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547468U -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547468U
CN213547468U CN201990000766.6U CN201990000766U CN213547468U CN 213547468 U CN213547468 U CN 213547468U CN 201990000766 U CN201990000766 U CN 201990000766U CN 213547468 U CN213547468 U CN 213547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acitor
region
conductive member
filter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9000076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寺本昌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547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5474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115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inductors and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17/00Fixed inductances of the signal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075Ladder networks, e.g. electric wave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01Frequency selective two-port networks
    • H03H7/17Structural details of sub-circuits of frequency selective networks
    • H03H7/1741Comprising typical LC combinations, irrespective of presence and location of additional resistors
    • H03H7/1758Series LC in shunt or branch path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7/00Multiple-port networks comprising only passive electrical elements as network components
    • H03H7/46Network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ources or loads, working on different frequencies or frequency bands, to a common load or sour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HIMPEDANCE NETWORKS, e.g. RESONANT CIRCUITS; RESONATORS
    • H03H1/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pedance networks whose electrical mode of operation is not specified or applicable to more than one type of network
    • H03H2001/0021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3H2001/0085Multilayer, e.g. LTCC, HTCC, green she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 Coils Or Transformers For Commun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抑制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之间的信号泄漏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具备具有相互不同的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20)的层叠体。在第一区域(10)配置有第一滤波器(F1),第一滤波器(F1)包括第一电感器(L1)并具有第一通带。在第二区域(20)配置有第二滤波器(F2),第二滤波器(F2)包括第二电感器(L2)并具有比第一通带靠低频侧的第二通带。在第一区域(10)中的与第二区域(20)相邻的区域配置有沿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且一端接地的第一导电部件(S1)。第一导电部件(S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器(L1)连接。

Description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正在推进小型移动体通信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省空间化。因此,需要用于小型移动体通信设备的分波器的小型化。作为适于小型化的分波器,已知有具备多个包含层叠的多个电介质层、图案导体以及导通孔导体的滤波器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作为那样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一个例子,列举有在日本特开2017-13563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具备公共端口、第一信号端口、第二信号端口、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第一滤波器设置于公共端口与第一信号端口之间,选择性地使第一通带内的频率的信号通过。第二滤波器设置于公共端口与第二信号端口之间,选择性地使与第一通带不同的第二通带内的频率的信号通过。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35636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中,在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之间产生电磁场耦合,有通过一个滤波器的信号泄漏到另一个滤波器之虞。
实用新型内容
即,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之间的信号泄漏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
在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中,实现了对抑制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之间的信号泄漏的构造的改进。
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一方式具备层叠体。层叠体具有相互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第一区域配置有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包括第一电感器并具有第一通带。在第二区域配置有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包括第二电感器并具有比第一通带靠低频侧的第二通带。
在第一区域中的与第二区域相邻的区域、或者第二区域中的与第一区域相邻的区域中的任一方配置有第一导电部件。第一导电部件沿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并且一端接地。
而且,在第一导电部件配置于第一区域中的与第二区域相邻的区域的情况下,第一导电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器连接。另外,在第一导电部件配置于第二区域中的与第一区域相邻的区域的情况下,第一导电部件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感器连接。
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二方式具备多个电介质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第一信号电极~第三信号电极、接地电极。
层叠体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电感器图案、至少一个第二电感器图案、至少两个第一电容器图案、至少两个第二电容器图案、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部件。第一电感器图案、第二电感器图案、第一电容器图案及第二电容器图案分别配置于多个电介质层中的规定层间。第一导电部件贯通至少一个电介质层而配置。
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形成有第一滤波器,第一滤波器包括第一电感器图案和第一电容器图案并具有第一通带。在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之间形成有第二滤波器,第二滤波器包括第二电感器图案和第二电容器图案并具有比第一通带靠低频侧的第二通带。在从多个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观察层叠体时,第一滤波器和第二滤波器配置为相互不重叠。
第一导电部件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一电感器图案或者第二电感器图案中的一个连接。而且,第一导电部件配置于第一电容器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电容器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三方式是一种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由层叠有多个电介质层和多个导体层的层叠体构成。具备第一滤波器、第二滤波器、接地导体以及导电部件。第一滤波器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一电容器。第二滤波器包括第二电感器和第二电容器。接地导体与接地电位连接。导电部件沿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在从层叠方向俯视时,第一滤波器以及第二滤波器分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导电部件将第一电感器与接地导体电连接,并且与第二区域相邻地配置。
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具有上述的构造,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之间的信号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层叠体所具有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的各自的配置的透视立体图。
图2是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中,配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表示作为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层叠体所具有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的各自的配置的透视立体图。
图4是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中,配置于第一区域的第一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表示作为相对于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比较例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层叠体所具有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的各自的配置的透视立体图。
图6是表示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以及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中的各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衰减特性以及绝缘特性)的图表。
图7是作为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所具备的第一滤波器以及第二滤波器的等效电路图。
图9的(A)是表示构成第一电容器图案的图案导体、构成第二电容器图案的图案导体以及第一导电部件的位置关系的透视立体图。图9的(B)是表示构成第一电容器图案的图案导体、构成第二电容器图案的图案导体以及第一导电部件的位置关系的透视立体图。
图10是从层叠方向透视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中对两个图案导体的位置关系进行了各种变更后的第一变形例~第三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11是从层叠方向透视对从层叠方向观察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时的、两个图案导体与构成第一导电部件S1的两个导通孔导体的位置关系进行了规定的第四变形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特征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对于相同或者公共的部分,在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不重复其说明。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对于作为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使用图1以及图2进行说明。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具备通过层叠电介质层而构成且包括图案导体以及导通孔导体的长方体形状的层叠体。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是与图案导体正交的方向,用箭头表示。
图1是表示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的层叠体所具有的、作为相互不同的区域的第一区域10、第二区域20以及第三区域30的各自的配置的透视立体图。与第一区域10对应的虚线、与第二区域20对应的单点划线、与第三区域30对应的双点划线示意性地表示各区域是相互不同的区域。在图1中,形成为透视电介质层而能够目视图案导体以及导通孔导体。
在第一区域10配置有具有第一通带的第一滤波器F1。第一滤波器F1包括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三电感器L3。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三电感器L3配置于第一区域10的被画阴影线的区域。
在第二区域20配置有具有比第一通带靠低频侧的第二通带的第二滤波器F2。第二滤波器F2包括第二电感器L2。第二电感器L2配置于第二区域20的被画阴影线的区域。
在这里,第二通带比第一通带靠低频侧是指第二通带的下限值比第一通带的下限值靠低频侧,第二通带的上限值比第一通带的上限值靠低频侧。通带的下限值是指在图6所示那样的S21(衰减特性)的频率特性中,比信号水平的最大值(0dB)小3dB的频率中的最低频侧的频率。另外,通带的上限值是指在图6所示那样的S21的频率特性中,比信号水平的最大值(0dB)小3dB的频率中的最高频侧的频率。
在第三区域30配置有具有比第二通带更靠低频侧的第三通带的第三滤波器F3。而且,第三通带的下限值比第二通带的下限值靠低频侧,第三通带的上限值比第二通带的上限值靠低频侧。上限值和下限值与上述同样。
即,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是具有三个通带并将频带相互不同的三个信号分离的三工器。但是,如后述那样,本公开所涉及的实用新型不限于三工器,也能够应用于包含双工器或者四工器等的多工器、除此之外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
在第一区域10中的与第二区域20相邻的区域配置有第一导电部件S1和第二导电部件S2。
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中,第一导电部件S1由三个导通孔导体S11、S12、S13构成。三个导通孔导体S11、S12、S13分别沿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且一端接地。另外,第二导电部件S2由两个导通孔导体S21、S22构成。两个导通孔导体S21、S22也分别沿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且一端接地。
而且,构成第一导电部件S1的三个导通孔导体S11、S12、S13的各自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器L1连接。另外,构成第二导电部件S2的两个导通孔导体S21、S22的各自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感器L3连接。
上述的结构与仅将第一导电部件S1接地的结构相比,接地区域较宽,因此能够使屏蔽从第二滤波器泄漏的信号的功能提高。
此外,第一导电部件S1以及第二导电部件S2的结构不限于上述情况。另外,如后述那样,第一导电部件S1以及第二导电部件S2兼作使第一滤波器F1接地时的接地导体、和第一滤波器F1与第二滤波器F2之间的屏蔽导体。根据第一滤波器F1的构造,也存在仅通过第一导电部件S1进行接地的情况。即,第二导电部件S2不是必需的构成要素。
图2是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中,配置于第一区域10并具有第一通带的第一滤波器F1的等效电路图。省略第二滤波器F2以及第三滤波器F3的等效电路图。在第一滤波器F1中,在第一信号端口PO1与第二信号端口PO2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一电容器C1和第二电容器C2。
在第一电容器C1与第二电容器C2之间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串联连接有第三电容器C3、第一电感器L1、第一导电部件S1。如上述那样,第一导电部件S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一电感器L1连接。
同样地,在第二电容器C2与第二信号端口PO2之间的节点与地线之间串联连接有第四电容器C4、第三电感器L3、第二导电部件S2。如上述那样,第二导电部件S2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三电感器L3连接。
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中,即使通过第二通带的信号向第一滤波器F1侧泄漏,也经由一端接地的第一导电部件S1以及第二导电部件S2而落到地线。即,第一导电部件S1以及第二导电部件S2成为抑制从第二通带向第一通带的信号泄漏的屏蔽部件。
此外,第一导电部件S1也可以配置于第二区域20中的与第一区域10相邻的区域。第一导电部件S1的一端如上述那样接地,另一端不与第一电感器连接,而与第二电感器L2连接。另外,在第一滤波器F1具有第三电感器L3的情况下,也可以在第二区域20中的与第一区域10相邻的区域还配置有第二导电部件S2。第二导电部件S2的一端如上述那样接地,另一端不与第三电感器连接,而与第二电感器L2连接。
该情况下,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中,即使通过第一通带的信号向第二滤波器F2侧泄漏,也经由一端接地的第一导电部件S1以及第二导电部件S2而落到地线。即,第一导电部件S1以及第二导电部件S2成为抑制从第一通带向第二通带的信号泄漏的屏蔽部件。
因此,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能够抑制第一滤波器F1与第二滤波器F2之间的信号泄漏。
此外,在层叠复合滤波器中,存在通过低频侧的通带的信号的高次谐波向高频侧的通带泄漏并影响衰减特性以及绝缘特性的趋势。即,为了得到良好的滤波器特性,抑制从低频侧的通带向高频侧的通带的信号泄漏是有效果的。因此,优选第一导电部件S1以及第二导电部件S2配置于第一区域10中的与第二区域20相邻的区域。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对于作为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使用图3以及图4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的层叠体所具有的、作为相互不同的区域的第一区域10、第二区域20以及第三区域30的各自的配置的透视立体图。与第一区域10对应的虚线、与第二区域20对应的单点划线、与第三区域30对应的双点划线与图1同样地示意性地表示各区域是相互不同的区域。
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的层叠体的第一区域10配置有具有第一通带的第一滤波器F1A来代替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的第一滤波器F1。在第二区域20配置有具有比第一通带靠低频侧的第二通带的第二滤波器F2。在第三区域30配置有具有比第二通带更靠低频侧的第三通带的第三滤波器F3。
在第一区域10配置有具有第一通带的第一滤波器F1。第一滤波器F1包括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三电感器L3。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三电感器L3配置于第一区域10的被画阴影线的区域。而且,在第一区域10中的与第二区域20相邻的区域配置有第一导电部件S1、第二导电部件S2以及第三导电部件S3。第三导电部件S3配置于第一导电部件S1与第二导电部件S2之间。
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中,第一导电部件S1由两个导通孔导体S11、S12构成。两个导通孔导体S11、S12分别沿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且一端接地。另外,第二导电部件S2由两个导通孔导体S21、S22构成。两个导通孔导体S21、S22也分别沿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且一端接地。而且,第三导电部件S3由一个导通孔导体构成。第三导电部件S3也沿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且一端接地。
此外,第一导电部件S1、第二导电部件S2以及第三导电部件S3的结构不限于上述情况。
而且,构成第一导电部件S1的两个导通孔导体S11、S12的各自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器L1连接。构成第二导电部件S2的两个导通孔导体S21、S22的各自的另一端与第三电感器L3连接。另一方面,第三导电部件S3的另一端成为开放状态。开放状态表示不与任何部位电连接而浮置的状态。
图4是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中,配置于第一区域10的第一滤波器F1A的等效电路图。省略第二滤波器F2以及第三滤波器F3的等效电路图。图4的等效电路图表示在第一滤波器F1A中,在第一导电部件S1与第二导电部件S2之间配置有一端接地、另一端不与其他的电路元件连接而成为开放状态的第三导电部件S3。其他的结构与图2的等效电路图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中,与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同样,第一导电部件S1以及第二导电部件S2成为抑制从第二通带向第一通带的信号泄漏的屏蔽部件。
另外,通过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所具备的第三导电部件S3,抑制第一导电部件S1的导通孔导体S12与第二导电部件S2的导通孔导体S22之间的电磁场耦合。因此,抑制第一电感器L1与第三电感器L3之间的电磁场耦合。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三电感器L3的阻抗,得到良好的滤波器特性。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滤波器特性的调查例-
关于作为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的滤波器特性,使用图5以及图6对与没有上述各导电部件的情况下的滤波器特性进行了比较的调查例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作为相对于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的比较例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200的层叠体所具有的、作为相互不同的区域的第一区域210、第二区域220以及第三区域230的各自的配置的透视立体图。与第一区域210对应的虚线、与第二区域220对应的单点划线、与第三区域230对应的双点划线与图1同样地示意性地表示各区域是相互不同的区域。
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200的层叠体的第一区域210配置有具有第一通带的第一滤波器F201。在第二区域220配置有具有比第一通带靠低频侧的第二通带的第二滤波器F202。在第三区域230配置有具有比第二通带更靠低频侧的第三通带的第三滤波器F203。
在第一滤波器F201中,在第一区域210中的与第二区域220相邻的区域、以及第二区域220中的与第一区域210相邻的区域未配置相当于第一滤波器F1A所具有的各导电部件的部件。其他的结构与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图6是表示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以及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200中的各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衰减特性以及绝缘特性)的图表。此外,各滤波器的滤波器特性通过将各电容器的电容以及各电感器的电感设为规定值而进行的模拟而求出。
图6的(A)是表示各个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一滤波器的衰减特性(S21)的图表。若观察该结果,则在比通带靠低频侧,第一滤波器F1A与比较例的第一滤波器F201相比更加衰减。
图6的(B)是表示各个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二滤波器的衰减特性(S21)的图表。各个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中的第二滤波器所具有的第二通带比上述的第一滤波器所具有的第一通带靠低频侧。若观察该结果,则在比通带靠高频侧,第二滤波器F2与比较例的第二滤波器F202相比更加衰减。
即,在与第二区域20的边缘部对置的第一区域10的边缘部形成有上述各导电部件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中,抑制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之间的信号泄漏。
图6的(C)是表示各个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针对从第二滤波器的通带向第一滤波器的通带的信号泄漏的绝缘特性(S21)的图表。若观察该结果,则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中,在第二滤波器F2的衰减区域(约7.5GHz~约12GHz之间,参照图6的(B))中,与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200相比,得到较高的绝缘性。
即,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A中,抑制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之间的信号泄漏,因此在第一滤波器与第二滤波器之间得到较高的绝缘性。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
使用图7~图9对作为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进行说明。
图7是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所具备的第一滤波器F1B以及第二滤波器F2B的等效电路图。
图7仅图示以后的说明所需的构成要素,对于其他的图案导体以及导通孔导体等构成要素省略图示。因此,在图8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中,存在在图7中未图示其构成要素的部件。另外,图7是示意图,例如电介质层以及后述的各图案导体的厚度、以及导通孔导体的粗细等是示意性的。另外,在制造工序上产生的各构成要素的形状的偏差等未必反映在各附图中。即,以后,在该说明书中用于说明的附图即使存在与实际的产品不同的部分,也可以说在本质上表示实际的产品。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具备电介质层1a~1u(多个电介质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第一信号电极2u1、第二信号电极2u2、第三信号电极2u3、接地电极2u4。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接地导体”也可以包括接地电极2u4
层叠体包括第一电感器图案、第二电感器图案、第一电容器图案、第二电容器图案、第一导电部件~第三导电部件、连接部件。
第一电感器图案是构成第一滤波器F1B的多个电感器所包含的图案导体,包括图案导体2a1、2b1。而且,图案导体2a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感器L3中,图案导体2b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感器L1中。第一电容器图案(第一电容器)是构成第一滤波器F1B的多个电容器所包含的图案导体,包括图案导体2e1、2f1、2g1、2i1、2i2、2k1、2m1、2r1、2t1。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电感器”也可以包括电感器L1以及L3。
而且,图案导体2e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3中,图案导体2f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4中,图案导体2g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2、C4、C5中,图案导体2i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1、C2、C3中,图案导体2i2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5中,图案导体2k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2中,图案导体2m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1中,图案导体2r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6中,图案导体2t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6中。
第二电感器图案是构成第二滤波器F2B的多个电感器所包含的图案导体,包括2a2、2o2。图案导体2a2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感器L2中,图案导体2o2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与电容器C8并联连接的电感器中。此外,设置图案导体2o2的导通孔电极省略图示。第二电容器图案(第二电容器)是构成第二滤波器F2B的多个电感器所包含的图案导体,第二电容器图案包括图案导体2e2、2g2、2j1、2l1、2s1、2t2。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感器”也可以包括电感器L2。
而且,图案导体2e2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10中,图案导体2g2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9、C10中,图案导体2j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8、C9中,图案导体2l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8中,图案导体2s1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7中,图案导体2t2包含于图8的等效电路的电容器C7中。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多个导体层”也可以包括图案导体2a1~2t1、2a2~2t2、信号电极2u1~2u3、以及接地电极2u4
第一导电部件S1包括导通孔导体3a、3b。第二导电部件S2包括导通孔导体3c、3d。第三导电部件S3包括导通孔导体3e。连接部件包括图案导体2t1以及导通孔导体3f,将第一导电部件S1、第二导电部件S2以及第三导电部件S3与接地电极2u4连接。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导电部件”也可以包括导通孔导体3a~3d。另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导通孔导体”也可以包括导通孔导体3e。
上述的第一电感器图案及第二电感器图案以及构成第一电容器图案及第二电容器图案的各电容器图案分别配置于多个电介质层中的规定层间。构成第一导电部件~第三导电部件的各导通孔导体贯通至少一个电介质层而配置。
在第一信号电极2u1与第二信号电极2u2之间形成有包含上述第一电感器图案和第一电容器图案且具有第一通带的第一滤波器F1B。第一信号电极2u1是天线连接电极,与等效电路图中的第一信号端口PO1对应。第二信号电极2u2是第一通带(高频侧)的输入输出电极,与等效电路图中的第二信号端口PO2对应。第一滤波器F1B包括第一电容器C1~第六电容器C6、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三电感器L3、第一导电部件S1~第三导电部件S3。
第一电容器C1由图案导体2i1、图案导体2m1构成。第二电容器C2由图案导体2g1、图案导体2i1、图案导体2k1构成。第三电容器C3由图案导体2e1、图案导体2i1构成。第四电容器C4由图案导体2f1、图案导体2g1构成。第五电容器C5由图案导体2g1、图案导体2i2构成。第六电容器C6由图案导体2r1、图案导体2t1构成。
即,图案导体2i1由第一电容器C1~第三电容器C3共享。另外,图案导体2g1由第二电容器C2、第四电容器C4以及第五电容器C5共享。通过这些,能够减少图案导体的数量,进而能够简化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结构,能够使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小型化。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电容器”也可以包括电容器C1~C5。
第一电感器L1包含于图案导体2b1。第三电感器L3包含于图案导体2a1。对于其他的未图示的电感器的结构,省略说明。第一电感器L1经由后述的第一导电部件S1与接地电极2u4连接。第三电感器L3经由后述的第二导电部件S2与接地电极2u4连接。
在第一信号电极2u1与第三信号电极2u3之间形成有包含上述第二电感器图案和第二电容器图案且具有比第一通带靠低频侧的第二通带的第二滤波器F2B。第三信号电极2u3是第二通带(低频侧)的输入输出电极,与等效电路图中的第三信号端口PO3对应。第二滤波器F2B包括第七电容器C7~第十电容器C10、第二电感器L2。
第七电容器C7由图案导体2s1、图案导体2t2构成。第八电容器C8由图案导体2j1、图案导体2l1构成。第九电容器C9由图案导体2g2、图案导体2j1构成。第十电容器C10由图案导体2e2、图案导体2g2构成。
即,图案导体2j1由第八电容器C8以及第九电容器C9共享。另外,图案导体2g2由第九电容器C9以及第十电容器C10共享。通过这些,能够减少图案导体的数量,进而能够简化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结构,能够使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小型化。
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第二电容器”也可以包括电容器C7~C10。
第二电感器L2包含图案导体2a2,通过未图示的导通孔电极与接地电极2u4连接。图案导体2a1以及2a2形成于距接地电极2u4距离最远的电介质层1a。
在从电介质层1a~1u的层叠方向观察层叠体时,第一滤波器F1B和第二滤波器F2B配置为相互不重叠(参照图3)。
第一导电部件S1如上述那样包括导通孔导体3a、3b。第二导电部件S2包括导通孔导体3c、3d。导通孔导体3b经由图案导体2q1与导通孔导体3a连接。第三导电部件S3包括导通孔导体3e。导通孔导体3a、3c~3e的一端分别与图案导体2t3连接,经由导通孔导体3f以及接地电极2u4接地。
第一滤波器F1B经由第一导电部件S1以及第二导电部件S2接地。上述的结构与仅使第一导电部件S1接地的结构相比,接地区域较宽,因此能够使屏蔽从第二滤波器泄漏的信号的功能提高。此外,第一滤波器F1B也可以不包括第二导电部件S2。
导通孔导体3a、3b的另一端与构成第一电感器图案的图案导体2b1连接。另外,导通孔导体3c、3d的另一端同样地与构成第一电感器图案的图案导体2a1连接。导通孔导体3e的另一端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中成为开放状态。开放状态表示不与任何地方电连接而浮置的状态。其结果是,导通孔导体3e成为所谓的开路短线。通过该导通孔导体3a、3b,抑制第一导电部件S1的导通孔导体3a、3b与第二导电部件S2的3c、3d之间的电磁场耦合。因此,抑制第一电感器L1与第三电感器L3之间的电磁场耦合。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三电感器L3的阻抗,得到良好的滤波器特性。
此外,第一导电部件S1和第二导电部件S2也可以分别与构成第二电感器图案的图案导体连接。此外,第一滤波器F1B也可以不包括第三导电部件S3。
图9是表示构成第一电容器图案的图案导体、构成第二电容器图案的图案导体、第一导电部件S1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一个例子的透视立体图。如图9所示,第一导电部件S1配置于第一电容器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与第二电容器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中,即使通过第一通带的信号向第二滤波器F2B侧泄漏,也经由一端接地的第一导电部件S1而落到地线。即,第一导电部件S1成为抑制从第一通带向第二通带的信号泄漏的屏蔽部件。而且,第一导电部件S1的另一端与未图示的图案导体连接,因此能够更有效地使泄漏的信号落到地线。
因此,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能够抑制第一滤波器F1与第二滤波器F2之间的信号泄漏。
此外,关于未图示的第二导电部件S2,也可以说与第一导电部件S1同样。而且,通过未图示的第三导电部件S3,抑制第一导电部件S1的导通孔导体3a与第二导电部件S2的导通孔导体3d之间的电磁场耦合。因此,抑制第一电感器L1与第三电感器L3之间的电磁场耦合(参照图8)。其结果是,第一电感器L1以及第三电感器L3的阻抗不增大,能够得到良好的滤波器特性。
此外,在从与各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层叠体时,第一导电部件S1配置于之间的第一电容器图案和第二电容器图案也可以配置在同一平面上。在图9的(A)中,示出了作为第一导电部件S1的导通孔导体3a、3b配置于距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的底面处于相同高度h1的图案导体2g1与图案导体2g2之间的情况。在这里,图案导体2g1构成第一电容器图案。另外,图案导体2g2构成第二电容器图案。
另外,第一导电部件S1配置于之间的第一电容器图案和第二电容器图案也可以配置在不同的平面上。在图9的(B)中,示出了作为第一导电部件S1的导通孔导体3a、3b配置于距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的底面处于高度h2的图案导体2f1与处于高度h3的图案导体2e2之间的情况。在这里,图案导体2f1构成第一电容器图案。另外,在图案导体2e2构成第二电容器图案的任何情况下,第一导电部件S1都作为屏蔽部件发挥功能。
对于对置的图案导体间的电容而言,对置的图案导体分别配置于不同的平面上的情况比对置的图案导体分别配置于相同的平面上的情况更大。而且,泄漏的信号也与电容成比例地增加。因此,在第一电容器图案和第二电容器图案配置于不同的平面上的情况下,配置于它们之间的第一导电部件S1作为屏蔽部件的效果更高。
在这里,若参照图8,观察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的电路结构,则第一滤波器F1B可以说是具备第一高通滤波器和第一低通滤波器的滤波器。
第一高通滤波器包括第一串联电容器、第一并联电容器、第一并联电感器。第一串联电容器连接于第一信号端口PO1(第一信号电极2u1)与第二信号端口PO2(第二信号电极2u2)之间的路径。第一并联电容器连接于第一串联电容器与第二信号端口PO2之间的路径与接地电极2u4之间的路径。第一并联电感器连接于第一并联电容器与接地电极2u4之间的路径。
例如,第一高通滤波器由第一电容器C1、第三电容器C3、第一电感器L1的组合构成。另外,第一高通滤波器也可以由第二电容器C2、第四电容器C4、第三电感器L3的组合构成(参照图8)。
在这里,考虑由第二电容器C2、第四电容器C4、第一电感器L1的组合构成第一高通滤波器的情况。如上所述,第二电容器C2由图案导体2g1、图案导体2i1、图案导体2k1构成。第四电容器C4由图案导体2f1、图案导体2g1构成。即,在图7中,第一高通滤波器构成为包括图案导体2f1、2g1、2i1、2k1和构成第一电感器L1的图案导体2b1
第二电容器C2、第四电容器C4以及由图案导体2g1和图案导体2i2构成的第五电容器C5共享图案导体2g1。即,图案导体2g1兼作第二电容器C2、第四电容器C4、第五电容器C5之间的连接导体。另外,由图案导体2i1和图案导体2m1构成的第一电容器C1以及第二电容器C2共享图案导体2i1。即,图案导体2i1兼作第一电容器C1与第二电容器C2之间的连接导体。
而且,作为第二电容器C2的一侧电极的图案导体2i1经由图案导体2m1、2p1和未图示的导通孔导体与第一信号电极2u1电连接。另外,作为第二电容器C2的另一侧电极、第四电容器C4的一侧电极的图案导体2g1经由图案导体2i2和未图示的导通孔导体与第二信号电极2u2电连接。另外,作为第四电容器C4的另一侧电极的图案导体2f1经由构成第一电感器L1的导通孔导体(包含未图示)、导通孔导体3a、3b、图案导体2t3与接地电极2u4电连接。
同样地,第二滤波器F2B可以说是具备第二低通滤波器和第二高通滤波器的滤波器。
对于第二高通滤波器而言,例如能够通过第九电容器C9、第十电容器C10、第二电感器L2的组合构成第二高通滤波器(参照图8),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为以下的结构。包括第二串联电容器、第二并联电容器以及第二并联电感器。第二串联电容器连接于第一信号端口PO1(第一信号电极2u1)与第三信号端口PO3(第三信号电极2u3)之间的路径。第二并联电容器连接于第二串联电容器与第三信号端口PO3之间的路径与接地电极2u4之间的路径。第二并联电感器连接于第二并联电容器与接地电极2u4之间的路径。
第二低通滤波器例如由第七电容器C7、连接于第七电容器C7与GND之间的电感器、第八电容器C8、与第八电容器C8并联连接的电感器构成。
如上所述,第九电容器C9由图案导体2g2、图案导体2j1构成。第十电容器C10由图案导体2e2、图案导体2g2构成。即,在图7中,第二高通滤波器构成为包括图案导体2e2、2g2、2j1、构成第二电感器L2的导通孔导体(包含未图示)。
第九电容器C9以及第十电容器C10共享图案导体2g2。即,兼作第二电容器C2、第四电容器C4、第五电容器C5之间的连接导体。
而且,作为第九电容器C9的一侧电极的图案导体2j1经由图案导体2n1、2o2和未图示的导通孔导体与第一信号电极2u1电连接。另外,作为第九电容器C9的另一侧电极、第十电容器C10的一侧电极的图案导体2g2经由未图示的图案导体和未图示的导通孔导体与第三信号电极2u3电连接。另外,作为第十电容器C10的另一侧电极的图案导体2e2经由构成第二电感器L2的导通孔导体(包含未图示)与接地电极2u4电连接。
而且,第一导电部件S1配置于构成第一高通滤波器的第一电容器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与构成第二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电容器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例如,作为第一导电部件S1的导通孔导体3a、3b配置于第四电容器C4的图案导体2f1与第十电容器C10的图案导体2e2之间。第四电容器C4如上述那样构成第一高通滤波器。第十电容器C10构成第二高通滤波器。
若从构成第一高通滤波器的电容器的图案导体到构成第二高通滤波器的电容器的图案导体产生信号泄漏,则泄漏的信号直接流向第三信号端口PO3。因此,对滤波器特性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因此,将第一导电部件S1如上述那样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滤波器F1B与第二滤波器F2B之间的信号泄漏。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使用图10以及图11,对作为基于本公开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的第一变形例~第四变形例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中,对相互对置的图案导体2f1和图案导体2e2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了各种变更后的第一变形例~第三变形例的、从各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观察层叠体时的透视俯视图。此外,在第一变形例~第三变形例中,假定第一导电部件S1由一个导通孔导体构成。
在这里,将与图案导体2e2对置的图案导体2f1的外缘设为第一外缘,将与图案导体2f1对置的图案导体2e2的外缘设为第二外缘。而且,考虑由第一外缘、第二外缘、虚拟地连接第一外缘的一端和第二外缘的一端的线段、虚拟地连接第一外缘的另一端和第二外缘的另一端的线段构成的虚拟图形。此外,各个外缘的一端以及另一端位于相同侧。此外,图9的(A)表示在该虚拟图形中,在将第一外缘投影到第二外缘时,第一外缘与第二外缘重叠的情况。
图10的(A)所示的第一变形例表示在该虚拟图形中,在将第一外缘投影到第二外缘时,第二外缘比第一外缘长,第一外缘与第二外缘重叠的情况。此外,第一外缘比第二外缘长,第二外缘与第一外缘重叠的情况也是同样的。图10的(B)所示的第二变形例表示第一外缘的一部分与第二外缘重叠的情况。图10的(C)所示的第三变形例表示第一外缘和第二外缘作为线不重叠的情况。
如果忽略信号的绕回,则第一滤波器F1与第二滤波器F2之间的信号泄漏基本上在该虚拟图形的区域产生。因此,在第一变形例~第三变形例的任一情况下,在虚拟图形的内部都配置有第一导电部件,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滤波器F1与第二滤波器F2之间的信号泄漏。
另一方面,在第四变形例中,假定第一导电部件S1由两个导通孔导体S11(相当于图7的导通孔导体3a)以及导通孔导体S12(相当于图7的导通孔导体3b)构成。图11是表示在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100B中,对从层叠方向观察时的图案导体2f1、图案导体2e2、两个导通孔导体S11、S12的位置关系进行了规定的第四变形例的透视俯视图。
在第四变形例中,导通孔导体S11配置于虚拟地连接第一外缘的一端和第二外缘的一端的线段上。另外,导通孔导体S12配置于虚拟地连接第一外缘的另一端和第二外缘的另一端的线段上。
在图案导体2f1与图案导体2e2之间产生的电场受到所谓的边缘效应的影响。即,在两者之间产生的电场在虚拟地连接第一外缘的一端与第二外缘的一端的线段上和虚拟地连接第一外缘的另一端与第二外缘的另一端的线段上变强。因此,在电场变强的部分配置第一导电部件S1,从而能够有效地抑制第一滤波器F1与第二滤波器F2之间的信号泄漏。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实施方式是例示,本公开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即,本公开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在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另外,在上述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应用、变形。
本公开所涉及的实用新型应用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小型移动体通信设备所使用的分波器亦即多工器等,但不限于此。
此外,对本实用新型的相邻这样的表述进行补充。例如,在配置于第一区域的部件中的第一导电部件配置为最接近第二区域时,将配置有第一导电部件的区域称为与第二区域相邻的区域。
附图标记说明:1a~1u…电介质层;2u4…接地电极;2a1、2a2、2b1、2e1、2e2、2f1、2g1、2g2、2i1、2i2、2j1、2k1、2l1、2m1、2n1、2o2、2q1、2r1、2s1、2t1、2t2、2t3…图案导体;2u1~2u3…信号电极;3a~3f、S11~S13、S21、S22…导通孔导体;10、210…第一区域;20、220…第二区域;30、230…第三区域;100、100A、100B、200…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C1~C10…电容器;F1A、F1B、F1、F201…第一滤波器;F2B、F2、F202…第二滤波器;F3、F203…第三滤波器;L1~L3…电感器;PO1~PO3…端口;S1~S3…导电部件。

Claims (11)

1.一种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具备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体具有相互不同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
在所述第一区域配置有第一滤波器,所述第一滤波器包括第一电感器并具有第一通带,
在所述第二区域配置有第二滤波器,所述第二滤波器包括第二电感器并具有比所述第一通带靠低频侧的第二通带,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区域、或者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区域中的任一方配置有第一导电部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沿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一端接地,
在所述第一导电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区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器连接,
在所述第一导电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二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的区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器还包括第三电感器,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区域还配置有第二导电部件,所述第二导电部件沿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的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导电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感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区域还配置有第三导电部件,所述第三导电部件沿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三导电部件的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导电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与所述第二导电部件之间。
5.一种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具备层叠体、第一信号电极~第三信号电极以及接地电极,所述第一信号电极~第三信号电极形成于所述层叠体的底面,所述层叠体由多个电介质层层叠而成,所述层叠体包括:分别配置于所述多个电介质层中的规定层间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感器图案、至少一个第二电感器图案、至少两个第一电容器图案、至少两个第二电容器图案;以及贯通所述多个电介质层中的至少一个电介质层而配置的至少一个第一导电部件,
包括所述第一电感器图案和所述第一电容器图案并具有第一通带的第一滤波器形成于所述第一信号电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电极之间,
包括所述第二电感器图案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图案并具有比所述第一通带靠低频侧的第二通带的第二滤波器形成于所述第一信号电极与所述第三信号电极之间,
在从所述多个电介质层的层叠方向观察所述层叠体时,所述第一滤波器和所述第二滤波器配置为相互不重叠,
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感器图案中的一个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导电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电容器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第二电容器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与所述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所述层叠体时,所述第一导电部件配置于之间的所述第一电容器图案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电容器图案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不同的电介质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器具备第一高通滤波器,所述第一高通滤波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信号电极与所述第二信号电极之间的路径的第一串联电容器、连接于所述第一串联电容器与所述第二信号电极之间的路径与所述接地电极之间的路径的第一并联电容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并联电容器与所述接地电极之间的路径的第一并联电感器,
所述第二滤波器具备第二高通滤波器,所述第二高通滤波器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信号电极与所述第三信号电极之间的路径的第二串联电容器、连接于所述第二串联电容器与所述第三信号电极之间的路径与所述接地电极之间的路径的第二并联电容器、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并联电容器与所述接地电极之间的路径的第二并联电感器,
所述第一导电部件配置于构成所述第一高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一电容器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与构成所述第二高通滤波器的所述第二电容器图案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8.一种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由层叠有多个电介质层和多个导体层的层叠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具备:
第一滤波器,包括第一电感器和第一电容器;
第二滤波器,包括第二电感器和第二电容器;
接地导体,与接地电位连接;以及
导电部件,沿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延伸,
在从所述层叠方向俯视时,所述第一滤波器以及所述第二滤波器分别配置于相互不同的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
所述导电部件将所述第一电感器与所述接地导体电连接,并且配置于所述第一区域中的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邻的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感器由形成于所述多个导体层的多个图案导体和将所述多个图案导体连接的多个导通孔导体构成,
所述导电部件包括第一导通孔导体,
所述第一导通孔导体将构成所述第一电感器的所述多个图案导体中的、在层叠方向上观察时形成于距所述接地导体距离最远的导体层的图案导体与所述接地导体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包括:
构成所述第一电容器的第一电容器图案导体;以及
构成所述第二电容器的第二电容器图案导体,
所述导电部件配置于所述第一电容器图案导体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电容器图案导体的至少一部分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部件还包括第二导通孔导体,所述第二导通孔导体的一端不与所述第一电感器连接,所述第二导通孔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地导体连接。
CN201990000766.6U 2018-06-22 2019-04-25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 Active CN2135474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9368 2018-06-22
JP2018119368 2018-06-22
JP2018-209276 2018-11-06
JP2018209276 2018-11-06
PCT/JP2019/017612 WO2019244481A1 (ja) 2018-06-22 2019-04-25 積層複合フィル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547468U true CN213547468U (zh) 2021-06-25

Family

ID=68984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90000766.6U Active CN213547468U (zh) 2018-06-22 2019-04-25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4746B2 (zh)
JP (1) JP6962466B2 (zh)
CN (1) CN213547468U (zh)
TW (1) TWI703820B (zh)
WO (1) WO20192444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23908A (ja) * 1999-05-07 2000-11-24 Murata Mfg Co Ltd 積層型lcフィルタ
CN1251403C (zh) * 2000-12-22 2006-04-12 宇部兴产株式会社 多路转换器
US7606184B2 (en) * 2005-01-04 2009-10-20 Tdk Corporation Multiplexers employing bandpass-filter architectures
TWI496345B (zh) * 2010-10-21 2015-08-11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aminated filter
JP6112075B2 (ja) * 2014-06-27 2017-04-12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電子部品
CN107408932B (zh) * 2015-03-25 2020-12-22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双工器
JP2017135636A (ja) 2016-01-29 2017-08-03 Tdk株式会社 分波器
TWI683535B (zh) 2016-02-10 2020-01-21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雙工器
TWI648949B (zh) * 2016-11-18 2019-01-21 日商村田製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LC filt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244481A1 (ja) 2021-03-11
WO2019244481A1 (ja) 2019-12-26
TW202002512A (zh) 2020-01-01
TWI703820B (zh) 2020-09-01
JP6962466B2 (ja) 2021-11-05
US11764746B2 (en) 2023-09-19
US20210067124A1 (en)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820596B1 (ko) 복합 전자 부품
US8314663B2 (en) Directional coupler
WO2014168162A1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US8536956B2 (en) Directional coupler
JP6187583B2 (ja) 高周波モジュール
CN108432133A (zh) 高频模块
KR101714483B1 (ko) 공진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필터
TW201340597A (zh) 電子零件
US20210328317A1 (en) Multilayered filter device
JP6555682B2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JP2007123993A (ja)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CN213547468U (zh) 层叠复合滤波器装置
JP2008167157A (ja) ハイパスフィルタ
JP4693588B2 (ja) バンドパスフィルタ
US8896394B2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US9520634B2 (en) Resonance device
JPH1197962A (ja) 高周波部品
US20210028753A1 (en) Diplexer
KR101439420B1 (ko) 공진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필터
WO2023013267A1 (ja) フィルタ装置
JP2023057845A (ja) 電子部品
JP2023147842A (ja) 積層型フィルタ装置
KR101591876B1 (ko) 공진 소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필터
JP2006101149A (ja) 積層型分波器
JP2023114970A (ja) フィル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