴可摆动;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套设于销轴,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止抵,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止抵,所述第一复位件常推动所述摆臂运动以带动所述把手复位;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设于所述把手,且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摆臂止抵,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止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把手包括:握持部;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握持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握持部具有加热组件,所述握持部具有安装槽,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丝和导热膜,所述加热丝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热膜盖设于所述安装槽,以将所述加热丝限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体把手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均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门体把手装置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于所述把手,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驱动组件通讯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门板;门体把手装置,所述门体把手装置为如上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所述门体把手装置的所述壳体嵌设于所述门板,所述门体把手装置的所述把手适于与设置于所述门板上的锁芯配合以解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摆臂、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可以限定出把手的运动轨迹,进而可以使把手可以平稳、顺畅地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预挂卡脚,所述门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预挂卡脚配合的挂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与所述门板之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门板卡接;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层叠且彼此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壳体卡接。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的把手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的把手的爆炸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的把手的爆炸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的控制器的爆炸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的密封组件的爆炸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门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的局部爆炸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门体把手装置100,
壳体110,上壳113,下壳114,螺纹件115,预挂卡脚116,
驱动组件120,伸缩杆121,卡接凸起122,
第一连杆组件130,主推杆131,卡槽1311,主连杆132,第一段133,连接段134,第二段135,副推杆136,加强连杆137,
第二连杆组件140,第一副连杆141,第二副连杆142,
摆臂150,镂空部151,销轴152,第一复位件153,阻尼齿154,第一摆臂段155,第二摆臂段156,
把手160,第二复位件161,
握持部162,安装槽163,第一支撑部164,第二支撑部165,
加热组件167,加热丝168,导热膜169,加热开关1671,温湿度传感器1672,加热电路板1673,加热电极1674,
第一限位块170,配合槽171,直线段172,弧线段173,
第二限位块180,
控制器190,微动开关191,开关按键1911,
控制盒1912,控制盖1913,密封槽1914,控制密封圈1915,控制电路板1916,螺钉1917,
配重块1921,配合块1922,拉线1923,安装柱1924,偏心部1925,
阻尼轮193,霍尔传感器194,锁芯195,
缓冲垫片1961,缓冲块1962,
门板210,挂孔212,
密封组件220,第一密封圈221,第一卡接部222,避让槽223,
第二密封圈224,第二卡接部2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以及门体把手装置1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100,包括:壳体110、驱动组件120、第一连杆组件130、第二连杆组件140、摆臂150和把手160。其中,门体把手装置100可以安装在车辆的门板210上,如图1、图2所示,壳体110可以包括上壳113和下壳114,上壳113和下壳114可以通过螺纹件115连接在一起。
具体而言,驱动组件120与壳体110连接,第一连杆组件130的一端与驱动组件120连接,驱动组件120驱动第一连杆组件130运动,第二连杆组件140的一端与第一连杆组件13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连杆组件130驱动第二连杆组件140运动。摆臂150的一端与壳体110连接,且摆臂150相对于壳体110可摆动。可以理解的是,“摆动”可以指部件围绕某一旋转轴来回转动,如图5所示,摆臂150可以围绕销轴152来回转动。把手160与摆臂150的另一端、第二连杆组件140的另一端连接,摆臂150、第二连杆组件140驱动把手160运动。
把手160运动时,把手160可以在隐藏状态、拉出状态以及解锁状态之间依次切换。当把手160处于隐藏状态时,把手160可以隐藏在车辆的门板210上,从门板210外侧处观察,把手160与门板210外表面平齐;当把手160处于拉出状态时,把手160凸出于门板210,用户可以握住把手160,并对把手160施加外力;当把手160处解锁状态时,把手160可以利用拉线1923对锁芯进行解锁,从而可以打开车门。需要说明的是,利用拉线解锁把手的方式,具有连接可靠、安全性高、能够满足车门各种造型分缝需求的优点。
当把手160从隐藏状态切换至拉出状态时,驱动组件120可以驱动第一连杆组件130运动,第一连杆组件130可以带动第二连杆组件140和摆臂150运动,第二连杆组件140和摆臂150可以带动把手160运动。此时,可以利用第二连杆组件140、摆臂150限定把手160的运动轨迹,使把手160可以平稳、顺畅地运动。当把手160从拉出状态切换至解锁状态时,把手160带动摆臂150摆动、第二连杆组件140向门打开方向运动,第二连杆组件140运动带动第一连杆组件130向外运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体把手装置100,通过利用摆臂150、第一连杆组件130和第二连杆组件140,可以限定出把手160的运动轨迹,结构简单,把手160可以平稳、顺畅地运动。
如图7所示,为了保护驱动组件1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驱动组件120上设置缓冲块1962,缓冲块1962可以为多个,多个缓冲块1962可以沿驱动组件120的周向方向上间隔开。由此,当车辆发生晃动时,多个缓冲块1962可以缓冲冲击,保护驱动组件120。需要说明的是,保护驱动组件120的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壳体110上与驱动组件120相对的部位设有缓冲垫片1961。
如图3-图5以及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一连杆组件130可以包括:主推杆131、主连杆132和副推杆136。其中,主推杆131与驱动组件120连接,主连杆132的一端与主推杆131连接,副推杆136与主连杆132的另一端连接,副推杆136与第二连杆组件140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驱动组件120可以与主推杆131连接,从而可以利用驱动组件120,驱动主推杆131运动,主推杆131带动主连杆132运动,主连杆132带动副推杆136运动,进而副推杆136可以带动第二连杆组件140运动。另外,主推杆131还可以与摆臂150抵接,由此当主推杆131运动时,主推杆131对摆臂150还具有推动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摆臂150和第二连杆组件140都是与把手160连接,即第一连杆组件130可同时推动摆臂150和第二连杆组件140,从而可以提升摆臂150和第二连杆组件140运动的同步性、一致性,使把手160可以更加平稳、顺畅地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当驱动组件120正转或者反转时,动力可以从驱动组件120依次传递至主推杆131、主连杆132、副推杆136、第二连杆组件140、把手160,且动力还可以从主推杆131传递到摆臂150及把手160;当有外力驱动把手160运动时,动力还可以从把手160依次传递至摆臂150及第二连杆组件140,第二连杆组件140的动力依次传递到副推杆136、主连杆132、主推杆1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驱动组件120可以包括伸缩杆121,伸缩杆121与主推杆131连接,伸缩杆121相对于壳体110可以进行伸缩运动,伸缩杆121在伸缩过程中,伸缩杆121可以与主推杆131同步运动。伸缩杆121可以与主推杆131卡接,例如,如图7所示,主推杆131具有卡槽1311,伸缩杆1321的端部具有卡接凸起122,卡接凸起122可以卡接在卡槽131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主连杆132可以为间隔开的两根,两根主连杆132沿主推杆131的长度方向间隔开。由此,可以为摆臂150提供运动空间。如图3所示,为了提升两根主连杆132之间的结构稳定性,两根主连杆132之间可以设有加强连杆137。
具体而言,主连杆132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133、连接段134和第二段135,第一段133与主推杆131连接,第二段135与副推杆136连接,第一段133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段135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与第二段135相比,第一段133更靠近把手16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段133和第二段135通过连接段134连接,连接段134与第一段133之间形成弯折结构、连接段134与第二段135之间形成弯折结构,由此可以使第一段133更靠近把手160、第二段135远离把手160。在利用主连杆132传递动力时,可以利用远离把手160的第二段135驱动第二连杆组件140运动,为第二连杆组件140提供较大的运动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二连杆组件140可以包括第一副连杆141。其中,第一副连杆141的一端与副推杆136连接,且第一副连杆141相对于副推杆136可转动,第一副连杆141的另一端与把手160连接,且第一副连杆141相对于把手160可转动。当运动传递至副推杆136时,副推杆136可以将运动传递至第一副连杆141,并且第一副连杆141可以将运动传递至把手160,使把手160的一端运动;当把手160的一端运动时,把手160的另一端随之运动,进而把手160可以带动摆臂150摆动,由于摆臂150自身具有运动限制(即摆臂150围绕销轴152转动),故可以利用摆臂150和第一副连杆141限定把手160的运动轨迹。
为了提升把手160运动的稳定性,如图4所示,第二连杆组件140可以包括第二副连杆142。第二副连杆142的一端与副推杆136连接,第二副连杆142相对于所述副推杆136可转动,第二副连杆142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160连接,且第二副连杆142相对于把手160可转动,第一副连杆141和第二副连杆142沿所述副推杆136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副连杆141和第二副连杆142可以平行设置,第一副连杆141和第二副连杆142之间具有镂空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门体把手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限位块170。第一限位块170与壳体110连接,第一限位块170具有用于限定副推杆136运动轨迹的配合槽171,副推杆136与配合槽171配合,且副推杆136相对于第一限位块170可动。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限位块170上设置配合槽171,并将副推杆136限定在配合槽171内,以使副推杆136沿着配合槽171运动,由此可以利用配合槽171的延伸形状限定副推杆136的运动轨迹,由此可以使副推杆136沿着预定的运动轨迹运动,进而可以限定出把手160的运动轨迹,从而可以提升把手160的运动稳定性和准确性,以便于实现对把手160运动的精准控制。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配合槽171可以包括直线段172和弧线段173。其中,直线段172与弧线段173连通,当副推杆136在直线段172内运动时,把手160适于在隐藏状态到拉出状态之间切换;当副推杆136在弧线段173内运动时,把手160适于在拉出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也即把手160适于解锁锁芯195。需要说明的是,锁芯可以为机械锁芯连杆,机械锁芯连杆的设计可以直接插入锁体的结构,可靠性高,解锁方便。
由此,可以利用配合槽171对把手160的运动过程进行区分。为提升第二连杆组件140的运动稳定性,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块170可以设于第一副连杆141和第二副连杆142之间。由此,在副推杆136的延伸方向上,可以利用第一限位块170对第一副连杆141和第二副连杆142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副连杆141和第二副连杆142沿副推杆136的长度方向运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所示,摆臂150的端部可以具有阻尼齿154,把手160上设有与所述阻尼齿154啮合的阻尼轮193,一方面,通过设置阻尼轮193,避免把手160由解锁状态切换到拉出状态时,由于把手160复位动作过快,导致把手160夹手,同时通过设置阻尼部件,可以提升运动舒适性;另一方面,摆臂150在摆动时,可以受到阻尼轮193的阻力,不但可以避免摆臂150因摆动速度过快与其他部件发生碰撞,还可以避免车辆在晃动过程中,因摆臂150误动,而导致把手160切换至解锁状态。
为了进一步防止把手160因误触而导致状态错误切换,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10上设有配重块1921,把手160通过拉线1923与壳体110连接,拉线1923上与壳体110连接的部位设有安装柱1924,安装柱1924与壳体110连接,安装柱1924上设有配合块1922。如图1所示,配重块1921具有偏心部1925,在重力的作用下,偏心部1925可以具有向下运动的运动趋势,以避免碰撞时导致车门误解锁。当驱动组件120未动,而把手160运动时,配重块1921与配合块1922止抵,进而配合块1922、安装柱1924可以阻挡配重块1921运动,进而可以阻挡把手160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门体把手装置100还可以包括第二限位块180,第二限位块180与壳体110连接,第二限位块180位于两根主连杆132之间。摆臂150具有镂空部151,第二限位块180的部分结构穿设于所述镂空部151。由此沿着主推杆131的长度方向对摆臂150进行限位,防止摆臂150沿主推杆131的长度方向运动。例如,如图5所示,第二限位块180可以在上下方向上限定摆臂150的运动,从而可以使摆臂150能够围绕着销轴152稳定地来回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摆臂150可以包括第一摆臂段155和第二摆臂段156,销轴设于第一摆臂段155的一端,第一摆臂段155的另一端与第二摆臂段156连接,且第一摆臂段155与第二摆臂段156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由此便于运动在摆臂150与把手160之间传递。
如图3、图5以及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门体把手装置100还可以包括销轴152、第一复位件153和第二复位件161。其中,销轴152与壳体110连接,摆臂150与销轴152连接,且摆臂150围绕销轴152可摆动,第一复位件153套设于销轴152,第一复位件153的一端与壳体110止抵,第一复位件153的另一端与摆臂150止抵,第一复位件153常推动摆臂150运动以带动所述把手160复位。如图6所示,第二复位件161设于把手160,且第二复位件161的一端与摆臂150止抵,第二复位件161的另一端与把手160止抵。
需要说明的是,当把手160需要从解锁状态切换至拉出状态时,可以利用第二复位件161和/或第一复位件153存储的弹性势能,使把手160从解锁状态切换至拉出状态;当把手160需要从拉出状态切换至隐藏状态时,第一复位件153可以驱动摆臂150转动,进而可以通过摆臂150带动把手160运动,摆臂150运动抵顶主推杆131带动第一连杆组件运动130,进而通过副推杆136运动带动第二连杆组件140运动,第二连杆组件140运动会带动把手160运动。当然,当把手160需要从拉出状态切换至隐藏状态时,还可以通过利用驱动组件120反转来实现,具体而言,车门由解锁状态切换到闭锁转态,控制器190检测到把手160需要收回到隐藏状态,则控制驱动组件反转带动第一连杆组件130运动进而使摆臂150和第二连杆组件140复位实现把手160的收回,如果在利用驱动组件120反转时出现把手160未完全复位时,此时可以利用第一复位件153的弹性力,使把手160复位。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复位件153可以为扭簧,第二复位件161可以为双扭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把手160可以包括握持部162、第一支撑部164和第二支撑部165。其中,第一支撑部164的一端与摆臂150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支撑部164的另一端与握持部162连接,第二支撑部165的一端与第二连杆组件140连接,第二支撑部165的另一端与握持部162连接,第一支撑部164与第二支撑部165沿握持部162的长度方向间隔开。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支撑部164和第二支撑部165可以将握持部162支撑起来,第一支撑部164和第二支撑部165之间的空间可以供手伸入,从而便于握持握持部162。
考虑到把手160可能存在运动失效的情况,为方便用户在把手160失效的条件下,可以对把手160进行操作,第一支撑部164可以位于握持部162的两端之间,也即第一支撑部164可以位于握持部162的中部,且第一支撑部164与握持部162的两个端面之间的距离分别为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其中,第一距离小于第二距离,由此可以以第一支撑部164为支点,将握持部162当作杠杆,从而可以利用杠杆原理,按压握持部162的一端,使握持部162的另一端翘起,用户可以利用握持部162翘起后形成的空间,将把手160握持住,进而便于拉动把手160。
在一些实施例中,握持部162具有加热组件167。加热组件167可以对握持部162进行加热,一方面可以将把手160上的水蒸干,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加热时产生的温度,融化冻结在把手160上的冰。例如在冬天,当车辆停驻在室外环境中,若把手160上有水时,水将会凝结在把手160的表面,导致把手160无法从隐藏状态切换至其他状态,通过设置加热组件167,可以对把手160进行加热,从而可以融化把手160上的冰。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加热组件167可以包括加热丝168和导热膜169。导热膜169可以盖设于加热丝168上。需要说明的是,导热膜169具有导热、均温的作用,由此可以利用导热膜169将加热丝168上的热量均匀地传导出来,同时还可以利用导热膜169固定加热丝168,避免因车辆的晃动导致加热丝168掉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加热组件167可以包括加热丝168和导热膜169。握持部162可以具有安装槽163,加热丝168设于安装槽163内,由此可以利用安装槽163对加热丝168进行保护。导热膜169盖设于安装槽163,以将加热丝168限定于安装槽163内。需要说明的是,导热膜169具有导热、均温的作用,由此可以利用导热膜169将加热丝168上的热量均匀地传导出来,同时还可以利用导热膜169将加热丝168限定在安装槽163内,避免因车辆的晃动导致加热丝168掉落。
为了方便控制加热组件16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0所示,门体把手装置10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190。其中,控制器190设于壳体110内,控制器190与驱动组件120、加热组件167均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利用控制器190控制驱动组件120运动,从而便于对把手160的运动进行控制,也即利用控制器190的控制信号来自动控制把手160的运动,进而可以提升车辆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地,通过将加热组件167与控制器190电连接,还可以利用控制器190控制加热丝168是否对把手160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控制器190可以包括控制盒1912、控制盖1913、控制电路板1916、控制密封圈1915和螺钉1917。其中控制盒1912与控制盖1913通过螺钉1917连接且限定出安装腔,控制电路板1916设于安装腔内。为了提升控制盒1912与控制盖1913之间的密封性,控制盒1912与控制盖1913之间可以设有控制密封圈1915。更进一步地,为了提升控制密封圈1915与控制盒1912或控制盖1913的贴合性,控制盖1913上可以设有密封槽1914,密封圈1915嵌设于密封槽1914内。如图10所示,密封槽1914形成在控制盖1913的拐角处,密封圈1914外套于控制盖1913上,且密封圈1914上与密封槽1914对应的部位与密封槽1914嵌合。
如图8、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组件167还可以包括加热开关1671、加热电路板1673和加热电极1674。其中加热开关、加热电极1674均可以与加热电路板1673电连接,以形成闭合回路。加热电路板1673与控制器190电连接,加热开关可以控制加热组件167的加热与否。
在一些实施例中,门体把手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微动开关191,微动开关191设于把手160,微动开关191与驱动组件120通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微动开关191的信号可以传递给控制器190,控制器190可以再将微动开关191的信号转化成驱动信号,传递给驱动组件120。需要说明的是,微动开关191被触发的条件可以包括:电磁信号或手动按压。例如,当微动开关191适于被电磁信号触发时,当微动开关191接收到智能钥匙或车内开关按钮的电磁信号时,微动开关191启动驱动组件120,驱动组件120可以将动力传递至把手160,从而把手160可以运动,或进行状态切换。如图6所示,微动开关191上设有开关按键1911,开关按键1911嵌设于把手160的握持部162处。
当然,如图14所示,车辆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驱动组件120可以包括驱动电机,车辆还具有温湿度传感器1672、霍尔传感器194等用于检测把手160状态的传感器。
当车辆的微动开关191或遥控钥匙发出开启把手160的信号时,信号传递至控制器190,控制器190再根据相应的控制指令,使驱动电机运动,进而使把手160进行状态切换;
当驱动电机发生堵转时,驱动电机发出堵转控制信号,可能是把手160与门板210间结冰,控制器190控制加热组件167对手柄进行加热除冰;加热组件167工作一段时间后,驱动电机继续驱动手柄运动,如果驱动电机仍处于堵转状态,控制器190继续发出控制信号,使加热组件167继续加热。
另外,控制器190还可以根据温湿度传感器1672、以及霍尔传感器194等提供的检测信息,控制把手160的运动,具体而言,在洗车或下雨天气,温湿度传感器1672检测到把手上有水,将湿度信号发送给控制器190,控制器190控制加热组件对把手进行加热。需要说明的是,霍尔传感器194通过检测驱动电机转动圈数来判断检测驱动组件的伸缩杆121行程,检测精度高,误差小,收回精准,可靠。
如图1-图14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门板210和如上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100。
具体而言,门体把手装置100的壳体110嵌设于门板210。需要说明的是,壳体可以通过可调节螺母与门板210连接在一起。安装时,可调节螺母具备调节功能,从而可以控制和调节把手和门板的面差,对于车身焊接精度要求不高,面差容易控制。
门体把手装置100的把手160适于与设置于门板210上的锁芯195配合以解锁。把手160运动时,把手160可以在隐藏状态、拉出状态以及解锁状态之间依次切换。例如,当把手160处于隐藏状态时,把手160可以隐藏在车辆的门板210上,从门板210外侧处观察,把手160与门板210外表面平齐;当把手160处于拉出状态时,把手160凸出于门板210,用户可以握住把手160,并对把手160施加外力;当把手160处于解锁状态时,把手160可以利用拉线1923对锁紧进行解锁,从而可以打开车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摆臂150、第一连杆组件130和第二连杆组件140,可以限定出把手160的运动轨迹,进而可以使把手160可以平稳、顺畅地运动。
为了方便安装门体把手装置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0上设置有预挂卡脚116,门板210上设置有用于与预挂卡脚116配合的挂孔212。也就是说,壳体110可以通过预挂卡脚116和挂孔212的配合安装至门板210上,由此可以简化壳体110与门板210的装配过程。成装配时,预挂卡脚116和挂孔212的配合可以对壳体进行预定位,通过预定位结构提前把隐藏式把手预挂于车门上,可以调节间隙,节省安装时间。
如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10与门板210之间设有密封组件220,密封组件220可以包括第一密封圈221和第二密封圈224。其中,第一密封圈221与门板210卡接,第二密封圈224与第一密封圈221层叠且彼此连接,第二密封圈224与所述壳体110卡接。也就是说,第一密封圈221和第二密封圈224可以形成双道密封,密封圈双道密封,且随形匹配门钣金,密封效果好,防尘防水等级高。
进一步地,如图11、图12所示,第一密封圈221具有避让槽223。第二密封圈224具有第二卡接部225。避让槽223可以用于避让第二卡接部225。第二卡接部225穿过避让槽223后与壳体110卡接。第一密封圈221还可以具有第一卡接部222,第一卡接部222可以与壳体110卡接。由此,可以利用卡接的方式将第一密封圈221与第二密封圈224的层叠形成的双道密封结构,对壳体100和门板210之间密封,从而可以提升把手160处的防水密封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上”、“下”、“底”、“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
第一连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连杆组件运动;
第二连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运动;
摆臂,所述摆臂的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摆臂相对于所述壳体可摆动;
把手,所述把手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组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摆臂、所述第二连杆组件驱动所述把手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包括:
主推杆,所述主推杆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主推杆与所述摆臂抵接;
主连杆,所述主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主推杆连接;
副推杆,所述副推杆与所述主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副推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包括:
第一副连杆,所述第一副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副推杆连接,且所述第一副连杆相对于所述副推杆可转动,所述第一副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且第一副连杆相对于所述把手可转动;
第二副连杆,所述第二副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副推杆连接,所述第二副连杆相对于所述副推杆可转动,所述第二副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连接,且第二副连杆相对于所述把手可转动,所述第一副连杆和所述第二副连杆沿所述副推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块具有用于限定所述副推杆运动轨迹的配合槽,所述副推杆与所述配合槽配合,且所述副推杆相对于所述第一限位块可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包括直线段和弧线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弧线段连通,当所述副推杆在所述直线段内运动时,所述把手适于在隐藏状态到拉出状态之间切换;当所述副推杆在所述弧线段内运动时,所述把手适于解锁锁芯;
所述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副连杆和所述第二副连杆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杆为间隔开的两根,两根所述主连杆沿所述主推杆的长度方向间隔开;
所述主连杆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连接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主推杆连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副推杆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段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与所述第二段相比,所述第一段更靠近所述把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具有镂空部;
所述门体把手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块位于两根所述主连杆之间,且所述第二限位块的部分结构穿设于所述镂空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销轴,所述销轴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摆臂与所述销轴连接,且所述摆臂围绕所述销轴可摆动;
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套设于销轴,所述第一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壳体止抵,所述第一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摆臂止抵,所述第一复位件常推动所述摆臂运动以带动所述把手复位;
第二复位件,所述第二复位件设于所述把手,且所述第二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摆臂止抵,所述第二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止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包括:
握持部;
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摆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
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握持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沿所述握持部的长度方向间隔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具有加热组件,所述握持部具有安装槽,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丝和导热膜,所述加热丝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导热膜盖设于所述安装槽,以将所述加热丝限定于所述安装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把手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均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把手装置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设于所述把手,所述微动开关与所述驱动组件通讯连接。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板;
门体把手装置,所述门体把手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门体把手装置,所述门体把手装置的所述壳体嵌设于所述门板,所述门体把手装置的所述把手适于与设置于所述门板上的锁芯配合以解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预挂卡脚,所述门板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预挂卡脚配合的挂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与所述门板之间设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
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门板卡接;
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层叠且彼此连接,所述第二密封圈与所述壳体卡接。
CN201910819024.2A 2019-08-30 2019-08-30 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 Active CN112443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9024.2A CN112443217B (zh) 2019-08-30 2019-08-30 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19024.2A CN112443217B (zh) 2019-08-30 2019-08-30 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3217A true CN112443217A (zh) 2021-03-05
CN112443217B CN112443217B (zh) 2023-02-10

Family

ID=74733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19024.2A Active CN112443217B (zh) 2019-08-30 2019-08-30 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4321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8659A (zh) * 2021-07-02 2021-11-12 上海佳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外翻式钣金与隐藏把手的预挂推拉式安装结构和安装方法
CN113833370A (zh) * 2021-09-24 2021-12-24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门把手、汽车和汽车门把手的加热方法
CN114278168A (zh) * 2021-12-29 2022-04-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装配定位系统
DE102021211012A1 (de) 2021-09-29 2023-03-30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Anordnung mit einer Fahrzeugtür mit einem motorisch betätigbaren Türgriff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1215A1 (en) * 2010-01-15 2013-09-19 Jaguar Cars Ltd Retractable handle for a door or the like
CN104204382A (zh) * 2012-04-10 2014-12-10 株式会社阿尔发 车辆的把手装置
CN105133969A (zh) * 2011-06-21 2015-12-09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用于车门或类似结构的可缩回把手装置
CN105917063A (zh) * 2013-11-18 2016-08-3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由门把手和门把手的致动装置构成的系统
CN207004254U (zh) * 2016-06-28 2018-02-1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辆和车辆门
CN108374615A (zh) * 2018-05-11 2018-08-07 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门把手
CN108979368A (zh) * 2018-09-13 2018-12-11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外把手的隐藏式结构
CN110023574A (zh) * 2017-01-25 2019-07-16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车门的门把手装置
CN111295494A (zh) * 2017-10-30 2020-06-16 戴姆勒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门的把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41215A1 (en) * 2010-01-15 2013-09-19 Jaguar Cars Ltd Retractable handle for a door or the like
US10280658B2 (en) * 2010-01-15 2019-05-07 Martin Charles Halliwell Retractable handle for a door or the like
CN105133969A (zh) * 2011-06-21 2015-12-09 捷豹路虎有限公司 用于车门或类似结构的可缩回把手装置
CN104204382A (zh) * 2012-04-10 2014-12-10 株式会社阿尔发 车辆的把手装置
CN105917063A (zh) * 2013-11-18 2016-08-3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由门把手和门把手的致动装置构成的系统
CN207004254U (zh) * 2016-06-28 2018-02-13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车辆和车辆门
CN110023574A (zh) * 2017-01-25 2019-07-16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用于车门的门把手装置
CN111295494A (zh) * 2017-10-30 2020-06-16 戴姆勒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门的把手装置
CN108374615A (zh) * 2018-05-11 2018-08-07 中山市澳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门把手
CN108979368A (zh) * 2018-09-13 2018-12-11 宁波华德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门外把手的隐藏式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8659A (zh) * 2021-07-02 2021-11-12 上海佳慕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外翻式钣金与隐藏把手的预挂推拉式安装结构和安装方法
CN113833370A (zh) * 2021-09-24 2021-12-24 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汽车门把手、汽车和汽车门把手的加热方法
DE102021211012A1 (de) 2021-09-29 2023-03-30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Anordnung mit einer Fahrzeugtür mit einem motorisch betätigbaren Türgriff
CN114278168A (zh) * 2021-12-29 2022-04-05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门隐藏式外开操作手柄装配定位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3217B (zh) 2023-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43217B (zh) 车辆及门体把手装置
US10907384B2 (en) Motor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US9598884B2 (en) Vehicle door latch device
US6519986B2 (en) Locking device
US6089649A (en)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for vehicle slide door
US11441340B2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for a vehicle door
CN109983190B (zh) 用于车门的门把手装置
EP0902143B1 (en) Locking mechanism of door locking apparatus for motor vehicle
CA2529104A1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cylinder
CN102027179A (zh) 旋转式棘爪闩锁
US20210071449A1 (en) Door leaf handle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vehicle
EP2620569B1 (en) Latch releasing system for vehicle door
US11035156B2 (en) Automobile door latch apparatus
US7770943B2 (en) Window or door having an electromechanical locking mechanism
CN110036171B (zh) 用于车门的门把手装置
US6552659B1 (en)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control movements and/or electric signals between a door actuating device and a door closer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door
US20070170729A1 (en) Window and window handle
JPS63501231A (ja) 車輌ドア用ラツチ組立体及びそれを備える車輌
JP4598668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US20210172219A1 (en) Door handle assembly of a vehicle door
GB2295643A (en) Door lock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door closing
US20220282533A1 (en) Handle assembly for a motor vehicle
CN114622781B (zh) 滑门门锁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US20190040658A1 (en) Door handle device
CN111663856A (zh) 智能插芯锁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