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50828U - 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 - Google Patents

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50828U
CN213450828U CN202021865468.4U CN202021865468U CN213450828U CN 213450828 U CN213450828 U CN 213450828U CN 202021865468 U CN202021865468 U CN 202021865468U CN 213450828 U CN213450828 U CN 2134508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hell
refrigerant pump
support plate
vertical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546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钧
胡加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uhuite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sh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sh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sh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6546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508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508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508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立式冷媒泵,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机腔装置,电机腔装置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板,安装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驱动组件以及处在第一腔体内的齿轮箱,驱动组件中带有输出轴且该输出轴的一端与齿轮箱联动,两个支撑板中,其中靠近第一腔体的为第一支撑板,靠近第二腔体的为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安装件,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台阶,安装件与台阶相配合,用以定位电机腔装置在壳体内的位置;安装件的外周与壳体的内壁相贴合并固定,用以保持电机腔装置在壳体内的相对位置,该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安装件与壳体之间的定位并固定,可以降低两支撑板的加工精度。

Description

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媒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
背景技术
在制冷空调领域,冷媒泵用于输送冷媒。立式冷媒泵在使用时呈竖直放置,立式冷媒泵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的电机腔装置,电机腔组件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板,安装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驱动装置以及处在第一腔体内的齿轮箱,驱动装置中带有输出轴且该输出轴的一端与齿轮箱联动,在电机腔组件用下,第二腔体内的压力大于第一腔体内的压力,以使冷媒从第一腔体进入到第二腔体内。
电机腔装置装入到壳体内时,需要至少一个支撑板通过局部点焊或过赢配合与壳体连接。电机腔组件预先进行组装,两支撑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精度要求较高,否则其中一支撑板会过度抵靠壳体,造成壳体会发生形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机腔装置装入到壳体内时,造成壳体会发生形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腔装置,在壳体轴向上,所述电机腔装置的两侧分别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电机腔装置以及第二腔体沿壳体轴向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进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出口;
所述电机腔装置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板,安装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驱动组件以及处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齿轮箱,所述驱动组件中带有输出轴且该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齿轮箱联动,两个支撑板中,其中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为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为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台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台阶相配合,用以定位所述电机腔装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位置;
所述安装件的外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贴合并固定,用以保持所述电机腔装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相对位置。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密封固定于所述筒体顶部的顶盖,以及密封固定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出口开设于所述顶盖,所述进口开设于所述底座;
所述台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壁;
所述顶盖的外侧壁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的接线端子。
可选的,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分别位于壳体轴线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安装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
可选的,所述安装件的中部开设有避让所述齿轮箱的避让孔。
可选的,沿筒体的径向,所述台阶的高度为1mm~3mm。
可选的,沿壳体轴向,所述台阶位于所述安装件的上方。
可选的,所述立式冷媒泵还包括用以隔绝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筒体径向间隙内;
和/或,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台阶轴向间隙内。
可选的,所述输出轴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抵靠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部局部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输出轴相配合的套筒,所述轴肩抵靠所述套筒的端部。
本申请的一种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通过安装件与壳体之间的定位并固定,可以降低两支撑板的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立式冷媒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立式冷媒泵;
10、壳体;11、第一腔体;12、第二腔体;13、进口;14、出口;15、台阶;16、筒体;17、顶盖;18、底座;19、接线盒;191、接线端子;
20、电机腔装置;21、支撑板;211、第一支撑板;212、第二支撑板;213、限位部;22、密封圈;23、套筒;24、支撑辐条;25、紧固拉杆;
30、齿轮箱;31、端盖;32、固定套;33、齿轮副;34、流出口;
40、驱动组件;41、定子;42、转子;43、输出轴;431、轴肩;432、平面轴承;
50、安装件;51、紧固件;52、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100,包括壳体10以及设置于壳体10内的电机腔装置20,在壳体10轴向上,电机腔装置20的两侧分别为第一腔体11以及第二腔体12,且第一腔体11、电机腔装置20以及第二腔体12沿壳体10轴向自下而上依次布置,壳体10开设有与第一腔体11相连通的进口13,以及与第二腔体12相连通的出口14;
电机腔装置20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板21,安装于两个支撑板21之间的驱动组件40以及处在第一腔体11内的齿轮箱30,驱动组件40中带有输出轴43且该输出轴43的一端与齿轮箱30联动,两个支撑板21中,其中靠近第一腔体11的为第一支撑板211,靠近第二腔体12的为第二支撑板212;
第一支撑板211的底面设置有安装件50,壳体10的内壁设置有台阶15,安装件50与台阶15相配合,用以定位电机腔装置20在壳体10内的位置;
安装件50的外周与壳体10的内壁相贴合并固定,用以保持电机腔装置20在壳体10内的相对位置。
首先将电机腔装置20进行预组装。电机腔装置20安装在壳体10内时,首先将安装件50与台阶15相抵靠,以定位电机腔装置20在壳体10内的位置,然后将安装件50与壳体10内壁相固定,以保持电机腔装置20在壳体10内的相对位置。
通过安装件50与壳体10之间的定位并固定,可以降低两支撑板21的加工精度。
第一支撑板211的外周与筒体16内壁之间呈贴合或间隙配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齿轮箱30包括端盖31、固定套32以及齿轮副33,固定套32位于端盖31与第一支撑板211之间,端盖31、固定套32以及第一支撑板211三者合围成齿轮腔,齿轮副33位于齿轮腔内。
端盖31上开设有将第一腔体11与齿轮箱30内相连通的流入口,第一支撑板211开设有将齿轮箱30内与电机腔装置20内相连通的流出口34。
当驱动组件40中的输出轴43旋转时,输出轴43带动齿轮副33进行旋转,将冷媒从流入口引入到齿轮箱30内,然后从第一支撑板211的流出口34引出并进入到电机腔装置20内,最后冷媒进入第二腔体12内,并从出口14排出,从而完成泵的一个增压过程。
其中,由于附图1中剖视角度的原因,流入口并未显示在附图当中。
进一步地,固定套32以及端盖31均通过定位销或螺钉固定在第一支撑板211上。
在另一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筒体16,密封固定于筒体16顶部的顶盖17,以及密封固定于筒体16底部的底座18,出口14开设于顶盖17,进口13开设于底座18,台阶15设置于筒体16内壁。
其中,筒体16具有轴线,壳体轴向与该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顶盖17的外侧壁设置有接线盒19,接线盒19内设置有与驱动组件40相连接的接线端子191,接线端子19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驱动组件40连接,输入端通过导线与发电设备(图未视)连接,发电设备为发电机。
在另一实施例中,驱动组件40包括定子42和转子42,以及贯穿转子42轴心的输出轴43。
定子42固定于筒体16内,转子42安装于输出轴43并与定子42相配合。
进一步地,为了使输出轴43和齿轮副33之间连接的紧固性,输出轴43与齿轮副33之间通过键进行连接。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立式冷媒泵100的结构更加紧凑,进口13与出口14分别位于壳体10轴线的两侧。
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件50通过紧固件51可拆卸固定于第一支撑板211的底面。
第一支撑板211开设有螺纹孔,安装件50开设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紧固件51穿过通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以将安装件50固定于第一支撑板211的底面。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紧固件51为紧固螺钉。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安装件50安装于第一支撑板211的底面,安装件50的中部开设有避让齿轮箱30的避让孔52。
安装件50的形状大致呈环形,安装件50的外圆的直径大于第一支撑板211的外圆直径。
在另一实施例中,沿筒体16的径向,台阶15的高度为1mm~3mm。
台阶15的高度过低,会发生安装件50越过台阶15;台阶15的高度过高,会造成台阶15在加工时材料的浪费。
优选地,沿筒体16的径向,台阶15的高度为2mm。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台阶15受力,沿壳体10轴向,台阶15位于安装件50的上方。
在另一实施例中,立式冷媒泵100还包括用以隔绝第一腔体11与第二腔体12的密封圈22,密封圈22设置于第一支撑板211与筒体16径向间隙内;
和/或,密封圈22设置于安装件50与台阶15轴向间隙内。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11与筒体16相贴合的侧壁开设有凹槽,密封圈22嵌设于凹槽,并贴靠于筒体16的内壁。
在另一实施例中,输出轴43设置有轴肩431,轴肩431抵靠第一支撑板211的顶面。
轴肩431的设置,驱动组件40安装在壳体10内时,通过轴肩431抵靠在第一支撑板211的顶面,可以快速的定位驱动组件40在壳体10内的安装位置。同时,第一支撑板211通过对轴肩431的支撑,以起到对驱动组件40的支撑。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板211的中部局部向上延伸形成与输出轴43相配合的套筒23,轴肩431抵靠套筒23的端部。
为了减小套筒23与轴肩431之间的摩擦力,套筒23与轴肩431之间设置有平面轴承432。
在另一实施例中,立式冷媒泵100还包括一根或多根支撑辐条24,各支撑辐条24沿壳体10的周向布置于两支撑板21之间,用以保持两个支撑板21的间距。
在另一实施例中,两个支撑板21之间连接有将两个支撑板21相对凑近以抵紧各支撑辐条24的紧固拉杆25。
两个支撑板21中的其中一者开设有通孔,另一者开设有螺纹孔,紧固拉杆25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板211上开设有螺纹孔,第二支撑板212开设有通孔。电机腔装置20安装在壳体10内时,紧固拉杆25穿过通孔并与螺纹孔连接,通过旋紧紧固拉杆25,以使两支撑板21分别与各支撑辐条24一一抵靠。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使支撑辐条24稳定固定于两个支撑板21之间,沿壳体10的周向,相邻的两支撑辐条24之间通过连接件相连接,所有支撑辐条24整体上形成网笼结构;
两支撑板21均开设有与支撑辐条24相配合的限位槽,限位槽用以限制支撑辐条24与对应支撑板21的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在各支撑板21上加工限位槽,两个支撑板21与筒体16相贴合的一侧相向延伸并形成限位部213,同一支撑板21上,限位部213与支撑板21围成限位槽,各支撑辐条24与限位槽的槽壁相贴合。
限位部213为支撑板21的一部分,能够加强支撑板21的结构强度。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机腔装置,在壳体轴向上,所述电机腔装置的两侧分别为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一腔体、电机腔装置以及第二腔体沿壳体轴向自下而上依次布置,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腔体相连通的进口,以及与所述第二腔体相连通的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腔装置包括相对布置的两个支撑板,安装于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驱动组件以及处在所述第一腔体内的齿轮箱,所述驱动组件中带有输出轴且该输出轴的一端与所述齿轮箱联动,两个支撑板中,其中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为第一支撑板,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为第二支撑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安装件,所述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台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台阶相配合,用以定位所述电机腔装置在所述壳体内的位置;
所述安装件的外周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贴合并固定,用以保持所述电机腔装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筒体,密封固定于所述筒体顶部的顶盖,以及密封固定于所述筒体底部的底座,所述出口开设于所述顶盖,所述进口开设于所述底座;
所述台阶设置于所述筒体内壁;
所述顶盖的外侧壁设置有接线盒,所述接线盒内设置有与所述驱动组件相连接的接线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与所述出口分别位于壳体轴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中部开设有避让所述齿轮箱的避让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沿筒体的径向,所述台阶的高度为1mm~3m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沿壳体轴向,所述台阶位于所述安装件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冷媒泵还包括用以隔绝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筒体径向间隙内;
和/或,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台阶轴向间隙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抵靠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式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部局部向上延伸形成与所述输出轴相配合的套筒,所述轴肩抵靠所述套筒的端部。
CN202021865468.4U 2020-08-31 2020-08-31 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 Active CN2134508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5468.4U CN213450828U (zh) 2020-08-31 2020-08-31 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5468.4U CN213450828U (zh) 2020-08-31 2020-08-31 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50828U true CN213450828U (zh) 2021-06-15

Family

ID=76319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5468.4U Active CN213450828U (zh) 2020-08-31 2020-08-31 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508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26171B1 (en) Scroll compressor, vehicle air conditioner and vehicle
CN107888010B (zh) 一种电机密封结构和电机
CN209943965U (zh) 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辅助润滑用电液泵
CN213450828U (zh) 便于安装的立式冷媒泵
KR102426480B1 (ko) 전동 압축기
CN213205962U (zh) 卧式冷媒泵
CN201196169Y (zh) 易装拆式一体化潜水泵
CN218493797U (zh) 用于涡旋压缩机的涡旋盘以及涡旋压缩机
CN213331512U (zh) 立式冷媒泵
CN205377521U (zh) 一种屏蔽式电子水泵电机
CN115051505A (zh) 一种连接装置及动力总成
CN201627629U (zh) 一种发动机水泵
CN212615552U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用的离心式压缩机
CN213450827U (zh) 三点支撑的立式冷媒泵
CN205681214U (zh) 齿轮泵用电机
CN205636091U (zh) 定子绕组内置式工业缝纫机
CN213331510U (zh) 带有增压效果的立式冷媒泵
CN101354048A (zh) 一种水冷摩托车发动机水泵
CN220396426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减速机
CN213331511U (zh) 便于组装的立式冷媒泵
CN216617974U (zh) 用于空气循环机的轴承座结构以及具有其的空气循环机
CN219974835U (zh) 结构紧凑的冷媒泵
CN216929746U (zh) 轮毂电机及电动车
CN217073952U (zh) 一种节能型汽保扒胎平衡电机
CN209959485U (zh) 利于散热的屏蔽式增压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8180, building C, 55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Fuhuite Pump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8180, building C, 555 Dongchuan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HUSH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