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850008U - 一种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850008U
CN213850008U CN202022095241.2U CN202022095241U CN213850008U CN 213850008 U CN213850008 U CN 213850008U CN 202022095241 U CN202022095241 U CN 202022095241U CN 213850008 U CN213850008 U CN 213850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llecting
cooking
collecting tray
area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9524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泽春
龚益官
许华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oyou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9524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850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850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850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d-Manufacturing Devices (AREA)
  • Frying-Pans Or Fry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形成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中设有集油盘以将所述烹饪腔分隔形成下部的烹饪区和上部的集油区;所述集油盘上设有滤油组件,所述滤油组件设有过液孔用于交换所述烹饪区和集油区中的汤液;所述滤油组件与所述集油盘配合使得烹饪腔中的汤液通过弯折的导流通道以将汤液中的油脂过滤至集油盘上;所述滤油组件与所述集油盘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不高于10mm。通过设置集油盘将烹饪腔分隔形成下部的烹饪区和上部的集油区以实现在食材的烹饪过程中,汤液和食材不需要分离,即可收集到烹饪腔中汤液中已有的以及烹饪过程中食材析出的大部分的油脂和漂浮物,达到健康饮食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日常饮食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在日常烹炖鸡汤、排骨汤等汤品时,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油脂和漂浮物,如果这些油脂和漂浮物不加以处理,直接被食用,会导致用户摄入过多的油脂,极易容易导致肥胖以及其他的健康问题。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健康的能够祛除食材和汤液中油脂的烹饪器具,以控制人们在日常饮食中油脂的摄入。然而目前的烹饪器具,其无法达到去除油脂的功能;且用户若自行将油脂分离,只能在烹饪结束后,采用勺子等将其舀出,非常费事费力,也无法达到有效的祛除油脂,还会损失很多营养汤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通过设置集油盘将烹饪腔分隔形成下部的烹饪区和上部的集油区以实现在食材的烹饪过程中,汤液和食材不需要分离,且无需额外的祛脂收集时间,即可收集到烹饪腔中汤液中已有的以及烹饪过程中食材析出的大部分的油脂和漂浮物,达到健康美味饮食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形成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中设有集油盘以将所述烹饪腔分隔形成下部的烹饪区和上部的集油区;所述集油盘上设有滤油组件,所述滤油组件设有过液孔用于交换所述烹饪区和集油区中的汤液;所述滤油组件与所述集油盘配合使得烹饪腔中的汤液通过弯折的导流通道以将汤液中的油脂过滤至集油盘上;所述滤油组件与所述集油盘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不高于10mm。
进一步地,所述滤油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集油盘上的凸台和盖板,所述过液孔设于所述凸台上部,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盖板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侧壁,所述侧壁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D,1mm≤D≤10mm。
更进一步地,所述凸台具有至少一个最高点,所述过液孔设于所述凸台的上部并低于所述最高点。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液孔距离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为H,1mm≤H≤5mm。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底面具有导液面;所述过液孔竖直投影在所述盖板底面的区域形成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距离凸台任一位置的高度小于所述盖板的底面的其他区域距离该位置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凸台设有多个,均布在所述集油盘的底面。
更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凸台对应设有多个所述盖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设有一个,盖设在多个所述凸台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有连接柱;所述凸台和所述集油盘的底面其中的一个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分离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集油盘卡设在所述锅体的内侧壁上或所述锅体的口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烹饪腔中设有集油盘以将烹饪腔分隔形成下部的烹饪区和上部的集油区;由于集油盘设于烹饪区的上部,食材和大部分的汤液均处于烹饪区中,保证了食材和汤液的充分烹饪;集油盘上设有滤油组件,滤油组件设有过液孔用于交换烹饪区和集油区中的汤液;滤油组件与集油盘配合使得烹饪腔中的汤液通过弯折的导流通道以将汤液中的油脂过滤至集油盘上;滤油组件与集油盘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不高于10mm。在滤油组件中设置过液孔,实现将烹饪区的的油脂和汤液交换至集油区中,在经过集油盘和滤油组件进行部分油脂和漂浮物的过滤后的汤液交换至烹饪区中,从而实现油脂和漂浮物收集至集油盘上;从而实现无需将汤液和烹饪食材的分离即可将油脂和漂浮物收集至集油盘上;滤油组件与集油盘配合使得烹饪腔中的汤液通过弯折的导流通道以将汤液中的油脂过滤至集油盘上;具体的分离过滤收集过程为:由于油脂和漂浮物在烹饪过程中会逐渐漂浮在汤液的上层,烹饪过程以及沸腾过程中,上部的汤液会经过液孔流至集油区中,由于在集油区中油脂和漂浮物依然处于集油区中汤液的上层,滤油组件和集油盘配合将集油区中的汤液以弯折的导流通道,即对于处于集油区中的汤液经过一个先低后高的弯折的导流通道,在经过低处的导流通道时,将此处上层的液体阻挡,即油脂和漂浮物被阻止流过,仅将下层的汤液经导流通道流至过液口,使得集油区中位于下层的汤液经过液孔流回至烹饪区中,上层的油脂和漂浮物被阻挡在集油盘上,从而实现油脂和漂浮物的收集。
此外滤油组件与集油盘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不高于10mm,将其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设置不高于10mm,一方面保证了集油区和烹饪区中汤液的快速交换,实现快速的收集油脂和漂浮物,另一方面保证大部分的油脂和漂浮物被阻挡在集油盘上;若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太小,会导致集油区和烹饪区之间汤液交换很慢,造成集油区有大量的汤液汇聚,造成下部的烹饪区无法达到充分的烹饪,若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太大,会导致集油区中收集到的位于上层的油脂和漂浮物无法被阻挡在集油盘上,随导流通道流回至烹饪区中,无法达到有效的收集油脂和漂浮物,因此将滤油组件与集油盘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设置不高于10mm,以达到在充分烹饪的同时,实现部分油脂和漂浮物在集油盘中的快速收集,位于烹饪区中的油脂和漂浮物大量被祛除,达到安全营养低脂的烹饪食材。烹饪完成后,将集油盘取出即可实现烹饪食材和汤液中油脂和漂浮物的部分去除,并且该过滤和收集过程是在烹饪过程中完成的,无需人为的其他操作,方便快捷。
2)在集油盘上设置凸台和盖板,过液孔设于凸台的上部,盖板盖设在凸台上,盖板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侧壁;侧壁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D,1mm≤D≤10mm。凸台上设有过液孔,盖板盖设在凸台上,盖板的侧壁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D,1mm≤D≤10mm,过液孔使得位于烹饪区和集油区中的汤液实现交换,且使得集油区中的汤液在流回至烹饪区中时,经过侧壁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配合位置的导流通道,进而再经过凸台上的过液孔,形成一个弯折的导流通道,以确保集油盘中位于上部的油脂和漂浮物被侧壁阻挡至集油盘上,下部的汤液经弯折的导流通道进而经过过液孔流回至烹饪区中,实现部分油脂和漂浮物在集油盘中的快速收集,位于烹饪区中的油脂和漂浮物大量被祛除。并且,侧壁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D,1mm≤D≤10mm,将侧壁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配合位置的导流通道的导流通道的高度设置在1mm到10mm之间,一方面保证了集油区和烹饪区中汤液的快速交换,实现快速的收集油脂和漂浮物,另一方面保证大部分的油脂和漂浮物被阻挡在集油盘上;若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太小,会导致集油区和烹饪区之间汤液交换很慢,造成集油区有大量的汤液汇聚,造成下部的烹饪区无法达到充分的烹饪,若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太大,会导致集油区中收集到的位于上层的油脂和漂浮物无法被阻挡在集油盘上,随导流通道流回至烹饪区中,无法达到有效的收集油脂和漂浮物。
3)凸台具有至少一个最高点,过液孔设于凸台的上部并低于最高点。保证盖板盖设在凸台上时,盖板与过液孔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该位置的导液通道,能够使得汤液通过该间隙的导液通道以及过液孔实现烹饪区和集油区之间汤液的交换。
4)过液孔距离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为H,1mm≤H≤5mm。通过将过液孔与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设定在1mm到5mm之间,保证盖板与过液孔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导液通道的高度在1mm到5mm之间,若其距离H设定太小,无法保证集油区和烹饪区之间汤液的快速交换,并且H设定太小,会导致烹饪区中的汤液无法流至集油区中,使得无法有效收集烹饪腔中的部分油脂和漂浮物;再者,该位置处的距离设定太小,也会导致集油区中的汤液无法快速流回至烹饪区中,造成了集油区也存在大量的汤液,无法达到有效的收集油脂和漂浮物。若其距离H设定太大,会使得集油区中的汤液快速流回至烹饪区,未达到有效的过滤,造成油脂和漂浮物收集效果不好。
5)在盖板的底面设有导液面,即盖板与过液孔之间的导液通道之间具有导液面;过液孔竖直投影在盖板底面的区域形成投影区域;投影区域距离凸台任一位置的高度小于盖板的底面的其他区域距离该位置的高度。即保证位于集油区中的汤液在经过弯折的导流通道流回至烹饪区时,其经过液孔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会小于其附近的导流通道,由于位于集油区中汤液的油脂和漂浮物大部分被侧壁阻挡至收集盘中,另一小部分随汤液经弯折的导流通道到达盖板与凸台内的导流通道,由于投影区域距离凸台任一位置的高度小于盖板的底面的其他区域距离该位置的高度,即投影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会高于该位置的高度,进而位于上层的部分油脂和漂浮物会被其附近的高的导流通道的上顶面和其与投影区域连接处的侧面阻挡其进入过液孔,由于烹饪过程中不断有汤液经过液口进入至集油区中,进而该阻挡在盖板和凸台之间的油脂和漂浮物会被汤液再次带入到集油区,再一次进行油脂和漂浮物的过滤收集,从而实现充分高效的油脂和漂浮物的过滤和收集。
6)凸台设有多个,均布在集油盘的底面。多个凸台的设置,实现了多个弯折的导流通道,即实现快速的油脂和漂浮物的收集和过滤。
7)设置一个盖板,盖设在多个凸台的上部,实现过滤组件的快速组装装配。
8)多个凸台对应设有多个盖板。即每一个凸台对应设置有一个盖板,保证每个凸台和盖板的准确配合位置,以及具有精确的弯折的导流通道,实现其快速高效的过滤油脂和漂浮物。
9)盖板上设有连接柱;凸台和集油盘的底面其中的一个设有连接孔;连接柱与连接孔分离连接。即盖板和凸台可分离连接,实现过滤组件的快速装配,且盖板取下后,集油盘和凸台及过液孔的配合使该结构可单独作为蒸架使用,达到多功能使用的效果。
10)集油盘卡设在锅体的内侧壁上或锅体的口沿上,实现快速放置集油盘。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集油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集油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集油盘的另一视角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集油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锅体和集油盘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锅盖;200、锅体;300、集油盘;310、滤油组件;320、烹饪区;330、集油区;340、过气孔;311、过液孔;312、凸台;313、盖板;3121、连接孔;3122、凸包;3123、阻挡扣;3131、连接柱;3132、侧壁;3133、导液面;3134、卡凸扣;301、集油盘底面;H、过液孔距离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D、侧壁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距离;350、支撑垫;360、提手;400、烹饪腔;S、投影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200和锅盖100,锅盖100盖合在锅体200上形成烹饪腔400,烹饪腔400中设有集油盘300以将烹饪腔400分隔形成下部的烹饪区320和上部的集油区330;集油盘300上设有滤油组件310,滤油组件310设有过液孔311用于交换烹饪区320和集油区330中的汤液;需要说明的是,过液孔311可以设有多个,以用于交换所述烹饪区和集油区中的汤液。滤油组件310与集油盘300配合使得烹饪腔400中的汤液通过弯折的导流通道以将汤液中的油脂过滤至集油盘300上;滤油组件310与集油盘300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不高于10mm。
由于集油盘300设于烹饪区320的上部,食材和大部分的汤液均处于烹饪区320中,保证了食材和汤液的充分烹饪;集油盘300上设有滤油组件310,滤油组件310设有过液孔311用于交换烹饪区320和集油区330中的汤液;滤油组件310与集油盘300配合使得烹饪腔400中的汤液通过弯折的导流通道以将汤液中的油脂过滤至集油盘300上;滤油组件310与集油盘300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不高于10mm。在滤油组件中设置过液孔311,实现将烹饪区320的的油脂和汤液交换至集油区330中,在经过集油盘300和滤油组件310进行部分油脂和漂浮物的过滤后的汤液交换至烹饪区320中,从而实现油脂和漂浮物收集至集油盘300上;烹饪食材和营养汤液还位于烹饪区320中,无需实现烹饪食材和营养汤液的分离即可实现油脂和漂浮物的过滤和收集;滤油组件310与集油盘300配合使得烹饪腔400中的汤液通过弯折的导流通道以将汤液中的油脂过滤至集油盘300上;由于油脂和漂浮物在烹饪过程中会逐渐漂浮在汤液的上层,烹饪过程以及沸腾过程中,上部的汤液会经过液孔311流至集油区330中,由于集油区330中油脂和漂浮物依然处于集油区330中汤液的上层,滤油组件310和集油盘300配合将集油区330中的汤液以弯折的导流通道,即对于处于集油区中的汤液经过一个先低后高的弯折的导流通道,使得集油区330中位于下层的汤液经过液孔311流回至烹饪区中,上层的油脂和漂浮物被阻挡在集油盘300上,从而实现油脂和漂浮物的收集。烹饪完成后,将集油盘300取出即可实现烹饪食材和汤液中油脂和漂浮物的部分去除,优选地,集油盘上设提手360,使得便于拿取集油盘并且该过滤和收集过程是在烹饪过程中完成的,无需人为的操作,方便快捷。
此外滤油组件310与集油盘300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不高于10mm,将其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设置不高于10mm,一方面保证了集油区330和烹饪区320中汤液的快速交换,实现快速的收集油脂和漂浮物,另一方面保证大部分的油脂和漂浮物被阻挡在集油盘300上;若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太小,会导致集油区330和烹饪区320之间汤液交换很慢,造成集油区330有大量的汤液汇聚,造成下部的烹饪区320无法达到充分的烹饪,若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太大,会导致集油区330中收集到的位于上层的油脂和漂浮物无法被阻挡在集油盘300上,会随导流通道流回至烹饪区320中,无法达到有效的收集油脂和漂浮物,因此将滤油组件与集油盘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设置不高于10mm,优选3mm、4mm、5mm、6mm、8mm,以达到在充分烹饪的同时,实现部分油脂和漂浮物在集油盘300中的快速收集,位于烹饪区320中的油脂和漂浮物大量被祛除,达到安全营养低脂的烹饪食材。
此外,在烹饪过程中进行油脂和漂浮物的收集时,为了达到效果更优的油脂的漂浮物的收集效果,优选地将集油盘300部分淹没过烹饪腔400中的汤液,且滤油组件310的过液孔311没过烹饪腔中的汤液,以使过液孔311在烹饪过程和沸腾过程中能够实现充分有效的烹饪区320中的汤液和集油区330中的汤液的交换,若是集油盘300在锅体中放置的位置相对烹饪腔400中的汤液位置太高,会导致集油盘300没有接触到烹饪区中的汤液,如此会导致只有在沸腾状态时,仅能将因沸腾汤液位置升高交换至集油盘300中的液体中的油脂和漂浮物进行部分的过滤和收集,若集油盘300放置太低,会使得烹饪区中的食材和汤液区域减少,不能达到充分有效的烹饪,并且,位置太低,导致汤液全部淹没集油盘,在集油盘300上无法在烹饪过程中有效的过滤和收集烹饪腔中的油脂和漂浮物,仅能在烹饪结束后,取出集油盘时,收集部分油脂和漂浮物,不能达到最优的去脂效果。因此可以通过不同的烹饪食材量和汤液量,选择合适的集油盘的放置高度,从而达到更优的油脂和漂浮物的过滤和收集。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在烹饪过程中,烹饪食材和汤液处于同一烹饪区中,集油盘300设置于其上,以用于过滤收集部分油脂和漂浮物,并在烹饪结束后,通过将集油盘300取出,即把收集到的油脂和漂浮物取走,即可实现降脂的烹饪食物和汤品,该收集过滤过程不需要将汤液和烹饪食材分离,在烹饪过程中即实现了自动过滤收集油脂,既保证了烹饪食材的美味,也无需用户进行额外单独的去脂操作或程序,过程简单方便,即可实现健康美味的低脂汤食。并且在过滤收集部分油脂和漂浮物的过程中,根据油脂和漂浮物始终浮于液体最上方的特性,通过保证其具有一个弯折的导流通道,即形成一个汤液流向为由低至高的导流通道,且位于低处的导流通道设有阻挡上层油脂和漂浮物流过的阻挡物即可实现油脂和漂浮物的过滤,因此基于该原理方法做出的结构上的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二、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烹饪器具,滤油组件310包括设于集油盘上300的凸台312和盖板313,过液孔311设于凸台312上部,盖板313盖设在凸台312上,盖板313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侧壁3132,侧壁3132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30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D,1mm≤D≤10mm。凸台312上设有过液孔311,盖板313盖设在凸台312上,盖板313的侧壁3132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300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D,1mm≤D≤10mm,过液孔311使得位于烹饪区320和集油区330中的汤液实现交换,且使得集油区330中的汤液在流回至烹饪区320中时,经过侧壁3132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配合位置的导流通道,进而再经过凸台312上的过液孔311,形成一个弯折的向上的导流通道,以确保集油盘300中位于上部的油脂和漂浮物被侧壁3132阻挡至集油盘300中,下部的汤液经弯折的导流通道进而经过过液孔311流回至烹饪区320中,实现部分油脂和漂浮物在集油盘300中的快速收集,位于烹饪区320中的油脂和漂浮物大量被祛除。并且,侧壁3132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D,1mm≤D≤10mm,将侧壁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配合位置的导流通道的导流通道的高度设置在1mm到10mm之间,一方面保证了集油区330和烹饪区320中汤液的快速交换,实现快速的收集油脂和漂浮物,另一方面保证大部分的油脂和漂浮物被阻挡在集油盘300上;若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太小,会导致集油区330和烹饪区320之间汤液交换很慢,造成集油区有大量的汤液汇聚,造成下部的烹饪区320无法达到充分的烹饪,若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太大,会导致集油区中收集到的位于上层的油脂和漂浮物无法被阻挡在集油盘上,随导流通道流回至烹饪区中,无法达到有效的收集油脂和漂浮物。本实施例中,优选侧壁3132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距离D为3mm、5mm、6mm。需要说明的是,过液孔311可以设有多个,以用于交换所述烹饪区320和集油区330中的汤液。
如图2-4所示,凸台312具有至少一个最高点,过液孔311设于凸台312的上部并低于最高点。本实施例中,凸台312上的最高点为在凸台的上部设置的凸包3122,以使其高度高于过液孔311的高度,即保证盖板313盖设在凸台312上时,盖板313与过液孔311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该位置处的导液通道,能够使得汤液通过该间隙的导液通道和过液孔311实现烹饪区320和集油区330之间汤液的交换。以及保证位于集油区330中的汤液先经过侧壁3132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300的底面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使油脂和漂浮物大部分被侧壁3132阻挡至集油盘中,进而剩余的汤液再经过向上的凸台的导流通道,进而到盖板313与过液孔311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该位置处的导液通道,进而经过液孔311流回至烹饪区320中。
如图3所示,过液孔311距离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为H,1mm≤H≤5mm。通过将过液孔311与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设定在1mm到5mm之间,保证盖板313与过液孔311之间的间隙形成的导液通道的高度在1mm到5mm之间,若其距离H设定太小,无法保证集油区330和烹饪区320之间汤液的快速交换,并且过液孔311距离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H设定太小,会导致烹饪区320中的汤液无法顺利流至集油区330中,使得无法有效收集烹饪腔400中的部分油脂和漂浮物;再者,过液孔311距离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H设定太小,也会导致集油区330中的汤液无法快速流回至烹饪区320中,造成了集油区330也存在大量的汤液,无法达到有效的收集油脂和漂浮物,且烹饪区320中的食材和汤液无法达到更优的充分烹饪。若过液孔311距离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H设定太大,会使得集油区330中的汤液快速流回至烹饪区,未达到有效的过滤,造成油脂和漂浮物收集效果不好。
如图3所示,盖板313的底面具有导液面3133;过液孔311竖直投影在盖板底面的区域形成投影区域;投影区域距离凸台312任一位置的高度小于盖板313的底面的其他区域距离该位置的高度。
在盖板313的底面设有导液面3133,即盖板313与过液孔311之间的导液通道之间具有导液面3133;过液孔311竖直投影在盖板313底面的区域形成投影区域S;投影区域S距离凸台312任一位置的高度小于盖板313的底面的其他区域距离该位置的高度。即保证位于集油区330中的汤液在经过弯折的导流通道流回至烹饪区时,其经过液孔311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会小于其附近的导流通道,由于位于集油区330中汤液的油脂和漂浮物大部分被侧3132壁阻挡至收集盘300中,另一小部分随汤液经弯折的导流通道到达盖板313与过液孔311之间具有间隙形成该位置处的导液通道,由于投影区域距离凸台312任一位置的高度小于盖板313的底面的其他区域距离该位置的高度,即投影区域以外的其他区域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会高于该位置的高度,进而位于上层的部分油脂和漂浮物会被其附近的高的导流通道的上顶面和其与投影区域连接处的侧面阻挡其进入过液孔311,由于烹饪过程中不断有汤液经过液口311进入至集油区330中,进而该阻挡在盖板和凸台之间的油脂和漂浮物会被汤液再次带入到集油区330,再一次进行油脂和漂浮物的过滤收集,从而实现充分高效的油脂和漂浮物的过滤和收集。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盖板313上设有连接柱3131;凸台312的底面上设有连接孔3121;连接柱3131与连接孔3121可分离连接;从而便于拆卸,以用于清理及拆洗油腻的易滋生细菌的集油盘300和滤油组件310。需要说明的是,该处的可分离连接,可以为连接柱3131为弹性件与连接孔3121弹性过盈连接;连接柱3131也可以为弹性卡扣,与连接孔3121连接;可实现分离连接的常用的机械结构均可在此进行应用。
实施例三:
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凸台312设有多个,均布在集油盘300的底面,多个凸台312的设置,实现了汤液具有多个弯折的导流通道,即实现快速的油脂和漂浮物的收集和过滤。
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一个盖板313,盖设在多个凸台312的上部,即一个盖板313盖设多个凸台312,且本实施例中,凸台312优选设置3-6个,其中3到4个最佳,使得集油盘300底面的凸台均布较为均匀美观。
此外,本实施例中,多个凸台312和盖板313为可分离连接,且集油盘300的底部设有连接孔3121,盖板上设置有连接柱3131,需要说明的是,该处的可分离连接,可以为连接柱3131为弹性件与连接孔3121弹性过盈连接;连接柱3131也可以为弹性卡扣,与连接孔3121连接;可实现分离连接的常用的机械结构均可在此进行应用。
本实施例中,集油盘300卡设在锅体200的内侧壁上或锅体200的口沿上,以实现快速放置集油盘;如图1所示,集油盘300可以通过其侧壁的上缘外翻卡设在锅体200的口沿上,如图7所示,也可以通过在锅体200的内侧壁上设置凸起,进而将集油盘卡设在凸起上。
此外,集油盘300的侧壁设有过气孔340,过气孔340设有多组,沿集油盘300的侧壁均匀分布。由于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蒸汽,而集油盘300放置在烹饪腔中,为防止热蒸汽将集油盘300顶起或造成集油盘放置不稳定,设置了过气孔340,且设置多组,保证烹饪腔中的热蒸汽可以通过过气孔340实现循环,进而保证集油盘的稳定放置。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多个凸台312对应设有多个盖板313。即每一个凸台313对应设置有一个盖板313,保证每个凸台312和盖板313的准确配合,以使得具有配合更为精确的的弯折的导流通道,实现其快速高效的过滤油脂和漂浮物。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中,将集油盘300上的盖板313取走,仅将集油盘300和具有导液孔311的凸台312卡设在锅体200上,可将其作为蒸架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所述锅盖盖合在所述锅体上形成烹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腔中设有集油盘以将所述烹饪腔分隔形成下部的烹饪区和上部的集油区;所述集油盘上设有滤油组件,所述滤油组件设有过液孔用于交换所述烹饪区和集油区中的汤液;所述滤油组件与所述集油盘配合使得烹饪腔中的汤液通过弯折的导流通道以将汤液中的油脂过滤至集油盘上;所述滤油组件与所述集油盘配合位置处的导流通道的高度不高于10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油组件包括设于所述集油盘上的凸台和盖板,所述过液孔设于所述凸台上部,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凸台上,所述盖板的周缘向下延伸形成侧壁,所述侧壁的底缘与其竖直投影重合的集油盘的底面之间的距离为D,1mm≤D≤10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具有至少一个最高点,所述过液孔设于所述凸台的上部并低于所述最高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孔距离最高点之间的竖直距离为H,1mm≤H≤5mm。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底面具有导液面;所述过液孔竖直投影在所述盖板底面的区域形成投影区域;所述投影区域距离凸台任一位置的高度小于所述盖板的底面的其他区域距离该位置的高度。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设有多个,均布在所述集油盘的底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台对应设有多个所述盖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设有一个,盖设在多个所述凸台的上部。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连接柱;所述凸台和所述集油盘的底面其中的一个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与所述连接孔分离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盘卡设在所述锅体的内侧壁上或所述锅体的口沿上。
CN202022095241.2U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烹饪器具 Active CN213850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5241.2U CN213850008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95241.2U CN213850008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850008U true CN213850008U (zh) 2021-08-03

Family

ID=77049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95241.2U Active CN213850008U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85000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4242A (zh) * 2022-03-14 2022-05-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的沥脂烹饪控制方法
CN114568928A (zh) * 2022-03-14 2022-06-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
CN114668298A (zh) * 2022-03-14 2022-06-2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的沥脂烹饪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4242A (zh) * 2022-03-14 2022-05-17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的沥脂烹饪控制方法
CN114568928A (zh) * 2022-03-14 2022-06-03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去油脂烹饪控制方法
CN114668298A (zh) * 2022-03-14 2022-06-28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的沥脂烹饪控制方法
CN114504242B (zh) * 2022-03-14 2023-09-05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的沥脂烹饪控制方法
CN114668298B (zh) * 2022-03-14 2024-05-14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锅的沥脂烹饪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850008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412804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8074637U (zh) 一种电炸炉
CN213850007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3787006U (zh) 一种电热多功能油炸锅
CN214548951U (zh) 厨房锅具用沥油板及锅具
CN21643898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850485Y (zh) 多功能锅具
CN210138088U (zh) 一种沥油盘和油锅装置
CN114246453A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4246452A (zh) 一种低脂食物的烹饪方法
CN112515497A (zh) 厨房锅具用沥油板及锅具
CN216364784U (zh) 一种新型空气炸锅用笼屉
CN211022273U (zh) 锅盖组件及烹饪器具
CN210446704U (zh) 一种煮锅
CN216984568U (zh) 一种智能炒菜机底座
CN219720365U (zh) 烹饪器具
CN214905852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214072898U (zh) 一种烹饪器皿及其烹饪机
CN217365429U (zh) 一种炒菜机盖
CN217907440U (zh) 油水分离电炸锅
CN215424122U (zh) 一种煮面锅及包括其的煮面炉
KR200240886Y1 (ko) 후라이 팬
CN217390444U (zh) 一种用于避免食物污染的多功能调奶辅食机
CN213046594U (zh) 一种具有防溢油结构的煎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1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 No. 52, 22nd Street, Baiyang Street, Qiantang New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00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Jiuchuang Home Applian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18 No. 760 Yinhai Street, Xiasha Street, H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JIUYANG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