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58078U - 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58078U
CN213258078U CN202022047533.9U CN202022047533U CN213258078U CN 213258078 U CN213258078 U CN 213258078U CN 202022047533 U CN202022047533 U CN 202022047533U CN 213258078 U CN213258078 U CN 2132580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plate
workbench
groove
moun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04753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郁佩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shan Songsheng Precision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shan Songsheng Precisio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shan Songsheng Precision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shan Songsheng Precision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04753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580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580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580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一种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轴承壳体上料机构、钢珠安装机构、上油机构、垫片安装机构、弹簧安装机构、芯轴安装机构、凹槽定位机构及下料机构;工作台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台,转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台转动的转台驱动单元;转台上靠近边缘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工件放置槽;轴承壳体上料机构、钢珠安装机构、上油机构、垫片安装机构、弹簧安装机构、芯轴安装机构、凹槽定位机构及下料机构依次间隔设置在工作台上绕转台的周向外侧。如此能够自动生产组装、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轴承组装是通过人工操作实现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生产组装、工作效率高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轴承壳体上料机构、钢珠安装机构、上油机构、垫片安装机构、弹簧安装机构、芯轴安装机构、凹槽定位机构及下料机构;工作台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台,转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台转动的转台驱动单元;转台上靠近边缘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工件放置槽;轴承壳体上料机构、钢珠安装机构、上油机构、垫片安装机构、弹簧安装机构、芯轴安装机构、凹槽定位机构及下料机构依次间隔设置在工作台上绕转台的周向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壳体上料机构包括壳体振动盘、与壳体振动盘连接的输送料道、与输送料道远离壳体振动盘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换向料道、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输送料道一侧的第一推料气缸、设置于工作台且位于输送料道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朝向输送料道的一侧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板、安装于第一固定板朝向输送料道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活动板下方的第一升降气缸、与第一活动板滑动连接的第一安装块、安装于第一活动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块一侧的第一平移气缸、安装于第一安装块底面的第一夹爪气缸;工作台上于输送料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振动源;第一推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推料块;第一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活动板的底部连接;第一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安装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钢珠安装机构包括钢珠料斗、位于钢珠料斗下方的盒体、滑动地位于盒体中的移动块、与移动块远离转移气缸的一端连接的连通柱及安装于盒体一侧且用于驱动移动块滑动的转移气缸;钢珠料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落料孔;盒体至少部分地位于转台上,盒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板及底板,以及连接顶板及底板的侧板;顶板上对应第一落料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落料孔,底板上于第二落料孔垂直投影的位置远离转移气缸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落料孔;转移气缸的输出端与移动块连接,连通柱竖直设置,连通柱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连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落料孔位于第一凹槽中;底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三落料孔位于第二凹槽中;移动块及连通柱的顶部滑动地位于第一凹槽中,移动块及连通柱的底部滑动地位于第二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上油机构包括与工作台垂直连接的第一立柱、与第一立柱的顶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块及穿过第二安装块的两根供油管;第二安装块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孔,两根供油管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定位孔,供油管的末端位于转台上;供油管的末端向下弯曲延伸,形成滴油头。
进一步地,所述垫片安装机构包括与工作台垂直连接的第一竖直板、水平设置于第一竖直板的顶部的第一水平板、竖直地安装于第一水平板上的垫片管、推板;第一水平板部分地位于转台上,第一水平板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位于转台上方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落料口,推板滑动地位于条形槽中;第一水平板于条形槽的两侧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顶部连接有第三安装块,垫片管与第三安装块连接;垫片管中放置有若干垫片,垫片管的底部与条形槽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大于垫片的厚度;第一落料口的形状为圆形,直径大于垫片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安装机构包括弹簧振动盘、与弹簧振动盘连接的弹簧输送料道、与弹簧输送料道远离弹簧振动盘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换向料道、与第二换向料道连通的缓冲料道、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二换向料道远离缓冲料道的一侧的第三推料气缸;工作台上于弹簧输送料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振动源;缓冲料道部分地位于转台上,缓冲料道远离第二换向料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落料口;第三推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推料块,第二推料块滑动地位于第二料槽或第三料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安装机构包括芯轴振动盘、与芯轴振动盘连接的芯轴输送料道、与芯轴输送料道的末端垂直连接的第三换向料道、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三换向料道的一侧的第四推料气缸及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三换向料道另一侧的第一转移单元;工作台上于芯轴输送料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振动源;第四推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推料块,第三推料块活动地位于第三换向料道中。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定位机构包括垂直连接于工作台上的第三立柱、安装于第三立柱上的第一旋转驱动单元、与第一旋转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三夹爪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工作台上的产品输送单元、位于产品输送单元与转台之间的第二转移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轴承壳体上料机构、钢珠安装机构、上油机构、垫片安装机构、弹簧安装机构、芯轴安装机构、凹槽定位机构及下料机构;工作台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台,转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台转动的转台驱动单元;转台上靠近边缘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工件放置槽;轴承壳体上料机构、钢珠安装机构、上油机构、垫片安装机构、弹簧安装机构、芯轴安装机构、凹槽定位机构及下料机构依次间隔设置在工作台上绕转台的周向外侧。如此能够自动生产组装、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轴承壳体上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钢珠安装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钢珠安装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上油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垫片安装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弹簧安装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芯轴安装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的凹槽定位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3为芯轴、弹簧及轴承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4为图1中的下料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10,及设置于工作台10上的轴承壳体上料机构20、钢珠安装机构30、上油机构40、垫片安装机构50、弹簧安装机构60、芯轴安装机构70、凹槽定位机构80及下料机构90。
请参考图3,工作台10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台11,转台1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台11转动的转台驱动单元。转台11上靠近边缘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工件放置槽12。
轴承壳体上料机构20、钢珠安装机构30、上油机构40、垫片安装机构50、弹簧安装机构60、芯轴安装机构70、凹槽定位机构80及下料机构90依次间隔设置在工作台10上绕转台11的周向外侧。
请同时参考图3及图4,轴承壳体上料机构20包括壳体振动盘21、与壳体振动盘21连接的输送料道22、与输送料道22远离壳体振动盘21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换向料道23、设置于工作台10上且位于输送料道22一侧的第一推料气缸24、设置于工作台10且位于输送料道22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板25、与第一固定板25朝向输送料道22的一侧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板26、安装于第一固定板25朝向输送料道22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活动板26下方的第一升降气缸251、与第一活动板26滑动连接的第一安装块27、安装于第一活动板26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块27一侧的第一平移气缸261、安装于第一安装块27底面的第一夹爪气缸28。
壳体振动盘21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出料料道211,输送料道22的一端与出料料道211连通。
工作台10上于输送料道22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振动源221,第一振动源221用于驱动输送料道22振动,从而使得输送料道22上的轴承壳体110朝向第一换向料道23移动。
第一推料气缸2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推料块241,第一推料块241朝向第一换向料道23的一侧凹陷设置有第一定位槽,第一定位槽的形状为V字形或弧形。第一推料气缸24驱动第一推料块241朝向第一换向料道23移动,以将输送料道22上的轴承壳体110推向第一换向料道23。
第一推料气缸24通过第一安装板242安装于工作台10上。
第一升降气缸251的输出端与第一活动板26的底部连接,第一固定板25朝向输送料道22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一导轨252,第一活动板26朝向第一固定板25的一侧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252滑动连接。第一升降气缸251驱动第一活动板26沿第一导轨252上下滑动。
第一平移气缸261的输出端与第一安装块27连接,第一活动板26远离第一固定板25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导轨262,第一安装块27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262滑动连接。第一平移气缸261驱动第一安装块27沿第二导轨262水平移动。
第一夹爪气缸28的输出端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夹爪281,第一夹爪281朝下设置。两个第一夹爪281相向的一侧均凹陷设置有第二定位槽。
第一夹爪气缸28驱动第一夹爪281夹住第一换向料道23上的轴承壳体110。第一升降气缸251驱动夹爪281及轴承壳体110向上移动一段距离。第一平移气缸261驱动夹爪281及轴承壳体110朝向转台11移动,使得轴承壳体110位于工件放置槽12的上方。第一升降气缸251驱动夹爪281及轴承壳体110向下移动一段距离,之后第一夹爪气缸28驱动第一夹爪281松开轴承壳体110,使得轴承壳体110落入工件放置槽12中。如此实现轴承壳体110的上料。
请参考图5及图6,钢珠安装机构30包括钢珠料斗31、位于钢珠料斗31下方的盒体32、滑动地位于盒体32中的移动块33、与移动块33远离转移气缸34的一端连接的连通柱331及安装于盒体32一侧且用于驱动移动块33滑动的转移气缸34。
盒体32朝向转台11的一侧具有开口。
钢珠料斗3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落料孔。盒体32具有相对设置的顶板及底板,以及连接顶板及底板的侧板。顶板上对应第一落料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落料孔321,底板上于第二落料孔321垂直投影的位置远离转移气缸34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落料孔322。盒体32至少部分地位于转台11上,第三落料孔322位于工件放置槽12的上方。
转移气缸34安装于底板上,转移气缸34的输出端与移动块33连接,连通柱331竖直设置,连通柱33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连通孔。转移气缸34驱动连通柱331移动时,当连通孔与第二落料孔321连通时,钢珠料斗31内的钢珠通过第一落料孔及第二落料孔321落入连通柱331中。转移气缸34驱动连通柱331继续朝向远离转移气缸34的方向移动,当连通孔与第三落料孔322连通时,钢珠通过第三落料孔322落入到工件放置槽12中的轴承壳体110中。
本实施方式中,顶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324,第二落料孔321位于第一凹槽324中;底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凹槽323,第三落料孔322位于第二凹槽323中。移动块33及连通柱331的顶部滑动地位于第一凹槽324中,移动块33及连通柱331的底部滑动地位于第二凹槽323中。
优选地,底板上还垂直连接有侧导向板35,侧导向板35与第二凹槽323平行,侧导向板35朝向第二凹槽3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轨351,移动块33上设置有与第三导轨351滑动连接的第三滑块。
请参考图7,上油机构40包括与工作台10垂直连接的第一立柱41、与第一立柱41的顶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块42及穿过第二安装块42的两根供油管43。
第二安装块42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孔421,两根供油管43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定位孔421,供油管43的末端位于转台11上的工件放置槽12的上方。供油管43的末端向下弯曲延伸,形成滴油头431,用于将润滑油滴入到工件放置槽12上的轴承壳体110中。
请参考图8,垫片安装机构50包括与工作台10垂直连接的第一竖直板51、水平设置于第一竖直板51的顶部的第一水平板52、竖直地安装于第一水平板52上的垫片管53、推板54。
第一水平板52部分地位于转台11上,第一水平板52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521,条形槽521位于转台11上方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落料口522,推板54滑动地位于条形槽521中。
第一水平板52于条形槽521的两侧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二立柱531,第二立柱531的顶部连接有第三安装块532,垫片管53与第三安装块532连接。
垫片管53中放置有若干垫片130,垫片管53的底部与条形槽521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略大于一块垫片130的厚度。第一落料口522的形状为圆形,直径略大于垫片130的直径。
本实施方式中,条形槽521的两侧壁的底部还凹陷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推板54的两侧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导向槽中。推板54远离第一落料口522的一端的顶面突出设置有第一连接块,一第二推料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接块连接,以驱动推板54沿第一导向槽滑动,从而将垫片130推向第一落料口522,垫片130通过第一落料口522落入到工件放置槽12上的轴承壳体110中。
请参考图9,弹簧安装机构60包括弹簧振动盘61、与弹簧振动盘61连接的弹簧输送料道62、与弹簧输送料道62远离弹簧振动盘61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换向料道63、与第二换向料道63连通的缓冲料道64、设置于工作台10上且位于第二换向料道63远离缓冲料道64的一侧的第三推料气缸65。
弹簧输送料道62的中部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料槽621,弹簧振动盘61输出的弹簧140位于第一料槽621中。工作台10上于弹簧输送料道6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振动源622。
第二换向料道63上开设有与第一料槽621垂直连通的第二料槽631,缓冲料道64部分地位于转台11上,缓冲料道64上开设有与第二料槽631连通的第三料槽641,第三料槽641远离第二换向料道63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落料口642。
第三推料气缸65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推料块651,第二推料块651滑动地位于第二料槽631或第三料槽641中。
请参考图10及图11,芯轴安装机构70包括芯轴振动盘71、与芯轴振动盘71连接的芯轴输送料道72、与芯轴输送料道72的末端垂直连接的第三换向料道73、设置于工作台10上且位于第三换向料道73的一侧的第四推料气缸74及设置于工作台10上且位于第三换向料道73另一侧的第一转移单元75。
芯轴振动盘71输出的芯轴150可活动地位于芯轴输送料道72中。
工作台10上于芯轴输送料道72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振动源721。
第四推料气缸74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推料块741,第三推料块741活动地位于第三换向料道73中。
第一转移单元75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0且位于第三换向料道73远离第三推料块741的一侧的第二固定板751、与第二固定板751朝向第三换向料道73的一侧滑动连接的第二活动板753、安装于第二固定板751上且位于第二活动板753下方的第二升降气缸752、与第二活动板753滑动连接的第四安装块755、安装于第二活动板753上且位于第四安装块755一侧的第二平移气缸754、安装于第四安装块755底面的第二夹爪气缸756。
第二升降气缸752的输出端与第二活动板753的底部连接,第二固定板751朝向第三换向料道73的一侧沿竖直方向设置有第四导轨7511,第二活动板753通过第四滑块与第四导轨7511滑动连接。
第二平移气缸754的输出端与第四安装块755连接。第二活动板753朝向第三换向料道73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五导轨7531,第四安装块755通过一第五滑块与第五导轨7531滑动连接。
第二夹爪气缸756的输出端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夹爪7561,第二夹爪756朝下设置。
请参考图12及图13,凹槽定位机构80包括垂直连接于工作台10上的第三立柱81、安装于第三立柱81上的第一旋转驱动单元82、与第一旋转驱动单元82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三夹爪气缸83。第三夹爪气缸8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夹爪831。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立柱81的顶部水平设置有定位板811,定位板811上连接有Z字形的第二安装板812,第一旋转驱动单元82安装于第二安装板812的顶部。
定位板811上开设有定位孔。第一旋转驱动单元82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盘821,第三夹爪气缸83安装于安装盘821的底面。安装盘821的顶面通过一连接凸块与第一旋转驱动单元82的输出端连接。连接凸块活动地位于定位孔中,连接凸块与定位孔之间设置有若干滚珠84。
芯轴150的周向侧面上凹陷设置有定位凹槽151,轴承壳体110的内侧壁上突出设置有定位凸柱,凹槽定位机构80用于带动芯轴150转动,使得定位凹槽151与定位凸柱相对应,便于两者配合组装。
请参考图14,下料机构90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工作台10上的产品输送单元91、位于产品输送单元91与转台11之间的第二转移单元92。
第二转移单元92包括设置于工作台10上的安装支架921、安装于安装支架921上的第二旋转驱动单元922、与第二旋转驱动单元922的输出端连接的转盘923、安装于转盘923上的第三升降气缸924、与第三升降气缸924的输出端连接的连接板925、与连接板925远离第三升降气缸924的一端的底面连接的第四夹爪气缸926。第四夹爪气缸926的输出端连接有第四夹爪92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包括工作台10,及设置于工作台10上的轴承壳体上料机构20、钢珠安装机构30、上油机构40、垫片安装机构50、弹簧安装机构60、芯轴安装机构70、凹槽定位机构80及下料机构90;工作台10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台11,转台11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台11转动的转台驱动单元;转台11上靠近边缘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工件放置槽12;轴承壳体上料机构20、钢珠安装机构30、上油机构40、垫片安装机构50、弹簧安装机构60、芯轴安装机构70、凹槽定位机构80及下料机构90依次间隔设置在工作台10上绕转台11的周向外侧。如此能够自动生产组装、工作效率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轴承壳体上料机构、钢珠安装机构、上油机构、垫片安装机构、弹簧安装机构、芯轴安装机构、凹槽定位机构及下料机构;工作台的中部转动设置有转台,转台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台转动的转台驱动单元;转台上靠近边缘的位置间隔设置有若干工件放置槽;轴承壳体上料机构、钢珠安装机构、上油机构、垫片安装机构、弹簧安装机构、芯轴安装机构、凹槽定位机构及下料机构依次间隔设置在工作台上绕转台的周向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壳体上料机构包括壳体振动盘、与壳体振动盘连接的输送料道、与输送料道远离壳体振动盘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一换向料道、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输送料道一侧的第一推料气缸、设置于工作台且位于输送料道另一侧的第一固定板、与第一固定板朝向输送料道的一侧滑动连接的第一活动板、安装于第一固定板朝向输送料道的一侧且位于第一活动板下方的第一升降气缸、与第一活动板滑动连接的第一安装块、安装于第一活动板上且位于第一安装块一侧的第一平移气缸、安装于第一安装块底面的第一夹爪气缸;工作台上于输送料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振动源;第一推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推料块;第一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活动板的底部连接;第一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第一安装块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珠安装机构包括钢珠料斗、位于钢珠料斗下方的盒体、滑动地位于盒体中的移动块、与移动块远离转移气缸的一端连接的连通柱及安装于盒体一侧且用于驱动移动块滑动的转移气缸;钢珠料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落料孔;盒体至少部分地位于转台上,盒体具有相对设置的顶板及底板,以及连接顶板及底板的侧板;顶板上对应第一落料孔的位置开设有第二落料孔,底板上于第二落料孔垂直投影的位置远离转移气缸的一侧开设有第三落料孔;转移气缸的输出端与移动块连接,连通柱竖直设置,连通柱的中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连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底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落料孔位于第一凹槽中;底板的顶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三落料孔位于第二凹槽中;移动块及连通柱的顶部滑动地位于第一凹槽中,移动块及连通柱的底部滑动地位于第二凹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机构包括与工作台垂直连接的第一立柱、与第一立柱的顶部连接的第二安装块及穿过第二安装块的两根供油管;第二安装块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孔,两根供油管分别穿过两个第一定位孔,供油管的末端位于转台上;供油管的末端向下弯曲延伸,形成滴油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安装机构包括与工作台垂直连接的第一竖直板、水平设置于第一竖直板的顶部的第一水平板、竖直地安装于第一水平板上的垫片管、推板;第一水平板部分地位于转台上,第一水平板的中部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位于转台上方的一端开设有第一落料口,推板滑动地位于条形槽中;第一水平板于条形槽的两侧分别垂直连接有第二立柱,第二立柱的顶部连接有第三安装块,垫片管与第三安装块连接;垫片管中放置有若干垫片,垫片管的底部与条形槽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间隙,第一间隙大于垫片的厚度;第一落料口的形状为圆形,直径大于垫片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安装机构包括弹簧振动盘、与弹簧振动盘连接的弹簧输送料道、与弹簧输送料道远离弹簧振动盘的一端垂直连接的第二换向料道、与第二换向料道连通的缓冲料道、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二换向料道远离缓冲料道的一侧的第三推料气缸;工作台上于弹簧输送料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振动源;缓冲料道部分地位于转台上,缓冲料道远离第二换向料道的一端开设有第二落料口;第三推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推料块,第二推料块滑动地位于第二料槽或第三料槽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轴安装机构包括芯轴振动盘、与芯轴振动盘连接的芯轴输送料道、与芯轴输送料道的末端垂直连接的第三换向料道、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三换向料道的一侧的第四推料气缸及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三换向料道另一侧的第一转移单元;工作台上于芯轴输送料道的下方设置有第三振动源;第四推料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三推料块,第三推料块活动地位于第三换向料道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定位机构包括垂直连接于工作台上的第三立柱、安装于第三立柱上的第一旋转驱动单元、与第一旋转驱动单元的输出端连接的第三夹爪气缸。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至少部分地位于工作台上的产品输送单元、位于产品输送单元与转台之间的第二转移单元。
CN202022047533.9U 2020-09-17 2020-09-17 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 Active CN2132580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7533.9U CN213258078U (zh) 2020-09-17 2020-09-17 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047533.9U CN213258078U (zh) 2020-09-17 2020-09-17 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58078U true CN213258078U (zh) 2021-05-25

Family

ID=75943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047533.9U Active CN213258078U (zh) 2020-09-17 2020-09-17 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580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8786A (zh) * 2021-08-19 2021-10-01 深圳市赛柏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中轴压装机
CN115365784A (zh) * 2022-08-26 2022-11-22 京开消防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灭火器用输送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8786A (zh) * 2021-08-19 2021-10-01 深圳市赛柏敦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中轴压装机
CN115365784A (zh) * 2022-08-26 2022-11-22 京开消防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灭火器用输送系统及方法
CN115365784B (zh) * 2022-08-26 2023-07-28 京开消防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生产灭火器用输送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258078U (zh) 单向转动轴承组装设备
CN108679099B (zh) 一种滚子内圈外圈保持架装配机
CN106956131B (zh) 一种套筒转换头钢珠弹簧自动化装配设备
CN103963102B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管材立体冲压设备
CN109623372B (zh) 一种刹车片组装设备
CN108907830B (zh) 一种刹车盘自动打孔设备
CN115555591B (zh) 一种阀芯加工机床
CN115338616A (zh) 磁钢入铁芯装置
CN109693108B (zh) 一种多媒体用旋转式编码器的全自动组装设备
CN113102611A (zh) 一种集流管圆孔的多角度冲裁装置
CN213415337U (zh) 单向转动轴承壳体上料机构
CN220029337U (zh) 一种圆管攻丝装置
CN211414040U (zh) 一种立式重型多工位摩擦焊机
CN112548445A (zh) V型链条自动焊接设备
CN107838590B (zh) 一种光伏接线盒用压线端子的取料装置
CN116810389A (zh) 一种金属管冲孔攻丝装置
CN215919841U (zh) 一种刀库自动换刀机构
CN215881394U (zh) 防干涉工件固定治具
CN213289321U (zh) 芯轴安装机构
CN114700720A (zh) 一种滚轮装配设备
CN108908041B (zh) 用于汽车零部件曲轴连杆双侧磨削的加工装置
CN112276243A (zh) 一种全自动铜管双端内倒角机器人以及倒角方法
CN215879659U (zh) 一种摆臂式线材搬运装置
CN215009983U (zh) 电机转子组装机的转轴上料机构
CN213438151U (zh) 弹簧安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