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973515U - 通气孔 - Google Patents
通气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973515U CN213973515U CN202021330581.2U CN202021330581U CN213973515U CN 213973515 U CN213973515 U CN 213973515U CN 202021330581 U CN202021330581 U CN 202021330581U CN 213973515 U CN213973515 U CN 2139735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votable flap
- vent
- air
- coupling element
- air flow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1/3414—Nozzles; Air-diffusers with means for adjusting the air stream direc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64—Details of hing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34—Nozzles; Air-diffusers
- B60H2001/3471—Details of actuators
- B60H2001/3478—Details of actuators acting on additional damper do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涉及通气孔,包括通道,其用于将气流从进气口引导至出气口、空气引导件,其布置在通道内用于将气流分为第一部分气流和第二部分气流、可枢转翼片,其布置在进气口和空气引导件之间,该可枢转翼片包括朝向进气口定位的第一部分和朝向空气引导件定位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构造成围绕布置在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之间的枢轴枢转,以调节第一部分气流和第二部分气流。可枢转翼片包括连接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被构造成将第一部分的枢转运动被动地耦合至第二部分的枢转运动。在可枢转翼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枢转运动期间,在第一部分到达极限位置之前,第二部分到达极限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通气孔,特别是一种用于车辆的通气孔。本文所述类型的通气孔包括用于将气流从进气口引导至出气口的通道、用于将气流分为第一部分气流和第二部分气流的空气引导件以及用于调节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气流的可枢转翼片(pivotableflap)。
背景技术
这种通气孔的许多示例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在许多情况下,例如为了获得良好的空气引导性能,可能希望使用具有大表面积的空气引导或调节元件。但是,较大的表面积可能导致气流将很大的力和/或扭矩施加到元件上,在可移动元件的情况下,这可能会导致元件发生不希望的运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申请所基于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上述缺点的通气孔。
通过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通气孔解决了该问题,该通气孔包括通道,其用于将气流从进气口引导到出气口、空气引导件,其布置在该通道内的用于将气流分为第一部分气流和第二部分气流,以及可枢转翼片,其布置在进气口与空气引导件之间。可枢转翼片包括朝向进气口定位的第一部分和朝向空气引导件定位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被构造成围绕布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枢轴枢转,以调节第一部分气流和/或第二部分气流。可枢转翼片包括连接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被构造成将第一部分的枢转运动被动地耦合至第二部分的枢转运动。
通气孔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限定了通道。进气口和出气口是壳体上的开口,该开口被构造成将通道与周围的空气流体连接。进气口和出气口可以相对于彼此成直径或几乎成直径,由此中心轴线被定义为从进气口的中心到空气排出开口的中心的连接线。平行于中心轴线或与中心轴线成一直线的方向称为轴向。
进气口可以是可连接的或连接到气道。该气道可以是HVAC(加热和/或通风和/或空气调节)系统的一部分。HVAC系统可以是机动车辆的HVAC系统。气道可以被构造成使气流过通道,例如通过流体连接到HVAC系统的中央单元。
出气口可被构造成允许通道与例如机动车辆内部的空间或需要排放空气的任何其他空间流体连接。出气口可以构造成当进气口连接至HVAC系统的气道时允许将气流排放到所述空间中。
空气引导件可以是相对于壳体安装在固定位置的刚性体。空气引导件可以被全部或部分容纳在通道中。壳体和空气引导件之间的空间限定了用于引导第一部分气流的第一子通道和用于引导第二部分气流的第二子通道。
可枢转翼片可包括至少一个刚性的、部分刚性的和/或可弯曲的主体或由至少一个刚性的、部分刚性的和/或可弯曲的主体组成。可枢转翼片安装在进气口和空气引导件之间的通道中。
可枢转翼片可被构造成可移动至中间位置,在此位置,可枢转翼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平行于轴向而对齐或与轴向成一直线而对齐。在中间位置,第一部分气流和第二部分气流可以是相等的,即具有相等的流量。
可枢转翼片的第一部分朝向进气口定位,即至少在中间位置中布置在可枢转翼片的第二部分与进气口之间。可枢转翼片的第二部分朝向空气引导件定位,即至少在中间位置处布置在第一部分与空气引导件之间。
可枢转翼片的该部分可构造成可枢转地离开中间位置,使得从所述进气口看,第一子通道或第二子通道可被部分或完全阻挡,从而调节构成第一和/或第二部分气流的气流的一部分。特别地,第一部分可被构造成当其枢转离开中间位置时,完全或部分地阻挡其中一个子通道;第二部分可被构造成当其枢转离开中间位置时,将至少一部分气流引导或偏转朝向其中一个子通道,而不会阻挡另一个子通道。
第一子通道可被构造为引导第一部分气流,使得第一部分气流通过出气口朝向不同于轴向的第一方向排出;第二子通道可构造成引导第二部分气流,使得第二部分气流通过出气口朝向与第一方向和轴向不同的第二方向排出。调节气流的构成第一和/或第二部分气流的部分可以随后调节通过出气口排出的气流的净排出方向。特别地,第一子通道和第二子通道可以被构造成使得离开两个子通道的部分气流彼此碰撞。
将枢轴布置在可枢转翼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具有以下优点:由气流施加在第一部分上的任何力和/或扭矩可以至少部分地被由气流施加在第二部分上的力和/或扭矩消除和/或抵消。这降低了可枢转翼片不期望的枢转运动的风险。
由于联接元件被构造成被动地耦合可枢转翼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枢转运动,因此第二部分的枢转运动可以跟随或部分跟随第一部分的枢转运动。第二部分的跟随第一部分的枢转运动的枢转运动意味着第一部分在径向方向上的枢转运动导致第二部分通过联接元件以第二角度在相同的径向方向上枢转运动。第二角度可以等于第一角度或不同于第一角度,优选地小于第一角度。
被构造成被动地耦合可枢转翼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枢转运动的联接元件具有以下优点:将作用在第一元件上的力和/或扭矩传递到第二元件和/ 或作用在第二元件上的力和/或扭矩传递到第一元件可以被减少。
被动地耦合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联接运动的另一有利效果是当第一部分枢转离开中间位置以致其完全或部分阻挡其中一个子通道时,第二部分的位置可以通过联接设置—无需任何附加或独立的调整—使得第二部分将至少一部分气流引导或偏转朝向另一子通道,而不会阻挡该子通道。
第一部分的枢转运动可以被限制在第一角度范围内,而第二部分的枢转运动可以被限制在第二角度范围内。第一角度范围可以等于第一角度范围或不同于第一角度范围。优选地,第二角度范围小于第一角度范围。
通气孔以如下方式实现:在可枢转翼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枢转运动期间,在第一部分到达极限位置之前,第二部分到达极限位置。
实现通气孔的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改善前述的有利效果,其中当第一部分至少部分地阻挡其中一个子通道时,第二部分将至少一部分气流引导或偏转朝向其他子通道。
通气孔可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该至少一个限位件构造成限制可枢转翼片的第二部分的枢转运动。这是在第一部分到达极限位置之前使第二部分到达极限位置的示例性方式。
至少一个限位件可以布置在空气引导件处。可选择地,至少一个限位件可以布置在通气孔的不同部分处,例如布置在壳体处。
通气孔还可包括操纵件,所述操纵件用于使可枢转翼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枢转,其中该操纵件可以直接连接至第一部分,而可以不直接连接至第二部分。
该操纵件允许方便地调节由通气孔排出的气流的方向性。仅将操纵件连接到第一部分而不连接到第二部分允许通过如上所述的联接来设置第二部分的位置。
可枢转翼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可以是刚性叶片或包括刚性叶片。在这种情况下,可枢转翼片是可折叠的元件,其中枢轴用作铰链。这可以具有允许通气孔坚固且耐用的构造的优点。
联接元件可以是柔性和/或弹性的联接元件,和/或联接元件可以是或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叶片和/或至少一个柔性柱体和/或柔性金属元件和/或柔性聚合物元件和/或弹性体元件。这种类型的联接元件可以附接到或嵌入在可折叠的叶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部分中。这种类型的联接元件通过简单、成本有效且易于更换的部件来提供无源联接。
联接元件可以是摩擦联接元件,和/或所述通气孔可以这样构造,使得所述可枢转翼片的第一部分的枢转运动通过静态连接或摩擦连接和/或旋转运动使联接元件旋转,联接元件的第二部分通过静态连接或摩擦连接而使可枢转翼片的第二部分枢转。这种类型的联接元件具有简单实施的优点,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没有任何附加的专用部件,例如通过适当设计的附接特征(attachment feature)通过摩擦握柄(frictional grip)将第一和/或第二部分连接到枢轴。
可以选择柔性和/或弹性联接元件的弹性模块和/或摩擦联接元件内的摩擦力,使得至少在某个角度范围内,例如如所描述的由至少一个限位件确定的角度范围内,描述第二部分的枢转运动的第一角度可以等于描述第一部分的枢转运动的第一角度。
可枢转翼片可以是单个可弯曲叶片或包括单个可弯曲叶片,和/或可枢转翼片的第一和第二部分可以是可弯曲的翼片的端部,和/或联接元件可以是或包括布置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可弯曲的翼片的中心部分。
这种类型的可枢转翼片的优点是重量轻并且减少了所需的零件数量。
通气孔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在通气孔中常见的附加的空气调节元件。例如,通气孔可包括至少一个可枢转的叶片,通常为多个可枢转的叶片。可枢转的叶片可以例如在不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方向上调节排出气流的方向性。可将可枢转的叶片布置在空气引导件处、在壳体处或在通气孔中的其他地方,使得它们在垂直于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的方向上引导排出气流。
作为另外的空气调节元件的另一示例,通气孔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封闭元件,其可以调节气流和/或部分气流中的至少一个的流量,以及/或切断气流和/ 或至少一部分气流。至少一个封闭元件可以布置在所述通道中、在至少一个子通道中、在进气口处或在通气孔中的其他位置。
通气孔可以被构造成设置在机动车辆中,在该机动车辆中,其所有优点可以容易见效。
附图说明
当根据附图考虑时,根据以下对通气孔的某些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变得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通气孔的横截面,其中,可枢转翼片在第一位置,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通气孔的横截面,其中,可枢转翼片在第二位置。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的通气孔的横截面,其中,可枢转翼片在中间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不同表示中的重复特征和相似特征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被提供。
图1所示的通气孔1包括壳体2,壳体2的内部限定了用于引导气流从进气口4到通气孔5的通道3、布置在通道3内的空气引导件6以及布置在进气口4与空气引导件6之间的可枢转翼片7。
壳体2和空气引导件6由塑性材料制成并且整体上是刚性的。但是,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例如金属。进气口4和出气口5是壳体2上的开口并且沿直径方向布置。
通气孔1被构造成布置在机动车辆中,使得进气口4可连接至机动车辆的气道,该气道被构造成引导由机动车辆的HVAC(加热和/或通风和/或空气调节)系统提供的气流通过进气口4进入通道3。壳体2可安装在机动车辆的仪表板、装饰板、控制台或其他内部部件中。因此,出气口5被构造成将空气排放到机动车辆的内部。
空气引导件6被安装到壳体2上,位于通道3内,使得空气引导件6与壳体2之间的空间限定了引导第一部分气流的第一子通道14和引导第二部分气流的第二子通道15,其中第一和第二部分气流通过使通道3中的气流分开而产生。
可枢转翼片7包括朝向进气口4定位的第一部分8和朝向空气引导件6定位的第二部分9,其中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是由塑性材料制成的刚性叶片。但是,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或材料的组合,如金属。可选择地,可枢转翼片7 可以是单个可弯曲叶片,例如由柔性塑性材料制成的叶片,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是可弯曲叶片的端部。
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被构造成围绕布置在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之间的枢轴10枢转,以调节第一部分气流和第二部分气流。枢轴10被实施为固定到壳体2上的金属夹板,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都可枢转地附接到其上。当然,枢轴能以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明显的不同方式来实现,包括通过整体形成的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的部件。
通气孔包括布置在空气引导件6处且被构造成限制可枢转翼片7的第二部分9的枢转运动的两个限位件12。限位件12形成为在空气引导件6的朝进气口4的表面上的突起。可选择地,限位件12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形成,例如形成为凹口,或者它们可以布置在通气孔1的不同部分处,例如壳体2的侧部。
图1示出了处于第一位置的可枢转翼片7,其中第一部分8沿逆时针径向方向(在图1的横截面图中)以第一角度枢转,并且第二部分9沿相同的逆时针径向方向以第二角度枢转。第二部分9的枢转运动的角度范围受限位件12 限制;换句话说,在可枢转翼片7的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的枢转运动期间,在第一部分8到达极限位置之前,第二部分9到达极限位置。
在第一位置,第一部分8部分地阻挡第一子通道14,而第二部分9引导一部分气流朝向第二子通道15而不会阻挡该气流。
图2示出了可枢转翼片7在第二位置的通气孔1,其中第一部分8以类似于第一角度的角度枢转,但是沿顺时针径向方向(在图1或2的横截面图中),且第二部分9沿相同的顺时针径向方向以类似于第二角度的角度枢转。
在第二位置,第一部分8部分地阻挡第二子通道15,而第二部分9引导一部分气流朝向第二子通道14而不会阻挡该气流。
图3示出了可枢转翼片7处于中间位置的通气孔1,其中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不可见)均平行于轴向对齐,使得第一子通道14和第二子通道15 畅通无阻,且第一部分气流和第二部分气流相等。更特别地,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彼此成一直线。
如图1所示,可枢转翼片7包括形成为嵌入到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的相邻部分中的扁平金属叶片的联接元件11。
可选择地,联接元件11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或以不同的方式连接到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例如,联接元件11可以是柔性柱体、柔性聚合物元件或弹性体元件,例如EPDM元件或另一种类型的柔性和/或弹性联接元件11。如果如上所述,可枢转翼片7是单个可弯曲叶片,其端部是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那么联接元件11可以简单地是布置在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之间的可弯曲叶片的中心部分。
联接元件11可以可选择地是摩擦联接元件。在摩擦联接元件的示例性实施中,联接元件可以是枢轴10本身。第一部分8随后通过摩擦握柄,即通过夹持连接固定地连接到枢轴10且第二部分9连接到枢轴10,这允许第二部分8抵抗适当大小的摩擦力来围绕枢轴9枢转。然后,第一部分8的枢转运动通过第一部分8与枢轴10的固定连接使枢轴10旋转,而枢轴10的旋转运动通过摩擦握柄使第二部分9枢转。
图1中所示的用作柔性联接元件11的金属叶片被构造成使第一部分8的枢转运动被动地耦合至第二部分9的枢转运动。这通过联接元件11的足够的弯曲刚度来实现,使得第二部分9的枢转运动跟随第一部分8的枢转运动,直到因其中一个限位件12施加的限制使第二部分9到达极限位置时。
由于联接元件11的足够的柔性,即使在第二部分9已经到达其极限位置之后,第一部分8也可以继续枢转,直到第一部分8到达其自身的由壳体2确定的极限位置,此时子通道14和15之一完全闭合。第二部分9的极限位置可以可选择地由专用的限位件确定,该限位件可以例如布置在壳体2处。
当以相反的方式,即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朝向中间位置枢转可枢转翼片 7时,一旦第一部分8已经越过第二部分9处于其极限位置的位置,则联接元件11的足够的弹性允许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回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成一直线的构型。
通气孔包括用于使可枢转翼片7的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枢转的操纵件 13。
操纵件13直接连接到第一部分8,而不是直接连接到第二部分9。这意味着第二部分9仅通过第一部分被间接地操纵。操纵件13包括布置在空气引导件6的前面的把手16,即布置在空气引导件6的靠近出气口5的部分处,操作者可以在该处触碰并操纵把手16。把手16被牢固地连接至第一连接元件17,第一连接元件17相对于第一操纵件枢轴18被可枢转地布置在空气引导件6 内。第一连接元件17连接到第二连接件19,第二连接件19相对于第二操纵件枢轴20被可枢转地布置在空气引导件6内。第二连接元件20连接至可枢转翼片7的第一部分8,但未连接至可枢转翼片7的第二部分9。
因此,操纵件13被构造成当把手16移动时通过使第一部分8枢转来移动可枢转翼片7。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联接元件11实现的被动联接,因而第二部分9的枢转运动跟随第一部分8的枢转运动。优选地,操纵件13被构造成使得把手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导致可枢转翼片7的第一部分8沿相同方向运动。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气孔1被构造成使得离开通气孔1的排出气流也指向所述第一方向。
图1示出了在对应于可枢转翼片7的第一位置的第一位置中的操纵件13。图2示出了在对应于可枢转翼片7的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中的操纵件13。图3 示出了在对应于可枢转翼片7的中间位置的中间位置中的操纵件13。
如图1所示,通气孔1包括布置在通道3中靠近进气口4的一对封闭元件 21。封闭元件21是刚性叶片,该刚性叶片被构造成是可旋转的以调节气流的流量或完全切断气流。可选择地,通气孔1可以不包括任何封闭元件21,或者其可以包括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已知的或显而易见的任何其他类型或布置的封闭元件21。
通气孔还可包括可枢转的叶片(在图中未示出),以在与可枢转翼片7可调节排出气流的方向性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调节排出气流的方向性。可枢转的叶片可以以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或显而易见的多种方式中的任何一种来形成和布置。优选地,这样的叶片允许在与可枢转翼片7引导部分气流的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引导排出气流。
附图标记列表:
1 通气孔;
2 壳体;
3 通道;
4 进气口;
5 出气口;
6 空气引导件;
7 可枢转翼片;
8 第一部分;
9 第二部分;
10 枢轴;
11 联接元件;
12 限位件;
13 操纵件;
14 第一子通道;
15 第二子通道;
16 把手;
17 第一连接元件;
18 第一操纵件枢轴;
19 第二连接元件;
20 第二操纵件枢轴;
21 封闭元件。
Claims (9)
1.通气孔(1),其包括
通道(3),其用于引导气流从进气口(4)至出气口(5),
空气引导件(6),其布置在所述通道(3)内,用于将气流分为第一部分气流和第二部分气流,
可枢转翼片(7),其布置在所述进气口(4)与所述空气引导件(6)之间,所述可枢转翼片(7)包括朝向所述进气口(4)定位的第一部分(8)和朝向所述空气引导件(6)定位的第二部分(9),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8、9)被构造成围绕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8)和所述第二部分(9)之间的枢轴(10)枢转,以调节所述第一部分气流和所述第二部分气流,其中所述可枢转翼片(7)包括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8)和所述第二部分(9)的联接元件(11),所述联接元件(11)被构造成将所述第一部分(8)的枢转运动被动地耦合到所述第二部分(9)的枢转运动,并且其中,在所述可枢转翼片(7)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8、9)的枢转运动期间,在所述第一部分(8)到达极限位置之前,所述第二部分(9)到达极限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孔(1),其还包括至少一个限位件(12),所述至少一个限位件(12)被构造成限制所述可枢转翼片(7)的所述第二部分(9)的枢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气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限位件(12)布置在所述空气引导件(6)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孔(1),其还包括操纵件(13),所述操纵件(13)用于使所述可枢转翼片(7)的所述第一部分(8)和所述第二部分(9)枢转,其中所述操纵件(13)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一部分(8),而不直接连接到所述第二部分(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枢转翼片(7)的所述第一部分(8)和第二部分(9)是刚性叶片或包括刚性叶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11)是柔性的和/或弹性的联接元件(11),和/或所述联接元件(11)是或包括至少一个柔性叶片和/或至少一个柔性柱体和/或柔性金属元件和/或柔性聚合物元件和/或弹性体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元件(11)是摩擦联接元件(11),和/或所述可枢转翼片(7)的所述第一部分(8)的枢转运动通过静态连接或摩擦连接使所述联接元件(11)旋转,和/或所述联接元件(11)的旋转运动通过静态连接或摩擦连接使所述可枢转翼片(7)的所述第二部分(9)枢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孔(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枢转翼片(7)是单个可弯曲叶片或包括单个可弯曲叶片,和/或所述可枢转翼片(7)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8、9)是所述可弯曲叶片的端部,和/或所述联接元件(11)是或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部分(8)和所述第二部分(9)之间的所述可弯曲叶片的中心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气孔(1),其被构造成设置在机动车辆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9210048.1 | 2019-07-08 | ||
DE102019210048.1A DE102019210048A1 (de) | 2019-07-08 | 2019-07-08 | Luftausströmer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973515U true CN213973515U (zh) | 2021-08-17 |
Family
ID=7409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1330581.2U Active CN213973515U (zh) | 2019-07-08 | 2020-07-08 | 通气孔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973515U (zh) |
DE (1) | DE10201921004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8129188A1 (de) * | 2018-11-20 | 2020-05-20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Luftausströmer für ein Fahrzeug |
DE102022206101A1 (de) | 2022-06-17 | 2023-12-28 |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 Fahrzeugbelüftungsvorrichtung mit einem Betätigungsmechanismus zum Verstellen einer Klappe, Fahrzeuginnenverkleidungsteil und Verfahre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77375B2 (ja) * | 2013-04-18 | 2017-02-08 |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 レジスタの操作ノブ |
DE102017106275A1 (de) * | 2017-03-23 | 2018-09-27 | Dr. Schneider Kunststoffwerke Gmbh | Luftausströmer |
DE102017004928A1 (de) * | 2017-05-22 | 2018-11-22 | Faurecia Innenraum Systeme Gmbh | Auslassvorrichtung |
DE102017011180B4 (de) * | 2017-12-04 | 2023-11-09 | Faurecia lnterieur Industrie | Auslassvorrichtung |
-
2019
- 2019-07-08 DE DE102019210048.1A patent/DE102019210048A1/de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07-08 CN CN202021330581.2U patent/CN213973515U/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9210048A1 (de) | 2021-0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3973515U (zh) | 通气孔 | |
US4406214A (en) | Bypass passageway construction for a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system | |
JP4972252B2 (ja) | 空気フラップ | |
CN212242894U (zh) | 用于车辆的通气孔 | |
US11007851B2 (en) | Air nozzle device for a vehicle | |
EP2752624A1 (en) | An air vent device for directing and controlling an air flow from a hvac system | |
US11241941B2 (en) | Blowing device of air conditioner | |
CN112140847A (zh) | 通气孔 | |
CN213056620U (zh) | 通气孔 | |
KR20000075579A (ko) | 직류 수정기 와 차단 도어가 복합된 자동차 공기 유출체 | |
JP3929322B2 (ja) | 空気吹き出し口の調節装置 | |
US11173770B2 (en) | Register | |
KR101393093B1 (ko) | 차량용 공조장치 | |
KR20130030419A (ko) | 덕트용 풍량조절장치 | |
CN110978960B (zh) | 风向调整装置 | |
CN114845891A (zh) | 包括功能部件和通气器的车辆装饰元件 | |
JPH0751369Y2 (ja) | 車両用ベンチレータの開閉装置 | |
CN212171859U (zh) | 包括封闭装置的用于车辆的通风装置 | |
CN112744053B (zh) | 风向调整装置 | |
JP2020185966A (ja) | 風向調整装置 | |
JP4458982B2 (ja) | 車両用空調装置 | |
JPH07205638A (ja) | 空気通路切替装置 | |
JP7487036B2 (ja) | 風向調整装置 | |
CN216268588U (zh) | 通风孔 | |
CN215284284U (zh) | 通气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