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4835U - 结构紧凑的冷媒泵 - Google Patents

结构紧凑的冷媒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4835U
CN219974835U CN202320662454.XU CN202320662454U CN219974835U CN 219974835 U CN219974835 U CN 219974835U CN 202320662454 U CN202320662454 U CN 202320662454U CN 219974835 U CN219974835 U CN 2199748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refrigerant
liquid outlet
refrigerant pump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24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钧
周镐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uhuite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uhuite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uhuite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uhuite Pump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24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48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48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48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冷媒泵,包括:用于容纳冷媒的外壳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内部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进液腔和出液腔;蜗壳,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具有连通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且内置叶轮的蜗腔;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液腔,包括内壳体和穿出内壳体连接所述叶轮的输出轴;分隔件,将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接线端子,穿过所述外壳体,局部伸入所述第二部分。本申请的电机组件、蜗壳等组件安装于外壳体内部,接线端子直接固定在外壳体上且局部伸入外壳体内,避免“鼓包现象”。本申请通过分隔件使冷媒泵整体的结构更紧凑。

Description

结构紧凑的冷媒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泵类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冷媒泵。
背景技术
冷媒泵的作用一般是对液态的冷媒进行加压,以适用于需要较远距离输送冷媒的场合,从而节省生产线上冷媒搬运、储气罐更换等环节。例如申请号为CN201320386084.8、名称为“冷媒泵”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包括壳体、齿轮箱、驱动装置(定子和转子组成)、主轴、接线端子等组件,其中接线端子的两端分别与驱动装置、发电设备电连接,由于接线端子通过接线盒底座与壳体外部连接,接线盒底座具有一定的厚度,使得壳体外部形成较大的“鼓包”,且接线端子与定子的接线位置靠近高压冷媒的出口,易造成连接不稳定的状况。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冷媒泵,包括:
用于容纳冷媒的外壳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内部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进液腔和出液腔;
蜗壳,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具有连通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且内置叶轮的蜗腔;
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液腔,包括内壳体和穿出内壳体连接所述叶轮的输出轴;
分隔件,将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电机组件固定在所述分隔件上;
接线端子,穿过所述外壳体,局部伸入所述第二部分。
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
可选的,所述内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过线孔并贴靠所述分隔件。
可选的,所述内壳体包括内筒体以及封闭内筒体两端的第一内端盖和第二内端盖,所述第一内端盖和第二内端盖分别构成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可选的,所述第二端部和分隔件之间具有供冷媒流过的间隙。
可选的,所述过线孔作为冷媒进口,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供输出轴通过并作为冷媒出口的通孔。
可选的,所述蜗壳具有供所述输出轴通过的开口,所述第一端部贴靠蜗壳并封闭所述开口。
可选的,所述外壳体包括外筒体及封闭所述外筒体的第一外端盖、第二外端盖,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端盖上。
可选的,所述分隔件为板状结构,与所述第一外端盖和第二外端盖平行设置。
可选的,所述分隔件与外壳体一体成型。
可选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外侧的隐藏所述接线端子的接线盒。
本申请的电机组件、蜗壳等组件安装于外壳体内部,接线端子直接固定在外壳体上且局部伸入外壳体内,无需在外壳体外部另外设置接线端子的支撑底座等结构,避免“鼓包现象”。另外,本申请通过分隔件形成与出液腔的高压冷媒隔开的第二部分,接线端子与电机组件之间的连接引线均处于第二部分内,使得接线端子与电机组件的电连接更稳定,也进一步使冷媒泵整体的结构更紧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局部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的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蜗壳与电机组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电机组件的爆炸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外壳体;11、进液口;12、出液口;13、进液腔;14、出液腔;15、第一部分;16、第二部分;17、外筒体;18、第一外端盖;19、第二外端盖;
2、蜗壳;21、蜗腔;22、叶轮;23、开口;231、凸环;24、内进液口;25、内出液口;26、密封圈;
3、电机组件;31、内壳体;311、过线孔;312、通孔;313、第一端部;314、第二端部;315、第一内端盖;316、第二内端盖;3161、贴靠区;317、内筒体;318、螺纹槽;32、输出轴;
4、接线端子;41、接线盒;
5、分隔件;51、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冷媒泵,包括外壳体1、蜗壳2、电机组件3、接线端子4,外壳体1的内部不仅用于容纳冷媒,也作为蜗壳2、电机组件3等的安装空间,蜗壳2通过内置的叶轮持续的旋转,吸入冷媒并通过叶轮的离心力以输送冷媒,实现为冷媒增压。另外,冷媒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液体制冷剂。
外壳体1具有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如图1所示冷媒从进液口11进入、从出液口12输出,可见外壳体1的内部空间充满冷媒,且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分别连通进液口11和出液口12的进液腔13和出液腔14,可理解为,冷媒从进液口11进入进液腔13,后经过蜗壳增压形成高压冷媒,最终从出液腔14的出液口12输出,此为冷媒的对外输送流道。
蜗壳2可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安装于外壳体1的内部,蜗壳2具有连通进液腔13和出液腔14的蜗腔21,且蜗腔21内置的叶轮22持续旋转,使蜗腔21内形成负压,从而蜗壳能够持续吸入进液腔13内的冷媒,再通过叶轮的离心力增压,将冷媒排出到出液腔14,保证冷媒的输送流量始终稳定。
电机组件3也安装于外壳体1内,进一步的设置在出液腔14内,电机组件3包括内壳体31和输出轴32,内壳体31的位置相对固定,可通过螺丝等紧固件固定在出液腔14内,定子可固定在内壳体上,输出轴32转动装配于内壳体31内,且输出轴32的一端穿出内壳体与叶轮传动连接,当输出轴相对定子持续转动时,电机组件3会持续产生热量。在冷媒泵正常工作状态下、电机组件3被冷媒包围,随着冷媒从出液口12输出,电机组件外周的热量被冷媒带走,最终达到电机组件持续冷却的效果。
冷媒泵还设有将外壳体1内部进行分隔的分隔件5,如图2所示,分隔件5将外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15和第二部分16,其中进液腔13和出液腔14处于第一部分15,电机组件可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在分隔件5上,使冷媒泵整体的结构紧凑。
接线端子4的输出端通过引线与电机组件3电连接,接线端子的输入端用于连接发电设备。接线端子4的输入端穿过外壳体1并局部伸入第二部分16,引线均处于第二部分内,接线端子与外壳体的连接处可设置密封圈,以封闭第二部分。
由此可见,接线端子直接固定在外壳体上且局部伸入外壳体内,无需在外壳体外部另外设置接线端子的支撑底座,避免“鼓包现象”。另外,本申请通过分隔件形成与出液腔的高压冷媒隔开的第二部分,接线端子与电机组件之间的连接引线均处于第二部分内,使得接线端子与电机组件的电连接更稳定,也进一步使冷媒泵整体的结构更紧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4内壳体具有第一端部313和第二端部314,第二端部314设置有过线孔311并贴靠分隔件5,如图2中接线端子的输出端引线穿出过线孔311与电机组件3的定子电连接。第二端部局部贴靠在分隔件上,且在两者的贴靠部可通过螺纹连接将两者位置相对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内壳体31包括内筒体317以及封闭内筒体两端的第一内端盖315和第二内端盖316,第一内端盖和第二内端盖分别构成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二内端盖316的侧面具有与分隔件5贴靠的贴靠区3161,贴靠区内可均设4个螺纹槽318,以便于与分隔件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端部314和分隔件5之间具有供冷媒流过的间隙51,出液腔14通过间隙与第二部分16连通,间隙51起到为高压冷媒降压的作用,使部分高压冷媒平稳的流进第二部分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过线孔311作为冷媒进口,第一端部313上设置有供输出轴32通过并作为冷媒出口的通孔312(如图4所示),也可理解为第一内端盖315上设有作为冷媒出口的通孔312,可见第二部分内的冷媒可从过线孔311中进入电机组件3内部,不仅为电机组件内部进行冷却,且填充定子、转子之间的间隙、起到隔离各组件的作用,最终冷媒从第一内端盖的通孔312排出并汇入到蜗腔21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蜗壳2具有供输出轴32通过的开口23,以便于输出轴与叶轮传动连接。为了使内部结构更紧凑,第一端部313贴靠蜗壳2并封闭开口,可理解为进入电机组件3内的冷媒依次经过通孔312、开口23,后进入蜗腔21中再进行增压。
开口23处可设置与第一端部配合的凸环231,以便于安装定位第一端部313。另外第一端部与蜗壳的贴靠处可设置密封圈26,以防止冷媒从贴靠间隙中流回出液腔。
蜗壳2还设有位于中心位置处的内进液口24及从蜗腔21延伸至蜗壳2外缘的内出液口25,如图3所示,内进液口24的位置正对着叶轮的中心,内出液口25的延伸方向与叶轮的轮廓相切,在液态介质的对外输送过程中,液态介质从内进液口24吸入后,在叶轮的离心力下从内出液口25排出、进入出液腔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壳体1包括外筒体17及封闭外筒体的第一外端盖18、第二外端盖19,接线端子4设置在第二外端盖19上,且接线端子4的输入端穿过第二外端盖19,局部伸入第二部分。接线端子4和第二外端盖19之间可设置密封件,以对装配间隙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5为板状结构,以便于和第二端部的贴靠。分隔件5与第一外端盖18和第二外端盖19平行设置,间接保证蜗壳、电机组件与外筒体三者装配后的中心轴线保持平行,提高冷媒泵运行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5与外壳体1一体成型,使得分隔件始终与第一外端盖18和第二外端盖19保持平行,消除分隔件的安装误差,也增加了电机组件和蜗壳装配位置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于外壳体外侧的隐藏接线端子的接线盒41,接线盒41与外壳体之间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接线盒内部为封闭的空间,接线端子的输入端位于接线盒内部,以保护接线端子,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例的组合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结构紧凑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容纳冷媒的外壳体,具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且内部设置有分别连通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的进液腔和出液腔;
蜗壳,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具有连通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且内置叶轮的蜗腔;
电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液腔,包括内壳体和穿出内壳体连接所述叶轮的输出轴;
分隔件,将所述外壳体的内腔分隔为两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所述进液腔和出液腔,所述电机组件固定在所述分隔件上;
接线端子,穿过所述外壳体,局部伸入所述第二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二端部设置有过线孔并贴靠所述分隔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包括内筒体以及封闭内筒体两端的第一内端盖和第二内端盖,所述第一内端盖和第二内端盖分别构成所述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和分隔件之间具有供冷媒流过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作为冷媒进口,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有供输出轴通过并作为冷媒出口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具有供所述输出轴通过的开口,所述第一端部贴靠蜗壳并封闭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外筒体及封闭所述外筒体的第一外端盖、第二外端盖,所述接线端子设置在所述第二外端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为板状结构,与所述第一外端盖和第二外端盖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与外壳体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媒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体外侧的隐藏所述接线端子的接线盒。
CN202320662454.XU 2023-03-29 2023-03-29 结构紧凑的冷媒泵 Active CN2199748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2454.XU CN219974835U (zh) 2023-03-29 2023-03-29 结构紧凑的冷媒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2454.XU CN219974835U (zh) 2023-03-29 2023-03-29 结构紧凑的冷媒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4835U true CN219974835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79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2454.XU Active CN219974835U (zh) 2023-03-29 2023-03-29 结构紧凑的冷媒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48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02067B (zh) 电动装置及电动增压器
US20150139831A1 (en) Pump module and electric pump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20333597A1 (en) Integrated screw-spindle coolant pump
CN103075351A (zh) 具有密封电机的电动水泵
CN107013460B (zh) 一种压缩机
CN109844318B (zh) 涡旋压缩机
CN111120249B (zh) 电动压缩机
CN215292870U (zh) 电动泵
CN219974835U (zh) 结构紧凑的冷媒泵
US20090169399A1 (en) Ultra-thin miniature pump
JP2005054716A (ja) 電動圧縮機
JP2009150248A (ja) インバータ一体型電動圧縮機
CN102628464A (zh) 一体化电机叶片泵液压动力单元
CN214014011U (zh) 具有冷却循环功能的电机、泵组件、用于电机的壳体组件
CN212296926U (zh) 一种双进气电动离心压缩机
CN104989650B (zh) 无栓静涡旋盘式电动涡旋压缩机
CN210196008U (zh) 一种水润滑螺杆压缩机
KR20180086326A (ko) 하우징 일체형 분리판을 갖는 지로터 펌프
CN210397085U (zh) 油泵
CN219974836U (zh) 具有储液功能的冷媒泵
CN213331512U (zh) 立式冷媒泵
JP2006177231A (ja) 電動圧縮機
CN221568871U (zh) 无泄漏多级屏蔽泵
CN218030676U (zh) 一种无刷水泵
CN221170016U (zh) 一种多级屏蔽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