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361295U - 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61295U
CN213361295U CN202021852651.0U CN202021852651U CN213361295U CN 213361295 U CN213361295 U CN 213361295U CN 202021852651 U CN202021852651 U CN 202021852651U CN 213361295 U CN213361295 U CN 2133612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support
esc
valve body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85265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文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85265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612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612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612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包括ESC阀体、支架、车身前壁板,ESC阀体通过支架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支架包括大支架,大支架由竖支架和横支架构成L形,ESC阀体位于L形的大支架内,竖支架、横支架分别与ESC阀体相邻的侧面之间通过减震支撑结构连接,大支架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本安装结构减震效果好,工艺精巧,性能可靠,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5所示,目前传统ESC阀体(ESC的组成部分)6与前壁板的连接多采用的是冲压件,通过螺钉与前壁板连接;ESC传统阀体6位于上支架7上,通过两颗螺钉紧固连接;上支架7与下支架9通过带有橡胶缓冲柱的第一螺栓8进行紧固连接。下支架9与车身前壁板通过第二螺栓10进行紧固连接,上述支撑结构为ESC传统阀体6常用的连接结构。但当ESC进行紧急增压时,马达与电磁阀产生的震动会经过上下支架传到车身前壁板,隔音减震效果不明显,对驾驶员的舒适性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解决的技术问题:ESC与车身的传统安装结构隔音减震效果不明显,影响驾乘舒适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包括ESC阀体、支架、车身前壁板,所述ESC阀体通过支架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所述支架包括大支架,所述大支架由竖支架和横支架构成L形,所述ESC阀体位于L形的大支架内,所述竖支架、横支架分别与ESC阀体相邻的侧面之间通过减震支撑结构连接,所述大支架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架还包括小支架,所述竖支架和横支架上焊接有小支架,小支架与ESC阀体相邻的侧面之间通过减震支撑结构连接。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震支撑结构包括弹簧和橡胶缓冲柱,所述弹簧套设于橡胶缓冲柱上,所述弹簧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ESC阀体和支架焊接,并通过所述橡胶缓冲柱紧抵在ESC阀体和支架之间,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两端部分别与ESC阀体、支架的焊接部位设磨平面结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焊接安装前的长度为L1,焊接安装后的长度为L2,其中L2大于L1。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ESC阀体在与各支架相邻的侧面上皆开设有阀体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
所述竖支架、横支架、小支架上皆分别对应开设有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
所述橡胶缓冲柱两端部分别插入两侧的橡胶缓冲柱安装孔,使支架与ESC阀体之间的橡胶缓冲柱承受预压力。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支架、横支架外侧面设有安装螺纹孔,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螺纹孔配合,使大支架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竖支架左侧开设有大支架焊接凸台,所述小支架的小支架焊接面与所述大支架焊接凸台焊接,实现小支架与竖支架焊接为一体,实现对ESC阀体左侧面上部的限位;
所述横支架左侧面开设有大支架焊接凸台,所述小支架的小支架焊接面与所述大支架焊接凸台焊接,实现小支架与横支架焊接为一体,实现对阀体左侧面下部的限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的有益技术效果陈述如下:由于在支架与ESC阀体之间连接有弹簧、橡胶缓冲柱,可使ESC在工作(ESC进行紧急增压)时产生的震动传到前壁板而产生的震动与噪声尽量的小,另外,支架又分为大支架与小支架,大支架有分为竖支架与横支架,竖支架与横支架呈L形,在竖支架与横支架的左侧面皆分别焊接有一块小支架,竖支架、横支架、两块小支架分别通过对应的弹簧、橡胶缓冲柱在XYZ向对ESC阀体进行支撑固定。本安装结构减震效果好,工艺精巧,性能可靠,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支架与ESC阀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支架与ESC阀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支架与ESC阀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图3中A区域放大图;
图5为支架、橡胶缓冲柱、弹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大支架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大支架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小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9为ESC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A—A截面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C区域放大图;
图12为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弹簧被焊接装配之前的结构示意图(弹簧长度为L1);
图14为弹簧被焊接装配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弹簧长度为L2);
图15为背景技术中ESC与车身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大支架;2—小支架;3—弹簧;4—橡胶缓冲柱;5—ESC阀体;6—传统阀体;7—上支架;8—第一螺栓;9—下支架;10—第二螺栓;11—竖支架;12—横支架;21—小支架焊接面;22—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31—磨平面结构;51—阀体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111—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112—安装螺纹孔;113—大支架焊接凸台;121—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122—安装螺纹孔;123—大支架焊接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包括ESC阀体5、支架、车身前壁板,ESC阀体5通过支架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支架包括大支架1,大支架1由竖支架11和横支架12构成L形,ESC阀体5位于L形的大支架内,竖支架11、横支架12分别与ESC阀体5相邻的侧面之间通过减震支撑结构连接,大支架1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支架还包括小支架2,竖支架11和横支架12上焊接有小支架2,小支架2与ESC阀体5相邻的侧面之间通过减震支撑结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支撑结构包括弹簧3和橡胶缓冲柱4,弹簧3套设于橡胶缓冲柱4上,弹簧3的两端部分别与ESC阀体5和支架焊接,并通过橡胶缓冲柱4紧抵在ESC阀体5和支架之间,使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3两端部分别与ESC阀体5、支架的焊接部位设磨平面结构31。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3焊接安装前的长度为L1,焊接安装后的长度为L2,其中L2大于L1。
在本实施例中,ESC阀体5在与各支架相邻的侧面上皆开设有阀体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51;
竖支架11、横支架12、小支架2上皆分别对应开设有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111,121,22;
橡胶缓冲柱4两端部分别插入两侧的橡胶缓冲柱安装孔,使支架与ESC阀体5之间的橡胶缓冲柱4承受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竖支架11、横支架12外侧面设有安装螺纹孔112,122,通过螺栓与安装螺纹孔112,122配合,使大支架1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
在本实施例中,竖支架11左侧开设有大支架焊接凸台113,123,小支架的小支架焊接面21与大支架焊接凸台113,123焊接,实现小支架2与竖支架11焊接为一体,实现对ESC阀体5左侧面上部的限位;
横支架12左侧面开设有大支架焊接凸台113,123,小支架的小支架焊接面21与大支架焊接凸台113,123焊接,实现小支架2与横支架12焊接为一体,实现对阀体5左侧面下部的限位。
如图6、图7、图8所示,为了使支架便于机加工,采取了将单个支架分成大支架1和小支架2分开加工的策略,然后将大支架1与小支架2焊接为一体。
如图1、图2、图5、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从隔音减震的角度考虑,在支架与ESC阀体5支架连接有弹簧3、橡胶缓冲柱4,在竖支架11上开设两个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111,在横支架12上开设两个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121,另外在两个小支架2上分别开设有一个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22,四个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111,121加上两个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22,一共6个安装孔,该6个安装孔分别与设于ESC阀体5后侧面、底面、左侧面的6个阀体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51一一对应,形成用于固定安装橡胶缓冲柱4的组合部件,同时,套设于橡胶缓冲柱4上的弹簧的两端分别与ESC阀体5、支架进行焊接。
如图12、图13、图14所示,本设计对弹簧3两端的焊接部位进行磨平处理,使弹簧两端牢靠的分别与ESC阀体5、支架连接。弹簧3在焊接装配前,弹簧3的自然长度为L1,当弹簧3在焊接装配后,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使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具有一定的刚度),此时弹簧3的长度为L2,其中L2大于L1,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弹簧3对ESC阀体5形成一定的拉力,同时使橡胶缓冲柱4承受一定预压力,支架上总共六个弹簧3可分别实现对ESC在车辆X、Y、Z三个方向上的固定。

Claims (8)

1.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包括ESC阀体(5)、支架、车身前壁板,所述ESC阀体(5)通过支架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大支架(1),所述大支架(1)由竖支架(11)和横支架(12)构成L形,所述ESC阀体(5)位于L形的大支架内,所述竖支架(11)、横支架(12)分别与ESC阀体(5)相邻的侧面之间通过减震支撑结构连接,所述大支架(1)通过安装结构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小支架(2),所述竖支架(11)和横支架(12)上焊接有小支架(2),小支架(2)与ESC阀体(5)相邻的侧面之间通过减震支撑结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支撑结构包括弹簧(3)和橡胶缓冲柱(4),所述弹簧(3)套设于橡胶缓冲柱(4)上,所述弹簧(3)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ESC阀体(5)和支架焊接,并通过所述橡胶缓冲柱(4)紧抵在ESC阀体(5)和支架之间,使弹簧(3)处于拉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两端部分别与ESC阀体(5)、支架的焊接部位设磨平面结构(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3)焊接安装前的长度为L1,焊接安装后的长度为L2,其中L2大于L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ESC阀体(5)在与各支架相邻的侧面上皆开设有阀体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51);
所述竖支架(11)、横支架(12)、小支架(2)上皆分别对应开设有支架侧橡胶缓冲柱安装孔(111,121,22);
所述橡胶缓冲柱(4)两端部分别插入两侧的橡胶缓冲柱安装孔,使支架与ESC阀体(5)之间的橡胶缓冲柱(4)承受预压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架(11)、横支架(12)外侧面设有安装螺纹孔(112,122),通过螺栓与所述安装螺纹孔(112,122)配合,使大支架(1)安装于车身前壁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ESC与车身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支架(11)左侧开设有大支架焊接凸台(113,123),所述小支架的小支架焊接面(21)与所述大支架焊接凸台(113,123)焊接,实现小支架(2)与竖支架(11)焊接为一体,实现对ESC阀体(5)左侧面上部的限位;
所述横支架(12)左侧面开设有大支架焊接凸台(113,123),所述小支架的小支架焊接面(21)与所述大支架焊接凸台(113,123)焊接,实现小支架(2)与横支架(12)焊接为一体,实现对阀体(5)左侧面下部的限位。
CN202021852651.0U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 Active CN2133612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2651.0U CN213361295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852651.0U CN213361295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61295U true CN213361295U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48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852651.0U Active CN213361295U (zh) 2020-08-31 2020-08-31 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612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68809B (zh) 一种托架限位式发动机悬置总成
KR20050041018A (ko) 차량용 프론트 서스펜션의 마운팅 구조
CN203511293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结构
CN103568806B (zh) 一种盒式限位发动机悬置总成
CN201300707Y (zh) 一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CN213361295U (zh) 一种esc与车身安装结构
CN201325488Y (zh) 一种车身前部减震器座部分的车身结构
CN201703440U (zh) 一种多功能挡泥板支撑装置
CN206202421U (zh) 电池包纵梁总成
CN111873774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后置后驱系统
JP3224222B2 (ja) 自動車の燃料タンク支持構造
CN203637548U (zh) 一种盒式限位发动机悬置总成
CN103660899B (zh) 汽车左悬置安装结构
CN201249656Y (zh) 一种发动机后悬挂结构
CN111891219A (zh) 一种电动汽车上多悬置的外连接系统
CN220923808U (zh) 一种变速箱悬置支架
CN216184443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后悬支架
JP2004330942A (ja) 自動車のエンジンマウント構造
CN217415457U (zh) 一种应用于发动机的固定装置
KR100350800B1 (ko) 볼너트 및 볼너트를 이용한 서브 프레임 마운팅부 강성증대 구조
CN220483071U (zh) 一种重型卡车用电机悬置支架结构
CN220163657U (zh) 一种悬置系统、动力总成及宽体矿车
CN206826352U (zh) 压缩机支架以及新能源汽车
CN220904687U (zh) 散热器安装结构
CN216374150U (zh) 新型混动车发动机悬置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