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746997U -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746997U
CN211746997U CN201922071183.7U CN201922071183U CN211746997U CN 211746997 U CN211746997 U CN 211746997U CN 201922071183 U CN201922071183 U CN 201922071183U CN 211746997 U CN211746997 U CN 2117469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body assembly
air
base
air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0711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卫东
陆丰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0711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7469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7469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7469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该本体组件包括:壳体设有进气孔;固定件设置于壳体内,固定件具有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气流感应器,与固定件连接,气流通道连通进气孔与气流感应器,气流感应器用于检测经进气孔进入壳体内的气流变化状况。通过将气流感应器与固定件连接,并通过固定件上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去检测经进气孔进入壳体内的气流变化状况,本申请提供的本体组件可降低液体与气流感应器接触的风险。

Description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子雾化装置主要由雾化器和本体组件构成。雾化器一般包括储液腔和雾化组件,储液腔用于储存可雾化介质,雾化组件用于对可雾化介质进行加热并雾化,以形成可供吸食者食用的气雾;本体组件用于向雾化器提供能量。
在一些状况下,雾化器的漏液滴落到本体组件,而本体组件内气流感应器受到漏液接触而极其容易损坏,使得电子雾化装置的故障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本体组件内的气流感应器易接触漏液而及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该本体组件包括:壳体设有进气孔;固定件设置于壳体内,固定件具有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气流感应器,与固定件连接,气流通道连通进气孔与气流感应器,气流感应器用于检测经进气孔进入壳体内的气流变化状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还具有固定槽,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孔,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固定槽,所述气流感应器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基座具有通气腔,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通气腔,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通气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背离所述通气腔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安装槽与所述通气腔,所述固定件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垂直设置的多个第一槽和多个第二槽,所述多个第一槽沿所述导气孔的轴向依次平行排列,相邻的所述第一槽之间通过一个所述第二槽连通,所述第二槽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槽的首端或尾端,同一所述第一槽的首端和尾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为凹槽,所述气流感应器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并与所述固定槽的底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空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为通槽,所述气流感应器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间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槽为通槽,所述固定槽朝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挡环,所述本体组件还抵挡于所述挡环上,所述挡环的空心部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气孔位于所述通气腔内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通气腔,所述气流感应组件还包括挡盖,所述挡盖封盖于所述导气孔位于所述通气腔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的外周侧设有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压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槽的内周侧设有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二密封筋压设于所述气流感应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电极和第二弹性电极,所述第一弹性电极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连接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弹性电极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的周侧套设有磁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设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嵌设有所述磁性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电池,所述基座背离所述通气腔的一侧设有电池装配框,所述电池装配框用于装载电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如上述的本体组件,本体组件与雾化器连接,雾化器用于产生烟雾。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本申请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进气孔,固定件设置于壳体内,且固定件上具有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气流感应器与固定件连接,且气流感应器可通过气流通道检测到经进气孔进入壳体的气流变化状况;若有漏液进入到固定件,则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增大了漏液流向气流感应器的难度,且由于气流通道对液体的表面张力,因而一定量的漏液进入到气流通道中也不会液封气流通道,且漏液易于分散于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的各处,从而既可防止进入气流通道的漏液直接滑落向气流感应器,也可减小漏液液封气流通道的风险,降低了漏液与气流感应器接触而使气流感应器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与本体组件分离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雾化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3雾化器中位于雾化套筒内的各部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图3中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安装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安装座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3中第一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底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3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3中进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中本体组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15是图1中本体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16是图15本体组件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5本体组件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17固定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300,参阅图1至图4,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电子雾化装置中雾化器与本体组件分离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雾化器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图3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该电子雾化装置300可用于烟液、药液等液态基质的雾化。该电子雾化装置300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器100和本体组件200,雾化器100用于存储液态基质并雾化液态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烟雾,本体组件200用于为雾化器100供电,以使得雾化器100能够雾化液态基质形成烟雾。
雾化器100大致包括雾化套筒10、安装座20、雾化芯30、支架40和底座50。
雾化套筒10具有储液腔12,雾化套筒10内部设置有通气管14,储液腔12用于储存液态基质,通气管14用于将烟雾导向用户嘴部。
安装座20具有第一调压通道22、进液腔21和烟雾出口23,第一调压通道22迂回设置于进液腔21的周侧,安装座20嵌入雾化套筒10内,且第一调压通道22和进液腔21均与储液腔12连通,进液腔21将液态基质导向雾化芯30,以便于雾化芯30将液态基质雾化形成烟雾,通气管14与烟雾出口23连接,以将烟雾经烟雾出口23导向用户口腔。
雾化芯30连接于安装座20背离储液腔12的一端并封挡进液腔21,从而由雾化套筒10、安装座20和雾化芯30形成储液空间,该储液空间存储液态基质后,液态基质液封第一调压通道22。
当外界气压变化或抽吸导致储液腔12内的气压与外界气压失去平衡时,例如储液腔12内的气压过大时,可能导致液态基质从安装座20与雾化套筒10的内壁之间漏液,或者导致液态基质自雾化芯30漏液,或者导致液态基质自雾化芯30与安装座20之间的连接处漏液。或者,储液腔12内的气压过低时,由于储液腔12内外压差的影响,可能导致液态基质下液不畅,则雾化芯30由于供液不足在运行时易造成焦味,给用户带来不好的抽吸体验。
因而,在储液腔12内外气压失衡时,第一调压通道22通过储液腔12内外两侧的压差而自适应地调节其内存储的液态基质量或向储液腔12供气,进而调节储液腔12内的气压,使得储液腔12内的气压与大气常压保持动态平衡。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压通道22的规格尺寸较小,液态基质位于第一调压通道22时,第一调压通道22的表面对液态基质具有表面张力,同时液态基质自储液腔12内液封第一调压通道22,则储液腔12内未填充液态基质的部分形成密闭空间,该密闭空间的气压以及第一调压通道22对液态基质的表面张力将使得液态基质在一定程度上不会直接地自第一调压通道22流出而损失液态基质,同时也降低了液态基质漏出雾化器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第一调压通道22迂回设置于进液腔21的周侧,则第一调压通道22的通道长度可被设置的较长,可尽量多地存储液态基质,从而有利于降低自第一调压通道22漏液的风险,以及有利于第一调压通道22自适应地调节储液腔12内的气压。
因而,当储液腔12内的气压和大气常压失衡,且储液腔12内的气压大于平衡气压时,则储液腔内的液态基质将由于压差进入第一调压通道22,进而使得储液腔12的气压减小,直至恢复到内外气压平衡的状态;当储液腔12内的气压失衡,且储液腔12内的气压小于平衡气压时,则第一调压通道22内储存的液态基质由于压差将重新进入储液腔12,甚至进一步地气流自第一调压通道22进入储液腔12,进而使得储液腔12内的气压增大,并直至恢复到内外气压平衡的状态。因而,第一调压通道22内存储的液态基质的量由于内外压差可适应调节以及外界气流还可通过第一调压通道22进入储液腔12,进而使得储液腔12内的气压与大气常压保持动态平衡,有效地降低了雾化器100漏液和下液不畅的风险。
其中,该平衡气压为储液腔12内的气压与大气常压平衡时的气压值。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雾化套筒10配置为具有储液腔12,并将安装座20设置于雾化套筒10内以封挡储液腔12,且安装座20上设置的进液腔21将储液腔12内的液态基质导向雾化芯30,从而由雾化套筒10、安装座20和雾化芯30形成的储液空间通过安装座20上设置的第一调压通道22连通大气,在液态基质将第一调压通道22液封后,第一调压通道22内存储的液态基质量由储液腔12内的气压和大气常压之间的差压自适应调节,以及由于储液腔12的内外压差外界气流还可自第一调压通道22进入储液腔12,从而使得储液腔12内的气压与大气常压保持动态平衡,进而可避免储液腔12内的气压过大而致使漏液或下液不畅的状况发生,有效地改善了雾化器的性能,提升了雾化器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调压通道22可以是安装座20内部的通道,该第一调压通道22的进口位于安装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一端,第一调压通道22的出口位于安装座20背离储液腔12的一端。
本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8所示,第一调压通道22设置于安装座20的侧壁表面,第一调压通道22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槽220、储液槽221和通气槽223,安装座20的侧壁沿安装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嵌入方向上排列有多个储液槽221,多个储液槽221彼此连通,进液槽220连通储液腔12和靠近储液腔12的储液槽221,通气槽223连通储液槽221和大气。
液态基质自进液槽220进入储液槽221,多个储液槽221沿安装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嵌入方向平行排列,且多个储液槽221彼此连通,从而可极大地增加第一调压通道22的整体长度,即增长了液态基质流出第一调压通道22的路径,有利于第一调压通道22自适应调节储液腔12的气压。
具体地,相邻的两个储液槽221通过一个缺口224连通,且相邻的缺口224分别位于储液槽221的两端,使得单一储液槽221的储液空间得到最大化地利用。
储液槽221沿安装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嵌入方向上的宽度为0.2mm至0.5mm。储液槽221的该宽度尺寸对存储于其内的液态基质具有较强的表面张力作用,有利于减缓液态基质沿储液槽221的流动,使得液态基质难以自第一调压通道22流出以减缓漏液,同时有利于第一调压通道22自适应调节储液腔12的气压。
例如,储液槽221沿安装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嵌入方向上的宽度可以为0.2mm、0.3mm、0.4mm或0.5mm。
进液槽220沿安装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嵌入方向分布并连通储液槽221,且进液槽220沿安装座20的周向的宽度为0.3mm至0.6mm。进液槽220的该宽度尺寸利于液态基质自进液槽220进入储液槽221,从而使得第一调压通道22可实现对储液腔12内的气压的自适应调节。
例如,进液槽220沿安装座20的周向的宽度可以为0.3mm、0.4mm、0.5mm或0.6mm。
可选地,进液槽220、储液槽221和通气槽223可与储液腔12的侧壁抵接从而形成供液态基质储存的通道。例如,安装座20可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材质制成,则安装座20嵌入储液腔12时即可实现安装座20与雾化套筒10的密封连接,且同时有进液槽220、储液槽221和通气槽223与储液腔12的侧壁配合形成第一调压通道22。
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雾化器100还包括第一密封件25,第一密封件25套设于安装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一端。
如图9所示,第一密封件25包括侧壁密封部251、端面覆盖部253和套管密封部255,侧壁密封部251连接于端面覆盖部253的外周侧,套管密封部255连接于端面覆盖部253的内周侧,且侧壁密封部251和套管密封部255间隔嵌套设置。
端面覆盖部253呈平板状,并覆盖于安装座20朝向储液腔12的一端,端面覆盖部253上设有第一避让口252和第二避让口254,第一避让口252对应于进液槽220的端口,第二避让口254对应于进液腔25的端口。
侧壁密封部251呈套筒状,并套设于安装座20上且设置于安装座20与雾化套筒10的侧壁之间,并封挡进液槽220、储液槽221和通气槽223朝向雾化套筒10的侧壁的一侧,以配合形成第一调压通道22,且同时密封安装座20与雾化套筒10的侧壁之间的间隙。
套管密封部255呈套筒状,套管密封部255嵌设于烟雾出口23,且通气管14插接于烟雾出口23,套管密封部255密封烟雾出口23与通气管14之间的缝隙,避免烟油渗入烟雾出口23以及避免烟雾进入储液腔12内。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密封件25可以仅包括侧壁密封部251,从而实现安装座20与雾化套筒10的侧壁之间的密封并配合进液槽220、储液槽221和通气槽223形成第一调压通道22即可。
如图8所示,安装座20还具有接入腔26,接入腔26位于安装座20背离储液腔12的一端,接入腔26与进液腔21连通,接入腔26用于装配雾化芯30。
具体地,如图4、图5和图8所示,雾化器100还包括第二密封件27,第二密封件27套设于雾化芯30上,并随雾化芯30嵌入接入腔26,第二密封件27用于密封安装座20与雾化芯30之间的缝隙,防止安装座20与雾化芯30的连接处漏液,同时使得安装座20与雾化芯3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且不易松动脱落。
雾化芯30还具有凹槽32,凹槽32与进液腔21连通,凹槽32用于增大雾化芯30与液态基质的接触面积,并且减小液态基质到达雾化芯30的底面的流阻,以便于提升液态基质的导液和雾化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50封盖于雾化套筒10具有开口的一端,并配合安装座20固定雾化芯30。
如图10和图11所示,底座50具有第一腔体51,且底座50的底壁上设有与第一腔体51连通的通气孔53,底座50还抵挡于安装座20和雾化芯30背离储液腔12的一侧,进而安装座20和底座50连接并彼此配合将雾化芯30固定于安装座20和底座50之间,以防止雾化芯30松动。雾化芯30雾化液态基质并在第一腔体51内形成烟雾,且烟雾出口23连通第一腔体51。
底座50还具有第二调压通道52,第二调压通道52呈迂回设置,以尽可能地增加第二调压通道52的延伸长度,第二调压通道52与第一调压通道22连通,且第二调压通道52连通大气。从而若液态基质自第一调压通道22流出,则液态基质将进入第二调压通道52,进而可进一步地减少液态基质泄露的风险以及提高对储液腔12内的气压的自适应调节能力。
具体地,第二调压通道52连通第一腔体51,第一腔体51通过通气孔53与外界大气连通,从而随着人体口腔的抽吸,可将外界空气吸入到第一腔体51内,并将烟雾自第一腔体51经过烟雾出口23进入通气管14,最后被吸入人体口腔。
本实施中,如图3至图5和图12所示,支架40安装于第一腔体51内,支架40具有第二腔体42,支架40的底壁上设有与通气孔53相对的安装口43,进而第二腔体42连通外界大气。支架40还与安装座20连接并彼此配合夹持固定雾化芯30,并使得雾化芯30位于第二腔体42内,雾化芯30雾化液态基质并在第二腔体42内形成烟雾,烟雾出口23与第二腔体42连通,同时有第二调压通道52连通第二腔体42。
具体地,如图6和图8所示,烟雾出口23通过烟雾走道24连通第二腔体42和第一腔体51。烟雾走道24贯穿安装座20并沿安装座20的两侧壁通向第二腔体42和第一腔体51。
由于安装座20与储液腔12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密封件25,因而烟雾不会进入储液腔12,同时底座50与雾化套筒10之间也设有密封件,如密封圈,从而烟雾将随气流自第二腔体42经过两侧的烟雾走道24、烟雾出口23进入通气管14,同时该密封件也防止液态基质从底座50与雾化套筒10之间的间隙泄露到雾化器外部。
如图6至图12所示,安装座20还包括倒钩28,支架40上设有第一倒钩孔44,底座50上设有第二倒钩孔55,倒钩28同时与第一倒钩孔44和第二倒钩孔55钩扣连接。
底座50的底壁上还设有与第一腔体51连通的两个电极孔54,支架40安装于第一腔体51内,且支架40的两侧分别设有避让槽45,避让槽45与电极孔54对应设置,支架40上设有两条走线通道46,走线通道46连通第二腔体42和相应的避让槽45。
走线通道46可设置于第二腔体42的底壁上或侧壁上,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只需走线通道46连通第二腔体42和避让槽45即可。
如图4所示,雾化芯30具有第一电极线33和第二电极线34,雾化芯30安装于第二腔体42内,第一电极线33和第二电极线34分别穿过相应的走线通道46进入避让槽45并贴设于避让槽45的侧壁上。
雾化器100还包括第一磁性电极56和第二磁性电极57,第一磁性电极56装配于相应的电极孔54并将第一电极线33压紧于避让槽45的侧壁上而使第一电极56与第一电极线33电连接,第二磁性电极57装配于另一电极孔54并将第二电极线34压紧于避让槽45的侧壁上而使第二电极57与第二电极线34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磁性电极56和第二磁性电极57同时具有导电和与磁性连接的功能,从而保证与本体组件200的电性和磁性连接,可减少雾化器100与本体组件200之间的安装孔和安装元件,简化安装工序、节省成本、提升效率。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电极56和第二磁性电极57还可以采用普通的导电电极,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
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雾化器100还可以不设有支架40。
例如底座50具有上述支架40的结构;或者,雾化芯30安装于第一腔体51内,第一电极线33和第二电极线34贴设于底座50的侧壁或者底座50的凹槽壁,进而第一磁性电极56装配于对应的电极孔54,且第一磁性电极56与第一电极线33接触,并压紧第一电极线33于底座50的侧壁或者凹槽壁上,而使得第一磁性电极56与第一电极线33电连接,第二磁性电极57装配于另一对应电极孔54,且第二磁性电极57与第二电极线34接触,并压紧第二电极线34于底座50的侧壁或者凹槽壁上,而使得第二磁性电极57与第二电极线34电连接。
通过在底座50上设置电极孔54,在支架40上设置对应的避让槽45,并将雾化芯30的第一电极线33和第二电极线34分别自相应的走线通道46进入避让槽45并贴设于避让槽45的侧壁上,进而第一磁性电极56装配于相应的电极孔54时压紧第一电极线33于避让槽45的侧壁,同时由于第一磁性电极56与第一电极线33接触而实现电连接,第二磁性电极57装配于相应的电极孔54时压紧第二电极线34于相应的避让槽45的侧壁上,同时由于第二磁性电极57与第二电极线34接触而实现电连接,即装配第一磁性电极56和第二磁性电极57于相应的电极孔54时便可实现第一磁性电极56与第一电极线33的电连接和第二磁性电极57与第二电极线34的电连接,因而简化了雾化芯30与第一磁性电极56、第二磁性电极57的连接结构和安装工序,提升了雾化器100的组装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雾化器100还包括进气件60,进气件60设有多个贯穿的进气孔62,进气件60夹设于底座50的底壁与支架40的底壁之间,且进气孔62与安装口43对应设置,因而气流自通气孔53经过进气孔62和安装口43进入第二腔体42。
其中,进气孔62的孔径小于通气孔53的孔径。
需要说明的是,进气孔62的孔径尺寸被配置为对液态基质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以避免液态基质滴落到进气孔62所在的区域后便流向底座50,而后由底座50的通气孔53流向本体组件200,即可避免液态基质向本体组件200滴落而损坏本身组件200内的电气元件的状况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支架40和底座50之间夹设进气件60,并使得进气件60的进气孔62对应于通气孔53和安装口43的位置设置,且限定进气孔62的孔径小于通气孔53的孔径,从而可对第二腔体42内可能存在的液体向底座50的流动进行阻挡,进而降低底座50滴液的风险,避免底座50滴液而损坏本体组件200。
如图4和图11所示,底座50的底壁上还设有承接槽501,承接槽501与安装口43对应设置,承接槽501用于承接自进气孔62漏出的液体。
承接槽501设置于底座50的底壁中心位置,且位于多个通气孔53之间,其还有利于减小底座50的壁厚,进而防止底座50的底壁加工时凹凸不平,且承接槽501还可承接进气孔62的漏液,进而可降低底座50滴液而损坏本体组件200的风险。
如图13所示,进气件60包括进气顶壁63、导流侧壁64和凸缘65,进气顶壁63上设有多个进气孔62,导流侧壁64围设连接于进气顶壁63的周侧,导流侧壁64穿设于安装口43并使得进气顶壁63远离底座50的底壁而凸出于支架40的底壁,凸缘65连接于导流侧壁64的周侧并向外侧延伸,凸缘65夹设于底座50的底壁与支架40的底壁之间。
进气顶壁63上阵列排布有多个进气孔62,例如进气顶壁63上阵列排布5排6列的进气孔62,而底座50的底壁上设有两个通气孔53,进气孔62的孔径尺寸大于通气孔53的孔径尺寸,且冷凝液或漏液落到进气顶壁63上最终沿导流侧壁64滑落,并且由于进气顶壁63远离底座50的底壁而凸出于支架40的底壁,因而液滴可聚集于第二腔体42内。
需要说明的是,雾化器100的各处密封结构均比较完善,因而流落向进气件60的冷凝液或漏液的量极其有限,通过设置进气件60可有效地降低冷凝液或漏液由底座50落向雾化器100外及本体组件200的风险。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进气件60可以是平板状,且夹设于支架40和底座50之间。
如图11所示,为避免第二腔体42内聚集液体,底座50的底壁上进一步设有第一缓存槽58,第一缓存槽58围绕通气孔53设置。
结合参阅图4、图5和图11,雾化器100还包括吸液件70,吸液件70被支架40压设于第一缓存槽58内,且吸液件70围绕凸缘65设置并与凸缘65接触,因而沿导流侧壁64滑落的液滴最终被吸液件70所吸收存储,进而避免液滴在支架40或底座50内晃动,进一步地消除了液滴由底座50落向本体组件200的风险。
吸液件70可以是吸液棉或吸液纸,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制,仅需其能够吸收存储液体即可。
底座50的底壁上还设有第二缓存槽59,第二缓存槽59设置于第一缓存槽58的底壁,进而吸液件70嵌入第一缓存槽58内时封盖第二缓存槽59。在吸液件70存储的液体饱和后,液体可进一步存储于第二缓存槽59,提高了对液滴的存储能力。
雾化器100与本体组件200连接,本体组件200为雾化器100供电,以使得雾化器100能够雾化液态基质形成烟雾。
如图15所示,本体组件200大致包括壳体210、基座230、固定件240、气流感应器250和电池260。
参阅图14至图16,壳体210具有容置腔212,基座230位于壳体210内,容置腔212内且基座230背离雾化器100的一侧设置电池260,基座230上设有第一弹性电极231和第二弹性电极233,且第一弹性电极231和第二弹性电极232的周侧套设有磁性件239,电池260与第一弹性电极231和第二弹性电极233电连接,第一弹性电极231抵接于第一磁性电极56上,第二弹性电极233抵接于第二磁性电极57上。
具体地,基座230上还设有第一凹槽235和第二凹槽237,第一弹性电极231设于第一凹槽235,第二弹性电极233设于第二凹槽237,且第一凹槽235和第二凹槽237内嵌设有磁性件239,两个磁性件239分别用于吸附第一磁性电极56和第二磁性电极57。磁性件239吸附第一磁性电极56时,同时有第一弹性电极231抵接于第一磁性电极56上;磁性件239吸附第二磁性电极57时,同时有第二弹性电极233抵接于第二磁性电极57上。
壳体210还设有进气孔214,进气孔214连通容置腔212。基座230具有通气腔232,通气腔232设置于基座230朝向雾化器100的一侧,基座230设于容置腔212内,且进气孔214连通通气腔232。雾化器100与本体组件200连接时,通气孔53正对通气腔232,进而外界大气自进气孔214进入通气腔232,并通过通气孔53通向通气管14。
需要说明的是,基座230背离通气腔232的一侧设有电池装配框261,电池装配框261用于装载电池260。
如图15至图18所示,基座230上背离通气腔232的一侧还设有安装槽234,基座230上还设有导气孔236,导气孔236连通安装槽234与通气腔232。
固定件240嵌设于安装槽234内,固定件240具有固定槽242和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244,气流通道244的一端连通导气孔214,气流通道244的另一端连通固定槽242。
气流感应器250嵌设于固定槽242内,气流感应器250用于检测通气腔232内的气流变化状况。即气流感应器250通过气流通道244和导气孔214检测通气腔232内的气流变化状况。
当用户抽吸时,外界气体自进气孔214进入通气腔232,并通过通气孔53通向通气管14,进而引起通气腔232内的气压变化,气流感应器250检测到通气腔232内的气流变化状况,则可发出信号使得本体组件200给雾化器100供电,以便于雾化器100及时雾化液态基质产生烟雾供用户使用。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240还可通过其他方式设置于壳体210内,且气流通道244的一端连通进气孔214,气流感应器250与固定件240连接,气流通道244连通进气孔214与气流感应器250,气流感应器250用于检测经进气孔214进入壳体210内的气流变化状况。
例如,固定件240与壳体210一体成型,且气流通道244的一端位于自进气孔214进入的气流的流转路径上,壳体210上设有安装槽,气流感应器250与该安装槽装配且与固定件240对接,从而通过气流通道244检测气流的变化状况;或者,固定件240通过螺接、粘接或卡接等方式与壳体210连接并同时与固定件240对接,以通过气流通道244检测气流的变化状况。
或者,固定件240是独立的个体,固定件240螺接、粘接或卡接于壳体210上,且气流通道244的一端位于进气孔214处,以便于气流感应器250检测进气孔214处的气流变化状况,或气流通道244的一端位于自进气孔214进入的气流的流转路径上,也可检测到电子雾化装置中的气流变化状况;气流感应器250可以与固定件240螺接或卡接等,并可通过气流通道244检测气流变化状况。
通过在壳体210上设置进气孔214,在基座230朝向雾化器100的一侧设置通气腔232,在基座230背离通气腔232的一侧设有安装槽234,并将固定有气流感应器250的固定件240嵌设于安装槽234内,固定件240上具有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244,气流通道244连通通气腔232和气流感应器250,因而气流感应器250可检测通气腔232内的气流变化状况;若通气腔232内具有漏液,则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244增大了漏液流向气流感应器250的难度,且由于气流通道244对液体的表面张力,因而一定量的漏液进入到气流通道244中也不会液封气流通道244,且漏液易于分散于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244的各处,从而即可防止进入气流通道244的漏液直接滑落向气流感应器250,也可减小漏液液封气流通道244的风险。
气流通道244包括垂直设置的多个第一槽245和多个第二槽246,多个第一槽245沿导气孔214的轴向依次平行排列,相邻的第一槽245之间通过一个第二槽246连通,第二槽24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槽245的首端或尾端,同一个第一槽245的首端和尾端均连接有第二槽246,进而多个第一槽245和多个第二槽246依次连通。固定件240嵌设于安装槽234内,进而多个第一槽245和多个第二槽246配合安装槽234的底壁形成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244。
进入气流通道244的液体易分散于各第一槽245内,从而降低了液体聚集于一处而液封气流通道244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槽242可以是凹槽,气流通道244连通该凹槽,则气流感应器250嵌设于固定槽242并与固定槽242的底壁具有空隙,气流通道244与该空隙连通。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槽242可以是通槽,气流感应器250嵌设于固定槽242并与安装槽234的底壁具有间隙,气流通道244与该间连通。
本实施例中,固定槽242为通槽,且固定槽242朝向安装槽234的一侧设有挡环241,气流感应器250还抵挡于挡环241上,挡环241的空心部243与气流通道244连通。由于气流感应器250可直接抵挡于挡环241上,则相对地提升了气流感应器250与固定槽242装配便捷性。
导气孔236位于通气腔232内的侧壁上设有开口238,开口238连通通气腔232,本体组件100还包括挡盖237,挡盖237封盖于导气孔236位于通气腔232的一端,挡盖237可阻挡漏液直接落入导气孔236,有效地减小了漏液进入气流通道244的风险。
固定件240的外周侧设有第一密封筋247,固定件240嵌入安装槽234时,第一密封筋247压设于安装槽234的侧壁上,从而实现固定件240与安装槽234的密封连接;固定槽242的内周侧设有第二密封筋248,气流感应器250嵌入固定槽242时,第二密封筋248压设于气流感应器250上,实现气流感应器250与固定槽242的密封连接。
因而安装槽234、固定件240和气流感应器250依次实现密封配合,则消除了他们之间的连接缝隙漏气而对气流感应器250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风险,有利于提高气流感应器250通过气流通道244检测通气腔232内的气流变化状况的准确度。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本申请通过在壳体上设置进气孔,固定件安装于壳体内,且固定件上具有固定槽和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气流感应器嵌设于固定槽内,且气流感应器可通过气流通道检测到经进气孔进入壳体的气流变化状况;若有漏液进入到固定件,则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增大了漏液流向气流感应器的难度,且由于气流通道对液体的表面张力,因而一定量的漏液进入到气流通道中也不会液封气流通道,且漏液易于分散于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的各处,从而既可防止进入气流通道的漏液直接滑落向气流感应器,也可减小漏液液封气流通道的风险,降低了漏液与气流感应器接触而使气流感应器损坏的风险。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有进气孔;
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固定件具有迂回设置的气流通道;
气流感应器,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气流感应器,所述气流感应器用于检测经所述进气孔进入壳体内的气流变化状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还具有固定槽,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进气孔,所述气流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固定槽,所述气流感应器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基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基座具有通气腔,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通气腔,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通气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背离所述通气腔的一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基座上还设有导气孔,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安装槽与所述通气腔,所述固定件嵌设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导气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包括垂直设置的多个第一槽和多个第二槽,所述多个第一槽沿所述导气孔的轴向依次平行排列,相邻的所述第一槽之间通过一个所述第二槽连通,所述第二槽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槽的首端或尾端,同一所述第一槽的首端和尾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槽。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凹槽,所述气流感应器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并与所述固定槽的底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空隙。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通槽,所述气流感应器嵌设于所述固定槽并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为通槽,所述固定槽朝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设有挡环,所述本体组件还抵挡于所述挡环上,所述挡环的空心部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孔位于所述通气腔内的侧壁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连通所述通气腔,所述气流感应组件还包括挡盖,所述挡盖封盖于所述导气孔位于所述通气腔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的外周侧设有第一密封筋,所述第一密封筋压设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所述固定槽的内周侧设有第二密封筋,所述第二密封筋压设于所述气流感应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第一弹性电极和第二弹性电极,所述第一弹性电极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连接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第一弹性电极和所述第二弹性电极的周侧套设有磁性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弹性电极设于所述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弹性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内嵌设有所述磁性件。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本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组件还包括电池,所述基座背离所述通气腔的一侧设有电池装配框,所述电池装配框用于装载电池。
14.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器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本体组件,所述本体组件与所述雾化器连接,所述雾化器用于产生烟雾。
CN201922071183.7U 2019-11-25 2019-11-25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17469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1183.7U CN211746997U (zh) 2019-11-25 2019-11-25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071183.7U CN211746997U (zh) 2019-11-25 2019-11-25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746997U true CN211746997U (zh) 2020-10-27

Family

ID=729621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071183.7U Active CN211746997U (zh) 2019-11-25 2019-11-25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746997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17294A (zh) * 2021-01-21 2021-04-09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烟弹的发热顶盖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WO2021104492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WO2022100171A1 (zh) * 2020-11-13 2022-05-19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2100341A1 (zh) * 2020-11-13 2022-05-19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和医疗雾化装置
WO2022160909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底座
EP4118984A1 (en) * 2021-07-16 2023-01-18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Atom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WO2023116300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江门摩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组件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4492A1 (zh) * 2019-11-25 2021-06-03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GB2605304A (en) * 2019-11-25 2022-09-28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GB2605304B (en) * 2019-11-25 2024-03-27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WO2022100171A1 (zh) * 2020-11-13 2022-05-19 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2100341A1 (zh) * 2020-11-13 2022-05-19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雾化器和医疗雾化装置
CN112617294A (zh) * 2021-01-21 2021-04-09 惠州至精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烟弹的发热顶盖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WO2022160909A1 (zh) * 2021-01-29 2022-08-04 深圳麦克韦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底座
EP4118984A1 (en) * 2021-07-16 2023-01-18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imited Atomization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WO2023116300A1 (zh) * 2021-12-20 2023-06-29 江门摩尔科技有限公司 电源组件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86181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746997U (zh) 本体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960908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2212684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1482973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113712276A (zh) 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3142653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112450494A (zh) 雾化器支架、雾化器组件和雾化器
CN114617306A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4158774A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雾化器
CN211746965U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682174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CN211746966U (zh) 电池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5251462A (zh) 一种具有平衡通气结构的雾化器及其电子烟
CN214229841U (zh) 电池设备和电子雾化装置
CN113455713A (zh) 可补气的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4207201U (zh) 电池设备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595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7446662U (zh) 电子雾化装置和雾化器
CN217487663U (zh) 一种排气防漏油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4677558U (zh) 雾化器支架、雾化器组件和雾化器
CN217429252U (zh) 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及其底座
CN213428330U (zh) 电子雾化装置
CN215736924U (zh) 雾化器
CN218354582U (zh) 超声雾化模组、超声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