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79103U - 一种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79103U
CN212979103U CN202021314098.5U CN202021314098U CN212979103U CN 212979103 U CN212979103 U CN 212979103U CN 202021314098 U CN202021314098 U CN 202021314098U CN 212979103 U CN212979103 U CN 2129791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outer rod
core
pulling mechanism
thr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3140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悦
詹华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3140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791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791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791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涉及成型模具领域,为解决现有用于成型兼具扣位和内螺纹的孔柱的模具结构复杂的问题而设计。该螺纹抽芯机构包括安装座和抽芯杆组件,抽芯杆组件包括外杆和内杆,外杆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外杆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中空腔,且外杆靠近产品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外杆的外螺纹用于成型孔柱的内螺纹;内杆可移动地穿设于中空腔,内杆用于成型孔柱的扣位,内杆与外杆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传动结构被配置为在外杆沿远离产品的方向移动时带动内杆移动。该成型模具包括上述螺纹抽芯机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结构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模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螺纹是保证产品连接的重要结构。图1为兼具扣位012和内螺纹011的孔柱的产品0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对于螺纹结构设置于边侧的产品 010,只能通过螺纹抽芯机构实现,而且,这种产品010中,设置有内螺纹 011的孔柱内还设置有扣位012,导致模具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纹抽芯机构,以解决现有用于成型兼具扣位和内螺纹的孔柱的模具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用于成型兼具扣位和内螺纹的孔柱的产品,所述螺纹抽芯机构包括安装座和抽芯杆组件。
所述抽芯杆组件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外杆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中空腔,且所述外杆靠近产品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杆的外螺纹用于成型所述孔柱的内螺纹;所述内杆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中空腔,所述内杆用于成型所述孔柱的扣位,所述内杆与所述外杆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外杆沿远离所述产品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内杆移动。
该螺纹抽芯机构用于成型同时具有扣位和内螺纹的孔柱的产品,该螺纹抽芯机构的抽芯过程为:产品注塑完成后,使转动设置于安装座的外杆转动,此时,外杆设置的外螺纹将逐渐从产品的内螺纹中退出,实现孔柱内螺纹的抽芯;由于外杆与产品螺纹配合,因此,在外杆转动的过程中,外杆同时具有沿远离产品方向的移动行程,在传动结构的作用下,内杆将跟随外杆的移动而移动,从产品的扣位中退出,实现孔柱扣位的抽芯。
该螺纹抽芯机构利用在抽芯过程中联动的外杆和内杆,实现了具有扣位和内螺纹的孔柱的抽芯,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实现扣位抽芯的滑块结构,结构简单,从而降低了成型模具的复杂程度。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腔的腔壁设置有凸出部,所述内杆的外周设置有挡肩,所述凸出部与所述挡肩配合形成所述传动结构。这种传动结构的形式,原理实现简单,且易于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设有螺纹套,所述外杆具有螺纹段,所述外杆穿设于所述螺纹套,且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套螺旋配合,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套的有效旋合长度大于所述外杆的外螺纹与所述产品的内螺纹的有效旋合长度。如此设置,实现了对外杆的支撑,防止因外杆位置变化而出现的无法顺利成型产品的情形。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外杆远离其外螺纹的一端,所述限位板被配置为与所述外杆抵接配合时对所述外杆的移动行程进行限制。如此设置,有利于保证产品成型后的一致性。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抽芯机构还包括动力输入件,所述动力输入件与所述外杆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外杆转动。如此设置,实现了向外杆的动力输入,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输入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外杆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个动力杆,多个所述动力杆支撑于所述安装座,其中,任意两个所述动力杆之间以及所述动力杆与所述外杆之间均通过一组相啮合的齿形传动连接。这种利用动力传递的形式,传动平稳,传动精度较高。
进一步地,自所述动力输入件向外杆的动力传递方向,每一组相啮合的齿形中,输入齿形的直径均大于输出齿形的直径。如此设置,能够大幅度缩短传动齿条的长度。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动力杆包括输入动力杆和输出动力杆,所述输入动力杆固定套装有输入齿轮,所述动力输入件包括传动齿条,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输入齿轮相啮合。这种动力输入件的形式,结构简单,动力传递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型模具,以解决现有用于成型兼具扣位和内螺纹的孔柱的模具结构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成型模具,包括定模板、动模板和上述螺纹抽芯机构,所述螺纹抽芯机构位于所述成型模具的侧向。
通过在成型模具中设置上述螺纹抽芯机构,相应地,该成型模具具有上述螺纹抽芯机构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由于采用了上述螺纹抽芯机构,故可将螺纹抽芯机构设置于成型模具的侧向,无需增加定模板和动模板的体积,不仅减少了成型模具的尺寸,而且降低了成型模具的设置成本,且易于装配。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抽芯机构的安装座固定安装于所述动模板,所述螺纹抽芯机构的传动齿条安装于所述定模板。如此设置,使得在动模板移动开模过程中,外杆便能够开始转动,以进行抽芯,抽芯效率较高。
进一步地,所述动模板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外杆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撑块。如此设置,使得外杆能够保持在基本水平的状态,以保证抽芯过程的平稳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兼具扣位和内螺纹的孔柱的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的部分结构在开模前与产品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的结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在开模前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在开模后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在开模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010-产品;011-内螺纹;012-扣位;020-定模板;021-定模仁;030- 定模固定板;040-动模板;041-动模仁;050-动模固定板;060-顶针底板; 070-顶针固定板;080-支撑块;081-第一轴套;090-齿条固定块;
100-安装座;110-支撑板;111-螺纹套;120-第一安装板;130-第二安装板;131-第二轴套;140-限位板;141-镶块;150-第三安装板;
200-外杆;210-外螺纹;220-凸出部;230-螺纹段;
300-内杆;310-挡肩;
400-传动齿条;
510-输入动力杆;511-第一轴承;512-第二轴承;520-输出动力杆; 521-第三轴承;522-第四轴承;523-第五轴承;530-输入齿轮;540-输出齿轮;550-第一齿轮;560-第二齿轮;570-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的部分结构在开模前与产品010 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纹抽芯机构,用于成型图1 示出的兼具扣位012和内螺纹011的孔柱的产品010,其中,螺纹抽芯机构包括安装座100和抽芯杆组件。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3,具体地,抽芯杆组件包括外杆200和内杆300,外杆200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100,外杆200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中空腔,且外杆200靠近产品01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210;内杆300可移动地穿设于中空腔;内杆300与外杆200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其中,外杆200的外螺纹210用于成型孔柱的内螺纹011,内杆300用于成型孔柱的扣位012,传动结构被配置为在外杆200沿远离产品010的方向移动时带动内杆300 移动。
该螺纹抽芯机构用于成型同时具有扣位012和内螺纹011的孔柱的产品010,该螺纹抽芯机构的抽芯过程为:产品010注塑完成后,使转动设置于安装座100的外杆200转动,此时,外杆200设置的外螺纹210将逐渐从产品010的内螺纹011中退出,实现孔柱内螺纹011的抽芯;由于外杆 200与产品010螺纹配合,因此,在外杆200转动的过程中,外杆200同时具有沿远离产品010方向的移动行程,在传动结构的作用下,内杆300将跟随外杆200的移动而移动,从产品010的扣位012中退出,实现孔柱扣位012的抽芯。
该螺纹抽芯机构利用在抽芯过程中联动的外杆200和内杆300,实现了具有扣位012和内螺纹011的孔柱的抽芯,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实现扣位012 抽芯的滑块结构,结构简单,从而降低了成型模具的复杂程度。
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中空腔的腔壁设置有凸出部220,内杆 300的外周设置有挡肩310,其中,凸出部220与挡肩310配合形成传动结构。
在外杆200产生远离产品010方向(图2中向右)的移动行程时,外杆200中空腔设置的凸出部220将与挡肩310抵接,通过挡肩310带动内杆300移动,使内杆300退出扣位012,完成扣位012的抽芯。这种传动结构的形式,原理实现简单,且易于设置。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挡肩310设置于内杆300远离产品010的端部。如此设置,便于加工和制造。
请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在开模前,即:在产品010注塑成型即将完成之前,外杆200的外螺纹210完全在产品010的内螺纹011中,内杆300的端部位于产品010的扣位012中,内杆300的挡肩310与外杆200 的凸出部220相距设定距离。
产品010注塑完成后,在外杆200转动,使其外螺纹210逐渐从产品 010的内螺纹011中退出时,外杆200具有向右移动的行程,由于挡肩310 与凸出部220相距设定距离,此时,只有外杆200向右移动,而内杆300 仍保持在静止状态;随着外杆200的外螺纹210逐渐从产品010的内螺纹 011中退出,凸出部220将逐渐与挡肩310接触,从而带动内杆300向右移动,以退出扣位012。
这种在开模前使内杆300的挡肩310与外杆200的凸出部220相距设定距离的形式,使得内杆300只具有相对于扣位012的移动,而不与扣位 012发生相对转动,降低了产品010受到的扭力,减少了对产品010造成的拉伤损坏。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的结构分解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螺纹抽芯机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请继续参照图2,并结合图4至图6,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00可以包括支撑板110,具体地,支撑板110固设有螺纹套111,外杆200具有螺纹段230,外杆200穿设于螺纹套111,且螺纹段230与螺纹套111螺旋配合,其中,螺纹段230与螺纹套111的有效旋合长度大于外杆200的外螺纹210与产品010的内螺纹011的有效旋合长度。
在外杆200转动进行抽芯的过程中,外杆200设置的螺纹段230将与螺纹套111螺旋传动,随着外杆200的外螺纹210逐渐从产品010的内螺纹011中退出,螺纹段230将一直保持在与螺纹套111旋合的状态,以利用螺纹套111实现对螺纹段230的支撑,即:实现对外杆200的支撑。当需要继续成型产品010时,沿相反方向转动外杆200,此过程中,外杆200 的螺纹段230与螺纹套111一直保持在旋合状态,使外杆200能够基本保持在水平状态,防止因外杆200位置变化而出现的无法顺利成型产品010 的情形。
请继续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安装座100还可以包括限位板140,具体地,限位板140设置于外杆200远离其外螺纹210的一端,限位板140 被配置为与外杆200抵接配合时对外杆200的移动行程进行限制。
参照图6,在外杆200转动进行抽芯的过程中,当外杆200的尾端与限位板140抵接时,脱模抽芯过程完成,此时,外杆200无法产生向右的运动,只能进行空转。限位板140的设置,实现了在抽芯过程中对外杆200 移动行程的控制,使得进行后续的每一次成型时,外杆200均向左移动相同的行程即可,即:外杆200均转动相同的圈数即可,如此设置,有利于保证产品010成型后的一致性。
请继续参照图5,具体地,限位板140设置有镶块141。镶块141的设置,不仅节约了限位板140的成本,而且,还便于维护。
请继续参照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该螺纹抽芯机构还可以包括动力输入件,具体地,动力输入件与外杆20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外杆200转动。如此设置,实现了向外杆200的动力输入,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请继续参照图4至图6,动力输入件通过传动组件与外杆200传动连接,具体地,传动组件包括输入动力杆510和输出动力杆520,输入动力杆510 和输出动力杆520均支撑于安装座100,其中,输入动力杆510与输出动力杆520之间以及输出动力杆520与外杆200之间均通过一组相啮合的齿形传动连接。
请继续参照图6,具体地,外杆200上固定套装有输出齿轮540,输出动力杆520上固定套装有第一齿轮550和第二齿轮560,第一齿轮550与输出齿轮540啮合;输入动力杆510上固定套装有第三齿轮570,第三齿轮 570与第二齿轮560啮合。安装座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安装板120、第二安装板130和第三安装板150,具体地,支撑板110、第一安装板120、第二安装板130、限位板140和第三安装板150五者叠放,共同形成安装座100。
请继续参照图6,该螺纹抽芯机构还可以包括第一轴承511、第二轴承512、第三轴承521、第四轴承522和第五轴承523,其中,第一轴承511 和第二轴承512二者的内圈均固定套装在输入动力杆510的两端,第一轴承511的外圈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板130,第二轴承512的外圈固定设置于第三安装板150,即:输入动力杆510通过第一轴承511和第二轴承512支撑于安装座100;第三轴承521、第四轴承522和第五轴承523三者的内圈均固定套装在输出动力杆520上,第三轴承521的外圈固定设置于支撑板 110,第四轴承522的外圈固定设置于第二安装板130,第五轴承523的外圈固定设置于限位板140,即:输出动力杆520通过第三轴承521、第四轴承522和第五轴承523支撑于安装座100。
当需要外杆200转动进行抽芯时,依靠动力输入件将动力自输入动力杆510输入,驱动输入动力杆510转动;在输入动力杆510转动的过程中,第三齿轮570同步转动,并将动力传递至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560中;由于第二齿轮560与输出动力杆520相对固定,故在第二齿轮560转动的过程中,输出动力杆520随之同步转动,将动力传递至第一齿轮550,利用第一齿轮550与输出齿轮540的啮合作用带动外杆200转动,以实现抽芯。
这种利用齿轮啮合传动实现动力传递的形式,传动平稳,传动精度较高。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是上述通过在外杆200上设置输出齿轮540以获得齿形的结构形式,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设置形式,如:在外杆200上加工成型齿形部。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动力杆可以仅包括上述输入动力杆510 和输出动力杆520,使动力输入件与外杆200之间形成二级传动,但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如:在输入动力杆510与输出动力杆520 之间设置至少一个传动杆,并使输入动力杆510和与其相邻的传动杆之间、相邻的两个传动杆之间以及输出动力杆520和与其相邻的传动杆之间通过齿形啮合,使动力输入件与外杆200之间形成多级(大于二级)传动。
请继续参照图3至图5,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入件包括传动齿条400,传动齿条400与输入齿轮530相啮合。当外界动力传递至传动齿条400时,使传动齿条400直线运动,由于传动齿条400与输入齿轮530啮合,从而能够将传动齿条400的直线运动转化为输入齿轮530的旋转运动,实现对输入齿轮530的驱动。这种动力输入件的形式,结构简单,动力传递可靠。
请继续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50的直径D1大于输出齿轮 540的直径D输出,第三齿轮570的直径D3大于第二齿轮560的直径D2。另外,设定外杆200的外螺纹210与产品010的最大旋合圈数为N,输入齿轮530 的直径为D输入
那么,输入齿轮530的运动周长(也即)则为:L=π*N*(D输出 /D1)*(D2/D3)*D输入,由于D1>D输出,D3>D2,故D输出/D1与D2/D3均小于1。因此,如此设置,将大幅度缩短传动齿条400的长度,便于本实施例螺纹抽芯机构的小型化设计。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在开模前的结构剖视图,图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在开模后的结构剖视图,图9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成型模具在开模后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如图7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成型模具,包括定模板020、动模板040和上述螺纹抽芯机构,其中,螺纹抽芯机构位于成型模具的侧向。
通过在成型模具中设置上述螺纹抽芯机构,相应地,该成型模具具有上述螺纹抽芯机构的所有优势,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此外,由于采用了上述螺纹抽芯机构,故可将螺纹抽芯机构设置于成型模具的侧向,无需增加定模板020和动模板040的体积,不仅减少了成型模具的尺寸,而且降低了成型模具的设置成本,且易于装配。
请继续参照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成型模具还具有定模仁021、定模固定板030、动模仁041、动模固定板050、顶针底板060和顶针固定板070,其中,动模固定板050、顶针底板060和顶针固定板070均属于动模部分,开模时,动模部分带动动模仁041一起沿开模方向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成型模具的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的结构及开合模原理,与现有技术中的成型模具的定模部分和动模部分的结构及开合模原理相同,本实施例并未对此进行改进,故不再进行赘述。
请继续参照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螺纹抽芯机构的安装座100固定于动模板040,螺纹抽芯机构的传动齿条400安装于定模板020。其中,传动齿条400通过齿条固定块090固定安装于动模板040。如此设置,使得在动模板040移动开模过程中,外杆200便能够开始转动,以进行抽芯,抽芯效率较高。
请继续参照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中,动模板040固定设置有支撑块 080,外杆200可转动地支撑于支撑块080。具体地,支撑块080固定设置有第一轴套081,第二安装板130固定设置有第二轴套131,外杆200的两端分别由第一轴套081和第二轴套131进行支撑。如此设置,使得外杆200 能够保持在基本水平的状态,以保证抽芯过程的平稳性。
开模前,如图7所示,动模板040与定模板020处于合模位置。开模时,如图8所示,定模板020不动,而动模板040沿图中箭头Z方向进行开模运动。由于传动齿条400与定模板020固定连接,因此,开模时,传动齿条400保持不动,而安装座100跟随动模板040的移动而移动,利用传动齿条400与输入齿轮530的啮合实现动力输入,驱动外杆200转动,以实现产品010内螺纹011的抽芯。在外杆200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在凸出部220与挡肩310的抵接配合下,内杆300从产品010的扣位012中抽出,当外杆200向右移动至与第二安装板130抵接时,脱模过程完成,此时,可将位于定模板020与动模板040之间的产品010取出。合模时,则使动模板040沿与上述开模时的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以使成型模具恢复至图7所示的状态。其中,可通过在限位板140和第三安装板150上开设通孔,利用工具将内杆300顶出到位,以备下一次对产品010的扣位012 成型。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实施例中,诸如“左”、“右”等方位的描述,均基于附图所示。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螺纹抽芯机构,用于成型兼具扣位(012)和内螺纹(011)的孔柱的产品(01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抽芯机构包括安装座(100)和抽芯杆组件;
所述抽芯杆组件包括外杆(200)和内杆(300),所述外杆(20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座(100),所述外杆(200)具有沿其轴向贯通的中空腔,且所述外杆(200)靠近产品(010)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210),所述外杆(200)的外螺纹(210)用于成型所述孔柱的内螺纹(011);所述内杆(300)可移动地穿设于所述中空腔,所述内杆(300)用于成型所述孔柱的扣位(012),所述内杆(300)与所述外杆(200)之间设置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被配置为在所述外杆(200)沿远离所述产品(010)的方向移动时带动所述内杆(300)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腔的腔壁设置有凸出部(220),所述内杆(300)的外周设置有挡肩(310),所述凸出部(220)与所述挡肩(310)配合形成所述传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包括支撑板(110),所述支撑板(110)固设有螺纹套(111),所述外杆(200)具有螺纹段(230),所述外杆(200)穿设于所述螺纹套(111),且所述螺纹段(230)与所述螺纹套(111)螺旋配合,所述螺纹段(230)与所述螺纹套(111)的有效旋合长度大于所述外杆(200)的外螺纹(210)与所述产品(010)的内螺纹(011)的有效旋合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纹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00)还包括限位板(140),所述限位板(140)设置于所述外杆(200)远离其外螺纹(210)的一端,所述限位板(140)被配置为与所述外杆(200)抵接配合时对所述外杆(200)的移动行程进行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螺纹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抽芯机构还包括动力输入件,所述动力输入件与所述外杆(200)传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外杆(200)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螺纹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外杆(200)传动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多个动力杆,多个所述动力杆支撑于所述安装座(100),其中,任意两个所述动力杆之间以及所述动力杆与所述外杆(200)之间均通过一组相啮合的齿形传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纹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动力输入件向外杆(200)的动力传递方向,每一组相啮合的齿形中,输入齿形的直径均大于输出齿形的直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螺纹抽芯机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动力杆包括输入动力杆(510)和输出动力杆(520),所述输入动力杆(510)固定套装有输入齿轮(530),所述动力输入件包括传动齿条(400),所述传动齿条(400)与所述输入齿轮(530)相啮合。
9.一种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模板(020)、动模板(040)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螺纹抽芯机构,所述螺纹抽芯机构位于所述成型模具的侧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抽芯机构的安装座(100)固定安装于所述动模板(040),所述螺纹抽芯机构的传动齿条(400)安装于所述定模板(02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040)固定设置有支撑块(080),所述外杆(200)可转动地支撑于所述支撑块(080)。
CN202021314098.5U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 Active CN2129791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4098.5U CN212979103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314098.5U CN212979103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79103U true CN212979103U (zh) 2021-04-16

Family

ID=75426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314098.5U Active CN212979103U (zh) 2020-07-07 2020-07-07 一种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791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410715Y (zh) 精密塑料内螺牙制品脱螺纹机构
CN212979103U (zh) 一种螺纹抽芯机构及成型模具
CN111204014A (zh) 一种内螺纹的注塑件模具及其脱模方法
CN211839855U (zh) 一种石墨条托架成型脱模装置
CN210174112U (zh) 一出四直通内螺纹管件模具脱模机构
CN217916495U (zh) 一种多零件的大角度汽车中空塑料管模具
CN207156348U (zh) 滑块转向的模具机构
CN211993969U (zh) 一种塑料注塑用易于脱模的新型模具
CN209738154U (zh) 射出成型机之辅助调模装置
CN107914367B (zh) 一种双联动型花蓬头弯管注塑模具及其使用方法
CN215095266U (zh) 自动脱螺纹注塑模具
CN102744838A (zh) 水管喷头注塑模具
CN111251549A (zh) 一种一杆多功能的侧向抽芯机构及其抽芯方法
CN221022201U (zh) 一种具有圆弧抽芯机构的注塑模具
CN217494871U (zh) 一种脱螺纹机构
CN216782530U (zh) 内螺纹侧向旋转抽芯机构
CN215703798U (zh) 一种注塑模具牙轴出模结构
CN213321472U (zh) 一种用于细长产品注塑的滑动定位装置
CN219746080U (zh) 一种新型分段模模架
CN219256297U (zh) 调节螺母的注塑模
CN216732854U (zh) 多次抽芯圆弧轴模具
CN212446171U (zh) 一种注塑模具动定模双向螺旋脱模机构
CN219634415U (zh) 一种节省成本与空间的大行程螺纹抽芯模具
CN220883253U (zh) 一种具有多弯折齿条结构
CN220720153U (zh) 一种适用于斜齿轮脱模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