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413476U - 车门玻璃的导轨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门玻璃的导轨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413476U
CN213413476U CN202021813923.6U CN202021813923U CN213413476U CN 213413476 U CN213413476 U CN 213413476U CN 202021813923 U CN202021813923 U CN 202021813923U CN 213413476 U CN213413476 U CN 2134134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side plate
door
door glass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1392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志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ic Vehic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1392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4134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4134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4134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ow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车门玻璃的导轨和车辆,所述导轨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和连接于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内侧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外侧板限定出导轨槽,所述内侧板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外侧板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所述内侧板用于与车门内板相连,所述外侧板与车门外板间隔开。本申请的车门玻璃的导轨,通过将导轨构造为具有非对称截面,且导轨用于与车门内板相连的内侧板的延伸长度大于外侧板的延伸长度,以使内侧板与车门内板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平面和安装平面,从而保证导轨与车门内板的连接稳定性,不仅利于车门布置,且利于实现导轨的工艺焊接。

Description

车门玻璃的导轨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门玻璃的导轨和具有该车门玻璃的导轨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车门上通常设有车门玻璃的导轨,车门玻璃的导轨用于对车门玻璃进行支撑及固定,但现有的导轨与车门之间的安装稳定性较差,存在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门玻璃的导轨,导轨与车门的连接强度较大,可保证导轨能够对车门玻璃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包括:内侧板、外侧板和连接于所述内侧板和所述外侧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内侧板、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外侧板限定出导轨槽,所述内侧板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外侧板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所述内侧板用于与车门内板相连,所述外侧板与车门外板间隔开。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通过将导轨构造为具有非对称截面,且导轨用于与车门内板相连的内侧板的延伸长度大于外侧板的延伸长度,以使内侧板与车门内板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平面和安装平面,从而保证导轨与车门内板的连接稳定性,不仅利于车门布置,且利于实现导轨的工艺焊接。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所述外侧板还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与所述外侧板相连的加强翻边,所述加强翻边与所述外侧板的自由端相连,且所述加强翻边与所述外侧板背离所述内侧板的侧面贴合。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所述外侧板的与所述加强翻边沿横向正对的区域的内侧面设有凸出的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对车门玻璃限位。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所述加强翻边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外侧板的厚度。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所述加强翻边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外侧板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的一半。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所述外侧板与所述内侧板的至少部分沿横向正对设置,且所述内侧板背离所述外侧板的侧面与所述车门内板焊接相连。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所述内侧板与所述外侧板正对的部分朝向所述外侧板的侧面设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朝向所述外侧板凸出设置。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所述内侧板的自由端设有延伸边,所述延伸边朝所述内侧板靠近所述外侧板的一侧凸出设置。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所述内侧板沿竖向的上部区域用于与所述车门内板相连,所述内侧板沿竖向的下部区域用于通过安装支架与车门内板相连。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所述的车门玻璃的导轨。
所述车辆和上述的导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安装于车门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处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导轨100,
内侧板1,第二限位部11,延伸边12,外侧板2,加强翻边21,第一限位部22,连接板3,导轨槽4,安装支架5,
车门内板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无特殊的说明,本申请中的前后方向为车辆的纵向,即X向;左右方向为车辆的横向,即Y向;上下方向为车辆的竖向,即Z向。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该导轨100构造为具有非对称截面,以使导轨100与车门内板101相连的一侧的延伸长度较大,且与车门内板101之间具有较大的安装面,从而提供导轨100与车门内板101的安装稳定性。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包括:内侧板1、外侧板2和连接板3。
如图3所示,内侧板1与外侧板2沿车辆的内外方向间隔开,其中,内指靠近车辆中心线的方向,外指远离车辆中心线的方向。且内侧板1位于外侧板2的内侧,连接板3连接于内侧板1和外侧板2之间,且内侧板1与连接板3的内端相连,外侧板2与连接板3的外端相连。这样,内侧板1、连接板3和外侧板2依次相连且共同限定出导轨槽4。
需要说明的是,导轨槽4用于安装车门玻璃,且车门玻璃能够在导轨槽4内沿上下方向移动,以使车门玻璃合理地开启或关闭。
其中,如图3所示,内侧板1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外侧面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且内侧板1用于与车门内板101相连,外侧板2与车门外板间隔开。也就是说,导轨100构造为具有非对称截面,且内侧板1所具有的表面积大于外侧板2所具有的表面积,即内侧板1具有较大的安装平面用于与车门内板101相连,如图3所示,内侧板1背离外侧板2的侧面可作为与车门内板101相连的安装平面,以使车侧板与车门内板101贴合时,二者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平面,从而保证导轨100与车门内板10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导轨100能够为车门玻璃提供稳定的支撑环境,保证车门玻璃能够可靠、有效的升降。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通过将导轨100构造为具有非对称截面,且导轨100用于与车门内板101相连的内侧板1的延伸长度大于外侧板2的延伸长度,以使内侧板1与车门内板101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平面和安装平面,从而保证导轨100与车门内板101的连接稳定性,不仅利于车门布置,且利于实现导轨100的工艺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外侧板2还设有加强部,加强部包括与外侧板2相连的加强翻边21,加强翻边21与外侧板2的自由端相连,且加强翻边21与外侧板2背离内侧板1的侧面贴合。
其中,加强翻边21可采用与外侧板2的结构强度相同或大于外侧板2的结构强度的材料,以对外侧板2的结构进行有效地强化,提高外侧板2的结构强度。或者加强翻边21可与外侧板2一体成型,且通过后续的加工工艺对加强翻边21折弯以与外侧板2背离内侧板1的侧面贴合,从使得加强翻边21可与外侧板2起到互相支撑及互相加强的作用,从而提高导轨100的结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车门玻璃夹设于内侧板1和外侧板2之间,其中,内侧板1与车门内板101相连,外侧板2与内侧外间隔开设置。这样,本申请通过在外侧板2上设置加强翻边21可提供外侧板2对车门玻璃的支撑强度,避免在车门玻璃朝外侧倾斜挤压外侧板2时,出现外侧板2朝背离内侧板1的方向变形的问题,提高导轨100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导轨100对车门玻璃支撑的安全性,利于长期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侧板2的与加强翻边21沿横向正对的区域的内侧面设有凸出的第一限位部22,第一限位部22用于对车门玻璃限位。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部22包括从外侧板2的内表面凸出设置的凸台结构,这样,在将车门玻璃安装于导轨槽4内后,第一限位部22能够有效地抵压车门玻璃的外表面,以使车门玻璃在导轨槽4内预紧,从而防止车门玻璃在导轨槽4内发生晃动,进而保证车门玻璃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其中,第一限位部22的高度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灵活地选择设置,如第一限位部22的高度构造为与外侧板2的厚度相同或接近,从而保证第一限位部22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对车门玻璃进行有效地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翻边21的厚度不小于外侧板2的厚度,即可将加强翻边21的厚度构造为与外侧板2的厚度相同,或者将加强翻边21的厚度构造为大于外侧板2的厚度。这样,加强翻边21能够对外侧板2起到有效地加强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翻边21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小于外侧板2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的一半。如图3所示,加强翻边21的延伸长度接近且大于外侧板2的延伸长度的一半,这样,可使得加强翻边21与外侧板2之间具有较大的连接平面,从而提高加强翻边21与外侧板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保证加强翻边21对外侧板2的加强效果。
由此,通过对加强翻边21的长度进行合理的设计,既保证了外侧板2的强度需求,同时又不会造成因设置加强翻边21导致的材料浪费,提高导轨100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侧板2与内侧板1的至少部分沿横向正对设置,如图3所示,内侧板1的与连接板3相连的一端的至少部分与外侧板2沿横向正对设置,以使二者互相正对的部分与连接板3共同限定出导轨槽4,如图3所示,通过内侧板1、连接板3和外侧板2限定出的导轨槽4呈矩形腔结构,由此,便于安装车门玻璃。
其中,内侧板1背离外侧板2的侧面与车门内板101焊接相连,也就是说,内侧板1背离外侧板2的侧面作为与车门内板101相连的焊接面,以使内侧板1能够提供较大的焊接面,保证导轨100与车门内板101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侧板1与外侧板2正对的部分朝向外侧板2的侧面设有第二限位部11,第二限位部11朝向外侧板2凸出设置。也就是说,第二限位部11和第一限位部22分别在内侧板1和外侧板2朝向彼此的侧面凸出设置,从而在导轨槽4内形成用于对车门玻璃进行限位和支撑的凸台结构,这样,可保证车门玻璃在安装于导轨槽4内时,车门玻璃的内外两侧均能够受到凸台结构的限位抵压,使得车门玻璃的运动过程得到有效地安全保护。
其中,如图3所示,第一限位部22和第二限位部11沿内外方向错开设置,即第一限位部22不与第二限位部11在横向上正对;也就是说,第一限位部22和第二限位部11沿车辆前后方向的不同位置抵压于车门玻璃,防止车门玻璃在导轨槽4内沿前后方向移动,同时也避免第一限位部22和第二限位部11抵压于车门玻璃的同一位置出现车门玻璃受力过大致破裂的情况,提高车门玻璃安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侧板1的自由端设有延伸边12,延伸边12朝内侧板1靠近外侧板2的一侧凸出设置。如图3所示,内侧板1远离连接板3的一端设有延伸边12,需要说明的是,在进行车门玻璃的安装时,车门玻璃的前端或后端安装于导轨槽4内,而车门玻璃沿前后方向的中部区域并未完全设置于导轨槽4内,而本申请通过在内侧板1的自由端设置延伸边12,可使得延伸板能够对接近车门玻璃的中部区域的位置进行抵压,以保证车门玻璃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内侧板1沿竖向的上部区域用于与车门内板101相连,内侧板1沿竖向的下部区域用于通过安装支架5与车门内板101相连。可以理解的是,车门玻璃在安装于车门后,车门玻璃沿上下方向的各个位置处与车门内板101的间距并非完全相同的,因此,本申请将内侧板1沿竖向的上部区域与车门内板101直接相连,且在内侧板1沿竖向的下部区域的内侧设置安装支架5,并通过安装支架5实现与车门内板101的固定连接,由此,可保证导轨100在沿竖向的多个位置处具能够与车门内板101进行有效地安装配合,从而保证车门的整体稳定性。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车辆,设置有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该导轨100的内侧板1具有较大的连接平面,能够实现与车门内板101连接稳定,且利于工艺焊接,同时导轨100具有较大的结构强度以保证对车门玻璃的支撑稳定性,从而可提升车门整体的结构性能,提升整车的可靠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的其他构成例如…和…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车门玻璃的导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内侧板(1)、外侧板(2)和连接于所述内侧板(1)和所述外侧板(2)之间的连接板(3),所述内侧板(1)、所述连接板(3)和所述外侧板(2)限定出导轨槽(4),所述内侧板(1)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大于所述外侧板(2)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所述内侧板(1)用于与车门内板(101)相连,所述外侧板(2)与车门外板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2)还设有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与所述外侧板(2)相连的加强翻边(21),所述加强翻边(21)与所述外侧板(2)的自由端相连,且所述加强翻边(21)与所述外侧板(2)背离所述内侧板(1)的侧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2)的与所述加强翻边(21)沿横向正对的区域的内侧面设有凸出的第一限位部(22),所述第一限位部(22)用于对车门玻璃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翻边(21)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外侧板(2)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翻边(21)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不小于所述外侧板(2)沿前后方向的延伸长度的一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2)与所述内侧板(1)的至少部分沿横向正对设置,且所述内侧板(1)背离所述外侧板(2)的侧面与所述车门内板(101)焊接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1)与所述外侧板(2)正对的部分朝向所述外侧板(2)的侧面设有第二限位部(11),所述第二限位部(11)朝向所述外侧板(2)凸出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1)的自由端设有延伸边(12),所述延伸边(12)朝所述内侧板(1)靠近所述外侧板(2)的一侧凸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板(1)沿竖向的上部区域用于与所述车门内板(101)相连,所述内侧板(1)沿竖向的下部区域用于通过安装支架(5)与车门内板(101)相连。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玻璃的导轨(100)。
CN202021813923.6U 2020-08-26 2020-08-26 车门玻璃的导轨和车辆 Active CN2134134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3923.6U CN213413476U (zh) 2020-08-26 2020-08-26 车门玻璃的导轨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13923.6U CN213413476U (zh) 2020-08-26 2020-08-26 车门玻璃的导轨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413476U true CN213413476U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58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13923.6U Active CN213413476U (zh) 2020-08-26 2020-08-26 车门玻璃的导轨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4134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7237987A (ja) 車両の後部ドア構造
CN213413476U (zh) 车门玻璃的导轨和车辆
CN213442025U (zh) 用于车门的铰链加强板和车门
CN210837872U (zh) 电池包安装架
CN213413484U (zh) 汽车天窗的支撑框架和车辆
CN211223619U (zh) 一种车辆b柱组件及车辆
CN110901352B (zh) 树脂背门内板
CN210283857U (zh) 一种汽车背门结构
CN213383827U (zh) 车门和车辆
CN213413954U (zh) 加强板和车辆
CN219262045U (zh) 后背门锁扣安装总成以及车辆
CN220884569U (zh) 下车体结构及车辆
CN110303858B (zh) 一种后门窗框加强结构及车后门
CN218112780U (zh) 后备箱锁销安装结构、车身总成及汽车
CN210364064U (zh) 汽车侧围外板总成及汽车
JP2012101763A (ja) 車両用ドア構造
CN213413478U (zh) 车门和车辆
CN216805080U (zh) 车门加强结构、汽车车门及汽车
CN218858538U (zh) 侧开式后背门锁钩安装结构及汽车
CN217259520U (zh) 车门限位器加强板、车门及车辆
CN220220909U (zh) 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CN217575396U (zh) 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CN219524040U (zh) 后悬架安装点结构和车辆
CN213413477U (zh) 车门铰链加强板组件、螺母板和车辆
CN221049437U (zh) 后尾门结构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