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24081U - 车身前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前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24081U
CN214524081U CN202022502449.1U CN202022502449U CN214524081U CN 214524081 U CN214524081 U CN 214524081U CN 202022502449 U CN202022502449 U CN 202022502449U CN 214524081 U CN214524081 U CN 2145240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pillar
wall
flange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50244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中凉
佐川偲
铃木达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240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240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车身前部结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前柱(3)和上梁(6)。上梁(6)具备: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10);以及加强件(6C),其与侧壁(10)的内表面接合,加强件(6C)的后端部与前柱(3)的前表面对置,且加强件(6C)与侧壁(10)一起形成实质上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上梁(6)的侧壁(10)具有:支柱固定部(12),其配置于比加强件(6C)的后端部靠车身后方侧延伸出的后方伸出区域(10E)且被固定在前柱(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上;以及加强筋形状部(13),其向车宽方向外侧凸出地鼓出,从比加强件(6C)的后端部靠前方侧的位置延伸至支柱固定部(12)的附近。

Description

车身前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前部结构。
背景技术
大多数的车辆具备从前柱向车身前方侧延伸的上梁。前柱形成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上梁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在从车辆前方向车辆的左右的偏置的位置输入了冲击载荷的情况下,上梁发生塑性变形,并将输入载荷通过前柱向车身后部传递。在该情况下,在上梁的基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塑性变形的时刻将输入载荷可靠地向前柱侧传递是重要的。以往提出了实施该对策的车身前部结构(参照日本国专利第4996707号公报)。
日本国专利第4996707号公报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在上梁的闭合截面的内侧安装有加强构件。该加强构件的后端部带有间隙地与前柱的前壁对置。当冲击载荷从车身前方向上梁输入时,上梁开始塑性变形,在上梁发生了一定程度以上的塑性变形的时刻,加强构件的后端部与前柱的前壁抵接。其结果是,输入到上梁的冲击载荷经由加强构件向前柱的前壁传递。
实用新型内容
然而,日本国专利第4996707号公报记载的车身前部结构设计成上梁的后部单纯地与前柱的车宽方向的侧面、前表面结合的结构。因此,根据从车身前方输入的冲击载荷的输入位置、角度等的不同,上梁可能会以上梁的后部的与前柱连接的连接部为起点向车宽方向外侧倒塌。在该情况下,由于上梁的倒塌而导致从上梁向前柱的载荷传递量下降,难以使冲击能量的吸收量增大。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提供一种能够在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载荷输入时抑制上梁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倒塌而将冲击载荷从上梁向前柱高效地传递的车身前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案的车身前部结构具备:前柱,其形成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以及上梁,其从所述前柱向车身前方延伸,所述上梁具备: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以及加强件,其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接合,所述加强件的后端部与所述前柱的前表面对置,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侧壁一起形成实质上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所述上梁的所述侧壁具有:支柱固定部,其配置于比所述加强件的后端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出的后方伸出区域且被固定在所述前柱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上;以及加强筋形状部,其向车宽方向外侧凸出地鼓出,从比所述加强件的后端部靠前方侧的位置延伸至所述支柱固定部的附近。
在上述的结构中,当从上梁的前方输入冲击载荷时,上梁的后部发生压溃变形,并且上梁的加强件的后端部与前柱的前壁抵接。由此,将输入到上梁的冲击载荷通过前柱向车身后方侧传递。此时,上梁的侧壁的向车宽方向外侧凸出地鼓出的加强筋形状部从比加强件的后端部靠前方的位置延伸至后方伸出区域的支柱固定部的附近。因此,上梁的侧壁的后方伸出区域难以向车宽方向外侧躺倒变形。因此,上梁在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载荷输入时不会向车宽方向外侧倒塌而能够将冲击载荷向前柱高效地传递。
另外,上梁的侧壁的加强筋形状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凸出地鼓出,因此能够扩大由上梁和加强件形成的闭合截面的截面积。因此,能够将来自车辆前方的输入载荷稳定地向前柱侧传递。
可以是,在所述后方伸出区域的所述支柱固定部的周缘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的周缘弯折部,所述周缘弯折部的根部的棱线与所述加强筋形状部的根部的棱线连续。
在该情况下,由于周缘弯折部的根部的棱线与加强筋形状部的根部的棱线连续,因此能够高效地提高侧壁的从后方伸出区域的加强筋形状部至支柱固定部的周缘部的刚性。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在从车身前方向上梁输入了冲击载荷时,能够进一步抑制上梁的后方伸出区域的躺倒变形,并且能够通过上梁的后方伸出区域将冲击载荷向车身后方高效地传递。
可以是,所述加强筋形状部的铅垂截面形成为实质上梯形形状,梯形的成为顶部面的部分为平坦面。
在该情况下,加强筋形状部的梯形的成为顶部面的部分为平坦面,由此,不仅能够在加强筋形状部的根部形成棱线,而且在梯形的相当于顶部的部分也形成棱线。
因此,能够将从车身前方输入到上梁的冲击载荷向车身后方更高效地传递。
可以是,在所述加强筋形状部的上边部和下边部各自的根部位置分别形成有棱线,所述上边部的所述棱线与所述下边部的所述棱线的间隔随着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扩大。
在该情况下,容易使从车身前方输入到上梁的加强筋形状部的载荷向前柱的上下的广阔的范围分散传递。
可以是,所述前柱在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闭合截面的内部结合有沿着与所述闭合截面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隔壁,所述隔壁配置于与所述后方伸出区域的所述周缘弯折部的根部的棱线交叉的位置。
在该情况下,从车身前方传递到上梁的后方伸出区域的冲击载荷向由前柱的隔壁形成的加强部分高效地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传递到上梁的后方伸出区域的冲击载荷向车身后方侧更高效地传递。
可以是,所述隔壁具有与所述前柱的所述侧壁结合的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的连接部配置于与供所述支柱固定部固定的所述前柱的被固定部实质上相同的高度位置。
在该情况下,从车身前方传递到上梁的后方伸出区域的冲击载荷在与由隔壁的连接凸缘形成的直接性的加强部实质上相同的高度处从后方伸出区域的支柱固定部向前柱的被固定部高效地传递。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传递到上梁的后方伸出区域的冲击载荷在通过隔壁提高了刚性的高度位置处向前柱更高效地传递。
可以是,所述隔壁配置于与所述上梁的后部的下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排列的上下位置。
在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前柱的内部的隔壁稳定地支承从车身前方传递到上梁的后部的下壁的载荷。
可以是,所述上梁具备上下相互接合而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上梁内侧件和上梁外侧件,所述上梁内侧件和所述上梁外侧件具有向上方立起而相互接合的内侧件上部凸缘和外侧件上部凸缘,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和所述外侧件上部凸缘具有随着从车身前方侧朝向车身后方侧而立起位置从车宽方向内侧向外侧变化的倾斜区域,所述加强件具有在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的所述倾斜区域与所述外侧件上部凸缘的所述倾斜区域之间接合于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和所述外侧件上部凸缘的接合片。
在该情况下,从车身前方输入到上梁的前部的冲击载荷通过上梁内侧件和上梁外侧件的外侧角部传递至内侧件上部凸缘及外侧件上部凸缘的倾斜区域时,该冲击载荷经由夹装于内侧件上部凸缘及外侧件上部凸缘的倾斜区域之间的加强件的接合片向上梁内侧件的上壁高效地传递。因此,能够减少向上梁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的后部的支柱固定部传递的载荷。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载荷输入时的上梁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倒塌。
可以是,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和所述外侧件上部凸缘具有在所述倾斜区域的后端经由弯折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出的后部伸出区域,所述加强件的所述接合片隔着所述弯折部而与所述倾斜区域和所述后部伸出区域接合。
在该情况下,从车辆前方传递至外侧件上部凸缘的倾斜区域的冲击载荷经由加强件的接合片还向内侧件上部凸缘的弯折部和后部倾斜区域高效地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增大向上梁内侧件的上壁传递的载荷。
可以是,所述前柱具备相互接合而形成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闭合截面的支柱内侧件和支柱外侧件,所述上梁内侧件具有: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上壁,其从所述侧壁的上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且与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连接,所述支柱内侧件具有从与所述支柱外侧件接合的车身前方侧的接合部向比所述支柱外侧件靠车身前方侧的位置延伸的前延长部,所述上梁内侧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所述侧壁的后部与所述支柱内侧件的所述前延长部结合。
在该情况下,从车辆前方传递到上梁内侧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的冲击载荷经由支柱内侧件的前延长部向前柱的闭合截面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从车身前方输入到上梁的冲击载荷通过上梁的后部的大范围的区域向前柱传递。
可以是,所述上梁内侧件的所述上壁和所述上梁内侧件的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经由衬板构件而与所述支柱外侧件的前壁结合,所述衬板构件具有与所述上梁内侧件的所述上壁接合的衬板上壁和与所述上梁内侧件的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接合的衬板凸缘,所述衬板构件的所述衬板上壁与所述衬板凸缘之间的弯折棱线和所述上梁内侧件的所述上壁与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之间的弯折棱线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连续。
在该情况下,从车辆前方传递到上梁内侧件的上壁、内侧件上部凸缘的冲击载荷通过上梁内侧件的弯折棱线和衬板构件的弯折棱线向支柱外侧件的前壁高效地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冲击载荷输入时的上梁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倒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在上梁的侧壁形成的加强筋形状部,能够抑制上梁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倒塌,并能够将从车身前方输入到上梁的冲击载荷经由加强件向前柱高效地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与图1的II部对应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左前上部的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去除了左前上部的一部分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上梁的立体图。
图6是将与图2的VI-VI剖面对应的部分设为剖面的车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7是将与图2的VII-VII剖面对应的部分设为剖面的车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8是将图2的沿VIIIA-VIIIA线的剖视图和沿VIIIB-VIIIB线的剖视图一并记载的图。
图9是图3的沿IX-IX线的剖视图。
图10是图3的沿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3的沿XI-XI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将与图2的XII-XII剖面对应的部分设为剖面的车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图13是将与图2的XIII-XIII剖面对应的部分设为剖面的车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适当部位记有指示车辆1的前方的箭头FR、指示车辆1的上方的箭头UP和指示车辆1的左侧方的箭头LH。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关于左右,是指朝向车辆的前方的左右。
图1是实施方式的车辆1的骨架部的左侧视图。
车辆1在左右的前轮2的后方位置配置前柱3,在车室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下方位置配置下边梁4。前柱3从下边梁4的前端部向车身上方侧延伸。前柱3的上部向车身上部后方侧倾斜而与上边梁5的前端部连结。
前柱3构成车身的侧部的车门开口7的前部区域。前柱3构成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实质上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
上梁6从前柱3的上下方向的实质上的中间位置向车辆前方延伸。上梁6配置在未图示的前侧框架的车宽方向外侧且上方。上梁6构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实质上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在上梁6的前端部连接有以与上梁6连续的方式构成实质上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的未图示的下梁。
图2是与图1的II部对应的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利用实线仅表示上梁6的一部分的构件(上梁外侧件6A)且利用假想线表示其他的构件的车辆1的左上部的立体图。图4是去除了一部分的构件(上梁外侧件6A)的车辆的左上部的立体图。图5是利用假想线表示一部分的构件(上梁外侧件6A)的上梁6的立体图,图6是将与图2的VI-VI剖面对应的部分设为剖面的车辆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上梁6具备:构成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10的上梁外侧件6A;与上梁外侧件6A的车宽方向内侧接合而与上梁外侧件6A一起构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上梁内侧件6B;以及与上梁外侧件6A的侧壁10的车宽方向内侧接合来对上梁外侧件6A的靠后部的部分进行加强的加强件6C。加强件6C与上梁外侧件6A的靠后部的部分的内表面接合,加强件6C在由上梁外侧件6A和上梁内侧件6B形成的闭合截面的内侧与上梁外侧件6A一起构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实质上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加强件6C配置在比前柱3的前壁3Aa靠车身前方侧的位置。加强件6C的后端部6Cr带有间隙地与前柱3的前壁3Aa的前表面对置。
上梁外侧件6A的侧壁10从前端部朝向后端部连续地延伸,在比加强件6C的后端部靠车身后方侧的后方伸出区域10E设有与前柱3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11重叠地被紧固固定的支柱固定部12。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柱固定部12由螺栓紧固孔及其周缘区域构成。支柱固定部12设置在后方伸出区域10E的后端部附近的上下分离的两个位置。
上梁外侧件6A的后方伸出区域10E(侧壁10)的后端部具有:在上部侧的支柱固定部12的周围区域形成的第一凸形状部10Ea;在下部侧的支柱固定部12的周围区域形成的第二凸形状部10Eb;以及形成在第一凸形状部10Ea与第二凸形状部10Eb之间的凹形状部10Ec。第一凸形状部10Ea和第二凸形状部10Eb朝向车身后方侧呈山形状地突出。凹形状部10Ec在第一凸形状部10Ea与第二凸形状部10Eb之间朝向车身后方侧弯曲凹陷。
在上梁外侧件6A的侧壁10的靠后部的部分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凸出地鼓出的加强筋形状部13。加强筋形状部13从比接合于侧壁10的内表面的加强件6C的后端部靠车身前方侧的位置延伸至支柱固定部12的附近位置。加强筋形状部13在主视观察下(车身侧视观察下)形成为横向的实质上U字状。
图7是将与图2的VII-VII剖面对应的部分设为剖面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如图2、图7所示,在后方伸出区域10E的后端的第一凸形状部10Ea和第二凸形状部10Eb的周缘部(支柱固定部12的周缘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了微小角度的周缘弯折部14。在周缘弯折部14的根部部分,以实质上沿着第一凸形状部10Ea、第二凸形状部10Eb的周缘部形状的方式形成有棱线L1。
图8的(A)、(B)是图2的沿着VIIIA-VIIIA线的剖视图和沿着VIIIB-VIIIB线的剖视图。
如图2、图8所示,侧壁10的加强筋形状部13的铅垂截面实质上形成为梯形形状,梯形的成为顶部面的部分为平坦面。由此,在加强筋形状部13的根部侧和顶部侧形成有两根棱线L2、L3。以下,将加强筋形状部13的根部侧的棱线称为根部侧棱线L2,将加强筋形状部13的顶部侧的棱线称为顶部侧棱线L3。而且,加强筋形状部13的位于上边侧的根部侧棱线L2与位于下边侧的根部侧棱线L2的上下方向的间隔如图8的(A)、(B)的w1、w2所示随着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逐渐扩大(w1<w2)。位于上边侧的顶部侧棱线L3与位于下边侧的顶部侧棱线L3的间隔也同样随着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逐渐扩大。
加强筋形状部13的上边侧的根部侧棱线L2与第一凸形状部10Ea的周缘弯折部14的棱线L1连续。而且,加强筋形状部13的下边侧的根部侧棱线L2与第二凸形状部10Eb的周缘弯折部14的棱线L1连续。
图9是图3的沿IX-IX线的剖视图。而且。图10是图3的沿X-X线的剖视图,图11是图3的沿XI-XI线的剖视图。
如图9所示,上梁内侧件6B的前部侧区域的截面实质上形成为L字状。即,上梁内侧件6B的前部侧区域具有:沿车宽方向实质上水平地延伸的下壁6Ba;以及从下壁6Ba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向上方弯折延伸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6Bb。下壁6Ba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设为与上梁外侧件6A接合的内侧件下部凸缘6Baf。侧壁6Bb的上部侧的端缘设为与上梁外侧件6A接合的内侧件上部凸缘6Bbf。
另外,在上梁内侧件6B的从中间部区域至后部侧区域的部分,如图10、图11所示,在与前部侧区域相同的实质上L字状截面的主体板6B-1的侧壁6Bb的上部一体地结合有与其不同体的上壁板6B-2。上壁板6B-2具有:从与主体板6B-1的侧壁6Bb结合的结合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实质上水平地延伸出的上壁6Bc;以及从上壁6Bc的车宽方向外侧的端部向上方立起的内侧件上部凸缘6Bf。如图5所示,上壁板6B-2的内侧件上部凸缘6Bf具有随着从车身前方朝向车身后方而立起位置从车宽方向内侧朝向外侧连续地变化的倾斜区域Ia。上壁板6B-2的内侧件上部凸缘6Bf中的比倾斜区域Ia靠后方侧的部分形成立起位置在车宽方向上不变化的后部伸出区域Ra。内侧件上部凸缘6Bf在倾斜区域Ia与后部伸出区域Ra之间形成弯折部b。
如图9所示,上梁外侧件6A的前部侧区域的截面实质上形成为L字状。即,上梁外侧件6A的前部侧区域具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10;以及从侧壁10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延伸的上壁6Aa。在侧壁10的下端部延伸设置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的外侧件下部凸缘6Alf,在上壁6Aa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延伸设置有向车身上方弯折的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在前部侧区域中,外侧件下部凸缘6Alf与上梁内侧件6B的内侧件下部凸缘6Baf接合,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与上梁内侧件6B的内侧件上部凸缘6Bbf接合。
在上梁外侧件6A的后部侧区域中,如图11所示,侧壁10的上部大致笔直地向上方延伸出,该部分设为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而且,如图5所示,上梁外侧件6A的中间部区域的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具有随着从车身前方朝向车身后方而立起位置从车宽方向内侧朝向外侧连续地变化的倾斜区域Ia。而且,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中的比倾斜区域Ia靠后方侧的部分形成立起位置在车宽方向上不变化的后部伸出区域Ra。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在倾斜区域Ia与后部伸出区域Ra之间形成弯折部b。
如图5所示,加强件6C具备:以沿着上梁外侧件6A的侧壁10的内表面的方式延伸的基壁6Ca;从基壁6Ca的上下方向的中央区域向车宽方向内侧鼓出的鼓出部6Cb;在基壁6Ca的从车身前后方向的中央区域至前部区域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弯折而延伸设置的上壁6Cc;以及从上壁6Cc和基壁6Ca的上端的一部分向上方立起的接合片6Cd。加强件6C通过将基壁6Ca与上梁外侧件6A的侧壁10的内表面接合而与上梁外侧件6A之间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的闭合截面。接合片6Cd夹装在上梁内侧件6B的内侧件上部凸缘6Bf和上梁外侧件6A的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的倾斜区域Ia之间,在该状态下与内侧件上部凸缘6Bf和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接合。更准确而言,接合片6Cd隔着弯折部b而与内侧件上部凸缘6Bf及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的倾斜区域Ia和后部伸出区域Ra接合。
图12是将与图2的XII-XII剖面对应的部分设为剖面的前柱3与上梁6的结合部的局部剖视立体图。
如图7、图12所示,前柱3具备配置在车宽方向内侧的支柱内侧件3B和与支柱内侧件3B的车宽方向外侧接合的支柱外侧件3A。前柱3通过支柱内侧件3B和支柱外侧件3A构成沿车身上下方向连续的实质上矩形形状的闭合截面。在前柱3的闭合截面的内侧结合有主壁实质上沿水平方向(与前柱3的闭合截面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隔壁15。隔壁15在前柱3的闭合截面的内部配置于与上梁外侧件6A的侧壁10的周缘弯折部14的棱线L1交叉的位置处。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壁15配置在与第二凸形状部10Eb的周缘弯折部14的棱线L1交叉的位置。
隔壁15具有用于与前柱3的内表面结合的多个连接凸缘15af、15bf。其中的两个连接凸缘15af与支柱外侧件3A的侧壁11的背面连接。在支柱外侧件3A的侧壁11的背面固定有将上梁外侧件6A的侧壁10的支柱固定部12紧固固定的焊接螺母16(被固定部)。将侧壁10的下侧的支柱固定部12紧固固定的焊接螺母16(被固定部)配置在隔壁15的两个连接凸缘15af之间。两个连接凸缘15af的各连接部配置在与焊接螺母16(被固定部)实质上相同的高度位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12所示,隔壁15配置于与上梁6的后部的下壁6Ba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排列的上下位置。需要说明的是,隔壁15也可以配置于与上梁6的后部的上壁6Bc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排列的上下位置。
另外,如图4所示,支柱内侧件3B具备从与支柱外侧件3A接合的车身前方侧的接合部向比支柱外侧件3A靠车身前方侧延伸的前延长部3Be。上梁内侧件6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6Bb的后部与支柱内侧件3B的前延长部3Be结合。
另外,如图4、图13所示,上梁6的上梁内侧件6B的上壁6Bc和内侧件上部凸缘6Bf经由衬板构件20而与支柱外侧件3A的前壁3Aa结合。衬板构件20具备:与上梁内侧件6B的上壁6Bc连接的衬板上壁20a;与上梁内侧件6B的内侧件上部凸缘6Bf连接的衬板凸缘20f;以及与支柱外侧件3A的前壁3Aa连接的后部凸缘20rf。衬板构件20的衬板上壁20a与衬板凸缘20f之间的弯折棱线L4和上梁内侧件6B的上壁6Bc与内侧件上部凸缘6Bf之间的弯折棱线L5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连续。
在以上的结构中,当向车辆1的上梁6的前方输入冲击载荷时,上梁6的后部发生压溃变形,并且上梁6的加强件6C的后端部6Cr与前柱3的前壁3Aa抵接。由此,输入到上梁6的冲击载荷通过前柱3向车身后方侧传递。此时,就上梁6的侧壁10而言,由于向车宽方向外侧凸出地鼓出的加强筋形状部13从比加强件6C的后端部6Cr靠前方的位置延伸至后方伸出区域10E的支柱固定部12的附近,因此侧壁10的后方伸出区域10E被抑制向车宽方向外侧的躺倒变形。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的情况下,在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载荷输入时,能够抑制上梁6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倒塌而将冲击载荷向前柱3高效地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梁6的侧壁10的加强筋形状部13向车宽方向外侧凸出地鼓出,因此能够扩大由上梁6和加强件6C形成的闭合截面的截面积。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来自车辆前方的输入载荷稳定地向前柱3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在侧壁10的后方伸出区域10E的支柱固定部12的周缘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的周缘弯折部14,周缘弯折部14的根部的棱线L1与加强筋形状部13的根部侧棱线L2连续。因此,能够高效地提高侧壁10的从加强筋形状部13至支柱固定部12的周缘部的刚性。因此,在采用了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载荷输入时,能够进一步抑制上梁6的后方伸出区域10E的躺倒变形,而且能够通过上梁6的后方伸出区域10E将冲击载荷向车身后方高效地传递。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10的加强筋形状部13形成为实质上梯形形状的铅垂截面形状,梯形的成为顶部面的部分设为平坦面,因此不仅能够在加强筋形状部13的根部形成棱线,而且在梯形的相当于顶部的部分也能够形成顶部侧棱线L3。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从车身前方输入到上梁6的冲击载荷向车身后方更高效地传递。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加强筋形状部13的上侧的根部侧棱线L2与下侧的根部侧棱线L2的间隔随着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扩大。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使从车身前方向侧壁10的加强筋形状部13输入的载荷向前柱3的上下的广阔的范围分散传递。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结合于前柱3内的隔壁15配置在与上梁6的后部侧的支柱固定部12的周缘的棱线L1交叉的位置。因此,能够将从车身前方向上梁6输入的冲击载荷向由前柱3的隔壁15形成的加强部分高效地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传递到上梁6的后方伸出区域10E的冲击载荷向车身后方侧更高效地传递。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隔壁15的连接凸缘15af的连接部分配置在与用于将上梁6的后方伸出区域10E固定的焊接螺母16的固定部(被固定部)实质上相同的高度位置。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从车身前方输入到上梁6的冲击载荷在与由隔壁15形成的直接性的加强部(连接凸缘15af)实质上相同的高度处从支柱固定部12向前柱3的高刚性部高效地传递。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隔壁15配置于与上梁6的后部的下壁6Ba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排列的上下位置,因此能够通过前柱3的内部的隔壁15来稳定地承接从车身前方传递到上梁6的后部的下壁6Ba的冲击载荷。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加强件6C的接合片6Cd在上梁内侧件6B的内侧件上部凸缘6Bbf的倾斜区域Ia与上梁外侧件6A的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的倾斜区域Ia之间接合于内侧件上部凸缘6Bbf和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因此,能够将通过上梁外侧件6A的外侧角部传递到内侧件上部凸缘6Bbf与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的接合部的冲击载荷经由夹装于倾斜区域Ia之间的加强件6C的接合片6Cd向上梁内侧件6B的上壁6Bc高效地传递。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向上梁6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10的后部的支柱固定部12传递的载荷。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来自车身前方的冲击载荷输入时的上梁6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倒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加强件6C的接合片6Cd隔着弯折部b而与上梁内侧件6B的倾斜区域Ia和后部伸出区域Ra及上梁外侧件6A的倾斜区域Ia和后部伸出区域Ra接合。因此,能够将从车辆前方传递至外侧件上部凸缘6Auf的倾斜区域Ia的冲击载荷经由加强件6C的接合片6Cd还向内侧件上部凸缘6Bf的弯折部b和后方倾斜区域Ra高效地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增大向上梁内侧件6B的上壁6Bc传递的载荷。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上梁内侧件6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6Bb的后部与延伸设置于支柱内侧件3B的前延长部3Be结合。因此,能够将从车辆前方传递到上梁内侧件6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6Bb的冲击载荷经由支柱内侧件3B的前延长部3Be向前柱3的闭合截面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将从车身前方输入到上梁6的冲击载荷通过上梁6的后部的大范围的区域向前柱3传递。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前部结构中,上梁内侧件6B的上壁6Bc和内侧件上部凸缘6Bf经由衬板构件20与支柱外侧件3A的前壁3Aa结合,衬板构件20的衬板上壁20a与衬板凸缘20f之间的弯折棱线L4和上梁内侧件6B的上壁6Bc与内侧件上部凸缘6Bf之间的弯折棱线L5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连续。因此,能够将从车辆前方传递到上梁内侧件6B的上壁6Bc、内侧件上部凸缘6Bf的冲击载荷通过上梁内侧件6B的弯折棱线L5和衬板构件20的弯折棱线L4向前柱3的前壁3Aa高效地传递。因此,在采用了本结构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冲击载荷输入时的上梁6的向车宽方向外侧的倒塌。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设计变更。
例如,支柱固定部12并不局限于螺栓,也可以通过铆钉、粘接剂、焊接等进行接合。

Claims (11)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具备:
前柱,其形成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以及
上梁,其从所述前柱向车身前方延伸,
所述上梁具备:
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以及
加强件,其与所述侧壁的内表面接合,所述加强件的后端部与所述前柱的前表面对置,且所述加强件与所述侧壁一起形成实质上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
所述车身前部结构的特征在于,
所述上梁的所述侧壁具有:
支柱固定部,其配置于比所述加强件的后端部更向车身后方侧延伸出的后方伸出区域且被固定在所述前柱的车宽方向外侧的侧壁上;以及
加强筋形状部,其向车宽方向外侧凸出地鼓出,从比所述加强件的后端部更靠前方侧的位置延伸至所述支柱固定部的附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方伸出区域的所述支柱固定部的周缘部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的周缘弯折部,
所述周缘弯折部的根部的棱线与所述加强筋形状部的根部的棱线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筋形状部的铅垂截面形成为实质上梯形形状,梯形的成为顶部面的部分为平坦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加强筋形状部的上边部和下边部各自的根部位置分别形成有棱线,
所述上边部的所述棱线与所述下边部的所述棱线的间隔随着从车身前后方向的前方朝向后方而扩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柱在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闭合截面的内部结合有沿着与所述闭合截面的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隔壁,
所述隔壁配置于与所述后方伸出区域的所述周缘弯折部的根部的棱线交叉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具有与所述前柱的所述侧壁结合的连接凸缘,
所述连接凸缘的连接部配置于与供所述支柱固定部固定的所述前柱的被固定部实质上相同的高度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壁配置于与所述上梁的后部的下壁在车身前后方向上排列的上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2、5~6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梁具备上下相互接合而形成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闭合截面的上梁内侧件和上梁外侧件,
所述上梁内侧件和所述上梁外侧件具有向上方立起而相互接合的内侧件上部凸缘和外侧件上部凸缘,
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和所述外侧件上部凸缘具有随着从车身前方侧朝向车身后方侧而立起位置从车宽方向内侧向外侧变化的倾斜区域,
所述加强件具有在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的所述倾斜区域与所述外侧件上部凸缘的所述倾斜区域之间接合于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和所述外侧件上部凸缘的接合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和所述外侧件上部凸缘具有在所述倾斜区域的后端经由弯折部向车身后方侧延伸出的后部伸出区域,
所述加强件的所述接合片隔着所述弯折部而与所述倾斜区域和所述后部伸出区域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柱具备相互接合而形成沿车身上下方向延伸的所述闭合截面的支柱内侧件和支柱外侧件,
所述上梁内侧件具有:
车宽方向内侧的侧壁;以及
上壁,其从所述侧壁的上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折且与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连接,
所述支柱内侧件具有从与所述支柱外侧件接合的车身前方侧的接合部向比所述支柱外侧件靠车身前方侧的位置延伸的前延长部,
所述上梁内侧件的车宽方向内侧的所述侧壁的后部与所述支柱内侧件的所述前延长部结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梁内侧件的所述上壁和所述上梁内侧件的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经由衬板构件而与所述支柱外侧件的前壁结合,
所述衬板构件具有与所述上梁内侧件的所述上壁接合的衬板上壁和与所述上梁内侧件的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接合的衬板凸缘,
所述衬板构件的所述衬板上壁与所述衬板凸缘之间的弯折棱线和所述上梁内侧件的所述上壁与所述内侧件上部凸缘之间的弯折棱线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连续。
CN202022502449.1U 2019-12-11 2020-11-03 车身前部结构 Active CN214524081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3921A JP6946407B2 (ja) 2019-12-11 2019-12-11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9-223921 2019-12-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24081U true CN214524081U (zh) 2021-10-29

Family

ID=76311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502449.1U Active CN214524081U (zh) 2019-12-11 2020-11-03 车身前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0328B2 (zh)
JP (1) JP6946407B2 (zh)
CN (1) CN214524081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58215B2 (ja) * 2006-12-04 2012-06-20 三菱自動車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車両前部の車体構造
JP4996707B2 (ja) * 2010-03-17 2012-08-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側部構造
JP6106006B2 (ja) * 2013-03-29 2017-03-29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前部車体構造
KR101534751B1 (ko) * 2014-09-30 2015-07-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전방 충돌 대응 차체보강구조
US9371093B1 (en) * 2014-12-03 2016-06-2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s having upper side member reinforcement por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79183A1 (en) 2021-06-17
JP2021091331A (ja) 2021-06-17
US11390328B2 (en) 2022-07-19
JP6946407B2 (ja) 2021-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78484B2 (en) Upper vehicle body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US7631918B2 (en) Rear structure of a vehicular body
US10526020B2 (en) Side 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KR100462091B1 (ko) 차체 구조
JPS6238856Y2 (zh)
US20200269930A1 (en) Rear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JPH0723108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US20120119542A1 (en) Car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209739183U (zh) 一种汽车门槛及车身侧碰加强结构
CN114080347B (zh) 用于电气运行的车辆的车身结构
CN101204969B (zh) 车辆的主体结构
US11072372B2 (en) Vehicle front body structure
CN214524081U (zh) 车身前部结构
CN217554010U (zh) 一种后轮鼓包外板总成及其搭接结构
CN116513322A (zh) 车身后部构造
CN111497948A (zh) 一种车身纵梁接头结构及汽车
JPS6240853Y2 (zh)
CN217477413U (zh) 后地板纵梁结构及汽车
CN215475359U (zh) 接头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11764845U (zh) 车辆的车门结构
CN114056436B (zh) 车辆的前部车身结构
CN211943512U (zh) 车身侧部结构
JP2547173Y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US20230311995A1 (en) Rear par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US20230312012A1 (en) Rear par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