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4112U - 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4112U
CN213414112U CN202021865692.3U CN202021865692U CN213414112U CN 213414112 U CN213414112 U CN 213414112U CN 202021865692 U CN202021865692 U CN 202021865692U CN 213414112 U CN213414112 U CN 2134141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eam
supporting
block
reinforcing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6569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蔚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Hoosu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Hoos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Hoosu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Hoosu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6569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41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41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41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包括横向布置的支撑主梁,支撑主梁的前端连接有用于安装前轮总成的方向柱,支撑主梁的后端连接有位于其下方的两平行间隔布置的安装板,两安装板之间用于安装后轮总成;所述支撑主梁的中部连接有位于其上方的两后背支撑架,两后背支撑架均向支撑主梁的后端上方倾斜布置,支撑主梁的后端与每个后背支撑架的中部均连接有加强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支撑主梁作为支撑主架,然后通过方向柱来安装前轮总成,通过两安装板来安装后轮总成,通过两后背支撑架与两加强架的结合来使车架的后端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且其整体车架的结构简单,从而达到减轻车架的重量的目的,则可以增强摩托车的运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辅助结构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
背景技术
摩托车,由汽油机驱动,靠手把操纵前轮转向的两轮或三轮车,轻便灵活,行驶迅速,广泛用于巡逻和客货运输等,也用作体育运动器械。从大的方向上来说,摩托车分为街车,公路赛摩托车,越野摩托车,巡航车和旅行车等。车架作为摩托车的骨架,是摩托车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现有的大多摩托车车架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大多的摩托车车架为了使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其结构设计非常复杂,增加了加工时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摩托车车架为了使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其结构设计非常复杂,增加了加工时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包括横向布置的支撑主梁,支撑主梁的前端连接有用于安装前轮总成的方向柱,支撑主梁的后端连接有位于其下方的两平行间隔布置的安装板,两安装板之间用于安装后轮总成;
所述支撑主梁的中部连接有位于其上方的两后背支撑架,两后背支撑架均向支撑主梁的后端上方倾斜布置,支撑主梁的后端与每个后背支撑架的中部均连接有加强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摩托车主体车架将支撑主梁作为支撑主架,然后通过方向柱来安装前轮总成,通过两安装板来安装后轮总成,通过两后背支撑架与两加强架的结合来使车架的后端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且其整体车架的结构简单,从而达到减轻车架的重量的目的,则可以增强摩托车的运动性能;同时两后背支撑架的布置方式使本车架上承受的重量沿支撑主梁的长度方向分散更均匀,更有利于摩托车的行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主梁1、方向柱2、安装板3、后背支撑架4、加强架5、“U”型块6、安装块7、连接块71、支撑块72、增强杆8、加强块9、增强柱10、加强套11、加强板111、弧形板112、安装座12。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包括横向布置的支撑主梁1,支撑主梁1的前端连接有用于安装前轮总成的方向柱2,支撑主梁1的后端连接有位于其下方的两平行间隔布置的安装板3,两安装板3之间用于安装后轮总成;所述支撑主梁1的中部连接有位于其上方的两后背支撑架4,两后背支撑架4均向支撑主梁1的后端上方倾斜布置,支撑主梁1的后端与每个后背支撑架4的中部均连接有加强架5。
将支撑主梁1作为支撑主架,然后通过方向柱2来安装前轮总成,通过两安装板3来安装后轮总成,通过两后背支撑架4与两加强架5的结合来使车架的后端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且其整体车架的结构简单,从而达到减轻车架的重量的目的,则可以增强摩托车的运动性能;同时两后背支撑架4的布置方式使本车架上承受的重量沿支撑主梁1的长度方向分散更均匀,更有利于摩托车的行驶。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还包括在两后背支撑架4远离支撑主梁1的端部通过连接结构相连,连接结构包括在两后背支撑架4上均连接的“U”型块6以及连接在两“U”型块6之间的安装块7。
通过两“U”型块6和安装块7构成的连接结构不仅增强了两后背支撑架4的连接强度,而是还便于在安装块7上安装货架。
具体,采用的后背支撑架4的端部侧壁嵌设在“U”型块6的缺口内后通过锚接固定,且“U”型块6的两端部与后背支撑架4侧壁相抵,安装块7与“U”型块6的侧壁相连;通过“U”型块6与后背支撑架4的连接方式是为了增大其接触面积,从而提高“U”型块6与后背支撑架4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安装块7的支撑更加稳定。
进一步,采用的安装块7包括在每个“U”型块6的侧壁上连接的连接耳、连接在两连接耳之间的连接块71以及与连接块71一侧边相连的支撑块72,两连接耳和支撑块72均与连接块71之间具有一定夹角;将安装块7由两连接耳、连接块71和支撑块72构成,不仅为了方便与“U”型块6相连,同时还使安装块7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
上述的夹角在本方案中大约为90度,使两连接耳、连接块71和支撑块72进行合理的布局。
结合图1和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还包括在两后背支撑架4之间以及两后背支撑架4与每个加强架5之间均连接有增强杆8;通过增强杆8来增强两后背支撑架4与两加强架5之间的结构强度,以提高本车架的结构强度。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还包括在两安装板3靠近支撑主梁1的后端一侧上部通过加强块9相连,且加强块9开有固定跨接在支撑主梁1的后端侧壁上的连接缺口,两安装板3之间还通过穿设的增强柱10相连。
通过加强块9和增强柱10的设计来增强两安装板3之间的结构强度,便于提高对后轮总成的安装稳定性,加强块9上开设连接缺口是为了增大其连接面积,从而来提高两安装板3的连接强度。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还包括在方向柱2与支撑主梁1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加强套11,加强套11包括与方向柱2和支撑主梁1均相连的两加强板111,两加强板111平行布置且位于方向柱2的两侧,两加强板111的顶端连接有与方向柱2和支撑主梁1均相连的弧形板112;将加强套11由两加强板111和弧形板112构成是为了对其进行合理的布局来增强与方向柱2和支撑主梁1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达到提高方向柱2与支撑主梁1的连接强度的目的。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还包括在方向柱2的侧壁上通过支撑条连接有与支撑主梁1相对布置的安装座12;通过安装座12来安装前轮的挡泥板,以对摩托车的前轮进行防护。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布置的支撑主梁,支撑主梁的前端连接有用于安装前轮总成的方向柱,支撑主梁的后端连接有位于其下方的两平行间隔布置的安装板,两安装板之间用于安装后轮总成;
所述支撑主梁的中部连接有位于其上方的两后背支撑架,两后背支撑架均向支撑主梁的后端上方倾斜布置,支撑主梁的后端与每个后背支撑架的中部均连接有加强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后背支撑架远离支撑主梁的端部通过连接结构相连,连接结构包括在两后背支撑架上均连接的“U”型块以及连接在两“U”型块之间的安装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背支撑架的端部侧壁嵌设在“U”型块的缺口内后通过锚接固定,且“U”型块的两端部与后背支撑架侧壁相抵,安装块与“U”型块的侧壁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块包括在每个“U”型块的侧壁上连接的连接耳、连接在两连接耳之间的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一侧边相连的支撑块,两连接耳和支撑块均与连接块之间具有一定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后背支撑架之间以及两后背支撑架与每个加强架之间均连接有增强杆。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安装板靠近支撑主梁的后端一侧上部通过加强块相连,且加强块开有固定跨接在支撑主梁的后端侧壁上的连接缺口,两安装板之间还通过穿设的增强柱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柱与支撑主梁的前端之间连接有加强套,加强套包括与方向柱和支撑主梁均相连的两加强板,两加强板平行布置且位于方向柱的两侧,两加强板的顶端连接有与方向柱和支撑主梁均相连的弧形板。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向柱的侧壁上通过支撑条连接有与支撑主梁相对布置的安装座。
CN202021865692.3U 2020-08-29 2020-08-29 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 Active CN2134141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5692.3U CN213414112U (zh) 2020-08-29 2020-08-29 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65692.3U CN213414112U (zh) 2020-08-29 2020-08-29 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4112U true CN213414112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9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65692.3U Active CN213414112U (zh) 2020-08-29 2020-08-29 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41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414112U (zh) 一种摩托车主体车架
Maneclang Jr et al. Design and fabrication of a mounting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motorcycle and a sidecar
CN213414111U (zh) 一种轻量化车架
CN204801979U (zh) 一种锻钢骨架与异型管结合式越野摩托车增强车架
CN201071075Y (zh) 发动机前置式三桥客车
CN203766973U (zh) 三轮摩托车
CN21001180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副车架及前悬架装置
CN201792955U (zh) 摩托车车架后部结构
CN214875334U (zh) 轻量化摩托车车架
CN202022248U (zh) 汽车驾驶室地板骨架、汽车驾驶室及汽车
CN219707225U (zh) 一种高强度前焊接管组件
CN216185730U (zh) 轻量化高强度电动车车架
CN212766615U (zh) 方向柱总成
CN218431577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20054036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10761121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结构
CN220721284U (zh) 一种三轮车龙门式车梁
CN220662740U (zh) 一种倒三轮摩托车车架
CN217554105U (zh) 防撞摩托车车架
CN214565901U (zh) 一种摩托车车架
CN219237233U (zh) 车座安装结构以及电动车
CN210761120U (zh) 一种摩托车生产用车架组装结构
CN218229283U (zh) 摩托车
CN215399111U (zh) 一种两轮机动大踏板摩托车车架
CN213948679U (zh) 摩托车平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