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141278U - 升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141278U
CN213141278U CN202020973726.4U CN202020973726U CN213141278U CN 213141278 U CN213141278 U CN 213141278U CN 202020973726 U CN202020973726 U CN 202020973726U CN 213141278 U CN213141278 U CN 213141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piece
platform
rotating shaft
assembly
li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737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欧阳韬
冯建国
邓舟泰
胡智明
陈焱
高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Hans Laser Smart Equi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 s Laser Technology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9737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141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141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141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降装置,包括主体机架、平台、驱动件和传动组件;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主体机架的转轴组件和转动连接于转轴组件的连接组件;平台固设于连接组件;驱动件的固定端与主体机架转动连接;驱动件的活动端与转轴组件连接,驱动件的活动端能相对于驱动件的固定端往复直线移动,并驱动转轴组件转动以带动连接组件升降。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件、转轴组件、连接组件和平台形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连杆结构,将驱动件的活动端直线移动对转轴组件的转动驱动转化为对连接组件的竖直驱动,提高了升降装置运行的平稳性,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升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作为一种起重机械,应用范围广泛。其最主要功能是依靠驱动机构与升降机构将物体升降至不同高度。升降机构具有刚性与柔性的性质,根据升降机构属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3类:1、刚性升降机构,主要利用机构的刚性特性对平台进行直接顶升或推送;2、柔性升降机构,主要通过钢丝绳、链条等柔性构件以拉曳的方式实现平台的升降;3、刚柔双属性升降机构,此类机构进行顶升作业时具有刚性属性,不工作时则表现出柔性属性。
常见的升降机构有齿轮齿条机构、柱塞机构、剪叉机构和丝杠机构等。齿轮齿条式升降机构具有工作连续、升降速度快、操作简单、同步性好等优点,同时,齿轮齿条机构易于将平台调平且定位较精准;但价格贵,制造难度大,运行平稳性差。柱塞式升降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但其同步精度较差,且存在能耗偏大的问题,因此柱塞式升降技术在升降平台上并不常用。剪叉式升降机构具有结构紧凑、承载量大、驱动装置通过性强和操控性好的特点,因而在各种场合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剪叉式升降机构也有不足之处,即台面在升降过程中较难实现匀速,并且升降行程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复杂、运行平稳性差的问题,提供升降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升降装置,包括主体机架、平台、驱动件和传动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机架的转轴组件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组件的连接组件;
所述平台固设于所述连接组件;
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主体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能相对于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往复直线移动,并驱动所述转轴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连接组件升降。
可选地,还包括连接杆;
所述传动组件设为多个;每个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轴组件均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一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轴组件连接。
可选地,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动件和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
所述主体机架设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架上。
可选地,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固定轴;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固设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固定轴。
可选地,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安装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安装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安装轴铰接。
可选地,所述转动轴、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安装轴呈三角形分布。
可选地,所述驱动件包括液压缸和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工作的动力件;
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为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所述液压缸的壳体为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
可选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主体机架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平台的位置;所述驱动件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器反馈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平台的升降。
可选地,还包括固设于所述主体机架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组件转动的极限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件、转轴组件、连接组件和平台形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连杆结构,将驱动件的活动端直线移动对转轴组件的转动驱动转化为对连接组件的竖直驱动,减少平台上负载的变化对活动端移动的影响,提高了升降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连接组件与转轴组件转动连接,能够保证平台在升降过程保持平衡状态,避免平台产生倾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图1中升降装置的平台的上升状态参考图;
图5为图1中升降装置的平台的下降状态参考图;
图6为图1中转轴组件和第一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0、主体机架;20、平台;
30、驱动件;301、活动端;302、固定端;
40、转轴组件;401、转动件;402、转动轴;403、固定轴;
404、安装轴;4041、光轴;4042、外螺纹;
50、连接组件;501、连接件;502、第二轴承;
60、连接杆;70、第一轴承;80、固定板;90、铰链支座;100、感应器;
110、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包括主体机架10、平台20、驱动件30和传动组件;
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主体机架10的转轴组件40和转动连接于转轴组件40的连接组件50;
平台20固设于连接组件50;
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与主体机架10转动连接;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与转轴组件40连接,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能相对于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往复直线移动,并驱动转轴组件40转动以带动连接组件50升降。
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相对于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正向移动,驱动转轴组件40正向转动,从而带动平台20上升;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相对于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反向移动,驱动转轴组件40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平台20下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驱动件30、转轴组件40、连接组件50和平台20形成一个简单的机械连杆结构,将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直线移动对转轴组件40的转动驱动转化为对连接组件50的竖直驱动,减少平台20上负载的变化对活动端301移动的影响,提高了升降装置运行的平稳性,同时结构简单,便于加工,降低生产成本;连接组件50与转轴组件40转动连接,能够保证平台20在升降过程保持平衡状态,避免平台20产生倾斜。
具体地,升降装置还包括固设于主体机架10的铰链支座90;驱动件30的固定端与铰链支座90铰接;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具体地,升降装置还包括固设于主体机架10的固定板80;铰链支座90固定于固定板80;便于固定板80的用于安装铰链支座90的安装面的加工,避免安装面位于主体机架10上难以控制加工精度,降低加工难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还包括连接杆60;
传动组件设为多个;每个传动组件的转轴组件40均与连接杆60转动连接;
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与一传动组件的转轴组件40连接;传动组件的具体个数由平台20的规格进行确定,保证了平台20升降的平稳性,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平台20的升降,扩大升降装置的适用范围;每个传动组件的转轴组件40均与连接杆60转动连接,一个驱动件30能够同时驱动多个转轴组件40,实现长距离的驱动力的传输,也保证多个转轴组件40同步运动,进一步提高升降装置运行的平稳性,避免平台20产生倾斜。
具体地,传动组件设为两个,连接杆6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传动组件的转轴组件40转动连接;采用两个传动组件来支撑并带动平台20升降,提高了对平台20的支撑效果,能够支撑更大规格的平台20,保证了平台20在升降过程中的平稳性,避免产生倾斜;结构更加简单,便于加工与操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转轴组件40包括转动件401和固设于转动件401的转动轴402;
主体机架10设有第一轴承70,转动轴402通过第一轴承70安装于主体机架10上;转动轴402与第一轴承70配合使转轴组件40的转动更加顺畅,提高升降装置运行的平稳性;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移动带动转轴组件40绕转动轴402的中心轴转动,缩小转轴组件40转动占用的空间,简化了连接结构;便于加工与安装,降低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转轴组件40还包括固设于转动件401的固定轴403;
连接组件50包括连接件501和固设于连接件501的第二轴承502;第二轴承502套设于固定轴403;连接组件50与转轴组件40的转动连接更加顺畅,提高升降装置运行的平稳性,保证平台20在升降过程中保持平衡状态,避免平台20倾斜。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转轴组件40还包括固设于转动件401的安装轴404;连接杆60与安装轴404转动连接;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与安装轴404连接;连接杆60和驱动件30均与安装轴404连接,无需另设连接结构,简化了转轴组件40的结构,提高传动效率。
具体地,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与安装轴404铰接;进一步增加了驱动件30的灵活度,转轴组件40转动时驱动件30能够更加灵活的调节自身位置,避免驱动件30的位置影响平台20的升降。
优选地,如图2和图6所示;安装轴404靠近转动件401的一端设有光轴4041,安装轴404远离转动件40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4042;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和连接杆60均套设于光轴4041上,紧固件与外螺纹4042配合定位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和连接杆60;使安装轴404、驱动件30和连接杆60的连接更加稳固,避免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和连接杆60从安装轴404上滑出,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与维护。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转动轴402、固定轴403、安装轴404呈三角形分布;转轴组件40近似于偏心轮结构,便于将转动转化为升降平台20的升降运动,结构简单,便于加工。
优选地,转动轴402、固定轴403、安装轴404呈直角三角形分布,转动轴402位于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处;结构更加稳定,利于升降装置的平稳运行。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件30包括液压缸和用于控制液压缸工作的动力件;液压缸的活塞杆为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液压缸的壳体为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液压缸的行程固定,能够限制平台20的升降位置,避免转轴组件40转动过度,提高平台20升降的定位精度。
动力件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转轴组件40正向转动,从而带动平台20上升;
动力件驱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缩回,带动转轴组件40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平台20下降;或
关闭动力件,平台20的自重推动转轴组件40反向转动,带动液压缸的活塞杆缩回,从而平台20下降;能够只在平台20上升过程中开启动力件,其余时间关闭动力件,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更加节能环保。
具体地,还可选用气缸或电缸代替液压缸。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固设于主体机架10的感应器100;感应器100用于感应平台20的位置;驱动件30用于根据感应器100反馈的位置信息控制平台的升降;通过感应器100反馈的平台20的位置信息,驱动件30能够控制平台20的升降,从而将平台20定位于某一位置,实现对平台20升降的精准定位,提高定位精度,保证能量的最大利用率,也能更好地实现自动化控制。
优选地,感应器100设为两个,一感应器100位于平台20的上升极限位置,并用于感应平台20的上升极限位置;
另一感应器100位于平台20的下降极限位置,并用于感应平台20的下降极限位置;
下降极限位置处的感应器100感应到平台20位于下降极限位置,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根据该位置信息相对于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正向移动,驱动转轴组件40正向转动,从而带动平台20上升;上升极限位置处的感应器100感应到平台20上升至上升极限位置,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根据该位置信息停止正向移动,接着驱动件30的活动端301相对于驱动件30的固定端302反向移动,驱动转轴组件40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平台20下降;通过两个感应器100分别感应平台20升降的极限位置,进一步提高平台20升降的定位精度。
具体地,驱动件30包括液压缸和用于控制液压缸工作的动力件;动力件用于根据感应器100反馈的平台20的位置信息控制液压缸的伸缩,从而控制平台20的升降。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还包括固设于主体机架10的限位装置110,限位装置110用于限制转轴组件40转动的极限位置;防止驱动件30失灵造成飞车现象,也进一步提高平台20升降的定位精度。
具体地,驱动件30包括液压缸和用于控制液压缸工作的动力件;限位装置110用于限制转轴组件40正向转动的极限位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架、平台、驱动件和传动组件;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主体机架的转轴组件和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组件的连接组件;
所述平台固设于所述连接组件;
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与所述主体机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转轴组件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能相对于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往复直线移动,并驱动所述转轴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连接组件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杆;
所述传动组件设为多个;每个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轴组件均与所述连接杆转动连接;
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一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轴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包括转动件和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转动轴;
所述主体机架设有第一轴承,所述转动轴通过所述第一轴承安装于所述主体机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固定轴;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固设于所述连接件的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套设于所述固定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组件还包括固设于所述转动件的安装轴;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安装轴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与所述安装轴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所述固定轴和所述安装轴呈三角形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液压缸和用于控制所述液压缸工作的动力件;
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为所述驱动件的活动端;所述液压缸的壳体为所述驱动件的固定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主体机架的感应器;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所述平台的位置;所述驱动件用于根据所述感应器反馈的位置信息控制所述平台的升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主体机架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转轴组件转动的极限位置。
CN202020973726.4U 2020-06-01 2020-06-01 升降装置 Active CN213141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3726.4U CN213141278U (zh) 2020-06-01 2020-06-01 升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73726.4U CN213141278U (zh) 2020-06-01 2020-06-01 升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141278U true CN213141278U (zh) 2021-05-07

Family

ID=75724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73726.4U Active CN213141278U (zh) 2020-06-01 2020-06-01 升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141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2166A (zh) 剪叉式升降移载机
CN111086662B (zh) 一种适用于多自由度实验对象的三维主动重力卸载装置
CN102654278B (zh) 一种升降杆及照明装置
CN213141278U (zh) 升降装置
CN108032285A (zh) 一种大空间作业机器人系统
CN203451056U (zh) 自动脱挂钩挂梁吊具
CN112125212A (zh) 一种剪叉举升机构
CN111634688B (zh) 一种电缸升降装置及瓷砖输送装置
CN209536879U (zh) 一种移动式液压举升机
CN208966292U (zh) 游梁式抽油机及其平衡装置
CN210650586U (zh) 一种热交换罐卧立切换操作台
CN219255571U (zh) 五轴机器人平台升降机构模组
CN210819550U (zh) 一种凸轮调节角度的直角坐标系机械手
CN215364677U (zh) 一种曲臂连杆支撑平台
CN220283477U (zh) 一款单级剪刀式复合举升装置
CN201713279U (zh) 一种叉车结构
CN220223344U (zh) 一种可伸缩式副起重臂
CN220703143U (zh) 一种应用于移动托盘车的负重轮提升装置
CN211615669U (zh) 一种两段收缩式机械臂
CN218661764U (zh) 顶升机构、底盘结构及机器人
CN220827183U (zh) 一种可升降、俯仰平台机构
CN210140189U (zh) 一种输送带的重载升降机构
CN216190759U (zh) 一种姿态调整转台机构
CN216512634U (zh) 一种agv车
CN213859358U (zh) 一种简易机器人升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