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0909U - 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0909U
CN220220909U CN202321551138.1U CN202321551138U CN220220909U CN 220220909 U CN220220909 U CN 220220909U CN 202321551138 U CN202321551138 U CN 202321551138U CN 220220909 U CN220220909 U CN 220220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anel
side wall
pillar
plate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113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艳明
魏国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Chehejia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113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0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0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0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车辆侧围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所述侧围板包括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用于设置在车辆的门槛梁上,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中的至少一者为带有开口的半门环结构,所述半门环结构的开口用于朝向所述门槛梁设置,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门槛梁形成封闭的门环结构。具有本公开实施例的侧围板的车辆具有轻量化水平高等优点。

Description

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侧围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车辆的侧围板由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组成,在对侧围板进行装配时,通常将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按照先后顺序分别安装在车辆的门槛梁上,然后在门槛梁上将侧围内板和侧围贴合焊接相连以形成侧围板。
然而,相关技术中,由于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均为封闭的门环结构,使得侧围板的重量较大,导致车辆的轻量化水平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侧围板,以提高车辆的轻量化水平。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侧围板总成,以提高车辆的轻量化水平。
本公开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轻量化水平高的车辆。
本公开实施例的侧围板包括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用于设置在车辆的门槛梁上,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中的至少一者为带有开口的半门环结构,所述半门环结构的开口用于朝向所述门槛梁设置,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门槛梁形成封闭的门环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中的至少一者为一体式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围内板包括A柱内板、B柱内板和上边梁内板,所述上边梁内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柱内板的顶端和所述B柱内板的顶端相连,以使所述侧围内板形成所述半门环结构;
所述侧围外板包括A柱外板、B柱外板和上边梁外板,所述上边梁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柱外板的顶端和B柱外板的顶端相连,以使所述侧围外板形成所述半门环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柱内板的顶端具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上边梁内板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上边梁内板相连;
所述B柱内板的顶端具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上边梁内板的方向延伸并所述上边梁内板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柱内板上设有第一加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B柱内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段相连,所述第二段呈倒置的T形并与所述门槛梁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边梁外板上具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位于所述上边梁外板邻近所述A柱外板的一端,所述第三延伸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朝向所述A柱外板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A柱外板相连;
所述B柱外板包括相连的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呈T形并与所述上边梁外板相连,所述第四段呈倒置的T形并与所述门槛梁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柱外板上设有第二加强板;和/或
所述上边梁外板上设有第三加强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柱内板、所述B柱内板和所述上边梁内板通过激光拼焊连接;
所述A柱外板、所述B柱外板和所述上边梁外板通过激光拼焊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的侧围板总成包括门槛梁和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为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设于所述门槛梁上。
本公开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围板总成。
本公开实施例的侧围板通过将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半门环结构,呈半门环结构的侧围内板或侧围外板可以与门槛梁相连以形成封闭的门环结构,在满足车辆碰撞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节省半门环结构开口处的材料使用,与相关技术中的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均呈封闭的门环结构相比,可以大大降低侧围板的重量,以实现侧围板的轻量化设计。
因此,具有本公开实施例的侧围板的车辆具有轻量化水平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内板与门槛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内板的预加工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外板与门槛梁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外板的预加工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门槛梁1;
侧围内板2;A柱内板201;第一延伸部2011;B柱内板202;第二延伸部2021;第一段2022;第二段2023;上边梁内板203;
侧围外板3;A柱外板301;B柱外板302;第三段3021;第四段3022;上边梁外板303;第三延伸部3031;
第一加强板4;
第二加强板5;
第三加强板6;
第一连接板7;
第二连接板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包括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用于设置在车辆的门槛梁1上,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中的至少一者为带有开口的半门环结构,半门环结构的开口用于朝向门槛梁1设置,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中的至少一者与门槛梁1形成封闭的门环结构。
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中的至少一者为带有开口的半门环结构,该半门环结构整体可以呈C形,具有朝下的开口。也就是说,可以只有侧围内板2为带有开口的半门环结构,侧围内板2的开口朝向门槛梁1设置并与门槛梁1形成封闭的门环结构;或者,还可以只有侧围外板3为带有开口的半门环结构,侧围外板3的开口朝向门槛梁1设置并与门槛梁1形成封闭的门环结构;又或者,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可以均为带有开口的半门环结构,侧围内板2的开口和侧围外板3的开口均朝向门槛梁1设置且均与门槛梁1形成封闭的门环结构,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之间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通过将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半门环结构,呈半门环结构的侧围内板2或侧围外板3可以与门槛梁1之间形成封闭的门环结构,在满足车辆的碰撞需求的同时,还能够节省半门环结构开口处的材料使用,与相关技术中的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均呈封闭门环结构相比,可以大大降低侧围板的重量,以实现侧围板的轻量化设计。
因此,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的车辆具有轻量化水平高等优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中的至少一者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侧围内板2和侧围内板3可以为一体冲压或浇铸成型,通过将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中的至少一者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可以减少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的零部件数量,可以实现对侧围内板2和侧围外板3整体式安装,有利于提高侧围板的装配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侧围内板2包括A柱内板201、B柱内板202和上边梁内板203,上边梁内板203的两端分别与A柱内板201的顶端和B柱内板202的顶端相连,以使侧围内板2形成半门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通过将A柱内板201、B柱内板202和上边梁内板203多个零部件集成为半门环结构的侧围内板2,既可以实现将多个零部件集成设置的目的,又可以避免直接将侧围内板2设置为一个单独的一体式半门环结构而产生的废料多、原料利用率地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侧围外板3包括A柱外板301、B柱外板302和上边梁外板303,上边梁外板303的两端分别与A柱外板301的顶端和B柱外板302的顶端相连,以使侧围外板3形成半门环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通过将A柱外板301、B柱外板302和上边梁外板303多个零部件集成为半门环结构的侧围外板3,既可以实现将多个零部件集成设置的目的,又可以避免直接将侧围外板3设置为一个单独的一体式半门环结构而产生的废料多、原料利用率地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4所示,侧围内板2在制造成型过程中,在A柱内板201的底端和B柱内板202的底端之间设置一个第一连接板7,以避免侧围内板2在成型过程中因呈半门环结构而发生变形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侧围内板2的零件精度。当侧围内板2成型后,再将第一连接板7采用激光切割去除,然后再包装运输至工厂焊装车间。
可选地,如图8所示,侧围外板3在制造成型过程中,在A柱外板301的底端和B柱外板302的底端之间设置一个第二连接板8,以避免侧围外板3在成型过程中因呈半门环结构而发生变形的问题,有利于提高侧围外板3的零件精度。当侧围外板3成型后,再将第二连接板8采用激光切割去除,然后再包装运输至工厂焊装车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A柱内板201的顶端具有第一延伸部2011,第一延伸部201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向上边梁内板203的方向延伸并与上边梁内板203相连,B柱内板202的顶端具有第二延伸部2021,第二延伸部202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向上边梁内板203的方向延伸并上边梁内板203相连。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通过在A柱内板201的顶端设置第一延伸部2011,使得A柱内板201大致呈L型设置,以便于A柱内板201上边梁内板203连接。通过在B柱内板202的顶端设置第二延伸部2021,使得B柱内板202大体呈L形设置以便于B柱内板202与上边梁内板203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B柱内板202包括第一段2022和第二段2023,第一段2022沿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一段20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延伸部2021和第二段2023相连,第二段2023呈倒置的T形并与门槛梁1相连。
如图2和图3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段2022仅起到支撑作用,而第二段2023需要与门槛梁1相连,因此第二段2023上需要设置连接孔或其他连接部,以便于与门槛梁1相连。通过将B柱内板202设置相连的第一段2022和第二段2023,可以将作用和形状不同的第一段2022和第二段2023分别进行单独加工制造后再进行拼接,有利于提高B柱内板202的制造效率。
可选地,A柱内板201上设有第一加强板4。
例如,如图3所示,A柱内板201上激光焊接有两块加强板,通过在A柱内板201上设置加强板以提高A柱内板201局部厚度,进而提高A柱内板201的结构强度,以满足碰撞需求。也就是说,在A柱内板201需要加强的位置处通过设置第一加强板4增厚来提高结构强度,在不需要加强的位置处可以将壁厚设置的较薄,以节省材料的使用,进一步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轻量化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上边梁外板303上具有第三延伸部3031,第三延伸部3031位于上边梁外板303邻近A柱外板301的一端,第三延伸部3031沿车辆的高度方向朝向A柱外板301的方向延伸并与A柱外板301相连。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通过在上边梁外板303上设置第三延伸部3031,使得上边梁外板303大致呈L型设置,以便于上边梁外板303与A柱外板301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B柱外板302包括相连的第三段3021和第四段3022,第三段3021呈T形并与上边梁外板303相连,第四段3022呈倒置的T形并与门槛梁1相连。通过将第三段3021呈T形设置以便于B柱外板302与上边梁外板303相连,通过将第四段3022呈倒置的T形设置以便于并与门槛梁1相连。
可选地,如图7所示,A柱外板301上设有第二加强板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通过在A柱外板301上设置加强板以提高A柱外板301局部厚度,进而提高A柱外板301的结构强度,以满足碰撞需求。也就是说,在A柱外板301需要加强的位置处通过设置第二加强板5增厚来提高结构强度,在不需要加强的位置处可以将壁厚设置的较薄,以节省材料的使用,进一步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轻量化水平。
可选地,如图7所示,上边梁外板303上设有第三加强板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通过在上边梁外板303上设置加强板以提高上边梁外板303局部厚度,进而提高上边梁外板303的结构强度,以满足碰撞需求。也就是说,在上边梁外板303需要加强的位置处通过设置第三加强板6增厚来提高结构强度,在不需要加强的位置处可以将壁厚设置的较薄,以节省材料的使用,进一步有利于提高车辆的轻量化水平。
在一些实施例中,A柱内板201、B柱内板202和上边梁内板203通过激光拼焊连接,A柱外板301、B柱外板302和上边梁外板303通过激光拼焊连接。
在具体制造过程中,可以将A柱内板201、B柱内板202和上边梁内板203通过激光拼焊后,再通过热冲压形成半门环结构。因此,A柱内板201、B柱内板202和上边梁内板203的各个部件可以设计为不同的材质和厚度,即在侧围内板2的不同区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的材质和厚度,在节约原材料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各个部件的厚度,满足侧围内板2不同位置的安全强度的同时,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并减轻车辆的重量,进一步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可以将A柱外板301、B柱外板302和上边梁外板303通过激光拼焊后,再通过热冲压形成半门环结构,因此,A柱外板301、B柱外板302和上边梁外板303的各个部件可以设计为不同的材质和厚度,即在侧围外板3的不同区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不同的材质和厚度,在节约原材料的同时,还能够保证各个部件的厚度,满足侧围外板3不同位置的安全强度的同时,保证车辆的安全性并减轻车辆的重量,进一步有利于车辆的轻量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总成100包括门槛梁1和侧围板,侧围板为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围板,侧围板设于门槛梁1上。
因此,具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板总成100的车辆具有轻量化水平高等优点。
可选地,门槛梁1为铝挤出一体成型。通过将门槛梁1一体铝挤出成型,当车辆在发生碰撞时,门槛梁1可以发生溃缩吸能,以减小车辆驾驶舱的入侵量,有利于提高车车辆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侧围板总成100。
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具有轻量化水平高等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上述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进行的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侧围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侧围内板和侧围外板,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用于设置在车辆的门槛梁上,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中的至少一者为带有开口的半门环结构,所述半门环结构的开口用于朝向所述门槛梁设置,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门槛梁形成封闭的门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内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中的至少一者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内板包括A柱内板、B柱内板和上边梁内板,所述上边梁内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柱内板的顶端和所述B柱内板的顶端相连,以使所述侧围内板形成所述半门环结构;
所述侧围外板包括A柱外板、B柱外板和上边梁外板,所述上边梁外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A柱外板的顶端和B柱外板的顶端相连,以使所述侧围外板形成所述半门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内板的顶端具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上边梁内板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上边梁内板相连;
所述B柱内板的顶端具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朝向所述上边梁内板的方向延伸并所述上边梁内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内板上设有第一加强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B柱内板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沿所述车辆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延伸部和所述第二段相连,所述第二段呈倒置的T形并用于与所述门槛梁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边梁外板上具有第三延伸部,所述第三延伸部位于所述上边梁外板邻近所述A柱外板的一端,所述第三延伸部沿车辆的高度方向朝向所述A柱外板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A柱外板相连;
所述B柱外板包括相连的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三段呈T形并与所述上边梁外板相连,所述第四段呈倒置的T形并与所述门槛梁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外板上设有第二加强板;和/或
所述上边梁外板上设有第三加强板。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内板、所述B柱内板和所述上边梁内板通过激光拼焊连接;
所述A柱外板、所述B柱外板和所述上边梁外板通过激光拼焊连接。
10.一种侧围板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门槛梁;和
侧围板,所述侧围板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围板,所述侧围板设于所述门槛梁上。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侧围板总成。
CN202321551138.1U 2023-06-16 2023-06-16 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20220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1138.1U CN220220909U (zh) 2023-06-16 2023-06-16 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1138.1U CN220220909U (zh) 2023-06-16 2023-06-16 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0909U true CN220220909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8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1138.1U Active CN220220909U (zh) 2023-06-16 2023-06-16 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0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398989A (en) Central pillar for the bodywork of a passenger car
US20120043785A1 (en) Motor vehicle body having structure-reinforcing front frame attachment
CN211494267U (zh) 汽车侧围总成及汽车
CN114261268A (zh) 一种新能源车车身与电池包集成结构
CN216184402U (zh) 天窗顶盖总成及车辆
CN112896323B (zh) 车身笼形骨架结构
CN220220909U (zh) 侧围板、侧围板总成和车辆
CN111301535A (zh) C柱门槛梁连接结构及汽车
CN112441134B (zh) 一种车辆门槛的安装方法及车辆门槛结构
CN217374670U (zh) 一种变厚度汽车顶盖后横梁结构
CN211918840U (zh) 汽车门槛总成
CN212667500U (zh) 轻量化车身b柱加强结构
CN210912634U (zh) 一种门槛梁
CN212637669U (zh) 汽车b柱及汽车
CN213594387U (zh) 车辆门槛加强结构、车身总成和车辆
CN209208868U (zh) 一种车辆顶盖后横梁连接结构及具有该连接结构的车辆
CN217835768U (zh) 门槛加强梁及门槛梁
CN213948587U (zh) 内门槛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15475359U (zh) 接头结构、车架和车辆
CN216916058U (zh) 车辆门槛梁、车身框架和车辆
CN218172396U (zh) 汽车前门框架结构及汽车
CN218229147U (zh) 汽车门环结构及汽车
CN219506103U (zh) 一种汽车左前围总成及车辆
CN217893011U (zh) 车身侧部结构及汽车
CN219651279U (zh) 门槛梁框架、车身总成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