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911660U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Google Patents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911660U
CN212911660U CN202020820903.5U CN202020820903U CN212911660U CN 212911660 U CN212911660 U CN 212911660U CN 202020820903 U CN202020820903 U CN 202020820903U CN 212911660 U CN212911660 U CN 2129116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hole
liquid storage
ventilation hol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209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卫东
陆丰文
朱小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8209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9116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9116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9116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雾化套筒,具有储液腔;基座,设有换气孔,且基座嵌设于雾化套筒内,换气孔连通大气;密封件,设置于雾化套筒和基座之间,且密封件封盖换气孔;其中,密封件在换气孔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大于来自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密封件的部分被顶起,进而换气孔与储液腔连通;密封件在换气孔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小于来自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密封件封盖换气孔。通过在基座上设置换气孔并于雾化套筒和基座之间设置密封件,且密封件封盖换气孔,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不仅可以确保雾化器下液顺畅还能够降低甚至于消除储液腔通过换气孔漏液的风险。

Description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本体组件构成。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腔和雾化组件,储液腔用于储存可雾化介质,雾化组件用于对可雾化介质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可供吸食者食用的气雾;本体组件用于向雾化器提供能量。
雾化器将可雾化介质进行雾化时,可雾化介质消耗速度快,储液腔气压快速下降而致使对雾化组件供液不畅,使得可雾化介质无法快速补充到雾化组件出,导致雾化组件干烧过热,从而造成雾化组件因供液不畅损坏、产生焦味和有害物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以解决电子雾化装置供液不畅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雾化套筒,具有储液腔;基座,设有换气孔,且基座嵌设于雾化套筒内,换气孔连通大气;密封件,设置于雾化套筒和基座之间,且密封件封盖换气孔;其中,密封件在换气孔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大于来自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密封件的部分被顶起,进而换气孔与储液腔连通;密封件在换气孔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小于来自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密封件封盖换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侧壁密封部和端面覆盖部,所述侧壁密封部连接于端面覆盖部的外周侧,所述侧壁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雾化套筒的侧壁之间,所述端面覆盖部覆盖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且所述端面覆盖部还封盖所述换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基座的外周侧面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面覆盖部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储液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换气孔错位设置;
其中,所述端面覆盖部对应于所述换气孔处的部分被顶起时,致使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换气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面覆盖部对应于所述换气孔的位置设有遮挡垫,所述遮挡垫封盖所述换气孔;
其中,所述遮挡垫朝向所述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大于所述遮挡垫朝向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所述遮挡垫被顶起,使得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遮挡垫朝向所述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小于所述遮挡垫朝向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所述遮挡垫回弹而封盖所述换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挡垫的一部分边缘与所述端面覆盖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遮挡垫的另一部分边缘与所述端面覆盖部断开,所述遮挡垫从与所述端面覆盖部断开的部分边缘处被顶起,而使得所述储液腔与所述换气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面覆盖部对应于所述换气孔的位置设有挡盖,所述挡盖包括多个子盖体,所述多个子盖体共同封盖换气孔;
其中,所述挡盖朝向所述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大于所述挡盖朝向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所述子盖体被顶起,使得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挡盖朝向所述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小于所述挡盖朝向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各所述子盖体回弹合拢而封盖所述换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子盖体包括背离所述换气孔的凸台和朝向所述换气孔的减薄槽,所述凸台凸出于所述端面覆盖部的主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面覆盖部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换气槽,所述换气槽与所述换气孔连通,所述基座具有进液腔,所述进液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端面覆盖部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与所述进液腔的端口对应,所述换气槽向所述避让口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气槽包括连通的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换气孔对应设置,所述延伸部向所述避让口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面覆盖部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有通气槽,所述定位柱嵌设于所述换气孔,所述通气槽连通所述换气槽和换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还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连通大气和所述换气孔;其中,所述换气通道包括沿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储液腔的嵌入方向排列的多个缓存槽,相邻的所述缓存槽通过一个缺口连通,且相邻的所述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缓存槽的两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缓存槽沿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储液腔的嵌入方向上的宽度为0.2毫米至0.5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设有烟雾通道和聚液槽,所述聚液槽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烟雾通道的两侧,所述聚液槽用于凝结随烟雾沿所述烟雾通道流动的液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液槽的槽宽和槽深范围均为0.2毫米至0.5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封盖于所述雾化套筒的一端,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连接;
其中,所述底座具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底部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插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凸出于所述进气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电极和口味检测器,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口味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且所述口味检测器与所述电极电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本体组件和如上述的雾化器,本体组件与雾化器连接并给雾化器供电。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通过在基座上设置换气孔,且换气孔连通大气,并于雾化套筒和基座之间设置密封件,且密封件封盖换气孔,因而密封件在换气孔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大于来自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密封件的部分被顶起而不封盖换气孔,进而换气孔与储液腔连通,来自外界的空气进入储液腔,以增大储液腔内的气压,避免因储液腔内气压过低甚至于负压而致使液态基质下液不畅,以致于雾化芯干烧而产生焦味的状况发生;进一步地,密封件在换气孔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小于来自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密封件由于承受的液压、储液腔内的气压和自身的弹性力而回弹恢复原状,进而封盖换气孔,隔绝储液腔与换气孔,进而可降低甚至于消除储液腔通过换气孔漏液的风险,因而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不仅可以确保雾化器下液顺畅还能够降低甚至于消除储液腔通过换气孔漏液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雾化器中一种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雾化器中第一种密封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雾化器中第二种密封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雾化器中第三种密封件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密封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雾化器中第四种密封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密封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2雾化器中第五种密封件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2雾化器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2雾化器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2雾化器中底座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300,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该电子雾化装置300可用于烟液、药液等液态基质的雾化。该电子雾化装置300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器100和本体组件200,雾化器100用于存储液态基质并雾化液态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烟雾,本体组件200用于为雾化器100供电,以使得雾化器100能够雾化液态基质形成烟雾。
其中,雾化器100大致包括雾化套筒10、基座20、密封件30、雾化芯40和底座50。
雾化套筒10具有储液腔12,雾化套筒10内部设置有通气管14,换言之,通气管14设置于储液腔12内,储液腔12用于储存液态基质,通气管14用于将烟雾导向用户嘴部。
如图3所示,基座20设有换气孔22、进液腔21和烟雾出口23,换气孔22可连通储液腔12和大气,进液腔21与储液腔12连通,进液腔21将液态基质导向雾化芯40,以便于雾化芯40将液态基质雾化形成烟雾,通气管14与烟雾出口23连接,以将烟雾经烟雾出口23导向用户口腔。
如图3和图4所示,密封件30设置于雾化套筒10和基座20之间,且密封件30封盖换气孔22,且密封件30设有与进液腔21对应的避让口310和设有与烟雾出口23对应的出口312。
其中,密封件30用于密封雾化套筒10的侧壁与基座20之间的间隙,且密封件30封盖换气孔22,以及密封件30还密封通气管14与烟雾出口23的侧壁之间的间隙。可知,密封件30朝向储液腔12一侧将承受液压和储液腔12内的气压,密封件30封盖换气孔22一侧承受大气压,而密封件30由弹性材质制成,如硅胶、塑胶等弹性材质,其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因而密封件30对应于换气孔22处的部分在两侧压力的作用下可被顶起和恢复原状。
具体地,密封件30在换气孔22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22一侧的压力大于来自储液腔12一侧的压力时,密封件30的部分被顶起而不封盖换气孔22,进而换气孔22与储液腔12连通,来自外界的空气进入储液腔12,以增大储液腔12内的气压,避免因储液腔12内气压过低甚至于负压而致使液态基质下液不畅,以致于雾化芯40干烧而产生焦味的状况发生;密封件30在换气孔22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22一侧的压力小于来自储液腔12一侧的压力时,密封件30由于承受的液压、储液腔12内的气压和自身的弹性力而回弹恢复原状,进而封盖换气孔22,隔绝储液腔12与换气孔22,进而可降低甚至于消除储液腔12通过换气孔22漏液的风险。
如图4所示,密封件30包括侧壁密封部32、端面覆盖部31和侧壁密封部33,侧壁密封部32连接于端面覆盖部31的外周侧,侧壁密封部32设置于基座20与雾化套筒10的侧壁之间,端面覆盖部31覆盖于基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端面,且端面覆盖部31还封盖换气孔22,侧壁密封部33连接于端面覆盖部31的出口312的内周侧且与侧壁密封部32间隔设置,侧壁密封部33设置于通气管14与烟雾出口23的侧壁之间。其中,端面覆盖部31设有避让口310和出口312。端面覆盖部31对应于换气孔22处的部分被顶起和回弹恢复原状,而决定换气孔22与储液腔12连通和隔绝。
其中,端面覆盖部31的部分被顶起后,换气孔22可通过避让口310连通储液腔12。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5,端面覆盖部31设有通气孔314,通气孔314为设置于端面覆盖部31上的通孔,用于连通储液腔12,通气孔314与换气孔22错位设置,端面覆盖部31未被顶起且覆盖换气孔22时,通气孔314与换气孔22隔离而不连通。通气孔314与换气孔22之间可以整体错位间隔设置,也可以边缘相切接触设置。当端面覆盖部31对应换气孔22的部分被顶起时,致使通气孔314向换气孔22偏移或偏转,进而导致通气孔314与换气孔22连通,换气孔22通过通气孔314连通储液腔12,并在端面覆盖部31回弹重新封盖换气孔22后,通气孔314与换气孔22隔离。在一个实施例中,通气孔314与换气孔22均为圆形,且边缘相切接触设置。
具体地,可在端面覆盖部31且围绕换气孔22的周侧设置一个甚至多个通气孔314,设置多个通气孔314可确保端面覆盖部31的部分被顶起后换气孔22与通气孔314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端面覆盖部31对应于换气孔22的位置设有遮挡垫313,遮挡垫313封盖换气孔22。
其中,遮挡垫313朝向换气孔22一侧的压力大于遮挡垫313朝向储液腔12一侧的压力时,遮挡垫313被顶起,使得换气孔22与储液腔12连通。遮挡垫313朝向换气孔22一侧的压力小于遮挡垫313朝向储液腔12一侧的压力时,遮挡垫313回弹而封盖换气孔22。
具体地,该遮挡垫313为对应于劣弧的半月状,其呈对应于劣弧的半月状而不致于被顶起时侧翻而无法回弹,进而能够确保遮挡垫313回弹封盖换气孔22。该遮挡垫313的一部分边缘与端面覆盖部31为一体成型结构,另一部分边缘与端面覆盖部31断开,遮挡垫313从与端面覆盖部31断开的部分边缘处被顶起,而使得储液腔12与换气孔22连通。该遮挡垫313为端面覆盖部31的一部分,通过围绕对应换气孔22的位置切割端面覆盖部31而形成。例如,围绕对应换气孔22的位置在端面覆盖部31上切割一条弧线,形成半月状遮挡垫313。遮挡垫313还可以是梯形状等各种形状,本申请不对遮挡垫313做具体限制,能够确保遮挡垫313及时封盖换气孔22即可。
因而通过设置遮挡垫313,可不必顶起大部分的端面覆盖部31以使得换气孔22与储液腔12连通,并能够及时高效地使得遮挡垫313被顶起以连通换气孔22和储液腔12,有效地降低储液腔12内气压过低致使液态基质下液不畅的风险,且在储液腔12内气压恢复正常后能够及时地封盖换气孔22,避免通过换气孔22漏液。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7,端面覆盖部31对应于换气孔22的位置设有挡盖318,挡盖318封盖换气孔22,挡盖318包括多个子盖体319,多个子盖体319共同封盖换气孔22。
挡盖318朝向换气孔22一侧的压力大于挡盖318朝向储液腔12一侧的压力时,子盖体319被顶起,使得换气孔22与储液腔12连通。挡盖318朝向换气孔22一侧的压力小于挡盖318朝向储液腔12一侧的压力时,各子盖体319回弹合拢而封盖换气孔22。
各子盖体319合拢封盖换气孔22时,各子盖体319的部分边缘与端面覆盖部31为一体成型结构,各子盖体319的另一部分边缘彼此紧靠而共同封盖换气孔22。各子盖体319为端面覆盖部31的一部分,通过围绕对应换气孔22的位置切割端面覆盖部31而形成。例如,围绕对应换气孔22的位置在端面覆盖部31上切割三条切缝,从而形成扇形状的子盖体319。
如图7和图8所示,各子盖体319包括背离换气孔22的凸台3191和朝向换气孔22的减薄槽3192,凸台3191凸出于端面覆盖部31的主表面,以确保各子盖体319被顶起后能够回弹合拢而封盖换气孔22,减薄槽3192减薄了子盖体319的厚度而使得子盖体319易于被顶起,提高了换气孔22与储液腔12的连通效率。各凸台3191合围形成的区域可以覆盖整个换气孔22,各凸台3191合围形成的区域也可以覆盖部分换气孔22,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参阅图9和图12,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换气孔22与进液腔21的端口之间的距离较远,端面覆盖部31对应于换气孔22处的部分被顶起而不足以使得换气孔22与避让口310连通,因而还可于端面覆盖部31朝向基座20的一侧设置换气槽315,通过在端面覆盖部31朝向基座20的一侧减薄局部区域而形成换气槽315,换气槽315与换气孔22连通,且换气槽315向避让口310延伸,且在端面覆盖部31未被顶起时,换气槽315与避让口310隔离。
具体地,由于换气槽315与换气孔22连通且向避让口310延伸,相对而言,换气槽315缩短了换气孔22与避让口310连通时的距离。换言之,密封件30在换气孔22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22一侧的压力将沿换气槽315导向换气槽315朝向避让口310延伸的端部,并在该压力大于密封件30所受到来自储液腔12一侧的压力时,换气槽315朝向避让口310延伸的端部处的端面覆盖部31的部分将被顶起,而使得换气槽315通过避让口310连通储液腔12,且换气槽315还减薄了端面覆盖部31的局部厚度,因而均可相对地降低了顶起端面覆盖部31的难度,并在储液腔12内的气压回升后,端面覆盖部31被顶起的部分重新覆盖于基座20而隔绝储液腔12和换气槽315。
如图9和图10所示,换气槽315包括连通的主体部3150和延伸部3151,主体部3150与换气孔22对应设置,主体部3150可以呈圆形、矩形等形状,主体部3150可将换气孔22包覆,或者主体部3150也可位于换气孔22对应的区域内,延伸部3151向避让口310延伸。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换气槽315还可以呈直线槽等形状,只要其能够连通换气孔22并向避让口310延伸即可,本申请对换气槽315的具体形状结构不作限制。
参阅图11,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端面覆盖部31朝向基座20的一侧设有定位柱316,定位柱316设有通气槽317,定位柱316嵌设于换气孔22,通气槽317连通换气槽315和换气孔22。
考虑到基座20规格尺寸较大时,密封件30安装于基座20上时易移位且对位不易,进一步设置定位柱316以配合换气孔22对密封件30进行定位,避免密封件30偏移而致使降低密封效果,并在定位柱316上设置通气槽317,以通过通气槽317连通换气槽315和换气孔22,确保换气孔22能够与储液腔12连通。
如图11所示,换气槽315围绕定位柱316设置且向避让口310延伸。定位柱316可以与换气孔22相匹配进而嵌于换气孔22,定位柱316也可以与换气孔22间隙配合,本申请对比不作限制。
参阅图2和图12,基座20还设有换气通道24,换气通道24连通大气和换气孔22。换气通道24可连通雾化腔51,并通过雾化腔51连通大气;或者,雾化套筒10的侧壁开设有气孔,换气通道24与该气孔连通,进而得以连通大气。换气通道24迂回设置于基座20的外侧壁,换气通道24的通道长度可被设置的较长,可尽量多地存储液态基质,从而有利于降低自换气孔22漏液的风险。
具体地,换气孔22与基座20的外周侧面间隔设置,换气孔22也与侧壁密封部32间隔设置,进而可使得端面覆盖部31完全封盖换气孔22,有利于降低自换气孔22漏液的风险。
换气通道24包括沿基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嵌入方向排列的多个缓存槽240,相邻的缓存槽240通过一个缺口241连通,且相邻的缺口241分别位于缓存槽240的两端,从而可极大地增加换气通道24的整体长度,即增长了液态基质流出换气通道24的路径,有利于降低漏液的风险。
缓存槽240沿基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嵌入方向上的宽度为0.2毫米至0.5毫米。缓存槽240的该宽度尺寸对存储于其内的液态基质具有较强的表面张力作用,有利于减缓液态基质沿缓存槽240的流动,使得液态基质难以自换气通道24流出以减缓漏液。
例如,缓存槽240沿基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嵌入方向上的宽度可以为0.2mm、0.3mm、0.4mm或0.5mm。
基座20还设有烟雾通道25和聚液槽26,聚液槽26设置于基座20的外侧壁且位于烟雾通道25的两侧,烟雾通道25连通雾化腔51和烟雾出口23,雾化腔51内的烟雾沿烟雾通道25流向烟雾出口23,聚液槽26用于凝结随烟雾沿烟雾通道25流动的气化液体,并可阻止液体飞溅之后随意流动。
液体凝结于聚液槽26,当凝结于聚液槽26的液体聚集较多时,因聚液槽26对液体的表面张力而使得液体附着于聚液槽26,因而可避免液体随烟雾进入用户口腔而带来的不良体验。
聚液槽26可沿基座朝向储液腔12的嵌入方向呈竖直设置,聚液槽26还可以相对嵌入方向倾斜一定角度,或者聚液槽26也可呈弯曲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聚液槽26的槽宽和槽深范围均为0.2毫米至0.5毫米。该尺寸规格下对聚液槽26附着于其内的液体具有较强的表面张力作用,有利于避免液体液体随烟雾进入用户口腔。
继续参阅图3,雾化芯40连接于基座20背离储液腔12的一端并封挡进液腔21,从而由雾化套筒10、基座20和雾化芯40形成储液空间,该储液空间用于存储液态基质,进液腔21将液态基质导向雾化芯40,以便于雾化芯40将液态基质雾化形成烟雾,之后烟雾经烟雾出口23、通气管14导向用户口腔。
底座50连接基座20并封盖雾化套筒10的一端,且底座50抵接雾化芯40,进而基座20和底座50夹持固定雾化芯40,并由基座20、雾化芯40和底座50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构成雾化腔51,雾化芯40将液态基质雾化并在该雾化腔51内形成烟雾,且雾化腔51与烟雾出口25相通。
雾化芯40上还套设有密封套42,且密封套42还设置于基座20和雾化芯40以及底座50和雾化芯40之间,以防止雾化芯40漏液。
进一步地,参阅图13,底座50的外周还设有储液通道58,储液通道58连通换气通道24,且储液通道58还连通大气,进而换气通道24结合储液通道58可进一步增长可存储液态基质的通道的长度,进一步有利于降低漏液的风险。
储液通道58迂回设置于底座50的外周,储液通道58可参照换气通道24的形式设置,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底座50内还连接有电极52,该电极52与雾化芯40电连接,以给雾化芯40供电。底座50背离基座20的底壁上设有与雾化腔51连通的进气孔53,进气孔53连通雾化腔51和大气。
参阅图3和图13,底座50的底部还设有储液槽54,储液槽54用于存储漏液,以免漏液肆意地泄露至雾化器100外而造成本体组件200故障等。储液槽54的底部设有该进气孔53,进气孔53内插设有进气管55,进气管55可以是金属管或塑料管等,进气管55凸出于储液槽54,进而可进一步降低储液槽54内的漏液经进气孔53外泄的风险。
进一步地,雾化器100还可以包括口味检测器60,该口味检测器60设置于底座50背离基座20的一侧,且口味检测器60与电极52电连接。
具体地,如图14所示,底座50背离基座20的一侧设有承载槽56,承载槽56的底部设有电极孔57,口味检测器60安装于承载槽56,且电极52设置于电极孔57并与雾化器30电连接。本体组件200与口味检测器60顶抵而电接触,从而实现给雾化芯40供电。
其中,液态基质可具有蓝莓、薄荷等口味,口味检测器60通过检测电学参数以辨别液态基质的口味类别,例如不同的电流值匹配不同的口味,因而可便于用户识别液态基质的口味。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雾化器100还可以包括端盖70,端盖70盖设于雾化套筒10,端盖70设有开口72,开口72与口味检测器60相对,本体组件200通过开口72与口味检测器60电连接。其中,端盖70与至少部分的雾化套筒10及底座50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连通进气管55与大气。端盖70具有装饰及保护口味检测器60的作用,还可防止口味检测器60脱离承载槽56。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通过在基座上设置换气孔,且换气孔连通大气,并于雾化套筒和基座之间设置密封件,且密封件封盖换气孔,因而密封件在换气孔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大于来自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密封件的部分被顶起而不封盖换气孔,进而换气孔与储液腔连通,来自外界的空气进入储液腔,以增大储液腔内的气压,避免因储液腔内气压过低甚至于负压而致使液态基质下液不畅,以致于雾化芯干烧而产生焦味的状况发生;进一步地,密封件在换气孔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小于来自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密封件由于承受的液压、储液腔内的气压和自身的弹性力而回弹恢复原状,进而封盖换气孔,隔绝储液腔与换气孔,进而可降低甚至于消除储液腔通过换气孔漏液的风险,因而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不仅可以确保雾化器下液顺畅还能够降低甚至于消除储液腔通过换气孔漏液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8)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雾化套筒,具有储液腔;
基座,设有换气孔,且所述基座嵌设于所述雾化套筒内,所述换气孔连通大气;
密封件,设置于所述雾化套筒和所述基座之间,且所述密封件封盖所述换气孔;
其中,所述密封件在所述换气孔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所述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大于来自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所述密封件的部分被顶起,进而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密封件在所述换气孔处的部分所受到来自所述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小于来自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所述密封件封盖所述换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侧壁密封部和端面覆盖部,所述侧壁密封部连接于端面覆盖部的外周侧,所述侧壁密封部设置于所述基座与所述雾化套筒的侧壁之间,所述端面覆盖部覆盖于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储液腔的端面,且所述端面覆盖部还封盖所述换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基座的外周侧面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覆盖部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连通储液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换气孔错位设置;
其中,所述端面覆盖部对应于所述换气孔处的部分被顶起时,致使所述通气孔与所述换气孔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覆盖部对应于所述换气孔的位置设有遮挡垫,所述遮挡垫封盖所述换气孔;
其中,所述遮挡垫朝向所述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大于所述遮挡垫朝向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所述遮挡垫被顶起,使得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遮挡垫朝向所述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小于所述遮挡垫朝向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所述遮挡垫回弹而封盖所述换气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垫的一部分边缘与所述端面覆盖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遮挡垫的另一部分边缘与所述端面覆盖部断开,所述遮挡垫从与所述端面覆盖部断开的部分边缘处被顶起,而使得所述储液腔与所述换气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覆盖部对应于所述换气孔的位置设有挡盖,所述挡盖包括多个子盖体,多个所述子盖体共同封盖所述换气孔;
其中,所述挡盖朝向所述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大于所述挡盖朝向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所述子盖体被顶起,使得所述换气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挡盖朝向所述换气孔一侧的压力小于所述挡盖朝向所述储液腔一侧的压力时,各所述子盖体回弹合拢而封盖所述换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子盖体包括背离所述换气孔的凸台和朝向所述换气孔的减薄槽,所述凸台凸出于所述端面覆盖部的主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覆盖部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换气槽,所述换气槽与所述换气孔连通,所述基座具有进液腔,所述进液腔与所述储液腔连通,所述端面覆盖部设有避让口,所述避让口与所述进液腔的端口对应,所述换气槽向所述避让口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槽包括连通的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换气孔对应设置,所述延伸部向所述避让口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覆盖部朝向所述基座的一侧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有通气槽,所述定位柱设于所述换气孔,所述通气槽连通所述换气槽和换气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还设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连通大气和所述换气孔;其中,所述换气通道包括沿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储液腔的嵌入方向排列的多个缓存槽,相邻的所述缓存槽通过一个缺口连通,且相邻的所述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缓存槽的两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槽沿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储液腔的嵌入方向上的宽度为0.2毫米至0.5毫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设有烟雾通道和聚液槽,所述聚液槽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外侧壁且位于所述烟雾通道的两侧,所述聚液槽用于凝结随烟雾沿所述烟雾通道流动的液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液槽的槽宽和槽深范围均为0.2毫米至0.5毫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封盖于所述雾化套筒的一端,且所述底座与所述基座连接;
其中,所述底座具有储液槽,所述储液槽的底部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内插设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凸出于所述储液槽。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电极和口味检测器,所述电极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口味检测器设置于所述底座背离所述基座的一侧,且所述口味检测器与所述电极电连接。
18.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本体组件和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本体组件与所述雾化器连接并给所述雾化器供电。
CN202020820903.5U 2020-05-15 2020-05-15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ctive CN2129116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0903.5U CN212911660U (zh) 2020-05-15 2020-05-15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20903.5U CN212911660U (zh) 2020-05-15 2020-05-15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911660U true CN212911660U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15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20903.5U Active CN212911660U (zh) 2020-05-15 2020-05-15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9116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096A1 (zh) * 2021-05-26 2022-12-01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WO2023116384A1 (zh) * 2021-12-25 2023-06-29 深圳摩尔雾化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形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47096A1 (zh) * 2021-05-26 2022-12-01 比亚迪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WO2023116384A1 (zh) * 2021-12-25 2023-06-29 深圳摩尔雾化健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气溶胶形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5754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2911660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86181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746997U (zh)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5075542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221268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960908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0747223U (zh) 一种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148297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09619707B (zh) 防漏油雾化抽吸装置
CN11314265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3841928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4176260A (zh) 一种封油件和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415877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682174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74696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2704272A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雾化芯组件、发热组件和操作方法
CN210076581U (zh) 防漏油雾化抽吸装置
CN211746966U (zh) 电池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165152U (zh) 一种防漏油雾化器
CN214903825U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210841577U (zh) 气道结构及电子烟
CN217771434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5837114U (zh) 烟杆及具有其的电子烟
CN21873719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