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033566U - 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033566U
CN213033566U CN202021463233.2U CN202021463233U CN213033566U CN 213033566 U CN213033566 U CN 213033566U CN 202021463233 U CN202021463233 U CN 202021463233U CN 213033566 U CN213033566 U CN 213033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ir inlet
fixedly arranged
waste heat
sand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46323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ixian Changy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ixian Changy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ixian Changy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ixian Changyu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46323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0335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033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033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包括壳体,壳体的左侧壁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料管,壳体的底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出料管,壳体的内部竖直设有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的管壁下侧连通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管,多个第二进气管均呈横向设置,多个第二进气管的管壁均开设有出气孔,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孔,第一进气管的上端穿过圆孔并延伸至壳体的上方,且第一进气管的上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设有搅拌电机,壳体的顶部左侧固定设有固定架,固定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将预加热和混砂工序融为一体,不仅保证了加热和混砂的效果,且避免产生热量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覆膜砂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覆膜砂是砂粒表面在造型前即覆有一层固体树脂膜的型砂或芯砂。有冷法和热法两种覆膜工艺,但现有的覆膜砂铸造大多是热法覆膜工艺,它是一种适宜于大批量制备覆膜砂的方法,混砂时一般先将砂加热到140—160℃,加入树脂与热砂混均匀,树脂被加热熔化,包在沙粒表面。当砂温降到105—110℃时,加入乌洛脱品水溶液,然后鼓风冷却,在加入硬酯酸钙混匀,破碎、筛分得覆膜砂。
可见,覆膜砂的生产过程,在混砂前后对温度都有所要求,分别是先将砂加热到140—160℃再加入树脂与热砂混均匀,以及当砂温降到105—110℃时加入乌洛脱品水溶液。然而,在现有的生产工艺及系统中,用于预加热的设备与混砂设备是分别进行的,没有将预加热工序和混砂工序融为一体,而砂在传输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损失,节能效果差,经济效益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生产工艺及系统中,用于预加热的设备与混砂设备是分别进行的,没有将预加热工序和混砂工序融为一体,而砂在传输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损失,节能效果差,经济效益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左侧壁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料管,所述壳体的底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壳体的内部竖直设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管壁下侧连通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管,多个所述第二进气管均呈横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进气管的管壁均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进气管的上端穿过所述圆孔并延伸至所述壳体的上方,且第一进气管的上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设有搅拌电机,所述壳体的顶部左侧固定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壳体的顶部右侧固定设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的输入端与壳体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热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软管,所述软管与第一进气管连接设置。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往复丝杆和往复滑块,所述升降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顶部,所述往复丝杆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端,且往复丝杆位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所述往复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往复丝杆的杆壁上,所述往复滑块的左侧设有滑动限位机构,所述往复滑块的右侧壁固定设有固定板,所述搅拌电机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
优选的,所述滑动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杆,所述限位滑块固定设置于所述往复滑块的左侧壁上,所述限位滑杆呈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的内部,所述限位滑块的上侧开设有与限位滑杆相配合的限位滑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的下端共同固定设有中空盘,所述中空盘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嵌设有密封轴承,所述第一进气管呈穿过所述中空盘设置,且第一进气管的管壁通过密封轴承与中空盘转动连接,所述软管远离所述热风机的一端与中空盘的侧壁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管壁且位于所述中空盘内的部分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
优选的,多个所述出气孔的内部均固定设有隔网。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端部均采用封闭结构。
优选的,所述圆孔的内部固定设有滑动密封圈,所述第一进气管的管壁与滑动密封圈的内壁滑动设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的开口处均螺纹设置有管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通过设有的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出气孔、热风机、软管、中空盘、进气孔和密封轴,打开热风机工作,热风机产生的热气会通过软管排入至中空盘的内部,进入中空盘内部的热气会通过多个进气孔排入至第一进气管的内部并从多个第二进气管上的出气孔排出,从而能够对壳体内部的覆膜砂进行加热,由于热风机的输入端与壳体连通设置的,从而能够实现热量循环使用的功能,通过设有的搅拌电机,能够带动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对壳体内部的覆膜砂进行搅拌,使得热气对覆膜砂进行加热。
2、该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通过设有的升降电机、往复丝杆、往复滑块、固定板、限位滑块和限位滑杆,打开升降电机工作,升降电机能够带动往复丝杆旋转,往复丝杆能够使得往复滑块上下往复移动,从而能够使得搅拌电机上下往复并使得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在壳体的内部上下往复移动并使得热气对覆膜砂充分加热。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将预加热和混砂工序融为一体,不仅保证了加热和混砂的效果,且避免产生热量损失,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第一进气管和第二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局部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滑动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进料管、3出料管、4第一进气管、5第二进气管、6出气孔、7搅拌电机、8热风机、9软管、10固定架、11升降电机、12往复丝杆、13往复滑块、14固定板、15固定杆、16中空盘、17进气孔、18密封轴承、19限位滑块、20限位滑杆、21隔网、22滑动密封圈、23支撑架、24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4,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左侧壁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料管2,壳体1的底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出料管3,壳体1的内部竖直设有第一进气管4,第一进气管4的管壁下侧连通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管5,多个第二进气管5均呈横向设置,多个第二进气管5的管壁均开设有出气孔6,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圆孔,第一进气管4的上端穿过圆孔并延伸至壳体1的上方,且第一进气管4的上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设有搅拌电机7,壳体1的顶部左侧固定设有固定架10,固定架10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搅拌电机7固定设置于升降机构上,壳体1的顶部右侧固定设有热风机8,热风机8的输入端与壳体1的顶部连通设置,热风机8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软管9,软管9与第一进气管4连接设置。
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11、往复丝杆12和往复滑块13,升降电机11固定设置于固定架10的顶部,往复丝杆12固定设置于升降电机11的输出端,且往复丝杆12位于固定架10的内部,往复滑块13滑动设置于往复丝杆12的杆壁上,往复滑块13的左侧设有滑动限位机构,往复滑块13的右侧壁固定设有固定板14,搅拌电机7固定设置于固定板14的下表面。
滑动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滑块19和限位滑杆20,限位滑块19固定设置于往复滑块13的左侧壁上,限位滑杆20呈竖直固定设置于固定架10的内部,限位滑块19的上侧开设有与限位滑杆20相配合的限位滑孔。
固定板14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固定杆15,两个固定杆15的下端共同固定设有中空盘16,中空盘1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嵌设有密封轴承18,第一进气管4呈穿过中空盘16设置,且第一进气管4的管壁通过密封轴承18与中空盘16转动连接,软管9远离热风机8的一端与中空盘16的侧壁连通设置,第一进气管4的管壁且位于中空盘16内的部分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17。
多个出气孔6的内部均固定设有隔网21,能够避免覆膜砂进入。
第一进气管4和第二进气管5的端部均采用封闭结构,能够避免覆膜砂进入。
圆孔的内部固定设有滑动密封圈22,第一进气管4的管壁与滑动密封圈22的内壁滑动设置,能够保证第一进气管4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性。
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架23。
进料管2和出料管3的开口处均螺纹设置有管盖24。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打开热风机8工作,热风机8产生的热气会通过软管9排入至中空盘16的内部,进入中空盘16内部的热气会通过多个进气孔17排入至第一进气管4的内部并从多个第二进气管5上的出气孔6排出,从而能够对壳体1内部的覆膜砂进行加热,由于热风机8的输入端与壳体1连通设置的,从而能够实现热量循环使用的功能,通过设有的搅拌电机7,能够带动第一进气管4和第二进气管5对壳体1内部的覆膜砂进行搅拌,使得热气对覆膜砂进行加热,打开升降电机11工作,升降电机11能够带动往复丝杆12旋转,往复丝杆12能够使得往复滑块13上下往复移动,从而能够使得搅拌电机7上下往复并使得第一进气管4和第二进气管5在壳体1的内部上下往复移动并使得热气对覆膜砂充分加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侧壁顶部连通设置有进料管(2),所述壳体(1)的底部中心处连通设置有出料管(3),所述壳体(1)的内部竖直设有第一进气管(4),所述第一进气管(4)的管壁下侧连通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气管(5),多个所述第二进气管(5)均呈横向设置,多个所述第二进气管(5)的管壁均开设有出气孔(6),所述壳体(1)的顶部开设有圆孔,所述第一进气管(4)的上端穿过所述圆孔并延伸至所述壳体(1)的上方,且第一进气管(4)的上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设有搅拌电机(7),所述壳体(1)的顶部左侧固定设有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搅拌电机(7)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壳体(1)的顶部右侧固定设有热风机(8),所述热风机(8)的输入端与壳体(1)的顶部连通设置,所述热风机(8)的输出端固定设有软管(9),所述软管(9)与第一进气管(4)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11)、往复丝杆(12)和往复滑块(13),所述升降电机(11)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0)的顶部,所述往复丝杆(12)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电机(11)的输出端,且往复丝杆(12)位于所述固定架(10)的内部,所述往复滑块(13)滑动设置于所述往复丝杆(12)的杆壁上,所述往复滑块(13)的左侧设有滑动限位机构,所述往复滑块(13)的右侧壁固定设有固定板(14),所述搅拌电机(7)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14)的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滑块(19)和限位滑杆(20),所述限位滑块(19)固定设置于所述往复滑块(13)的左侧壁上,所述限位滑杆(20)呈竖直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架(10)的内部,所述限位滑块(19)的上侧开设有与限位滑杆(20)相配合的限位滑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4)的下表面对称固定设有两个固定杆(15),两个所述固定杆(15)的下端共同固定设有中空盘(16),所述中空盘(16)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嵌设有密封轴承(18),所述第一进气管(4)呈穿过所述中空盘(16)设置,且第一进气管(4)的管壁通过密封轴承(18)与中空盘(16)转动连接,所述软管(9)远离所述热风机(8)的一端与中空盘(16)的侧壁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进气管(4)的管壁且位于所述中空盘(16)内的部分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出气孔(6)的内部均固定设有隔网(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气管(4)和第二进气管(5)的端部均采用封闭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的内部固定设有滑动密封圈(22),所述第一进气管(4)的管壁与滑动密封圈(22)的内壁滑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架(23)。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和出料管(3)的开口处均螺纹设置有管盖(24)。
CN202021463233.2U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Active CN213033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3233.2U CN213033566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463233.2U CN213033566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033566U true CN213033566U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28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463233.2U Active CN213033566U (zh) 2020-07-23 2020-07-23 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03356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0079A (zh) * 2021-05-31 2021-09-03 徐州永路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能原料加工处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40079A (zh) * 2021-05-31 2021-09-03 徐州永路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质能原料加工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48981U (zh) 一种快速注塑成型模具
CN213033566U (zh) 一种余热循环再利用的覆膜砂生产设备
CN207696941U (zh) 具有冷却管道的注塑模具
CN210679376U (zh) 一种便携式塑料产品生产模具
CN105690635A (zh) 搪胶工艺制作仿真木柴的方法
CN211246164U (zh) 一种手工陶瓷制作用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CN208697892U (zh) 一种用于瓶胚加工的冷却循环装置
CN209440672U (zh) 一种pc灯罩加工用注塑机
CN208067279U (zh) 一种半固态立式压铸机
CN110228126A (zh) 一种透水砖的制作成型装置及方法
CN214562249U (zh) 一种塑胶模具的加热装置
CN108638404A (zh) 一种具有改变及控制温度的多功能模具
CN205467011U (zh) 一种汽车注塑件的注塑装置
CN109228167A (zh)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高效塑胶模具
CN210705892U (zh) 一种塑胶模具用的高效冷却装置
CN209207996U (zh) 一种高比强度瓶坯加工装置
CN210633980U (zh) 一种制鞋用二次eva发泡成型机
CN210011280U (zh) 一种保温箱箱体成型模具
CN205868071U (zh) 太阳能电池密封胶生产设备
CN206085572U (zh) 一种注塑机构
CN206030403U (zh) 一种温度可控的注塑模具
CN206796386U (zh) 一种注塑鞋模具防堵进料装置
CN207931040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注塑模具
CN218429676U (zh) 一种手板硅胶快速成型模具
CN208896370U (zh) 智能的颗粒注塑成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