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575396U - 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575396U
CN217575396U CN202221768918.7U CN202221768918U CN217575396U CN 217575396 U CN217575396 U CN 217575396U CN 202221768918 U CN202221768918 U CN 202221768918U CN 217575396 U CN217575396 U CN 2175753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reinforcing
rear plate
cross beam
bac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891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强
孙世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891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5753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5753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5753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设置于后板内板上,后板内板的部分区域采用去除材料结构设计,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盖板、后板上横梁以及后板下横梁,加强盖板对应于部分区域设置而贴合在后板内板的前侧壁;后板上横梁和后板下横梁分别贴合于后板内板的后侧壁,后板上横梁和后板下横梁分别临近加强盖板的上端和下端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后板内板的前侧壁上设置的加强盖板能够增强后板内板的结构强度,后板上横梁和后板下横梁设置在后板内板的后侧壁上、且分别临近加强盖板的上下两端设置,能够配合加强盖板增强后板结构的整体强度,提高了后板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

Description

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箱后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皮卡货箱的后板结构一般由后板内板和后板外板组成,上述后板结构的结构强度较小,当受到踩踏灯等挤压力时极易发生变形,直接影响车箱的使用性能。
现有技术中,虽然有在后板内板和后板外板之间设置加强梁的结构,但一般只能增强局部位置的强度,难以使车箱后板结构强度得到全面提升,影响车箱的使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能够有效提高车箱后板的结构强度,增强车箱抵抗变形的能力。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车箱后板加强结构,设置于后板内板上,后板内板的部分区域采用去除材料结构设计,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盖板、后板上横梁以及后板下横梁,加强盖板对应于部分区域设置而贴合在后板内板的前侧壁;后板上横梁和后板下横梁分别贴合于后板内板的后侧壁,后板上横梁位于加强盖板的上方,后板下横梁位于加强盖板的下方,后板上横梁和后板下横梁分别临近加强盖板的上端和下端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箱后板加强结构还包括贴合于后板内板后侧壁上的后板内板左加强板和后板内板右加强板,后板内板左加强板位于加强盖板的左侧,后板内板右加强板位于加强盖板的右侧;
其中,后板上横梁、后板内板右加强板、后板下横梁以及后板内板左加强板首尾顺次相接以围合成位于加强盖板外周的加强框架。
一些实施例中,后板上横梁上具有向后凸起、且沿后板上横梁的走向延伸的第一起拱部,后板下横梁上具有向后凸起、且沿后板下横梁的走向延伸的第二起拱部,第二起拱部向后凸出于第一起拱部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后板内板左加强板还包括与后板内板上的左折边部相连的左增强部,左增强部贴合于左折边部的表面;
后板内板右加强板还包括与后板内板上的右折边部相连的右增强部,右增强部贴合于右折边部的表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加强盖板上还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向加强盖板的前侧凸起。
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为矩形闭环结构,加强筋的长边沿加强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至少部分覆盖在部分区域。
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盖板上还设有位于加强筋的矩形闭环结构内部的辅助筋,辅助筋向加强盖板的前侧凸出,且辅助筋沿加强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盖板上还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加强筋的左右两侧的凸起筋,凸起筋向加强盖板的前侧凸起、且凸起筋与加强筋相接。
一些实施例中,加强筋向加强盖板的前侧凸出至与后板内板的前壁面齐平。
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后板内板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封堵于工艺孔前侧的加强盖板,加强盖板能够增强后板内板设有工艺孔位置的结构强度,后板上横梁和后板下横梁设置在后板内板的后侧壁上,且分别位于加强盖板的上下两侧,能够配合加强盖板对后板内板进行结构加强,保证后板结构的整体强度,增强了后板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大大减小了后板结构因受力而产生的变形量,保证了皮卡车箱的整体使用性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汽车包括车箱后板加强结构。上述汽车通过在后板内板上设置加强盖板、后板上横梁和后板下横梁,实现对工艺孔位置的结构增强,进而增大了车箱后板结构的整体强度,提高了车箱后板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提升了汽车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车箱后板加强结构的后板结构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后板结构去除后板外板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A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加强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后板下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后板下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后板上横梁;11、第一起拱部;2、后板下横梁;21、第二起拱部;3、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1、左增强部;4、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1、右增强部;5、加强筋;51、辅助筋;6、凸起筋;7、后板内板;71、左折边部;72、右折边部;8、后板外板;9、加强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7,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进行说明。车箱后板加强结构,设置于后板内板7上,后板内板7的部分区域采用去除材料结构设计,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盖板9、后板上横梁1以及后板下横梁2,加强盖板9对应于部分区域设置而贴合在后板内板7的前侧壁;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分别贴合于后板内板7的后侧壁,后板上横梁1位于加强盖板9的上方,后板下横梁2位于加强盖板9的下方,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分别临近加强盖板9的上端和下端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后板内板7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封堵于工艺孔前侧的加强盖板9,加强盖板9能够有效增强后板内板7设有工艺孔位置的结构强度,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设置在后板内板7的后侧壁上、且分别位于加强盖板9的上下两侧,能够配合加强盖板9对后板内板7进行结构加强,提高后板内板7抵抗变形的能力,保证整个后板结构的结构强度。
为了便于描述,定义汽车行进的方向为前,后退的方向为后,也就是后板内板7靠近车箱内腔的侧壁为前侧壁,后板内板7靠近后板外板8的侧壁为后侧壁,另外,定义车箱宽度方向为左右方向。
车箱的后板结构主要包括靠近车箱内腔设置的后板内板7和靠近车箱外部的后板外板8。实际生产中,根据加工工艺或结构需要,在后板内板7的板面通过去除材料以形成工艺孔或减重孔。具体的,后板内板7为钣金件,工艺孔或减重孔通过冲压工艺形成。为了避免上述工艺孔或减重孔的开设对后板内板7的结构强度造成衰减,在后板内板7的前侧壁上设置了加强盖板9,加强盖板9能够有效弥补工艺孔或减重孔开设造成的强度衰减,保证后板内板7的结构强度。
在此基础上,后板内板7的后侧壁上设置了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贴合于后板内板7靠近后板外板8的一侧,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分别位于加强盖板9的上下两侧,能够与加强盖板9共同作用对后板内板7进行结构加强,保证后板结构的整体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车箱后板加强结构还包括贴合于后板内板7后侧壁上的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和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位于加强盖板9的左侧,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位于加强盖板9的右侧;
其中,后板上横梁1、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后板下横梁2以及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首尾顺次相接以围合成位于加强盖板9外周的加强框架。
本实施例中,还在后板内板7的后侧壁上设置了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以及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后板上横梁1以及后板下横梁2围合成的加强框架使后板结构的强度大大提升,增强了后板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大大减小了后板结构因受力而产生的变形量,保证了皮卡车箱的整体使用性能。
加强框架在后板内板7上的投影与加强盖板9在后板内板7上的投影具有一定的重合部分,使加强盖板9与加强框架在后板内板7的前后两侧形成重叠作用,增强了后板内板7的结构强度。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特征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采用如图6和图7所示结构。参见图6和图7,后板上横梁1上具有向后凸起、且沿后板上横梁1的走向延伸的第一起拱部11,后板下横梁2上具有向后凸起、且沿后板下横梁2的走向延伸的第二起拱部21,第二起拱部21向后凸出于第一起拱部11设置。
本实施例中,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沿左右方向延伸,也就是沿皮卡宽度的方向延伸,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上分别设置了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折弯起拱部,折弯起拱部的纵向截面接近“几”字形,可有效提升后板上横梁1或后板下横梁2的结构强度。
在此基础上,参见图3,第二起拱部21向后凸出于第一起拱部11设置,也就是第二起拱部21向后侧凸出的尺寸相对第一起拱部11向后侧凸出的尺寸更大,上述设置可使后板下横梁2的结构强度更大,进而使车箱靠近下缘的位置具有更好的结构稳定性,便于提高车箱的承受荷载的能力,提高整个车箱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为了增强后板下横梁2的结构强度,还可以通过改变后板下横梁2和后板上横梁1的板体厚度进行调节,同时为了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减少结构自身重量,可以在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上分别设置多个减重孔,减重孔可以是圆孔、长槽孔或矩形孔等多种不同形式,且减重孔可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设,达到良好的减重效果。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参见图1、图2和图4,后板上横梁1的左端延伸至贴合于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的后板面外侧,后板上横梁1的右端延伸至贴合于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的后板面的后板面外侧。利用后板上横梁1实现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以及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的有效连接,后板上横梁1的两端分别位于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和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的后侧板面上,对二者进行压合固定,保证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和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可靠贴合在后板内板7后侧。
同样的,后板下横梁2的两端也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并分别贴合于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和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的后板面的外侧,使后板上横梁1、后板内板右加强板4、后板下横梁2以及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首尾顺次相接以围合成加强框架,提高了后板结构的整体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左加强板和右加强板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4,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还包括与后板内板7上的左折边部71相连的左增强部31,左增强部31贴合于左折边部71的表面;右加强板还包括与后板内板7上的右折边部72相连的右增强部41,右增强部41贴合于右折边部72的表面。
本实施例中,后板内板7的左边缘具有向后折弯、且能够与后板外板8相连的左折边部71,对应的,后板内板左加强板3上设有向后折弯延伸,且贴合于左折边部71上的左增强部31。左增强部31对后板内板7与左折边部71的衔接部位进行有效加强,有效增强了该位置的结构强度。
同样的,后板内板7的右边缘设有右折边部72,利用右增强部41对后板内板7与右折边部72的衔接部位进行有效加强,以提高整个后板内板7的结构强度。
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5,加强盖板9上还设有加强筋5,加强筋5向加强盖板9的前侧凸起。通过在加强盖板9上设置加强筋5实现对上述工艺孔位置的结构增强作用,加强盖板9与后板内板7之间通过螺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后板内板7的前侧壁上设有内凹设置以安装加强盖板9的凹腔,加强盖板9设置于凹腔内可避免加强盖板9向前凸出于后板内板7,也就是避免加强盖板9向车箱的内腔凸出,造成对车箱内部空间的占用。
加强盖板9上设置了加强筋5,加强筋5能够有效增强加强盖板9的结构强度。加强筋5的凸起方向朝向前侧,也就是向车箱内腔的一侧凸起,与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的凸起方向相反。
具体的,加强盖板9的板面内凹于后板内板7的前侧壁,加强筋5向前凸出至与后板内板7的前侧壁平齐,避免对车箱内部空间的占用,保证车箱的使用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加强筋5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加强筋5为矩形闭环结构,加强筋5的长边沿加强盖板9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至少部分覆盖在部分区域。
本实施例中,定义加强盖板9的长度方向为左右方向,宽度方向为上下方向。加强筋5为矩形闭环结构,可对加强盖板9进行不同方向的结构增强。加强筋5能够覆盖在设有工艺孔或减重孔的位置,可对去除材料的位置进行结构增强,使加强盖板9的结构性能更好。
具体的,加强筋5形成的矩形的长边沿加强盖板9的长度方向延伸,宽边沿加强盖板9的宽度方向延伸。具体的,加强筋5的延伸长度为950mm左右,约占加强盖板9总长度的7/10左右。
在此基础上,加强筋5的矩形闭环结构内部还设有沿加强盖板9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辅助筋51,辅助筋51向加强盖板9前侧凸起高度与加强筋5的凸起高度一致,进一步提高了对加强盖板9的结构增强作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参见图5,加强盖板9上还设有两个分别位于加强筋5的左右两侧的凸起筋6,凸起筋6与加强筋5相接。凸起筋6与加强筋5相接能够对加强筋5左右两侧的位置进行结构增强,配合加强筋5保证加强盖板9左右方向上的结构强度,具有更好的结构增强性能,同时也可以降低加强结构的成型难度。凸起筋6与加强筋5相接为一体,凸起筋6的凸起高度与加强筋5向前侧的凸起高度一致,均向前凸出至与后板内板7的前侧壁齐平。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汽车包括车箱后板加强结构。上述汽车通过在后板内板7上设置加强盖板9、后板上横梁1和后板下横梁2,实现对工艺孔位置的结构增强作用,进而增大了车箱后板结构的整体强度,提高了车箱后板结构抵抗变形的能力,提升了汽车的使用性能。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车箱后板加强结构,设置于后板内板上,所述后板内板的部分区域采用去除材料结构设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包括加强盖板、后板上横梁以及后板下横梁,所述加强盖板对应于所述部分区域设置而贴合在后板内板的前侧壁;所述后板上横梁和所述后板下横梁分别贴合于后板内板的后侧壁,所述后板上横梁位于所述加强盖板的上方,所述后板下横梁位于所述加强盖板的下方,所述后板上横梁和所述后板下横梁分别临近所述加强盖板的上端和下端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箱后板加强结构还包括贴合于所述后板内板后侧壁上的后板内板左加强板和后板内板右加强板,所述后板内板左加强板位于所述加强盖板的左侧,所述后板内板右加强板位于所述加强盖板的右侧;
其中,所述后板上横梁、所述后板内板右加强板、所述后板下横梁以及所述后板内板左加强板首尾顺次相接以围合成位于所述加强盖板外周的加强框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上横梁上具有向后凸起、且沿所述后板上横梁的走向延伸的第一起拱部,所述后板下横梁上具有向后凸起、且沿所述后板下横梁的走向延伸的第二起拱部,所述第二起拱部向后凸出于所述第一起拱部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板内板左加强板还包括与所述后板内板上的左折边部相连的左增强部,所述左增强部贴合于所述左折边部的表面;
所述后板内板右加强板还包括与所述后板内板上的右折边部相连的右增强部,所述右增强部贴合于所述右折边部的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盖板上还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向所述加强盖板的前侧凸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矩形闭环结构,所述加强筋的长边沿所述加强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且至少部分覆盖在所述部分区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盖板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加强筋的矩形闭环结构内部的辅助筋,所述辅助筋向所述加强盖板的前侧凸出,且所述辅助筋沿所述加强盖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盖板上还设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加强筋的左右两侧的凸起筋,所述凸起筋向所述加强盖板的前侧凸起、且所述凸起筋与所述加强筋相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向所述加强盖板的前侧凸出至与所述后板内板的前壁面齐平。
10.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车箱后板加强结构。
CN202221768918.7U 2022-07-08 2022-07-08 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75753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8918.7U CN217575396U (zh) 2022-07-08 2022-07-08 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8918.7U CN217575396U (zh) 2022-07-08 2022-07-08 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575396U true CN217575396U (zh) 2022-10-14

Family

ID=835329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8918.7U Active CN217575396U (zh) 2022-07-08 2022-07-08 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5753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29469B2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212401362U (zh) 车身结构和汽车
CN101204969B (zh) 车辆的主体结构
JP2011136593A (ja) フロントピラー下部構造
US11807306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215205067U (zh) 前车体传力构造
CN217575396U (zh) 车箱后板加强结构及汽车
CN110901768B (zh) 车身侧围前部结构及车身结构
KR20100026124A (ko) 차량용 실 사이드 유닛
US7165805B2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CN212243575U (zh) 一种后围板总成结构及汽车
CN111572649B (zh) 白车身结构
JPS6236689Y2 (zh)
CN115003588A (zh) 用于机动车辆车厢底梁的纵向加强件
CN216916058U (zh) 车辆门槛梁、车身框架和车辆
JP6221164B2 (ja) 車体構造
CN214930075U (zh) 后纵梁加强结构和车身总成
JP4778153B2 (ja) 車両のリヤフレーム構造
JP4384334B2 (ja) 自動車のフレーム構造
CN210133187U (zh) 一种汽车前围板和前地板的加强结构
CN214524081U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09870553U (zh) 一种高强度面板及其后纵梁
CN215043100U (zh) 用于前副车架安装的车架构造
CN218536867U (zh) 顶盖前横梁结构及车辆
CN211568098U (zh) 前纵梁加强板组件、侧围总成以及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