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765678U - 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765678U
CN212765678U CN202021038807.1U CN202021038807U CN212765678U CN 212765678 U CN212765678 U CN 212765678U CN 202021038807 U CN202021038807 U CN 202021038807U CN 212765678 U CN212765678 U CN 2127656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suspension
vehicle
energy
suspension assembly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03880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春龙
宫建彪
陈国栋
刘亚茹
王善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03880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7656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7656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7656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支架的一端适于与车辆的动力总成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外周上设置有吸能件;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内,所述车辆的车身适于与所述衬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通过设置吸能件,可以改善后悬置组件整体的刚体模态,使后悬置组件的振动激发频率与车身、动力总成之间的振动频率不同,以避免后悬置组件、车身、动力总成之间发生共振;同时吸能件具有吸能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后悬置组件在共振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后悬置组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进而提高用户的乘车舒适性以及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悬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发动机的转速过高时,后悬置组件容易与发动机发生二阶激励共振,从而导致整车后排加速噪声严重超标以及导致整车出现严重振动,进而降低用户乘车的体验性和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所述后悬置组件通过设置吸能件,以改善自身的刚体模态,不仅能够避免后悬置组件、车身、动力总成之间发生共振,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后悬置组件在共振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进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车辆的动力总成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后悬置组件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所述后悬置组件包括:支架和衬套,所述支架的一端适于与车辆的动力总成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外周上设置有吸能件;所述衬套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内,所述车辆的车身适于与所述衬套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通过设置吸能件,可以改善后悬置组件整体的刚体模态,使后悬置组件的振动激发频率与车身、动力总成之间的振动频率不同,以避免后悬置组件、车身、动力总成之间发生共振;同时吸能件具有吸能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后悬置组件在共振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后悬置组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进而提高用户的乘车舒适性以及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吸能件包括:连接支架以及吸能件本体,所述连接支架与所述固定套筒固定,所述吸能件本体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吸能件本体包括:连接板以及固定在连接板上的吸能块,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支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底板以及位于所述底板两侧的两个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延伸板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固定套筒延伸并与所述固定套筒固定,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板朝向所述固定套筒的一端呈弧形。
可选地,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固定套筒的一侧设置有凸焊螺母,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底板通过与所述凸焊螺母配合的紧固件固定。
可选地,所述吸能块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还设置有垫块。
进一步地,所述垫块构造为橡胶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能件本体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悬置组件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后悬置组件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后悬置组件100,
支架10,固定套筒11,
衬套20,外管21,内芯22,连接件23,
吸能件30,连接支架31,底板311,延伸板312,吸能件本体32,连接板321,吸能块322,垫块323,凸焊螺母33,紧固件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如图2所示,后悬置组件100包括:支架10和衬套20,支架10的一端适于与车辆的动力总成连接,支架10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筒11,固定套筒11的外周上设置有吸能件30;衬套20设置在固定套筒11内,车辆的车身适于与衬套20连接。
具体而言,支架10的一端与车辆的动力总成固定连接,支架10的另一端上的固定套筒11与衬套20固定连接,使衬套20与车辆的动力总成通过支架10固定连接,同时,车辆的车身固定设置在衬套20上,且在固定套筒11的外周上固定设置有吸能件30。
这样,后悬置组件100将车身与动力总成固定,并在固定套筒11的外周上设置吸能件30,以改善后悬置组件100的刚体模态,从而有效地抑制动力总成二阶激励与后悬置组件100发生共振,以在车辆的动力总成运行时,降低后悬置组件100、车身与动力总成共振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从而降低车辆的噪声和振动,进而提供给用户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通过设置吸能件30,可以改善后悬置组件100整体的刚体模态,使后悬置组件100的振动激发频率与车身、动力总成之间的振动频率不同,以避免后悬置组件100、车身、动力总成之间发生共振;同时吸能件30具有吸能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后悬置组件100在共振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降低后悬置组件100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进而提高用户的乘车舒适性以及使用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吸能件30包括:连接支架31以及吸能件本体32,连接支架31与固定套筒11固定,吸能件本体32设置在连接支架31上。
具体而言,连接支架31的一端与固定套筒11固定连接,连接支架31的另一端与吸能件本体32固定连接,以使固定套筒11与吸能件本体32通过连接支架31固定连接,从而使吸能件30与支架10之间的固定连接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吸能件本体32包括:连接板321以及固定在连接板321上的吸能块322,连接板321与连接支架31固定。
具体而言,连接板321设置在连接支架31与吸能块322之间,其中,吸能块322固定设置在连接板321上,连接板321固定设置在连接支架31上,通过在支架10上设置吸能块322,增加了支架10的质量,以提高支架10的刚体模态,从而使后悬置组件100的振动激发频率与车身、动力总成之间的振动频率不同,以避免后悬置组件100、车身、动力总成之间发生共振;同时吸能件30具有吸能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后悬置组件100在共振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进而进一步地降低了车辆的动力总成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提高了用户乘车的舒适性以及使用体验。
此外,本申请设置吸能块322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改善后悬置组件100模态的技术方案相比较,本申请的吸能块322质量小、体积小,且吸能块322设置的位置更加合理,使吸能块322的设置更加简单、方便,同时,吸能块322受空间限制较小,便于实施,从而使吸能块322的设置可行性更高。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连接支架31包括:底板311以及位于底板311两侧的两个延伸板312,延伸板312的一端与底板311连接,延伸板312的另一端朝向固定套筒11延伸并与固定套筒11固定,底板311与连接板321固定连接。
具体而言,两个延伸板312的一端均与底板311连接,两个延伸板312的另一端均朝向固定套筒11延伸,并固定设置在固定套筒11外周上,且底板311与连接板321固定连接,通过连接板321和底板311固定连接以使两个延伸板312固定在固定套筒11的外周壁上,并避免两个延伸板312在固定套筒11的外周壁上窜动,从而提高连接支架31与固定套筒11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吸能件30与支架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进一步地,延伸板312朝向固定套筒11的一端呈弧形。这样,不仅使呈弧形的延伸板312与固定套筒11的外周壁的固定连接更加简单、方便,而且能够提高延伸板312与固定套筒11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吸能件30与支架1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如图3所示,底板311朝向固定套筒11的一侧设置有凸焊螺母33,连接板321与底板311通过与凸焊螺母33配合的紧固件34固定。
具体而言,在底板311朝向固定套筒11的延伸方向上,底板311的一侧设置有凸焊螺母33,通过凸焊螺母33与紧固件34配合,使底板311与连接板321固定连接,从而提高连接板321与底板311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提高支架10与吸能件30之间的连接强度。
可选地,如图1所示,吸能块322与连接板321之间还设置有垫块323。这样,不仅使吸能块322的安装与固定更加简单、方便,而且能够提高后悬置组件100的刚体模态,从而使后悬置组件100的振动激发频率与车身、动力总成之间的振动频率不同,以避免后悬置组件100、车身、动力总成之间发生共振;同时吸能件30具有吸能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后悬置组件100在共振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进而进一步地降低车辆的动力总成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进一步地,垫块323构造为橡胶件。这样,在车辆的动力总成工作时,构造为橡胶件的垫块323对吸能块322起到缓冲作用,从而提高吸能件30的减振能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所示,衬套20包括:外管21、内芯22以及连接在外管21和内芯22之间的连接件23,外管21与固定套筒11过盈配合。
具体而言,连接件23的外周壁与外管21连接,连接件23的内周壁与内芯22连接,使外管21与内芯22通过连接件23固定连接,且外管21与固定套筒11过盈配合,以提高后悬置组件100的刚体模态,从而使后悬置组件100的振动激发频率与车身、动力总成之间的振动频率不同,以避免后悬置组件100、车身、动力总成之间发生共振;同时吸能件30具有吸能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后悬置组件100在共振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进而进一步地降低车辆的动力总成沿衬套20传递的噪声和振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通过在后悬置组件100上设置吸能件30,以增加后悬置组件100的质量,从而提高后悬置组件100的刚体模态,以在车辆的动力总成工作过程中,可使后悬置组件100的振动激发频率与车身、动力总成之间的振动频率不同,以避免后悬置组件100、车身、动力总成之间发生共振;同时吸能件30具有吸能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后悬置组件100在共振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从而进一步地降低车辆的动力总成产生的噪声和振动,进而提高车辆的舒适性与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10),所述支架(10)的一端适于与车辆的动力总成连接,所述支架(10)的另一端设置有固定套筒(11),所述固定套筒(11)的外周上设置有吸能件(30);
衬套(20),所述衬套(20)设置在所述固定套筒(11)内,所述车辆的车身适于与所述衬套(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30)包括:连接支架(31)以及吸能件本体(32),所述连接支架(31)与所述固定套筒(11)固定,所述吸能件本体(32)设置在所述连接支架(3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本体(32)包括:连接板(321)以及固定在连接板(321)上的吸能块(322),所述连接板(321)与所述连接支架(31)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31)包括:底板(311)以及位于所述底板(311)两侧的两个延伸板(312),所述延伸板(312)的一端与所述底板(311)连接,所述延伸板(312)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固定套筒(11)延伸并与所述固定套筒(11)固定,所述底板(311)与所述连接板(32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板(312)朝向所述固定套筒(11)的一端呈弧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11)朝向所述固定套筒(11)的一侧设置有凸焊螺母(33),所述连接板(321)与所述底板(311)通过与所述凸焊螺母(33)配合的紧固件(34)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块(322)与所述连接板(321)之间还设置有垫块(3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323)构造为橡胶件。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100)。
CN202021038807.1U 2020-06-08 2020-06-08 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27656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8807.1U CN212765678U (zh) 2020-06-08 2020-06-08 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038807.1U CN212765678U (zh) 2020-06-08 2020-06-08 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765678U true CN212765678U (zh) 2021-03-23

Family

ID=750715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038807.1U Active CN212765678U (zh) 2020-06-08 2020-06-08 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7656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1565B (zh) 用于驱动电机的悬置装置以及包括其的电动车
CN202180736U (zh) 汽车悬置轴套总成
CN212765678U (zh) 用于车辆的后悬置组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744695U (zh) 吸振器和车辆
CN110745185B (zh) 仪表台横梁减振组件
CN214240975U (zh) 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N212386263U (zh) 用于车辆的减震塔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836780U (zh) 空气滤清器的固定组件以及车辆
KR20120020753A (ko) 차량용 롤로드
CN219242526U (zh) 减振装置以及车辆
CN211592220U (zh) 一种悬置支架支撑结构
CN214083979U (zh) 多频动力吸振结构、座椅及汽车
CN215805921U (zh) 隔震衬套及安装支架
CN218577429U (zh) 后悬架减振连杆结构及汽车
CN217396226U (zh) 一种散热器悬置软垫
CN219993855U (zh) 用于车辆的压缩机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18118438U (zh) 悬置衬套、悬置总成和车辆
CN214084419U (zh) 方向盘及汽车
CN215257543U (zh) 车辆的衬套以及车辆
CN219119701U (zh) 液压变速器悬置及车辆
CN211175183U (zh) 一种电动压缩机支架减震结构
CN219242521U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散热器的减振垫以及车辆
CN220904680U (zh) 车辆的悬置以及车辆
CN215244295U (zh) 悬置支架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3649313U (zh) 动力总成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